道隱法師:大無量壽經甄解第三
二菩薩眾有四:一標位號,二列高名,三嘆高德,四總結嘆(如是之等)。
初標:
又與大乘眾菩薩俱.
凈影云:「『又』者,復重之辭,前列聲聞,更明菩薩雲『又』也,『與』義同前,佛兼彼故云『與』也。」(文)今謂:「又」者眾之別,與前聲聞眾別,故云「又」也。
「大乘眾菩薩」者,以法別人。《唐譯》對前小眾故云「摩訶薩」,則義意相同。「大乘」者,梵「摩訶衍那」,此雲「大乘」,「大」者,當體為目,包含為義;「乘」者,就喻為稱,運載為功,法喻合舉。(《起信義記》)《雜集論》等明七大性如常。《大集經》第六(廿一):此乘廣大故言「大」,於諸眾生無掛礙故言「大」,一切智善根之根本故言「大」,無煩惱等黑暗故言「大」,所具光明無所不遍故言「大」,周遍而眼目故言「大」,本性清凈而無穢故云「大」,斷諸煩惱一切習氣故言「大」。(取意)可准解。《渧記》引《稱讚大乘功德經》(玄奘譯)如來分別解說大乘名,所目諸義云云。
今按:上小弟子尚非常途,故云「一切大聖」等,況此中大乘豈可通方乎?是知大乘者一乘,一乘者無有二乘(聲聞或菩薩)、三乘(更加聖道),二乘、三乘者為入一乘,一乘者第一義乘,唯是誓願一佛乘也,應知。
「菩薩」者,具雲「菩提薩埵」、「摩訶薩埵」,今從略耳。《探玄記》二(廿九)依《佛地論》等總有三釋:
一菩提是所求佛果,薩埵是所化眾生,即悲智所緣之境,從境立名,故名「菩薩」;
二菩提是所求果,薩埵是能求之人,能所合目,故名「菩薩」;
三薩埵此雲「勇猛」,謂於大菩提勇猛求,故名「菩薩」。
《智度論》同後二義。《論注釋》依《大論》云云。
「摩訶」雲大,《佛地論》三(十六):「諸菩薩有三大事名『摩訶薩』,一者數大,以無量故;二者德大,謂住大乘、游大乘等;三者業大,謂息眾生諸苦惱故,利樂有情是菩薩業。」(文)
《聖文天子所問經》:「文殊支利以何因緣名菩薩?答曰:天子於菩提分法住持入,故名菩薩,三十四種道品,菩薩萬行,菩薩修習萬行,證入一如際,故名菩薩。又復問曰:文殊支利以何因緣名摩訶薩?答曰:天子入大乘故,滿大智故名摩訶薩。」(文)
入大乘者謂佛所住,《法華》言佛自住大乘故,下經說「究竟一乘至於彼岸」是也。入大乘是所證境,滿大智是能證智,能所相應,能安住佛境界名「摩訶薩」,此義符順此經。
二列高名二:一列會眾名,(出家菩薩)二列自在化眾。初中:
普賢菩薩.妙德菩薩.慈氏菩薩等.此賢劫中一切菩薩.
已下列名異說紛紜。
凈影分為二類:一普賢等賢劫成佛菩薩,二賢護等余劫(《三千佛名經》云:過去莊嚴劫千佛出世,現在賢劫千佛出世,未來星宿劫千佛出世。今對賢劫、星宿為余劫。)成佛菩薩。(法位、憬興同之)
如義寂分為四類,彼《記》云:「一普賢、妙德為一類,二慈氏等賢劫菩薩為一類,三賢劫等十六正士為一類,四善思議等十四菩薩為一類,並有一千三十三也。」(已上)
憬興意唯分二類,雖同凈影,分十六、十四同義寂,《大論》中標善守等十六菩薩,而列六人在家菩薩,其名全異今經善思議等名,故今十四為別類。若善思議等為所等,則可謂十五正士,《唐譯》言「所謂」者不正也。
了惠云:今辨二師意,(凈影、義寂)各有通塞,謂凈影意初違《悲華》,(彼《經》無諍念王有千太子,悉誓凈土中成佛,其中第八普賢、第二文殊,豈穢土中賢劫佛乎?又說寶海有十五人弟子,悉誓穢土中賢劫成佛,慈氏其第四弟子。)彼經賢劫成佛唯慈氏一人,何三菩薩同是現在賢劫佛耶?後順《寶積》,彼經標賢劫等十六正士,言「所謂善思議」等故,明知非是別類,加之《念佛三昧七日道場懺悔方法》(慈覺)云:「一心奉請南無賢護菩薩、善思議菩薩、信惠菩薩、空無菩薩、神通華菩薩等十六正士,及十方諸大菩薩摩訶薩。」(已上)此符合《寶積經》耳。次義寂意初順《悲華》,後違《寶積》,違順二義翻上應知。自從義寂,(善思議等為一類)《寶積》為誤乃至引《智論》及《法華》科文。(惠心)別舉十六正士名云云。
《會疏》一(卅二右)引《大論》云:「是中二種菩薩:居家、出家。善守等十六菩薩是居家菩薩,慈氏、妙德菩薩等是出家菩薩,觀世音菩薩等從他方佛土來,若說居家,攝一切居家菩薩,出家、他方亦如是。」
今依此文,出家菩薩亦二類:一文珠、普賢正是釋迦會中之上首,故舉二大士總攝一切余釋迦會中菩薩;次彌勒是當來賢劫成佛薩埵上首,舉是攝余賢劫補處大士;後賢護等居家菩薩上首,以攝居家諸菩薩。此義詳悉,近來《渧記》亦從此義。
今按:初列出家菩薩中有二:初普賢、文珠列釋迦一化上首,餘一會菩薩皆攝之;次列賢劫成佛上首,舉彌勒攝賢劫菩薩;後列自在化眾,舉賢護等為上首,余自在化眾皆攝之,自在化眾者,《法華論》所謂「不定行菩薩」。如上所引順廿二願,為此科判。此中普賢為首者,此會所列,悉是彌陀巧方便迴向之眾故。
凈影初三菩薩為賢劫成佛菩薩者未詳,普賢、文殊釋迦會上首,故居初,非賢劫菩薩,故列也,其賢劫成佛菩薩,唯彌勒為上首。《大寶積經》百十〈凈信童女會〉云:「復有賢劫諸菩薩等,彌勒菩薩而為上首,復有六十無等倫諸菩薩等,文殊師利而為上首,復有十六正士,賢護菩薩等而為上首。」(第百五十五〈無盡慧菩薩品〉亦同之)當知賢劫菩薩唯彌勒,何以文殊、妙德屬賢劫菩薩耶?
今解:初出家菩薩中列三大士者,此有二解:一約人解,二約法解。
初約人者,普賢、妙德二大士者,此土願生西方之初,故在此會首,開顯本懷,以勸歸一切眾生,何以爾者?《四十華嚴行願品》說普賢十六願云:「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稱嘆如來勝功德已,告諸菩薩言:『善男子,如來功德經微塵數劫演說,不可究盡,若欲成就斯功德門,應修十種廣大行願,何等為十?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三者廣修供養,四者懺悔業障,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法輪,七者請佛住世,八者常隨佛學,九者恆順眾生,十者普皆迴向。』乃至普賢菩薩摩訶薩欲重宣此義,普觀十方而說偈言:『願我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剎,我既往生彼國已,現前成就此大願,一切圓滿盡無餘,利樂一切眾生界,我此普賢殊勝行,無邊勝福皆迴向,普願沉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壽佛剎』。」(《行願鈔》第三)
又《文殊發願經》云:「願我命終時,滅除諸障礙,面見阿彌陀,往生安樂剎。生彼國已,成滿諸大願。阿彌陀如來,現前授我記,嚴凈普賢行,盡未來際劫,究竟菩薩行」。(已上)
是此二大士發大願,願往生安樂,使諸菩薩亦歸普賢行,是故此經列為上首者有由哉!次二大士列彌勒者,是賢劫成佛之首故,斯經之要,付囑彌勒當來成佛時復說此法如今日,此法即是一切諸佛出世本懷故,千佛次第出世,各弘傳此法,「次如彌勒」有此義,舉彌勒而為賢劫成佛上首也。
二約法解者,此中普賢是方便門,巧方便迴向之主故,文殊是智慧門,彌勒是慈悲門,受佛付屬,慈流無限故,順三種順菩提門德故。初列三菩薩,而為一會上首也。(《論注》云:「智慧方便是菩薩父母,般若者,達如之慧名,方便者,通權之智稱,智慧方便相緣而動,相緣而靜」等,智慧方便不相離,故二大士為上首,然巧方便顯還相迴向,故普賢為先,顯此《經》以佛迴向為眾生因果之正意。)然此《經》雲「普賢、妙德、慈氏菩薩」等,故似三大士同為賢劫中菩薩,然《唐譯》「等」字為「及」字,以彼解之,「賢劫中」句唯及彌勒明矣。
「普賢」名義如《法華祥疏》十二(三十六)、《探玄》十六(九左)等(《音義》);「妙德」如《應音》三、《大日經疏》等;(《音義》)「慈氏」如《音義》及《探玄》十二(廿六)等(《音義》)。「賢劫」者如《探玄》十六引《大悲經》第三(《音義》)。
二列自在化眾
又賢護等十六正士.善思議菩薩.信慧菩薩.空無菩薩.神通華菩薩.光英菩薩.慧上菩薩.智幢菩薩.寂根菩薩.願慧菩薩.香象菩薩.寶英菩薩.中住菩薩.制行菩薩.解脫菩薩.
凈影云:「舉初格後,總以標列(初二句),『善思議』等就其所等,隨別以列。」此順《唐譯》加「所謂」二字。義寂《疏》以「善思議」已下為十六正士外。憬興伴之云:「若善思議等即十六正士者,應言十五正士,不爾,標列有相違故,與《無盡意經》中十六菩薩名異故。」了惠朋義寂,而以《如來會》為不正也。峻公從凈影,以《唐譯》為證。
又《文殊師利嚴凈經》標十六正士,次下出四正士(光英、惠上、寂根、願惠)嘆其德,其名全同今經。故知至所等、至十五之難者,《大論》標十六,但列四菩薩,《寶積》列十名,《勝思惟》列十七,增減隨宜,經家意樂,何以闕一容為別類乎?云云(已上《會疏》意)
此意雖言十六正士,與他經說不同。(此有二義,一云:此非別人,但名不同耳。例如秘密教中普賢為金剛手,文殊為金剛剎,虛空藏名曰金剛寶也。一云:今經一途說,不可與他經例同,何以名別為非十六正士乎?(師說))
此二說是非云何?今謂二義中,峻公義道理文證極成矣。引慈覺大師《念佛道場懺悔方法》證今經善思議等十六正士為正說,近來《渧記》亦從峻公。《略箋》、貫思其義杜撰,不足評而已。
《梵響記》以十六、十四為別類,十六正居家菩薩如《大論》等。「等」言等餘十五正士,及其餘居家、出家菩薩。「善思議」等下列所等十四菩薩,《如來會》言「所謂」等者亦出所等中余出家菩薩,寂根、香象現出家人,何為十六耶?云云。此義甚非。今經「等」言在十六之上,何言「等」二種乎?(居家、出家)況復《如來會》無「等」言,何言出所等,其非可見。
今謂:列自在化中,此土居家菩薩謂「賢護等十六正士」,舉初等余。又有他方來自在化菩薩,與十六正士合說,善思議等是也,自在、家類同故合說,善思議等是他方來菩薩,同是居家自在化菩薩,故與十六正士合明焉。經末既雲「及十方來諸大菩薩」,其義彌明矣。
何以知善思議等他方來?按《四童子經》上(十一)〈現生品〉說:東方去此佛剎十千俱胝,有一世界名「寶鳴」,佛名「師子鳴聲如來」,有一菩薩名「善思議」,應托來到此土,化生阿闍世王宮內;南方去此五百億世界有一世界,佛名「寶積善現如來」,有一菩薩名「寂靜轉」,(《魏》:信惠,《唐》:惠辨才。)於此舍衛城內生大居士似師子家;西方去此過八億百千佛剎樂音如來所,有一菩薩名「無攀緣」(法雨泥)(今《經》:空無,《唐》:觀無住。),於此波羅奈國,化生大居士善鬼家;北方去此六萬四百千億佛土,住菩提分,轉如來所,有一菩薩名「開敷神德」(神通華泥)(《今經》:神通華),生此毗耶離城大將師子家。此四童子與無量大眾,共來沙羅雙樹所,恭敬供養。(取意)亦出《般泥洹經》(與《四童子經》同本)。
又《佛名經》第七(廿)說光英、慧上(即智上)、寂根、願慧四菩薩從四方佛土來集此界之相。又《文殊師利嚴凈經》上說光英、惠上、寂根、願惠四正士從四方來,同之。(《會疏》一(三十四左)引)又《月燈三昧經》第三說香象菩薩從東方阿閦佛與耶由多菩薩共來問訊釋迦牟尼佛。其餘智幢、寶英、中住、制行、解脫等,雖未見經證,准前思之,必是應他方來大士也。
初列賢護等十六正士者,彰此法不以出家發心為本,次列他方來者,彰十方佛土中,悉以此法為出世大事故,共來精進求此法。又標正宗所說。(己上師說)
「賢護」者,《法華論》云:「如魃陀婆羅菩薩等十六賢士,具足菩薩不可思議事,而常示現種種形相。」《上生經疏》上曰:「梵雲『跋陀婆羅』,『跋陀』者賢義,『婆羅』者護義,此雲賢護菩薩,具大賢德,護念眾生,弘護佛法,故名『賢護』。」《琳音》十九(十二)云:「諸經中或在梵語名『跋陀婆羅』,即佛在世時王舍城中賢護長者,白衣菩薩。」《大論》七云:「魃陀婆羅,秦言『善守』。」(文)
「十六正士」者,「正」謂正道,「士」謂士夫,在家之稱。此等大士外現凡形,內深達正道故,居家名為「正士」。諸經中多說賢護等十六正士,《勝思惟梵天經》、《思益經》等列十六名,其名各不同。(《會疏》三十四右所引)(《梵響》二(九)依《勝思惟經》、《大品經》等列十六正士名,可見。更云:天竺十六正士,居家最初立名,《思益》、《大品》所列也,此依最初耳。後隨所應列十六名,《文殊師利嚴凈經》等是也。)
《大論》標十六,但列六名。(《會疏》卅五右引)何經中賢護居十六首者?此菩薩居家,具廣大德,作佛事過出家,如來特褒其德,具班同行乎。(如《會疏》引《七佛神咒經》等)若依此經別意,《般舟三昧經》中,此跋陀和菩薩是念佛三昧發起人,親見彌陀授來生因,故來此勝會,欲開顯念佛三昧故。又顯一代所說念佛朝宗此經。
「善思議」等者,憬興作相對釋,此本效惠沼《最勝經疏》。嘉祥《疏》略釋。《會疏》(卅八左)潤色《祥疏》者好矣。
或曰:「善思議」已下列他方來者,詮示此經正宗所說法門,謂善思議(《唐》:善思惟)表五劫思惟說偈發願因相;信慧表明信佛智無上智慧;空無(《唐》:觀無住)、神通華(《唐》:善華神通)表法藏永劫因行,說住空、無相、無願之法故,神通力集萬行德華,以大莊嚴具足眾行,令諸眾生功德成就故;光英(《唐》:光幢)(光明英發嚴凈,游東方無憂首佛土)、慧上(智上)(空慧最勝嚴凈,在南方慧王如來土)、智幢(智慧最勝如幢)、寂根(境智寂滅,根本嚴凈雲「寂根」,在西方智積佛土)表光壽無量,光英是光明,寂根是壽命,由智慧為上之行成光明無量,般若幢能摧五陰魔,成壽命無量,故願慧(《唐》:慧願)嚴凈;(雲在北方釣鎖如來佛土)香象、寶英(《唐》:寶幢)表彌陀願力攝生,彌陀智願廣大無能測者名「願慧」,願力無窮如大香象,故名「香象」,無量功德寶而莊嚴願海,令無功德者證入涅槃界,故名「寶英」。(香象,《唐》雲「乾陀訶提」,《應音》三(廿二):乾陀呵盡菩薩,新道行作香象菩薩是也。《華嚴》〈菩薩住處品〉云:「北方有菩薩,住處名香聚山,過去諸菩薩常於中住,彼現有菩薩名香象,有三千菩薩眷屬常說法。」(文)《維摩》雲「香象菩薩」。什曰:青香象也身出香風,菩薩身香風亦如是。)中住者,彌勒下而同凡夫者,欲使凡夫齊彌勒是中住義;制行表五善五惡,制惡行善,故制行義也;解脫,身獨度脫,獲其福德,度世上天泥洹之道故。《唐譯》略中住、制行、解脫三者,略省「佛告彌勒」已下五善五惡等故,思之。(已上師說)
第三嘆高德有二:一略嘆,二廣嘆(「入佛法藏」已下)。初中亦二:一先標所歸(「皆遵」二句),二彰其德用(「安住」二句)。初先標者:
皆遵普賢大士之德.具諸菩薩無量行願.
《影疏》「皆遵」等一句為總結上文,故曰:亦得名簡上(簡上聲聞眾結文雲「皆如斯等上首者也」)異下(簡下嘆德)。「具諸」等句屬嘆德。(《會疏》卅八右誤云:凈影意以上二句同攝列名者娛矣。)法位亦同攝列名,望西從之。《祥疏》「皆遵」已下為嘆德,義寂、憬興同之。
今亦屬嘆德中,於略嘆中,舊解科(《會疏》、《梵響》同意)雲「此二句總歸上首德」者。《觀經》文殊為上首,此經普賢為上首,而諸餘文殊、彌勒、賢護等在家、出家菩薩皆悉歸上首普賢大士德,普賢大士德者,十大願是也。
霖師云:「彌陀願言:來生我國者,頓極一生補處,現前修普賢之德。是以普賢在《華嚴》先願往生,余菩薩不願者,時機未熟也。今時機淳熟,普賢為上首,一切菩薩皆遵普賢大士之德,修無量行願,《文殊師利發願經》等文可見。」(文)
古師意皆以普賢菩薩為所遵,余諸菩薩為能遵,故推其高德為上首也。(法位)若爾,文雲「皆」,又雲「咸共」(《唐本》)者,承上而雲「皆」,上所列之中,除普賢菩薩,余諸菩薩為皆共乎?似未穩。若總指上普賢已下為皆遵者,能遵中既有普賢,豈其謂普賢歸普賢而可乎?是以今科雲「標所歸」,所歸者,即指彌陀二十二願之意,高祖言「還相迴向」,為歸普賢之德是也。「皆遵普賢大士之德」者,顯願文「現前修習普賢之德」也,「具諸菩薩無量行願」者,顯願文「超出常倫諸地之行」也,此乃與舊說異,思而可見。
「遵」者,《琳音》五十七(十八):子倫反,遵,循也(孔注《尚書》)、行也(郭注《爾雅》)、習也(《蒼頡篇》)、從也(《爾雅》)。願文所謂「修習」,《唐譯》雲「修」,並意同。
問:皆遵者為局菩薩耶?將通前小眾耶?
答:前雲一切大聖等。此明此經小眾即是大菩薩,故知自下之文正被菩薩,義貫聲聞眾,廣(菩薩)略(聲聞)互相通故。
「普賢」者,《探玄》十六(九)云:德周法界曰「普」,用順成善稱「賢」。此約悲智因中普賢也。《涼疏》一之下:果無不窮曰「普」,不舍因門曰「賢」。諸注多取諸位普賢,今是佛後普賢也。(《涼疏》〈世界成就品〉曰:普賢有三:一位前普賢,但發普賢心,非今所用;二位中普賢,即等覺位故,此居佛前;三位後普賢,謂得果不舍因行故。)
今亦佛後普賢也,以從果向因之相故,然末經所說與此根本經異,彼約理性,故云「德周法界」。又《義章》雲「故經說普賢菩薩依如如不依佛國」等。又《理趣經》雲「一切有情皆如來藏,普賢菩薩自開示。」此等皆約理本。
今按:此經所言普賢者,《華嚴行願品》普賢自說十大願。(《會疏》一(三十七)引云云)此十種行願顯普賢名,謂第十普皆迴向彰「普」義,第九恆順眾生顯「賢」之義,初禮敬諸佛乃至第八常隨佛學八,《行卷》攝恆順眾生中,禮敬、稱讚、供養、懺除、隨喜等皆為恆順眾生,故攝入第九中。何者?其禮敬諸佛、稱讚如來、廣修供養等,願文所謂「游諸佛國,修菩薩行,供養十方諸佛如來,開化恆沙無量眾生」之相也。開之,次出供養諸佛願(二十三)、供具如意願(二十四)等,卷之,則只是廿二願游諸佛國等。故知前「供養諸佛」等八句即廿二願相,此八句皆攝恆順眾生,故說「為眾生故」等,其「修菩薩行」次述「超出常倫諸地之行」等,當知十種行願名「普賢」也,第九、第十顯賢義,次文「唯此願王不相舍離」等者述普皆迴向之相,故文曰:「我已往生彼國已,現前成此大願,一切圓滿盡無餘,利樂一切眾生界,我此普賢殊勝行,無邊勝德皆迴向,普願沉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壽佛剎」。既言「我既生已,成此十種大願,以之悉迴向,普願令生。」明知普賢生彼,用彌陀巧方便迴向故,普賢行願得成普皆迴向,不爾,則何得普皆!由之言之,《華嚴》中僅開普皆之端,而未顯其本,至此經即阿彌陀佛四十八攝諸眾生,是顯其普皆迴向之本也,故此經名「根本經」,亦名「具足往生經」,言「我普賢殊勝行,無邊勝福皆迴向。」普願者用彌陀巧方便迴向為己有,故成「普皆迴向」。於此知由彌陀願力立普賢名,然普賢名出廿二願,《行願品》十種行願即是二十二願之廣大註解,應知。非既有普賢大士,而後有彌陀因誓,彌陀願中既有普賢之德之誓,而菩薩由之立其名而已。
「普賢大士之德」者,《唐譯》雲「普賢之道」,以德易道。道者,共由之義,(《增韻》:道者,三才萬物共由者也。)三世十方無不由此,故說以為道,即是彌陀方便門第二十二願之道也。今本普賢大士之德者,願文雲「普賢之德」,此彰從果向因之相,還相迴向為從果向因。鸞師但凈穢相對雲「還來穢國度人天」,此意狹,高祖意從果向因為還相,其義寬。非但還穢國,或地前、地上,或大小,或供養諸佛等,一切無所不示現。故今所謂還相德,即十大願是也,應知。
「具諸菩薩無量行願」者,影雲「六度四攝等行,無量菩提願」,祥雲「備十地無量行願故云具行願」,各據一義。今謂超出常倫諸地之行。言「諸菩薩」者,猶言諸地,或地前、地上,或初地、二地、三地等,菩薩諸地行願無量,故云「無量行願」也,此行願超出常倫諸地之行故。一行具一切行,一切行具一行,故云「具」,具足圓滿無缺減故,所謂超出常倫之行願者,四種正修行是也,從如來生,解法如如,故不行而行之行願也。《行願品》云:「到極樂世界已,即見阿彌陀佛,於一念中,所有行願皆得成就。」此彰由彌陀巧方便迴向得成就無量行願。
二彰其德用
安住一切功德之法.(法中,《唐本》)游步十方.行權方便.
《唐譯》缺此二句。次二個願即開說此二句,謂等覺八相也。
凈影意:嘆德二,一嘆權實二德,二嘆二利德(「其所修行」已下)。初中亦三:一就自分略嘆(「具諸」已下三句),二就勝進分廣嘆(「入佛藏」下),三雙以結嘆(「具足功德微妙」已下)。初略嘆中(就自分),「具諸」等二句先嘆實德,「游步」等一句嘆權德。
《祥疏》意:「皆遵乃至究竟彼岸」略嘆,「於無量」下廣嘆。初略嘆中二:初至「安住」三句嘆齊普賢入法界行,「游步」等二句嘆外化,「入佛」等二句嘆自行也。
了惠用凈影自分、勝進、權實科,蓋化他為權、自行為實者依嘉祥。《會疏》「安住」等二句內實德,「游步」等二句外權巧,亦不出凈影。《略箋》「安住」句明自行,「游步」句明化他事,自行既實智冥實理,具過恆沙功德而不動轉,故云「安住」等,自行已成,游十方而成攝化佛事云云。權乃權謀,暫用還廢,對實雲權者未可,如《渧記》破,《渧記》准天台意,「安住」等自行權實,(隨自意)本願一乘,自利利他,圓滿無退轉,故云「安住一切」等也,「游步十方」等乃化他權實。(隨他意)謂八萬四千道教,若權若實,皆是為本願一乘而說隨宜方便等。
此等諸釋似拘古師權實矣,今此二句嘆其能遵功德德用,故科雲「嘆其德用」。
師說云:安住者,凈影云:「德成無退故曰安住。」此釋為得,下文雲「佛所住者,皆已得住」故,一切功德之法者,指佛果功德。《行願品》云:「普賢菩薩稱嘆如來勝功德已,告諸菩薩言:善男子!如來功德,假使十方諸佛窮劫演說,不可窮盡,若欲成就此功德門,應修十種廣大行願。乃至即得往生極樂世界,到已即見阿彌陀佛,是諸人等,於一念中,所有行願皆得成就。」(文)以此文證,一切功德之法者,即是佛果功德無窮盡也,修得之者即是十大願也,由普皆迴向,故使一切眾生悉往生極樂世界,到已見阿彌陀,一念中所有行願悉成就者,即是一念中由成行願,故安住如來一切功德之法也,《論》主所云「功德大寶海」者是也。到彼國已,即見阿彌陀佛時,得寂滅平等法,名「安住一切功德之法」,菩薩得報生三昧,以三昧力故,能一念、一時遍十方世界,種種示現,教化度脫一切眾生,常施作佛事,「游步十方」等即其義也。我已具足普賢行願,故自在游化十方,游化神通自在也。祥云:「乘通游機故云『游步』,善巧度物故曰『行權』。」今謂「游步」是自在義,「行權方便」者,十界化行無感不應故。(已上)
二廣嘆中二:一就八相化事嘆,二就自在化行嘆(菩薩經典)。初中亦三:一通標權實德,二別辨世界(處兜率天),三結列十方(「具足功德」已下)。初通標權實德:
入佛法藏.究竟彼岸.於無量世界.現成等覺.(影、祥本「等覺」作「正覺」)
《唐》云:「到諸佛法究竟彼岸,願於一切世界中成等正覺。」
此中初二句標實德,後二句標權德,故云「通標」。凈影就勝進分嘆權實德者未可,此經八相化事開說還相迴向補處之相,與諸經所說異,何得約勝進分乎!然影、祥約「現成正覺」本,憬興依「現成等覺」本,是以解釋亦不同。
《影疏》云:「初實中,言『入佛法藏』者,明因上升,如來藏中過恆沙法名『佛法藏』,(現本脫此四句,憬興所《疏》牒有四句,可加此。)證會名『入』,『究竟彼岸』彰果畢竟,涅槃名『彼岸』,到名『究竟』。」(《鈔》云:「菩薩當位內證外用為『自分』,於菩薩位分具佛果內證外用名『勝進』。故凈影云:「依菩薩法修自分行乃至依佛法修勝進行。」)
祥云:「『入』言達解,名理為『藏』,解契宗原故云『入藏』。」(文)
《興疏》破凈影云:如來藏即佛性義,而言證會恆沙德法名因上升者,即違經雲「見佛性時得無上覺」故。(違教失)若證佛性,非菩薩果,至涅槃岸應非圓寂果故。(違理失)
今即「入」者,達解究竟證解,知如實自利利他,故云「入佛法藏」,即《法華》中「善入佛慧,通達大智」也。「彼岸」者真理,證此實性雲「究竟」,即彼經「到於彼岸」。《影本》約勝進分,故言其分證,何妨之有耶!
了惠(一三十右)會釋亦未詳。憬興自解全據嘉祥,諸家皆從之耳。
師說云:諸釋皆約通途,此經所說,從果向因菩薩,既安住真實證果已,乘普賢德,或現補處示八相,何雷同通途乎?雲「入」、雲「究竟」者,彰上「安住」。然則佛法藏及彼岸者,即上所謂如來一切功德寶藏、佛果功德也,此之功德大寶海說言「佛法藏」,即是佛所得一乘也。此之菩薩,證入誓願一佛乘,能契佛所得涅槃,故云「入法藏究竟彼岸」,下文雲「究竟一乘至於彼岸」,即與今同,此明菩薩實證也。
「於無量世界」等者,示其權德。
凈影云:「此總嘆勝進故,舉成佛為權德耳。」
《祥疏》云:「將欲舉(八相),故先出示八相之處,則是無量世界也。於(「於」字恐「如」字誤)此世界示八相成道,故云『成等正覺』,意謂無量世界示現八相如此世界。」此釋為優,憬興有說破未的,經本既別,況釋義各異乎!
今謂:「於無量世界」明化境廣,「現成等覺」顯化行高。初地猶現百佛世界,(《瓔珞經》)況究竟深位乎!
「現」者《會疏》有二義:一示現義,隨類示,應其身故,如觀音等;二現在義,今雖現在釋迦會中,能游無量世界,一念一時現八相成道故云雲。後義為勝。
「成等覺」者,舊雲「等覺」,新雲「等正覺」,義即同。影依「成正覺」本,故云「舉成佛」也。《會疏》有二義:一如來名「等覺」,(《論注》云云)今現成佛相名「現成」等;二一生補處位云云。依前則現於十方世界,現八相成佛故;依後則住等覺而現八相故,二義並通。然此經中菩薩等覺多說一生補處,未有佛果說為等覺者,故約一生補處為正。此經約成道則皆曰「正覺」,下文「得微妙法,成最正覺」,又「如來正覺其智難量」,又「不取正覺」,又「決定必成無上正覺」等,皆不曰「等覺」,又語因極則曰「等覺」,東方偈雲「必於無量尊,受記成等覺」,此即成等覺之義,而不退轉阿耨菩提,同彌勒所得報地,可見。《唐譯》雲「願於一切世界之中成等正覺」,又「願生彼兜率陀天」。新譯「等正覺」即舊譯「等覺」,《唐譯》十一願「若不決成等正覺證大涅槃」等。高祖等正覺、正定聚為一位,豈成佛乎!決定因極位也,況《如來會》有「願」字,是顯入法藏究竟涅槃,而願不住之下住一生補處,以《唐譯》解今經,則約一生補處者為正矣。
今「等覺」者是總,下八相是補處業耳。然《略箋》以《唐譯》「等正覺」證非因位等覺者,不知新舊譯異,故誤而已。
《梵響記》:「此經指『等覺』皆雲『一生補處』,今『等覺』者,正等正覺也,《如來會》義別也,彼雲『願於一切世界中成等正覺』,又『願生彼兜率天』等,若是所願分齊者,何悉用舉八相耶!此經義還勝矣。」(文)
此謬解《唐譯》二個「願」字,令與今經義別。今謂:此「願」字大有意,謂向上則彼雖究竟彼岸而願住等正覺,從果降因故;若望下則願住等覺而生彼兜率天等,此「願」字承普賢行願,此願本以阿彌陀佛為增上緣故,順廿二願,初舉因極位,後舉自在化菩薩,二種菩薩皆由廿二願現因門。故以《唐譯》求今經彌甚深,何誤為義別乎!思之。
〔此下《渧記》大好〕「於無量世界」句貫下八相一一,則八相一一皆於無量世界不但豎此界,復通十方無量世界。《華嚴》〈離世間品〉說「以無礙凈眼觀十方一切住兜率天菩薩,彼諸菩薩亦見此菩薩廣說八相法,十方一切住兜率天菩薩來詣此菩薩所恭敬供養」等,可准解矣。
二別辨此界自八,一處天相:
處兜率天.弘宣正法.
《唐本》雲「又願生彼兜率陀天」,凡說釋迦八相,諸經散漫,《瑞應經》、《本起經》、《過去、現在因果經》、《佛本行集經》、《方廣大莊嚴經》等也。
今分別八相義以三門:一分別諸位分齊,二分別開合不同,三約教分別。
一諸位分齊者:諸經論中凡有五等:
一如《華嚴》〈賢首品〉及《起信論》,於十信滿位示現八相,《占察經》說四種作佛中,第一信滿作佛當之;
二如《大集經》中,灌頂住菩薩(十住滿位)能於無佛世界示現八相,《占察經》第二(解滿作佛)當之;
三《仁王經》〈經菩薩教化品〉明初地八相,《占察經》第三證滿作佛當之;
四《入如來智德不思議經》明究竟地(一生補處)八相示現,《占察經》第四一切功德行滿作佛當之。
五《華嚴》〈不思議品〉諸佛念念出生智,此明佛後得智出生八相示現也。
此五中,前四是因中示現,第五佛後業用也。斯經所明,若依諸師,多是第四作佛。(補處)若依今宗,此中無所屬,以彌陀巧方便迴向所作故,因果共不可思議,若強論之,或應在第五之中焉。(一處天相,二下生相(下天托胎),三出生相(「從右脅生」已下),四在家相(「示現」已下,童子二相及受欲相在此中),五齣家相(「見老」已下,出家入真苦行),六成道相(「現五」已下,降魔相攝中),七轉法輪相(「釋梵」已下),八入涅槃相(「示現滅度」已下)。嫂妻相攝於在家中,降魔攝成道中,以類分為八相。)
二開合者:諸經論所說,出沒不同,《法華》龍女成佛唯有二相,或說七相,(降魔攝於成道)或開說九相,或說十相。又如天王如來無出家相,(《大論》)又如寶月佛無苦行及降魔相(《大般若經》)。如是等皆是應同始終,應化身化事故隨機不定也,而說八者,且從大判耳。
以故此經注家開合亦不同,如嘉祥為八相,合童子、嫂妻二相(《四教儀》雲「納妃」)屬現相,蓋皆現生所經,而不入道要故。如憬興開上二相(嫂妻、童子)、降魔、成道合為九相,降魔是成道前方便故。如凈影加之住胎為十相。義寂亦開往詣道場為十相。望西依憬興。《會疏》約義類分八相,今從之。
三約教分別者:如《釋簽》五之一(四十一)云:「若權教中,藏通兩佛前五相同,後三相異。藏教佛斷結成道故,通教無生四諦成道故,成道相既異,轉法輪、入涅槃亦隨不同,雖有不同,總但云『八相』。八中望別教道皆劣,別教教道望圓證道猶劣,是圓教證道八相,具如《華嚴》云:『或有佛種種說法,或見在於都率天上,或見來下處於母胎,或見初生,或見出家,或見成道,或見轉法輪,或見入涅槃。』皆言『或』者,二相中皆八相故。」(文)今准釋有四門,如理思之。
問:妙應無方,化儀千差,何舉此界釋迦八相例嘆諸大士耶?
答:《要解》上(八左)云:以釋迦八相寄菩薩說。此意有二:
一示此眾與釋迦同凈土來現眾,此乃主伴無二,互示主伴,主伴二而無二,同一大悲故。下文曰:「佛所住者,皆已得住,大聖所立,而皆已立。」「已」言可見,皆已成佛道眾也。
二示八相示現一代化儀皆為此經序分,今新改異威儀,說奇特法,住佛所住,即彌陀也,其示現八相,度脫一切眾生者,一時來會,標一代化儀但歸此一法。是以《法華》、《華嚴》以往生為終益,彼猶為彌陀十九願益,第十八真實之利至今經彰已,出世本懷其可知。凡諸經中菩薩嘆德長者無過此經,蓋是阿難得佛妙旨述嘆之。釋迦已從安養出,八相示現說此妙經,菩薩亦於十方如釋迦尊,八相示現說此妙法,釋迦尊至其處,亦為伴之義,豈可無哉!(已上)
《會疏》二(五右)三義不出此二義。
今按:就此經明八相有三重:
一先辨釋迦八相化事,以嘆於普賢等列眾深德,智德不可思議,經列普賢等一百四菩薩嘆德云:「於念念中,現天宮沒受生,出家修行苦行,詣菩提樹下,降魔、成佛、般涅槃相,常不厭舍一切眾生,覺悟令發大菩提。」(文)可准解之。
二以普賢等八相例於釋迦出化利生,何以然者?
如《華嚴》〈行願品〉云:「一剎那中即得往生極樂世界,到已即見阿彌陀佛、文殊師利菩薩、普賢菩薩、觀自在菩薩、彌勒菩薩等。此諸菩薩,色相端嚴,功德具足,所共圍繞。」(文)當知普賢等皆在極樂,共圍繞阿彌陀佛,今從極樂世界中出,釋迦亦然。是以普賢等八相化事如今釋迦化事無異,共是「還相迴向」人故。
三以釋迦出化亦例還來穢國之人。下文雲「示現同彼如我國也」,《和贊》云:「至安樂凈土人,還五濁惡世,如釋迦牟尼佛,利益眾生無邊。」正此義也。
具此三重,故舉以顯焉,學者深思。
「處兜率天」等明處天相。新「都史多」,舊「兜率陀」,或雲「兜術」,或雲「兜駛多」,此雲「知足天」,亦云「妙足」,欲界中空居天名也。(《應音》十九、《琳音》十二)人間四百年為彼天一晝夜,壽命四千歲,身形長二里。(《婆沙》、《正法念經》)
何由住兜率,非余天?《大論》四(十八)有四說:有人云因緣(能化修因)業熟(所化機緣)故生;(是一)複次,下地結使厚濁,上地結使利,彼天(兜率)結使不厚不利,智慧安穩故;(是二,《涅槃經》說近之)複次,兜率天壽與佛出世時相會故;(是三,《毗婆沙》七十八有說都史天壽量與菩薩成佛及瞻部州人見佛業熟時分相稱)複次,佛常居中道故,於六欲及梵天中上三下三,於彼天下生中國。(是四)如望西《會疏》二(四十四)引。
蓋了惠以出世時不定難第三義,一(二十九右)會釋甚鑿。今按:彼第三說即是舉有部異說,《婆沙》有說可以見,何容疑乎!
又《梵網述記》上本云:「若依《華嚴》,有十事業住兜率天故,彼《經》四十三云:此第四天非沉、非逸,易可教化,故生第四,不生余天。」(文)同第二說,明其相狀如《會疏》二(三左)引《大莊嚴經》。
「弘宣正法」者,《因果經》云:「釋迦生兜率天,其名號『聖善惠菩薩』,為諸天主說於一生補處行,亦於十方國土現種種身。」(文)興引《莊嚴經》云:「為欲證無上覺,乃趣一生補處,從此命終,生兜率天,為彼天子,名『凈幢』。諸天子等百千拘胝那由佗數,大集法堂,圍繞菩薩,聽受所說無上大法,斷諸煩惱,生廣大心。」
二下生相(下天托胎)
舍彼天宮.降神母胎.
初句下天,次句托胎。「舍彼天宮」者,如《會疏》二(五左)依《因果經》明相狀,引《寶積》明舍彼下生之所以。上「降神母胎」者,正明托胎,「母」者摩耶夫人,《上生經疏》云:「佛母摩訶摩耶夫人,此雲『大術』,早為遷壽。」(文)《探玄》二十云:「摩耶者,此雲『幼生』,菩薩夫人者,梵名『提婆多』,正翻應名『天后』,古人就義名曰『夫人』。」(文)
托胎相如《會疏》二(七右)引《大莊嚴經》〈離世間品〉明十種所以。又引《俱舍》會。然降神時,凡有三說:
一者,《因果經》曰:「爾時菩薩欲降母胎,即乘六牙白象,發兜率宮,乃至以
二者,《瑞應經》雲「因母晝寢」,《經》云:「菩薩初下化乘白象,貫日之精,因母晝寢,而示夢焉,從右脅入,夫人夢寤,自知身重。」
三者,《大論》雲「中夜降神」,此乃從誕生日一年已前,周昭王二十五年癸丑
《西域記》云:「上坐部菩薩以嗢咀羅頞沙荼月二十日夜(嗢咀羅頞沙荼,箕宿名,四月黑半、五月白半也。《婆沙》、《俱舍》光寶三月黑半,四月白半也),當此
依《大莊嚴經》,
問:四生中卵、濕二果報劣,應佛不生,化生勝,何故佛不化生,受胎生耶?」
答:有多義。《影疏》(上十六左)如《涅槃經》略有八義云云。《祥疏》二義與第三、第七同,可見。准他經有住胎相,此經缺之。凈影加之立虛科。如《會疏》(八右)廣辨住胎相。
第三現生相二,初出胎殊異:
從右脅生.
《唐本》雲「於彼壽終降生右脅」,此合托胎出生,故云「降生」也。爾時,聖后入藍毗尼園中,諸根寂靜,四月八日日初出時,即舉右手,攀無憂樹(彰無苦惱),菩薩漸漸從右脅出,猶如日輪出於雲翳等。如《會疏》廣依《莊嚴經》明其相狀。《興疏》略引經。
嘉祥云:「示異凡穢,故從右脅生,右是便,欲明先權後實也。」義寂云:「為化眾生離左道故,左道非正之法也。漢土貴左道,老子生左脅,梵右為勝。」
《大集經》云:「有諸眾生常行左道,菩薩見已,修習右道,為令眾生舍左道故。」《寄歸傳》三:「特崎拏是其右,總明尊便之目。」
釋尊誕生周第四代、昭王二十六年甲寅
次生時靈瑞(有五:一現行,二放光,三地動,四自稱,五天眾歸仰。(《會疏》))
現行七步.(《唐本》:見行七步)光明顯曜.(放大光明)普照十方.無量佛土六種震動.(普佛世界六種震動)舉聲自稱.吾當於世為無上尊.(而自唱言:於我一切世間最為尊貴)釋梵奉持.天人歸仰.(釋梵諸天咸緣親奉)
此中有五瑞:一現行,二放光,三地動,四自稱,五天眾歸仰,可知。《唐譯》亦大同之。
初「現行七步」者,現身威。凈影云:「於十方各行七步(依《涅槃經》),示現丈夫奮迅之力,於十方世界獨出無畏。」祥雲「明過六道」。義寂雲「現七覺法相故」(《華嚴十事》第八)。憬興云:「菩薩生已,不假扶持,即於十方各行七步,下足之處皆生蓮華,無有怖畏,欲示丈夫超於六道奮迅之力,故行之七步。」(文)此以凈影、祥釋會合經文。《大莊嚴經》及《涅槃經》說十方行七步,今經總雲「現行七步」,義通十方,故云「十方各行」也。
「光明顯曜,普照十方」者,二示放光,身光普照,令人覺知佛生。(影、祥)又身光利物故,興及《會疏》(十四左)引《大莊嚴經》。
「無量佛土,六種震動」者,三明地動,謂震動大地,使魔怯伏。(祥、影、興同之)「震」者,《應音》二(二右)云:《公羊傳》曰:地震者何?地動也。《周易》:震,動也。經文有從手作振,發也,掉也,掉亦動也。
六種動者,《華嚴經》云:一震(隱隱有聲)(影云:如世空物,振之則下),二動(搖揚不安,如車掉),三吼(發聲),四擊(涌是也,如泉涌,如金沸。),五起(自下升上名「起」,如面起),六覺(動勢令人心覺),是名「六動相」,此各有三,名十八相。《興疏》云:准《長阿含》,六動有三:一六時動,謂入胎等,今出胎動;二六方動,動、涌、震、擊、吼、爆,謂四方中邊涌沒;三六相動,今所謂六動是也,此各有三,名十八相,謂動(直動)、遍動(四天下動)、等遍動(大千動),餘五皆爾,今所謂即六相動也,故《莊嚴經》雲「六動有十八相」。(已上)明六種所以,如《會疏》引《大論》。
「舉聲自稱:吾當於世,為無上尊」者,四自稱,《大莊嚴經》云:「菩薩從右脅出,於時樹下自然湧出七寶蓮華,大如車輪,聖子即便墮其上,無扶持者,自行七步,舉其右手,而師子吼:我於一切天人之中最尊最勝,無量生死於今盡矣,此生利益一切人天。」(已上)
或《大論》等(《瑞應經》)說:「天上天下,唯我獨尊,三界皆苦,我當安之。」(文)
《會疏》(十六)引《方便會》明所以,既行七步於十方,光明動十方,自唱亦行十方,自唱尊號,令物歸趣。興具約共六方者,恐付順經意。時其聲普聞,一切三千世界無不歸仰無上尊也。
「釋梵奉持,天人歸仰」,五明眾歸仰,「釋」謂帝釋,處須彌山頂,「梵」謂梵王,居虛空,舉釋則地天皆攝之,舉梵則虛空天盡攝之。「奉持」者,《說文》:奉,承也。「侍」者,《琳音》四(十四):《說文》:承也,從人從寺。徐曰:承其不及也。《廣韻》:近也,又從也。親奉侍從名「奉侍」。「仰」,舉也,《廣韻》:反首望也。《詩注》:仰者,心慕之辭。
《疏》(十一右)引經云:「說是言已,(自稱)四天大士即以天繒接太子身,置寶機上,天帝釋王自執寶蓋,大梵天王親持白拂侍立左右,時亦難陀、優波難陀二大龍王於虛空中吐清凈水,以灌其身,純黃金色,有四八相,大光普照大千世界,天樂奏空,妙華繽紛等。」(《因果經》、《莊嚴經》)
《興疏》引《莊嚴經》,可見。是釋梵奉侍、天人歸仰之相也。
名悉達太子者,《本行集經》九云:「彼生之日,一切眾事皆悉即成,今我(父王)可為太子立名為『成利』。」(文)《苑音》四云:「悉達具雲「薩縛頞佗悉地」,(平聲)『薩縛』,一切,『頞他』,事也,『悉地』,成也。言其於一切所應作事,皆既成就也。」(文)《西域記》七雲「薩婆曷刺佗悉陀」。《唐》言「一切義成」。(文)
四在家相二:一童子相,二受欲相。(現處)初中亦二:初習學相,後試藝相。初習學相者:
示現筭計.文藝.射御.博綜道術.貫練群藉.
凈影云:「示現」已下是第五童子相,於中有二:一身具眾伎,(「筭計」等)二智解寬廣,(「博綜」已下)博綜道術,知事寬廣,仙道秘術無不博學故;貫練群藉,知教寬廣,世俗異典(四韋陀等)悉知故。
《祥疏》云:「下明修學世伎,六藝者,算計是一,(數也)文藝詩書及禮、樂、射、御是六也。(初一句為六藝)博綜道術者,廣習五明道術,貫練群藉者,含內論。」(文)
《興疏》初句順嘉祥,後句依凈影。
「算計」者,《麟音》二(十一)世本云:黃帝時隸首所作也。《劉法》、《九章》、《孫子》、《五曹》皆計數術也。「文」謂文書,所謂梵寐書等六十五卷也,「藝」謂伎藝才能,《琳音》二十五云:此方有六藝:禮、樂、射、御、書、數是也。西方技藝即習五明是也云云。「射」謂《周禮》五射,《說文》從矢作?,釋云:弓弩發於身而中於遠曰「射」。「御」,《說文》使馬也,乘車馬法也。「博綜」謂廣習也,「貫」謂數數串也,「練」謂久練令熟也。
今按:示現算計、文藝、射御者,順此方六藝而明現彼方五明,祥、興此意。
《唐本》云:「又現習學書計、曆數、聲明、伎巧、醫方、養生、符印,及余博戲,擅美過人。」此約彼方五明明故,今約此方,則但六藝耳,故順方譯。
《西域記》云:七歲後漸授五明大論,一曰聲明,釋詁訓字、詮目流別;二工巧明,技術、機關、陰陽、曆數;三醫方明,梵咒、閑邪、藥石、針艾;四曰因明,考定正邪、研竅真偽;五曰內明,究暢五乘因果妙理。如《瑜伽》五十三已下廣明。
初「示現」者,凈影云:「佛已久知,隨化始學,故曰『示現』。」習學相、算計相等如《會疏》二引經。
後試藝相
游於後園.講武試藝.
如《莊嚴經》、《本起經》,試藝相為嫂妻事。凈影云:游後園下是第六嫂妻之相。於中初「游於」等者,嫂妻前事,如《本起》說。(太子十七歲事)系象(興流所引)觔力名為「講武」,共射金鼓說為「試藝」。義寂從之,廣引《本起經》。望西用之。
憬興亦屬納妻科,講武試藝即嫂妻之前事。然舉《影疏》雲「猶有未盡」,故長引經文(《莊嚴經》)了云:今言講武者,即角力射鼓也,試藝者,即試書運籌也。
《祥疏》云:「游於後園,明學技已,於後園講試之耳。講之言習,試之言用也。」(己上)
今謂:既習學文藝、射御等已,於此於後園講習之、試用之。故文勢屬前(童子相),非屬納妻相,故《唐譯》亦無此句,其文藝、射御等《因果經》太子十歲事也。其《本起經》嫂妻爭太子,十七歲事也,故屬納妃相者非也,故嘉祥可據。
《會疏》引《因果經》明十歲試藝相,與《莊嚴經》、《本起經》嫂妻事不同,可見。《會疏》亦屬前者大好。
二受欲相
現處宮中.色味之間.
《唐譯》云:「身處王宮,厭諸欲境,見老病死,悟世非常。」(文)
今此中亦含「厭諸欲境」句,然則「現處」等句似明出俗所由,現處宮中欲境,厭離不樂故。然此經釋家皆以此句科為嫂妻之相故,今亦屬在家相之中也。
又可,此句屬下示所厭境,若依此義,則現處者,現身自處五欲中之義也。若依舊科者,凈影云:「佛實離愛,隨化示居,故曰『現處』。」祥云:「示、處同,是為示現義也。」此義亦好。
宮中是見聞皆五欲繁榮之處,於中今舉色、味二境攝余,納妻亦有其中焉。
「之間」者,猶言之境,其受欲相《會疏》引《因果經》、《莊嚴經》,可見。
五齣家相四:一出家緣,二出俗相(入山、鬚髮),三入真相,四苦行相(端坐)。初出家緣者
見老病死.悟世非常.
上五欲是可厭之境,於中見老病死,悟世間無常,此乃出家之緣也。凈影指《本起經》,憬興指《莊嚴經》,《會疏》(廿四左)具引《因果經》,其義備矣。
「見老」者,東門化老,(凈居天)太子見悟時光遷流,身不可恃;見病者,南門化病人,太子見悟此身大苦聚;見死者,西門化死人,太子見悟,雲一切世間皆有死苦,云何於中行放逸。此中略北門化僧,非所厭故,唯舉三門所厭境故。北門見沙門,故求學道。
二出俗相
棄國財位.入山學道.服乘白馬.寶冠瓔珞.遣之令還.
《唐譯》云:「指舍國位,踰城學道,解諸纓絡,及迦屍迦,(《小品般若》、《音義》:此雲光,言有光澤也。)被服袈裟。」(文)
「棄國財位」者,斷恩愛也,所治國、所有貨財、帝祚寶位,悉舍不取,舍皆無常故。
「入山學道」者,入無為境也。入山者,踰城入山,如《會疏》引《因果經》明其相。《梵網述記》云:「《梵網》七歲出家,余經中十九出家,根機有殊,見聞不同。」又《西域傳》云:「如來踰城,出時不定,或十九,或二十九,
「服乘白馬」者,「服」謂衣服、寶冠、瓔珞等也。「乘」謂騎乘,所謂白馬也,《本行集》雲「犍陟」,《琳音》十九云:犍陟,悉達太子所乘朱鬣白馬名也。
寶冠瓔珞悉與車匿,令還王宮,髻中寶珠奉父王,脫身瓔珞奉之波闍波提(憍曇彌),余嚴身具送耶輸陀羅,此等皆托車匿送遣還城,故云「遣之令還」。欲令眷屬知菩薩不貪在家名衣上服等故。「遣」,縱也,《廣韻》:送也,《增韻》:又袪也,逐也,發也。
三入真相
舍珍妙衣.而著法服.剃除鬚髮.
正示出家相。《唐譯》雲「解迦屍迦(光澤)被服袈娑」,含「剃除」句,如《會疏》引經:爾時,太子以利劍自剃鬚發,發願言:「今落鬚髮,願與一切斷除煩惱及習障。」釋提桓因接發而去虛空已,剃髮而衣不如法,時凈居天化作獵師,身被袈裟,於其前立。太子言:「汝所著衣是寂靜服,諸佛標幟,云何著此?」獵師答云:「以誘群鹿,群鹿見此袈裟,近我,我易得殺。」太子曰:「但為殺生,非求解脫,此太不可,與汝貿易。」獵者答言:「善哉如告。」即脫寶衣而與獵者,自被袈裟。乃是今文既易得,舍自珍妙衣與獵者,自被著法服也。
嘉祥就獵師覓鹿皮衣者,由獵師答言誘群鹿衣乎,蓋有據乎?蓋「剃髮」句為後。
言「法服」者,袈裟也。《苑音》二(初)云:「具正雲『迦羅沙曳』,此雲『染色衣』,西域俗人皆著白色衣也。」(文)《四分律》云:「一切上色衣不得畜,當壞作迦沙色。今略梵語也。又名『壞色』。」《業疏》云:「本作迦沙,至梁葛洪撰《字苑》,下方添衣,言道服也。」(文)《大集經》云:「袈裟,名離染服。」《賢愚經》雲「出世服」,《如幻三昧經》云:「無垢衣,又名忍辱鎧,又名蓮華衣,又名幢相等。」
《五分律》二十三:「世尊與大比丘俱遊行南方,從山上下見有水田,善作腠畔,言諸比丘,宜著如此衣,或一長一短,或兩長一短,或三長一短,左條葉左靡,右條葉右靡,中條葉兩向靡,此名『割截不共衣』,與外道異,怨家、盜賊所不復取。」(文)
《十誦律》二十七說:萍沙王謬禮外道以為佛弟子,白佛:願令僧衣與外道衣異。佛敕阿難令制割截衣云云。
有人引此等諸文,雲制其割截衣者,佛成道已後事也。故今此文及《唐譯》袈娑者共彼外道,不割截衣而已。
然望西一引《大論》問答未詳,誤以為外道一切皆裸形,故設此問答,殊不知外道中亦有著離塵衣。
四苦行相
端坐樹下.勤苦六年.行如所應.現五濁剎.
六年苦行相如《會疏》(三十二右)引諸文。(初至跋伽仙人住處,問答仙人,所行不免苦。次所教行北阿羅邏仙人處,路於般荼婆山岩上,端坐思惟,而後至仙人處,教修四禪定,得無想報,又得非想非非想處,為究竟解脫問答云云。次至迦蘭住處,問答亦復如是,後至伽闍山苦行林中,思惟苦行六年,如《莊嚴經》)苦行處者,優樓頻螺池側於尼連禪河,至一靜處思惟。《西域記》八云:目支鄰陀龍池,東林有畢缽羅樹,於是苦行六年,日食一麻、
何以故行苦行?《莊嚴經》云:「我今出於五濁惡世,見彼下劣眾生諸外道等,修諸苦行,我今為欲摧伏外道等」。又《方便會》為調伏諸外道,故六年苦行。又《華嚴十事》中雲「為隨順五濁世界眾生故」,今經亦此義也。
《大論》三十八(二十一左)云:「諸外道等信著苦行,若佛不六年苦行,則人不信」等。此乃與《十事》中第八「為顯菩薩殊勝行故」同焉。《大論》次文云:「有外道苦行者,或三月、半年、一歲,無能六年日食一麻
「行如所應」者,異解紛耘。
《祥疏》云:「六年下明學道,先示同邪道,故云『勤苦六年』。『行如所應』者,行是因,所應是果,果應因行,故云『所應』。」(文)此解不然,若果應因行者,可言「行如能應」,「所」字難消,又修非道,豈可求邪果乎?
凈影云:「勤苦六年,先同其邪,行如所應,翻邪學正道,是其所應修學,順而行之。」(文)憬興斥云:「若爾,此文應屬成道,如何自許是出家相。自義順《瑜伽》,菩薩雖復修諸苦行,即趣正行之方便,故云『行如所應』。」此亦於義不分明也。
《略箋》云:「其所修行,既應真理,將發惠明,故云『如』也,未至成道,故不言正應也。」
貫思議云:端坐六年,一心念安般,修六妙門,順古佛之法,故言「行如所應」云云。
《梵響》有二義:一約示現,行無所有處即得,行非非想處即得;(順上文解)二約內證,表修苦行里自合真行大悲行,所應苦惱眾生。(順下文解)
後解依《會疏》,《會疏》云:「准《唐譯》,正是苦行所以也。彼文云:六年苦行,能於五濁剎中作斯示現,順世間故。『行』謂苦行,『如』謂應同義,『所應』者,是指外道仙人等也,謂六年苦行實非為己身,正是應同愚痴外道、諸天人等,為調伏彼等故也云云。」此義為好。
有師云:以新本考之,「現五濁剎」一句應屬上段,而為苦行之所以,言能於五濁剎作斯示現故,是正立苦行因由耳。古注釋攝下恐未可也。不爾,「行如所應」句最為難解。
六成道相有五:一凈身垢,二趣道場,三坐樹下,四降魔眾,五成正覺。初凈垢者:
隨順群生.示有塵垢.沐浴金流.天按樹枝.得攀出池.
《唐本》云:「順世間故,浴尼連河。」(文)先作六年苦行,而身形消瘦,有如枯木,更無所得,故思惟起至尼連河洗浴塵垢,此順世間,故示有塵垢。菩薩身本來清凈,何垢之有?
「金流」者,即尼連河,凈影雲「金沙河」,河底有金沙故乎。《應音》第二雲「阿利羅跋提河」,《泥洹經》作「熙連河」,皆訛也。正言「(口*屍)剌拏伐底河」。「(口*屍)剌拏」此譯雲「金」,「伐底」此言「有」,名為「有金河」。《說文》:濯發曰「沐」,洗身曰「浴」。《祥疏》云:「先既因六年苦行無所得,形清體縮,故入金流洗之也。又以表理,明必以定慧之水斷除結使也。」
「天按樹枝,得攀出池」者,祥云:「為示體弱,故須攀枝,又表接物機也。」(文)《因果經》云:「洗浴既畢,身體羸瘠,不能自出,天神來下(《莊嚴》名阿斯那樹神),為案樹枝,得攀(引也)出池。」《會疏》(三十六左)引用《莊嚴經》云:「入池澡浴,時魔波旬變其池岸,極令高峻,池邊有樹,名阿斯那,樹神按枝令低,菩薩攀枝得上池岸。」(文)興依此故云「按枝即池岸樹」。(文)
然《因果經》沐浴出池後受難陀波羅之乳糜。(於彼林外有一牧牛女,名難陀波羅。時凈居天來下勸供養,地中自然出千葉蓮花,上有乳糜,以奉上太子,即受之已,身體光悅,氣力充足,堪受菩提。)《莊嚴經》前受善生女之乳糜,而後入尼連河而浴。又《莊嚴經》前後有入池,初處一方石,浣苦行弊衣已,入池澡浴,出池,樹下自納故衣,凈居天子上應量衣,菩薩受之,入村乞食。後受善生女乳糜,往尼連河,置缽岸上,剃髮入河而浴,浴竟,坐寶座,食彼乳糜。《因果經》但有初澡浴。然彼經初說為洗衣入沐,出池後唯說沐浴受糜。今經說沐浴出池,前後互舉。
《唐譯》雲「浴尼連河,趣道場」,故此菩薩澡浴已竟復受乳味,身色光凈,往詣道場也。乳糜者,糜,碎也,屑也。
《莊嚴經》云:「聚千?牛而揲其乳,七度煎煮,唯取其上極精純者,因香粳米煮以為糜云云。」《會疏》二(卅七左)明所以者,《方便會》曰云雲。
二趣道場
靈禽翼從.往詣道場.
「靈」謂神靈,「禽」者鳥獸之總名。(白虎通)《爾雅》云:「二足而羽謂之『禽』,四足而毛曰『獸』。」
「翼從」者,《苑音》二(十二)云:「孔安國注《書》云:翼,輔也。《毛傳》曰:翼,敬也。」《麟音》、《增韻》:恭也,從,隨也,《爾雅》:從,重也,恭敬隨從雲「從」也。
《經》曰:「菩薩澡浴身體,復食乳糜,身色光澤,往詣道場。爾時亦有五百青雀飛騰虛空,右繞菩薩,雜色瑞雲及以香風而隨映拂。」(《本起經》、《因果經》)凈影依之故云「如經中說,五百青雀隨從佛後名『禽翼從』,此皆神鳥故曰『靈禽』。」不但五百青雀,《莊嚴經》云:「復有無量象、馬、牛等圍繞菩薩,發聲哮吼,其音和暢,又有無量鸚鵡、舍利、拘枳羅鳥、迦陵頻伽、鳧雁、鴛鴦、孔雀、翡翠,共命諸鳥,翱翔圍繞,出和音。」《興疏》據之,如具引文。
《唐譯》無「靈禽」句,但云龍王迎贊諸菩薩眾,右繞稱揚菩薩。祥云:「靈禽翼從表德被禽魚,吉祥感征明德被人天。」興云:「靈禽者表同行眷屬云云。」此依《華嚴》〈離世間品〉十種第三云:「宿世同行菩薩悉來雲集,以種種莊嚴具恭敬供養。」(《會疏》二(四十左)引)由此言之,或雲五百青雀,或菩薩圍繞,但是宿世同行菩薩,所見不同耳。
往詣之相如《大莊嚴經》。(《會疏》三十八丁引)
「道場」者,摩竭陀國菩提樹下成佛道之靈場也。《說文》云:「治谷田也,從土易聲。」什注《維摩》云:「佛所座處,於中成道,故云『道場』。」《維摩義記》二末(廿五):「菩提果德名之為『道』,『場』者,是其處之別稱,如治谷處名為『穀場』,治麥之處名為『麥場』等。」《探玄》二曰:「得道之處名道場,依主釋。亦如世穀場,簡去粃穢而擇取真實,此中亦爾,滅惑成德,亦得道即場,故持業。」
《西域記》云:「菩提樹垣正中有金剛座,昔賢劫初成,與大地俱起,據三千世界中,下極金輪,上侵地際,金剛所成,周百餘步,賢劫千佛坐之而入金剛定,故曰『金剛座』焉。證聖道所亦曰『道場』,大地震動,猶不傾搖。」
三坐樹下
吉祥感征.表章功祚.哀受施草.敷佛樹下.跏趺而坐.
《會疏》(三十九右)引《因果經》,《興疏》引《大莊嚴》大同,可見。蓋《本行集》、《大莊嚴》以「吉祥」為化人刈草人名。
《觀佛三昧經》為草名,《經》上(十八)云:「佛告大王,如我去伽耶城不遠,詣阿輸陀樹,吉安天子等百千天子皆作是念:菩薩若於此坐,必須座具,我今應獻天草。作是念已,即把天草,清凈柔軟,名曰『吉祥』,菩薩受已,鋪地而坐。」(文)
然名「吉安」,或名「吉利」(《本行集》),或雲「吉祥」,同是人名,今經亦同之。《苑音》一曰:《尚書傳》云:吉,善也。杜注《左傳》曰:祥者,吉凶之先兆也,言刈草人自稱「吉祥」。獻草稅決定正覺之先兆,故草亦名「吉祥」。又吉祥之所獻,故亦名「吉祥草」,無違也。
「感」,《說文》:動人心,《廣韻》:動也,《增韻》:感,應格也。
「征」者,《琳音》一云:杜注《左傳》云:驗也,《說文》:象也。案事有象可驗曰「征」,從壬從微省。
凈影云:「初感吉祥,而為征瑞,其吉祥者,是刈草人,經中亦名為『吉安』也,安、祥義同。佛將成道,感見此人而為征瑞,知己定當成吉祥果,是故名為『吉祥感征』。即以此人表(明也,彰也,著外雲「表」。)己所成功果福祚(「祚」,祿也,福也,祥也,報也。),是故名為『表彰功祚』。」《興疏》亦同之。
「哀受施草」者,祥云:「表物獻微情乃至草薄之物,無不哀受故,受草而敷之而坐也。」(文)佛心哀吉祥之情實,受其施草也。
「敷佛樹下」者,佛取草而自敷布菩提樹下也。
《唐譯》云:「爾時,受草自敷菩提樹下,結跏跌坐。」(文)佛在樹下成佛名「佛樹」,亦說為「道樹」,亦名「菩提樹」。(《維摩義記》一(四十四))
《西域記》曰:「畢缽羅之樹,佛在世高數百尺,數經殘伐,猶高四五丈,佛座其下成覺,因而謂之『菩提樹』焉。莖幹黃白,枝葉青翠,冬夏不凋,光鮮無變。每至如來涅槃之日,葉皆凋落,頃之復故。」(文)
「跏趺而坐」者,《應音》七(二右)云:跏趺,古遐切,《爾雅》:加,重也,今取其義,則交足坐也,結交趺坐是也。經文作「跏」,文字所無等。《琳音》八(十左)云:「跏趺,上音加,下音夫,皆俗字也,正體作『加跗』。」鄭注《儀禮》云:「跗,足上也。」顧野王曰「足面上也」。按《金剛頂》等,結跏趺坐略有二種:一曰吉祥,二曰降魔云云。今安吉祥之坐,手作降魔之印也。
凈影云:「蓋乃隨人見聞不同,若論菩薩見佛,如來從金剛際起金剛坐上至道場處之成佛,如《涅槃說》。凡夫二乘唯見如來吉安取草,敷而為坐,如此中說。」(文)
《大論》三十四(九右)曰:「聲聞經中說敷草,摩訶衍經中隨眾生所見,或有見敷草樹下,或見敷天綩綖,隨其福德多少,所見不同。複次生身佛把草樹下,法性生身佛以天衣為坐,或勝天衣。」(文)今約摩訶衍所見,故云敷草於樹下而坐。
問:依天台三藏教,佛敷草而坐,乃至圓教佛虛空為坐,今經佛似藏教佛,豈不淺近乎?
答:此經八相明應化身儀,順五濁剎,故隨凡夫可見說。若如大菩薩,即應見尊特,道場樹亦同之。
四降魔眾有三:一激發,二魔逼試,三菩薩降伏。
奮大光明.使魔知之.魔率官屬.而來逼試.制以智力.皆令降伏.
初二句激發相,明欲降魔而先放大光,使魔知菩薩成道,如《會疏》二(四十二丁右)引經。
「奮」,《應音》七(十九):《廣雅》:奮,振也。鳥之奮迅,即毛起而身大故,字從奞(音雖)在田上。《琳音》一(十四):鄭注《禮記》:動也,《說文》翚也,郭璞云:翚翚然飛貌也。今振大光明,勢動魔宮殿。
「大光明」者,放眉間白毫相光明也,使魔知之者,光明中說偈,告來樹下共相校也。《大方便會》四十三云云。
魔者,《大論》明四種魔:煩惱、五眾、死、天子。今指天子。魔,《應音》二十二(初)曰:「莫何切,書無此字,譯人義作。梵言『魔羅』,此翻名『障』,能為修道作障礙故。復言『殺』者,常行放逸,斷慧命故。或雲『惡』者,多愛欲故。」又七(四右)云:「言魔波旬者,訛也,正言『波卑夜』,此雲『惡』者,謂常有惡意,成就惡法也。或言『惡魔波旬』,存二音也。」
《琳音》十二(三左):「魔鬼,上音摩,本是梵語略也,正梵音『么(莫可反)羅』,《唐》雲『力』也,即他化自在天中魔王波旬之異名也。此類鬼神有大神力,能與修出世法者作留難事,名為『魔羅』,以『力』為名。」又略去四字,又(十三)云:「字書本無此字,譯者變『摩』作之。」
《輔行》云:「古譯經論『魔』字從石,自梁武來,謂魔能惱人,字宜從鬼。」
《凈影疏》:《涅槃》說八,四種(煩惱、五陰、死、天魔)大小通說,更加無為四倒之心(無常、苦、無我、不凈)為八。今此所論偏降天魔,違其自行正智降之,違其利他通力伏之,故云「智力皆令降伏」。(巳上)
「魔率官屬,而來逼試」者,次明魔逼試。(「屬」,附也,類也。「逼」,《爾雅》:迫也,《杜注》:近也。「試」:《增韻》:嘗也、探也、較也。)
《唐譯》云:「見魔合圍,將加危害。」魔軍逼試之相如《因果》(《會疏》二)、《莊嚴》等經。(《興疏》)又《觀佛三昧經》廣明。
《唐譯》有「見」言,與現同,示已久降伏故。如《維摩經》(〈不思議品〉)云:「爾時,維摩詰語大迦葉言:仁者,十方作魔王者,多是住不可思議解脫,菩薩以方便力教化眾生,現作魔。」(文)當知如來久降竟,然為此界邪見外道等,示現顯佛威德。今經無「現」字,然「奮大光明」二句自含其意。
《大論》五十(十四左)云:「爾時,菩薩作是念:欲界魔王心未降伏,放眉間光,令百億魔宮暗蔽不現。魔即瞋惱,集其兵眾,來逼菩薩。菩薩降魔已,十方諸佛慶其功勛,皆放眉間光,從菩薩頂入。」(文)可准解矣。
「制以智力,皆令降伏」者,後正明降伏魔眾。《唐譯》云:「菩薩以定惠力,降伏魔怨。」(文)今經舉惠攝定,定者慈心三昧也,力者神力,故知定惠以降伏魔也。凈影云:「違自行正智降之,違其利他通力伏之,故云智力令皆降伏。」(文)
五成正覺
得微妙法.成最正覺.
正明成道,其相諸注引經可見。(成道有五,中前四科皆此之前方便)
依《因果經》,惡魔退散,菩薩心凈湛然,爾時,菩薩正於二月七日夜,放大光明,即便入定,思惟真諦,於諸法中禪定自在,悉知過去所造善惡,即於眾生起大悲心,思惟眾生輪迴無救者,至初夜盡。既至中夜,即得天眼,觀察世間,皆悉徹見,如明鏡睹面像,見諸眾生種類無量,此死生彼,隨善惡行,受苦樂報。觀地獄、畜生、餓鬼、人天苦樂,此時菩薩以天眼力觀察五道,而自思惟,三界之中無有一樂,至中夜盡。至第三夜,逆順觀十二緣,知眾生生之本滅。第三夜分破無明,明星出時,得智慧光,斷習障,圓滿成就一切智。
《大論》五十云:「菩薩降魔已,十方諸佛慶其功勛,皆放眉間光,從菩薩頂入。是時十地所得功能變為佛法,斷一切煩惱習,得無礙解脫,具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十八不共法、大慈大悲等無量無邊諸佛法。」(文)
「得微妙法」者,凈影云:「理是妙法,由得此法,故成正覺。」興云:「不可唯言得理成正覺,今微妙法者,即攝所證果德悉盡之言云雲。」理者,所謂諸法實相之道,佛證得此道,故成正覺,何妨之有焉!今謂:佛所得之道,微妙難思議,由之成最正覺。此句攝《華嚴》始成正覺。
《法華》〈方便品〉云:「我始坐道場,觀樹亦經行,於三七日中,思惟如是事,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眾生諸根鈍,著樂痴所盲,如斯之等類,云何而可度。」(文)
《刊定記》一曰:「權得曰『成』,至極名『最』,離倒名『正』,開悟名『覺』。」
第七轉法輪相有二:一請法,二記說。初請法者:
釋梵祈勸.請轉法輪.
《唐譯》云:「梵王勸請,轉於法輪。」今經舉釋、梵攝余,《唐本》唯舉梵王請,請主故。
《法華》云:「爾時,諸梵王及諸天帝釋、護世四天王,及大自在天,並余諸天眾,眷屬百千萬,恭敬合掌,禮請我轉法輪。」(文)
《大論》七(六)云:「今是釋迦文佛得道後,五七日寂不說法,自言:我法甚深,難解難知,一切眾生縛著世法,無能解者,不如默然,入涅槃樂。是時諸菩薩及釋提桓因、梵天王,諸天合掌,敬禮請佛,為諸眾生初轉法輪。佛時默然受請,到波羅奈鹿林中轉法輪。此中雖有多請,梵王有賢劫千佛請法誓願,故偏舉。」
《大寶積經》〈密釋金剛力士會〉第九(八紙)說梵王請法發願云云。帝釋是欲主,故舉之。
今舉二攝余。(《寶積》九曰:勇群輪王正位,第二子法念曰:諸仁(千子)成佛,當作梵天勸轉輪。《寶積經》云:「佛告寂意菩薩曰:過去無量劫,勛寶錦凈王如來時,有轉輪聖王,名『勇群王』,千子具足,又有二夫人,一名『不行步』,二名『無虛損』,有二孩童,一名『法意』,一名『法念』,自然現前,法念童坐不行步夫人膝上,法意童坐無虛損夫人膝上,異口同音說偈云云。」)
「轉法輪」者,《法華文句》云:「轉佛心中化他之法,度入他心,名『轉法輪』。」(文)
《探玄記》三(廿五)曰:「法是軌持義,通有四種:謂教、理、行、果。輪是所成義,亦有四:一圓滿之義,以離缺減故;二是具德義,以轂輻輞等悉是皆具故;三有用義,謂摧輾惑障故;四轉動之義,謂從此向彼,即從佛至眾生,亦從彼向此,即從眾生至佛果,故法即是輪,故持業釋也。又輪是喻,況如聖王輪寶,即法之輪,依主釋。」(文)
《轉法輪優婆提舍》(七紙):以何義故名法輪?法體是輪,故名「法輪」。如世間銅體是瓶,故名銅瓶。三十七菩提分法是法體也,何名輪?摧破一切煩惱,故名「輪」。請法所由出《大論》第七(五左已下),如《會疏》三初(初丁)略抄。
問:佛成道後,經幾時節而說法耶?
答:經論異說,《出曜》、《方等》、《大莊嚴經》逕七七日,《因果》、《法華》同三七日,《大論》說五十日,《四分律》雲六七日,《五分律》雲八七日,《毗婆沙》雲四月,《十二游經》雲一年。有如是等諸部異說,見別不同,不須和會。若依寶師,有多會釋,可往見。
《興疏》依《莊嚴經》,(《出曜》亦同)謂初七入定,(住喜悅定,觀菩提樹,居此除諸苦故)二七經行,(大千為限)三七觀樹,(此處得大覺故)四七經行,(此時魔勸滅,魔女障礙遂悔罪複本)五七住目真鄰陀龍宮(龍神守護),六七住尼俱陀樹下,近尼連河,有多外道皆來慰問,七七住多演林中,觀眾生四苦所逼,時商主供養,(北天竺兄弟二人)四王供缽,而後入定,觀世思惟:吾法甚深,不可說,若梵來請即說。時螺髻梵王知如來默然之旨,與無量梵眾來請說法。(多有眾生堪悟入深法)佛默,梵王亦知默然之旨,與釋天及阿迦尼吒天,於夜分中至多演林禮繞,釋天請法,佛默,大梵重請,佛說二偈:我證逆流道,甚深難可見。盲者莫能見,故默不說。世間諸眾生,著彼五塵境,不能解我法,是故今默然。梵、釋聞已憂惱,忽然不現,復於一時,梵王嘆摩伽陀國諸外道封著邪見,唯願說法令聞,時世雄佛眼觀眾生上中下三根、三聚,為梵王許說,一切世間天人等有凈信者,聽受如是法,梵王喜去,神唱言:如來今受梵王勸請,於一念之頃,虛空神聞展轉到色究竟天等云云。(略抄)
推薦閱讀:
※太上感應篇彙編 第008集 定弘法師 文字版
※大虛法師法義問答及開示(1101→_→1125)
※法尊法師《入中論》講記(三)
※二河白道喻」第四講(純祥法師)
※《維摩詰所說經》講義之一(中國佛學院 靜波法師)
TAG:法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