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秘笈——如何向SCI投稿? - 核心期刊論文發表 - lunwenwh - 和訊博客

如何向SCI投稿

SCI簡介及如何向 SCI源刊投稿

朱國琴 (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圖書館)

1  SCI簡介

  美國《科學引文索引》 (Science Citation Index,簡稱SCI)是一種多學科的科技文獻檢索工具 ,由美國科學信息研究所 (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簡稱 ISI)主辦 ,1 961年創刊 ,以布拉德福 (S. C. Bradford)文獻離散律理論、以加菲爾德 (E. Garfield)引文分析理論為主要基礎 ,通過論文的被引用頻次等的統計 ,對學術期刊和科研成果進行多方位的評價研究 ,從而評判一個國家或地區、科研單位、個人的科研產出績效 ,來反映其在國際上的學術水平。因此 ,SCI是目前國際上被公認的最具權威的科技文獻檢索工具。所謂引文 (Citation),就是被引用的文獻 ,即原始文章所附的參考文獻 (Reference);引文索引 (Citation Index),就是以引文著者的姓名為標目 ,用來檢索該著者被別人引用的文獻的數量和內容的一套索引。引文索引為 SCI所獨創。

 1 . 1  SCI的收編範圍

   SCI的收編範圍很廣 ,主要收錄自然科學的各個學科 ,包括化學、物理學、生物學、環境科學、醫學、藥學、工程技術、農業等 ,側重基礎科學的研究方面。其文獻來源涵蓋 45個國家或地區的最具影響力的期刊 560 0多種 (擴大版 )〔1〕,收錄的主要是期刊論文和學術論文。

 1 . 2  SCI的結構體系 

   SCI由引文索引、來源索引、輪排主題索引二部分組成 ,其中 ,引文索引文又可分 :作者引文索引 ,無名引文索引 ,專利引文索引 ;來源索引可分為 :來源出版物表、團體索引、來源作者索引等。因此 ,利用 SCI檢索的途徑很多 ,非常方便。

 1 . 3  SCI的功能 

  通過 SCI統計數據 ,我們可以掌握 :某位著者的論文曾被何人引用 ,該著者有多少篇論文被引用過 ,某篇論文被引用多少次。以此了解該著者科學研究的進展情況 ;可以掌握國際上的同行或者競爭對手的現狀。通過 SCI可以了解到世界上有多少人共同研究相同或相近的科研課題 ,充分掌握這一領域的科研動態 ;通過團體索引可以掌握某一國家、地區、某一學術機構或科研單位的研究進展 ;了解科學研究的現狀。

1 . 4  SCI的選刊原則

  SCI只收錄其選定的來源期刊 ,而且對有的來源期刊也不是全部收錄。據統計 ,全世界每年出版的科技期刊多達 1 0萬種以上。SCI編者根據"加菲爾德文獻集中定律" (Garfield` s L aw of Concentration)及"費用 -效果"原則選擇入選期刊〔2〕。也即 ,情報學家加菲爾德在研究文獻引用情況後得出的結果表明 ,大量 (75%左右 )被引用文獻出自少數"核心期刊"中 ,而其餘少數被引用文獻則分散在大量期刊上 ,入選 SCI的期刊不及全世界科技期刊總量的 6%。

 1 . 5  SCI對入選刊的要求

  1 . 5. 1 基本的期刊出版標準 要求期刊做到及時出版 ,遵循國際編輯慣例提供足夠的英文信息 (包括文獻標題、摘要、關鍵詞、目錄 ),作者的全部聯繫信息 ,期刊編輯、審稿人的同行審閱制度等。

  1 . 5. 2 期刊內容 被收錄期刊論文的內容能充實 ISI的資料庫 ,強調在內容上要能反映新進展 ,研究的是熱點問題、領域或有特殊意義的領域。嚴格審稿 ,確保內容的科學性。

  1 . 5. 3 國際化程度 被選刊能正確反映科學研究的全球性 ,表現為多國界的作者群 ,引用刊物的多國性等。

  1 . 5. 4 引文分析 引文數據包括被引頻次、影響因子、即時指數、引用半衰期等各項指標 ,利用這些指標對期刊進行定量評價。其中影響因子是一個很重要的衡量標準。影響因子高的期刊就是重點期刊。SCI對入選的刊物進行動態管理 ,每年評出有前景的新刊 ,淘汰利用率不高的舊刊。

1 . 6  SCI刊源分布

  根據最新的統計數據表明 , SCI印刷版收錄期刊近 3 60 0種。其中 ,收錄美國期刊 1 43 9種 ,佔40 . 6% ,英國期刊 72 4種 ,占 2 0 . 65% ,只有極少數非英文刊物被收錄。截止 2 0 0 1年 SCI印刷收錄我國期刊 (不含台灣期刊 )1 4種 ,擴大版收錄 63種 ,而醫學類期刊僅收錄 3種〔3〕。我國自 1 987年起引入 SCI等三種國外著名的檢索工具作為期刊科技工作評價的依據。每年由中國科技信息研究所進行年度統計。每年的歲末的統計結果公布成為全國各地的科研機構、高校、醫療單位等關心的大事 ,其學術論文被 SCI引用情況已成為評價學術水平和科研實力的重要標準。

2 如何科學地、全面地看待 SCI

  SCI以其獨特的引證途徑和綜合全面的科學數據 ,通過大量的引文進行統計 ,然後得出某期刊某論文在某學科內的影響因子、被引頻次、即時指數等量化指標來對期刊、論文等進行排行 ,被引頻次高 ,說明該論文在它所研究的領域裡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被國際同行重視 ,學術水平高。由於 SCI收錄的論文主要是自然科學的基礎研究領域 ,所以 SCI指標主要適用於評價基礎研究的成果。而基礎研究的主要成果的表現形式是學術論文 ,所以 ,如何評價基礎研究成果也就常常簡化為如何評價論文所承載的內容對科學知識進展的影響〔4〕。E. Garfield教授曾利用 SCI1 968年的數據進行過大規模的引文統計 ,成功地預測了1 969年諾貝爾獎獲得者的人選便是這方面的一個很好的例證。自從我國引入 SCI進行科研績效評價之後 ,我國的科研評估的方法發生了深刻的變化 ,逐步由科學家同行評價 (主觀方法 )轉向與國際接軌的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評估體系 -文獻計量法 (客觀方法 )〔1〕。利用文獻計量指標和引文分析 ,客觀評估科研機構和科學家的學術水平、科研績效。 SCI已成為我國科研績效評價中必須提到的一個重要指標 ,影響巨大。

  關於 SCI是否是評價尺度的問題 ,許多專家都有不同的見解 ,認為僅以 SCI進行論文評價有失偏頗 ,如文獻 〔4, 5〕提到的 ,多數科學家認為還是要用由有真正研究能力的科學家同行進行同行評議作為評價指標 ,他們的根據是各學科都有自己的特點 ,即使是同一領域 ,不同的研究方向也可能存在很大的差異 ,研究工作只有同行最清楚 ,才能進行評價 ,而不應由外行來評價。

  文獻 〔4, 6〕認為 , SCI適合於宏觀評價 ,如對某一科研單位、某一地區的綜合科研實力的評價 ,科研領域裡的戰略性研究的制定等。同行評議則適合於微觀評價 ,也即對每位科研人員的科研水平、實力的評價。

  在我國運用 SCI進行評價時有絕對化、簡單化的傾向。比如 ,我們只注重一個科學家 1年內有幾篇 SCI文章 ,而不問 SCI文章的引證率如何 ,更不考慮該文是得到了國際同行的讚賞還是批評 ,這就然導致發文的數據壓力 ,導致基礎研究的膚淺化 ,人心浮躁、急功近利的思想嚴重。國內有很多的高校、研究機構、科研管理部門甚至將在 SCI源刊上發表文章與職稱評定、學術獎勵、申請博導資格等掛鉤〔7〕;碩、博士畢業生必須以該校的名義有論文在 SCI源刊上發表 ,否則暫不授予學位 〔5, 8〕;學生在選擇導師時 ,也將是否容易出論文作為主要因素〔5〕;還有的甚至偽造 SCI檢索證明〔1〕,使 SCI評價進入一種誤區。事實上 ,我們沒有必要將 SCI奉若神明 ,過分強調 SCI收錄是一種片面化的行為。由於文獻計量學理論的局限性、國際數據採集的不完整性、以及統計方法的不全面性 ,都會使 SCI價出現這樣那樣的缺點和不足。雖然論文被 SCI收錄通常意味著該文學術水平較高 ,但論文未被SCI收錄並不意味著該論文的水平就低。可能是由於某些原因 ,如 :SCI資料庫未收錄刊載該論文的期刊、該刊的語種非英文、刊物未嚴格按國際慣例編輯、論文未用英文撰寫、文章本身的寫作不規範、作者不了解 SCI源刊的範圍等等 〔9〕。這並不違背加菲爾德的文獻集中定律 ,即 ,"其餘少數被引用文獻分散在大量期刊上"。我們應該認識到 SCI作為美國的一種出版物 ,它首先是為美國的經濟社會服務的 ,它反映的是美國的科學研究方向 ,由於各國國情不同、研究領域、研究方向的不同 ,因此 ,不能以它作為全球的評價標準。事實上 ,歐洲一些國家評價科研績效時也僅只是把 SCI收錄作為一個參考指標 ,而不是唯一標準。由於它對非羅馬字及非英語國家的文獻收錄相對較少 ,所以完全依此來評價就會帶來一些偏差。過分強調SCI收錄會引起科研中的短期行為 ,不利於科研創新精神的形成和創新能力的提高。

  其實 , SCI的評價體系本身並無過錯 ,只是我國在具體的運用和操作方法上牽強附會 ,才造成上述結果。我們鼓勵科研人員勇躍地向 SCI源刊投稿 ,也可獎勵出文章的人員 ,但不要把 SCI收錄作為唯一標準 ,對我國社會有貢獻、得到國際同行的評價和認同才是最重要的。

3 如何向 SCI源刊投稿

  SCI收錄論文的前提是刊載論文的期刊為 SCI的來源期刊 ,因此 ,要向 SCI源刊投稿 ,論文必須達到 SCI選刊原則的要求。參閱本文 1 . 5節。

 3 . 1 科研論文的主要特點

  獨創性或創新性。科研論文報道的主要研究成果應是前人 (或他人 )所沒有的。沒有新的觀點、見解、結果和結論 ,就不成其為科研論文。 SCI強調"首次提出"、"首次發現",表示研究成果的價值重大 ,其結果具有顯著性。在某一問題上有新意 ,對某一點有發展 ,視為創新。學術性。是指論文具有的學術價值。包括對實驗、觀察或用其他方式所得到的結果 ,要從一定的理論高度去分析總結 ,形成科學的見解 ;對自己提出的科學見解或問題 ,要用事實和理論進行符合邏輯的論證、分析、說明 ,也就是將實踐上升為理論。

 3 . 2 寫作要求 

  撰寫科研論文是為了交流、傳播、貯存新的科技信息 ,讓他人利用 ,因此 ,必須按照規模的格式寫作 ,使其具有良好的可讀性。在文字表達上 ,要求語言簡潔、準確、通順 ,思路清晰 ,條理清楚 ,層次分明 ,論述嚴謹 ,名詞術語、數字、符號的使用 ,圖表的設計 ,計量單位的使用 ,參考文獻的著錄等都應符合規範化的要求。寫作格式按照擬投刊的要求 ,根據投稿須知的具體要求撰寫。科研論文的組成部分及排列次序為 :題目、作者、摘要、關鍵詞、引言、正文、結論、參考文獻等。尤其要重視題目、圖表、結論和參考文獻。

 3 . 3 投稿的基本步驟

  首先進行文獻檢索工作 ,獲取最新的參考資源 ,然後確定論文主題 ,擬定題目 ,再選定擬投期刊 ,並查找這些期刊的影響因子 ,再查找擬投刊物的投稿須知 ,最後根據投稿須知要求撰寫學術論文。投稿時 ,要盡量向影響因子高的刊物投稿 ,這樣 ,被 SCI收錄的幾率就會大些。科研管理部門要經常向科研人員宣傳介紹 SCI、讓他們了解 SCI信息 ,支持、鼓勵並引導科研人員直接向 SCI源刊投稿 ,使其學術成果儘快得到世界科技領域的認同 ,提高我國的國際學術地位。

參考文獻

 1 張荔子 .科研需要客觀評價 .健康報 , 2001,12,06 2 胡惠芳 ,萬躍華 . SCI、 SSCI收錄的圖書情報學學科期刊評價指標 .大學圖書館學報 ,2001,4:62~64 3 張玉華等 . 2 0 0 0年度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 .世界華人消化雜誌 , 2001,9(12)1351~1355 4 吳彤 .對 SCI不能簡單地說"YES"或"NO".科技日報 ,2001,08,17 5 王丹紅 .對 SCI在科學評價體系中作用的思考 .中國科技期刊研究 , 2001,12(4):292~ 294 6 武夷山 ,梁立明 .採用文獻計量學指標進行科研績效量化評價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中國科技期刊研究 , 2001 ,12(2):110~111 7 侯建國 ,林樹 ,江海濤 .關於合理看待"三大檢索"的統計結果的思考與建議 .中國科技期刊研究 , 2001,12(1):31~82 8 張廷翔 ,楊曉秋 ,陳世浩 .科學引文索引收錄醫學院校科技論文狀況的統計分析 .中華醫學科研管理雜誌 ,2001 ,12(2):100~101 ,87 9 武光明 ,楊秋實 . SCI、EI收錄情況比較分析 .圖書情報工作 ,2001 ,10:44~46

摘自《醫學信息》2002年第七期

推薦閱讀:

博客的死亡是否是因為「太長不看」的心理?
陝西省財經學校七八級春班同學聚會致辭 - kyk的日誌 - 網易博客
如何成為科技博客編輯?
推翻「萬有引力」定律的九大證據 (上) - 歸元法子的日誌 - 網易博客

TAG:論文 | 期刊 | 博客 | 投稿 | 期刊論文 | 核心期刊 | 發表 | 和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