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入境禁令」引爭議:這一招反恐棋會有效嗎?
早在競選時,特朗普就多次因「反穆」言論而備受爭議。2015年12月,特朗普在出席南卡羅來納州的競選集會時曾稱,必須「全面禁止」穆斯林入境,「我們沒有其他選擇」。這一表態讓美國輿論嘩然,當時的美國白宮發言人歐內斯特評價,特朗普的話已經讓他失去了競選美國總統的資格。面臨各方譴責,特朗普拒絕收回言論,此後他的態度也一以貫之。在處處考慮「政治正確」的美國,此前或許人們認為特朗普的激進說法只是過過嘴癮,不可能真的採取宗教歧視政策。而如今的這項「入境禁令」看起來正是特朗普在兌現承諾。
「黑名單」沒有一視同仁,特朗普的反恐理由難令人信服既然是為了反恐,那麼被列入「黑名單」里的應該是威脅到美國安全的國家,不過特朗普的行政命令並沒有解釋篩選的理由。七個入境被禁的國家,多數有活躍的恐怖組織存在,看起來也確實不冤,比如伊拉克和敘利亞的ISIS、葉門的基地組織等。但沒把沙特、阿聯酋等恐怖襲擊對美國威脅最大的國家列入在內,讓特朗普的可靠程度降低,有媒體直接指出,這些名單之外的國家都與特朗普有著商業利益的聯繫。
七個被禁國家
特朗普把「鍋」扔給別人,對七國入境禁令他的解釋為,「我的政策和奧巴馬總統2011年曾做過的事類似,他在6個月內禁止發放伊拉克難民簽證」「行政命令中的七個國家都是曾經奧巴馬政府確定為恐怖主義來源的國家」。然而,事實核查表明,2011年奧巴馬只是為了強化審查而放緩了伊拉克難民的處理時間(難民仍留在美國),並非禁令,且當時面臨明確的威脅;2015年奧巴馬政府曾通過一項收緊簽證的法案,但這項簽證隻影響擁有免簽待遇國家的公民,如果他們在5年之內到訪過七個「高危地區」,則在赴美前必須辦理簽證,並非禁止七國公民入境。
「入境禁令」的反恐效果有限,反而可能會引發恐襲反彈
或許有人會說七國入境禁令是一種預防恐襲的未雨綢繆,不過這樣的反恐效果未必如其所願。
事實上,這些國家並非美國恐襲的真正來源。美國911事件的襲擊者來自沙烏地阿拉伯,阿聯酋,黎巴嫩和埃及,911事件之後隨著美國加強反恐措施,利用簽證和難民身份入境發動致命恐怖襲擊的人數為零。
近兩年,出現在媒體報道中的美國恐襲事件更多的是本土獨狼式襲擊,比如奧蘭多酒吧槍擊案(襲擊者為美國公民,其父母為阿富汗移民)、波士頓馬拉松爆炸案(襲擊者為俄羅斯裔美國人,八歲隨父母移民美國)。據外媒報道,新美國基金會對911後美國恐怖襲擊案件的梳理髮現,「在美國境內發生的致命襲擊的每一個聖戰者都是(美國)公民或合法居民。」這些襲擊者里「有些人未證實與恐怖組織有聯繫,有些人宣稱與ISIS有關,還有部分人是出於個人原因」。而「入境禁令」顯然對預防獨狼式襲擊無效。
外媒稱特朗普恐成奧蘭多恐襲事件最大受益者,每一次恐襲都讓特朗普支持率上升
以奧蘭多酒吧槍擊案為例,當時特朗普藉此案來證明其限制穆斯林移民進入主張的正確,因為襲擊者有著移民背景又受到ISIS極端思想影響,但實際上襲擊者是土生土長的美國人,而他的移民父母是好公民。正如國際政治學者于海洋所指出的,「任何特朗普想像中的嚴格甄別,都管不了移民肚子里尚未出生的寶寶未來會長成什麼樣」,而且「如果幹脆按照特朗普所說不讓伊斯蘭移民進入美國,結果可能會適得其反」。美國國內已有的穆斯林群體不可忽視,激進的言論和政策只會加深矛盾,歧視和仇恨只會帶來災難,而這已經是現在時。去年CNN採訪了美國的幾個穆斯林社區,美國籍的穆斯林們對美國大選表示了擔心,他們提到「特朗普在美國已經挑起了針對穆斯林的敵意」。
另外,已經有不少人擔心特朗普的「入境禁令」會助推恐怖組織招兵買馬,在恐怖分子眼裡,美國對「穆斯林」世界看得見的敵意是絕好的宣傳材料。
站在民粹一邊的特朗普,恐怕會陷入「越糟糕,越是好」的循環里美國反禁令遊行示威活動
「入境禁令」一經頒布,即在美國國內遭遇強烈的質疑和不滿,社會活動人士、科技行業領袖、政界官員、司法界人士等紛紛發聲抗議。
儘管反對聲音很大,但根據路透社—益普索最新民調數據顯示,有49%的受訪者贊成實施這項禁令,而不贊成的比例為41%,同時有31%的受訪者覺得禁令讓他們感覺「更安全」。這像是選舉投票結果的重現,特朗普背後沉默的支持者們要比精英們預期的多得多。為何會是這樣的結果?政治學學者劉瑜曾提到,穆斯林極端分子恐怖襲擊的浪潮是美國右翼民粹主義興起的一個重要原因,也成為歐美各國「排外民意」不斷上升的導火索。
而特朗普從一開始就選擇了站在民粹主義一邊。但如評論家羅斯·多特所指出的,民粹主義者往往自認為找到了正確的道路,和糟糕的過去不同了,從而得到了心理安慰。幻覺蒙上了他們的眼睛,讓他們無法自我修正。可實際上,是陷入了「越糟糕,越是好」(The worse the better )的循環,當他們在把事情搞得越來越糟糕的時候,還認為一切都在向著好的方向發展。在對待反恐上,很多人正是掉入了「越糟糕,越是好」的陷阱里。近年歐美國家恐襲事件仍不斷,增加了美國人的不安,他們對奧巴馬政府的反恐策略表示失望,而特朗普「入境禁令」的激進策略,能讓部分人感覺未來「更安全」,儘管這一策略效果有限,卻更有可能會加深矛盾和仇恨,令恐襲反彈。
推薦閱讀:
※韓國網友評選中國古裝四大美女明星,第一最無爭議
※我國爭議性案件的產生機理與規制路徑——基於「辱母討債案」一審判決結果的反思
※跑步速度的最爭議議題──是步頻是步幅,還是兩全其美
※今日話題特朗普「入境禁令」有助反恐?:特朗普「入境禁令」引爭議:這一招 2017.02.03
※岳飛後背刺字引爭議:不是「精忠報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