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圖文:道家和道教人物
道家與道教,有區別也有聯繫。道家是一個學派,興起於春秋戰國之際,其學術思想影響中國文化垂二千多年至今;道教是一個宗教,創立於東漢末年,到南北朝時盛行,金元以後分正一、全真兩派,至清代逐漸衰落。但道家與道教都強調「道」,都以《老子》、《莊子》為其主要經典。下面根據戴敦邦的道教人物畫集,介紹一下道家和道教的主要人物。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楚國苦縣(今河南鹿邑東)厲鄉曲仁里人。春秋末期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被道教奉為教主。做過東周守藏室之史(管理藏書的史官),後因周室衰微,過涵谷關,關令尹喜請為著書,遂作《道德經》,後出關而去,不知所終。《道德經》認為道是天地萬物的本源,人可以循德修道,返璞歸真,從而開創了以道為核心的道家學派。
莊子(約前369一前286),名周,字子休,宋國蒙地(今河南商丘縣)人,一說安徽蒙城人。戰國時期的哲學家,修鍊家,道家代表人物。做過蒙地漆園吏,後隱居。是老子思想的繼承者,強調適性而順其自然,任物而自生自化,建立了以道為主幹的思想體系。其觀點體現在《莊子》一書中,該書在中國哲學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對後世修鍊和文人修養影響頗深。
魏伯陽,約生於東漢,卒年無考。名翱,字伯陽,自號雲牙。會稽上虞(今浙江上虞縣)人。東漢道家學者,養生家,被奉為「丹經之祖」。他以《周易》爻象論述煉丹修仙之法,把丹法(爐火)與大易、黃老三者契合為一,並吸收了漢代「天人合一」、「物我一體」等內容,為後世道教內丹派奠定了理論基礎。著有《周易參同契》上、中、下三篇,《五相類》一卷。
張陵(34—156),字輔漢,後名張道陵。沛國豐縣(今江蘇徐州)人。東漢人士,五斗米道(即天師道、正一道)創始人。年幼好學,博採五經,曾任州令,後棄官入山修鍊。於四川鶴鳴山創教,凡入道者須出五斗米,開道教之先河。就思想淵源而言,早期道教的思想雖和道家有一定關係,如「道」的概念和元氣說,但更多的是依託於墨家和五行陰陽家,並輔以巫祝之術。道教擺脫墨者「兼愛」、「尚同」的影子,而追求飛升成仙,則是東晉以後的事情。
葛洪(284—364),字稚川,自號抱朴子。丹陽郡句容(今江蘇句容縣)人。東晉道教學者,煉丹家,醫藥家。曾受封為關內侯,後隱居羅浮山(廣東境內)煉丹。其從祖葛玄是東漢太平道宗師左慈的弟子,對早期道教理論和修鍊方法有系統的研究和實踐。葛洪在此基礎上,博採儒、道、醫(葯)及養生諸家之說,作《抱朴子》,認為通過內修、外養和積善修德,可以長生成仙,從而奠定了道教從早期道教向神仙道教過渡的理論基礎,對道教文化有重大貢獻。著作有《神仙傳》、《抱朴子》、《肘後備急方》、《西京雜記》等。
許遜(239—374),字敬之。南昌人。東晉道士,也有學者認為他並非道教中人,只是被後人奉為道教凈明道祖師。他年二十而學道於吳猛,後舉孝廉,曾為旌陽縣令,故稱許旌陽。相傳著有《靈劍子》一書,後世考查該書並非許遜所著,而是成書於後代,但有學者認為該書記載了許遜自身修身實踐的經驗。書中首次明確提出「內丹」的概念:「凡服氣調咽用內氣,號曰內丹。」 並指出以養生導引作為煉內丹的基礎,此外書中也出現了「氣功」一詞。因此,《靈劍子》一書在修鍊史上是有一定地位的。
寇謙之(365─448),原名謙,字輔真。上谷昌平(今屬北京市)人。北朝北魏道士,道教改革家。早年是五斗米道信徒,曾在華山、嵩山等地修道,自稱在嵩山見太上老君,命其整理道教,並授服氣導引口訣。後得到北魏拓跋王朝的支持,吸取儒家思想,倡言「佐國扶民」,改革五斗米道,以「禮度」為主要內容,以禮拜(齋醮科儀)、煉外丹為主要宗教實踐,再輔以導引行氣,成北天師道。
陸修靜(406─477),字元德,號簡寂。吳興東遷(今浙江吳興東)人。南朝宋道士,道教改革家。出身士族,幼習儒術,後遊歷名勝,入山修道。他上承葛洪的思想,主張儒、佛、道三教合流。下行改革之路,整頓道教組織,完善齋醮儀式,整理道教經典,創造了三洞四輔十二類的道教典籍分類體系,為後世編修《道藏》所沿用。經改造後的江南道教成南天師道。
陶弘景(456─536),字通明,號華陽隱居。丹陽秣陵(今江蘇南京)人。南朝齊、梁時期道士。博學多才,童年即好神仙養生之術,於醫學、養生、煉丹(外丹)術以及天文等均有豐富的實踐和精深的研究,並有所創造。同時又是一位「山中宰相」式的政治風雲人物,文學素養亦高。二十歲時曾任諸王侍讀,後辭官居茅山修道,他在陸修靜的基礎上收集、整理道經,規定齋戒禮拜的儀範,進一步提倡儒、釋、道三教合流。為使神仙道教規範化,他撰寫《真靈業點陣圖》一書,把封建等級制度引入道教,使道教官方化。他的著述很多,與道教及修身相關的有《真誥》、《真靈業點陣圖》、《登真隱訣》、《養性延命錄》等。
孫思邈(581─682),年齡有多種說法,但都超過百歲。京兆華原(今陝西耀縣)人。隋唐道士,醫藥學家,養生學家,人稱「藥王」。少時因病學醫,涉經史百家,兼通佛典。年十八立志行醫,後於太白山(在今陝西郿縣)修身學道。他行醫百餘年,一生著作甚多,尤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為後世稱頌,學術影響遍及中國、朝鮮和日本。他主張養生要以養性為首,注意適欲,提倡適度運動,勞逸有節,再配以導引行氣和藥餌服食。終其一生,把修身、養生和用世統一起來,成為古典養生學的成功範例。
杜光庭(850─933),字聖賓(又作賓聖),號東瀛子。處州縉雲(今屬浙江)人。 唐末五代道士,道教學者。少習儒學後學道,多才多藝,曾入朝當官。晚年在青城山白雲溪潛心修道,對道教教義、齋醮科範、修道方術作系統整理。著作有《道德真經廣聖義》、《廣成集》、《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注》、《道門科範大全集》、《墉城集仙錄》、《虯髯客傳》等。其中《虯髯客傳》被譽為中國武俠小說的鼻祖。
譚峭(860─968),生卒年有不同說法。字景升,泉州府清源縣(今福建莆田市)人。唐末五代道士,道教學者。幼而聰慧,及長辭家出遊,隨嵩山道士十餘年,得辟穀養氣之術。後入南嶽衡山修鍊,丹成居青城山。著《化書》六卷,提出修道守忘:「忘形以養氣,忘氣以養神,忘神以養虛,虛實相通,是謂大同。」在道教思想史上有重要地位。
呂洞賓,又名呂岩、呂嵒,號純陽子。其里籍不詳,約生於唐末宋初。唐宋道士,道教內丹術奠基人之一。據傳遇五代隱士鍾離權十試而授以內丹訣要,隱修終南山,「年百餘歲,而狀貌如嬰兒」,成內丹一代宗師。有《呂祖百字銘》傳世,又有弟子施肩吾撰《鍾呂傳道集》,以師徒問答的形式論述內丹要旨,對後世內丹修鍊影響甚大。
陳摶(872年—989),字圖南,號扶搖子。亳州真源(今河南鹿邑)人,一說普州崇龕(今四川資陽)人。五代宋初道士,修鍊家。早年讀經史百家,後隱居修道,擅長睡功,可以卧百餘日不起。據說在華山刻有《先無圖》(又稱《無極圖》),宋代理學奠基人周敦頤的《太極圖》即源於此圖,另有《指玄篇》、《釣潭集》等著作,均遺佚。
王重陽(1112—1170),原名中孚,字允卿,後改名嚞,字知明,號重陽子。陝西咸陽人。金朝道士,道教全真道(又稱全真派、全真教)創始人。中年於甘河鎮(陝西戶縣)遇真仙授金丹口訣,修鍊成功後在寧海(今山東牟平)講道,並制定道士出家制度。其教旨以「澄心定意,抱元守一,存神固氣」為真功,「濟貧拔苦,先人後己,與物無私」為真行,功行俱全,故名「全真」。主張三教合一,收馬鈺、譚處端、邱處機、劉處玄、王處一、郝大通、孫不二七人為徒,稱「全真七子」。著作有《重陽全真集》、《重陽教化集》、《立教十五論》等。
馬鈺 (1123—1183),原名從義,字宜甫,後更名鈺,字玄寶,號丹陽子,人稱馬丹陽。原為陝西扶風人,後遷山東寧海(今牟平)。金朝道士,全真道北派七真之一,創全真道遇仙派。弱冠中進士,無心仕途,遇王重陽傳授道術,遂與妻孫不二同時出家,成王重陽大弟子。其修鍊以清靜為主,主張「道以無心為體,忘言為用,柔弱為本,清凈為基」。著作有《神光燦》、《洞玄金玉集》、《丹田真人語錄》、《漸悟集》。
譚處端(1123—1185),名玉,字伯玉,後改法名處端,字通正,號「長真子」。山東寧海(今山東牟平)人。金朝道士,全真道北派七真之一,創全真道南無派。早年患風痹,藥石無效,被王重陽治癒,遂終身跟隨。從師得玄旨後,苦心修道,同時關注儒家倫理,認為「忠孝仁慈勝出家」 ,於馬鈺後繼任掌教。有《雲水集》傳世。
劉處玄(1147—1203),字通妙,道號長生子。山東東萊(今山東掖縣)人。金朝道士,全真道北派七真之一,創全真道隨山派。自幼喪父,侍母至孝,夙願修道,後拜王重陽為師,師去世後守墓三年,赴洛陽乞食鍊形,花巷煉性。後繼任全真掌教。
邱處機 (1148—1227),字通密,號長春子。登州棲霞(今屬山東)人。金元道士,全真道北派七真之一,創全真道龍門派。二十歲拜王重陽為師,於王重陽逝後師從馬鈺。曾穴居磻溪,行攜一蓑,乞食度日。後赴隴州龍門山(今陝西寶雞市東南)修道七年,故所創教派稱龍門派。他繼承王重陽、馬鈺的思想,主張清心寡欲為修身之本。得元太祖重視,令掌管天下道教。撰有《大丹直指》、《磻溪集》,《攝生消息論》、《玄風慶會錄》、《鳴道集》等,後人編有《丘祖全書》。
王處一(1142—1217),字玉陽,號全陽子,字型大小不一。寧海(今山東牟平)人。金朝道士,全真道北派七真之一,創全真道嵛山派。幼年喪父,侍奉母親,自少不喜嬉戲而好讀方外語句。後從師王重陽,隱居昆嵛山(山東煙台)煙霞洞修行, 「九夏迎陽立,三冬抱雪鳴」,終於修鍊有成。主張「齊修萬行,聚神一氣」。著有《雲光集》。
郝大通(1149—1212),名璘,字太古,號恬然子,自稱太古道人,法名大通。寧海(今山東牟平)人。金代道士,全真道北派七真之一,創全真道華山派。精通老莊易學,擅長卜筮占卦。曾於橋下苦修多年,禁言語,後遇王重陽得修道真訣。強調「靜處鍊氣,鬧處煉神,行住坐卧,皆是道也」 。晚年寫有《太古集》一書。
孫不二(1119—1182),名富春,號清靜散人,法名不二。金代寧海(今山東牟平)人。金朝道士,出家前是馬鈺之妻,全真道北派七真之一,創全真道清凈派。著有《孫不二元君傳述丹道秘書》、《孫不二元君法語》。
張紫陽(984—1082),原名伯端,字平叔,號紫陽山人。浙江天台人。北宋道士,道教內丹術的奠基人之一,為全真道南派始祖。幼好學,曾為府吏。後在成都遇劉海蟾(一說青城丈人)授以金液還丹火候之訣,修鍊於漢陰山中。丹成著書授徒,所著《悟真篇》論述內丹修鍊和「三教一理」思想,在具體修鍊上先道而後佛,始於道教神仙方術,終於佛門圓通真如之性,為內丹派重要經典。另有《金丹四百字》、《玉清金笥青華秘文金寶內煉丹訣》等。
石泰(1022—1158),字得之,號杏林,又號翠玄子。常州(今屬江蘇)人。宋朝北末南初道士,修鍊家,為全真道南派二祖。天性仁慈,常以醫藥救人而不取分文,只願病癒栽一杏樹,年久杏樹成林,人稱石杏林。後師從張伯端修金丹大道,年過百歲,有《還源篇》行世,以五言絕句闡內丹要訣。
陳楠(?— 1213),字南木,號翠虛,又稱陳泥丸。惠州博羅縣白水岩(今屬廣東)人。北宋道士、修鍊家,為全真道南派四祖。初年以盤櫳箍桶為生,後得太乙刀圭、金丹法訣於薛道光。常捻土作葯為人療病,故稱陳泥丸。著有內丹專著《翠虛篇》。
白玉蟾 (1194—?),本姓葛,名長庚,為白氏繼子,改名白玉蟾,字如晦,號海瓊子等。祖籍福建,生於瓊州(今海南瓊山)。南宋道士,為全真道南派五祖。幼舉童子科,因任俠殺人逃命於武夷,改做道士,師從陳楠,得金丹修鍊之道。其丹法上承張伯端,認為內丹修鍊的中心是精、氣、神,而以神為主。在修鍊程序上主張先修命,後修性。文章語錄甚多,後人編有《海瓊問道集》、《海瓊白真人語錄》、《海瓊玉蟾先生文集》、《武夷集》、《金華沖碧丹經秘旨》等。
張君房,生卒年不詳,字允方或尹方,岳州安陸(今屬湖北)人。宋朝學者,宋《道藏》總修校人。四十有餘始中進士,官至尚書度支員外郎、集賢校理等職。後奉命主持修校道藏,七年後編成《大宋天宮寶藏》,又輯其精要成《雲笈七籤》,是研究《道藏》的重要資料。
張三丰(1247~?),名通,又名全一,字君實,號玄玄子。史籍中異名甚多,以其不修邊幅,又稱張邋遢。遼東懿州(今遼寧彰武西南)人,祖籍江西龍虎山,自稱天師後裔。元明道士。據說六十七歲時得火龍真人傳以大道,隱居武當山修鍊。其學說調三教合一,對明清道教影響甚大。託名而立的流派多達幾十家,著名的有三豐派、武當派等。其述著輯入《張三丰先生全集》。
推薦閱讀:
※男人才是真正的弱勢群體(轉載)
※[轉載]十二宮次十二辰與二十八宿圖文對照
※【轉載】漂亮時尚的連衣裙(1)
※[轉載]算命的目的
※[轉載]命理格局八格匯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