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營養成分表吃得更科學
逛超市買食品時,您除了看品牌、價格、保質期外,還會注意包裝上的食品標籤嗎?如今,與生活方式和膳食相關的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等慢病發病率逐年上升,合理攝入營養成為預防和控制這些疾病的重要助力。學會看食品標籤中的營養成分表,就可以向合理膳食邁出第一步。
吃得健康看「營養素參考值」
超市售賣的食品包裝上會註明營養成分表,採用的是我國通用的「4+1」標註模式。「4」為4個核心營養素,即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鈉,「1」為能量。其實,營養成分表很好理解,但對於「營養素參考值%(NRV%)」這一項,有人誤以為是該營養成分佔所有標註營養成分的百分比。其實這是指每100克食品中含有該營養成分,佔一個成年人日推薦攝入該營養成分總量的百分比。
按照我國《食品營養標籤管理規範》的規定,能量、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鈉的營養素參考值日推薦攝入量標準分別為8400千焦、60克、60克、300克和2000毫克。
以一袋麵包為例。如果「每100克」標註的能量為2125千焦,該麵包能量的「營養素參考值%」為2125÷8400×100%=25%。簡單說,吃了100克麵包,就能攝入2125千焦能量,滿足一個人一天能量的25%。
「沒吃多少」或是誤解
生活中,常聽到這樣的疑惑:「我沒吃多少啊,怎麼體重就是減不下來?」
北京同仁醫院主管營養師武韜表示,一個人的體重,與每天攝入食物中的能量、脂肪、碳水化合物含量有很大關係。如果每天攝入的這三種成分所提供的能量超過需求,多餘的能量就會被轉化為脂肪,從外觀上看自然就發胖了。
還以上面的麵包為例。很多人輕易就能吃下100克麵包,由於麵包帶給人的飽腹感不強,人會感到沒吃飽而繼續吃,可是所攝入的能量已經不少。
美味甜點中也可能含鹽
預防或控制高血壓一定要控制鹽的攝入。很多人以為只要不吃太咸就可以了,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營養專家楊雪鋒解釋,並不是只有鹹的食物中才含鹽,冰淇淋、蛋糕、話梅等甜食也是含鹽大戶。大部分配料表中,不會直接標註食鹽含量,而是用「鈉」含量反映。購買食物時只要看營養標籤,找到鈉含量,就可以知道含多少鹽。
很多調味品包括生抽、醋、味精、雞精、蚝油、豆瓣醬等,含鈉量都較高。麵條也含鹽,如果一頓吃4兩麵條,鈉的攝入量達全天的一半。因此,建議高血壓患者少吃麵條,如要食用盡量不喝麵湯,或增加香蕉、土豆等含鉀豐富的食物。
減鹽小技巧幫您輕鬆控鹽
楊雪鋒透露了幾個減鹽小技巧:在菜里放點辣椒、花椒、蔥、姜、蒜等香辛料熗鍋提味,適當使用蒜泥、芥末汁、番茄醬等也能增加食物的味道。鮮蘑菇、香菇、紫菜等本身有鮮味,烹調時都可以不放鹽。炒菜出鍋時再放鹽。肉類用醬油腌一下,放在烤箱里烤熟,這樣,表面有鹹味和香味,內部味道較淡,減少了不少鹽分。(摘編自《北京日報》《武漢晚報》)
推薦閱讀:
※如果有人跟你說:地球是平的
※聽聽這些哲學家,科學家對於生活給出的答案
※從科學角度看,是農曆先進還是公曆先進呢?
※科學八字看婚姻
※為什麼飛機上一定要關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