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伏30年,監管何在?
由於多家廠商連日來每天都會有更多的食品被檢驗出含有塑化劑,所以尚無法斷定其影響範圍究竟有多廣。但台灣連鎖暨加盟協會表示,塑化劑風暴對飲料業衝擊將可能持續整個夏季,市場預估,今年飲料市場將損失150億元新台幣,這將重創台灣整個經濟。
令公眾疑惑的是,這個原本就不該出現在食品中的DEHP,是如何成為台灣30年來食品安全管理體系的漏網之魚的?
損失或達150億新台幣
有分析稱,這起事件勢必重創台灣食品業,相關損失恐高達千億元新台幣,特別是健康食品及飲料業的損失將最為慘重。
台灣連鎖暨加盟協會理事長潘進丁6月1日說,塑化劑風暴對飲料業衝擊將可能持續整個夏季;市場預估,今年飲料市場將損失150億元(新台幣,下同),換算全年衰退幅度高達30%,將創下台灣有史以來衰退幅度之最。
食品業者透露,從塑化劑風波爆發之後兩個禮拜,整體飲料零售已經大跌逼5成,其中又已遭到「衛生署」點名的運動飲料、果汁、茶在內的三大品類最嚴重;鮮乳銷售持平,僅包裝水逆勢成長,消費信心大減,業者也憂心忡忡。
根據統計,台灣飲料市場近年來已經呈現飽和,過去三年每年複合年增率僅2%至3%,去年整體規模僅510億元,其中又以茶飲料超過240億元規模最大,果汁規模約60億元、運動飲料約35億元。這次塑化劑風暴全被掃到,包括統一等業者銷售將烏雲罩頂。
「黑心學徒」惹的禍?
調查發現,塑化劑並非新生事物,被添加到台灣食品中竟已有30年歷史。
台灣媒體6月1日曝出,為食品商提供塑化劑添加劑的兩家源頭企業——昱伸香料公司與賓漢香料公司,兩家老闆30年前在同一家店當學徒,師出同門。二人接受調查時稱,「當年師傅就是這麼教的」,「我們也不知道這個對人體有害」。
有媒體評論指出,台灣食品安全的良好信譽一朝斷送,不能完全歸咎給一個黑心師傅調教出的兩個黑心學徒,200多家現代化廠商一同栽在有毒添加劑里,無數碩博士同敗在兩名黑手學徒手下,證明食品企業界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已極薄弱,不能不令人擔憂。
塑化劑為何能逃過層層監管?
「毒飲風暴」,從公眾輿論到受害甚深的下游廠商,都在關心同一件事:昱伸公司賣了30年有毒起雲劑,為何從來沒被發現過?
原因一:管制架構失效
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詹長權表示,最關鍵的原因是政府沒有辦法管理最新出現的一些化學品。台灣市面上的化學物質有10萬多種,且大部分都有毒性。而被台灣「環保署」列為毒性化學物質的只有271種。「目錄」外的空白區域成為隱患滋生地。此外,包括DEHP在內被列為第四類毒性化學物質的有78種。按照規定,對第四類毒性化學物質採取的是「事後報備」的管理方法,「監管只是名義上的」。
原因二:檢測體系漏洞
在台灣,食品檢測只參照「兩表」:肯定性物質列表和否定性物質列表,至於不在「兩表」中的物質,台灣「衛生署」的檢測員通常不會注意。台灣清華大學化學系教授凌永健表示:「要建立完善的實驗室檢測制度,加強高校和研究機構的實驗室專業檢測,以彌補一般的政府檢測部門所做的例行檢測的不足。」
台灣是世界上第一個實行加工食品追溯制度的地區,「但是很遺憾,這個制度只局限於生鮮領域,且最近三年都是停滯的。」詹長權認為,繼續完善食品追溯制度迫在眉睫。
原因三:過度依賴業者「自覺」
台灣食品產業發展協會表示,自從「經濟部」推行食品GMP制度以來,普通民眾都知道標有GMP微笑標誌的食品是安全的。而有關部門確定這些食品安全衛生的方法,就是通過定期或不定期的抽檢。但近年來,台灣食品安全管理部門的業務量猛增,這方面投入的資源卻相對有限,過低的抽檢率和對業者「自覺」的過度依賴是釀成大禍的重要原因。
原因四:部門間缺乏統一協調
台灣雖有完善的食品衛生管理體系,但在食品供應鏈的不同環節,卻是不同部門在負責,「大家都在管,很容易大家都不管」。
在食品供應、市場流通、進出口、環保監管等環節,涉及 「農委會」、「衛生署」、「經濟部標準檢驗局」、「環保署」等多個部門。在實際操作中,這種分工聯合型的監管體系,由於缺乏統一協調,會在食品安全監管的具體過程中造成缺位、重複與割裂等問題。從這次有毒起雲劑呈扇形散布的態勢可以看出,從生產到流通再到出口,每個環節的監管可能都不到位。
台「衛生署」等部門正在進行一元化管理嘗試,比如集中監管權力,成立「食品藥物管理局」等。目前越滾越大的「毒飲風暴」,或許能推動台食品安全監管體系加速轉型。
兩岸呼食品安全「聯防」
隨著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的簽訂,兩岸貿易往來日益密切,有關專家呼籲應建立兩岸食品安全聯防機制,共同防範食品安全風險。
台灣第三方檢驗檢疫機構——凱國際檢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何中平說,台灣問題產品波及上海等大陸城市,表明兩岸關係日益密切,食品安全「聯防」的必要性也大大增加,需進一步探索完善《海峽兩岸食品安全協議》。
何中平說,在處理「塑化劑」問題方面,目前兩岸僅完成了一半的任務,因為相關協議還前瞻性地提出了「提供事件原因分析及改善計劃,督促責任人妥善處理糾紛並就確保受害人權益給予積極協助,雙方即時相互通報有關責任查處情況」等要求。
還有人稱,今後宜加強兩岸間在食品添加劑問題上的互信,適當公開原料添加配方,深化兩岸食品安全「聯防」。
另外,在台灣「塑化劑」問題暴露之前,大陸今年以來的食品安全問題已是風波不斷。因此有專家呼籲應當儘快建立食品安全預警機制。南京農業大學食品科技學院韓永斌教授認為,目前機制建立的最大障礙是政府質檢部門和高校研究機構的嚴重脫節。
「當然,我們的事後補救機制還是比較及時的。但如果能夠在問題暴露之前就和相關學術研究機構配合,明確各類可以添加和禁止添加的物質,則可以防患於未然,」韓教授指出。
至於如何建立食品安全預警機制,韓教授建議應由相關部門在國家層面加以設計,把監管部門和學術機構同時納入,雙方信息共享。監管部門在總結、幫助學術機構轉化研究成果的同時,還應根據研究成果,及時更新和公布不可食用的物質名單,並提供相應的檢測辦法,有助於儘早發現問題。
國際亦需聯防機制
實際上,專家們建議的聯防體制,不僅適用於兩岸間,在產業鏈全球化的今天,更適用於國際間建立聯防機制。
在台灣「塑化劑」風波愈演愈烈之際,正逢大洋彼岸的歐洲遭受由「毒黃瓜」等受污染蔬菜引起的腸出血性大腸桿菌疫。如何化解這類危機,是擺在世界各國面前的一道難題。唯一出路是加強在食品安全領域國際合作的機制化建設。
全球化給食品業帶來的變化是,食品供應鏈分布區域極為廣泛。供應商的多元化,增加了進口國管理的難度,出現問題的機會相應增加。一旦危機發生,薄弱的全球治理機制無法提供足夠的途徑發現問題根源。
比如,台灣中油公司嘉義煉製所向稽查人員表示,查出塑化劑的生物製品的原料,都是委託位於台中市大雅區的「昱倫生物科技公司」為代工廠,從以色列等國家進口,目前不知哪個環節出問題。
與台灣「塑化劑」尋找元兇遇到的問題一樣,雖然德國在西班牙生產的黃瓜上發現大腸桿菌,但無法確定這就是感染源,原因是黃瓜受污染的地點可能是生產地,也可能是在運輸過程中或銷售的超市。
與此同時,維護本國或地區利益成為危機發生後有關國家的主要訴求。其結果是,有關國家都希望把責任的「球」踢到別人身上。
業內人士認為,從全球角度看,「塑化劑」風波和「毒黃瓜」危機中出現的問題是一個警鐘,提醒我們在處理未來全球性食品安全危機中可能面臨的困難。針對全球治理上的短板,國際社會必須未雨綢繆。
專家指出,完善食品安全領域的全球治理機制,至少應遵循以下原則:一是一個國家或一個地區發生危機,其他國家和地區不要無理指責,而是共同尋找解決辦法;二是完善後的治理機制要實現信息透明,無障礙流通;三是決策機制要公平。有效的食品安全全球治理機制,應能保證政府、民眾團體、國際組織、企業和學術機構等有關各方通力合作,建設一道共同的防災大堤。
對此,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工程學院教授高彥明認為,在預防國際貿易食品安全方面,各國食品安全標準的相互協調、更新和信息共享是十分重要的前提。
推薦閱讀:
※「郎才女貌」潛伏危機
※史◎聶榮臻的潛伏生涯
※【品】不要讓潛伏在你身邊的婚外情醒來 - 秋風中小賢 - 網易博客
※社保潛伏鋼鐵股 QFII殺入化工股
※胎記潛伏你一生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