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投是民主的最壞形式
公投是民主的最壞形式 原作者:木然
公投是參與式直接民主的表達方式,是可以取代代議制民主的一種巨型民主,這種民主,並不是民主的最好形式,可能是民主的最壞形式。也就是說,公投是民主,但是民主裡面最壞的民主。這種民主,如果處理不好,就比專制還壞。
直接民主與參與的人數成反比。參與的人數越多,參與的品質就越低,參與的人數越少,參與就越接近於自治,參與的品質就越高。民主這個詞來源雅典,即人民的權力,那個時期人口數不多,參與的人少,據介紹,當時1000多希臘城邦中的大多數只能召集1000至1500公民,即便如此,直接參与的民主也不穩定。在直接民主消失了兩千年之後再次進入人們視野的時候,已經加上了代議制和憲政的基本元素。
公投式民主是零和決策的民主。贏者通吃,多數者贏,少數者輸,且一無所獲,沒有交易和補償,願意加入zh爭議的人加入無可非議,不願意加入爭議的人也不得不被裹挾到爭議的陣營當中去。
公投式民主因為沒有對少數派的保障,沒有對多數派的制約,是多數派完美專制的體現,儘管這種體現可以是非暴力的,非流血的,是溫和的。但多數對少數人的專制是客觀存在的,是反憲政民主的。
公投式民主是加劇負擔的民主。對於普通公民來說,民主只要有獨立的社會輿論和選舉就能完成,民主是一個化繁就簡者。民主之所以成為世界潮流原因之一就在於簡單,自由地言說,自由地投票即可,其他的事,通過代議制的方式委託給別人去辦。過多的負擔只會造成政治肥大症。人人都主動參與,人人都事必躬親,時間長了還會導致政治冷漠症,畢竟政治不是人生活的全部。且人數越多,個人的無足輕重感越強。在公投過程中,非理性、極端的情感、不顧意見的偏見將會佔據上風,對資訊的理性理解力和處理能力,對政治知識的運用能力都會下降。
公投式民主是不可能的民主。社會選擇理論認為,個人是理性的,是有個人偏好的,但無論用什麼樣的方式加總個人偏好,矛盾總會出現,難以形成穩定的多數和均衡政治態勢。用這樣的方式找出民意、社會福利是不可能的,這一原理的發現歸功於阿羅,也稱之為阿羅不可能定理。就具體公投來說,每一個公民的需要加在一起,會導致誰也不想要的結果。在一個250萬人口的克里米亞進行公投,每一個克里米亞人口的個人偏好簡單地加在一起的整體後果,可以否定每一個克里米亞人的本意。他們所要求的,並不是他們所得到的。他們放棄了自治,迎接來的可能是俄羅斯的普京沙皇。因自治而公投,因公投而民主,因民主而得到沙皇,這在邏輯和事實上都是能說得通的,專制的路上總是鋪滿了美麗的罌粟花。
「這裡是羅陀斯,就在這裡跳吧」,這裡是公投,就在這裡跳吧。
聯想到中國的「文化大革命」時的「大民主」,可以想見「公投」和「大民主」是同樣落後的甚至是有害的民主形式。
推薦閱讀:
※台立法機構審議「公投法」草案 國台辦回應
※伊拉克庫區談判的籌碼正在被層層擊破……
※義大利公投,壓到歐盟解體的最後一根稻草?
※義大利也玩公投?這個世界太瘋狂
※英媒:有這兩種方法可以實現第二次脫歐公投
TAG:公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