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唐宋年間蘇州的蓮

唐宋年間蘇州的蓮

蓮 蓮(中國蓮 Nelubo nucifera)為睡蓮科蓮屬多年生水生植物,原產我國。蓮是地球冰川時期以前的古老植物,蓮科蓮屬的植物,世界現在僅存兩個種,即中國蓮與美洲黃蓮(Nelubo lutca)。我國是中國蓮的分布中心,全國除西藏外,自北至南各省都有分布。在青海柴達木盆地的考古發現,有一千萬年前的蓮葉化石。浙江餘姚在距今七千年前的「河姆渡文化」遺址,發現蓮花的花粉化石。河南鄭州在五千年前的「仰韶文化」遺址,出土兩粒炭化蓮子。1951年中國科學院北京植物園孫可群,在遼寧省新金縣普蘭店收集到數百粒古蓮子,經C14測定,壽命為915±80年,經培育仍能發芽、開花、結實。現在黒龍江省的撫遠、虎林、同江、尚志等縣的沼澤地,仍有原始野生蓮的分布。我國蓮的垂直分布,在2000米以上的秦嶺與神農架的深山池沼中還能見到。

蓮在古籍中的名稱最為繁多,蓮的植株各個器官,又各有專門名稱,據統計總共約有80餘個名稱,古籍常見的別名有荷、芙蓉、扶蕖、菡萏、芰荷等。有關我國蓮(荷)的最早文字記載,見於《詩經》的《鄭風?山有扶蘇》與《陳風?澤陂》。由於長時期的自然變異與人工栽培選育,現代蓮根據經濟用途,分為藕蓮、子蓮、花蓮三個品系。

蘇州的蓮,在唐?陸廣微的《吳地記》中,記載了泰伯十九世孫壽夢(前620-前561年),在蘇州建吳國最早帝皇苑囿-夏駕湖的史料。謂:「夏駕湖,壽夢盛夏乘駕納涼之處,鑿湖池,置苑囿」。夏駕湖在現蘇州古城西部吳趨坊一帶,壽夢後,亦為闔閭、夫差遊樂之所。北宋時楊備(1041年前後為尚書虞部員外郎)有《夏駕湖》詩,還記述了夏駕湖的蓮花。詩曰:「湖面波光鑒影開,綠荷紅芰繞樓台。可憐風物還依舊,曾見吳王六馬來(注2-244)」。南宋時湖大概已不復存在,范成大在《吳郡志》中謂:「夏駕湖,在吳縣西城下。吳王壽夢避暑,駕游於此,故名。今城下但存外濠,即漕河也。河西悉為民田,不復有湖。(注2-245)」。蘇州自春秋種蓮起,至近代古城區以蓮、荷命名的地名前後存有十二處。在現今司前街南端東側,三多巷的地段,古為一個大的蓮花池,舊稱「採蓮涇」,清?顧震濤的《吳門表隱》與民國李根源的《吳縣誌》都曾記述,相傳為「吳王使美人採蓮於此」。

唐宋時期蘇州蓮的種植,根據不同的種植環境與種植目的,大體有四種栽培方式。一是以生產藕蓮為主的淺水蓮,二是在湖、河種植以遊盪與採蓮蓬為主的深水蓮,三是在庭園種植於池塘以觀花為主的池蓮,四是栽於缸缽的缸蓮。

蘇州藕蓮的種植,早在唐?杜佑(734-812年)編纂的《通典》中,列為唐代貢品。,《通典》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體例完備的政書,全書綜論有關歷代政治制度、經濟措施,時間斷至唐天寶年間。其中詳述了唐開元(713-741年)至天寶年間(742-756年),天下諸郡每年的常貢。並指出「按令文,諸郡貢獻皆盡當地所出」。當時「吳郡貢絲葛十匹,白石脂三十斤……嫩藕三百段(注2-246)」。唐?李肇(813年前後在世)撰《唐國史補》亦云:「蘇州進藕,其最上者名曰『傷荷藕』。或雲『葉甘為蟲所傷』。又雲『欲長根,則故傷其葉』(注2-247)」。白居易在蘇州剌史任罷郡後,於唐文宗大和元年三月(827年)返洛陽,並帶去蘇州白蓮的種藕,當年賦有《種白蓮》詩,大和六年(832年)又賦《六年秋重題白蓮》,表述了帶往洛陽的白蓮,是蘇州的貢藕。詩曰:「素房含露玉冠鮮,紺葉搖風鈿扇圓。本是吳州供進藕,今為伊水寄生蓮。移根到此三千里,結子經今六七年。不獨池中花故舊,兼乘舊日採花船(注2-248)」。唐代詩人趙嘏(844年進士)楚州山陽(今江蘇淮安)人,年輕時四處遊歷,曾到蘇州看到蓮藕的起挖,有詩《秋日吳中觀貢藕》,曰:「野艇幾西東,清泠映碧空。褰衣來水上,捧玉出泥中。葉亂田田綠,蓮餘片片紅。激波才入選,就日已生風。御潔玲瓏膳,人懷拔擢功。梯山謾多品,不與世流同(注2-249)」。

通常蓮藕生產是利用原有的窪地或稻田,藕田的水深一般保持10-30cm左右,常稱為淺水藕或淺水蓮。根據1961年蘇北農學院(現為揚州大學農學院)的調查報告《江蘇省水生蔬菜品種誌》,蘇州藕的傳統地方品種有三個,即花藕、慢荷(晚荷)與突眼頭。花藕是一個早熟的生食品種,藕身粗短圓整,脆嫩甜美,無渣,品質極佳,杜佑《通典》所稱「吳郡貢嫩藕三百段」,或許即此品種,但花藕無花或極少開花,偶有花白色。慢荷是一個中熟的生熟兼用品種,開白花,生食口感不及花藕,煮熟後肉質細膩粘糯可口,李肇《唐國史補》所謂「蘇州進傷荷藕」應該是傷葉後起藕,這就不似花藕。白居易帶到洛陽的白蓮,主要為池栽觀花,而作貢藕的花藕無花,因此李肇與白居易提到的貢藕,很可能是慢荷。花藕與慢荷是蘇州利用土層深厚肥沃的漚田,生產的特有藕蓮品種,在唐代不同時期作為貢藕,都是可能的。趙嘏是外地人遊歷蘇州,只知蘇州出貢藕,而不知貢藕為何物。其詩《秋日吳中觀貢藕》中所述之藕,可能即長在河湖邊緣或深水栽培的突眼頭。突眼頭是一個蓮子與蓮藕兼用的品種,因蓮子凸出蓮蓬盤面而得名,藕段均較花藕、慢荷細,花紅色。趙詩所謂「野艇幾東西」、「蓮餘片片紅」,則反應出突眼頭深水種植與紅花的特點。

蘇州以觀賞或兼採蓮蓬、蓮藕的深水蓮,在唐宋年間栽植普遍,常為夏日觀荷、採蓮游憇之所。深水蓮通常栽培的水深在50cm左右,在湖河中種植,水深可達1.5m左右,但要求水位相對穩定,不宜大起大落。唐?白居易山塘河種的「芰荷」與宋?范成大詩中的「千頃芙蕖放棹戲」,大概都為深水蓮。

白居易在寶曆元年(825年)蒞任蘇州刺史後,為了便利蘇州水陸交通,開鑿了從閶門到虎丘的山塘河,七里長河種荷數千株,其詩《武丘寺路》注謂:「去年重開寺路,桃李蓮荷約種數千株」,詩曰:河畔「芰荷生欲遍」。在陸龜蒙詩《嚴子重以詩游於名勝間》中的「芙蓉湖上吟船倚」,《晚渡》中的「各樣蓮船逗村去」,《相和歌辭 · 江南曲》中的「魚戲蓮葉南,欹危午煙疊。光搖越鳥巢,影亂吳娃楫」等詩句中所述之蓮,應該都為深水蓮。皮日休在唐懿宗咸通十一年(870年)游太湖,作《太湖詩?消夏灣》記錄了太湖蓮,詩曰:「太湖有曲處,其門為兩崖。當中數十頃,別如一天池。號為銷夏灣,此名無所私。赤日莫斜照,清風多遙吹」,「 行驚翠羽起,坐見白蓮披」。 北宋時楊備的《采香涇》詩,描述了從靈岩山到胥口的采香涇荷花,詩曰:「館娃南面即香山,畫舸爭浮日往還。翠蓋風翻紅袖影,芙蓉一路照波間(注2-250)」。范成大在《范石湖集》中記載了石湖南面越來溪的紅蓮、白蓮與泛舟游千頃荷花盪迷路的趣事,其《立秋後二日泛舟越來溪三絕》詩曰:「西風初入小溪帆,旋織波紋皺淺藍。行人鬧荷無水面,紅蓮沉醉白蓮酣」。《夏日田園雜興十二絕》曰:「千頃芙蕖放棹戲,花深迷路忘晚歸。家人暗識船行處,時有驚忙小鴨飛(注2-251)」。

蘇州賞荷習俗,大概在宋代已經形成,明清時極盛,並以農曆六月二十四日為荷花生日,闔城男女盛妝往葑門外荷花盪觀荷。明萬曆二十三年至二十四年(1595-1596年)為吳縣縣令的袁宏道撰《荷花盪》記曰:「荷花盪在葑門外,每年六月二十四日,遊人最盛。畫舫雲集,漁舠小艇,偏覓一空。遠方遊客,至有持數萬錢,無所得舟,蟻旋岸上者。舟中麗人,皆時妝淡服,摩肩簇舄,汗透重紗如雨。其男女之雜,燦爛之景,不可名狀。大約露幃則千花競笑,舉袂則亂雲出峽,揮扇則星流月映,聞歌則雷輥濤趨。蘇人遊冶之盛,至是日極矣(注2-252)」。明末文學家張岱在天啟壬戌年(1622年)到蘇州,偶見觀荷盛況,書《葑門荷宕》曰:「天啟壬戌六月二十四日,偶至蘇州,見士女傾城而出,畢集於葑門外之荷花宕。樓船畫舫,至魚欚小艇,雇覓一空。遠方遊客,有持數萬錢無所得舟,蟻旋岸上者。余移舟往觀,一無所見。宕中以大船為經,小船為緯,遊冶子弟,輕舟鼓吹,往來如梭。舟中麗人,皆倩妝淡服,摩肩簇舄,汗透重紗。舟楫之勝以擠,鼓吹之勝以集,男女之勝以溷,歊暑燂爍,靡沸終日而已。荷花宕經歲無人跡,是日,士女以鞋靸不至為恥(注2-253)」。清?徐崧的《百城煙水》(1690年)與顧祿的《清嘉錄》(1830年)都記錄了蘇州在六月二十四日荷花生日時「畫船簫鼓,競於葑門外荷花盪,觀荷納涼」之情景。《清嘉錄》又謂:道光時,「遊客皆艤舟至虎阜山浜」。《清嘉錄》同時還記述了太湖消夏灣看荷花,舊傳消夏灣為吳王避暑處,曰:「洞庭西山之址消夏灣,為荷花最深處,夏末舒華,燦若錦繡,遊人放棹納涼,花香雲影,皓月澄波,往往夢留灣中,越宿而歸(注2-254)」。關於消夏灣的荷花,清康熙年間吳縣文人沈朝初(1649-1702年)的《憶江南》贊曰:「蘇州好,消夏五湖灣。荷靜水光臨曉景,雨余山翠濕煙鬟。七十二峰閑」。從唐?皮日休的《太湖詩》到《清嘉錄》、《憶江南》,消夏灣荷花連綿延續了一千年。

蘇州池蓮的種植,多以賞花為目的,植於官衙、寺廟、私人園第的池塘,並保存有許多優良的花蓮品種。白居易在蘇州時寫的《池上早秋》、《郡中西園》、《北亭卧》等詩篇,都表述了郡治中的池蓮。《池上早秋》曰:「荷芰綠參差,新秋水滿池。早涼生北檻,殘照下東籬」,《郡中西園》云:「院門閉松竹,庭徑穿蘭芷。愛彼池上橋,獨來聊徙倚。魚依藻長樂,鷗見人暫起。有時舟隨風,盡日蓮照水」。《北亭卧》曰:「樹綠晚陰合,池涼朝氣清。蓮開有佳色,鶴唳無凡聲(注2-255)」。 韋應物在唐德宗貞元六年(790年),在蘇州剌史任罷郡後,寓居蘇州,寫了《慈恩寺南池秋荷詠》云:「對殿含涼氣,裁規覆清沼。衰紅受露多,餘馥依人少。蕭蕭遠塵跡,颯颯凌秋曉。節謝客來稀,回塘方獨繞(注2-256) 」。 皮日休的太湖詩《三宿神景宮》寫了洞庭山神景宮(宋時為靈祐觀)的白蓮,曰:「古觀岑且寂,幽人情自怡。一來包山下,三宿湖之湄」。「氣清寐不著,起坐臨階墀。松陰忽微照,獨見螢火芝。素鶴警微露,白蓮明暗池」。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皮日休、陸龜蒙與吳中名士徐修矩、任晦交遊,賦《二游詩》,其游任晦園時賦的《二游詩 · 任詩》記述了任晦園的白蓮,任晦曾任安徽涇縣縣尉,退居蘇州後,得東晉顧辟疆園為宅。《任詩》曰:「入門約百步,古木聲霎霎。廣檻小山欹,斜廊怪石夾。白蓮倚闌楯,翠鳥緣簾押。地勢似五瀉,岩形若三峽(注2-257)」。 蘇州池蓮中的白蓮、千葉蓮、重台蓮等新異品種的出現,在我國蓮花品種演化史中,都是記載比較早的。根據《群芳譜》、《廣群芳譜》、《古今圖書集成?草木典》等彙集的資料,在南北朝以前,有關蓮花的記載都謂紅蓮,在初唐時的詩詞中,記述的蓮花也為紅荷。詩人王勃(649-676年)的《採蓮曲》謂:「蓮花復蓮花,荷葉何稠疊。葉翠本羞眉,花紅強如頰」。在武則天時著名詩人宋之問(656-712年)作《秋蓮賦》講述天授元年(690年)入朝時,在洛陽宮殿,御橋之西,佇立候命,謂身旁的秋蓮「玉池清冷,紅蕖菡萏」。王維(701-761年)的《題蓮花塢》亦謂:「日日採蓮去,洲長多暮歸。弄篙莫濺水,畏濕紅蓮衣」。 最早關於白蓮的記述是見於白居易詩《潯陽三題?東林寺白蓮》,此詩是唐憲宗元和十年(815年)白居易被貶江洲(今江西九江)司馬,次年(816年)二月,赴廬山,游東林、西林寺時所寫。以後唐敬宗寶曆六年(825年)五月白居易出任蘇州剌史,第二年(826年)即將蘇州的青石、白蓮寄回洛陽家中,有《蓮石》詩曰:「青石一兩片,白蓮三四枝。寄將東洛去,心與物相隨。石倚風前樹,蓮栽月下池。遙知安置處,預想發榮時。領郡來何遠,還鄉去已遲。莫言千里別,歲晚有心期(注2-258)」。白居易對蘇州的白蓮,以後又連續寫了好幾首詩,六年後還提到「移根到此三千里」,「不獨池中花故舊」。關於白蓮的引種,南宋時著名學者程大昌(1123-1195年)撰《演繁露》,這是一部筆記體著作,對宋之前各種事物,進行了認真的考證。其《白蓮花》謂:「洛陽無白蓮花,白樂天自吳中帶歸,乃始有之(注2-259)」。晚唐時,蘇州郡治木蘭堂後池的白蓮,皮日休與陸龜蒙留下了多首美譽的詩篇,皮日休的《詠白蓮》曰:「膩於瓊粉白於脂,京兆夫人未畫眉」。「細嗅深看暗斷腸,從今無意愛紅芳」。陸龜蒙《和襲美木蘭後池三詠·白蓮》曰:「素花多蒙別艷欺,此花真合在瑤池。還應有恨無人覺,月曉風清欲墮時」。北宋朱長文的《吳郡圖經續記》則記錄了蘇州的千葉白蓮,謂:「白蓮禪院,本澄照別庵,池中生千葉白蓮,故以名院。端拱(988-989年)初,謝賓客(謝濤 960-1034年)嘗講學於院之西廡,明年登第,其子絳嘗刻石為記(注2-260)」。

千葉蓮花即重瓣蓮,現代對蓮花花瓣的組成與花型的分類,大體劃分為單瓣、復瓣、半重瓣、重台、重瓣等類型,即:① 單瓣型--花瓣1輪,約16-20枚,雌雄蕊完全,結實性強。② 復瓣型--花瓣2-3輪,約40-60枚,部分雄蕊瓣化。③ 半重瓣型--或稱千葉型,花瓣多輪,外層花瓣大,內層花瓣小,約有65-200枚,雄蕊瓣化,一般不結實。④ 重台型--雄蕊瓣化,雌蕊亦瓣化,凸出花心之上,形成重台。⑤ 重瓣型--或稱多花型,雌雄蕊全部瓣化,花托消失,在一朵花中,內層花瓣細碎,形成2-4個或更多的花心,外層仍有大花瓣合抱,似多花合一,花瓣數達2000枚以上。這一類型,目前國內僅有一個品種,即蘇州崑山亭林公園種植的「千瓣蓮」,其花瓣數達2600枚。

在我國蓮花史上最早見有千葉蓮的記載,是東晉?王羲之(321-379年)《柬書堂帖》中,寫有「敝宇今歲得千葉者數盆」。蘇州的千葉蓮如按宋時《吳郡圖經續記》中追記,在華山「或雲晉太康(280-289年)中,曾生千葉蓮花也」,則比王羲之的記述早一百年。以後范成大的《吳郡志》中,在敍述洞庭山觀音院時,引僧懷深(1076-1132年)對觀音院,在南朝時有千葉蓮的追述。觀音院始建於南朝宋元嘉二年(425年)幾經毀損,宋崇寧五年(公元1106年),觀音院主僧維照,用紫旃檀八百兩造觀音菩薩像,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 又建圓通殿,高僧懷深作《圓通殿記》,講述原因池產「千葉蓮」,初名為華山院。後隋大業間廢,唐開成間再建,至咸通年賜今名。按懷深追記,則蘇州南朝時亦有千葉蓮。北宋樂史(930-1007)的《太平寰宇記》謂:「吳城記云:在縣西十二里,有田數畝,生蓮花千葉」。實記蘇州的千葉蓮是見於《吳郡志》記《洞庭西山小湖觀音教院》,謂:「洞庭西山小湖觀音教院,在吳縣西南一百五十里,即舊小湖院也。相傳唐乾符中,有沉香觀音像汎太湖而來。小湖僧得之,有草繞像足,投之小湖,生千葉蓮華,至今有之」。

蓮花史上重台蓮的最早記載,是盛唐時李德裕在唐敬宗寶曆元年(825年),在洛陽城郊建平泉山居時,向蘋洲引入重台蓮,李德裕有詩《重台芙蓉》曰:「芙蓉念露時,秀色波中溢。玉女攏朱裳,重重映皓質」。晚唐時蘇州郡治木蘭堂的後池已現重台蓮,皮是休《木蘭後池三詠·重台蓮花》曰:「欹紅婑媠力難任,每葉頭邊半米金。可得教他水妃見,兩重元是一重心(注2-261)」。陸龜蒙《和襲美木蘭後池三詠·重台蓮花》亦曰:「水國煙鄉足芰荷,就中芳瑞此難過。風情為與吳王近,紅萼常教一倍多(注2-262)」。唐?李肇的《唐國史補》與宋?朱長文的《吳郡圖經續記》均記載蘇州「多重台蓮花,花上復生一花」。

並蒂蓮是蓮花的花芽在分化過程中,受到外界條件影響,使花的分化形成二個或幾個中心,進而發育成一莖兩花或一莖多花的現象。這種現象是生育過程中的偶發現象,並非品種特性,沒有遺傳性。因為偶然發生,常被看為吉祥的預兆,而被稱為「瑞蓮」或「嘉蓮」。在帝皇時代,地方出現瑞蓮,都會向皇帝進表報喜。歷史上並蒂蓮最早,見載於南朝《宋書符瑞志》謂:「元嘉十年(433年)七月,華林天淵池芙蓉異花同蒂」。及《梁書武帝本紀》謂:「天監十年(511年)五月乙酉,嘉蓮一莖三花,生樂游苑」。蘇州的瑞蓮在宋代郡治的蓮池中曾多次出現,范成大的《吳郡志》作了記述。謂:「雙蓮堂,在郡治木蘭堂東,舊芙蓉堂也。至和(1054-1056年)初,呂濟叔大卿守郡,以雙蓮花開、易此名」。並引楊備《雙蓮堂》詩曰:「雙蓮仙影面波光,翠蓋搖風紅粉香。中有畫船鳴鼓吹,瞥然驚起兩鴛鴦」。又謂:「雙瑞堂,舊名西齋。紹熙元年(1190年)長洲有瑞麥四歧,及後池出雙蓮。郡守袁說友茸西齋,以雙瑞名堂,以識嘉祥」。范成大繼作《雙瑞堂記》曰:「蓮則共蒂異花,連理並秀,豐腴適相當,亦奇產也。吏民歡喜,謂造物者效珍發祥,工深巧妙(注2-263)」。

蓮花的缸缽栽植始見東晉?王羲之《柬書堂帖》,以後只在明?王象晉的《群芳譜》中,見到轉述宋代元豐年間(1078-1085年)宮內掖庭水殿落成,為免失種荷時機,待臣用「器缶植蓮數百本,連缶沉入水底,再夕視之,則蓮已開盈沼矣」。蓮花的缸荷、碗蓮種植,大概興於明清,清嘉慶十三年(1808年)上海的楊鍾寶撰成《瓨荷譜》。蘇州的盆栽蓮花,其實從唐時皮日休看望陸龜蒙時,寫的《臨頓為吳中偏勝之地陸魯望居之不出郛郭曠若郊野--奉題屋壁》詩中,可以看出當時已有蓮花的盆栽了,詩曰:「病起扶靈壽,翛然強到門。與杉除敗葉,為石整危根。薜蔓任遮壁,蓮莖卧枕盆。明朝有忙事,召客斫桐孫(注2-264)」。這裡的「蓮莖卧枕盆」,說明陸龜蒙的園子中有盆栽蓮,江南地區,現在的古鎮、古宅,還能見到石制的荷花盆。

推薦閱讀:

西交利物浦要在全國出名了
你去過蘇州園林嗎?因何而去?
蘇州和威海哪個更適合定居?
帶你游蘇州~

TAG:蘇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