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過敏:邊成長邊治療
《過敏:邊成長邊治療》
之一 過敏是種全身性疾病
當寶寶得了鼻炎、哮喘、結膜炎等疾病,長期使用消炎藥卻效果不明顯時,家長們就要多個心眼兒了,這可能是寶寶接觸了某種過敏原而導致的。
相比較其他兒童疾病,過敏性疾病難治、頻發的特點經常使家長們感到手足無措。專家們提醒,不同的過敏性疾病應該區別對待,既不能在沒有確定是由哪種過敏原引起之前,盲目地給孩子切斷日常所必須的食物過敏原,也不能忽視過敏的典型癥狀,耽誤治療的最佳時機。
過敏是種全身性疾病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過敏反應科副主任醫師向莉告訴《身體地理》:"對於兒童來講,過敏癥狀的出現有點像"進行曲",不同的年齡段往往會有不同的器官出現過敏癥狀。"食物過敏就是"過敏進行曲"中最先出現的"音符"。
嬰兒出生後的最初幾個月常會患濕疹,造成皮膚乾燥、發紅,並引發瘙癢和不適,其中相當一部分嬰兒是和過敏有關,而最常見的過敏原就是食物,特別是牛奶和雞蛋。
"寶寶的身體不同於成年人,我們的寶寶來到這個世界後,最先接觸的蛋白質就是牛奶,因此最容易對這種最不起眼的食物過敏。除此之外,寶寶還容易對豆類食物過敏,而這些食物正是寶寶最基本的蛋白質來源。"不過,向莉提醒家長們不用過分擔心,除了小部分寶寶可能在2~3歲時發展為特應性皮炎,其他大多數濕疹患兒會在1歲內自然緩解並自愈。
當然,嬰兒濕疹並不一定都是由食物過敏引起的。首都兒科研究所附屬兒童醫院皮膚科主任劉曉雁認為,寶寶的皮膚嫩、薄、屏障功能差才是患濕疹的最主要原因,"單純的濕疹不一定是由食物過敏引起,但如果伴有消化道反應,如噁心、嘔吐、腹瀉等癥狀,則多半是由食物過敏引起。"
到了2~3歲時,兒童過敏性哮喘會逐漸增多。北京協和醫院過敏反應科副主任王良錄告訴《身體地理》,近年來,兒童哮喘的發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趨勢,這跟現代化的生活方式以及環境污染不無關係。哮喘患者的氣道非常敏感,只要受到過敏原的刺激,就會使氣道收縮變得異常狹窄,呼吸就會不順暢,孩子在此時就會出現胸悶、咳嗽、喘息、呼吸困難等癥狀。
"過敏性哮喘的過敏原比較局限,跟塵蟎、黴菌、寵物有關,發病時間往往在3歲之前,而大家熟知的花粉過敏大部分要到5歲甚至更晚才開始出現。"
到了學齡前階段,不少父母又開始為小孩的"感冒"傷腦筋,稍不注意孩子便開始鼻塞、咽痛、頭疼、噴嚏連天,感冒藥、消炎藥吃了一大堆,效果卻不明顯。其實,這些小孩患的不一定真的是感冒,而很可能是過敏性鼻炎。
過敏性鼻炎在臨床上比哮喘出現得稍晚些,一般是在5歲以後,它和哮喘常常是伴隨發生。有數據統計,20%~38%的過敏性鼻炎患者伴有哮喘,80%的過敏性哮喘患者有過敏性鼻炎,而過敏性鼻炎患者哮喘患病率比非鼻炎者高3倍。
"這是由人體的解剖學結構決定的,鼻炎和哮喘的患病部位位於呼吸道的上下兩端,相當一部分過敏原要先被鼻子過濾後才能進入肺部,因此可以說過敏性哮喘和過敏性鼻炎其實是一個氣道的兩種疾病。"王良錄指出,塵蟎和黴菌等過敏原的顆粒較小,它可以不被鼻子過濾,直接進到肺里,所以臨床上單純過敏性哮喘但沒有鼻炎的患兒也是不少見的。
學齡時期是過敏性結膜炎和過敏性紫癜的多發階段。
如果家長發現自己的孩子常常揉眼睛,或者頻繁眨眼睛,那就要警惕是否是過敏性結膜炎。過敏性結膜炎的過敏原和過敏性鼻炎相似,比如塵蟎、黴菌、寵物皮毛或花粉。也因為這種相似性,從臨床經驗來講,如果是由過敏引起的結膜炎,大多會伴發過敏性鼻炎,而如果是單純的結膜炎,則和過敏沒有太直接的關係。
過敏性紫癜的發病機制和其他過敏性疾病有很大的區別。王良錄解釋說:"過敏是一種很複雜的現象,既有大家比較熟悉的Ⅰ型變態反應,還有人們所陌生的Ⅱ、Ⅲ、Ⅳ型變態反應,過敏性鼻炎、哮喘、結膜炎是典型的Ⅰ型變態反應疾病,而過敏性紫癜和Ⅲ型變態反應有關。
"過敏性紫癜的患兒多數在發病前會有感染史,其首發癥狀是出現皮膚紫癜,也會有不規則發熱、乏力、食慾減退等癥狀,有些患兒可伴有腹痛、關節腫痛和尿血等臨床表現。"
症因同治
世界衛生組織推薦過敏性疾病的最佳治療方案是綜合療法,除了避免接觸致病的過敏原以外,主要採用"對症控制+對因治療"的方式治療。
要避免接觸過敏原首先就要確定過敏原,這就需要家長在平時仔細觀察,如果在某個環境中,或者食用、接觸了某種物質後發生了過敏反應,就要提高警惕。接下來需要帶孩子去看醫生,作進一步的過敏原檢測。
向莉介紹說,目前臨床上針對兒童的過敏原檢測方法有兩種:一種是皮膚過敏原點刺試驗,另一種是抽血進行過敏原抗體檢測。點刺試驗是一種特殊的皮內試驗,是目前國際上特別是歐美國家推崇的過敏源體內檢測方法,由於操作快,皮損小,患者無痛苦,因此在兒童當中應用廣泛。抽血進行過敏原抗體檢測同樣也是過敏性疾病診斷的一個重要方法,其靈敏度以及準確度更高,並且不受孩子當時身體狀況的影響,假如孩子正處於發病期,或者服用了抗過敏的藥物,都適合這種檢查。
兒童最主要的過敏原是食物和吸入物。食物過敏原主要包括牛奶、雞蛋、豆製品、堅果等;吸入性過敏原主要包括塵蟎、真菌、寵物皮毛、花粉等。
針對牛奶或雞蛋過敏的濕疹患兒,要根據其嚴重程度採取相應的措施。劉曉雁說:"輕度濕疹主要採取抗炎、潤膚、止癢的對症治療方式,激素類藥膏具有很好的抗炎止癢功效,但家長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為寶寶使用,另外,容易得濕疹的寶寶一般來說皮膚會比較乾燥粗糙,因此潤膚對濕疹寶寶非常重要,應盡量選擇不含香料和色素的醫用潤膚品,呵護寶寶的皮膚。"
而有些嚴重過敏的濕疹患兒,伴有消化道反應,如噁心、嘔吐、腹瀉,就要進行食物干預,停止食用普通配方奶粉,改用低致敏的水解蛋白奶粉,並延遲雞蛋等輔食的添加。
除寵物之外,由塵蟎、黴菌、花粉等引起的過敏性疾病,如過敏性哮喘、過敏性鼻炎、過敏性結膜炎等,一般不可能完全避免接觸,通常需要對症用藥控制癥狀,外加對因的脫敏治療的聯合治療方式。
比如,過敏性哮喘的治療措施就包括3個方面:避免過敏原、藥物治療、脫敏治療。首都兒科研究所附屬兒童醫院呼吸內科主任醫師馬煜告訴《身體地理》,以現在的醫學水平,哮喘沒有根治的辦法,但是哮喘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對症藥物治療主要以吸入性激素為主,這類藥物需要長期使用,如果家長能夠配合醫生一起對孩子的哮喘加以控制治療,效果還是很好的。"
然而,即便藥物可以很好得控制哮喘癥狀,但過敏的本質並沒有改變。避免過敏原有時比較困難,尤其是對花粉、黴菌,因此,脫敏治療就顯得尤為重要。
脫敏治療,又稱免疫治療,是唯一可以影響過敏性疾病發病機制,從而改變其自然進程的治療方法。脫敏治療方法是把導致兒童過敏的過敏原逐漸提純,然後讓患兒接觸到這些高純度的過敏原,漸漸讓其身體耐受,直到不再對該過敏原過敏。目前,兒童脫敏治療的適宜人群主要是有過敏史的輕中度哮喘患兒和過敏性鼻炎患兒,尤其是對塵蟎過敏的患兒。
關於這一問題,向莉提醒患兒家長,不要對脫敏治療早期的療效抱有過高的期望,認為治療早期就會立即見效,這是錯誤的觀念,脫敏治療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總療程一般為2~3年,所以短期內無法評價脫敏治療的療效。因此在早期治療過程中,應堅持聯合用藥來控制癥狀,而隨著治療時間的延長和療效的顯現,聯合用藥的劑量會越來越少。
"總體來講,在依從性強且進行長期規範脫敏治療的患兒中,我們在治療第1年里已經看到70%~80%的有效率了。"
馬煜還提到,家長經常會在電視、廣播等渠道看到根治哮喘的廣告,"這都是騙局,這些廣告中的藥物一般都含有大量的激素,許多孩子在吃了之後都有發胖的現象,有的家長偏聽偏信,耽誤了孩子的最佳治療時機。"
推薦閱讀:
※爸爸四問伴我健康成長
※【療·養生】兒童「成長殺手」,脊柱側彎莫忽視
※我:從「枯萎」到「綻放」
※沒靈感沒素材,不知如何下筆?模塊式寫作來幫你
※大熱天穿雨靴的孩子更有出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