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修大師盆景作品清賞
▲掃一掃,你就能和台灣前衛盆景大師共同完成一件作品!
楊修先生,台灣人,國際盆景大師,多次應邀在海內外專業盆景展會擔任評審,並作演講與現場示範表演,曾任「中華盆栽作家協會」會長。
▲楊修大師(左1)與到訪的雲南省盆景賞石協會赴台考察團成員交流盆景技藝與創作心得。
楊大師早年的作品以規整的榕、朴及真柏為主,多次斬獲台灣各大盆景展會最高獎。
▲楊修作品(榕樹,樹高87cm)
▲楊修作品(榕樹,樹高88cm)
▲楊修作品(榕樹,樹高90cm)
▲楊修作品(榕樹,樹高69cm)
▲楊修作品(榕樹)
▲楊修作品(朴樹,樹高85cm)
▲楊修作品(朴樹,樹高85cm)
▲楊修作品(朴樹)
▲楊修作品(象牙樹)
▲楊修作品(象牙樹,樹高99cm)
▲楊修作品(真柏,樹高94cm)
▲楊修作品(真柏,樹高54cm)
▲楊修作品(真柏)
隨著創作的深入,楊大師深深地感受到盆景不只是自然的模仿,而是和其他藝術一樣,是能反映時勢,傳達藝術家內心想法與感受的。進而,他回到闊別已久的高校,回爐深造。其所寫碩士論文《盆栽塑造創作方式之研究並以正榕為例》,是全世界碩博士論文中,首次深入研究探討盆景創作方式的。他的盆景作品,強調樹種特色,融入現代藝術的內涵與時代精神。
▲楊修作品(象牙樹)
主題:地震之後
【作者自敘】這件象牙樹盆景的樹身樹榦上下起伏,傷口形成層隆起成內卷、或凹陷、或癒合結成瘤,隱喻地震後的滿目瘡痍。為了呈現地震後,倖存的人們衝破了這道生命的難關,邁向新的生命,所以這作品的的第一出枝向下之後在上升起,側枝並且用逆轉枝來呈現生命的轉折。這作品的第一出枝也作成為背景枝,隱喻這些衝破了生命關卡的人們,是災後復健最關鍵的力量。
這作品頂的部分,樹榦向上延伸,側枝逆轉而下,隱喻地震造成的災害,不論是多富有或幸福的人,這些都可能瞬間消失,呈現「人生無常」的現象。
這作品的右側第一出枝為啃干枝,樹枝延伸之後再互相交叉成交叉枝。隱喻人們雖然會在災難發生的瞬間會陷入如割喉般的悲痛,但很快就會恢復冷靜並發揮合作和互助的本性。
▲楊修作品(象牙樹)
主題:戰爭
【作者自敘】黑色的舍利與樹身隱喻戰爭大火後的斷垣殘壁,樹的枝幹生長節奏起伏多變最後轉向左邊,樹葉由初生紅色轉為綠色,隱喻戰火之後生命找到生存的方向與生命的韌性。
▲楊修作品(黃槿)
主題:救贖之樹
【作者自敘】不鏽鋼盆器暗喻現實的束縛,十字架象徵救贖。黃槿垂懸而下,枝條變化多端而險象環生,風雨侵襲而盤根虯結,心形葉片在陽光與空間的掙紮下而綻放,由紅轉綠。作品隱喻自然在人類破壞下危機四伏,物種的棲息地損壞崩落,而大地之母正為人類救贖。紅色心形葉子象徵愛人,轉變後的綠色心形葉子象徵萬物一體的觀念。欣賞者觀看作品時反射在不鏽鋼十字架上的身影,正試著提問:在自然環境保育上,你扮演什麼角色?
▲楊修作品(榕樹)
主題:來抓樹精靈
【作者自敘】「當代藝術」與「盆栽」兩端的第一次對話。
樹精靈隱喻大自然的萬物,垃圾桶投射光線抓取樹精靈,隱喻人類的對於自然資源的掠奪,更衍生出垃圾危機。隨著時間流逝,榕樹緩緩枯萎,隱喻自然資源的逐漸枯竭。
邀請觀眾們透過手機來抓樹精靈,經由網路社群與現場的互動,讓藝術成為人和人之間的社交媒介。
感謝楊修大師讓「盆景世界」公眾號參與並見證此次創舉!這也是神交十年來,盆景君首次與大師相聚。
▲雲南省盆景賞石協會赴台考察團全體成員與楊修大師合影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