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入門手冊之三

三十七、佛經的四次結集

佛滅後,諸弟子為恐異說邪見,滲入佛法故,為恐三藏教義,日久散失故,乃有結集之舉。其儀式略如今時之開會,先聚集眾比丘,依戒律法,組織一會,會中選出一人,使登高座,述佛所說,大眾無異議,即算是全體通過,公認為與當時佛說相符,書之於貝葉,成為正式典籍。今日所流傳的經律,皆經結集而來,故大藏所不錄者,悉系後人偽造,不宜信從。

結集三藏,本來只應有一次,然因歷時即久,邪說暫興,影響教理,由是在佛滅後四百年中,乃有四次結集,後三次皆有其不得已的理由,茲分述之於後:

第一次結集

佛滅後三月,迦葉尊者,得摩竭陀國阿闍世王的贊助,召請阿羅漢千人,集於王舍城外,七葉窟中,然後在千人中,再選出五百人,擔任結集三藏事宜,派阿難陀負責經藏,優波離負責律藏,即所謂上座部結集,亦稱五百結集。當時有數萬比丘後至,欲參加窟內聽法,迦葉不許,由是乃在窟西北二十餘里處,各誦三藏,另行結集。即分經藏、律藏、論藏、雜集藏、禁咒藏五類,即所謂大眾部集結。

第二次結集

上座部偏重保守舊制,大眾部則講適應環境,到了距佛滅百年時,乃有苦於結律太嚴,提議應予重訂者,時長者耶舍,乃邀請賢聖比丘七百人,於毗舍離城,重行結集,將此問題提付大會討論,以決定之,結果仍贊成恪守釋尊遺制,否決從寬之議,是為第二結集。

第三次結集

公元前二百五十年時,阿育王篤信佛法,外道窮於衣食,乃作比丘形,混入佛教中,改竄佛典,擾亂教義,佛徒不能辨,被誘入邪見者甚眾。時有六萬比丘,聚謀挽救之策,結果選出精通三藏一千人,目犍連子帝須為上首,集於波吒利弗城(即華氏城),整理正法,淘汰魔僧,是為第三次結集。

第四次結集

公元七十年,健馱羅國,迦膩色迦王,崇信佛法,日請一僧,入宮說法,同一經題,人人所說互異,王以問脅尊者,尊者說:「去佛日遠,諸師漸以己見,雜入教典中,現當從新結集,以定其義」。王如言,選阿羅漢五百人,以婆須密(亦稱世友菩薩)為上首,集於迦濕彌羅城,將三藏各制十萬頌,名大毗婆娑論,刻於赤銅鍱中,建塔藏之,是為第四次結集。

大乘結集

上述四次結集,皆為小乘三藏結集。《大智度論》說:「佛滅後,文殊、彌勒等諸大菩薩,請阿難陀於鐵圍山結集三藏,謂之菩薩藏,是為大乘佛法的結集。」

【備註】

1、貝葉:印度古時以貝多樹葉書寫經文。故亦稱貝葉。

2、阿闍世:國王名,是佛住世時,摩竭陀國的統治者,為太子時,聽惡友提婆達多的話,幽囚父王頻婆娑羅。即位後,並呑小國,威震四鄰。但因害父罪,遍體生瘡,至佛所懺悔,痊癒後,即皈依釋尊,為佛門有力的護法。

3、七葉窟:在王舍城側之靈鷲山,有七葉樹生於岩窟上,故名。

4、阿難陀:華言慶喜,為白飯王之子,提婆達多之弟,生於佛成道之夜,後隨佛出家,侍佛二十五年,為佛執事弟子,多聞第一。

5、優波離:原為斛飯王之子跋提的理髮者,本為尼犍外道的弟子,後出家皈佛,在諸弟子中,持戒第一。

6、阿育王:摩竭陀國國王,統一全印度,初奉婆羅門教,肆其暴行,殺戮兄弟、大臣及人民無數,後改信佛教,為大護法,興慈悲,施仁政,於國內建八萬四千大寺及八萬四千寶塔,派教師,於四方傳法,使佛教發揚國外。

7、迦膩色迦王:原為大月氏人,征服印度北部,自立為王。他初不信佛教,到晚年信奉佛教,召集舉行第四次結集,建寺造塔,保藏三藏經典,或刻於赤銅鍱中,其功績與阿育王並稱。

8、脅尊者:由昔業故,在母胎六十餘年,生時鬚髮皓白,年八十齣家,自誓願說:「我若不通三藏理,不斷三界欲,不得六神通,終不以脅貼席。」後歷三年,盡償所誓,時人尊之脅比丘,或脅尊者。

9、健馱羅國:在印度西北克什米爾西境,周圍多山,勢極險峻,其山口缺處,為古時中印通路要道。

----------------------------------------------

三十八、佛教基本教理㈠

三法印

佛教中心教理,即三法印與一實相印。佛為鈍根的小乘人,多說三法印,為利根的大乘人,多說一實相印,三法印與一實相印,乃是因機宜的不同,故作淺深略廣的說法。

所謂「印」即「印定」義。佛法真理,可以依三法印或一實相印衡量,印證一切佛法;凡是合於此法印的,即可以判斷是佛法了。現將小乘三法印略釋於下:

⒈諸行無常

此法印中的「行」,是造作變壞義,即世間一切有為法,皆是生、異、滅三相,演變相續,故是無常,不得永恆常住。現可以從兩種道理來說明。⑴三世遷流不住,所以無常;⑵諸法因緣生,所以無常。

何為三世遷流?過去、現在、未來叫做三世。遷流是指時間上,最短的名為「剎那」或「一念」,因一切法,在時間上,是剎那不住,念念生滅,現在的即生即滅,過去的已滅,未來的未生,故謂三世遷流是相續變滅,是無常的。如人生由過去的業識來投胎,到呱呱出世,即由幼而長成,以至衰老而死亡,又再去投胎,成為來世的人,以後又是死死生生,生生死死,如此的三世遷流不住,生命實實在在是無常的。又眾生的生死,叫做分段生死,菩薩的位上生死叫做變易生死,未成佛果,有此兩種的生死,故有一期一期的生死之相可得而此一期一期的生命,即是從「剎那不住」,「念念生滅」的變異而死亡。《阿含經》云:「積聚終銷散,崇高必墮落,合會終當離,有生無不死。」這都是說明人生無常的道理,而要感受生死的痛苦。再從器物來說,一切器物從成立的一剎那,也是新新不住,不停變異,盡到於坏滅,都是無常的現象。

何謂諸法因緣生是無常?因為一切法是因緣和合而有的,因緣離散則消滅,故因緣法是生滅法,以有生即有變,有變即有滅,前滅後生的嬗替,可知因緣所生法是無常的,但非斷滅,而是有其因果定律的。

佛陀是從三世的遷流,與因緣中的觀察,看出一切有為法,是遷流演變的必然性,故建立「諸行無常」印,趣入空義的深理,使學佛者,不貪戀五欲,空去煩惱,向善行善。

⒉諸法無我

佛陀從萬物在空間彼此的相關上來觀察,一切有為法,既是因緣和合,離開因緣,便即散滅;而人身是五蘊四大積聚的,生命的無常的,不過數十寒暑的假相,暫有還歸於滅,而說諸法無我。

佛陀說諸法無我的意旨,是因為一切有情(眾生)執著妄見,以為我是有自主體的,也即是有自性的我,統宰用的我,由此妄執有「我」,叫做「我見」。我見有二:在有情上起執的,名「人我見」,在法上起執的,名「法我見」。亦名「我執」、「法執」。因有此二妄執,就起貪瞋痴煩惱,造惡損人,肆無忌憚,使社會不安,陷入爭鬥現象,失去人生社會和睦相處和幸福。

佛陀為二乘人說諸法無我,就是要破二見,即從緣起理法,說明世間無常存不壞的色法,而人生的生死流轉既是緣起的,現世此軀體,又是五蘊四大的和合,離開五蘊,即歸於無,故五蘊根身的我是「假我」,空無自性的,哪裡有自主體的我?如果有自主體的我,必須具有有常的、一的、固定不變、自由自在的四個含義,但事實我們的身體,是五蘊和合而成的,是無常的、非一的,能變壞的,而且為苦聚,那裡有自由自在?因此就建立諸法無我的法印。小乘人聽了諸法無我印的道理,破人我見,證我空真如。

⒊涅槃寂靜

涅槃即四諦中的滅諦。廣義的大乘涅槃是圓滿寂靜(德無不圓,障無不寂),也簡稱圓寂。狹義的二乘涅槃,是擇滅義,即以聖智之決擇而斷滅煩惱業生。擇滅即解脫生死流轉,而常住寂靜,故稱涅槃寂靜。二乘人證我空真如,尚有所知障(法執)未斷,故有所執,僅能證小乘涅槃。唯佛斷我法二執,證無住大涅槃。因佛福智圓滿,大悲般若常相輔翼,以般若故,不住世間,以大悲故,亦不住出世間,稱為無住涅槃。由此可知小乘的涅槃,與佛果的涅槃不同。但因涅槃的境界是常寂安靜,通稱為涅槃寂靜。

上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三法印中之「無常」、「無我」法印是印定世間有為法是生滅法;涅槃寂靜印,是印定出世間無為法的寂滅法。依次序先說無常,因無常故苦,苦故不得自在,不得自在故即說無我。無我即是由因緣生滅法示現出空的理性。乃知無常無我,即能趣於解脫,到達涅槃寂靜的境域。而諸法無我印,即是貫通有為法的無常,與無為法(不生滅)的涅槃,可以把三法印統一為同一理性。那麼,為何又要分為三法印呢?這是從人的根性領悟及實踐不同上而分立的:如有些人從無常門而悟入,即成「空解脫」,從無我門而悟入的,即成「無願解脫」,從涅槃寂滅而悟入的,即成「無相解脫」。這樣悟入三解脫的境界,就可於同一涅槃理性,而分成三法印。總而言之,三法印是印定宇宙人生是「無常」、「苦」、「空」、「無我」,教人積極背離五欲,修善行善,趣入解脫的安樂大道。

【備註】

⒈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稱三法印,或加上「諸受皆苦」為四法印。由三法印所含之「無常」、「苦」、「空」、「無我」已具備「諸受是苦」之法印,也即是三法印已包括四法印。佛陀說三法印,乃欲令學佛人,了知宇宙人生的真相,是無常、苦、空、無我,而不隨流沉迷,空去煩惱,不造惡業,免受苦報。應積極向善行善,培植美德,以無我的精神,作自利利他的事業。故佛教基本教理是積極的自我革命(革除我執法執及貪瞋痴等煩惱),使自己的道德人格健全。唯世人有的卻批評佛教說的無常、苦、空、無我是消極的思想,這是因不深究佛理致有些錯誤觀念。

⒉分段生死與變易生死:分段生死是三界內凡夫的生死輪迴流轉,有身分形段可見的;變易生死是三界外聖者的生死,已無生死輪迴的身分形段,只是在心念的生生滅滅不停,是精神上的生死。菩薩斷除根本無明,才無變易生死了。

⒊人我見:如計有我、人、眾生、壽者等,都稱為人我見。

⒋法我見:如執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稱為法我見。(俱舍論說,蘊、處、界,包括「色」「心」一切法。)

⒌十二處:六根六塵稱為十二處。處是出生之義,即由六根六塵出生六識。則六根、六塵、六識便合成十八界。

⒍三解脫門

⑴空解脫:觀一切法,由因緣而生,自性本空,無作者,無受者,如此通達的,能悟入涅槃。

⑵無願解脫:又名無作解脫,於一切生死法中,願求離造作之念,不生希求後世之有,以悟入涅槃。

⑶無相解脫:了知四大五蘊皆空,根身為假和合之相離去人我執相,而悟入小乘涅槃寂靜。

⒎小乘之涅槃以滅盡妙離為究竟。滅,謂滅一切煩惱;盡,謂盡證無為法性妙智而與真常契合相應,此即小乘涅槃的究竟。

---------------------------------------------

三十九、佛教基本教理㈡

一實相印

(節錄太虛大師叢書之一實相印)

一實相印---出龍樹菩薩大智度論。以為二乘法,是諸行無常等三法印之所印定,大乘法是「一實相印」之所印定,實相是指諸法的真實相,諸法是五蘊十八界等一切法,就諸法本來之真實相如何,即了知其如何,說明其如何,此乃佛平等大覺之所知境,其餘有情,以其心量有限,其所知境,不能圓滿。初發心菩薩,雖未能證知諸法實相,而能依佛之智覺察,亦可通達諸法實相,其實三法印即一實相印,以皆明諸法因緣生,無自性,依一實相之三方面分別解釋,即三法印,究其根源,即貫通為一實相印。唯與三法印不同的是:⒈遍一切心即畢竟空;

⒉遍一切法即五法三自性;⒊遍一切法即八識二無我;⒋遍一切法即法界無障礙。現略述如下:

1、諸法畢竟空

在一實相印,首明諸法畢竟空義,因緣所生法即有為法,雖有假相幻用,但求其實體,皆無自性,是世間色法畢竟空,心法亦復如是。故有為法畢竟空。有為法,猶有眾緣相續之假相幻用,至無為法並假相幻用而無之,是無為法也畢竟空,故知有為法以因緣生,唯假相幻用畢竟空,而無為法是智觀假設名義,故亦畢竟空,由此一切執著皆無安足處,則無分別智現前,如如相應諸法實相。

2、五法三自性

五法為:⑴名;⑵相;⑶分別;⑷正智;⑸真如。略述如下:

⑴名:言說所依之名字,由名生句、由句生說。通言法界中一法有一法之名,法無量則名亦無量。

⑵相:心所取境界之分齊,名為相。如說此是紅花,此是白花,或說此有意義,此無意義,這紅白之色或有無意義即是相,意識依之立種種名,又用彼名字言說,顯此種之相。凡色法心法之現象皆稱為相,皆可依此立名,是故「名相」相聯,因相立名,因名表相。

⑶分別:無論何法,處在被了知的是名相,而能了知的心識即分別;故能分別的是心識,是主觀,被分別的名相是客觀。這分別是雜染了知。

⑷正智:正是明確正當恰好之意,智是清凈智慧。故明確之了知,清凈之了知即是正智,正智便是無分別智。

⑸真如:清靜正確了知之所知,即真如,也即以無分別正智,於所知真相,如如不異即名真如,此與雜染分別所知之名相不同,以彼分別不與真相相當,是依能知之心識,分別所變起之假相,故非真相。「真如」即能了知之主觀,是極平正相當之了知,不用主觀力稍有變異,全依客觀原來如此之真相,而了知其如此。真如的「如」字即「如此」之義,真相如此,故為真如,真如是法界相性真實如此之本來面目恆常如此不變不異,不生不滅,不增不減,不垢不凈,即為無為法,此五法攝一切法,是故五法又名五法藏。

三自性即:⑴依他起自性;⑵遍計所執自性;⑶圓成實性。諸法無自性,即諸法畢竟空,故三自性即三無性。三性本不可立,然為悟他故,設此三自性以說明之:

⑴依他起自性:即生無自性,以眾緣所生法並無所生法外之固定能生法,亦無能生法外之固定所生法,無能所生故,則不成立而無生,故生無性,是以眾緣之所集顯,有此一法假名為「生」,故是依他起性。依眾緣起,依諸識現,叫做依他起,如人依煩惱業集五蘊諸法所成,故明依他起性即明生無自性。

⑵遍計所執自性:即相無自性。不了知生無自性之依他起性故,乃執有遍計所執之實我實法。這種執著有二相①內執實我相;②外執實物相。以不了知皆眾緣諸識之假幻現,執為實有,實我相、物相皆無自性,乃是妄執。故明遍計所執自性,即明相無自性。

⑶圓成實性:即勝義無自性。此明緣起性空,亦即諸法畢竟空,妄執既除,則得清凈正知,如如相應諸法真相,此即圓成實性,故圓成就本具真實相。以勝義本空,無自性故。

依上五法三自性看來,名相分別正智皆依他起性,以皆因緣生法故,然非遍計所執自性。遍計所執自性,是迷惑於因緣生法為實有,至於正智即圓成實性,是無漏清凈,離一切言說分別的,亦即諸法畢竟空義。

3、八識二無我

八識即前五識:眼、耳、鼻、舌、身五識,第六意識,第七未那識,第八阿賴耶識,即一心有八個了別了別的識。這了別是雜染知見,要轉八識成四清凈智,才是清凈正智,即轉前五識為成所作智,第六意識為妙觀察智,第七末那識為平等性智,第八阿賴耶識為大圓鏡智。能轉八識為四智,便可破我法二執,斷惑證真,故稱八識二無我。這八識在佛陀的聖言中,已經說得很多,不過他沒有明顯的分開說,有的是密意說的。在小乘里,多隻說到六識,只有唯識法相宗的學者,從佛的聖言密意中,從小乘的不完全中,從空義的偏頗中,從外道的紛雜中,經過長期的工夫,經過勝義宗的洗鍊,才建立「八識」的規矩,認為萬法是諸識所現,所有名相分別,都是虛妄不實,要轉識成智,即能了悟諸法實相,所謂實相,即是無相。一切諸法皆以無相為性,無相即是無生無滅、無滅無生,則本來寂靜自性涅槃。

4、法界無障礙

法界即是真如,亦即無分別智相應之真如。如說宇宙,非但指空間時間,實森羅萬物。法界亦復如是,乃總括萬法而言。萬法中無論任何一法,皆為諸法之總相,即一法攝一切法,隨舉一法,即是法界,如一棵樹可統一切法,以依眾緣成故,眾緣之眾緣輾轉無盡故,由是一攝一切,一入一切,故法界是諸法總相義,又界是因義,即諸法之因為法界,即是說,法法雖互入,然不失其自相,此不失自相者,以一一法有不同種子為因,此因種各各不相雜亂,各現行亦各各差別,然此各各差別之因種,又交互相遍,故一一因種,一遍一切,以阿賴耶識中之能力,無方所邊際。以上法界是真如,法界是諸法總相,法界是諸法各別種因,共有三義,又以法界之一一法,互攝互入而不相雜亂,故稱為法界無障礙。此大乘一實相印,以遍一切法皆是如此。

大乘一實相印可說是概括三法印,三法印也能貫通一實相印。從三法印貫通為一實相印來說,必須從諸法無我去理解,因為了知諸法無我,即知是緣生無性、緣成互助的緣起之法,從緣起之說,便知因果相生的流轉門通於無常,因果寂滅的還滅門通於涅槃。因此,無我的緣起觀,即能貫通有為與無為,統一為空無我,亦即貫通諸法緣起性空的一實相印。

【備註】

⒈大乘一實相的義理深奧,把空的理性,用:⑴遍一切法即畢竟空;⑵遍一切法即五法三自性;⑶遍一切法即八識二無我;⑷遍一切法即法界無障礙。說得明明白白,而空的理性,皆不離開因緣法門,由於萬法是緣起性空,顯一切法畢竟空,即色法空,心法亦空。五法的名、相、分別之有為法空,而正智、真如之無為法是智觀上假設的名詞亦空。三自性的依他起,生無自性空,遍計所執的我法二執相亦空,而圓成實性之無為法,亦是勝義無自性(空)。八識二無我即我法二執皆空,能如此理解空義,則心無所執,在法界中,法法互攝互入而不相雜亂,互容納萬法而無障礙。到此境界,煩惱皆空,而現實的人生社會已凈化成為極樂世界。

⒉法界有「事法界」和「理法界」。事法界之「法」指諸法,界是分界,諸法各有自因種,而分界不同,名事法界。至於理法界,即十法界唯一真如法界。總合起來說,法界有三義:⑴法界即真如;⑵法界是諸法的總相;⑶法界是諸法各別種因。

⒊諸法畢竟空

⑴色法畢竟空:有為法乃因緣所生,只有假相幻用,空無自性,故色法畢竟空。⑵心法畢竟空:無為法是智觀假說名義,亦畢竟空。

⒋三自性

⑴依他起自性:依眾緣起,依諸識現---生無自性。

⑵遍計所執自性:無實我相、實法相---相無自性。

⑶圓成實性:破除妄執,得清凈正智---勝義無自性。

⒌龍樹

據羅什譯的龍樹菩薩傳:說他生於南印度婆羅門家,天聰奇特,先博學吠陀、術數、天文、地理等,後與另三個契友,相率學隱身術,出入王宮,淫亂宮女,達百餘日,後事敗,三友被殺,則龍樹僅以身免,因而體悟「欲為苦本,眾禍之根」,遂入佛門出家,先學小乘三藏,次於雪山塔中老比丘處受大乘經典,因其未得實義而起慢心,故有大龍菩薩見而憐愍,接他入海,在龍宮九十天,讀諸方等深奧經典而體語佛法真義。於是回到南印大弘佛法,摧破外道,從事著述。當他教化了南印的國王之後,知有一位小乘法師,對他忿疾,他便退入閑室,蟬蛻而去。龍樹又譯龍猛,或龍勝,據龍樹菩薩傳末所說:「其母樹下生之」「以龍成其道」,號曰「龍樹」。他的著作很多,其中《大智度論》(百卷)羅什譯的,係為大般若經第二會,即大品般若(二萬五千頌)的譯論。其智度論,是以中道立場,顯不共般若(非三乘共學)。

⒍大乘一實相印和小乘三法印的異點

⑴小乘說諸行無常,大乘於萬法為不常之外,還認它是不曾斷滅;

⑵小乘說諸法無我,大乘於真諦說無我之外,還於俗地說化他;

⑶小乘唯以我空而說涅槃寂靜,大乘卻以我法二空而說涅槃無住。大乘之所以異於小乘,都是因為契著這一實相印的妙用。故辯證大乘的教法,而為一實相印。

【習題九】

1、佛教徒的類型有哪幾種?

2、人天乘的佛教徒受持什麼法,有什麼好處?

3、聲聞乘、緣覺乘的佛教徒修持什麼法門?可以得到什麼好處?

4、實行菩薩乘法的佛教徒對宇宙人生怎樣看法?

5、為何說菩薩乘法的佛教徒是模範的佛教徒?

6、寫出「六和」的名稱?

7、何謂身和同住?語和無諍?

8、意和同悅是何義?

9、「利和」包括哪二種利?見和是什麼意義?

10、什麼是理和與事和?

11、佛教教團共同生活的標準是什麼?此標準可為社會一般團體取法否?

12、六和僧團的最大好處是什麼?對教團組織力量有何利益?

13、何謂三寶?三皈依?

14、有的人信佛不皈依,是不是正式的佛教徒?

15、衛塞日是何義?何謂三期同一慶?

16、第九屆世友會又決議改用什麼名詞代替衛塞日?

17、佛陀日是紀念哪三件事?

18、為何佛陀日又叫花節?我們常在佛像前供花果是不是迷信?

19、佛教徒應如何慶祝佛陀日?

20、佛說:做人必須知恩報恩,你以為這話是對的嗎?

21、寫出佛說的四恩名稱?

22、我們為什麼要報答父母恩?

23、國家與眾生與我們有何關係?

24、我們對「精神生命」需要什麼?

25、我們應建立服務的人生觀是怎樣的?

26、第一次結集地點在何處?

27、第一次結集另有窟外結集,計有哪幾藏?

28、第二次結集是戒律上的問題,結果如何決定?

29、第三次結集是哪一位國王所召集?誰為上首,地點在何處?結集目的何在?

30、第四次結集何國國王所召集?誰為上首?地點在何處?結集重要內容是什麼?

31、佛經四次結集都屬何乘結集?菩薩藏是小乘法的結集嗎?

32、寫出三法印名稱?

33、三法印的「印」是何義?

34、何謂諸行無常?

35、何謂三世遷流?

36、何謂諸法因緣生是無常?

37、何謂諸法無我?我的身體是何物和合的?

38、何謂二見(二執)?小乘人聽了諸法無我印理,破了什麼執見?還有什麼執見未斷?

39、廣義的大乘涅槃是何義?狹義的小乘涅槃是何義?涅槃的境界是怎樣的?

40、何謂無住涅槃?小乘涅槃與無住涅槃是否相同?

41、三法印是印定宇宙人生是怎樣的?是不是消極?

42、何謂三解脫門?

43、一實相印是印定什麼法?何謂實相?

44、諸法畢竟空指哪二法皆空?

45、寫出五法的名稱?五法又名什麼?

46、名、相、分別,是不是清凈法?何謂正智?

47、何謂真如?

48、試將三自性列一簡表,並加以簡單說明之?

49、何謂八識二無我?

50、法界有哪三義?何以說法界無障礙?

51、何謂事法界與理法界?

52、三法印如何可貫通一實相印?

53、一實相印與三法印不同的是什麼?我們能了解空的理性有什麼好處?

--------------------------------------

四十、印度佛法的三個時期

佛滅度後,印度的佛法,可以分為三期來觀察,每一期為時約五百年,過此一千五百年後,佛教在印度也主衰微了。

第一期---小行大隱時期

釋尊一生,說法四十五年,除阿含時代純說小乘經教外,其餘華嚴、方等、法華、涅槃時代,皆說大乘經教。

佛滅後,除上座與大眾二部,在窟內窟外,各結集小乘三藏外,文殊、彌勒等菩薩,與阿難尊者,在鐵圍山中,亦結集大乘三藏。又窟外大眾部,所結集的經、律、論、雜、咒五種法藏中,屬於大乘類者亦不少,並非純乎小乘。

大乘教法,雖經七鐵圍山和窟外的結集,然而在佛滅度後五百年間:全印度所弘揚的佛法,多屬小乘,在這時期,雖然也有大乘佛法,夾雜其間,然而由於小乘教法盛行的緣故,大乘教法,就隱沒不彰,所以在這最初五百年中,可以名為小乘盛行,大乘隱沒的時代,同時這五百年,也是所謂正法時期。

第二期---大主小從時期

初期五百年過去了,到了第六百年時,馬鳴菩薩出興於世,造了大乘起信論、大莊嚴經論等,極力提倡大乘佛法,由是大乘教義,始重光於世,到了七百年頃,龍樹、提婆應運而生,為欲對破小乘一切有部等法執,乃廣造諸論,以明大乘諸法緣起,畢竟空義。到了九百年頃,學者因受了龍樹學說的影響,多數執空,陷於斷滅見,由是無著、世親,根據瑜伽唯識學理,發揮大乘妙有之理,說種子能生一切,因果不空,經過這二番陳義之後,大乘佛法,乃風行全印,使小乘成為附庸,所以佛滅六百年至一千年(第二期五百年)中,可以名為大乘為主,小乘為從的時代。

第三期---密主顯從時代

第二期五百年過去後,約在佛滅千二百年間,大乘空宗的清辯論師,根據畢竟空義,破斥有宗,大乘有宗的護法論師,根據如幻有義,破斥空宗,其徒宗之,遂成空有之爭,使大乘思想分裂成空有二系,同時小乘則趨於衰微產狀態。

此時有龍智菩薩,弘揚密咒,把密咒來融攝印度風習,因之密咒乃漸發達,此時大小乘佛法,皆依附密咒而流行。直至佛滅千三百年間,因內有婆羅門教的復興,及後來外有回教的侵入,遂使佛法漸趨沒落,在印度本土幾乎絕跡。所以在這第三期五百年來,可以名為密咒為主,顯教為從的時代。

【備註】

1、正法時期

佛雖滅度,法儀未改,有教,有行,有證果者,是名正法時期。釋尊法運時期限,各經所載不同,古德多依用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萬年之說。

2、馬鳴菩薩

中天竺人,初為外道,善辯論,後為脅尊者的所折服,遂皈正道,大弘佛法,破伏外道,重光大乘宗旨。

3、大乘起信論

有二譯本,一為梁真諦譯,一卷。二為唐實叉難陀譯,二卷。以梁本流通最廣。

4、大莊嚴經

十五卷,姚秦羅什譯,內集種種之因緣譬喻,以勸誡人。

5、龍樹

亦譯為龍猛,出世於南天竺,學問淵博,其學偏於法性空方面,與有部的思想對立。他造中論,十二門論,大智度論。

6、提婆

南天竺人,為龍樹弟子。造百論,以解釋般若系的經,發揚諸法畢竟空的思想。

7、無著

健陀羅國(在克什米爾之西)人,先從彌沙塞部出家,後信大乘,夜升兜率天內院,於彌勒菩薩處,受瑜伽、莊嚴等論,晝則下天,為眾說法,為法相宗之祖。承彌勒菩薩的瑜伽法門,誦出瑜伽師地論、大乘莊嚴理論、辯中邊論等,並造攝大乘論、顯揚聖教論、阿毗達磨論等,廣說法相唯識妙理。

8、世親

梵名婆藪盤豆,或譯天親,為無著之弟,造俱舍、唯識十二論、三十頌、佛性論、十地經論、涅槃論等。大小乘論各五百部,被號為千部論主,以宣揚大乘有宗教義。

9、瑜伽

即瑜伽師地論一百卷,彌勒菩薩說,無著記錄,唐玄奘譯。是唯識學的根本論,說妙有而不說性空,其中闡明瑜伽師所行的十七地,故名瑜伽師地論。

10、唯識

謂世間諸法,惟心識所觀,因一切法皆不離心識,故名唯識。法相宗即是唯識學,將阿賴耶識中,能生一切的功能,名為種子,猶如草木的種子能開花結果。

11、清辯論師

承龍樹中觀的宗旨,作大乘掌珍論,以破護法論師的有宗,而立空宗。

12、護法論師

南印度人,極弘瑜伽唯識之旨,與清辯論師爭論空有之義,年三十二寂滅,傳法於戒賢論師。

13、龍智菩薩

是龍樹菩薩的弟子,金剛智之師,密宗第四祖,壽逾七百,面貌若三十歲人,玄奘法師曾遇之於印度,龍智菩薩勸奘師學密乘,奘師以非素願辭。

14、秘密的神咒

即陀羅尼。密教以持密咒為主,顯教重顯揚教義。

15、小乘

以了生死、離貪愛證涅槃、得阿羅漢果、超脫世間為宗要。因以自求解脫生死,不發大心度世,故稱小乘。乘喻如車乘,是運載義,即由聽聞佛法,喻由佛法的車乘,可運載至涅槃之岸,此唯自度而已。

16、大乘

大乘佛法宗要,在先有超脫世間的大覺悟,而後以護念眾生的大慈悲,施其適應世間度生的大方便。故大乘佛法重在自利利他的精神。大乘可喻如大火車,能利度眾多的人,運載至涅槃之岸。大乘菩薩以菩提心為因,大慈悲為本,方便為究竟,而作隨順世間,利樂眾生,盡於未來方便無盡,不為自利,全在利他,是為究竟。

17、佛滅後印度佛法三時期簡表。

印度佛法三期

⑴第一期五百年……小彰大隱佛教……傳錫蘭暹羅等地……巴利文

⑵第二期五百年……大主小從佛教……傳中國再傳高麗日本……華文

⑶第三期五百年……密主顯從佛教……傳西藏再傳蒙古等……藏文

------------------------------------

四十一、五濁惡世

我們所居娑婆世界,佛經稱為五濁惡世。所謂五濁即是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觀此可知其濁惡的程度,是如何之深重了。

㈠劫濁

人壽本為八萬四千歲,後因德薄,而壽亦每百年遞減一歲,減至二萬歲時,即步入劫濁。可知人壽自二萬歲至十歲,再由十歲至二萬歲之間,皆是是劫濁時代。劫本是時間之名,原無所謂清濁,而造成「濁」的,即是人的煩惱,故劫濁無體,因後四濁而構成為「根源」。

㈡見濁

即眾生的見惑,因見解不正,迷惑惡見,故稱見惑。即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之五類惡見。名為五利使,皆屬見濁。

㈢煩惱濁

即六根對六塵,所生起的貪、瞋、痴、慢、疑五種思惑,亦名五鈍使,即是煩惱濁。

㈣眾生濁

因見濁與煩惱的結果,使眾生的福報漸衰苦報增重,變為心鈍體弱,多逢災禍,名眾生濁。

㈤命濁

眾生因煩惱叢集,心身交瘁,因之壽命縮短,其間老病侵乘,生滅變幻,一旦無常,便成異物,名為命濁。

此世界因具備五濁,故稱惡世。今日世界擾攘不寧,我們處此五濁惡世,應堅定信仰佛教,勤修正法,向善行善,清凈三業,凈化身心,凈化人間,是佛法流轉世間之目的,即在轉娑婆為極樂。

【備註】

⒈娑婆

譯為堪忍,謂此土眾生,安於十惡(①殺害②偷盜③邪淫④妄語⑤兩舌⑥惡口⑦綺語⑧貪⑨瞋⑩痴),忍受三毒,及諸煩惱,不肯出離,故名堪忍世界或簡稱忍土。

⒉劫

梵語「劫波」的簡稱,譯為時分或大時,謂通常年月日所不能算之極長時間。有小劫、中劫、大劫之別。據智度論說:人壽自十歲,百年增一,到八萬四千歲為止,然後再百年減一,至十歲為止,如是一增一減,為一小劫,二十小劫為一中劫,經成、住、壞、空中劫,為一大劫,即一世界成毀的時間。(成、住、壞、空四一中劫,共八十小劫)

⒊五利使五鈍使

詳於(十一)略述六根本煩惱。

四十二、樂的追求

樂和苦,是相對的兩面。樂的一面是天堂,苦的一面是地獄。人人都想追求天堂,誰願意走入地獄?可見喜歡樂的,不喜歡苦的,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可是我們平常碰到的樂事,多分是暫有還無的相對快樂,終是不能永久保存的;那麼怎樣方是真正的快樂、永久的快樂、絕對的樂呢?研究這問題,是把樂分成三項來說:

㈠人間五欲樂

世間的人認為快樂的事總括起來,不出五種:⒈要錢財多,所謂「要錢不要命」;⒉要妻妾美眷多,過著荒唐糜爛的生活;⒊要名譽好,希望人人來恭維他;⒋要吃得好,大吃而特吃,即使沒得吃的,也要對屠門而大嚼;⒌要睡得多,睡得舒服,漫無節制。這叫做財、色、名、食、睡的五欲,是世間的人所共同爭取而要佔有的,但爭取時是苦的,佔有了失去或壞了,又是苦的。所以雖有快樂,是暫有還無的,不能永久的絕對的存在。

㈡天上禪悅樂

佛經里把世間擴大為界,即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共有二十八天,每一天有不同的天人,他們的眠食起居,生活習慣,以及壽命等等,也都有不同的分析。我們人住的這個世間叫做欲界,以五欲維持生命。這些五欲是粗重的俗欲,到欲界的六欲天上,這種粗重的俗欲,就漸漸微薄,漸漸眠伏,轉變為另外一種微妙的細欲,就是依精神上的靜慮禪味而維持他們的生命。到色界的十八梵天,男女飲食的粗俗都沒有了,只有貪愛光明美色和眈著禪悅。但這種禪悅的快樂還是相對的不能持久的快樂,因定力一衰,苦的境界依舊浮起。所以佛經說:「縱使修到非非想,不及西方一去來。」

㈢出世涅槃樂

涅槃是梵語,華譯「圓寂」,是圓滿一切智德,寂滅一切惑染,達到不生不滅的絕對的永久的快樂境地。本來涅槃對生死而說的,亦好像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但這是未證涅槃前的一種方便說法。真正證入涅槃,則境智冥合,能所雙亡,不但生死之名不可得,就連涅槃之名也不可得了。因證悟的理境,是只堪自怡悅,不可以言說的,所以這快樂是超然的、絕對的、永恆的存在。世間的欲樂固不可比擬,即天上的禪悅樂也不能比擬,因佛說天堂也仍有輪迴生死,雖有快樂,還是不能長久,唯有出世的快樂,才是絕對的永恆的快樂所在。

佛世時代有四個新學比丘,一天在討論「世間以何為最快樂」的問題。甲說:「春情美景百花爭艷,身游其間,最為快樂。」乙說:「宗親宴會,大吃特吃,最為快樂。」丙說:「多積財寶,富貴傲人,最為快樂。」丁說:「妻妾滿堂,誇耀鄉里,最為快樂。」四人各執己見,爭論不休,剛剛被佛聽見,就告訴他們道:「你等學佛,未循正道修養,誤以世法為樂,春景剛至,秋來摧殘,有何快樂?勝會不常,盛筵易散,有何快樂?錢是五共(水浸、火燒、賊偷、子敗、官沒)之物,得來辛苦,散去憂慮,有何快樂?妻妾滿堂,難免生怨死離,有何快樂?真正快樂,唯在解脫煩惱,證入涅槃!」

佛又說了一個故事:從前有個信佛的普安王,請了鄰國四個國王來聚餐,討論到世間以什麼事最快樂?甲王說:「旅遊最快樂」;乙王說:「和愛人一起聽音樂最快樂」;丙王說:「家財萬貫,一切如意,最快樂」;丁王說:「有大權力,控制一切,最快樂」;普安王說:「各位所說的都是痛苦之本,憂畏之源,不是真正的快樂,須知樂極生悲,樂為苦藪,得勢凌人,失勢被辱。唯有信奉佛法,寂靜無染,無欲無求,然後證道,才是人生第一樂事。」

涅槃雖是出世的快樂,但須修集世間的善因,才能達到出世的善果,不是希冀一死就可獲得的。說涅槃的用意,是要我們省悟世界無常,認識現實,不離現實而努力,在世廣修善行,改造自己煩惱染污的身心,使成清凈功德所聚的生命,那麼涅槃的解脫之樂就會實現了。

參考:三界二十八天

諸天

㈠欲界6

1四王;2忉利;3夜摩;4兜率;5化樂;6他化自在。

㈡色界18

初禪3

7梵眾;8梵輔;9大梵。

二禪3

10少光;11無量光;12光音。

三禪3

13少凈;14無量凈;15遍凈。

四禪9

16福生;17福愛;18廣果;19無想;20無煩;21無熱;22善現;23善見;24色究竟。

其中:無煩、無熱、善現、善見、色究竟稱為五凈居天。

㈢無色4

25空無邊處;26識無邊處;27無所有處;28非想非非想處。

四十三、學佛的目的與任務

無論做什麼事情,都有一個目的。做事如果不預定一個目的,不但浪費時間,徒耗精力,而且結局也決不會收到美滿的效果,甚至或會留下許多懊悔,造成自己一生的遺憾和不幸!

學佛,自然也需要認清目的。學佛的目的是什麼呢?簡單地說,就是「轉迷成悟」和「離苦得樂」。

迷和悟,是相對的名詞。迷就不悟,悟就不迷。不迷,就是聖者;不悟,就是凡夫。凡夫愚昧,不明人生理性本然的真如,也不明宇宙緣起無常的事相,所以執我執法,起惑造業,流浪生死,長淪苦海。佛號覺者,覺而不迷,有大智慧,對於人生理性的真如,宇宙緣起的事相,有透徹的理解,知道是緣生性空,緣起無我,不從執著,再造惡業,自尋煩惱,以招苦果。這便是迷悟的界線,也就是聖凡的分野。

因此,學佛的目的,不外乎轉迷為悟,轉凡成聖,但迷是迷個什麼?悟又是悟個什麼,乾脆地說:迷是迷昧真理事實,不知修習戒定慧的道法,反而成了貪瞋痴的煩心悟是情理見性,明辦事相,從而修戒習定,由定發慧,便可決破無明的羅網,截斷生死的根源,證登涅槃的彼岸,生起離苦得樂的勝用。

離苦得樂,是學佛的目的,也是成佛所起的特殊妙用。人生痛苦多端,但歸納起來,不出物質的苦和精神的苦。衣不蔽體,食不充腹,住難遮身,行無舟車,都是物質缺少的痛苦;至於精神的痛苦,那便是一個慾望。慾望一起,想這不得,想那不得,沒有金錢,想金錢,有了金錢想子女,有了子女想做官,有了官想長命。像秦始皇那樣,派遣徐福入海求仙,漢武帝那樣延召方土煉丹,希望自己長生不老,結果是幻想一場,終歸於空,不但難填欲壑,精神上乃是留下一種無可彌補的缺憾和痛苦。

為了世人不再沉迷,所以我們提倡學佛,因為佛法教人清心寡欲,解結去縛;而能獲致這種修養,使身心恬澹寧靜,少欲知足,必須要了解諸法性空,緣起無我的真理,對於世間一切的事物,看得透徹,不爭不執,即於現世,便可減少許多自尋煩惱的苦痛了。若再能依戒定慧的三學去修習,斷除貪瞋痴的三毒習氣,那麼,就可獲得出世解脫的涅槃之樂。

但是,學佛的任務,還不光是為自己解決痛苦,尋求快樂;還要普為一切眾生解除苦難,得到快樂。在現世少欲知足,減少煩惱的痛苦;或修習戒定慧的道法,得證涅槃。這都是在消極方面,為了自己要離苦得樂,所達到的目的。我們在達到這種目的之後,更須進一步地拿出積極的精神,來了社會服務,來教導社會,來化度社會,來了社會廣大的人群謀福利,使廣大的人群都走上離苦得樂的境地。像佛說:「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像地藏大士說的:「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學佛的人能夠這樣做,那麼,不僅學佛的目的達到,亦是學佛的任務完成。

【備註】

1、地藏菩薩

佛將涅槃前上忉利天為母說法,以報母恩,並囑咐天人護持佛法,勸地藏菩薩代佛度冥界眾生,直到彌勒成佛。地藏菩薩肩荷教化地獄眾生,此與他的本願有因緣。他為光目女時,為救其生母在地獄之苦,而於清凈蓮花目如來前,發願度生不盡,誓不成佛,即所謂「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

又地藏菩薩化跡:生於公元六九六年,新羅國王子,姓金名喬覺,廿四歲,落髮出家,攜白犬善聽,乘船渡海,入大唐之九華山修道,端坐七十五年,曾入定二十年,得閔公獻九華山為其道場,閔公的兒子跟他出家,名為道明和尚,後閔公也出家。地藏菩薩世壽九十九(僧臘七十五)。入滅日子是農曆七月三十。其肉身納石函中,後經開函,法體依舊,顏貌如生,嘆為奇蹟。於肅宗至德二年建塔安置法身,塔成發光如火,因名建塔處為「神光嶺」。

2、徐福又名徐市,是齊國人,自稱為道士,告訴始皇,海中有三神山:一是蓬萊,一是方丈,一是瀛洲,這些神山都住滿了仙人,臣願替皇帝入海求仙,求得長生的方法,但要先期齋戒,還要帶了童男女數千人,一同前往,並預備許多供給的食用物品。始皇聽了大喜,命人到民間募童男女數千,並供給許多食用之物,命徐福入海求仙,可是徐福尋得一個海島,就在島上和那些童男女一齊住下,不再回來。只虧得始皇夜望仙人降臨,連信息都沒有。秦始皇結果只做了十二年的皇帝就崩於沙丘。

3、漢武帝是中國漢朝最強盛的皇帝,他造了華麗的宮殿,迷信神仙,希望長生不老,故延召方土煉丹。

四十四、現實主義的佛學

(節要錄自「太虛大師全書」)

佛學的原理,用一種名詞把它表示出來,就是現實主義。宇宙間一切存在的事事物物,都可謂之「現」,這些一切存在的事實,叫做現實。所謂現實主義,就是這些一切存在的事實,本來怎樣,就明白它是怎樣,事實如何,就說它如何。佛對於全宇宙覺得明明白白,所謂「洞見諸法實相」。在佛法上謂之「法爾如是」,就是全宇宙一切存在的事實本來如此。但世間上的種種主義,是參加個人主觀和私見的,佛陀的現實主義則非主觀私見的,故可說是無主義的主義,只是說明宇宙存在事實的真相。而為簡別世俗的現實主義,故亦名之「真現實論」。但今「現實」一名分析之應為:㈠現變實事;㈡現事實性;㈢現性實覺;㈣現覺實變。茲分別說如下:

㈠現變實事

即現起變動的如實有事。現起者在時間上非過未的而是現在的,在空間上非隱藏的而是顯現的。變動者剎那變化的,遷流不息的,轉換無常的,生滅不停的。如此顯起變動的,方為如實而有的事物。譬如人的一生,何年何月何日生,何年何月何日死;物件的何時成何時壞,都是遷流變化的。這種變化,在眾生方面可謂之生命之流。眾生中的人生之生命,其來無始,不是那年生後才有的;一生不過是生命流的一種變化假相,宇宙一切事物亦如此,時刻變化,而永久相續不斷。

㈡現事實性

「現事」即現變實事,「實性」即於現變實事中的真實性。現事就是現前變化密移轉動生滅有為無常的全宇宙事事物物。而宇宙包括人生皆因緣和合而有的,無固定性,無獨立性。這叫做諸法無我性,就是現實的實性。如人由家庭的教養,受學校的教育,生命在社會中,是社會性,宇宙性,人的成功,就是宇宙的成功。譬如一個地方,都是有道德的人,自然可造成此地方的安樂繁榮共處。依此道理做事,自有公平性,即成大公無我:因為大公無我,就是人生宇宙的實性。

㈢現性實覺

上段所說現事實性,以普通名詞,現事謂現象,實性謂本體。今講現性實覺,是於此現事實性的實際證知,便不單是現象的覺知。上段所一切事物皆因緣和合而有,但只用言文思想所明的道理,仍與實相隔離。而要能證得緣成理性的諸法實相,就須學到證得實相的真智,這真智就是自覺證智,也就是佛陀最高覺悟的無分別智。假如證成此智,則一切迷妄已去,一切苦海皆無。至於這佛智如何而得,就要根據佛法裡面修慧親證的方法,要辦到止觀並行,引出無分別智始可證得。前面二方面還可以用理論解釋,這第三方面必須依法實修,只要有適當的方法,修積成功,達到成佛目的,就是佛學的最精要處。

㈣現覺實變

「現覺」即現性實覺,現覺實變,也就是前面所講現性實覺中的實際變化。現謂顯現,覺即覺了,實謂事實,變即變化:變謂已有事物變遷或變換而未滅謝,化謂化成他物,即化此為彼,化彼為此,或化有為無,化無為有。今講現覺實變,是佛菩薩的智境。現性實覺與現覺實變的關係,是體與用的關係。在現事實性事所明的是境,現性實覺中所明的是照境之智。境與智都只是明體,所以總攝之曰「境智體」。現在這境智體上進一步生起窮極妙不思議化用,即明現覺實變,故是從體起用。而這神變妙用決非前三重之所有,僅佛果或八地以上菩薩有之。又佛果現覺實變並不同於眾生的業報變現,因為聖者的變是明徹覺照中的變,非若凡夫系由異熟果來,因為佛已證人生和宇宙一致的實性,不但能受用宇宙,而且能轉變宇宙。不過人假如能依據佛法修持,則宇宙一切,我們亦可以自動變化,不待外求,即所謂「三界唯心,萬法唯識」。人人有心,所以人人自己能變化,只要自己對於宇宙真相有相當的認識,立志力行,則大聖、大賢、英雄、豪傑,乃至發大願成佛,都能自由自主,不過看智識到何種地位而已。佛法正是指示人們發展本能,就在這世界中實現無上的真境。故人類等一切有情之改善宇宙,皆須從自己之心識做起。

佛教的現實主義,是指迷歸正,不是消極的、厭世的或迷信的,而是發展人生到達最高最圓滿的地位,以最高成佛為模範。把人的本性實現出來,從人生體現出全宇宙的真相,才圓成人的意義。因此,佛學是人生所需要的,現在已為世界各國人士所重視,這是因佛學能啟示現實人生的正道。

【習題十】

1、佛滅後印度佛法的三個時期,第一期大小乘教法怎樣?

2、提倡大乘佛法的有哪幾位大師?

3、密咒由誰提倡?到佛滅千三百年間,佛教在印度為何幾乎絕跡?

4、試用簡表列出佛滅後印度佛法的三個時期?

5、寫出五濁的名稱?

6、何謂見濁?

7、何謂眾生濁?

8、煩惱濁與命濁是怎樣的?

9、我們處此五濁惡世,應如轉苦為樂?

10、人類的性情是愛樂的呢?愛苦的呢?

11、人間有什麼樂?

12、天上有什麼樂?

13、出世有什麼樂?

14、佛對新學比丘有何教誡?

15、四個國王說的快樂對不對?

16、佛說涅槃用意何在?

17、我們應該怎樣追求人生的快樂?

18、做事無目的有何不好?

19、學佛之目的是什麼?

20、迷的情況怎樣?

21、悟的情況怎樣?

22、迷個什麼?悟個什麼?

23、學佛為何可以解除痛苦?

24、學佛的任務是什麼?

25、何謂現實主義的佛學?

26、何謂現變實事?

27、人生的生命流如何?

28、何謂現事實性?試舉例說明之?

29、何謂現事實覺?佛智如何證得?

30、何謂現覺實變?人生可獲得自由解脫嗎?

31、為什麼人生需要佛學?

32、我研究佛學的心得?

----------------------------------

附錄㈠三寶歌釋義

作詞:太虛大師

作曲:弘一律師

一、佛寶

人生長夜,1宇宙黮暗,2誰啟以光明?三界火宅,3眾苦,4煎迫,誰濟以安寧?大悲,5大智,6大雄力,7南無佛陀耶!8昭朗萬有,9衽席群生,10功德莫能名!今乃知,唯此是,真正皈依處,盡形壽,獻身命,信受勤奉行。

二、法寶

二諦總持,11三學增上,12恢恢法界身,13凈德既圓,14染患斯寂,15蕩蕩涅槃城,16眾緣性空唯識現,17南無達摩耶!18理無不彰,蔽無不解,煥乎其大明,19今乃知,唯此是,真正皈依處,盡形壽,獻身命,信受勤奉行。

三、僧寶

依凈律儀,20成妙和合,21靈山,22遺芳型;修行證果,弘法利世,焰續佛燈明。23三乘聖賢,24何濟濟?南無僧伽耶!統理大眾,一切無礙,住持正法城。26今乃知,唯此是,真正皈依處,盡形壽,獻身命,信受勤奉行。

【題解】

世間以珍貴稀有的物品,稱為寶物;佛教是接引世人,離苦得樂的宗教,而整個佛法,以佛、法、僧為基本主幹,喻如寶物,以冀世人,能信受奉行皈依教者,如獲至寶的意思。

【作者簡介】

太虛大師是本歌詞的作者,大師生於清光緒十五年(民國前二十三年)。原籍浙江之崇德(石門),生長於海寧,在民國三十六年三月,示寂於上海,世壽五十九歲,大師十六歲即出家,僧臘戒臘均為四十四。

大師主張以佛法倡導現代人心,故倡導「人生佛教」。大師又主張教理、教制、教產之革新,創新佛教運動,雖經發端,而未完成。

大師為一近代佛教領袖,早歲獻身革命,中年弘教利群,曾游化歐美。晚年復翊贊抗建。組佛教訪問團,赴緬甸、錫蘭、印度、星洲等地訪問,並朝禮聖跡。藉以聯絡感情,宣揚我國民族為獨立生存與正義之奮鬥。惜於抗戰勝利後二年,正待復興佛教之際,竟舍報上生,得舍利三百餘顆。

大師著述豐富,散見於海潮音及諸報刊,後經其門人編為太虛大師全集。全書七百萬言,分為四藏二十編。

弘一律師為本歌作譜,師夙精美術音樂,於民國十九年與太虛大師,同在廈門之閩南佛學院執教,遂請其撰作曲譜。

律師生於遜清光緒六年(民國前三十四年),籍貫天津。在民國三十一年示寂於福建之泉州。世壽六十三歲。律師於民國七年七月,落髮於杭州虎跑寺,同年九月在靈隱寺受戒,僧臘戒臘均為二十五夏。圓寂後於承天寺荼毗時,多色火焰上升,百日中揀獲各色舍利一千八百餘顆。靈骨塔分建於杭州之虎跑寺及泉州之彌陀岩。

律師持律謹嚴,後人推為近代律宗祖師,故稱譽為律師。

律師的生平,出家前後,判若二人。前者,他是一位藝術家、音樂家,也可以說是一位風流倜儻的多情才子,後者一旦披上袈裟,這一突然的轉變,立刻變為持戒重律的苦行僧。

律師的著作不多,蓋出家後著重於行持,以身示教,難行能行,為末世佛法作示範。詳見於林子青著「弘一大師年譜」及陳慧劍所著「弘一大師傳」。

【注釋】

1、人天是指六道凡夫中的人天二道。以六道輪迴中的凡夫,生死流轉,不能出離,喻如漫漫的長夜。因為人天是有情世間(六道)中地位最高者,單舉人天,即包括六道而言。

2、宇宙是指器世間,即此世界而言,黮是黑暗,暗是不明,是說此世間為無明煩惱所包圍,即所謂五濁惡世義。

3、三界是欲界、色界、無色界。即六道凡夫所依止的居處,猶如一座火宅。火者,指生死煩惱無明之火;宅即指三界。出於法華經之譬喻品「三界無安,猶如火宅。」

4、眾苦謂眾生所受,有種種苦,如三苦:⑴苦苦---謂從寒熱饑渴等所生之苦。⑵壞苦---謂偶現之樂境失去時所感受之苦。⑶行苦---謂諸行無常遷流不息不得安定之苦。又如人生,則有八苦之分:如生、老、病、死、愛別離、怨家聚會、所求不遂、五陰(身心)如火熾盛的苦等。

5、救拔眾生的苦,謂為悲心;佛的悲心廣大,故名大悲。

6、智是智慧,佛的智慧深廣,能通達世間和出世間的一切事理,故名大智。

7、大雄是佛的德號,因佛具有十力:

⑴能知一切物的道理和非道理;

⑵能知一切眾生三世因果業報;

⑶能知各種禪定及解脫、三昧等;

⑷能知眾生根性的勝劣,得果的大小;

⑸能知一切眾生種種知解;

⑹能知眾生種種境界不同;

⑺能知一切眾生行道因果;

⑻能以天眼見眾生生死及善惡業緣而無障礙;

⑼能知眾生宿命及無漏涅槃;

⑽能知眾生一切迷惑及余習氣能否永斷。具此十種雄大無比禪之力,故名大雄力。我國佛寺之大殿,多懸「大雄寶殿」匾額者,即此之謂。

8、南無是梵語,義是皈依尊重。佛陀耶也是梵音,是佛的全稱,簡稱為佛,此雲覺者。耶是尾音,無義。

9、萬有指宇宙間一切事物。惟佛智慧,光照一切。

10、衽為依襟,席是卧席,佛視眾生猶如赤子,以衣襟裹而抱之,或安置於卧席,謂為衽席群生。

11、二諦是指真俗二種真理。真諦是聖智所見的真理,俗諦是凡夫所見的真理,一切佛法,皆依二諦而建立,故名總持。

12、三學是指戒、定、慧三學,依之修學,可以達成不再漏失煩惱。這三學都叫增上之學,因其為成就佛德的增上因緣。

13、恢恢是弘大義,法界身即佛之真身。又簡稱法身。

14、清凈功德圓滿的意思。

15、煩惱染污憂患俱滅之義。

16、蕩蕩是廣大義,涅槃為梵語,此雲不生不滅,謂佛已抵達了脫生死之境域。

17、一切法眾多條件和合而生,若徹了是假合,其性本空,並無主宰,唯識所現,自無實體,此即是整個佛法的真實義。

18、達摩耶為梵語,此譯為法。

19、理彰蔽解,即顯大光明。

20、有規律、具儀範的活動。

21、六種和合為僧伽應有的清凈生活。⑴身和同住;⑵口和無諍;⑶意和同悅;⑷戒和同修;⑸見解和合;⑹利益同均。此為六和合敬。

22、指昔日佛陀說法之靈鷲山。

23、佛法的光明,能破眾生的愚暗,如燈之能除長夜的黑暗,喻如佛法之傳持延續。

24、三乘為聲聞乘---依四諦為運載而渡彼岸者;緣覺乘---以十二因緣起修而解脫者;菩薩乘---修六度萬行,利濟眾生而運出三界歸抵涅槃者。乘為運載之義。聖賢是指修學之大小乘階位的稱呼。

25、僧伽耶是梵語,略稱為僧,此雲合和眾,三人以上方稱僧,廣義包括四眾佛弟子,狹義單指出家的比丘僧。

26、正信的佛法堅固喻如城,不為外魔侵入可安居。僧為住持正法之人。

語體譯述

一、佛寶

人生等六道的眾生,都在這漫長的黑夜中,輪迴生殖器宇宙間呈現著一片黑暗,隱晦不明。有誰能給我們揭開黑暗,啟發光明呢?

三界的眾生,被圍困在一座大火宅中,受著種種痛苦的煎熬,又有誰能幫助他們逃出火宅,而給予安寧呢?

這必須要具有大悲心、大智慧和大雄力的聖者,才能夠做得到,所以我們要發出呼救的信號,皈敬「佛寶」啊!唯有佛陀,他的光明,顯照世間的一切;唯有佛陀,他的大悲心,視眾生如初生的赤子,像慈母一樣用衣襟來裹抱我們,出離火宅,安放在卧席上,使我們獲得安寧。所以佛陀的功德是無邊際,不可以言語、思惟來稱讚或想像得到的。

到今天,我們才知道,唯有佛陀,才是我們真正可以歸投依靠者。所以我們應該要以此有形的身體和壽命,在這一生中,獻出我們的身命,來信仰承受佛陀的遺教,並且時刻不斷地去實行。

二、法寶

佛陀所說的教法,離不開真諦和俗諦二種,這是佛陀分別一切法的事理淺深的準繩。戒、定、慧三學是世尊所立的教法,也是依佛教理所修行法中的三大綱領,依照著三學去進修,可以作為成就佛德的增上因緣。佛的法身是充滿周遍、廣大無邊際的,我們若依照上面所說:二諦的教理三學的實踐去做,也可以證得這弘大無邊的法界身---同佛一樣的真身。等到圓滿了你所修的清凈功德,那麼你以前所染污憂患的心身,便獲得了寂靜和安定,不再有一切煩惱。這樣,你便可以浩浩蕩蕩的,進入不再有生死苦惱的涅槃之大城了。

我們必須知道宇宙萬有一切諸法,都是從因緣和合而生,若就真實義來講,由於一切法中,都是生滅無常,不能自主宰,都是因緣所生,沒有自性,所以說他是性空而無實體。只是由人的心識中所顯現出來的而已。

我們既知佛法的真相,便應該皈敬「法寶」,因為佛所說的法,不論是世法或出世法,包括一切事理因果,沒有一樣佛未說明的。也沒有一樣煩惱的彰蔽,佛未解脫的。所以,這光明煥然的佛法,住在這世間,如日當中,照徹一切,我們眾生,如暗遇明,無不獲益。

到今天,我們才知道,唯有此佛法,才是我們真正可以皈向依靠的。所以我們要盡此一生的壽命,獻出我們的生命,來信仰承受佛陀的教法,並且持續不斷的去實行。

三、僧寶

依照著清凈無穢的戒律和儀範去做,能防止過失和罪惡。來成就僧眾的六種和合,外善他同,內自謙卑,有這樣和合的精神,才是真正的僧伽,也是昔日世尊在印度靈鷲山聚眾說法時代遺留下來的芳型,作為後世僧伽的模範。

僧伽必須自己依照佛說的教理去修行,才能證取應得的果位。然後再將自己所學的佛法,弘揚開去,利濟世間群生,這樣的自利利他,才能使發了發出光焰的佛陀教法---這能破宇宙黮暗,能破六道長夜的法燈,延續不斷,這都是僧伽住持佛法的功德。

由是,獲得三乘果位的聖賢,人才濟濟,又何其多!所以我們要皈敬「僧寶」。因為他能統理大眾,而無任何的障礙,去住持護衛正信佛法之城。

到今天,我們才知道,唯有僧伽,才是我們真正可以信賴皈依的人,所以我們盡此有形的報身壽命,在這一生中,貢獻出我們的身命,來信仰承受他的教化,並且一直不斷地去實行。

【本歌詞大意】

這是一首讚頌佛法僧三寶的歌詞,內容雖短,卻歸納包含了整個的佛法。第一部贊佛功德中,從人天長夜至功德莫能名,是正明佛寶的世界各地後面六句,則為慕德勸皈依。前者先明皈依的因緣,再指出可以皈依之處;後者先明皈依處,再說要獻身皈依。綜合起來講,這第一部歌詞中說明了四諦中的苦、集二諦,啟發救濟,表明佛德。既明佛德,復示其能破暗救苦,以顯其體用。

第二部贊法功德中,從二諦總持至煥乎其大明,是正明法寶功德。後六句是知益勸皈依。前者,先就二諦三學等以明法身,次約性空唯識以顯法寶,後者則為勸皈依。綜合起來說,這第二部歌詞中,說明了四諦中的滅、道二諦,表明佛德,復示法寶的宗要以顯其體用。

第三部贊僧功德中,從依凈律儀至住持正法城,是正明僧寶功德。後六句德勸皈依。前者說明了僧伽的德相,後者則指出僧的體用。綜合起來,先明和合相,次明二利德,以下則顯其體用。

【後記】

這首歌詞的意義,既廣且深,加上弘一律師的譜曲,又肅穆莊嚴,已成為我國佛教的教歌。在黃梅調及浮詞靡音流行的今日,確有發揮一點振作的作用,由於新進教友,不明其義,姑以淺近注釋,希望以音聲而作佛事,讓青年教友略明大意,故不揣簡陋,參考塵空法師的廣釋,擇要選注,尚祈教界大德指正。(朱斐)


推薦閱讀:

王爺的問題
內心的執著是業障,阻礙著自己境界的提升
心誠則靈的大悲咒
佛學入門手冊之八【五蘊 十二因緣】
佛學入門

TAG:佛學 | 佛學入門 | 入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