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成唯識論本文抄第八卷(大正藏2262部)

  論第八卷本文抄三十四目次

  十五依處

  親者即近  聖言量  觀待因  遠望當現  若約能引  望初自果  引發因  滅法待因  尋伺地生起因  三性真如  疏中脫略  太寬太狹  但是士用依處  清凈相違因

  論第入卷本文朱三十四目次_  論第八卷本文抄三十四

  十五依處段

  問。燈中釋十因不增減出六對且親疏遠近二對有差別乎。  問引發定異二因可通未閏種子耶。  燈雲。論如是四緣依十五處立為十因者。同依處有十五。何故因但十而不增減。答。略頌辨釋。頌曰。果於因違順。顯與及形待。親疏並遠近。順別立十因。釋有六對。一違順對。分為二因。相違因不相違因。違者相違。因能違諸法不生等故○順者謂餘九因皆順生果。名不相違因。二就順中分顯與對。顯者謂隨說因。由言說故能顯諸法。非為因生。與者謂同事因。謂從觀待乃至定異。皆同能生助與果故。就同事因。分形持對。離於二因。形謂形待。立觀待因。待因果起故。持謂扶義。立攝受因。又於同事。分遠近對。離於牽引生起二因。二因中有等流異熟二因別故。名為親疏由因雲果有遠近故。於近之中。分順別對。離為二因。謂引發定異。故此十因更不增減(文)。  周記雲。燈親疏與遠近者。親者即近。疏者即遠(文)。  信睿記雲。文親疏與遠近。解雲。等流習氣異熟習氣。如是第名為親疏。以望所生之果。為因緣增上故。是親疏二種因與遠者。名牽引因。亦此二種因與果近者名生起。亦親疏之因與其果是遠近故。言親疏與遠近也(云云)廣章雲。何故唯立十因耶。答○有為之中。且分為二。一者違二者順。順者名不相違因。違者名相違因也。就順之中復有二種。一者顯二者與顯。謂隨說因以能顯了諸法故。謂同事因以能隨順與果故。亦有形持對形謂觀待因以能形待對為因故。持謂所余因。以並有能持攝於果故。持中復有二。一者親。謂牽引生起二因。二者疏攝受因。親中有二。一者近。謂生起因。二者遠。謂牽引因。又有順別對。順者謂引發因。別謂定異因(文)。  問。陳那論師言。聖言量通現比二量歟。  燈雲。言隨見聞覺知者○瑜伽第二說。見謂眼根現見外色。聞謂從他。覺謂不見及未曾聞。但自思惟稱量觀察。知謂於內所受所證。九十三說。見知二種現量所攝。覺謂比量。聞聖言量。准此即說眼根名見。意因耳生緣教名聞。通緣一切名句文三屈麴生。故陳那說。彼聖言量者比量所攝。故聞是意。因耳聞聲故耳稱聞。耳實不能緣名等故。非比量故。緣非對言亦此聞攝。論多依彼聞聖言故○知者即是耳鼻舌身。五俱意識。第八心品。及諸定心。瑜伽別說自內所受所攝等故。又說此知現量攝故。即顯見知唯現量攝。聞覺二種。通此非量。及顯見知通漏無漏。聞覺唯有漏。諸無漏心緣教生者。知所攝故。非比量故(文)。  燈雲。二廢立者。以理而論但應立二。一知二覺。一切比量皆知所攝。一切比量非量皆覺所攝。或應立三。現量比量別故。今為四者眼用遠明。知中離出獨立為見意識用廣。聞覺知攝。分位開三。外緣師教。及自推尋。內證境故(云云)。私書入畢。  纂要雲。問。古師能立皆說三量。今者陳那量何唯二。答。論一切法不過二相。一自二共。得自相心名為現量。得共相心名為比量。定心緣教即得自相。散心緣教好即得自相。陳那約此能緣之心。量但立二○古立三者有雲。古師以緣聖教。後及所余心故立三量。緣於聖教所生現比。名聖教量。緣於所余現比心得。名現比量。今助一解。即能詮教名聖教量。何以故。唯識雲。聖教正理為定量故。豈以小乘不信第八取信大乘緣教之智以為量耶○古師心境別明。陳那隱境從心不越二量。故不違也(文)。  二量章雲。問。彌勒菩薩無著天親。皆立現比及聖教量。陳那天主後習於前。云何各二。答。陳那菩薩。取能緣心。以所緣境無過自共。此中自相即局付自體。共相即貫通余法。緣自相心名為現量。緣共心名為比量。離此二外。無別所緣可更立量。故但立二。故理門雲。為自開悟唯有現量及與比量。彼聲喻等攝在此中故唯二量。由此能了自共相故。非離此二別有所量為了知彼更立餘量。天主菩薩陳那門人。師資相順故。亦不立彼聖教量。取聖教之量。由教生故。若定心緣名為現量。以分明各證故。若散心緣名為比量。籌度比類貫余義故。在攝境智別說故分三量。教境能詮故。從於智亦立量名。今據所生量唯立二。教從於智亦名為量。由此聖教名亦名二量生二智故更有異解。如抄中說(云云)。  二量章雲。問。諸外道等。或立譬喻義准無體小量並何量收。答。隨其所應比量所攝。昨故自悟及以悟他量唯有二。實不增減(云云)(私書入也)因明疏上雲。諸量之中。古說或三。現量比量及聖教量。亦名正教及至教量。或名聲量。觀可信聲而比義故。或立四量加譬喻量。如不識野年言似家牛。方以喻顯故。或立五量加義准量。謂若法無我准知必無常。無常之法必無我故。或立六量加無體量。入此室中。見主不在知所往處。如入鹿母室。不見苾芻知所往處。陳那菩薩廢后四種。隨其所應攝入現比故。理門雲。彼聲喻等攝在此中。由斯論生但立二量(文)。  明燈抄雲。文問。瑜伽雲證緣無者。聞謂比量。即緣名等雲者。於未自在散心位中。依比量心聞於教法。即緣名等生心中。解雲聞謂比量等。佛及菩薩言自在位後得智心說法聞法。並緣名句。說聽之心。雖緣教起。然離分別無異行轉故云現量。故云定自在位即許現緣。言現緣者現量。故如理門雲諸修定者離教分別。釋雲。若生得惠聞思惠菩帶教緣故云共相。境即非現量若修惠中一向離教緣自相故。即通是現量(云云)。  康元二年二月十六日。私書入了慈信。  二十唯識疏下雲。陳那以前古內外道大小乘師。皆說三量。一現量二皆量三聖言量○陳那以後。其聖言攝入比中。此體除此外更無故。知因明疏(等文)。  玄贊一雲○若但聞聲可唯在耳。既緣名義便在意中。故瑜伽聞謂比量(等文)。  秘三(論二)雲。問。既無其根。云何得言佛邊聽法。答。第六識聽不待於根故。瑜伽雲聞謂比量(文)。  理門論雲。此中現量除分別者。謂若有智智於色等境。遠離一切種類名言。假立無異量諸門分別。由不共緣現現別轉故名現量(文)。  因明疏下雲。又傳雲。外道立宗。現比量外。有至教量量雲。非此極成現所有量非現量攝。極成現理所不攝。量所攝故。猶如比量○言極成現量。簡不極成。以佛法許至教亦是現量攝故○因中言極成。簡隨一過。以大乘至教量是現量故。言量所攝。簡不定過。為如比量。極成現量所不攝故。至教非現別有耶。為如非量。所不攝故。非別有體耶○又成立離比量外更有喻等量者。又大乘許譬喻量等非量攝故立量雲。非現極成比所有量攝。極成比量所不攝故。如現量。簡過如前。陳那菩薩以此量無過。但與立量。為相違決定因量。雲現比量外無至教量。量雲。非現比所有一分不極成量是現量攝。比量所不攝量所攝故。如現量。又成立離比量外無義准。量雲。非比極成現所有一分不極成量是比量攝。現量所不攝量所攝故。如比量。簡過如前。是故陳那。依此二相唯立二量(等文)。  明燈抄雲。  伽鈔第一雲。見聞覺知。如對法第一疏及九十三說。見知現量。聞唯言量。覺是比量。所受所證所觸所得者。或以鼻舌身三。及五識俱識意。並定心意。如次配之。此釋聞者屬耳及意。教唯意緣故。九十三說。聞是聖言量。亦不相違。或耳鼻身舌如次配。所受等四。其五俱時意。皆是知。總通此因。聞是聖言量。故耳在知中(云云)。  深密經疏上(玄范)雲。問。若爾何故伽九十三聞是至教量。答。至教通聲及名句文。此四是現比量境故。伽七十三雲。名是三惠境。故知。名句文通比境。聲通現比道理易知。是故耳根及以耳識。雖能現量不廢是聞。問。若至教量通現比者。何故理門唯經量攝。答。理問論。約彼多分及散心說及不自在位識緣名句。故比量攝。不約少分耳意二識及自在定心所緣聲等(文)。  問觀待因可攝親因緣法乎。  疏雲。論二領受依處謂處觀待能所受性。述曰。觀者對也。待者藉也。即是此因通能所受。然所假藉能所之受是余非。然有人云唯三受為體者不然。亦待食等而求啖等。即以所待食為欲因。若待情慾方求飲食。以受為食因。然領受通能所受○然大論等。皆言待此若求若取。即所待受為所求等因。三十八等雲。觀待足故。足為因故。有往來業。未必以受為因。所待非受故。又此論雲通所受故○今於能受唯取受數○其所受中通一切法。但除種子因緣之法。此因疏疏故。唯疏相待方是此因。如種望芽。內種望同皆非此因。不爾下應言得等流果。以不得故。唯疏相待者得。即親所待皆是引發牽引等攝。問。何故說因緣是牽引生起攝故。亦是定異等攝。說觀待因是觀待。後是牽引等攝。竟有何失。答曰。不然。以名遠故。名觀者即要非親。定異等因名相通故。又解。若親相待亦是引因。下此果中。但據疏遠不言親者。不說得等流果等也。此解為勝。又解。觀待情慾是觀視義。要境待情。情待境方是即能所受性。以種望芽。非情能所觀待故非此因。問。若爾何故言足為因故有往來業。答。亦是內法情所待故。因緣芽等法。非情所待。情所待時非因緣故。前說正義。既所受中以所待為因。芽待於種亦可此因○論謂觀待此令彼諸事或生或住或成或得。此是彼觀待因。述曰。大論等意勢與此同。此顯觀待因果於四處轉但除親因緣(文)。  別抄雖有四釋。不斷邪正也。  太抄雲。疏答曰不然○名相通故。解雲。此第一解○疏雲。又解若親相待○此解為勝者。此即第二解○此解勝前解如愚意者。此中疏第二解即順論文。以論文中說觀待因中望任成得。若生及得皆有種子生現行故。雲觀待因中通親因緣。於理為勝。又解觀待○故非此因者。即此中疏文更無別解。即重成前第一解○疏雲前說正義○亦可此因者。此中疏文更無別義。重成立前第一解○疏中雖有二解。取疏者為勝。今觀待因疏相不了親者(文)。  翼雲。疏前在義等者。即指前第二解。雲又解若親相待等解為勝。又雲前說正義至亦可此因者。前文未意觀待因不取親因緣。觀待疏遠故。取芽待於種亦得名觀待。亦者以親亦疏也(文)。  要上雲。論二。種滅望諸法能為幾因。可為觀待牽引生起攝引發定異同事不相違。合八因。唯無隨說相違(文)。  要決雲。觀待因中下第八疏有其二說。一雲此除因緣余疏相待。疏相待。二雲亦通因緣為觀待因。後說為勝(云云)若約後說。今此種說望現行法為觀待者。是即因緣名觀待因。若約初說此增上緣名觀待因。謂且如意識種子。望五識現為觀待因(文)。  疏七末(增上緣處)雲。論此順違用於四處轉生住成得四事別故。述曰。此顯用果。其順違用於何處起。即此果法。謂於四處轉。謂一法生。生已住及成。即一切有為法得中通有無為。生者如大論第五識揚十八說。自種為先余法色無色建立。助伴所緣為和合三界法生。住者如對法第五。論風輪於水輪等。成者大論第五等。雲謂成立成菩薩。即攝彼二。成謂所知勝解愛樂為先。宗因譬喻為建立。大眾敵論者和為合。所立義成○得者彼雲。三乘種姓為先內分力為建立。外分力為和合。識得涅槃。內分如理作意等是也。外分佛興世等也(文)。  或生或住等文可准之。  問。牽引因望當遠果名實因緣歟。  別抄雲。問。牽引因望遠自果是因緣不。若許成者。何故第七解四緣中。解因緣出現種因緣中。言能引次後自為功能。及起同時自類現果。而不言引遠現果。又解種子第二義中。雲緣生現果立種子名。此對同時現行方成種子。解雲。引遠自果亦是因緣。而第七雲引同時果。且約相顯故作是說。若不爾者。此牽引因總非因緣。如何得有親疏二因。論不應雲業要遠習氣亦爾。又菩薩地十因二因相攝如何二因是能生因。故知。牽引因有親也。種子第二義雲。依生現果方言種名。猶自果方立因名。此就相顯。亦不相違。(文)。  疏下雲。論隨順處方顯諸依處引等流果一切功能。述曰。顯等流果即依處中七依所得。謂習氣望自類種。有潤望現行及自類種。真實見亦望自類現行。隨順差別功能和合不障礙七也(文)。  疏下雲。論受望於取有望於生有因緣義。述曰。此二支望後有因緣義。愛增名取。愛種能生取故。謂等五種識轉名為有。所生現行名為生故。有因緣也。有不望老死隔生支故。今鄰次說。不爾識望名色。乃至展轉亦爾。約當生位得為因緣。緣起經說生引同時故。今約種望種相鄰支體為論。識等未潤故。識等種望生等非因緣(文)。  伽鈔十一雲。今此中雲牽引因者。一切種子。望後自果是牽引因。即行如支善惡種子。遠生自善惡行。識支生生老死。皆自種是因緣故。故今是能生攝等(文)。  燈六論七雲。論一切種子識。西明雲。能引自類。及引同時自類現行。是因緣性。即自問雲。若爾如何牽引種子為因緣性。解雲。實非因緣。然菩薩地假名因緣。因緣類故。今謂不爾。遠望當現名為牽引。未潤等種自類相生亦是此因。故名因緣(文)。  疏七末論七雲。論能引次後自類功能。及起同時自類現果。此唯望是因緣性。述曰。謂能引次後類功能。顯自類相生義。簡善惡種為異熟種之因緣。彼非自類故。此非間越。問越好間斷不次。便非因緣(文)。  義演雲。問若陋越非因緣者。如何牽引種子說為因緣。解雲。據實非正因緣。菩薩地說牽引為因緣類故。假說因緣(文)同西明意歟。  問。西明意今論牽引因對有為果故不得離系果(云云)溜洲大師可許乎。  燈雲。論習氣依處等者。西明自問。准菩薩地。依依牽引因引二涅槃。如何此論睛得果中不得離系。此論種子對有為果故。五果中除牽引生起。不能親證離系果故。此解不爾。今謂若約能引即取種子。菩薩地是。若據能證即除種子。此論文是。非此論中唯望有為。但種現殊。引證有別。各據一義故不相違(文)。  疏雲○且凈因中。與能證涅槃清凈之法為遠因。勿見大論等言此因證得涅槃為清凈因。便經果是無為法。無為疏疏遠非因生故。論不說得離系果故。今此因親。此三性之因果隨因性。因緣親生增上生故。能引等流增上果故(文)。  秘雲。瑜伽論雲○又安住種姓補特伽羅種姓具足能為上首。證有無餘二涅槃界。望彼清凈為牽引因。釋曰。種能證涅槃之智為牽引因。非望涅槃。涅槃非是因所生故。舉所證理顯能證智(文)。  別抄雲。問。牽引因得無為不。解雲。不得。以種子為體。不生地無故。若爾大論何故言得無為。由聖道得無為。約遠展轉。非此因生(文)。  伽鈔十一故。論解清凈十因中牽引因○安住種姓○二涅槃界等者。即種姓望證二涅槃界智。為牽引因。不望涅槃(文)。  疏下文雲。論若離系果攝受引發定異同事不相違因增上緣得。述曰。離系果五因得○以望清凈有為牽引故亦不得(文)。  問。牽引因通已潤種子歟。  問。西明意以一種子望初自果色生起因。望後自果名牽引因(云云)可許之乎。  (又西明釋彼六因中等文牽引生起互相攝云云可許之乎)。  論雲。三習氣依處。謂內外種未成熟位。即依此處立牽引因。謂能牽引遠自果故(文)。  燈雲。西明○又問曰。瑜伽第五。說業種子為牽引因。名言種子為生起因。如何此中約潤未潤開為二因。解雲。又此二因通諸種子。如此論說。然尋伺地就相顯說。以業對疏故名牽引。名方生果親名生起。此牽引生起多義不同。或有處說近遠相對二因門。如雜集第四。無明望老死為引。無明望行為生故。或有處說名言業種為二因門。如雜集第四。無明望老死為引。無明望行為生故。或有處說名言業種為二因門。如尋伺地。彼論雲。依習氣依處。由凈不凈業等牽引自體。乃至廣說。有潤種子依處。三界系法各從種生。名生起因。顯揚同此。今謂此文說兼未潤已潤。名為引生。於生說潤顯引未潤。不唯業種已潤與名言對。故二論雲。愛為能潤。種為所潤。故引經雲。業為感生因。愛為生起因。或有處說種子能生異類自類二因門。如菩薩地離染中說。同法中無明等法。所有懷已長種子。今此種子。望於餘生生老等。為牽引因。無明等法名別種子名生起因。今謂此中亦約遠近已生已長故近。望於餘生生老死等即是望遠。故無記因中雲。由各別種子種處稼穡差別而生為牽引因。即彼種子。望所生芽生名起因。又雲。一切種子。望後自果名牽引因。望初自果名生起因。非必異類。或有處說種對涅槃菩提人法二因門。如菩薩地清凈因中說雲。今謂此中亦兼未熟及已熟位名為引生。說攝受因親近善土。聽聞正法。諸根成熟。名攝受因。次說生起故由成熟(文)。  秘雲○瑜伽論雲○又於現法中○為牽引因。釋曰。此望出果通近及遠(文)。     遁倫記第十雲。於現法中無明等法乃至為牽引因者。泰雲。現在無明行熏成種子。以此種子。望未來餘生生老死等。遠牽引故為引因。若現在愛取有望生老死。為生起因(文)。  燈雲。論菩薩地說等。本釋雲。牽引種子生起種子。合六因中諸因緣種未潤已前。亦未成熟。皆名牽引種。即牽引因全四因少分。除生起因故。若初潤已去皆名已熟。即生起因全四因少分。除牽引因。是此生起因。西明雲於六因。諸因緣未潤未成名牽引種。已潤已熟名生起種。要集雲。有說順前違後。有釋順後違前。然雲有釋於理為勝。今謂不爾。准西明釋。六因俱通牽引生起者。即牽引生起二種何殊。若雲望果位分二因緣種。正生現果已潤熟故名生起種。即此因種後自果。未潤熟故名牽引種。由此俱通者。引說亦非。准此即應生起在初牽引居後。又不可有潤望果遠近說分成二。前文自雲。未成熟位。謂能牽引遠自果故。已成熟位。有生起近自果故。故知。牽引牽引種。生起即生起種。違彼等文不可更分。彼後文雲。彼六因中諸因緣種皆攝在此二位中故者。意說。已潤之種。卻說未潤之時名牽引種。未潤之種影論。若潤已去名生起種。雲彼六因皆攝在此二位中故。據談其體。只是未潤全名牽引種。已潤全名生起種。故不違後。然下論釋尋伺地文言生起因。與釋菩薩地文有別。彼文不約潤未潤分。但據親能生自果者即是生起。不為一例(文)。  常記雲○案本疏○(如疏文)(此意六因言總意別實彼二種各攝五故)測雲。牽引亦攝六中未熟。生起亦攝六中已熟(此意二種皆通六囿。一種望果通生熟故)集雲。今謂測釋於理為勝○會前出體因緣種體。望果位分二因也。謂因緣種生同時現熟名生起。即此因種。望後自果未潤熟故。名牽引因。由此道理。生中有引。引中有生故此為勝(此會不然。種體雖一所望各別。生熟二門不交雜故。猶如一是隨體長短不雜會。取基釋於理為以不違教。深契理故。具如本疏也云云)。  論雲。菩薩地說牽引種子生起種子名能生因○此說牽引生起引發定異同事不相違中。諸因緣種。未成熟名牽引種。已成熟位名生起種。彼六因中諸因緣種。皆攝在此二位中故(文)。  疏雲。論此說牽引至名生起種。述曰○即是合六引中諸因緣種未潤已前。亦未成熟皆名牽引種。遠牽自果。即牽引因全四因少分。除生起因故。若被潤已去皆名已熟。即生起因全四因少分。除牽引因。是生起因。近能生起果故(文)。  伽論第三十八雲。一切種子。望後自果名牽引因。除種子外所余諸緣。名攝受因。即諸種子。望初自果名生起因(文)。  即初種子所生起果。望後種子所牽引果。名引發因。  鈔十一雲。論諸解牽引因一切種子望手自果是牽引因者。如識種子。望老死果是牽引因。若望名色是生起因。是此中意故(文)。  又雲。論解能生方便二因攝十因中雲。當知。此中牽引種子。生起種子。名能生因。所余諸因名方便因者。如第五卷尋伺地文雲。能生因者謂生起因。方便因謂所余因。如彼前文自解。牽引因雲由凈不凈定。熏習三界諸行。於三界中。牽引愛不愛自體。即牽引因。唯約行支異熟因而論故。尋伺地方便因中攝。是增上緣。今此中雲牽引因者。一切種子。望後自果是牽引因。即如行支善惡種子。還生自善惡行。識支遠生老死皆自種。是因緣故。故今是能生因攝○望初自果是生起因。如識種子。望名色等亦能生因等文。  十因章雲。無明等七支名牽引因。受取有三名生起因(文)。  問。引發因可引異性果乎。  論雲。十一隨順依處。謂無記染善現種諸行能隨順同類勝品諸法。即依此處立引發因。謂能引起同類勝行。及能引得無為法故(文)。  疏雲○同類言。簡異類為因。唯望自性。然勝品言。簡自同類與下品為因。大論第五等。雲無記與善染為因。謂本識中各別自種。然望現行亦性同也○此以性論之則狹。以界論之則寬。隨其所應。顯揚等論雲。欲界法與三界無漏為因。色界與色界無色界無漏法為因。無色與無色及無漏為因。無漏與無漏為因。不言與下法為因也。果望自類其性必同。界系有異(文)。  燈雲。論引發因。本疏解雲。必是同性望後勝品。性論則狹。界論則寬。西明雲。但顯隨同類。未必同性。要集釋雲。有釋意者。三性種子。隨能依識成無記性。雖性不同。然相順故能生善等。問。此言隨所依識成無記性。雖性不同。然相順故能生善等者。為善種依識名無記故。生現善法名相順。為生異性名相順。若生異性違諸論說。若還生善此即性同。如何得言未必性同。故前第二雲。因俱果俱有善等性故。亦名善等等(文)。  別抄雲。問。此發定異有何寬狹。解雲。定異寬引發因狹定異通異熟。然約界地狹引發唯性同即引異界。由此下文引發不言得異熟果。問。若引發因唯約性同非異性者。如何得有非因緣種解雲。若論種子具有親疏。若引發因唯約同性。由有業種。即非因緣。各據義異。亦不相違(文)。  十因章雲。然言引發者。若清凈法之引發因。因體通有漏無漏。唯有為唯善性。以論言同類勝品引故。既言於勝品亦得為因。何妨三性俱能引耶。果法無漏。通有無為。定唯善性○言引發者。若雜染法之引發因。因體通三性。唯有漏唯非為也。果性同前也。亦可無釋也(文)。  若雜染法即引發因者。因體通三性。唯有為有漏。果法通三性有漏無漏。唯有為也。若據因有漏善法斷證離系果。何妨果法通無為耶○第三無記法十因者。引發因者。唯有無記法即此發因。因果性同(文)。  周記雲。章(既於勝品上至三性俱善等)雖作此釋道理稍難。有漏三性望於無漏。無漏可得名之為上漏無漏善惡等殊。何名同類。故為可(文)。  或本雲。章何妨三性俱能引果者。今菩薩清凈因引果者。名引發因。前文便故。便菩薩三性各各自性名為引發。非是三性總為善因(文)。  又雲。章亦可無此釋者。前來所說。三性之因。並能與彼勝三性果而為其因。論言得與勝為因。故今不許者。不約三性互得為因。論中但勝同類故。不言異類(文)。  要雲。六十六明有因法雲。又先所作諸業煩惱。於三界中異熟果勝。此異熟果。由業煩惱引發因故名有因法者。此非十因中第六引發因。引發因論不說得異熟果故。此是望定別因等。隨其所應異熟因。對漏別果假立引發因名。疏相引發故。對滿果滿因說故(文)。  周記雲。樞要對滿果滿因說故者。諸引業。親引起總報名為定異。滿業異此立引發名(文)。  賓記可見之。  疏下雲。論此說牽引至名生起種。述曰○其引發因。取種引自種。種引現行。為因緣者。除現引種。及引現行。異姓異種及涅槃等。彼非因緣故(文)。  或本雲。及引現行異性種(文)(太抄雖依此本。諸本多以姓字也)。  伽論三十八雲。從無明支乃至有支。展轉引發。後後相續。望於餘生生老死等。為引發因(文)。  疏下雲○謂大論第十。彼問。若諸支相望無因緣者。何故說言依因緣立十二支也。答。依增上緣所攝牽引生起引發三因說。非有因緣等(文)。  蘊雲。問。牽引生起有業種故。理即不違。其引發因下不說得異熟果。此中如何說依增上攝引發耶。答。引發因中。亦說現引起現及得無為。此皆增上緣攝也。問。彼論意說十二支設得無為。雖是增非是有支。何以為證。答。如有支中無是望不善業。愛望取等。既是同類相引亦是引發因攝。故知。彼論問答無違(文)。  問。大乘意識滅法可待因乎。  問。西明意霜雪望青葉為相違因(文)。  溜洲大師可許之乎。  疏雲論十四障礙依處至生等事故。述曰○大乘滅相雖不待因。相違因與後後法為生因。與前法相違名相違因。非與前法滅為因也(文)。  秘雲。問。大乘滅法而不待因言相違因。豈非自噬。答。如疏及俱明與彼相違之法而作因也。且如因明四相違。有義破雲。若言與彼相違為因令彼生等。此正相順何名相違。今解。即與當應生等諸法為因。謂彼應生由因違彼令不得生。以彼所違不生等而為果故。相違即因。詳曰。理亦未可。當應生法彼既不生。即是無法。何得有法與無為因。若言以彼不生住等而為果者。既雲與彼當應生法而為其因。何得以彼不生住等而為其果。乃果無因。因無果也。若言與彼應生法上不住等。而為因故云與應生法為因者。若爾因望不生住等何名相違因。正順彼不生等故。故從疏正。文如燈引(文)。  燈雲。論若增上果十因四緣一切容得者。問。相違因以何為增上果。要集雲。有說。章雲如霜等與青葉等為相違因。黃葉為相違果。西明釋雲。即由霜故。令青等不生即相違果。又雲。由霜等損青葉故。令青葉等失緣不生得非擇滅。霜為違因。非擇滅為相違果。今謂二釋俱難。何者若青等不生即相違果者。不生者是何法。若彼青等不生即無體法。如何無法與有為果。又不相違因雲。○此相違因若闕若離。是不相違因。不可無法與有為因。若雲青等失緣不生得非擇滅。霜為違因非擇為果者。亦不爾。若望非擇還是順因。不可與青等為相違因。別取非擇為果。又論釋。因順益義。緣是建立。故知。不與不生住等為因。若雲望不生住等是順益者。復不得雲相違因。又無體故誰為果耶。問。若爾相違誰因果。答。今謂本釋取黃等為果。即黃等因。若爾相順何相違。答。此言無過。如四相違因與相違法為因故。菩薩地雲。若雜染品諸相違因。當知即是清凈法因。若清凈品諸相違因。當知即是雜染法因。是故此論總說十因得增上果。望義別故(文)。  十因章雲。若方隨說因等者。十綿皆提業釋隨說即因。乃至不相違即因故。問。相違即因者。豈滅亦有因生耶。答。不然。但與黃葉為因。不與已滅青等為因。即是能相違即因故。名相違因。相違果者。謂黃葉是(文)。  論一雲○若言是動非實有。才生即滅無動義故。有為法滅不待因故。滅若待因應非滅故(文)。  燈二雲。問。何以得知大乘相不待因。答。大莊嚴雲。又如煎水至極少位後水不生。亦非火合水方無體故。量雲。許是滅故。如無為滅。唯取有為動滅為宗。以余滅為因。隨取少分故亦無過(文)。  伽論三十四。伽鈔第九。委釋之可見之。  大般若經第三百四十八雲。複次善現若菩薩摩訶薩。如是觀察緣起法時。不見法無因而生。不見有法無因而滅(文)。  量勝王經第三滅業障品雲。善男子。一切諸法從因緣生。如來所說異相生異相滅。因緣異故。  疏三雲。經善男子至從因緣生。贊曰。初釋難後引證。此釋難。雖前後生滅。一切諸法而由因緣力故生。由因緣力故滅。此但舉因緣生。必定有因緣滅。故影略言不說滅。雖滅不待因據見生說。若未來生應落謝。應能感果。由懺因緣令彼不起。亦名為滅。即待因滅也。經如來所說至因緣異故。贊曰。此引證。一切如來皆同此說。故云如來所說。相謂體相。異法體現生異法體滅懷。如明生而闇法。有能生因緣能滅因緣(云云)是所以義。所以有異故。懺法生善法生不善法滅(文)。  太抄(論四之所)雲○若大乘對法論。說斷惑法。且如斷惑唯斷惑種子。善心起時現行惑已無故。又問。如何斷惑。過去惑已滅。未來惑未生。現在惑不住。答。即由如是如是聖道現前時。則由如是如是惑種。更不引生後念種子。後念種子永不生故。名為斷惑。聖道未起時。惑種常相續故也(文)。  問。尋伺地所說生起因明業種歟。  論雲。有尋等地說生起因。是能生因。余方便攝(文)。  伽論第五雲。依習氣因依處。施設牽引因。所以者何。由凈不凈業熏習三界諸行。於愛不愛趣中。牽引愛不愛自體。又即由此增上力故外物盛衰。是故依諸行凈不凈業習氣依處。施設牽引因。依有潤種子因依處。施設生起因。所以者何。由欲色無色界系法。各從自種子生。愛名能潤種是所潤。由此所閏諸種子故。先所牽引。各別自體當得生起。如經言。為業感生因。愛為生起因。是故依有閏種子依處。施設生起因(文)。  伽鈔第二雲。論文但有染凈二因。略無無記。習氣依處以有漏無漏內外所有實種假種未成熟位而為自性。去果遠故。此文唯依雜染種說。說凈不凈業引內外果故。不依無記清凈因說。唯識寬通。有閏種依體同習氣。但成熟位與前不同。此亦唯說唯說染。染中唯說業不說名言種。乘前以說故。亦應如唯(文)。  倫記雲(引伽抄許也)。  真空疏第三雲。論依習氣因依處至施設牽引因。述曰○今依此文。唯取業習氣為體○論依有潤種子因依處至施設起因。述曰。此下第四文。有說三界生老死等名言種子。此種子及行支種欲得果時。由愛閏故自果也。由當地無明行先所引故。言先所牽引等也(備如是說)引證中。此有說感生因者前牽引因。生起因者。取愛取及不閏名言種子(備如是說)有說此經文隨增而說也(測如是說)(文)。  伽論第三十一(聲聞地)雲○生起因者。謂若領受諸無明觸所生受時。由境界受。生後有愛及能攝受愛品痴品所有諸取。由此勢力。由此功能潤業種子令其種子。令其能與諸異熟果。如是一切名生起因(文)。  瑜伽論第五十文雲。複次依種子緣依處。施設因緣。依無間依處。施設等無間緣。依境界緣依處。施設所緣緣。依所余緣依處。施設增上緣。複次依習氣隨順因緣依處。施熟果及等流果。依真實見因緣依處。施設離系果。依土用因緣依處。施設士用果。依所余因緣依處。施設增上果。複次順益義因義。建立義是緣義。辦義是果義。雙建立因有五種相。一能生因。二方便因。三俱生因。四無間滅。五久遠滅因。能生因謂生起因。方便因謂所余因。俱有因謂攝受因一分。如眼於眼識。如是耳等於所余識。無間滅因者謂生起因。久遠滅因者謂牽引等(文)(私書入了)。  問。三性真如可攝離系果乎。  論雲。三者離系。謂無漏道斷障所證善無為法(文)。  疏雲。此即無漏斷障所證。八無為中不動相受滅。擇滅三性真如是。對法雲。隨眠永滅是此果故(文)。  蘊雲。論三者離至善無為法者。謂虛空等雖是無為。以善言簡不動。想受有永有暫暫伏惑得亦名離系。自性離系故。此解不然。違此論文。要現起道斷結得故(文)。  太抄雲。疏雲八無為中不動想受滅三性真如為果者。此諸無為皆是離系果也。此中意說。若假實別論約詮門者。即於真如上約斷煩惱中名為擇滅。擇滅中分出不動想受滅。今者唯約究竟斷惑所得不動想受滅無為○其虛空非擇滅不是離系果。論文既雲。斷障所證善無為。故此以上皆約顯。若攝假從實。前五無為皆是三性真如體也。即此真如名離系果。若據實而言。其真如體唯是善性。若約詮顯。即名善法下真如。不善法下真如。無為無記法下真如也(文)。  忠安記雲。論斷障所證善無為者。又基說。不動想受滅三性真如為體者。不動等三其義可然。真如不然。所以者何。真如本來非離顯故。若謂如說無住功德以所依真如為體故者。此即應但真如為體。不應亦通擇滅等三。然約斷障所證義。以擇等為體性者。何開真如(文)。  問。法士用師意根依處可得士用果耶。  疏雲○有說五處得。謂領受依處。亦望士夫為士用為觀待因故○士用作用和合不障礙依處所得○第二師說。法亦名士夫。即領受·習氣·有潤·無間滅·士用·作用·真見·隨順·差別功能·各和合·不障礙十依處得(文)。  秘雲。疏雲十一依處得者。實根依處亦得此果。疏中脫略但言十一。非疏本意。何以明者。答。疏前解士用處中而作法雲。如眼根等生眼識等。名法士用。所以知也。若不爾者。豈疏前後不逾數紙。即自鉾楯。故定脫略。既加根依合十二處。有義十三。加境界處。詳曰。不取境界。望彼士用之果。而勢疏遠。故後二師明士用果。而皆不施所緣緣得(文)。  疏上文雲○如眼識生以眼根及種為士用依。而以等無間緣所緣緣等為作用依。根稍親故。此約法為士用說(文)。  然大三十八說。唯除種子所余諸緣名攝受故。此乃助成攝受。故除因緣。  疏雲。論所余處言顯諸依處得增上果一切功能。述曰。此即隨前所不攝法並是此體。此據別體。謂語境界根障礙依處全。餘十一少分(文)。  又雲。論不爾便應太寬太狹。述曰○士用處言唯目第九。即自依處中。亦引增上等流果等。若攝彼盡即太寬失。余或四或十處。亦得此果。若不攝者。亦太狹失(文)。  下文雲。論士用處言至是故偏說。述曰○以士用果望於處者。即士用處名顯。及體相亦顯。故偏說之。非餘四或十依處無也(文)(次文如下引可見之)。  伽抄二論五雲。士用依處復有兩義。一五蘊假者。二別別法。如前果中說。若依初義。即顯第二第九十三十五。此四依處得士用果。若依後義。即顯第二第三第四第八第九第十十一十二十三十五。此十依處得士用果(云云)。  西明疏雲。士用處言至一切功能者。釋士用果。准下論文自有兩說。若依初說五依處得○若依後說十一處得。謂領受·習氣·閏種·及無間滅·士用·作用·真見·隨順·差別·和合·不障礙。不取餘四以無力故義顯可知。或可十二加根依處。無文遮故(文)。  文義記雲。言士用處言顯諸依處等者。基說。初師五處領受士用作用和合不障礙處。後師十一處得。謂二三四五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五。測釋。一雲說同前。或可後說十二加根依處。觀解初師唯四處得。更除作用。以非主故。後師十二義同測釋。下語文但除所緣緣故。或加障礙。范雲。初師五處後師十二。寂雲。初後二師皆無所緣故。心心所法非士用果體。證曰。初師五處後師十二。不應除根及作用故。不合加彼障礙依處。前准可知。境界依處無作用故。不得士用。望根無間領受等故。心及心法士用果體(文)。  問。法士用師意依境界依處可得士用果耶。  秘雲。有義十三(如次上書之)。  三身章雲。依前諸因得三身中。因緣生者。等流增上。或是士用。或非士用。增上緣得可通四果。唯除異熟佛果無故。餘二緣得定有增上。必無離系。等流士用或有或無。自類勝品者有等流。余相望非有。彼勢力得者有士用。余相望非有(文)。  余文皆如次上。  問。論中釋瑜伽所余依處得境上果文有二師說。且初師意。若不言顯諸依處者。有太寬太狹過(云云)太狹過如何釋之耶。  疏雲。論不爾便應太寬太狹。述曰○余依處中亦有太寬。即前四外余依處中。有等流等四果體在。若並是別增上果者。即為太寬。唯除前四所攝之外為所余者。前依處中亦有增上果。如習氣中不得異熟果者。即諸因緣種。隨順中不得等離系者。引後自類等。領受中亦有不得受用者。如脛待足等。若不攝彼便為太狹。故知。於我所說為正。或此增上唯應難狹。餘四依依處得余果故。然此寬狹。一準於前得果依處頭數故也(文)。  蘊雲。疏領受中亦有不得士用者等○問。此中應言士用依中亦有不得士用果。何言領受耶。答。疏下文中。士用依處無所得士用果者。不可言士用處也等(文)。  太抄雲。今此文亦應言士用中亦有不得士用果。疏中言領受依者錯也(文)。    翼雲。疏領受中亦有不得等者。即顯領受中不得士用者。如脛待足。即是士用果也。問。此如脛待足亦是有往來。士夫之用何不取之。答。不然。士用果者。有此士用。能感當果可名士用。此待足等有何果可感。故非此果(文)。  肝心雲。文領受依處至如脛待足等者。東抄雲。約人士用得士用果說。即顯領受有得士用果。是有不得者。若領受中皆得士用果。即脛待足等不得。此依處說攝盡。故知。此中有得不得(已上文)。  疏雲。論隨順處言至一切功能。述曰。顯等流果即依處中七依所得。謂習氣望自類種。有潤望現行及自類種。真實見。亦望自類現行隨順差別功能和合不障礙七也(文)。  又雲。論真見處言至一切功能。述曰。謂依處中五依處得。謂真見隨順亦引涅槃故。差別功能各引自乘果故。和合不障礙得(文)。  問。士用依處中可有不得士用用果乎。  論雲。士用處方唯詮第九。雖士用果余處亦招此處。亦能招增上等而名相顯。是故貪說(文)。  疏雲○即士用處名顯。及體相亦顯。故偏說之。非餘四或十依處無也。但是士用依處。必得士用果。不可同前言此處亦能得非士用依處。必得士用果。不可同前言此處亦能得非士用果。但有總言亦能增上等。此士用依所得士用。亦得名增上等故。亦不盡理(文)。  太抄雲。即於士用果上義說為增上果等也(文)。  疏上文雲。士用處言唯目第九。即自依處中。亦引增上等流等。若攝彼盡。即太寬失(文)。  義蘊太抄(如上書之)。  問。清凈相違可得異熟果乎。  要雲。其清凈十因中。二因得異熟果。謂攝受因及相違因。清凈攝受因者。謂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如理作意法隨法行。及先所作諸根成熟名攝受因。即顯此與出世法為攝受因。故得異熟果。相違因者。若清凈品相違因。即是雜染因故。得異熟果。由此同事不相違。亦得異熟。即攝受因故。論中據雜染因故無有失。或此皆非。清凈法因。以清凈為果故。無異熟果(文)。  要決雲。文或此皆至無異熟果。解雲。興公判雲。雖有二說。或解為勝。無處說言攝受相違二因得異熟果故。望清凈果說凈十因故。又本章雲。唯得清凈之相違因。因唯有漏。果唯無漏。太賢師雲。樞要清凈相違。即雜染故實得異熟。依雜染因。論且不說非也。彼雜染法。若望異熟非相違故(文)。  十因章雲。清凈等十因者。言相違因者。唯得有清凈之相違因。不得有持業也。因體通二性。不善有覆無記故。若總言之。何妨亦通三性耶。唯有為非無為。唯無漏唯善性也(文)。  廣章雲。其清凈相違因者。唯得清凈之相違因者即因也。因體通三性。不善有覆等唯有漏有為也。果法通有為無為無漏善也。或可有即因。因體唯凈。果通不無記性也(文)。  燈雲。問。相違因即染善。云何不說得異熟果耶。無間滅依及根依處。俱通三性。何故攝受不得異熟果耶。答。無間滅依及根依處。並相違因。俱是現行。異熟果者。約望種得。問若爾如何名有異熟。答。據實能有名有異熟。去果稍遙不說得之(文)。  伽論三十八雲。種姓不具足。不值佛出世。生諸無假處。不親近善士。不聽聞正法。不如理作意。數習諸邪行。彼望清凈為相違因。此相違因若闕若離。是名清凈不相違因。若雜染品諸相違因當知。即是清凈法因。若清凈品諸相違因。當知。即是雜地因(云云)。  嘉吉三年(癸亥)十月七日於社頭西雜談義屋下□分之扃終寫功果。沙門專(年二十八)抑去九月十六日付河上五個開相論事沒落之方眾引率豐田井戶等群勢。上責於彌勒院之門外致合戰。遂而坊舍放火。於時北風厲吹。余炎覆南仍光林院太興院等。一時成灰燼訖(同筒井十市著尾高田令沒落畢)同二十三日。日野一品殿等。奉引立五性院宮。構皇居於中堂。率百人群百勢。楯籠中堂並西塔釋迦堂。同夜押寄禁裹。運取三種神祇。燒拂皇居。然而欲奉捕帝。帝著羅為女姿。竹裹中納言奉負之。奉入近衛殿。次日奉成行幸於伏見殿。同二十五。仰時之管領4山(德本)可令誅罰逆徒之由被下綸言。仍管領命山門使節。令責彼兩所逆徒。散散成畢。則奉搦五性院宮。同二十六日。奉返入三種神祇之隨一內侍所伏見殿。神璽寶□未見。同十月二日。於日野一品山門而誅之。子息宰相中將為始。於六條河原。六十餘人被斷頭畢。為希代不思儀之門。因筆記量之者也。  夫神璽者。為帝都之寶物。朝庭之重寶之處。去嘉吉三處(癸亥)九月二十三日內裹回祿之。時凶賊奉取之結。爰長祿二年(戊寅)北野宮為國賊滅亡。仍神璽宇多小川奉相傳之。去八月二十八日御南著東北院御兩宿。同晦日御入洛畢(十七個年之間田舍御沉淪)。

  論第八卷本文抄三十四_  論第八卷本文抄三十五目次

  四緣段

  即無前過  此義雖勝

  三業段

  不動業  法爾業種  望生現果

  十二有支上

  識支體  雜亂體  現起報受  發業無明

  輪第八卷本文抄三十五目次_  論第八卷本文抄三十五

  四緣段

  問。疏中即無前過但有後失(文)秘師如何釋乎。  疏雲○就如一眼識中。俱時心心所。一一別互相望。雖是同聚而是別。展轉相望唯有增上緣。見分相分一切皆然不相緣故然此心心所不相緣。相分所杖本質同。若見分相分不相緣故。非如大眾部緣俱生心心法故。若許緣者。不同一所緣過。受不與心同一緣。大乘見分不許自緣。亦有此妨。然極相近不緣俱法。說自證分得自緣。即無前過。但有後失。若爾如何名同一所緣○同一所緣總有二義。一所杖質同名為同一○二相似名同一。即第八俱心心所法。及第六識緣未等。雖或無本質不託他變。各各自變相似名同一。不要心王緣心所之境生名為同一也(文)。  秘雲。疏即無前過但有後失者。若許同時見分相緣。總有二失。一無同一所緣之過。若言自見得自緣者。二者即有心自緣妨。如刀自割。今有第二自緣之妨故後失。非前疏中別有二過後失也。或前疏雲見分相分不相緣故。今許自證得緣自見。無見相望闕同緣失。然同時相心心所見而不互緣。望彼相分同時王所不同緣過。相分見後故名後失(文)。  蘊雲。疏許說自證分○但有後失者。今說受自證分與余分同緣。受見即無不同一所緣過。以受見分不與余見同緣。於受便違。下論勿見分境不同質故。此為後失也。又解雲。既許自證緣。受見分即無一心等見分自緣之過。受之見分既不緣受見。仍有不同所緣之失。雖有二解。後釋為正(文)。  太抄。義翼。肝心等釋。可見之。  秘第二雲。疏上座部等者。按婆娑論第九雲。或復有執心心所法能了相應。如法密部。彼作是說。惠等能了相應受等。有部破雲。問。何不知相應法。答。同一所緣俱時轉故。謂一有情心心所法。於一境界俱時而轉。理無展轉互相緣義。譬如多人集在一處。或同觀下。或共觀空。理必不能互相見面。心心所法亦復如是。若智能緣相應受者彼受為能緣自體不。若緣自體則有前說緣自心過。若不能緣。則心心所。應俱時報不同一所緣。勿有此失故。不能知相應諸法(文)  問。疏中釋果位心心所相緣畢。此義雖勝然稍難知(文)秘師如何釋乎。  論雲。凈八識聚。自他展轉皆有所緣。能遍緣故。唯除見分非相所緣。相分理無能緣用故(文)。  疏雲。凈八識聚若自他身。自他八識為緣。皆增所緣緣○若自緣者與自證分何別。若不緣者便違上文。今有二解。一雲前依因位非依果說。依果說者。見分之境。亦不必同。又識等見分。與相應法亦定同緣。亦自緣見分。亦緣自證分。與相應法見境濟故。然與自證作用各別。自證唯內緣更不別變。其見分自緣等亦更別變。然相分攝。與相應法同外取故。相應緣識。既不外取別變相分。識之見分例亦應然。亦不違上見分境同。此義雖勝。然稍難知(文)。  以凈八識皆得緣他及自身者。互得相緣故。即凈八識皆得互緣。同時心心所。亦得互自緣同時心心所。以彼功能遍現影故。識自證分與相應法見分同緣。緣自見分。余凈心所義例亦然。又能或緣彼相分故。若不現彼影。應非知一切。又有解者。上文所言勿見分境不同質故。即識見分與相應見分。定必同緣。如何自證與相應法見分。同緣之見分。不自緣。  秘雲。疏此義雖勝然稍難知者。問。難知理何。答。以無同一所緣義故。何以無耶。答。心王緣彼所變似見。必所乃以能緣心見而為其質。如何得成同所緣耶。問。心王所緣托自心變。何得不同。答。而無一時有二心王。心王如何有能所託。能所託二心王既無。故但一心緣似心境。同時心所變心為質。質似不同。云何王所同一所緣。若以相似名為同一。理雖可爾。然本質名同一。故據見自緣相似名同名為義勝。本質不同故曰難知(文)。  秘下文雲論唯除見分非相所緣等者。如燈及疏具明之。有義斷破西明第四而自問雲。可許三分能緣餘三。如何自破便同小乘大眾等義。解雲○今變影緣故不同彼。無自緣失。不爾諸佛應非遍知。又如何說同礱一境耶。故知。如受緣想見分。想見即能就影自緣。所杖質同。影像相似。說名同也○詳曰○若以相似名同可爾。而雲見等變影緣。明所緣同。前疏已斷勝而難知。難知之理如次前明。臧否可悉(云云)。  疏二末雲。論同聚心所亦要所緣自體異故如余非所取。述曰○此有二說。一說。設佛鏡智能現智影。自相應法亦非所緣。以自證分緣自體盡故。亦成遍智。見分之境心等必同。自證分境體各別故。第二師說。鏡智相應心心所法。亦許相應。此但遮親不遮疏也。於見分上。佛現彼影名遍智故。然一一自證分。與相應法見分同境。名同所緣。非要皆見分方同所緣故○然大乘大眾部等。心自緣妨如次前中第二師釋(云云)。  秘雲。疏設佛鏡智等者。問。凡夫自證。亦各自知應名為佛。答。佛一剎那知餘一切及自相應。凡夫不爾。不名為佛。疏見分之境心等必同者。此會過也。謂有難雲。心心所等各緣自見。見既別。如何心所名同所緣故有斯。答。疏似一一自證等者。且同時心除受以外而余心所。緣受見時受自證分。亦緣自見名同所緣。不要受見與余見分同緣。受見方名同緣。緣余心所亦復如是。疏自緣妨雲。第二釋者。前雖多解。後解為勝故指第二(云云)。  蘊雲。疏此義雖勝者。見分同緣質故難知者同令自緣故。

  三業段

  問。要集意以上界生得散善從定名不動業(文)燈師可許之乎。  燈雲。論諸業謂福非福不動等者。准雜集第七雲。不動業者謂色無色系善。問。何故色無色系名不動耶。答。如欲界中余趣圓滿善不善業。遇緣轉得余趣異熟。非色無色系業有如是事。所受異熟界地決定故。是故偏與異熟不可移轉名為不動。本疏雲。如資下業生五凈居非移轉。故此解非。論第二釋雲。又定地攝故說為不動。本疏雲定能住於一境故。此釋為勝。西明釋雲。雜集初釋就任性業說。若約勝非無移轉。後說上地散從定假名不動。今謂不爾。豈欲界業不遇別緣雖任性業。亦別趣處受耶。若爾總不定。何得有定受。又復五趣應無定異因。若爾如何瑜伽雜集等。俱說定即各別感五趣因果。若許遇緣方別趣受。無緣不別。與上阿殊不名不動。有解釋雲。熏禪同地。但非異界地故名不動。要集雲。有解為勝。今謂不爾。豈欲系業於異地受耶。亦同地趣不定應同不動若許異界受。即異地漏隨增。亦別界別受。違諸聖教。故為不可。又雲。雜集後解但云。定地攝故名不動業。若定若散皆定地攝。不可難言散善非定應非不動。今謂不爾。若許散善非別處受。自性不動。何須定攝。若許別處受。何得名不動。若雲以定不動從定名不動。亦應定俱名為修惠。聞惠從定亦名修惠。此既不爾。彼云何然。又許散善 定攝故名為不動。即有覆無記業。亦應名不動。同定地攝故。問。許業異熟移轉異受。如何十因立定異因。答。非說諸業皆名定異。皆可移轉。但據總報定業界地趣異。立為定異。不定別報。許移轉於異趣受故。同地總報不妨異受。如生凈居。故雜集雲。如欲界中余趣圓滿善不善業。遇緣轉得余趣異熟。不說引業。又圓滿所得異熟有共不共。如鹿王膊師子臆等。為共通善惡趣故。頂肉髻雙佉大通人天趣。立定異因。轉余受業。各據別義皆不相違(文)。  疏雲○不動者。謂感色無色界異熟。及順色無色界受業。前是總業。後是別業。對法論說。何故色無色業名為不動。答。如欲界余趣業。遇緣轉得余趣受。彼業不爾。定於自處受故。問曰。何故爾也。定所攝故。非同散業。若爾如何熏禪資下故業生五凈居。故此解非。又定地攝名為不動。以定能住於一境故。且福之名應通三界善業。以上善業別別有勝能。名為不動。欲界善業別得總名也。然不動中順受別業。瑜伽論少別。如彼抄解(文)。  福等三業。如對法第七第八。及大論第九五十三等解。福者勝義。自體及果。俱可愛樂相殊勝故非。非福者不可愛樂。自體及果俱不可樂。相鄙劣故。不動者不可改轉義。其業多小住一境界。不移動故。又復移轉境如生得散善。亦從於定總名不動。對法論說。欲界系善業名福。瑜伽論言。謂感善異熟。及順五趣受業名福。前是人天總業。後是五趣別業○非福業者。瑜伽論雲。謂感惡趣異熟。及順五趣異熟。初是三惡趣總業。後是五趣別業。  疏雲。論雜修靜慮至於理無違。述曰。不還果等。雜修第四靜慮。資下無雲等三天故業。生凈居等。於理無違。此總報業及名言種。凡夫時已造生第四禪下三天業。一地系故。後由無漏資此故業生凈居天。非聖者新造也。既異處受云何名為不動。以定住境名為不動。非不易處受名為不動。對法雖言不可轉令異界地受名為不動。然約多分。除此雜修及生自宮者。處余凡聖皆無此事。又非異界地趣受名為不動。彼同地故。前解唯定名不動。即通一發。若不異處受名不動。從多分說。如地獄業。不可改轉。仍許轉重為輕。阿羅漢身受。從多分說者。此亦應爾。  對法論第七雲○不動業者。謂色無色界系善業。問。何故色無色界系善業名不動耶。答。如欲界中余趣圓滿善不善業。遇緣轉得余趣異熟轉得余趣異熟。非色無色系業。有如是事。所受異熟界地決定故。是故約與異熟不可移轉。名為不動。又定地攝故。說為不動(云云)。  鈔六雲。二釋如唯識及第九瑜伽抄。此中色無色業界地決定者。此除中有謗及五凈居。並自在天處。餘一切地定故。此中轉者。必上極邪見謗涅槃除所資下業。必勝無漏種熏修。余任運業不能轉故。不同欲界泛爾。隨依何品諸業皆轉動故。凡位持經亦能轉易。況得聖道。又處可轉趣地不可轉。豈欲界業趣地轉耶。此解不可。或從多分。下三定業不見轉故。其定地故因成不動。生得善相從亦名不動。定時故(文)。  問。正義時意可許法爾業種乎。又五凈居天有法爾業種乎。  問。離分段生死可有變易生死法爾業種乎。  問。七地以前分段身菩薩生他受且凈土之時。離穢土業種名言別可有凈土種子乎。  論雲○而熏本識起自功能。即此功能說為習氣。是業氣分熏所成。簡曾現業故名習氣(文)。  別抄雲。問。聖人不造新業。第三果人。資下故業。生五凈居。何故不有法爾五凈居業。而資下業以為上緣耶。解雲(文)。  疏八末。論雜修靜慮至於理無違。述曰。不還果等。雜修第四靜慮資下無雲等三天故業。生凈居等。於理無違。此總報業及名言種。凡夫時已生第四禪下天業。一地系檄。後由無漏資此故業。生凈居天非聖者新造也。  義翼雲。問。當生凈居之時。為取無雲等名言種而生凈居。為取凈居本有種子而生凈居答。唯取無雲等天業。及俱時先名言種而生凈居。凈居更不別熏五凈居種。聖不造新業故。其無雲等三天中。新熏本有種子。或可合用。可思之(文)。  唯識義十卷私記第九雲。問。昔不得上界定人有本有種子。何故不修增。答。雖有法爾本有種子非增強。若熏新熏種子時。方成增強。所以不言法爾種子之熏增也(文)。  演雲。論二之所。論熏令生長者。意雲。新熏種名生。本有種子名長。又雲。初熏名生。後數數熏習令長(文)。  肝心雲○長者法爾種子也。故西明雲。新熏名生。法爾名長也(文)。  瑜伽論第九十三雲○由此前際後際無明增上力故。如前造作增長諸行。由此新業熏發識故。於現法中隨業而行(文)。  最後疏第三雲○即所起業新熏不善令境。本有不善等令長(文)。  圓弘師意二雲。問。未聞不善及善有漏而非異熟因。答。諸聖教就粗相故。善有漏等是異熟因不熟。大乘甚深細相道理而說。亦有所余是善有漏及不善性而非異熟因不熟。謂無始法爾善惡種子。依是同類因新生等流果。而非異熟因令報差別(文)。  瑜伽論第二雲。又種子體無始時來相續不絕。性雖無始有之。然由凈不凈業差別熏發。望數數取異熟果。說彼為新(文)。  鈔一雲。又種子體無始時來等者。護月雲。種子本有。由新熏發方生。故名為新。此文為正。難陀雲。此說名言本識新種無始新熏不能自得異果。要由凈不凈業新熏招業方乃能生。故名為新。護法解雲。名言種子舊成。無有支熏不能得果。新舊合用其果方生。望業招集新名。非名言種無始時無要熏方生故。名言種無受盡相。後數逢緣數生果故。有支種子名盡相。有類歇故(文)。  五十二義釋名(青丘大賢撰)雲。第三門答。幾法爾幾新熏。答。初具二種。第二有說亦具二種。有種此唯新熏(以後為勝論說此是有受盡相故也云云)。  顯揚私記一(凈達)雲。戒賢論師雲。新所發業。或資法爾惡種子。或資先作善惡種子。若資法爾業種子者。即以法爾種子為異熟因。以新業種子為助伴緣感異熟果。若資先作善惡種子者。既以所資種子為異熟因。法爾種子為助伴緣感異熟果生無漏法。准此可解。護法論師雲。新所作業無有不資法爾種子故。能資所資。並作異熟因感異果。雖有二解。西方諸師多存後解(文)。  別抄(論三)雲。問。無始時來界界是因義者。於中有業種不。若有應非因相。若無如何不攝解雲。總攝生類果因門所攝。善惡業種能感異熟果業種所攝(文)(無始言攝業種故有法爾業種歟)。  法相要覽第四雲。問。生凈土有別業名言何。答。有說。無別業名言如凈居也。能結煩惱無別也。問。以無始來不生凈土故無別業名言者。無漏法亦爾耶。答。回下天業生凈居。回三界業生凈土故無別。無漏者不回有漏故。有別法爾種。問。凈居聖方生故無漏法爾者他受用身亦可爾。答不爾他受受用土唯變易報願力生故。和上雲。凈居不還方生故。回先果業名方凈土凡夫造新業故。有別法爾。然能系煩惱無別如五趣。名言別而煩惱唯一也(文)。  文義記十末雲。大唐三藏傳西方解雲。第四無漏邊際定力資欲色界舊有漏善業得變易報無漏之報故者。無漏無報隨轉理門。如何有漏能感無漏變易。既許一切有法爾種如何不許變易本有法爾種子。故知。此報執未為中道(貞觀已前涅槃諸師多作此釋)今承大唐三藏習護法等菩薩正宗。即感分段現身。舊業由四根本無漏後得業緣事。分別邊際定願所資感故。轉感勝妙細變易生死等(文)。  顯幽抄二本雲。問曰。此變易身。為離卻分段身別受易。為不離分段身受變易身耶○答曰。此有二解。一雲離卻分段別起主易者○第二解雲。亦不離分段身上受變易。但是入無漏定願力資舊分段故。業令殊勝故。即轉粗惡身。成光潔之體轉有限作用成無限功能也。即不離分段生死。受變易生死也。即由無漏有分別業定願力也。難若爾者。如何舍利弗。得受記當作佛號曰化光如來。如何燒卻分段身別受變易耶。答曰。不爾。此舍利弗。但是化一個粗分段身梵燒也○此二解之中後解為勝也(文)。  文廣可見之。變易別盡生之沙汰。可用此釋也。  問。第八識名言種子熏世可生現行乎論雲。雖二取種受果無窮。而業習氣受果有盡。由異熟果性別難招。等流增上性同易感(文)。  疏雲。其等流果及增上果。一者性同。體性相順。二者易感。同時生故。此念熏已即能生果故。二取種易感果也(文)。  秘雲。論雖二取種至性同易感者。有義問。親因緣種熏時望果。為定別世如異熟種。為亦許同一期身世。答。疏雲等流增上性同易感。此念熏已後即能生。非如異熟。彼難招故。二雲此如業種定世不同。十因二果不同世故。而立命根。說依親種生第八識一期功能。若許世同。隨熏生果。一期生種義即不成。所引所生世有異故。自種生果。雖無有盡。隨業可說一期別故。若爾與業種子何故。說有盡相無盡相耶。解雲。業招生已。雖有種子。後更不能招異熟果。其延壽法聖生凈居。皆資受果未盡之業。業若受果已盡之者。設得勝緣。終不更能受於果也。故名有盡。若名言種。為一業引生一期果。後逢緣引。復能生果故名無盡。非無生果一期功能名無盡也。詳曰。觀有義意。取後釋也。今先議世後定優劣。世有剎那分位生死三時差別。若所熏種所生現果。與能熏現。隨前諸世而必不同。無有一念有二現故。諸所熏種。望所生果許有同世。種自相生亦名果故。分位世同。諸名言種。皆得名為二取習氣。善惡等種生善等現。剎那世並業所感識諸名言種。望生現果世可不同。疏據斯義說言同也。不爾論雲性同易感等徒為設也。後義雷同總判世別。理為未可(文)。  疏雲。論前七於八至相見種故。述曰。若彼以前念為所緣緣。自身八識品相望中。前七於第八。亦容有所緣緣。以前七識皆能熏成彼第八品相見種故。謂前五識為能熏。成彼第八相分色等相分種故。是第八見分所緣緣。第七識為能熏。成彼第八見分種故。是自證分所緣緣。自證等種生自證等隨應亦應。第六識莫緣第八見相○熏種。即雙熏彼二分種子。若緣慮空心心所等以為相分。亦熏生空等相種子。非是能熏生彼第八與現相見分種子也。第八不緣虛空等故。此七識中。望彼第八相見分等。應作四句。其第六識具彼二句。如理可知。即是二義與前師別。六望七等准此可知(云云)。  疏雲。論雖二取種至性同易感。述曰。二取種子受果無窮。攝大乘第三說無受盡相。業習氣有盡。彼論說為有受盡相。所以者何。由異熟果一者性別。與業性殊不多相順。二者難招業雖招得。謂如異世果方熟也。故業習氣有盡。如沉麝穢草有萎歇故。其等流果有增上果。一者性同。體性相順。二者易感。同時生故。此念熏已即能生果。故二取種易感果也。何者為等流。何者為增上。增上寬。但等流必境上。等流者謂種子與現行及自種。為俱生同類因故也。增上無別體。即等流性故。又解是流果故性同。是增上果故易感。以具二果故具二義也。又種望現行是增上。望自類種是等流。業種望彼見及種皆異性故。但是異熟(云云)。  上文雲。論前七於八至相見種故者。有義兩釋。一前七種識。各各能熏彼七轉識自相見種。在本識中。第八緣彼相見分種為親所緣。即彼所緣。由由能熏引。故說能熏是彼所緣。雖現與種二相不同。體類同故。二雲同疏彼相見種生八見相。是親所緣。能熏七識是疏所緣是彼引故。如是二釋。皆成所緣。然後釋似義別言實亦違理。引因與果不同世故。又依引種立命根故。此念熏已後念即能生。與彼相違故。設言隔身而能生故。有緣義者。此亦不然。如此疏緣何成緣義。又第六於五七。此義非無。何不說有。今准第六於五七識。亦有所緣。第六遍有熏五七種。論不說者。但略故也。諸人不說。乃說熏彼第八相見。前後校行。既許里數.詳曰。披論觀疏雲實無違。有義初解乃非教。論雲能熏彼相見種。能熏自種何得稱彼。又帶己相是所緣緣。八緣於種。望七現行能熏見相。云何帶己。帶謂挾帶帶似之義。由此親緣似彼疏境。疏境方名疏所緣緣。不爾因合得所緣稱。豈以體類解所緣耶。又言前七識無八見相。豈能熏識皆引業耶。何得以彼引因因果不同為難。設避引因與果同世。今有此生作業過。余非業等既無斯失。何意不取。又既疏緣生何先。論但言前不簡遠近。若不許者。五緣前相亦應不成。亦異世故。故知。此師有力隔世成緣義。近遠雖殊俱隔故。又觀疏意通現不障能熏見相種子為八所緣。但以論有漏彼之言故。約熏於八相見說。今既局斷故為難據等(文)。  問前現識望八如何有所緣相。答。第八新熏五塵境種種五相熏得。故第八相似五相起。所以五相是第八見疏報緣緣。第七見分緣第八見。而熏彼種。後生彼為自證緣。八見有似第七之相。復七相生故現第七為八自證疏報緣緣。第六准知。文疏中雲。六望七等。准此應知。意明第六熏五七種。得為五切所緣緣也。疏以說訖。何言正說。論文不悉。恐行逾邁。疏應作四句等者。第七唯熏見。前五唯熏相。其第六緣八見相雙熏二種。若緣余心心所無為二俱不爾(云云)(私書入畢)。  三類境私記中卷(明憲)雲○問。阿賴耶先業起起已無動轉。然何今剎那從種生耶。答。彼約業種引一期果。謂隨先生善業力引一期人身。異熟識體起已。更不動轉增減。若據名言種子念念熏成念念生後後識展轉不斷。譬如燈焰隨炷不滅。而有念念生滅之義。是義是攝前第二雲。諸轉識與阿賴耶識作二緣性。一於現法中能長養彼種子故(因緣即名其種子也)二於後法中為彼能得生殖彼種子故(增上緣即業種也)意雲。若名種子者。轉識現念念熏故云現法。若善惡業現行力。當果種子令有勢力故。可生當來異果。故云後法中等也(文)。

  十二有支上

  問。識支體第八識之義引何文證之乎疏雲。三識支唯取阿賴耶識親因緣為體。九十三雲。於母胎中因識為緣。續生果識隨轉不絕。任持所有羯賴藍等。非餘七識隨轉不絕能任持故。彼下文雲。又即此識當來後有名色等種之所隨逐。非余諸種隨故。此論又雲。所引支者。謂本識內親生當來異熟果。攝識等五種。此中識種謂本識因。故知。識支不取餘七(文)。  秘雲。疏又雲至之所緣逐者。言此識者中際識也。後際名色名曰當來。由中際識。能引後際名色支故。故名色種逐彼識也。問。言隨逐者明所引也。即彼論雲。名色種子。復為當來六處種子之所隨逐。乃至受支作法亦爾。如何能證是第八識。答。識若第八。第八能持諸種子故。後際種子可為隨逐。中際之種若非賴耶。何有種子言相隨逐前引後耶(文)。  蘊雲。疏又雲又即此識○等者。今言。此識謂本識種。言隨逐者。由識為緣引當色名故云隨逐。乃至受隨逐觸為例亦然。今言此識為取。今識之能為取當識之種。答。種雖現世實是當來識種。若今識種。與當名色即無緣義。云何隨逐。問。言此識何知即是第八識耶。答。若轉識種即入名中何得更言名色隨逐。有雲。識持名色種名為隨逐。由此證知是第八者。其理不然。乃至觸支亦言當受之所隨逐。豈觸支等持受種耶(文)。  太抄雲。疏雲又下文雲即此識○隨逐者。此文意說由現行第八識能含藏諸種子故。即說名色六處等。觸受等種之所隨逐。隨逐第八識也(文)。  伽論第九雲。即同現法中。說無明為緣故行生。行為緣故識生。此識於現法中名為因識。能攝受後生果識故。又總依一切識。說名六識身又即此識。是後有名色種子之所隨逐。此名色種子。是後有六處種子之所隨逐。此名色種子。是後有觸種子之所隨逐。此觸處種子。是後有受種子之所隨逐。如此總名於中際中後有引因(文)。  問。雜亂體名色支如何釋之耶(又通三性義引何文證之耶)。  問。付本末因果第二複次意受支如何釋乎。  疏雲。第五因果差別。此有五種○二本末因果。無明愛取三。體是煩惱。業苦本故。唯是因也。生老死二。唯是於果體唯是苦。或業之果。五種之果故。余亦因亦果。是煩惱之果。生老之因故。第十雲。三唯是因。二唯果。余通因果又生老死唯果。末故。前六及愛取有三是因。本故。受通因果。種本末等。第十雲。前六愛取有三是因分。後二為果分。受通二種。此有二等。廣如彼說(文)。  秘雲。疏通二種者。按彼論雲。前六受取有三。說為因分。後二為果分。所余支說為雜分。所以者何。有二種受名為雜分。一謂後法以觸為緣因受。二謂現法與受為緣果受。此二雜說。釋曰。謂受種子。以觸為緣。後際現受果之因故。故名因受。現起報受為緣生愛。是前際果。故名果受。問。識等五支皆通因果。何偏說受。答。識等五支唯取種子。從受起愛。多因現起果受而生。故於受中通說因果。識等四支。不要起現言生後支。故不為例(文)。  義蘊意同之。瑜伽第十文。如秘所引。  伽抄第四雲。前六及愛取有為因分等者。由受為果。發潤生惑為因之位。說從觸生兩際既殊故。獨名雜。又為果在當生。為因在種子。兩際既別。他生生他有異。余即不爾。皆純因果。依於本末辨因果故(文)。  遁倫記雲。問曰。識等皆通因果。何故偏說受雜因果名雜分耶。解雲。識等五支。唯知種子故。前四支唯明因分。從受生愛。多因現起果受而生起。於受中通說因果(文)。  疏八末雲。論從上下地生下上者。彼緣何受而起愛支。述曰。此第七問。從上生下。從下生上。彼所緣潤當生之愛。取何地受支為緣。為當生地。為現居地。何意有此問。既受緣愛。現起受支與當生愛異地故。應如無明發行許異地成。為此問也。論彼愛亦緣當生地受若現若種於理無違。述曰。隨其所應。彼愛亦緣當生地受。若俱時現行受。若前時種子受。於理無違(文)。  此中言亦緣當生地受者。明自地死生自地愛定依同地。從異地生異地亦定依同地。故言亦也。又居處受。亦為愛緣愛緣。如彼無明異地緣故。此非受支。有疏緣義(文)。  秘雲。論彼愛亦緣發生地者。此文來意。如疏已明。有義彈論雲。然此門護法煩文。彼受既非受支。何事須此門。詳曰。按瑜伽論。十二有支。分因果雜如前具明。受支名雜。以觸為因。名為因受。與受為緣。名為果受。前際果故。由受二別故此文也。豈容無義徒致煩文。以凡陵聖竊為未可(文)。  論四雲(經部救)如受緣愛。非一切受皆能起愛。故觸緣受。非一切觸皆能生受。由斯所難。其理不成。彼救不然。有差別故。謂佛自簡唯無明觸所生諸受為緣生愛。曾無有處簡觸生受(文)疏四末雲。佛簡別言唯是無明所增亦觸所生諸受。有漏染受為緣生愛。以相順故。非一切受皆能生愛等(文)。  問。欲界所系分別煩惱唯不善性歟。  問。內法異生不放逸福不動行之時無明通有覆之義。引何文證之乎。  又緣起經此愛及取由信攝伏(等文)愛取者分別俱生何乎。  問。安養相知足業無明所發歟(又外法異生造彼業之時無明有覆歟)。  燈雲。問。正發行支唯見無明。發三種業各何性耶。答。外法異生。於欲界中發三種業。皆是不善。此論第六及雜集論。皆雲欲界分別煩惱是不善故。又緣起經下捲雲。外法異生非理作意所引四種轉異無明。即起欲界不共相應。纏及隨眠故是不善。發初靜慮行支無明亦是不善。是欲界故。已上諸地發行無明。即是有覆。定地攝。內法異生若放逸者。發行無明可通二性。不放逸者。發行無明即唯有覆。問。准何得知。答。准緣起經。雲外法異生非理作意所引四種轉異無明。既由非理作意引生四種無明。明知不善。又由外道迷生死果執為涅槃。起不動行。所起無明。與邪行為依。方起彼行故是不善。內法異生髮非福行。亦唯不善。非有覆惑能發非福不善之業。若不放逸起非福業。雖無明發。不能為緣招三惡趣。故非無明支(文)。  論六雲。若欲界系分別起者。唯不善攝。發惡行故。若是俱生髮惡業者。亦不善攝。損自他故(文)。  疏雲。欲界應分別。分別起者唯不善。一向發惡行故。對法第四初同此說故。俱生者有二。發惡業亦不善。嗔性定然。餘三少分損自他故。  對法論第四雲。自性不善者。謂除染污意相應及色無色界煩惱等。所余能發惡行煩惱隨煩惱。此復云何。謂欲界系不任運起者是不善。若任運起能發惡行者。亦是不善。所余是有覆無記(文)。  疏五末雲○欲界煩惱任運起者。能發惡行是不善。所余不發惡行是無記。身邊二見及此相應即修道不發惡行之惑(文)。  五蘊章雲。問。有覆性雲欲界色聲不通有覆者。何故雜論說謂欲界系俱生煩惱發惡業者是不善。所余皆是有覆無記。不令有覆定不發業。若有覆惑不發業者。但應總雲能發來者定果不善。何須惡字。雖緣起結雲欲界有覆於發身語。無勝功能不遮劣故有依此義。雲色聲二通有覆性。今謂不爾。發染身語。必論勝能。有覆性劣。故不能發。又唯識第五雲五識俱起任運貪痴純苦趣中任運煩惱不發業者。是無記性。既雲不發業者。是無記性。明發業者定成不善。若爾雜集文如何通。答。簡發善業故。惡字簡故。若雲有覆不發業應但云發業者定是不善。應除發善業惑唯不善故。若爾上二界。應一同不發。以無能發不善惑故(文)。  燈雲。內法異生若諸放逸及不放逸起福不動所有無明。一雲有覆。信為依故。故緣起經上捲雲。若由欲愛造諸福行。彼認為依乃造斯行。於生於死起信故。此愛及取由信攝伏。我施設為有覆無記。故內法異生求善趣生。雖不能了彼生死苦。是於生死起定信故。又復求生知足凈土。亦是生死由定信故。攝彼無明是有覆性。一雲若放逸者起於福行。通有覆不善無明所發。以放逸者當感惡趣。經唯說彼不施逸之者。造非福行不感惡趣故。如何不起不碚無明發於福行。即諸但求人天福樂放逸之者起不善。若求知足希見佛等即有覆發。此釋為勝(云云)。  論五雲。能為此世他世順益故名為善○能為此世他世違損故名不善○若與信等十一相應是善性攝。與無慚等十法相相應不善性攝(云云)。  又雲。如上二界諸煩惱等定力攝藏。是無記攝(云云)。  論雲。記謂善惡有愛非愛果及殊勝自體可記別故。  論六雲。此十煩惱何性所攝。嗔唯不善。損自他故。餘九通二。上二界者唯無記攝。定所伏故。若欲界系分別起者。唯不善攝。發惡行故。若是俱生。發惡業者亦不善攝。損自他故。余無記攝攝。細不障善。非極損惱自他處故。當知。俱生身邊二見。唯無記攝不發惡業。雖數現行不障善故(云云)。  燈雲。當知俱生○不發惡業。問。若爾何故全界煩惱皆能發潤。答。有二解。一雲約總說。二雲此據觀發。無記不能。若通助正。全界能發。此解為正。  緣起經上雲○復言世尊。何緣界愛取二種。不與非福福行為緣。世尊告曰。諸有現行前受非愛境。境增上力故。發生欲愛起不善根。造非福行。一切皆由於因於果。非福行中不知過患。彼由樂有過失故。或由加行有過失故。起非福行。如是意樂加行過失。唯用無明以為勝緣。非境愛及不善根。若由欲愛造諸福行。彼信為依乃造斯行。於生於死起定信故。此愛及取。由信攝伏。我施設為有覆無記。若法欲界有覆無記。於發諸行無勝功能。以於因果及福行中。不知出離。求可愛生造斯福行故。此福行亦唯無明以為勝緣(文)。  復言世尊。何緣不說愛取二種能生緣起與行為緣。世尊告曰。愛取二種。自界所行有分齊故。  疏八本雲○即修道我見邊見。及此相應貪慢無明。皆非不善。上來數明。然緣起經上捲雲。若由欲愛○無勝功能。以此文證。故離我見等俱起法。亦有獨頭愛等無記。即緣後有起愛潤生愛等。或余本有位起。此愛等亦是不發業者。  蘊雲。疏緣起上卷至有覆無記者。此證欲界發善行。無明通有覆也○問。彼文但言欲愛。云何以此證無明耶。答。由不了彼善彼善趣等苦。而生愛善故定有痴(文)。  太鈔雲。若由欲愛○有覆無記者。問。此持戒比丘所起貪等。為先是不善性。後時由起慚愧故。即令前所起不善貪等。而成有覆性耶。既是善性。如何回不善性而成有覆性。若先起貪等。自是有覆性者。如何乃至言猶起信等耶。更問(文)。  演雲。問。此持戒比丘○(如太抄)答。由信慚等伏不善貪等。令成有覆無記性也。若先無記更何謂伏。若不回不善貪等。成有覆無記。何用起引信。為進退兩邊。伏回為勝(文)。  疏五末雲○身邊二見及此相應。即修道不發惡行之惑○此五識中如何相狀。今以義准。依緣起經。欲界系貪信所伏故。有覆無記。即在意識有覆心後引生五識貪痴二種。可有二性等(云云)。

  論第八卷本文抄三十五_  論第八卷本文抄三十六目次

  十二有支下

  如下無明  又據不善  復依迷外  生引同時  定世破邪  既雲令感  豈以無漏  雜彼煩惱  皆體非漏  愛取因緣

  論第八卷本文抄三十六目次_  論第八卷本文抄三十六

  十二有支下

  問。不善業與能發無明同時歟。  燈雲○問。福·不動行既非痴俱。云何論會雜集論說無明與行為因緣者。依無明俱業習氣說無明俱故。假說無明。實是行種。答。此亦無違。說無明俱名業習者。因中說果。當起現思為行支故。又據不善。非福·不動。問。非福不善正見惑發。正起行時。與何惑俱。若與見惑俱。還應重發。若與修惑俱。任運非猛利。答。二俱無失。設與見惑俱。亦非重發。正造行故。余後起故。若與修惑俱。由見惑引。與無慚等俱。故成不善(文)。  裹書。問。所發行支即三種業。業有三思。身語唯動發。意可通三。作動意故。亦有動發。然福·不動必非痴俱。以是善故。准此唯有遠緣引盧。不了當苦而欣求等。唯見道惑。即但正發無助發者。答。與見惑前後而生。有助不妨。問。外法異生必發福·不動。無明俱思有是不善。何非行支。答。彼無加行。非故思業。故非行支。後正起者即由故思。思已起業。故為行支。  秘雲。論無明望行至有餘二緣者。有義。問雲。無明望行。既非同類。如何得有等無間緣。答。一雲。理實但與行俱無明為無間緣。然行俱者業眷屬故。亦名為業。故說與行為無間緣。二雲。同聚異體展轉得作無間緣故。若如前解。福·不動行非無明俱。如何成緣。故後說勝。問。如非福行亦無明俱。如何望行為等無間。答。總依諸行說有此緣。今此不言望三種行皆成無間。望福不動成無間故。非福應思。詳曰。觀後問意。其非福行既無明俱。即是無明無明為緣。答意可悉。今助一解。前聚心品望後聚品。總為無間。無明望行為無間緣。不約別對後無明說。由斯但說無明望行為無間緣故無有失(文)。  瑜伽第十雲。問無明行為作俱有緣。為作無間緣為作久遠滅緣。答。當知具作三緣。謂由無知。於隨順者行法中。為俱有覆障緣。為彼彼事。發起諸行。又由惡見放逸俱行無知。為無間緣生起緣。發起諸行。又由無知。為久遠滅引發緣故。建立順彼當生相續(文)。  後後支相望。皆有俱有緣·無間滅生起緣·久遠滅引發緣。  鈔四雲。不善意行名隨順行。無明俱時為剎那等起。名俱有覆障。由五惡見恣情放逸相應無知。此緣見起。非親緣行。故與惡語行為無間緣。或由身邊見等相應無知。為無間緣。親引諸行。若諸善行。由無明引。為久遠緣。由迷彼果。起初二思。後方起行。故成久遠滅緣。建立當果。此說二行差別發義。亦得與善行為俱有緣剎那等起。非正發業。故此不說(文)。  攝釋雲。部。發行無明為現為種為同異時。答。種現俱通通同異時。故對法雲。由非諸行是染污性與無明合時。此即現行與非福行俱時起也。又雲。雖起善心。由彼隨眠所隨縛故。亦名愚痴。此明種與不動·福二行俱也。又雲。由彼勢力。於三界苦。不如實知。發不動行。此明前念愚痴所有勢力。發後念福不動行也。真實義。愚既以行同時種及一念現行發二行。異熟愚中亦應如是。影略說故。唯現無明福不動行中俱時發。明昧異故(文)。  問。論中復由此說生引同時(文)能引能生同時歟。  論雲。或依當來現起分位。有次第故。說有前後。由斯識等亦說現行。因時定無現行義故。復由此說生引同時。潤未潤時必不俱故(文)。  疏雲○問。若初熏時未能現起。如何緣起上卷經。說生引同時。論復由此說至必不俱故。述曰。五曾會時難。復由此理。經說生引皆是同時。何以得知於當現起位方說同時。於初熏時未能現起。潤未潤時必不俱故。謂初熏時愛等未潤。雖萬劫終不生果。後愛等潤方生現行。若初熏時即能生現。應初熏位便有愛等。若爾。如何造潤時異。由潤未潤必不俱故。於當起位方說生引。許有同時。其體是一。位別說故。有引生別。其潤緣合。可得引生二義之名。即行等六。別名為引。總名為有。經亦不說定同時故。若爾。何故先說其引。後說其生。潤已生時雖無前後。潤未潤前後定別。必先有引後有生故。故說引先生居後也。緣起上說。世尊告曰。此引生支一時而起。次第宣說。要由有引後有生故。或望所生果近遠故(文)。  秘雲。論復由此說生引同時者。問。生引各二。為四同時。為不爾耶。答。有兩釋。如燈具說。然疏說雲。其潤緣合至總名為有。觀其文勢。明能生引二同時也。被潤業種。體即是前能引因故。由被潤已。名為能生。據體無異。名為同時。若同時。若爾。云何論言復由。復由之言明據現起。答。果將起時。名為現起。或初潤時雖果未起。後正生果亦有有支。據此有支。名生引同。若不爾者。論何須說潤未潤言。又疏會經。或望所生果遠近故。明知疏意約能生引名為同也。或復疏意顯所引生二同時也。言潤緣等。意明由潤果方得生。顯潤未潤不俱起也。同義燈斷。由論會經據當現說。若能引生便非現也。詳曰。前義為本。故彼經雲。此能攝聚分。及此能轉出分。一時而生。次第宣說。釋曰。彼經自雲。能攝聚分。謂無明等。能轉出發。謂愛取等。故順經文。前義為勝。問。疏之上下取彼經意何乃不同。答。教文雖一。理有多途。故疏前後而釋有異。法歸分別有此云云(文)。  燈雲。論復由引說生此同時等者。有其四釋一雲。生引等支。未潤之時。不與生支俱。若潤已後。但名有支。故名不俱。此解但潤未潤不俱。不解得生引同時。第二雲。雖雲潤未潤時不俱。正潤之時生引得俱。此解雖似順文。未契復由此說。復由此說者。即指前詞。依當現起。亦違十地經說子果俱時。第三雲。於現生老二支位中。有當來識等五果種。為當來所引支。與現生老同時而有。此生老支是過去愛取之所生。故名生引同時。此上諸解皆為不正。第四雲。潤未潤時必是不俱。被潤已去正生現時。果因同時。即此生老望愛取有。是所生。即此生老位識等種子。望前無明行支。是彼所引。未潤之時必不得俱。愛潤已去即得不俱。名生引同時。此同本疏。西明釋同第三。不順經論。此論雲。依當現起說有前後。由斯識等亦說現行。因時定無現行義故。復由此說生引同時。既雲復由此說。即由前說現起次第。據此一重亦未能解兩重緣起。又緣起經雲。若引若生。為一時起。為次第起世尊告曰。一時而起。次第宣說。若一時起。何因緣故。先說其引。後說其生。世尊告曰。要由有引。後有方生。非無引故。若據現生老。即由生已。方造來業。引識等五即是由有生已。方始有引。何得雲要有引後有方生非無引故(文)。  玄贊七雲。生支體者。成唯識雲。始從中有○乃名為死。此二支體皆通五蘊。唯是現行。異熟果攝。有處亦說通種子者。如緣起經。能所引一時而有。次第宣說。義類無別。非是二支亦通種(文)。  攝釋雲。疏有處亦說至非通種子者○問。然觀唯識。唯會彼經說識等五通現所以。不言彼經說生老支亦是種子。故唯識雲。或依當來現起分位。復由此說生引同時。但明識等據當起位。名為同時。通現所以。何以得知彼經亦生等通種。答。文不明言。理准知矣。既言生引同時而有。即言彼經說識等五通現行收。以彼引支同生支故。亦應生支與引同時。生支同引亦通種子。由有此理故。疏說雲經說生生老通種子也。不爾難悟(文)。  裹書。彼經既言生引同時。引因識等既是種子。生支老支明亦通種。然實有種。義言通種。  最勝疏六雲○十地論雲十二有支皆有子時果時即俱通種現等者。緣起經解雲。能所引生一時而有。次第宣說。義類無別。唯識論亦云。依已潤位生引同時。潤未潤時必不俱故。此約相從。非實克體。皆通種現。憂悲因老死起。非是支攝(文)。  疏雲。論愛望於取至有因緣。述曰○約當生位得為因緣。緣起經說生引同時故。今約種望種相鄰支體為論(文)。  上文雲。論此惑業苦至如論廣釋。述曰○若約分位。未潤已前名識等五種。被潤已去有果起已名生老死。亦通種子無妨。緣起經說生引同時。即雖被潤總轉名為有。生果之識等。仍名引故。唯取現行。至下當悉(云云)。  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上雲(新譯唐三藏譯)復言世尊如先所說諸引緣起。諸生緣起有十二分。於諸分中。幾是能引。幾是所引。幾是能生。幾是所生。世尊告曰。應知於十二分中。無明與行乃識一分。名為能引。復有一分識及名色六處觸受。名為所引。復有一分受愛取有。名為能生。生及老死。名為所生。應知一分名色六處及與觸受。亦名所生。復言世尊。如是諸分若引若生。為一時起。為次第起。世尊告曰。一時而起。次第宣說。復言世尊。如是諸分若一時起。何因緣故。先說其引。後說其生。世尊告曰。要由有引後有方生。非無引故(文)。  緣生初勝經上雲(古隋天竺三藏達摩笈多譯)比丘白佛。大德若此攝聚緣生及以轉出。說十二分。於中幾是能攝聚分。幾是所緣攝分。幾是能轉出分。幾是所轉出分。佛言比丘。無明懷行及一分識。能攝聚分。彼一分識及名色六入觸受。是所攝聚分。比丘。彼一分受及觸愛取有。是能轉出分。生老死。是所轉出分。及彼一分名色六入觸受。亦是所轉出分。應知。比丘白佛。大德。此能攝聚分及此能轉出分。為一時生可見。為當次第。佛言比丘。一時生次第說。比丘白佛。大德。能攝聚分能轉出分。既一時生。何故初說能攝聚分。後說能轉出分。佛言比丘。由所攝聚有更轉出。是故無不由所攝聚(文)。  問。論雲。復依迷外增上果愚(云云)今此愚以受可為因乎。  燈雲。論復依迷外境上果愚等。問。准此論文。由愚迷境。起受生愛。准瑜伽第九雲。又由第二境界所生受果愚故。起緣境界受愛。愚緣受生。如何會釋。答。有二解。一雲。由無明為先。不了外境增上果故。發起於受。受為緣生愛。非緣受起愚。而言境界所生受果愚者。愚是彼境界果受之因故。論言由第二境界所生受果愚故。起緣境界受愛。不言境界愚受故。前第二雲。唯無明受為緣生愛。此非受支。一雲。由此第二境界所生受之迷境上果愚。意雲。此境界所生受。是迷外增上果愚之所生。即說此受由境及愚二力所生故。即由第二境界所生受。因境所生。又取受字雲受果愚。即因愚起。舉果顯因。雲第二境界所生受果愚。正說應雲。迷外增上果境界愚為緣起受。受彼外果方起愛取。故前雲受二種先業果。謂受內異熟果。及境界所生受境上果。此意雲。境界所生受。受外增上果。不得說境是受果。論雲受二種先業果故。又九十三雲。復由第二境界所生增上果愚。緣境界受發生貪愛。此即直明。西明二解。一雲。迷受生愚。此受是外境界增上果故。此論即雲外增上果愚。故不相違。一雲。迷境界生愚。故此論雲迷外增上果愚。然境界是受增上果。故瑜伽即境界所生受果愚。要集雲。後解為勝。今謂俱非。何者。初釋雲受是外境界增上果。若爾。何故云受二種先業果。後釋雲境界是受增上果故。亦違前文二先業果。又境界是受所緣緣。即應受為果。如何說所緣還以為果(文)。  瑜伽第九雲。由先異熟果愚。引後有已。又由第二境所生受果愚故。起緣境界受愛(文)。  九十三雲。領受先業所得二果。一者領受內異熟果。二者領受境界所生增上果○如是由先異熟果愚。引後有已。復由第二境界所生增上果愚。緣境界愛發生貪愛(文)。  疏雲。論識是名色依非名色攝故。述曰○若全五種名所引支。何故緣起上卷經雲。一分名色六處觸受亦名所生。答。依當現行故作是說○問。若爾。何故彼經亦說。受支一分名能生支。答。現行受有二。一內異熟受。彼經說為所生支攝。約當生位有生。二境界受。能生愛等。故彼經說為能生支攝。亦不違理。九十三等說。一領受內果。二領受境界。由迷內果故。造諸行。乃至(云云)二迷外果故。發生貪受等(文)。  秘雲。疏一內異熟受至名為能生者。問。設據當生。云何即名能生攝耶。答。由當起受而領於境。由境起愚。造作諸行。愚因受起受名能生。故瑜伽論九十三雲。一者領受內異熟果。二者領受境界所生受增上果。由於內異熟果中有愚故。不能如實了知當來後有生若。如前造作作增長諸行(文)。  問。下無明發上地行支歟(又欲界無明發無色行支歟)。  問。未至地行支感總報果歟。  疏雲。問。諸緣起支若生此地。為皆此地。亦有他地○論諸緣起支皆依自地。有所發行依他無明。如下無明發上地行。述曰。第六問也。諸緣起支皆依自地。同取五十六文。有所發行依他無明。同取緣起。此如何等。應顯其事。為一為多。此唯有一。如下無明發上地行。論不爾初伏下地染者所起上定。應非行支。彼地無明猶未起故。述曰。不許下無明發上地行者。初伏下地染所起未至上定。應非行支。要入彼根本定。離九品欲盡。後時方起彼地無明。爾時彼地無明猶未起故。彼有漏定應非行支。無無明支故。既名行支。明是無明所發。此意即顯。五十六說。依多分支說。經意通論。有依他地。亦無違也。此文可顯未至無惑。不得根本。竟不起故。但是下起。初起未至皆如此發(文)。  秘雲。論如下無明發上地行者。有義。兩釋。一同疏明。第二解雲。欲界無明通發三界行。發業無明見所斷故。得上定者不伏下故。然證上定應言根本。近分未能伏下盡故。何名行支。根本初生染未起故。故說上定下無明發。故疏非理。詳曰。且如起空處未至定時。第四禪痴發彼行不。若不發者。何所以耶。若許發者。何須欲界無明發為。二界無不可俱起。若前後發便乃重發。違論所說。故今不取。又未至定許能招報。何非行支。行支豈要伏惑盡耶。余如燈辨。今助一釋。未至根本皆容下地無明所發。二種皆是不動業收。俱得名行。如次而招別總報果。疏據初者但云近分(文)。  燈雲○問。既有上地無明等種。不許發行。明內法異生不放逸者。造福·不動。用隨眠發。亦非行。同彼種故。答。不例。如近分定初剎那思。是上地行。初起之時。不由上心不了方起。故由下地無明所發。若在欲界。為求善果。起造福業。即由不了為苦方求。既與如理作意相應。明非現愚能發行支。若近分定相應之思。不感根本總報果者。可近分心為求上生。修根本定。由彼種發。既下論雲。即粗苦等六種行相。有求上生而起彼故。故近分定說為行支。明由下發(文)。  裹書。雖作意時如理相應不起無明。由有彼種。隨眠力故。令此不了上界為苦造不動等。故無明發(文)。  要雲。問。何緣發業要現無明。潤業位中亦通唯種。答。二理皆齊。前不放逸內異生福不動。唯種發故。經說言非無明發。若種亦不發。何得稱為非明為緣非違有支。與見諦何別。由此故知。唯種說亦發。問。若爾。何故生上初行支不唯種發。有現無明為勝因起。迷真實義愚現見有故。不同不放逸異生(文)。  疏下雲。問。發業之惑異地為緣。潤生之惑亦應異地。答。發業是等起因。疏故通異地。潤生是生起因。親故唯自地(文)。  問。十地論中於二十緣起分別三世。與小乘同歟(又小乘三世兩重因果大乘如何難乎)。  論雲。此二十支十四二果。定不同世。因中前七與愛取有。或異或同。若二三七各定同世。如是十二一重因果。足顯輪轉及離斷常。施設兩重。實為無用。或應過斯。便致無窮(文)。  疏雲○十地論十八卷。十二緣生乃至經三世緣起。同小乘者。此翻譯謬。今勘梵本。與瑜伽等同。但言三際。謂從初際中緣起。從中際後際緣起。非謂三世二在過去。五現在。三現在。二未來等。彼經之釋世親所造。世親所造十二因緣論亦言三際。如瑜伽等。今三世者。此翻譯人意也。論如是十二便致無窮。述曰○小乘答曰。謂有外道撥無過未。說法自然常我等生。愚三際故說有緣起。無前際故說諸法常。無後際故說諸法斷。今說二因在過去。有過去世因業而生法。非自然常我等起。體非常住。有因所生。有未來二果。破法後斷。非即解脫。體轉輪故。現五果三因故。非自然起後有固生。故說二重三世因果。今之○說十支因。破法常我自然等生。有二果故非性解脫○故設二重。實為無用。若言思前際說過去二因。更有愚於前前際者。二因猶少。更應說因。有愚未來說二果者。更有愚於後後際者。二果未足。更應說果。故論說言或應過此(等文可見全文)。  秘雲。疏十地論至但云三際者。按彼論牒經雲。無明緣行者。是見過去世事。識名色六入觸受。是見現在世事。愛取有生老死。是見未來世事。於是見有三世轉詳曰。今觀彼文。三世之名同於小乘。未來五支與小乘別(文十地論八如秘所引)。  燈雲。論此十二支十因二果等。准瑜伽第九。分為三際。謂初中後。由待前七。有受取有。由待此三。有現生老老。此雖三世。據後報業造潤得果三世時別。分初中後。克實還過去十支因。有現二支果。謂生老死。以今生老。望後更起無明行等。即名中際。以待生等起無明等故。名後際即是兩重。非同有部(文)。  伽論第九雲。云何緣起體。若略說。由三種相建立緣起。謂從前緣際中際生。從際後際生。中際生已若趣流轉。若趣清凈究竟(等文九十三文同之)八華嚴經三十七雲。複次無明緣行者。是觀過去。識乃至受。是觀現在。愛乃至有。是觀未來。於是以後展轉相續(文)。  問。有宗意不還聖得造五凈居引業之義。引何文下之乎。  秘雲。若准有宗。雜修靜慮。新造引業。招凈居果。名為雜修。不據熏故。故俱會論二十四雲。應知此中無漏勢力熏修有漏。令感凈居。釋曰。初後無漏。中間有漏。名為成就。由前後心。修中有漏。令招彼果。既雲令感。明造引業。不爾。如何感義得成。又婆娑論雲。異熟因雜靜慮。引五凈居眾同分。既異熟因能引同分。明定造業(文)。  光記第十三雲。問。聖者生凈居造牽引業不。解雲。此論既雲熏修有漏令感凈居。明知聖人造牽引業。又婆娑。異熟因雜修靜慮引五凈居同分(文)。  上文雲。問。聖者為造欲界引同分業不。有說。不造○有說。聖者亦造欲界引眾同分業。雖有兩釋。然不詳眾文。正理同前。問。若言聖人不造此業。寧得生彼五凈居天。解雲。言不造者。據欲界說。唯受故業。應知亦爾。問。順決擇分善根尚不造引業。今何至聖位造業耶。答。順決擇根分善憎背故趣。見道順見道故。所以者但造滿業。不造引業。聖位不爾。容有引業(文)。  問。小乘意明。雜修靜臣以無漏為初後。以有漏為中間(云云)大師如何破之乎。  燈雲。論雜修慮資下故業等者。准俱舍論。初後各一剎那無漏。中間剎那起有漏定。第四靜慮三心成滿。次漸修下三禪各三。大乘少別。且談雜修。總有五種。一純有漏定熏修。謂生四靜慮。五凈居。二純無漏定熏修。八地已去受變易生。有漏定盡故。三漏無無漏離修。即為定得自在故。及受等至自在果故。即現法樂住。並生凈居等。四有漏定散熏修。謂阿羅漢舍福命行。資命福果。五無漏定散雜熏修。謂二乘及七地已前菩薩變易生死。此資故業生凈居者。第三所攝。然此雜修。有漏為兩邊。無漏一剎那居中。名修成漏。如五凈居業。果生身造。種在身中。任運但能感下天處。由起希願熏成漏。無漏定力展轉。資昔感生業種。令勢殊勝。生五凈居。故非有漏為中間也。其力劣故。又初剎那有漏為加行。伏除定障。次念無漏為無間道。正除定障。後一念有漏為解脫道。故熏修滿。若以有漏為中。無漏為初後者。豈以無漏為加行。有漏為無間道耶。末後解脫為能資故。所資相順方能生果故(文)。  伽論第十二雲。複次云何熏修靜慮。謂如有一已得有漏及無漏四種靜慮。為於等至得自在故。為受等至自在果故。長時相續入諸靜慮。有漏無漏更相間雜。乃至有漏無間無漏。現前無漏無間還入有漏。當知齊此熏修成就○由軟·中·上·上勝·上極品熏修力故。生五凈居(文)。  補闕章上捲雲。初以有漏資五凈居以下舊業。次以無漏資助初念有漏·中間無漏·後念有漏·或初無漏·中間有漏後念無漏。如是或多或少。資下古業。得彼受身。故名雜修(文)。  同章賓記雲。解雲。若依常說。小乘中。初無漏·中有漏·後無漏。大乘雲。初有漏·中無漏·後有漏·以此定果。范法師雲。若依三摩呬多文。初有漏·中無漏·後有漏。若依決擇文。初無漏·中有漏·後無漏。今此章意同范法師說。法師雲。決擇文隨轉理門。本地文大乘門。又解。大乘中隨行者。意樂二並得也(文)。  俱舍論第二十四雲。彼必入第四靜慮。多念無漏相續現前。從此別生多念有漏。後復多念無漏現行。如是旋後後漸滅。乃至是後二念無漏。次引二念有漏現前。無間復生二念無漏。名雜修定加行成滿。次復唯從一念無漏引起一念有漏現前。無間復生一念無漏。如是有漏中間剎那。前後無漏雜故。名雜修定圓成。前二剎那似無明道。第三剎那似解脫道(文)。  問。雜彼煩惱許相應雜義者有何過乎。  問。有義意雜彼煩惱限六識(云云)撲揚大師可許之耶。  疏雲○雜彼煩惱者。謂第七識起煩惱時。雖不緣彼六識等法。六識等由之成有漏性。名染污依故六識等三性位中。彼惑恆起。第七煩惱斷時。六識等法名為得斷。又相間起者。名之間為雜。此解即有平等性智等。間第七識等煩惱生故。然相順者。名之為雜。無漏第六七不順煩惱。正相違故。不名為雜。此非因等起。諸無記業非因等故。但相間生亦有雜義。性順漏故。間生名雜。又雜者。謂有漏善業煩惱引故成有漏性。不同無記。後斷彼時。善亦名斷。又解。相應縛心及遍行等性非染法。與煩惱俱名煩惱縛。煩惱斷時。彼心王遍行等。名為得斷。離相應惑故。名斷雜彼煩惱。心王遍行等。雖與染法相應。性非應斷法。故在此門收。此解違下唯修斷文。見道豈無相應縛也。由此應知。前二說善。若說七識名雜煩惱。離欲九品未得無學。欲界善應等就不名斷。以雜煩惱猶未斷故。若准此義。離欲之時。但能緣盡。說之為斷。非雜煩惱。既爾。生上聖者不斷雜煩惱。亦自然無。如見道修煩惱緣縛未盡。亦名為斷。斷已永不生。以自性強故。說之為斷。其善等法。類亦應然。緣彼煩惱強故。不待斷雜惑。亦名為斷。既爾。如何由之名有漏。此義應思也(文)。  裹書述曰○二離縛斷。謂斷緣玻煩惱·雜彼煩惱。緣彼煩惱。謂有煩惱彼有漏而生。隨彼七識所緣有漏善等境是。若斷能有煩惱。說所緣境名得斷也。  秘雲○有義。其義縛斷及雜縛。並依六識。非第七識。故離欲者離此地者。諸不染法即名得斷。如不斷下得不還果不障果故。此亦應然。但約六識。諸惑勝故。能發潤故。自地斷者即名為斷。若如疏說。唯約緣者。亦未善通。下地第七若緣若縛。俱未離故。詳曰。唯約能緣。何非善通。雖下第七能緣縛在能所緣狹。然欲善等從寬而說雲斷何失。若以緣雜。唯依六識。緣雜二種攝法不盡。第七煩惱非二攝故。若言緣雜攝彼七識善等。而言離緣雜者。唯據六識。若爾。何妨緣雜之言因七識惑。欲善斷據彼能緣寬者無說。由此疏旨理固無違。疏既爾如何由之名有漏等者。此難意雲。斷既不由雜煩惱無。得成有漏。應不由彼。詳曰。今為二釋。一既有斯妨。即約六識解雜煩惱。當地六識煩惱雜無。當地善等名得離縛。二成漏由漏俱。善等由七漏。斷縛據強緣。雜在善等斷。何故云善等斷由斷緣彼雜彼煩惱。答。善有二。一少分斷。二全分斷。言離欲善名斷。據少發斷。言由斷雜名為斷者。依全分斷。無學滿位緣雜二惑皆悉無故(文)。  裹書。疏如見道至亦名為斷者。舉見道惑自性強故。不由緣縛而稱為斷。例彼善等緣縛強無。即名為斷。雖見緣縛與善等雜煩惱有別。以俱非強。取以為喻。亦無其失。  要雲。雜彼煩惱者。謂俱生雜·引生雜·間生雜。三種雜也(文)。  問。妄念不正知等所依念惠可雲漏自性乎。  疏雲。問。如五見是惠分。惠體是應斷。不應斷也。應斷者。即相應法。無離相應得斷。體皆可斷故。若非可斷者。五見便非漏體。亦非縛體。如是乃至不正知等。亦准此問。答。遍行別境中。是見體者縛。非見者非。見是能執故由此此十除惠餘九所有染分。入隨煩惱等中。皆體非漏。假立漏名。不爾。便無縛相應法邪作意等。皆大有妨(文)。  秘雲。疏是見體者是體者是縛非見者非者。惠與五見為體應斷。非五見體非自性斷(文)。  疏六末雲。論唯說二十至唯染粗故。述曰。自下第六釋其廢立。說有三義。貪等雖是隨。此中二十非煩惱。故不說貪等。邪欲等法亦雖是隨。是別境法。體通三性。此唯染故。故不說彼。然失念等是廢分故說之。不為念分故說也。以有廢分。念攝在中。無不定過(云云)。  問。愛取相望有因緣義乎。  疏雲。論愛望於取有望於生有因緣義。述曰此二支望後有因緣義。愛增名取。愛種能生取故。識等五種轉名為有。所生現行名為生故。有因緣也。有不望老死。隔生支故。今鄰次說。不爾。識望名色。乃至展轉亦爾。約當生位得為因緣。緣起經說生引同時故。今約種望種相鄰支體為論。識等未潤故。識等五種望生等。非因緣(文)。  西明疏雲。愛望於取。有望於生。有因緣義。所以者何。以愛種子望現行取。親能生故。有望生名言種故(文)。  疏上文雲。論無明愛取說名獨相。不與余文相交雜故(云云)述曰。四獨雜分別門。無明愛取三支說名獨相。獨者。此體為支。不與余支相交雜相故。取中雖愛境上。非轉愛為境上貪故。又別有法故。余是雜相。謂行及識等五轉名有及生等故。即有生等亦名為雜。體無異故。用他成故(文)。  秘雲。疏非轉變為增上貪故者。以上品貪而為取支故云愛增。非轉愛支以成上品為取支故。名為愛增。由斯取等名為獨相(文)。  西明疏雲。雖說愛名之為取。增不增異故亦不雜(文)。  疏上文雲○者且依愛之初後。分愛取二。其實有多現行愛惑。十地第八。經雲。愛增名取。故初名有愛。後名取也(文)。  疏八本雲。八愛支唯取愛數一法為體○亦通現種。十地論說故。此論下文雲。愛支與取得為因緣。非現望同體是因緣故。愛種現為此支體○九取支通取一切煩惱○此亦通種現。十地經說故。如愛引證(文)。  別抄雲。問。愛取二支何非雜相。愛增成取故。解雲。增未增時。體相異故。若爾。業與五果種子潤未時。體相異故。不立有支。成其雜相。又有支望生。有因緣義。許成雜相。愛望於取亦有因緣。而非雜相也。解雲。取中有多染法故。愛不成雜。若爾。應非因緣。解雲。且據自類說有因緣。以理以之。因緣非遍(文)。  太鈔雲○唯愛種子能生取支現行。其取支中。不唯有上品名。取支之中。亦更有煩惱及四取等。名為取支。今約多分說愛取為獨相。又言同類因因緣性者。必下品種子能生下品現行。必無下品種子能生中品上品現行○若准此義。愛支中亦有下中上三品愛。即下品愛種子為因緣能生下品取支○必無下品中品愛種子能生上品愛為取支。經中多分說愛增名取支。據實取支中亦有下中上品愛○又解○前後論文並是一師義。即許相違。既兩師說○前師即是愛取非因緣。若後師說愛與取作因緣。即不立前愛望取非是雜相(等文)。  燈雲。論然如彼取定有種故者。問。前愛增名取。愛取俱種。如何說增。答。據昔現熏種時說(文)。

  論第八卷本文抄三十六_  論第八卷本文抄三十七目次

  二種生死段

  漸悟悲增  乃是實身  不執菩提  延壽法者  別盡別生

  三性義段

  意及意識  准彼本計  無漏心執  仍非相分  簡自共相  幻事喻  流轉真如  三解脫門

  論第八卷本文抄三十七目次_  論第八卷本文抄三十七

  二種生死段

  問。二乘聖者回心後地前受變易生。引何文證之耶。  問。初二果回心人七地以前間可有留分段之類乎。  疏雲○佛地第二卷說。聲聞乘或除七生。或除一生。或除上界處處一生。即前三果雖諸煩惱所潤發段得非擇滅。而由願力受變易生○第八十說。複次迴向菩提聲聞。或於學位即能棄捨。或無學位方能棄捨。乃至廣說。故知前三果亦得受變易生(文)。  秘引伽文。更無別釋。不書之。  伽論第八十雲。問。若唯住有餘涅槃界中。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云何但由一生便能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所以者何。阿羅漢等尚當無有所餘一生。何況當有多生相續。答。由彼要當增諸壽行方能成辨○彼雖如是增益壽行。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所修行極成遲鈍。樂涅槃故。不如初心始業菩薩。彼既如是增壽行已。留有根身。別作化身。同法者前方便示現。於無餘依涅槃界。而般涅槃。此由因緣。皆作是念。某名尊者於無餘依般涅槃界。已般涅槃。彼以所留有根實身。即於此界瞻部洲中。隨其所樂遠離而住。一切諸天尚不能睹。何況其餘眾生能見○複次迴向菩提聲聞。或於學位即能棄捨求聲聞願。或無學位方能能棄捨。由彼根性有差別故。所待眾緣有差別故(文)。  佛地論第二雲。若爾。聲聞或除七生。或除一生。或除上界處處一生。餘一切生得非擇滅。或一切生皆非擇滅。云何更經三無數劫修菩提因而得佛耶。雖諸所潤分段得非擇滅。而由願受變易生○由定願力資感生因。令其功能多時生果。即此一身展轉增勝乃至成佛。如延壽法非更受生。故論說言○所待眾緣有差別故。如是若在無學位中迴向菩提。由定願力。數數資昔感現身因。令於長時生果相續。漸漸增勝。乃至成佛。功能方盡○若有學位迴向菩提。或隨煩惱感生勢力。感彼生已。於最後生伏諸煩惱。起定願力資後身因。如前道理乃至成佛。或回心已即伏煩惱。起定願力資現身因。如前道理乃至成佛(等文)。  秘六(論七)問前三果回趣大乘。為更經生方受變易。為不經生。答。有經不經。而非一向故。佛地論第二雲。若有學位○(如文)乃至成佛。問若經生者。如初果人要受七生。為不爾耶余問准此。答。佛地論中但許經生。不定生數。隨多小生未必具受。問。既許經生。取後果不。答。佛地論雲。經生伏惑而不言斷。故不取後所未得果(文)。  唯識章雲。其漸悟者。初二果人初起。必依欲界身得。不經生者。七地已前。亦通色界依身而起。雖未入地說亦不生無色。悲願在隨受生故。亦不因修。許轉生故。不同頓悟。見道已前自已得無漏。彼業力多故。或亦許生。三界業縛彼猶有故。非此生上厭下染故。若經生者必不上生。發心及後唯欲界故(文)。  六卷私記(子嵨)雲。問。何故初二果不經生人後起七地以前。通欲色二界。答。此人未斷俱生惑故。成悲增上菩薩。七地已前猶受分段人身。故通二界。若入八地。即無此義。唯依色界。與頓悟同也。問。若爾。不經生人必成悲增人耶。答。此亦不定。有成有不成。故佛地論雲。若有學位迴向菩提。或隨煩惱感生勢力。感彼生已。於最後生伏諸煩惱。起定願力。資後身因。如前道理。乃至成佛(此中有成悲增菩薩之類也)或回心已即伏煩惱。起定願力資現身因。如前道理。乃至成佛(文)。  從方雲。漸悟菩薩者。五果回心皆得入變易生死。若初果回心智增。亦回心便入變易。若悲增者。盡七生受分段身。然後方入變易(文)。  十卷私記等可見之。  二種生死章雲。若回心者。學無學位。隨應得受。如初果人。若七生業皆定受。至第七生方受變易。若七生業皆不定者。即初生身受變易生。若七生中有定不定。定者皆受。不定不受。隨所受身即受變易。第二果人有三惑受一大生。若業定者。受此一生方受變易。若不定者厭受生故。即此身受變易生死。第三果人若經生者。厭受生故上業不定。可於此身即受變易。不經生者。或生色界方受變易。上業定故。業不定者。容於此身即受變易。若第四果。下二界中墮在何界。即彼身中受變易生。若獨覺者一向在欲(文)。  漸悟易引釋委細也。諸處皆同此意。識章釋不審。可尋之。  問。七地以前分段身菩薩實生三受。可受苦耶。  疏雲。七地以前代諸有情受三途苦。乃是實身。易可知故。八地已去乃至化身如佛救一化作身故(文)。  演雲。疏七地已前代諸有情受三途苦等者。意說。菩薩是欲界中人天實身。此菩薩代有情受苦時。菩薩身亦有苦受相應。以分段身粗。火所燒也。菩薩若生厭離。即余苦受。若菩薩在地地猶中。或施飲食。或為說法。務在利益。問。若菩薩是色界分段身。代有情受苦時。如何得有苦受耶。答。大悲菩薩常生欲界。不生色界。故無有失。又解雲。菩薩設生色界。縱入地獄。火燒不痛。以色界細自業所感。欲界火粗。粗細既殊。火燒不痛。若已得變易身。往三途起化身往受苦等(文)(太抄同之)。  別抄二(論二)雲。問。初地以上有分段身。生三惡道。受何趣身。何業力同受苦不。解雲。是悲智力。非由業力。故瑜伽等。業力結。謂諸異生。智力結生。謂諸菩薩。唯識第四。又雲。悲願相應善心亦有苦受。所以苦根通非所斷。後得經生故(文)。  對法抄第八雲。菩薩受非非愛潤生。唯以願力故下二界隨處即受生。三惡趣亦以善業果願生彼故。如鬼傍生亦不善報故(文)。  普賢十願雲○若諸眾生因言積集諸惡業故。所感一切極重苦果。我皆代受。令彼眾生悉得解脫(云云)(說第十普賢皆回身願也)。  大般若經三百九十四雲。佛告善現。諸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雖成就一切白凈無漏法。而為成就諸有情故。方便善巧受傍生身。由受彼身。如應成就諸有情類○方便善巧受惡趣身。如應成就諸有情類。雖受彼身。而不同彼受諸苦惱。亦復不為彼趣過失雜染。  四百七十七。五百三十六同之。  智度論三十九雲○問曰。無有代受界者。何以作是願。答曰。以是菩薩弘大之心深愛眾生。若有代理必代所疑(等文)。  伽論五十九雲。結生相續略有七種○亦業所引髮結生相。謂除菩薩七智所引髮結生諸菩薩(文)。  抄十五雲。此中言菩薩以智力受生者。謂同對結。以願力受生故。此果雖有漏善招。然隨願生故(文)。  論五雲。又三皆通有漏無漏。苦受亦由無漏起故(文)。  疏五末雲。五根之中。唯以苦根於學無學身中無漏第六意引生故。或唯後得智中方起五識精進等故。有苦受似名無漏(等文)。  問。七地以前菩薩起菩提有情實執利有情歟。  疏雲。論既未圓證無相大悲。不執菩提有情實有。無由發起猛利悲願。述曰。既未是佛圓證無相大悲一味平等之解。若不執菩提可求。有情可度。為實有者。無有因由可能發起猛利大悲及猛利願。以所知障。可求可度執為先故(等文)。  秘雲。論既未圓證至猛利悲願者。問。執彼菩提可是法執。執於有情何非我執。答。若執有情一常主宰。可我非法。但執有體。不舍自性。故但法收(文)。   二執章雲。為常益有情者。畢竟空也。由觀有情畢竟空。不見有情自他差別。故能常益也(文)。  般若會釋上·補闕章上同之。  中邊論上雲。為於有情常作饒益而觀空故。名畢竟空。  十八空論雲(三藏真諦)第三畢竟空。為恆利益他修空畢竟恆欲利他。至眾生盡。誓恆教化。此心有著。今此觀心。此心定令於畢竟之心。自然利益。方是真實智。名畢竟空也。若作畢竟心。能為利益。不作不益。不復自然。恆利益不空(文)。  秘七雲。(論九)○第七地中尚有法執。意識執彼上清凈等。勤思慕等。故無生忍名之為雜(文)。  唯識章雲○其身見等及此俱生四地永伏。法執無故(文)。  問。二乘聖者修延壽法通可依無漏定乎。  論雲。若所留身有漏定願所資助者。分段身攝。二乘異生所知境故無漏定願所資助者。變易身攝彼境故(文)。  疏雲○小乘福次入定通有無漏。今者大乘舍福資身定唯有漏。此文為證(文)。  秘雲。論若所留身有漏定願等者。正解如疏。有義。二乘故意以無漏資。何不得。然無大悲大願力故。無漏力弱。故所資身但身名分段。不爾。熏禪定唯有漏。詳曰。論既明言。豈以人情抑而不從。又彼熏禪與留身事。而義不同。謂熏禪者資異地因。生異地果難故。可容無漏定熏。延壽但延此報前因。何得相例。復所要而非永固。與變易生而不齊等。故可依論(文)。  肝心雲。文小乘福(以)資入定通有無漏。襪即舍依缽等。又雲。今者大乘舍福資(波)身(乎)五(之天)唯有漏者。言舍福者。有漏不通無漏。貶量雲。大乘福資定不通無漏。無漏不以衣缽等為方便故。定亦必緣。  忠記雲。論所留身有漏定願等者(如上雲)問。何故延命唯依有漏耶。練果報唯依無漏。解雲。延命必先施衣缽等。故入定時。緣先所施衣缽等物。故唯有漏。變易不爾。故唯無漏(基雲)此成先化後方入定。或先入定後身發願。二理無違(和上雲)若依小乘。延命先施衣缽。然後入定。從出方作如是願。大乘無文。然通初後作願無妨(文)(文字不審可勘余本)。  要雲。若所留身有漏定願所資助者。分段身攝。設許無漏定願所資助感其分段。有何過失而不許耶。以極勝故。非分段收。非變易者不能無漏資身久住勢弱故(文)。  二種生死章雲。第二定資者○此人或先入定後方舍衣缽。或先舍後方入定。皆不遮之(文)。  要雲(二種生死段)分段有二。一散二定。散中有二。一如十二因緣生。唯欲界全。上界少分。依生得善得報別。二依勝聞思生得善心。轉延福壽雜資所起。唯在欲界。心猛利故。定中有三。一有漏定願轉福壽行。唯欲界有。二生四靜慮廣果天下及四無色。唯有漏業熏三品禪生。三生五凈居。有無漏雜(文)。  秘雲(論二)論勿無漏種生有漏故者。有雲。他亦許無漏種為有漏因。如延壽法及無漏法。為有漏因感十王等者。詳曰。不爾。延壽法者但由漏資彼故業。豈許親生有漏果耶。又十王報諸處皆雲因地前修。豈容地前已超無漏。設回趣者。亦非無漏親感彼果。無漏不招三有果故(文)。  對法抄八(論十三)雲○義曰。以無明為業助緣故。無漏資時能令業增壽行。引無明即助緣。如小乘無學定力知將欲涅槃。以衣缽舍與眾僧。為此有漏業事。後以無漏邊際定資此善根。今令此身多時得住。此義稍有相似(文)。  同。變易生死可有別盡別生之義乎。  論雲。變易生死雖無分段前後異熟別盡別生。而數資助前後改轉。亦有前盡余復生義(文)。  疏雲○雖無如分段別盡別生。而以定願數資助故。改去前惡者。轉生後勝者。有前盡後更生義。此即所資業力未盡。為令增勝故改轉也。或有定力。非極長時增勝。但得二十劫等。為令更增。前有前盡後生之義(文)。  對法抄八雲○問曰。受此變易時。為舍分段不。答曰。不舍。即以此身轉令清凈微妙難知。為變易生死。問曰。若不捨身者。何故舍利子回心已。法華會上化火灰身。義曰。為欲勉勵眾生髮菩提心。知舍利子而般涅槃故。別作化身化火焚燎。其本實身轉令清凈。其量廣大。其任隨樂不定在處。所值遇諸佛等。無學身中方釋愚者正容而愧曰。道理中言。非愚曾見。余疑未決。重請明之(文)。  諸處釋可勘見之。

  三性義段

  問。護法意六七二識能遍計義。引何文證之耶。  論雲。有義。第六第七心品執我法者。是能遍計。唯說識能遍計故。意及意識名意識故。計度分別能遍計故(文)。  疏雲○論唯說意識能遍計故。述曰○問。如第七識亦能遍計。而彼論中唯說意識。不言第七。豈七不能。七識既能而不說者。明五八識亦能不說。論意及意識名意識故。述曰。第七名意。其第六識合而言之。總名意識。即是已說。誰言不說。如小乘中業業道。思但是業而非是道。貪等三法是道非業。身語二法亦業亦道。總合言但名為道但名業道。第七名意。第六名意識。總合名意識。故無前難(文)。  下文雲。論由斯理趣唯第六第七心品有能遍計。述曰。由此如上所說理趣。唯於有漏第六·第七二心之品。有能遍計。五八名識入意識攝。未見文故。故非五八能遍計也(文)。  燈雲。論由斯理趣等者。結上。疏雲五八名識入意識攝未見文故者。若爾。第七名意合名意識。准何得知。答。第七別名意。通名為識。通別合自目故。前第四雲。彼依主釋。此持業釋。故知余處俱名意識(文)。  無性攝論第四雲。論複次有能計。有所遍計。遍計執自性及成。此中何者能遍計何者所遍計。何者遍計所執自性。當知意識是能遍計。有分別故。所以者何。由此意識用自名言熏習為種子。是故意識無邊行相。分別而轉。普於一切分別計度故名遍計○當知意識是能遍計有分別故者。由有顯示隨念分別所雜糅故。用自名言熏習為種子者。無始生死所有意識。戲論名言熏習種子。為此生因。及用一切識名言習熏習種子者。謂用無邊色等影識名言熏習為因。似彼生故。是故一切無邊行相分別而轉(文)。  問。安惠意第八識可許惠乎。  疏雲。論執我法者必是惠故。述曰。非五八識恆與惠俱。寧容有執。前師雲。若計度惠通粗五八無細者亦有。若爾。何故惠數非是遍計(文)。  燈雲。問。安惠能執遍在何心。答。准前能計。遍在八識。若爾。安惠自許第八非痴惠俱。何得有執。答。准彼本計。亦應許有但相微細。不說二俱。今護法責。出何經論。第八得與痴惠二俱。若許得俱。恆行不共應亦在第八(文)。  問。安惠意十地無漏心可有執乎(又根本智有執乎又法空智有執乎)。  論雲。有義。八識及諸心所有漏攝者。皆能遍計○有義。第六識七○雖似所取能相現。而非一切能遍計攝。勿無漏心亦有執故。如來後得應有執故(文)。  疏雲○若似二取皆是執者。勿無漏心亦有執故。一切菩薩二乘後得無漏之智。有二取相。應皆有執。佛地第七。但說二乘無漏有執。准二十釋。菩薩後得亦有法執。與佛地不同。彼但說二乘無漏有執。此但言佛無。顯余亦有。論如來後得應有執故。述曰。難前師言。佛應有執。有二取相故。如諸菩薩現二相故。若救言如來後得無二相者。違聖教失。亦無相分。違佛地經(文)。  論若無緣用應非智等。述曰。若如來智無見分者。即無緣用。應非智等。此即違理。等者。等取余心心所。難曰。如來菩薩無漏四智品。應非是智品。無見分等故。如虛空等。既成此已。番向上成。謂凡夫二乘等有漏善及無記智品並無漏心品。應無法執。非染污心。有二相故。如佛無漏智品。彼計如來元漏智品非有執故(文)。  秘雲。疏准二十釋至亦有法執者。二十唯識明他心智通漏無漏。釋彼無漏他心智者。而有三義。一師解。彼菩薩無漏他心智體亦有法執。論雲不知如佛智者。明知有執。不知即是無知之義。由彼無知猶未斷故。而蔽於心。故不如佛(文)。  燈雲。問。安惠能計在無漏心不。答。准此論文。但云有漏八識。若准疏引。如佛地論第七。許在二乘無漏心有。若准安惠二十唯識論釋。十地菩薩無漏亦有。由是此論但云如來後得應有執故。前言八識有漏心者。據顯處說(文)。  裹書。問。安惠相見皆是所執。世尊即無。云何今難經說佛智現身土等者。答。彼師釋雲。據增上緣說所現。據實有情能感者變。如說法事。由此次難。若無緣用。應非智等。既成緣用。卻成現相。亦復無過(云云)。  下文雲。問。因位漏亦許有執。何名現量·比·非量等。又親得緣如不。答。准緣他心雲不知如佛智。亦不親緣如。因位名無漏。名緣如。名緣二空等者。據無明漸微。名為漏緣如緣空。分為凡聖。故諸自證因位不能分明親得。現·比·非量准思可知(文)。  要下(論十)雲。其安惠因中無漏一切有漏。皆有法執(文)。  玄贊七雲○若爾。惠師即無學解脫道等諸無漏心·世間定心。皆有法執(文)。  玄贊七雲。如二乘人所四倒。正智證生空。猶未起執。後時觀前正智行相。不親得故。乃見加行所求行相。便謂為真。遂起四倒。此亦如是。非無漏心及世間定皆是法執。出彼心後方起執故。此護法義。  燈一雲。且安惠雲。相見無體。能所取故○問。既除佛外皆悉有執。十地無漏心有執不。答。有二解。一雲。有執。二十唯識雲。他心智云何知境不如實。如知自心智。不知如佛境。既言不如佛境。明無漏心亦是有執○二雲。雖通三性。無漏心無。故下第八雲。八識心心所有漏所攝皆有執故。既簡無漏心。故不說有。問。豈無二分耶。答。准下第九解真見道余異說中。不立二分。既安惠等。故無漏心不許有執。然二十唯識雲不知如佛境者。據有漏說。或非明了。不得如佛。相傳二解。准此唯佛不有二分。故知我法不依佛說。無二分故。證不可言故。執習斷盡故(文)。  裹書。問。佛無相見。誰能說乎。答。准此應同無性等釋。聞者識上聚集顯現。佛實不說文(文)。  秘一雲。詳曰。除佛以外余無漏心。相傳二釋。一雲。有執。有二分故。一雲。無執。無漏二分非虛妄故○具如義燈(文)。  裹書。第八論雲。八識心心所有漏所攝。皆有執故。已簡無漏。或無漏心皆無相見。疏中且依第一義說。二分既執。諸佛便無。所以我法不依佛立。依余聖者有漏心說名無依無。據斯一義理亦何失。  疏九末雲。論諸後得智至離二取故。述曰。若依此說。佛不說法。無十五界。大定智悲以為體性。悲願增上。眾生識上聲色等相生故。此後得智。佛地論第三。雖有三說。有相見等但是此中二師之義。第一師說。二分俱無。離二取故(文)。   論九雲。諸後得智有二分耶。有義。俱無。離二取故。  二十唯識疏下雲○若有漏者。略有二說。安惠等雲。諸有漏心。唯有自體無相見分。如此卷初。唯識中說。所說見相皆是所執○護法等雲。諸有漏心依他性中亦有三分○若是無漏他心智者。如成唯識。略有三說。諸後得智有二分耶。有義。俱無。離二取故。同有漏心初師所說○此師。菩薩及二乘等諸無漏心。皆有法執。佛地論中亦有此義。似二取現有見相。見相即是遍計所執。體是無法。說能所取是所執故。無所正說依他起故。唯二等者。但自證分似於二現。說之為二。依他性中實無有二。說為他心智。如有漏心說(等文)文廣可見之。  佛地論第七雲。有義。法執及無明等。遍在一切善惡無記有漏心品。及與二乘無漏心品。皆不了達法無我故。皆似相分見分起故(文)。  問。安惠意以種子可攝相分乎。  問。西明釋又諸習氣是相分攝文依自難他(云云)可許之乎。  論雲。又諸習氣是相分攝。豈非有法能作因緣(文)。  疏雲。述曰。第四難也。有漏習氣是識相分。相分即非有。豈體非有之法能作因緣。假法如無非因緣故。汝執相分體非有故。彼執種子非真有體。自證分緣。仍非相分。今說自宗言相分攝。故為此難(文)。  秘雲。疏仍非相分者。雖自證緣種體。然非相分中攝。所以如燈。疏中上下文相分者。以護法義。而縱他也(文)。  燈雲。論又諸習氣等。本釋如疏。西明雲。又諸種子是第八相。若是所執。應非因緣。以無體故。如空花等。今謂不爾。若許種子是相分收。彼計相無。何故護法第二卷難雲。假法如無。體即無故。又不應言。既非一異。應如瓶等。是假非實。瓶依四塵。非全無故。不同空花等文(文)。  上文雲。要集雲。諸釋言同。而意少別。有釋。安惠相見二分從緣生者。是護法師據自抑他。非謂安惠許從種起。如雲習氣是相分攝。此意。安惠種非相分。說相分者。護法依自而難於他。今謂。安惠本計。種子依自證分功能難於他。今謂。安惠本計。種子依自證分功能義用。非相分攝。前第二雲。假法如無。非因緣故。若是相分。何得言如無。體既無故。復許自證分緣生非無故有種子。種子既非是自證分。能所生別。因果性別。復自證緣。護法菩薩以此理逐非相是何。故作此難。若雲見相從種子生亦非彼計。據何道理約自難他。故知又雲若緣所生內相見分非依他起。例彼自證亦應是無。無異因故。是共許義。又前第四雲。十八界種應成雜亂。故許相見亦從種生。不爾。此言空無所益(文)。  論二雲。雖非一異。而是實有。假法如無。非因緣故。此與諸法既非一異。應如瓶等是假非實。若爾。真如應是假有。許則但無真勝義諦(文)。  疏二末雲。清辨等宗。譬喻師等。第三問答辨假實門○論此與諸法至是假非實。述曰。此安惠等難(等文)。  蘊雲。疏此安惠等難者。安惠見相二分是遍計所執。體非實物。種子既是相分所收。便許非實。故作此難(文)。  論四雲○有義。彼說理不應然。曾無處言緣觸等故。應言此意但緣彼識見及相分。如次執為我及我所○有義。此說亦不應理。五色根境非識蘊故○應說此意但緣藏識及彼種子。如次執為我所。以種即是彼識功能。非實有物。不違聖教(文)。  疏雲○問。何故計種無別物。若許別體。即五蘊種子是五蘊攝。第七亦緣五蘊為所故。不可簡別緣此種子非彼種故。說種為假。前第二卷已述此義。但本識上有彼能生五蘊蘊功能。名種識故。故無有失(文)。  燈四雲○安惠自種子是假。然功能別成十八界。如不相應依實假立不相雜亂。依自證分義分亦得(文)。  要上雲(三類境之所)安惠二分亦說種生見與體同。相分二說。或同或異。相分無體。種子是假(文)。  增明記雲。安惠宗意種子有二。一生實種。二生虛種。二種俱假。月藏義但是心生他。生名種子。故是假也。種體雖二。和合似一俱生一果○問。見分亦虛。何彼宗雲見與體同種。答。似能緣故。與體同種。同種相似所緣與體別種(文)。  秘一雲○(問答)有體為緣。是護法義。安惠許假得成緣故。故前解勝。又准安惠實法生假。如自證分生於相見。假法生實。如自證分從自種生。種子皆是第八相故(文)。  問。論中簡自共相虛空我等(文)共相言可攝苦無常等乎。  論雲。二空所顯圓滿成就諸法實性。名圓成實。顯此遍常體非虛謬。簡自共相虛空我等(文)。  疏雲。論簡自共相虛空我等。述曰。遍簡自相。諸法局法體故。不通於余。若通於余。便自相故。唯真如能遍諸法。常顯何義。常簡共相。諸法無常空無我等。雖, 遍諸法。體非實有。謂諸法上無體無用。名空無我。非有實體貫通諸法。唯有觀心無共相體。如前已說。既爾。不應說彼體是常法。故言真如常。簡彼共相。  秘雲。論簡自共相虛空我等者。有義。疏說共相。如因明說。無別體性。不可言常。故常言簡。今解。此依佛地經說苦無常等○詳曰。疏無文判定依因明不依佛地。然言觀心共相無體。且釋論說空無我二苦無常二。論等等之故疏不釋。隨論省略。非不許彼亦是所簡。通簡經論所說共相。若言唯簡經說共相。論說共相何意不簡。豈論共相非所簡耶。若非所簡。常簡共相。有不盡失。故疏無違。有義不足(文)。  問。無性攝論意如幻喻明內不處歟。  要雲。攝論第五。說八喻喻依他。云何無義遍計度時。分明顯現似所行境。為除此疑。說幻事喻。如實無象而有幻象。所緣境界依他起性亦復如是。雖無色等所緣六處。遍計度時。似有所緣六處顯現。無性下自解雲。此於內事生疑。諸師解雲。此於內身色聲香等而生疑惑。故說幻事喻。天親菩薩有二複次釋。第二解雲。此事幻喻為除眼等六種內處。譬如幻象雖實非有而現可得。以此准。無性色等所緣六處。非是色聲香等六處。即是眼等六內處。眼等是色。故說色等。言色等六處。理亦無妨。不爾。與第二所除有何差別。古解雲初是塵體。第二是器界。故二差別。又如陽焰於飄動時。實無有水而有水覺。外器世間亦復如是(等文)。  秘雲○無性釋論。今此當引。論雲幻事喻者。如實無象。而有幻象所緣境界。依他起性亦復如是。雖無色所緣六處。遍計度時。似有所緣六處顯現。釋曰。外以塵等八為實有。內以八喻反彼為虛。應為八量。此初量雲。色等方塵非真實有。分明顯現為計度境。猶如幻象。真如非彼計度顯現所行之境。故為異品。非能遍計所遍計故。故無不定(等文)。  無性攝論第五雲。論曰○他復云何於依他起性自性有虛妄疑。由他於此有如是疑。云何實無有義。而成所行境界。為除此疑。說幻事喻。云何無義心心法轉。為除此疑。說陽炎喻○釋曰。虛妄疑者。於虛妄義所起諸疑。云何無義遍計度時。分明顯現似所行境。為遮此疑。說幻事喻。如實無象而有幻象所緣境界。依他起必亦復如是。雖色等所緣六處。遍計度時。似有所緣六處顯現。又如陽炎於飄動時。實無有水而有水覺。外器世間亦復如是(文)。  下文雲。應知此中唯有爾所虛妄疑事。所謂內外受用差別。身業。語業。三種意業。非等引地。若等引地。若無顛倒。於此八事諸佛世尊說八種喻。諸有智者聞是所說。於定不定二地義中能正解了(文)。  世親攝論第五雲○(此本論)釋曰○說幻事喻。顯依他起。譬如喻象。雖無實義。而成境界。義亦如是他復生疑。若無有義。即無所緣。諸心心所法云何而轉。為除此疑。說陽炎喻○復有別義世尊意。說幻等八喻。今當顯示。此中幻喻為除眼等六種內處。應知顯示眼等六處。譬如幻象。雖實非有。而現可得。說陽炎喻。為除器世間。由彼大故。於陽炎中實無有水。動搖力故。似水可得(文)。  問。瑜伽論流轉真如與今論同歟(又顯揚論與今論同歟。又顯揚論於染凈法等文。凈者通無漏歟)。  疏雲。論七真如者。一流轉真如謂有為法流轉實性。述曰○七十七顯等。觸唯緣起法如。此中通言一切有為法。彼據內法根本流轉。唯言緣起。此中通說一切法體。亦不相違(文)秘雲。論一流轉真如等者。瑜伽·此論二文不同。如疏中會。有為有二。一四相所遷因等所為。二煩惱所為。今言有為。依後義說。故有為言但說緣起。此說為勝。下文攝中二性攝故。然顯揚雲。於染凈法思惟諸行流轉實性。據世間凈。故不相違。詳曰。非此理。然下攝雲隨相攝者。流轉苦集前二性攝。既雲隨相。明不違理。據增而談。顯揚復雲於染凈法。凈法不言依世間凈。由斯教理。疏說無違。又疏下雲流轉言有漏故者。談彼瑜伽明流轉也(文)。  疏下文雲。七十七雲由流轉·安立·邪行三真如故。一切有情平等平等。此約除佛余名有情故。前第三雲。佛非有情。故不言佛。無若集故顯揚又說。無始流轉實性。即是緣生。故流轉如亦非佛有。又說。一切有為皆是流轉。然佛法身體離生滅。亦無流轉。又流轉如雖通有為法。唯約有漏。故佛言無(文)。  伽論七十七雲。一者流轉真如。謂一切行無先後性○當知此中由流轉真如·安立真如·邪行真如故。一切有情平等平等(文)。  顯揚論三雲。一流轉真如作意。謂已見諦諸菩薩。以增上法行善修治作意於染凈法時。思惟諸行無始世來流轉實性。既思惟已。離無因見及平等因見(文)。  問。瑜伽五十五卷意。以道諦四行相攝三解脫門歟。  燈雲○瑜伽五十五雲。幾是空行。謂二行。即苦諦後二行。幾是無願行為有六。即苦諦前二·及集諦一切。幾是無相行。謂滅諦一切。幾是清凈因所顯行。謂道諦一切。此意。空無我行順空行故。六是有漏。不可願故。四是滅諦。無十相故。道下四行有二解。一雲。通三脫門。論雲是清凈因所顯行故。三解脫門俱清凈因。能得涅槃故。以空無我通諸諦故。以是有為不可願故。無男女等相故。一雲。非三攝。但說清凈因行所顯。不言三脫。道下四行非空無我。不是空行。非有漏故。不是無願。是有為故。非無十相。故非三收。前釋為勝(文)。  伽鈔五雲○五十五亦言。空攝二行。無願攝六行。無相攝四行。道諦諸行是清凈因。非三門攝。非有漏故非無願(文)。  斷障章雲。有說。空如前六行為無願。四行為無相。道四非三門。非四非三門。非苦諦故非空。非有漏故非無願。非無為非故非無相(文)。  義鏡雲伽五十五文也。  問。瑜伽本地分中明空三摩地。觀察諸法空無常樂乃至空無我及我所等(云云)苦諦四行相共明之歟。  燈雲。准瑜伽十二。云何空三摩地。空有四種。一觀察空。謂觀察諸法空無常樂。乃至無我及我所等。此有二解。一雲。苦下四行俱是空行。無彼常樂我及我所。皆名為空。一雲。但言無常無樂。不言是苦。但空無我是空持。云何無願心三摩地。謂於五取蘊思惟無常。或思惟苦。心住一緣准亦有二解。一雲。但言無常無樂。不言是苦。但空無我是空等持。云何無願心三摩地。謂於五取蘊思惟無常。或思惟苦。心住一緣。准亦有二解。一雲。但言無常無樂。不言是苦。但空無我是空等持。云何無願心三摩地。謂於五取蘊思惟無常。或思惟苦。心住一緣。准亦有二解。一雲。既言於五取蘊觀無常苦。種苦集下六種行相。但言無常苦者。舉果行相攝集因四。准此道理。空中二解。前解亦得。一雲。准文但無常苦者。舉果行相攝集因四。准此道理。空中二解。前解亦得。一雲。准文但無常苦名無願行。即不攝集。以於果上多計常樂而起願求。今偏治此故。但苦下無常苦二為無願行。云何無相心三摩地。謂於彼諸取蘊滅。思惟寂靜。心住一緣。准此無相攝滅四行。性無相故。道四行相非三等持。義准前解(云云)。  伽論第十二雲。云何空三摩地謂遠離有情命者及養育者數取趣等。心住緣。當知空性略有四種。一觀察空○(如燈引)由觀察空。或時思惟內外空性。由此力故。心俱證會。設復於此人外空性。由此力故。心俱證會。設復於此內法空性不讓會者。便應作意思惟無動。言無動者。謂無常想。或復苦想。如是思惟。便不為彼我慢等動(文)。

  論第八本文抄三十七_


推薦閱讀:

大乘百法明門論(3)
成唯識論同學鈔第九卷(大正藏2263部)
唯識學的緣起(鄭隆平)
悲憤而後有學--歐陽竟無文集 第一編《佛學通論》唯識抉擇談
唯識精要前言

TAG:唯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