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南宋 朱熹《觀書有感》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譯文】 要問池塘里的水為何這樣清澈呢?是因為有永不枯竭的源頭源源不斷地為它輸送活水。

【出典】 南宋 朱熹《觀書有感》

註:

1、 《觀書有感》 朱熹

半畝方塘一鑒開, 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

2、注釋:

方塘:又稱半畝塘,在福建尤溪城南鄭義齋館舍(後為南溪書院)內。朱熹父親朱松與鄭交好,故嘗有《蝶戀花·醉宿鄭氏別墅》詞云:「清曉方塘開一境。落絮如飛,肯向春風定。」

鑒:一說為古代用來盛水或冰的青銅大盆。鏡子;也有學者認為鏡子。指像鑒(鏡子)一樣可以照人。

「天光」句:是說天的光和雲的影子反映在塘水之中,不停地變動,猶如人在徘徊。徘徊:來回移動。

為:因為。

渠:它,第三人稱代詞,這裡指方塘之水。

那得:怎麼會。

那:怎麼的意思。

清如許:這樣清澈。

如:如此,這樣。

清:清澈。

源頭活水:比喻知識是不斷更新和發展的,從而不斷積累,只有在人生的學習中不斷地學習、運用和探索,才能使自己永保先進和活力,就像水源頭一樣。

3、譯文:

半畝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鏡子一樣打開,清澈明凈,天光,雲影在水面上閃耀浮動。要問池塘里的水為何這樣清澈呢?

是因為有永不枯竭的源頭源源不斷地為它輸送活水。

4、朱熹(1130.9.15~1200.4.23) 字元晦,一字仲晦,號晦庵、晦翁、考亭先生、雲谷老人、滄洲病叟、逆翁。漢族,南宋江南東路徽州府婺源縣(今江西省婺源)人。19歲進士及第,曾任荊湖南路安撫使,仕至寶文閣待制。為政期間,申敕令,懲奸吏,治績顯赫。南宋著名的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詩人、閩學派的代表人物,世稱朱子,是孔子、孟子以來最傑出的弘揚儒學的大師。他廣注典籍,對經學、史學、文學、樂律乃至自然科學等都有不同程度的貢獻,給後人留下浩如煙海的著述。

朱熹早年出入佛、道。31歲正式拜程頤的三傳弟子李侗為師,專心儒學,成為程顥、程頤之後儒學的重要人物。淳熙二年(1175年),朱熹與呂祖謙、陸九淵等會於江西上饒鉛山鵝湖寺,是為著名的鵝湖之會,朱陸分歧由此更加明確。朱熹在「白鹿國學」的基礎上,建立白鹿洞書院,訂立《學規》,講學授徒,宣揚道學。在潭州(今湖南長沙)修復嶽麓書院,講學以窮理致知、反躬踐實以及居敬為主旨。他繼承二程,又獨立發揮,形成了自己的體系,後人稱為程朱理學。朱熹在任地方官期間,力主抗金 ,恤民省賦,節用輕役,限制土地兼并和高利盤剝,並實行某些改革措施,也參加了鎮壓農民起義的活動。朱熹在從事教育期間,對於經學、史學、文學、佛學、道教以及自然科學,都有所涉及或有著述,著作廣博宏富。

5、這首詩是抒發讀書體會的哲理詩,「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半畝的「方塘」不算大,只有半畝地的一個方方的池塘,但它像一面鏡子那樣地澄澈明凈,「一鑒」的「鑒」,就是「鏡」,照人的鏡子,「鏡」和「鑒」是一個意思。「半畝方塘」像一面鏡子那樣打開了。「半畝方塘」雖然不算大,但它卻像一面鏡子那樣地澄澈明凈,「天光雲影」都被它反映出來了。閃耀浮動,情態畢見。作為一種景物的描寫,這也可以說是寫得十分生動的。這兩句展現的形象本身就能給人以美感,能使人心情澄凈,心胸開闊。這一種感性的形象本身,它還蘊涵著一種理性的東西。很明顯的一點是,「半畝方塘」裡邊的水很深、很清,所以它能夠反映「天光雲影」;反之,如果很淺、很污濁,它就不能反映,或者是不能準確地反映。

詩人正是抓住了這一點作進一步的挖掘,寫出了頗有哲理的三、四兩句:「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問渠」的「渠」,不是「一渠水」的「渠」,它相當於「它」的意思,這裡是指方塘。「問渠」就是「問它」。在這個地方「它」指代的是「方塘」。詩人並沒有說「方塘」有多深,第三句詩裡邊突出了一個「清」字,「清」就已經包含了「深」。因為塘水如果沒有一定的深度的話,即使很「清」也反映不出「天光雲影共徘徊」的情態。詩人抓住了塘水「深」而且「清」,就能反映「天光雲影」的特點。但是到此詩人並沒有結束,他進一步地提出了一個問題。「問」那個「方塘」「那得清如許?」問它為什麼這麼「清」,能夠反映出「天光雲影」來。而這個問題孤立地看這個「方塘」的本身沒有法子來回答。詩人於是放開了眼界,從遠處看,終於,他看到了「方塘」的「源頭」,找到了答案。就因為「方塘」不是無源之水,而是有那永不枯竭的「源頭」,源源不斷地給它輸送了「活水」。這個「方塘」由於有「源頭活水」的不斷輸入,所以它永不枯竭,永不陳腐,永不污濁,永遠「深」而且「清」。「清」得不僅能反映出「天光雲影」,而且能反映出「天光」和「雲影」「共徘徊」這麼一種細緻的情態。這就是這一首小詩所展現的形象和它的思想意義。

6、實寫的是明麗清新的一派田園風光,反覆讀上幾遍,會覺得愈讀愈愛讀!你看,半畝的一塊小水塘,在朱熹筆下是展開的一面鏡子(一鑒開),起筆就恬靜而幽雅得讓人立時展開了想像的翅膀。第二句更引起讀者遐想,這面「鏡子」中映照著天上徘徊的雲影,可想那清澈的水面那麼靜謐可愛了!作者在第三句提了個問題,這水為什麼如此清澈呢?他高興地自問答道,因為源頭總有活水補充,一直不停地流下來。

你問我這裡的渠水為什麼這麼清澈,是因為源頭之水是流動的水。就是說,你問他為什麼他有那麼豐厚的知識,是因為他讀了很多的書。

這幅美麗的自然風光圖卷,已經令人讀後清新明快了,更讓人拍案叫絕的是一看題目,是觀書的感想,頓時這美的意境升華,與讀書融合了。

這是一首有哲理性的小詩。人們在讀書後,時常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詩中就是以象徵的手法,將這種內心感覺化作可以感觸的具體行象加以描繪,讓讀者自己去領略其中的奧妙。所謂"源頭活水"當指從書中不斷汲取新的知識。

原來,大學者朱熹在讚美讀書有所領悟,心靈中感知的暢快、清澈、活潑,以水塘和雲影的映照暢敘出來了。他的心靈為何這樣澄明呢?因為總有像活水一樣的書中新知,在源源不斷地給他補充啊!

大才子朱熹的一首小詩,給我們諸多啟示,多讀一點好書,會讓自己思想永遠活潑,才思不絕。

7、南宋教育家朱熹曾在《觀書有感》中這樣寫道「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意思就是水之清澈,是因為有源頭活水不斷注入。這句話告訴我們,只有思想永遠活躍,以開明寬闊的胸襟,接受種種不同的思想、鮮活的知識,廣泛包容,方能才思不斷、創新不斷。

8、宋代朱熹有這樣的一句詩:「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我覺得它生動形象地告訴了我們:要想寫出好的文學作品,並且一篇勝過一篇,靈感不枯竭,惟有不斷給自己的心靈注入思想的源頭活水,方可細水長流,作品永不衰竭!

  什麼才是源頭活水呢?

  好的書籍是源頭活水!你可以閱讀先人的佳作,吸收養分,取其精華,棄其糟粕,並且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思考,你會發現讀完一本書之後,會有許多話想說,想寫,或認同書中的觀點,或反對書中的理念,無論是哪一種,都會收穫不小,寫下來必是佳作,因為用你的肺腑之聲寫出來的作品無論如何是動人的!

  除了書籍,豐富的閱歷也是源頭活水!古人說的好:「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你一路行走,無論是翻越巍峨的泰山,還是趟過清澈的小溪;無論是拜訪古勝名城,還是路過鄉村阡陌,所見的,必引起所思,有所思,必有所感,這時快筆疾飛,寫下所感,便成美文!

  什麼是文字的美?

  好的作家是個單純的人,他只是如實記錄自己的人生境遇以及思想感悟,或許他的人生境遇實在很普通,思想感悟也太過淺顯,但是,他就是這樣敝帚自珍,捨不得丟棄。寫的時候,未曾想過是否會有讀者,不曾想過發表,更不會幻想其文千古流傳。因為,他知道,沒有什麼東西是不朽的,長江後浪推前浪,自己必然成為過往。但是,你總不能因為曹雪芹寫了《紅樓夢》,你就再也不寫小說,總不能因為蘇軾寫了《赤壁懷古》,你到了赤壁,一個字也不寫了吧,別人寫的再好,那也是別人的,自己寫的再差,也是自己獨特的思想,如果世上的好文字讓我們讀了之後,心生自卑,一個字也寫不出,那不讀也罷!

  好的文字貴在真實而有味道。一個人寫文章,必是生活當中真正發生了什麼,想把它真實記錄下來。真實的東西是實在的,難免會平淡。然平淡並不一定是壞的,從某個角度來說,平淡不僅是一種文字的境界,更是一種人生的胸懷。若以平淡為味,惟有以原味取勝,前提必須是東西本身要好。林語堂有一妙喻:惟有鮮魚方可清蒸。袁中郎也說:「凡物釀之得甘,炙之得苦,唯淡也不可造,不可造,是文之真性靈也。」可見,平淡是真性情的流露,是本色的自然呈現,是文字的另一種味道,更是一種不造作的美!既然如此,作者就應該放輕鬆,表達出自己想要表達的那種味道。無論是敘事還是抒情,無論是寫景還是詠物,目的都是要把這種味道說出來。譬如遊記,寫的若味道全無,就只能算旅遊指南,讀者看起來是興趣索然。《XX文學》這本書里的遊記就寫得十分有意境,有味道,相信讀者看過,心裡便對那美麗的山山水水充滿了嚮往之情。這就是文字的力量。

  有人說,在孩子的眼裡,世界到處都是謎語,他們總是充滿了好奇,可是,大人們卻常常用千篇一律的謎底封死了那麼多神奇的謎語。這個世界被孩子好奇的瞳仁照耀得五光十色,卻在大人們所謂洞察一切世事的眼光下黯然失色了。我們若想寫出更多好的文學作品,就必須讓自己儘可能的單純起來,要時刻保持一顆童貞的心,這樣看世界,才能避免被同化,才能寫出別人所看不見的風景,一個人越純真,思想越深刻,就像那有著源頭活水的清渠,那麼源遠流長,永不幹枯。

9、很早就拜讀了宋代朱熹的七言絕句<觀書有感>,全詩是: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現再次捧讀,竟別有一番滋味湧上心頭。

  

  關於這首詩,我們一般都是從治學方面來理解,全詩以池塘為喻,說明為學之道,必須不斷積累,不斷地吸收新的營養。如果沒有知識的不斷積累,一個人的學問就會變成一潭死水,毫無生氣和進展了。

  

  治學之道如此,其他事情也是這樣。我們每個人內心就相當於一方池塘。我們的快樂、憂傷、希望、失望如一汪泉水潺潺流進心田,長年累月,一畝心塘早已不堪重負,唯有在塘邊開一渠口,讓舊了的歲月,隨著渠口流向永恆。才有新的空間承載源源不斷的歲月流給我們的新的感懷,在新舊更替中,我們無法忘懷的過往沉澱成於泥,在某一個夏日清晨,開出一片亭亭清絕的荷花來,才會有「人面荷花相映紅」,「天光雲影共徘徊,俯仰流連,疑是湖中別有天」的暢想,才會有「微風拂面,漣漪如輕弦」的舒懷。

  

  心靈如此,人世間的緣份亦如此。緣來是福,今生與你相遇,是前世五百次回眸換來。是前世的情今生的果。若是錯過了時間,錯過了天地,我們該如何演繹呢?是執著嗎?誰也改變不了現狀,現實早已在夢想的前面築了一道無法逾越的高牆。傷筋動骨,疼自己,傷他人,於情於理都不在道德的範圍內。苦苦執著,只會讓自己的那一塘水成為死水,不枯竭,經年累月,也會臭味熏天,腐了自己,污了空氣,誰人見了,都會捂鼻而去。這樣的自己能被自己接受嗎?其實,我們忘了,緣來是福,緣去也是福。放下,心無所執,必輕鬆自在,見云云笑了,見花花開了,想你,思念成韻,柳暗花明又一村,又何嘗不是一種新境界呢?福兮禍所倚,禍兮福所依,緣來緣去皆是福,才能保自己的心塘清如明鏡。

  

  試看天地間,自然萬物如此美麗,天地萬物都在循環呀,風水,日夜,四季,哪一樣不是在循環?光知道緣來是福的人,那只是片刻的歡愉,時間久了,就是一池死水。我們把世間萬物放在人心裡循環,才有「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這樣的感嘆。

10、「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這是宋朝.朱熹的詩《觀書有感》。朱熹以寧靜清澈的一方小小池塘來比擬自己讀書有得的心境,像鏡子一般倒映著天光雲影,是如此的清澈澄明。此等動人的景緻讓人不禁尋思「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這兩句千古傳誦的詩句,任何時刻品味再三,依然雋永芬芳。的確,若非源頭活水,哪能如許清澄呀!

多少騷人墨客在焚膏繼晷的筆耕中,唯一本本好書相伴,猶面對一位位良師益友,如喝瓊漿,似飲甘泉,心靈得以滋潤,身心得以安頓,且經常樂在其中,陶然忘機。多少英雄豪傑在困頓的軍旅生涯中,以書為伴,諸多經世致用的書籍,讓他永保風骨嶙峋,不為貧賤所移,不為威武所屈,不為富貴所淫,永遠效忠國家民族。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活到老、學到老的人生哲學,可以讓人在浩瀚的書海領域中,攫取豐富的知識學問,獲得寶貴的生活經驗。閱讀好書升華了內在的涵養,既能陶冶性靈,更能怡情悅性;每每閱讀到會心處,彷彿書中人不忘與您把臂言歡,促膝長談。那時的心湖涵容了前人的智慧,方寸之間得以超脫、足以升華,無限的生命力源源而至。

徜徉在書海的芳香中,人情事理瞭然於心,諸多盤根錯節的世俗雜務可拋至腦後,紅塵的是非恩怨無須理會,澄凈不濁的心靈活水,源源不斷。品味書中人的智慧結晶,人生的指南昭然若揭,一股善的力量的泉源,汩汩而出。

古今中外,任何有傑出成就的學者專家,無一不是勤奮好學、博覽群書者。悲天憫人的社會詩人杜甫,有「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的詩句,享譽「詩聖」的稱號。「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歐陽修,常利用時間在馬上、枕上、廁上讀書,每每廢寢忘食,終於成為北宋文壇的領袖。蘇東坡學識淵博,閱歷廣泛,亦為「唐宋八大家」之一,也曾有詩云:「故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

 

廣讀群書、學識淵博的大詩人、大文豪,何以文思泉湧?何以詩篇、文采猶如源頭活水,源源不斷?朱熹《觀書有感》的詩句「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活泉源水來。」替他們做了最明確的見證。--作者秉竹

11、語文學習的要義在於勤和恆。大家要五法並用,充分調動起眼、耳、口、手、心各感官,實現聽、說、讀、寫、思諸種功能。如果說聽和讀這兩種視聽手段是吸收營養,是「進」的過程;那麼說和寫則是加工和生成的過程,是進行人際交流的必需。人在社會中能表情達意、交流思想、自如往來、充分協作、不正是語文學科最根本的目標嗎?還有什麼「成績」的問題不能解決呢?

宋代朱熹曾把他自己的讀書心得熔鑄在一首哲理詩中即《觀書有感》。最後兩句是「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塘水清澈如許,是因為不斷有活水源源不斷的流過來。也就是說人們要想心靈澄靜,就得認真讀書學習,不斷補充新知,吸取新的的營養,既要讀「萬卷書」,也要「行萬里路」,在不斷的學習中,保持思想的活躍,以開明寬闊的胸襟,接受鮮活的知識和各種先進的理念,就會才思不斷,活水長流。

12、書籍可以打開心靈的窗戶,書籍是人類的最好朋友,閱讀讓您開闊眼界,開拓思維,精彩的圖書可以啟迪智慧,讓米花在線書庫成為您的好朋友吧!

目前中學語文教學中普遍存在這樣一個問題:每逢作文,學生常常無話可說,只好東拼西湊,大講空話套話;作文批閱後發下來,學生又往往只看分數,不找問題,結果水平總提不高。我認為造成這種惡劣情況的根源就是:缺乏生活,孤陋寡聞。由於缺乏生活,寫的文章乾巴巴,沒有實際內容,面目可憎;由於孤陋寡聞,寫的文章平板單調,毫無生動之感。宋代理學家朱熹寫過兩句很有名的詩:「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也就是說,我們要寫好作文,就得深入生活,廣泛閱讀。

為文之首,首先是要佔有一定的材料。沒有材料,就好比一台沒有原料的機器,不能生產出產品。要佔有和搜集作文的材料,就必須深入生活,仔細觀察,讓自己的頭腦中有一個作文的「倉庫」。一到需要時,就能信手年來拈來,思路也就開闊了,這樣寫起來就能得心應手,遊刃有餘。積累材料的過程,就是不斷豐富自己的作文倉庫的過程。材料是為中心服務的,有了充分的事實論據,就宛如人有了堅實的骨架,就能站穩腳跟,從而說服讀者,感動讀者。歷來的名篇佳箸,沒有不是經過生活的提煉而寫出的。蜚聲中外的名著《紅樓夢》,幾乎就是曹雪芹的親自經歷;吳敬梓親睹社會污濁,官場黑暗,寫了憤世嫉俗的《儒林外史》;關漢卿鑒於當時不法橫行,人民受屈,寫下了膾灸人口的《竇娥冤》……由此看來,任何一部好的文學作品無一不是對生活的深刻體察。因此,我們要做好作文,就必須深入生活,抑惡揚善,把自己的愛憎情感注入作品中去。

如果說作文材料及其所說明的中心是文章的骨架,那麼語文辭彙可以說是文章的血肉。要提高我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就必須進行廣泛的閱讀,掌握一定的辭彙,使文章生動、有趣。如果只是乾癟癟一套學生腔,就會使人產生憎惡之感。

現在的中學生大都認為作文難寫,沒有話說,這正是由於沒有做到以上兩點。普遍的填鴨式教學奪去了他們大量的時間,這是一個客觀事實。但生活大門卻是向我們敞開的,只要我們潛心觀察,就會有許多新的發現,新的感受。日積月累,就能為寫作文提供豐富的第一手資料,從而為寫好作文奠定基礎。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從事而發,要寫出感人至深的好作品,就必須深入生活,生活,廣泛閱讀。只有這樣,「源頭活水」才能汨汨不絕,寫出的文章才能扣人心弦。

13、專家們提出21世紀既非科技的世紀,亦非互聯網的世紀,而是人的世紀。將21世紀定性為人的世紀,正是人類已開始深刻認識大自然的體現。地球是眷顧人類的,她無私的傾其所有,讓人類自由快樂的享受著陽光空氣,生存繁衍。但地球也是唯一的,她裸露的雙肩已經傷痕纍纍,她嬌媚的前額已經遭受紫外線殺手的侵犯,她生命的綠色已經很大一部分被染黑。地球村中的居民,我們也應是地球母親的臣民呵,只知索取而不知回饋,只知破壞而不知修護,難道非要到損壞了自己賴以生存的地球,以至於哀鴻遍野,再難挽救之時再痛呼悔改嗎?我們今天污染水源,孰不知明天地球上的最後一滴凈水將會是人類的眼淚;我們今天濫砍濫伐,孰不知明天人類將任憑狂風肆虐洪水四泛而無可奈何;我們今天無視臭氧層的保護,孰不知明天地球上將近一半的物種將發生變異,屆時一個光怪陸離,群魔亂舞的世界,將成我們的歸屬。

我們每個人都渴望自己俊朗出眾,光彩照人。每個人都願意為自己美容。美容是人的愛美之心的外在表現,其目的是令人體各個器官的分布達到最大程度的和諧與合理。一個美女秀色可餐,給人以歡娛,同樣的,秀美的環境不也給人以莫大的享受嗎?山水之美可陶冶人之性情,河川之美可寬闊人之胸懷,峰巒之美可啟迪人之思維。雨後初霽籠罩于山野村舍的薄霧是一種美,春寒解凍流水碎冰的脆響亦為一種美,落霞染色萬里長空盡顯赤紅更是直奔美之極至而去。這就是大自然呵,這才是大自然,大自然給予我們的便是這些,這些至真至純至善至美的情景事物,我們不可以熟視無睹的輕易將其拋卻的。讓我們在為自己美容的同時,不忘給地球美美容罷。我相信,這才是我們內在美的體現。

作為21世紀的首要命題,生態環境的建設與可持續發展,需要我們每一個人用心去體會,用行動去詮釋。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是然信然,願我們在快速發展經濟的同時,引環境保護這旺活水,滋潤廣袤神州國土。期待著地球回歸其原始色,也期待著不再期待的那一天。


推薦閱讀:

《哲思》第6期:「理」在何處?
朱熹對宋代易學的發展——兼論朱熹、程頤易學思想之異同
怎麼理解「理一分殊」這個概念?
「子不語怪力亂神」和「天人合一」之間是否存在內在矛盾?如果是,煩請賜教有哪些去化解矛盾的嘗試。?
朱熹到底有沒有扒灰?

TAG:南宋 | 朱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