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太極能治病嗎

太極能治病嗎

  【清風太極】按:「太極能治病嗎?」問的好!以前也有人常問起我,但我不好回答,也不好欺騙他,只能說「太極治未病,改善亞健康狀態。常打太極拳可以強身健體,有利於你的身心健康........」「太極圈裡有仙山,圓圓圈圈須登攀。千遍修得松靈靜,日久功成法自然。」

  太極能治病,許多訓練者均有所驗,已成定論。不過治病需要條件保證。除了修性的要求,還要考慮病因病狀。世上沒有靈丹妙藥,要是太極是靈丹妙 葯,百病皆消,世上的醫院可關門,醫生必失業。這可能嗎?但卻又有若干病,醫藥無法,太極有法的事實。這裡暫不談其醫理與訓練前提,如社會環境、個人習慣 等,只談太極運作的治病條件。

  筆者將運作治病之有效概述為心智運作與太極實行的「四竅六門」。說白了,便是體現神品太極圖展現的神髓。現簡述「四竅」如下:

  1、醉夢態之竅。運行太極,要自始至終讓自體意識處於醉夢態境界。欲達此境,必須採取多種「有為」修鍊法。如一條線(讓中脈通暢)、兩輕靈(身子、心 靈)、三調(身、心、息)、五法(口訣法、觀想法、景觀法、止觀法、虛擬法(如虛擬自己處於溫泉中行拳)、七松(頭、肩、肘、手、胯、膝、足)。運拳處於 醉夢態,必定有效。

  2、太極圓圈意會竅。圓圈性(含半圓、橢圓、螺旋圓、纏絲圓、絞索圓等)是太極畫弧走圈中的主要傾向,萬變不離圓。

  3、水性意識之竅。水性柔弱藏剛猛,內涵豐富變萬千。其要點為,動作要打出流體性,且具波浪起伏的韻律與威勢,逐步使身體變成鬆柔之體,運行有沉重感與飄浮量,轉換時有沉勁與浮勁,讓甜液自生口中等。

  4、轉丹田之竅。一般的訓練方法有左右轉、前後翻、日月照、內視丹田如火,返觀丹田如漩渦等。如說丹田是虛,那麼丹田後依腰脊則是實。轉丹田是以虛帶實,以實促虛。轉丹田使「腰脊為第一主宰、丹田為第一賓輔」得到落實。

  下面簡述「六門」:

  1、「不用力」為第一門。吳先生太極圖裡活生生的兩條魚用力了嗎?沒有。太極實行中盡量避免僵硬之勁,死板之力。

  2、點線面體為第二門。即任何行動都必須是點——線——面——體的始——中——終——轉,如此才有利於人體經絡與血脈的和暢。而且還應體會點中點,即每一小點亦有點線面體的過渡與轉換,具有層次性與循環性。

  3、自然性的對拉拔長為第三門。指肢體上下左右前後對應肌骨部分的彈簧似的拉扯與拔節。對拉拔長有分節練與整體練兩種形式。以手為例,掌根、掌心、掌 指三節可形成對拉拔長,以掌心為中節,形成掌根、掌指的外膨力與向心力。手的運動以肩臂為後盾,肩臂又以腰胯、膝、足為後盾。故練手的同時也訓練了肢體。 手臂、腿胯乃至整體,必定都相應對拉拔長。

  4、「五空三頂」之門。「五空」,即手、足、胸,腋下、腹股溝,「三頂

  」,即百會上頂,舌向上輕頂顎,膝微屈前頂。以此利於中正安舒,松靜自如。

  5、循經行氣之門。須明確人體主要穴位與主要經脈走向。即常言之十八丹田、六陰經六陽經等。懂與不懂大不一樣。

  6、返觀內聽之門。一般內外聽視比例為1比10。拳家們提倡內外視聽比例為7比3。達到這一步較難,需要通過長時間訓練,初練者可用「鳴天鼓」法、 「白骨禪」觀想法、祖竅穴內視法提高返觀內聽能力,提高內感與外感的比值。有一個簡單易行的方法可以檢驗。您運拳如果感覺不到自身穿衣的束縛,似乎服飾空 空又能聽到體內清晰如蟲鳴如琴聲的妙音,則證明返觀內聽能力已提高不少。如上述感覺很明顯,證明內感大幅度上升。

  上述「四竅六門」是訓練內功心法的內容,並非訓練順序,有意者可用單一訓練、主輔結合訓練或一體化訓練掌控其技藝。

  是否掌控其藝,亦有一個簡單檢驗辦法:如果您感覺對任何一個太極動作都有濃厚的趣味,勝過佳肴美酒;如果您稍一出手,手便有熱、麻、脹之感,十宣穴抑 或中沖穴有跳躍之感,則證明您已基本得其竅要,您的某些慢性病如「三高」、便秘、神經衰弱、神經官能、風濕等症定會得到治療或者起碼得到控制,與此同時, 還將會產生精力旺、消化良、靈氣顯等效益。

  太極有致病危險嗎

  有。不遵太極內功心法必致病。下列幾種打法是其表現:

  1、盲目引入少林散打功、鐵布衫功、鐵砂掌功及不適當的氣功等,造成氣滯胸悶,損骨傷筋,淤氣阻血等。

  2、不注意精氣神的涵養、蓄養、保養、護養,追求剛猛發力與高難動作的形似,而造成內臟傷害,經脈阻滯。

  3、用意執著,過分注意呼吸,造成動作死板、僵化。

  4、運動量過大,運動時間過長且沒有結合自身體質與運動環境實情,造成身心兩方受傷害。

  5、沒有循序漸進,片面追求形似,片面模仿架勢,片面求抖彈發力、爆炸力,震腳、跳騰,貪多求快。忽略內功心法的致病根因是多因一果多表徵,主要表徵 是缺一個「養」字,缺「養」即沒有「反求諸己」,離開了自身的神經與經絡。如不離「養」,則不會致病。這裡以「養」舉一個正面事例。筆者幾年前遇一按摩 師,當年已七十開外,面色紅潤,神清氣爽。問其經歷,乃上世紀50年代的大學生,因患肺結核被休學(當時此病尚無治療方法),只好回農村等死。一天,一道 士與其深談,勸其出家。其不從,道士便贈予其一副中藥方子,囑其服藥如喝茶,注意「養」,喝一年,養兩年。此後,此生兩年時間一言不發,凡表意均以體語相 代。原來,藥方並不奇特,不過所有中醫開的肺癆常用幾味中藥,而兩年不語以養氣養肺才是真正的秘方。可見一個「養」在病上有多大的正面作用。

  鬆柔之根在哪裡

  拳家們大都主張大松大柔。解守德先生將太極鬆柔分五境界,即鬆開、鬆散、松沉、松靜、松化,每一松均有大塊文章。傅仁東先生將太極拳功夫分為三階段十 層功夫,認為每一層對鬆柔要求不同。筆者此前也閱讀多本談鬆柔問題的著作。儘管其主張正確,但總覺其有一個共同的不足,這便是對鬆柔的對立面避而不談,還 是令學者難解難行的。

  鬆柔能孤立存在嗎?不能,儘管鬆柔是太極的靈魂與真諦,鬆柔是太極的主要側重點、主要特色,但鬆柔是有根的。許多拳家忽略了這一點。但也有特異一些 的,現摘錄於志鈞先生(北京某大學教授,吳圖南弟子,有多本研究太極拳的著作問世)的一段話:有些教授太極拳者,一味要求習練太極拳者松,一「松」到 底……結果,從始到終,鬆鬆懈懈,久而久之形成駝背、腹肌鬆弛,大腹便便,並認為「太極拳只松不緊,有悖乾坤成列」之易理(《太極拳理論之源》第13 頁)。武術家李紫劍先生在《太極拳雜談》中也對單一「松」、「柔」觀持反對意見。這裡就其「松」、「柔」之根作一思辨:

  老子曰:「重為輕根,靜為躁君。」同理鬆緊互根,剛柔互根。天高地必厚。人站在地球上,天多高,地多厚。頭上是天,地下是地。地超越地球,天也成了 地。天象是這樣,自然鬆柔亦是。松總是與緊對應,柔與剛應和。有多少緊,便有多少松,有多少柔,便有多少剛。松離緊不獨立,柔離剛不存在。緊是松之根,剛 是柔之根。在實訓中表現比比皆是,觀陳小旺年輕時演練閃通背連續十餘個動作迅如閃電,威如雷霆,你能說只松不緊?武氏傳人演練武禹襄54式僅兩分鐘,鄭子 演練楊式108式僅七分鐘,應該說既松且緊,既柔且剛,表現是很明顯的。故鬆緊互成,剛柔互濟。那麼太極訓練中松與柔之根是怎麼對應、呼應、相濟的呢?楊 氏太極第五代傳人李正先生在談「太極內功」的光碟中,用了一根橡皮筋作實物演示,講明在一定範圍內,鬆了便有緊力,緊了便有鬆勁,超過了範圍便懈了。可見 不懈怠是松的底線,不疲沓是柔的底線。故松而不懈,柔而不疲是一個正確的理解,在具體操作中,形松是與什麼對應的?結論是形松意必緊,但意又如何緊呢?意 緊會不會造成執著於意呢?故拳打無有中,剛柔虛實轉便成了解決這類問題的竅要。

  王薌齋先生提出「形松意緊」、龐鶴鳴先生提出「形松意充」、「神意照體」,他們都是武術名家,提示了解決這類問題的鑰匙,筆者此議當否?姑且存而不論。

  


推薦閱讀:

揉腹法,終於有了圖了!(躺在床上也能治病!)
陰陽五行治病學7
為了給養父治病,我嫁給了鄰村傻漢,卻又意外驚喜讓我去愛他
黃芪加以一味,常喝百病消
百部治病驗方

TAG:轉載 | 太極 | 治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