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製造問題由來已久,這時暴露卻大有玄機

本文為兔子走啊走公眾號原創文章,歡迎轉載,如轉載請在文前註明來源公眾號兔子走啊走(TZ-zaz)及作者信息,否則將嚴格追究法律責任。

神戶制鋼,是日本一家百年老店,屬日本第三大鋼企。儘管從粗鋼出廠規模上不及日第一、第二大鋼企,但因擁有別人做不出來的諸多拳頭產品而躋身世界500強企業之列,實力不俗。

本月8日,神戶制鋼承認長期篡改部分鋁、銅製品出廠數據,冒充達標產品流向市場,問題產品銷往日本國內汽車、航空、電車等6000多家企業,還流入日本國防領域以及諸如戴姆勒、雪鐵龍、波音、空客、通用電氣等國際知名企業。

大家可能不知道,咱們的三峽水庫17年前,就差點被日本鋼企送來的不合格鋼材害慘了。當時他們還不承認造假,國內很多人相信日本製造神話,而懷疑是不是檢驗人員水平不夠,把合格的檢成了不合格。幸虧咱們的檢驗人員很有責任擔當,頂住了國內外極大壓力,歷經兩個多月與日方鬥智斗勇,通過數次無懈可擊的檢驗數據證明不合格,讓日方不得不心服口服,退回了所有問題鋼材,保衛了三峽水庫的安全。

由此可知,日本製造有問題,是長期的事了。只是不廣為人知罷了。

日前,據日本媒體報導,調查發現神鋼從數十年前開始就一直存在造假,而且是該公司內部「有組織的造假」。日本政府主管部門經濟產業省,早就獲悉神鋼造假一事,卻一直在替神鋼保守秘密。據《朝日新聞》報道,2006年,神戶制鋼旗下兩家煉鐵廠神戶制鐵所、加古川制鐵所被曝排放廢氣不達標,且篡改排放廢氣數據欺騙當地政府。在加古川制鐵所,這種手法沿用了30年。安倍也曾在加古川制鐵所工作一年。此外,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去年在一段演講中,提及自己1979年留學回國的首份工作的單位,就是神戶制鋼。當時他輸錯了鋼管尺寸數,造出一大批長度過短的鋼管,「本以為會被辭退,最後卻沒什麼大事兒」。

值得注意的是,神戶制鋼在自我承認的造假陳述中,總是想讓外界相信其造假的產品在總量中是極少部分,而且隱瞞或篡改數據之後的產品雖不及客戶期望,但符合日本的行業與安全標準。而更讓人吃驚的是,一些受此波及的日本企業,也在一方面聲稱嚴重關注的同時,另一方面也試圖告訴他們的客戶,這些造假產品的使用並不影響其產品的安全與性能。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從他們這次暴露出來的從上到下,商商相護、官商相互的行為,可想而知,日本製造問題由來已久。

只是,為什麼神鋼問題不早不晚,這時候爆發出來呢?

不知道大家注意沒有?近兩年來日本製造的問題才集中爆發的。

從2015年起,就不斷有日本名企傳出造假醜聞,如日本建築商三井不動產的「樓歪歪」事件,東洋橡膠公司的篡改性能數據醜聞;東芝的虛報利潤醜聞,三菱汽車和鈴木汽車去年被曝篡改油耗數據;因隱瞞安全氣囊質量缺陷而被美國媒體稱為「有史以來最惡劣汽車安全醜聞」的日本高田公司則於今年6月申請破產。三菱汽車偽造油耗數據事件。上月末,日本汽車三巨頭之一的日產承認,其在成車出廠檢驗環節中,大量使用無資質人員敷衍出廠檢驗手續。日產本月6日宣布召回已售38款車型共約116萬。這麼多日本名企陷入醜聞,好像不造假,都不好意思自稱為「名企」。

如果說其他日本製造的醜聞只是傷了日本製造的皮毛,那麼,這次神鋼醜聞,是直接插到日本製造心臟的一把尖刀了。

這次事件之所以造成前所未有的負面影響,主要是因為神戶制鋼是日本鋼鐵業的「百年老店」,其部分產品在日本及國際市場上佔有絕對性的壟斷地位;與此同時,由於鋼鐵製品是其他中間產品或產成品的基礎性原材料,被廣泛使用於汽車、鐵路、航空甚至軍工等與國民經濟息息相關的各個產業,容易從微觀及中觀層面對日本經濟發展造成難以估量的損失。更為嚴重的是,此次事件仍在進一步發酵之中,其潛在的負面影響與經濟損失更難以用一個準確的數字來描述。

這次醜聞讓人們又把日本不光彩的事挖出來議論。

一系列醜聞中,這些日本企業或許各有內部管理、高管品行、業績壓力等因素。但這麼多日本製造業代表企業,集中曝出篡改、造假、隱瞞、謊報等重大丑聞,這種輪番轟炸式的曝光效果,讓日本製造的神話逐漸破滅。 

事實上,如果跳出企業視域,人們還會注意到,這些日本企業暴露出來的「隱瞞文化」「篡改文化」在日本社會、日本政界、官界同樣有愈演愈烈之勢。如日本飲食店「掛羊頭賣狗肉」,用進口食材替換本土食材,利用欺詐手段謀取巨大商業利益。以安倍夫婦捲入的森友學園醜聞為例,不僅首相官邸和自民黨上下拚命捂住蓋子,日本財務省的相關知情部門也在隱瞞、篡改乃至銷毀對安倍夫婦不利的證據。幾乎同一時期,日本防衛省和自衛隊被曝向國會和公眾隱瞞南蘇丹維和行動的相關記錄。更甭提在歷史和領土主權問題上,日本各界一貫地隱瞞、篡改、銷毀不利於日方主張的歷史檔案和人證物證。而在這些問題上,「懲惡揚善」的機制在崩潰,最典型的例子是,涉嫌隱瞞森友學園醜聞的財務省高官事後被安倍擢升為日本國稅廳長官。

綜上所述,以神戶制鋼的醜聞為導火索,日本製造的良好信譽和無形價值,已經受到嚴重危害。更使日本戰後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構建起來的社會信用體系,因此而黯然失色。信用是現代經濟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衡量經濟文明程度的主要圭臬。在市場競爭日益加劇的時代背景下,信用更是企業賴以生存的手段與方法。以前,日本製造神話是個無極光環,能掩蓋日本人不承認二戰等其他惡劣行為,如果這個神話破滅,那就會導致信用盡失,很可能會被全面算總帳了,日本會有什麼下場,可想而知。

2015年,是美國要加息的時候。現在,是美國要縮表的時候。而且,神鋼曝光問題的時間,跟美國國債上限到期的時間,好近。這些時間點,是巧合嗎?大家想想啊,日本製造出問題,誰得益?

讓我們看看上世紀日本「失落的二十年」發生了什麼,就知道了。

二戰後,曾經是美國的經濟援助對象的德國和日本,迅速成長為美國全球範圍內的競爭對手。尤其是日本,其鋼鐵、汽車、電子產品為代表的產業大舉進攻美國,對美國的製造業形成巨大的衝擊。從70年代開始日美之間發生了一系列的貿易摩擦。日本在美國的壓力下頻頻讓步,相繼就鋼鐵(1972年)、彩電(1977年)、牛肉(1978年)、柑橘(1978年)、汽車(1981年)、半導體(1986年)等達成一系列的協議,但是這並沒有挽救美國的產業。

美國在貿易失衡上不斷經歷失敗以後,放棄單個具體產業的關稅、貿易壁壘的傳統手段,開始運用匯率和金融手段綜合地解決這一問題。美國利用美日不平等政治軍事關係上的優勢地位,使用金融手段成功地實施了對日本產業的不對稱打擊。

具體的過程太專業也太長,筆者不多說了。只說重點吧。

「廣場協議」前,美國就對日本實施系統化的市場「改革」。各項「改革」要求被分配到日本政府各個部門分別進行討論,日本逐步解除不利於金融資本進出的各種結構性限制(即解除日本保護自已經濟的貿易壁壘,因為美國在日本駐軍,實際上殖民日本,日本無法反抗),經過10多年的「改革」,日本的經濟和法律制度發生了重大的改變,形成了跨國金融資本自由交易的開放市場,讓日本經濟很容易被國際上強大金融資本(主要是美國金融資本)掠奪。

1985年廣場協議後,美國壓力下的日元升值,切切實實傷害到了日本的製造業。1987年12月,美國聯合了12個國家簽署巴塞爾協議,這個協議要求全世界的銀行資本充足率必須達到8%。

股市大跌,讓日本銀行所持企業股份嚴重縮水,大量持有泡沫資產的銀行由於資本充足率下降,不足8%,被迫出售所持的企業股份。按照日本傳統的做法,企業和銀行是相互扶持的命運共同體。可是在泡沫破滅,日本企業急需資金時,日本銀行受限於巴塞爾協議只能坐視企業破產,而企業破產又加劇了日本銀行的壞賬規模,使日本銀行陷入更深的危機。此外,由於資本充足率的限制,不但陷入困境的企業得不到銀行的救助,銀行間的資本互助也大大受到限制。這時,美國英國等國際金融資本勢力進來抄底了。

而按照公允價值的國際會計準則,企業的股票價格直接反映了資產價格,這時外國資本勢力用極低的價格就能收購陷於危機中的日本企業。

根據東京證券交易所的統計,日本機構持股比例從上世紀80年代中期的50%左右,2013年底下降到25%左右,其中日本銀行的持股比例從80年代中期的20%左右,下降到2010年的不足5%。與此對比鮮明的是,外國投資機構和外國投資者持有的日本企業股份的比例2007年已經達到27%的驚人比例。其中很多盈利性較好的企業,外資持股比例已經達到50%左右。比如我們所熟知的佳能,外資持股比例就已經超過50%,就股權而言,已經算不上嚴格的「日本」企業了。

成為外資併購對象的遠遠不止日本的製造業。2008年1月,美國的花旗集團以股票交換的方式兼并了日興證券,成為日本三角併購第一案。日興證券曾是日本的四大券商之一,當時持有的資產規模大約有43萬億日元,而花旗付出的代價只有1萬億日元。

還有其他併購就不一一寫出了。總之,從那以後,日本經濟已經不能獨立自主了。雖然以股票交換的方式,日本企業也能持有外國資本的股票,但那更象是安慰獎。

日本企業遭受了重大的資產損失,大量企業陷入財務困境,企業設備和其他投資大幅下降。而企業資產價值的大幅縮水,又導致企業的抵押品價值和銀行的貸款意願產生負面影響,進而提高了企業的融資成本,降低了企業的融資能力。再加上日本企業在泡沫經濟期間的盲目投資,形成了大量過剩生產能力,企業普遍存在設備過剩、債務過剩和人員過剩等問題,這直接導致日本企業對未來經濟產生悲觀預期,企業的固定資產投資意願開始持續走低。

在通貨緊縮的影響下,日本企業不願加大投入,日本老百姓的工資自然不見上漲,而工資不漲,老百姓的消費意願自然不高,企業的利潤自然愈發難以保證,然後愈發不願加大投入……,如此惡性循環下,結果可想而知。這就是日本為什麼會有「失去的二十年」。

泡沫破滅前,日本的GDP達到美國的三分之二,2016年,日本的GDP變成了美國的三分之一以下。

有人吹有個隱形的日本在海外,因為日本的GNP(1993年後改為GNI,國民總收入),是GDP(國內生產總值)的一倍以上,但筆者去查了,2016年日本的GNP/GDP=1.034,相差無幾。

日本(國家)_全球宏觀經濟數據_新浪財經_新浪網 http://finance.sina.com.cn/worldmac/nation_JP.shtml

又有人說到2015 年日本的海外資產已經接近 10 萬億美元,是國內 GDP 的兩倍,是中國 GDP 的 80%。但資產總額跟GDP是不同的概念,不能比較的。任何國家資產總額都比GDP高得多,例如2016年中國企業500強資產總額就高達223.27萬億元人民幣,超過30萬億美元,是中國GDP的3倍,是日本GDP的6倍。是日本海外資產的3倍。

看到這裡,大家明白了吧?不明白?再提示一下:

即使「失去」了二十年,日本依然還是很有「肉肉」的。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僅次於中美。特朗普不是要製造業回歸嗎?現在大家的經濟都不好,特別是鋼產能嚴重過剩,歐美壓中國讓步壓不了,還壓不了小日本?除了鋼企,日本的其他產業,如汽車、機器人等,也是跟歐美重合的,是相互競爭的關係,以前能一起去收割發展中國家,都有肉吃,還沒啥,現在發展中國家也沒什麼肉了(除了中國,但中國的肉太硬,咬不動啊),那吃誰去? 你懂的。

那麼後面日本製造繼續暴露出問題,也就可以理解了。

日本製造雪上加霜。據英國《衛報》當地時間16日報道,英國大西部鐵路公司(GWR)剛剛花了57億英鎊購買了日本日立公司生產的全新高鐵列車,更新的目的是為了提升運載能力和服務質量。而16日就是該列車從布里斯托開往倫敦的首次運行。結果事故不斷……該車原計劃當日上午6點發車,遲到了25分鐘發車,後來路上情況不斷,最後導致延誤41分鐘到站。其中主要是空調出問題導致旅客先享受「淋浴」後「桑拿」。恰好這高鐵也用了神鋼的問題產品。

筆者不好說日制英國高鐵首發出事是陰謀,但是,日本「失去的二十年」,是英國也有一份功勞在裡面。

之後,日本製造又挨了「當頭一棒」。日本《每日新聞》17日披露,日本會計檢察院在核查海上自衛隊武器裝備採購情況時發現,此前由日方採購和組裝的「海麻雀」防空導彈中,相當部分存在瑕疵,而且已經過了保質期無法索賠。

18日,美國司法部要求神鋼提供數據資料並有可能會展開調查的消息,受害美國企業還有可能發起集體索賠。歐洲航空安全局也正式發出建議暫停使用神鋼產品的公告。

後面還會發生什麼?大家拭目以待吧。

日本當年想跟中國搞中日韓自貿區,就是想借中國之力脫離美國的對它經濟上的控制,可惜沒成功。中國現在意向不明,但其他四大流氓大概率是要吃它的肉肉解餓的,筆者估計,到時,它的製造業會被分割,同質的和低質的被滅,優質的,被收購。

近年來日本要修修憲,不承認當年侵略罪行,不承認慰安婦之事,加上南海和朝鮮半島之事日本也在背後煽風點火,等等,惹了中國。中國不落井下石就不錯了。況且神鋼還是安倍的東家之一。大家想想吧。

感謝偉大的黨,領導中國人民把中國建設得這樣富強,讓中國有了保護自已的能力。要不然,被分吃的就不是日本,是我們了。想想當年的八國聯軍,後怕啊。還要感謝人民英雄紀念碑上的英雄,感謝保衛和建設新中國的英雄們,感謝所有兢兢業業建設新中國的所有勤勞智慧的中國人民!


推薦閱讀:

一次次被娃問倒的問題,你有中槍嗎?
第十講寫對仗應該注意的幾個問題 作者:蔡寶瑤
請財神常見問題答疑解惑
水晶布局應當注意的問題
國民性批判問題的札記(一~五)

TAG:日本 | 日本製造 | 暴露 | 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