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心經》講記——史幼波主講(摘錄)

作者:史幼波/ 整編:Niuniuyumami什麼是般若?般若釋義:華譯為智慧,但這個智慧,不是世間凡夫的聰明智慧,而是如來的圓常大覺,這種大覺,勝義諦中離於言說,今依世諦安立名相,假說有三。(參見:三般若)(《佛學常見辭彙》陳義孝編)具足六度——如何修禪定波羅蜜?第五禪定度,又叫禪波羅蜜。這個好像是很麻煩的事情,坐禪能夠入正定,這個一般人是很難達到的。以前到寺廟裡去,那些老常住師父們,出家到現在幾十年了,天天打坐。但是,當我問他們得禪定沒有?回答基本都是搖頭。為什麼?因為入禪定太難了,要是真正能夠定進去,那是不得了的事情!一切神通自然就生髮出來了。一般人坐禪,坐得好些的,也就是能夠收拾自己粗大的妄念,能夠在事上培養出幾分定力,基本保持得住自己的正念;坐得不好的,不但得不到禪定功德,發狂入魔者也不在少數。我們讀《楞嚴經》,其中講的五十種陰魔,都是在坐禪時出的偏差。所以,能夠真正入定,真正嘗到禪波羅蜜滋味的人,實在是少得可憐!而一旦真入了禪定,必定有不可思議的境界。近代的虛雲老和尚,他老人家曾在終南山上住茅棚。有一天煮芋頭,等把芋頭下鍋了,就在一邊打坐休息,誰知竟然一下子入定了。有一位道友路過他的茅棚,拿引磬敲他出定,問他坐了多長時間了?他感覺只有一小會兒,誰知一看鍋里,芋頭上都長很長的綠毛了,不知道過了多少天了!後來虛雲老和尚到處恢復祖師道場,曾到東南亞一帶去化緣。剛開始的時候,在那裡講經說法,但別人聽不懂他的口音,絕大多數人也沒有學大乘佛法的根器。那是在泰國,有一天虛雲老和尚太累了,就把腿子一盤,結果又一下子定進去了好幾天。這一下,整個國家都轟動了,啊呀!從中國來了一個菩薩,坐在那裡一定就是好幾天,不得了啊!大家趕快去供養,福報很大的啊!人家是佛教國家嘛,一看真有這樣本事的師父,結果全部都來了,什麼供養都有了。最後虛雲老和尚興建祖師道場,也是用的那些錢。所以,真正有本事得禪波羅蜜,那是很了不得的。當然,我們在家人學修佛法,也不要把禪定看得那麼絕對、那麼神秘。什麼叫禪?什麼叫定?《六祖壇經》里說:「外離相曰禪,內不亂曰定」。這個對禪定的解釋,就能跟我們在家人的日常動用掛上鉤。對於普通人來說,待人接物之間,只要隨時注意「外不著相」,不被外境牽住鼻子,「內心不亂」,內心不胡思亂想,就可以說常在定中。比如外面現在有好事情來了,大家正聽講課,突然一個電話來,說馬上出去談一個生意,一百萬馬上就到手了。這時候,你能提起這個「外離相曰禪,內不亂曰定」的自律功夫,嗯,這是我聽聞佛法的時間,再好事情我都不去,都不動心,那麼,在這件事上,你就得禪定了。真正能夠排除外界的誘惑干擾,排除內心的妄想迷亂,專心致志地做自己該做的事情,這就是我們所提倡的與社會生活打成一片的禪定。至於像虛雲老和尚這些大德,能夠真正深入到四禪八定里去,能夠真正得禪定的「三昧」,這不是常人能夠做得到的。此事可遇而不可求,你得是這個人,你得有這個法財侶地,得有這個入禪定的因緣才行。你沒有這個因緣,那就在世間修世間的禪定,即專註於一念,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情。當然,最應該做的事情是什麼呢?現在是聽聞佛法,這是我們大家目前最重要的事情,那麼就要在聽聞佛法中,去品嘗這個禪波羅蜜的味道。但是,佛教的般若思想是其它宗教所沒有的,獨此一家。所以,佛法初傳的時候,人們想用漢語來翻譯它,都找不到最恰當的詞語,只有保持梵文音譯。勉強地說,就是大智慧。但是,這個般若大智慧,又不是我們一般人理解的大智慧,它同時還具有空性、光明、遍照等豐富而深邃的內涵。現在就讓我給大家說明白這個般若,我也說不明白。等到我們把這個《般若心經》講完以後,看看大家對這個般若智慧能不能找到感覺。如果能夠找到一點感覺,就算沒有白學了。總之,佛教的修行是以般若智慧為總持,將其明空雙融、悲智雙運的精神貫穿於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的諸多行持之中,於是,佛教修行與其它宗教不共的殊勝之處,就顯現出來了。只要我們以般若智慧攝持,認認真真地聽聞一堂佛法,就能同時具足六度、圓滿六度,最終結下成就佛果的殊勝因緣!具足聽法威儀前面講了「具足六度」的要求,最後還有一個要求,就是聽聞佛法的時候,要注意聽法威儀,即要有端莊、肅穆、不容褻瀆的儀態。在古代,對聽法威儀是非常嚴格的。古人聽聞佛法,不可以戴帽子,不可以蒙面,不可以穿拖鞋,不可以穿艷麗的衣裳,不能帶刀帶槍。中國古人有佩劍的習俗,進講堂聞法的時候就必須取下來放在外邊,當然,現代中國人沒這個習俗,就不講這個了。不過,現在的藏族人仍然習慣佩一把短刀、匕首,那麼,進佛堂或聽聞佛法也要拿下來。藏族地區對這個規矩仍然很重視。當然,我們這裡是國學書院,不是古代寺廟,沒有那麼多規矩,但是,聽法的威儀還是要有,起、坐都要端莊得體,穩重自持。我發現有些人有翹二郎腿的習慣哦,而且翹起的腳尖還一顛一顛的。這個在相法上很不好!既是傲慢之相,又是喪財之相,再多的財產都要被你顛完的。要重視清凈的傳承前面給大家講了聽聞佛法準備。這不是我個人要求這樣,而是我的傳承上師一代代傳下來的規矩。學修佛法,傳承的清凈無垢是非常重要的。我剛才講的這個聞法前的準備,如果往上一代代追溯的話,源頭就是古印度那爛陀寺的講經傳承。大家都知道,玄奘大師到西天取經,目的地就是那爛陀寺。我們即將開講的這個《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用的就是玄奘大師翻譯的版本。所以,在正式開講《般若心經》之前,我把源自那爛陀寺的聞法要求講給大家,然後又一起來學習玄奘大師翻譯的經文,那就是函蓋相投,相得益彰了。嚴格地說,傳統意義上的聞法前行還有很多,因為我們是在居士團體里學習,不像面對寺廟僧眾那樣要求嚴格,只把跟大家相關的要求作了簡單的介紹。回想起自己學修佛法的經歷,確實深感不可思議!傳承不可思議,緣分不可思議,緣起亦不可思議。記得第一次見到我的上師,當時上師很高興,就說我給你一個傳承吧,然後就是噼里啪啦地念了一通。當時我也不知道是什麼,他說這個就是《般若心經》的傳承。所以,我得到的第一個佛教傳承,就是這個《般若心經》啊!當時我心裡很激動,但萬萬沒有想到,我第一次講佛經,恰恰就是這個《般若心經》。雖然這事已經過去了很多年,但正因為這個不可思議的因緣,讓我感到佛法傳承加持的力量,的確非常強大!現在,我只要念頭一動,就能夠真切感受到這個力量,真實不虛啊!我經常說,傳統傳統,一定要不間斷地「傳」這個「統」啊!我們學習傳統文化,就是要發這個大願,一定要一代一代地往下傳。傳什麼?就傳這個道統,傳這個法統,傳這個心燈。世間很有些聰明人,以為可以不拜師,可以不接受師承,憑著自己的聰明機靈,自己看書讀經,照樣能夠成就。我告訴大家,不依師法,不得清凈傳承,根本不可能成就!不信咱們可以到各個大學裡去看看,很多的佛學大教授、大學者,講開佛學來那是一套一套的,因為他有研究、考據、文獻方面的知識貯備。但真論修行呢?恐怕就說不清了。知識不等於修行,很難抵得住煩惱習氣,更何況要想了生脫死,非得有清凈傳承、老實依教奉行不可。般若貫串於全部佛法之中在釋迦世尊四十九年的說法中,《般若心經》是在第四般若時所說的法。般若時歷經二十二年,一共說了十部般若經典,包括《大般若經》、《放光般若經》、《摩訶般若經》、《文殊般若經》等等。這在釋迦教法中是重中之重,而且,般若思想始終貫穿在化法四教和化儀四教中,只不過在不同的教法里,有些是顯說,有些是隱說。可見,般若經在佛法里有著無上的地位。剛才課間有同修問,為什麼禪宗能在中國能夠紮下根來呢?大家都知道,禪宗又叫般若宗。在佛教傳入中國之前,中國人主要修習的是孔孟老莊之學。我們書院自成立那麼多年來,主要學修也是孔孟老莊。孔孟老莊之學,如果再進一步,就可以與佛教的般若思想相通了。正因為有儒、道兩家的學養墊底,所以佛教進入中國以後,其般若思想才跟中國人的根性最接近。我們看中國人,只要是學佛的,幾乎沒有不知道《金剛經》的,大家最喜歡念的就是《金剛經》。《金剛經》比較長,《般若心經》則因為其言簡義豐,是最凝鍊的佛教精華,所以更是人人會念,人人會背。在漢傳佛教里有這樣的說法,釋迦牟尼佛說法四十九年,其核心是在六百卷《大般若經》裡面。玄奘大師翻譯的《大般若經》,可以說對中國佛教最巨大的貢獻。那麼,六百卷《大般若經》的精華,又在這一部《金剛經》裡面。而《金剛經》的核心呢?則全部濃縮在我們這部只有二百六十多字的《心經》裡面。我們看,釋迦世尊的般若教法,就這樣由很龐大的體系,漸漸濃縮到這部人人會背的《般若心經》裡面了。《般若心經》是中國人最喜歡的經典之一。雖然後來學凈土宗的人喜歡念《阿彌陀經》,但是念《阿彌陀經》,若不把般若思想貫注進去、不能以般若為心的話,也不可能往生,因為他還只是停留在人天福報上。必須有般若思想貫注進去,凈土才能成為佛教之一宗。所以,般若雖然是佛於第四時所說的法,但是整個五時說法,從阿含時到最後的法華涅槃時,般若思想都完全貫串於其中了。只不過在說小乘法的時候,般若思想是隱藏在背後,隱而不顯,沒有明說;在說大乘法的時候,般若思想就顯現得非常清楚了。玄奘大師與《般若心經》的奇緣玄奘大師與《般若心經》的緣份非常奇特。在敦煌所出的唐代《般若心經》梵文本的序文里講,這部經不是玄奘大師從印度取回的經典,而是在四川受戒時,遇見一個老和尚傳授的。這個老和尚有點像濟公和尚,瘺眉瘺眼的,一身都是病,而且病得很重,類似癩子麻風一類,也沒有人管他照顧他。玄奘大師發心管他吃管他住,親自侍候,把他照顧得很好,最後有一天晚上,老和尚跟玄奘大師說,你發心要到五印度去求取佛經,很了不起啊!不過,路途上的艱難險阻太多了,我這裡有一部三世諸佛的心要,你若一直受持讀誦,可保你往來平安。於是給玄奘大師口授了這部《般若心經》,第二天早上,老和尚就不見了。後來,玄奘大師到了印度的那爛陀寺,有一天,忽然又遇見了這個老和尚,他指點玄奘大師取經後早日回國,以完成譯經大業,度化東土的眾生。老和尚說完以後,衝天而去,空中現出觀世音菩薩的形像。玄奘大師因為受持這部《般若心經》,一生都受用不盡啊!玄奘大師在印度的名聲之大,一點也不亞於在中國。為什麼?因為玄奘大師出長安西行的時候,是偷渡出去的,並沒有什麼名氣。唐朝初年的時候,西域各部落很強大,朝廷還是有點擔心西域少數民族,所以不讓僧人隨便出玉門關到西域去。要出去的人,必須具備通關文牒,而且名額有限。如果玄奘大師想取得合法手續出去,恐怕頭都要等白,所以乾脆混在商人隊伍里,偷渡出去了。但是,當玄奘大師留學十九年回來的時候,情形就大不一樣了。那時他在印度的赫赫大名,早已傳回了中國。當人們知道玄奘大師要回國了,整個長安,那是萬人空巷!唐太宗李世民親自出來迎接,還與玄奘大師結為兄弟,並且為玄奘大師的譯著親自作序。可見那時的領導者對文化大師的尊重。那麼,玄奘大師所譯的這部《般若心經》,的確非常精湛、簡潔、優美,同時因為他的親身經歷和傳說記錄,所以,中國人特別喜歡念。雖然《般若心經》還有其他的譯本,但是玄奘大師的譯本是一千多年以來最通行的。我們來看這部《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般若為法,波羅蜜多(譯為到彼岸)為喻,心也為喻,故此經屬於上述第六種「法喻立題」。釋「摩訶」之義雖然玄奘大師所譯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前面沒有冠以「摩訶」二字,但是很多版本都有,鳩摩羅什大師所譯的版本叫《摩訶般若波羅蜜大明咒經》,經題開頭也有「摩訶」二字。所以今天也寫出來,一併給大家講講「摩訶」之義。到哪裡去找「摩訶」?摩訶,直譯就是大的意思。然而,中文的這個「大」還不能完全表達「摩訶」的全部意義。「摩訶」這個大,還含有多、平等、殊勝等無量義。為什麼說無量義呢?這個「摩訶」,不是我們普通感覺的大小的大,這個是相對的大,而「摩訶」是絕對的大!那麼,絕對的大是什麼概念呢?就是沒有相對,泯絕對待。我們平常說的大總是相對的,有小才會有大嘛,有對比才知道大小嘛。我們說地球很大,那是相對於人的小而言,但是相對於太陽系、銀河系乃至整個宇宙,那地球就太小了,小得連一粒灰塵都算不上。但是,「摩訶」這個概念,它是取消了對待的絕對的大,即所謂「其大無外,其小無內」,說大是大,說小還是大!大家想得明白這個問題嗎?如果說「一是一、萬是萬」,這是正常的邏輯,大家都理解;但你說「一即是萬,萬即是一」,這就有點不好理解了,因為它已經打破了一、多相對的概念了。「摩訶」這個絕對大的概念,在現實層面上,在我們對外部世界的體會上,能不能夠找得到啊?肯定找不到。我們所體會的大,一定是有個小來相對應,對不對?但是,如果我們回頭反觀自心,大家想一想,所謂大、小這些相對的概念,是在哪裡體現的?什麼東西既能包含絕對的大,又能包含絕對的小?這個能包含一切大、小的「這個東西」,才是「摩訶」,才是絕對的大啊!《般若心經》以「心」命名,時時處處都在點醒我們的「這個東西」啊!必須點到我們的「心」里去!我們說宇宙大,是因為我們的心,已經把宇宙全部裝進去了,所以才知道宇宙大;我們說螞蟻小,還有比螞蟻小十萬倍的細菌,也是我們的心能夠細膩到如此程度,才認識得這麼精微。宇宙雖大至無窮,但放到我們的心裡來看,也就只是一個概念而已;而細菌雖小得肉眼看不見,但放在我們的心這個平台上看,卻跟宇宙一樣,同樣是一個概念。所以,有相的大和小,最後都要落實到我們這個無相的心上面來體會。一切大小、高低、貴賤的事物,也只有在我們這個心的平台上展示,才能夠一味平等無礙。我們的這個「心」,就像一個能大能小、變幻無窮的魔術師,他無有任何界限,超越一切限制,並且生出一切萬法。所以,這才是最大、才是真正的摩訶啊!摩訶是絕對的大在禪宗里,我們經常能夠看到這樣的語言,比如「一粒粟中藏世界,半升鐺內煮山川」,一粒米裡面就藏著整個世界,米與世界,孰大孰小?半升鐺,就是我們平常用的普通飯鍋,裡面卻能夠煮盡山川大地,這又是什麼樣不可思議的境界?還有「大海入微塵,芥子納須彌」、「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等等。這些都是佛教經典里經常能夠看到的句子啊!我們不能只像欣賞文學作品一樣,啊一下,讚美一下,就放過去了。我們要讓這些句子入心、入骨、入髓啊!要實實在在地感受它、體會它,讓它把我們這個久被塵勞關鎖的心,一下子打開。什麼叫做開悟?一下子明白了自心,哎呀!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不逛語者,他老人家沒有騙我們,原來在我們自己這裡,真的有這樣不可思議的事啊!這個就是「摩訶」的感覺。這個沒法說,說出來就已經不是絕對了,就已經概念化了。必須要回到自己身心上來體會,你才能找到這個絕對的「摩訶」。一旦體會到了,哎呀!原來真跟釋迦世尊說的一樣,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一切眾生皆能成佛啊!釋「般若」之義下面再來講般若。要把這個般若說清楚也很難,為什麼呢?因為釋迦世尊講了二十二年,講的就是「般若」這兩個字。他老人家翻來覆去,一會兒跟人說道理,一會兒又給人打比喻,一會兒又裝古怪,拈起一朵花來跟大家打啞謎,只有迦葉微笑,明白這個謎底。這些都是老佛爺在說般若啊!般若最怕聰明人般若是梵文音譯,如果用對等的漢語來翻譯,只有「智慧」一詞最接近。漢語里對「般若」還沒有完全相等的詞語可以表達,直譯成「智慧」,還是有點不貼切。因為般若智慧,不是指我們世間的聰明、智力、敏慧,而是指一切眾生、一切生命都具備的明覺之性。這是一切智慧中最高明、最殊勝、最不可思議的智慧,不是指你的知識豐富、文化水平高、聰明伶俐。一般人都容易把智慧理解成聰明,這跟般若智慧是兩回事兒。我們一般說的聰明智慧,說一個人的智商多高啊,為人多聰明啊,做事多機靈啊,這在佛教里另有說法,叫作世智辯聰。世間人一般所具有的能言善辯的那種聰明智慧,就是世智辯聰,不是真正的般若智慧。這種世智辯聰在世間人看來很好啊!聰明人就能夠處處得利,時時佔先,把傻乎乎的人玩弄於掌股之間。但是,以佛教的標準看來,這種世智辯聰不僅不利於學習佛法,而且還是障礙學修佛法的非常嚴重的八種障難之一。學般若菩薩的根器學佛的人都愛說,禪宗是專接上上根器的。很多人就以為這個上上根器,智商肯定要超出常人多少倍,學問肯定要超出常人多少倍,聰明機靈肯定要超出常人多少倍。其實呢,大謬不然!什麼是上上根器?說白了,要像臨濟這樣的大老實頭,才是真正的大根器、上上根器。歷史上,往往很多了不起的大禪師、大成就者,表面上看起來都是傻傻的。大家都知道,臨濟祖師多了不得啊!開激箭式禪道之先河,棒喝截流,威風八面,無人敢當其鋒。現在有「臨濟遍天下,曹洞曹一角」的說法,現在的中國禪宗,絕大多數都是臨濟大師傳下來的兒孫啊! 但是,我們看臨濟祖師在悟道之前,那真是一個大傻瓜啊!實相般若的味道扯了一圈葛藤,現在我們回到對「般若」的解釋上來。在大乘經論中,不同的經論對「般若」有不同的區分。《地藏經》中說有世間、出世間二種般若;《大智度論》中說有三乘共同、大乘不共二種般若。而最為流行的是《金光明經玄義》中所云的「三般若」,即般若具有一體三義,分別為:實相般若、觀照般若、文字般若。先談談實相般若。實相怎麼談? 簡直沒法談,越談越遠,越談越不知所云,越談越沒有味道。為什麼呢?因為這是實相嘛。既是實相,隨便怎麼解釋都沒有辦法講清楚,所以,老佛爺也沒有辦法,最後就只有一拈花,就這麼一個動作,除大迦葉明白了,破顏微笑以外,其餘是「百萬人天俱惘然」啊!百萬人天都在那裡發傻、乾瞪眼。在禪宗裡面,這個拈花微笑是第一則公案,此後的千七百則公案,都是從這一則公案里生髮出來的。沒有這一則公案,其它公案就都不成立。大家現在也要開始學參公案。我經常說,什麼叫參?就是參加嘛,把自己的全部身心都投入進去、參加進去,去身臨其境地實際體會那個現場氛圍、禪機對答,這麼浸泡的時間久了,也許就有豁然開朗的那一天。那麼,釋迦世尊拈一朵花出來給大家看看,難道就是實相般若了嗎?非也!不得已而為之也!實際上,釋迦拈花,已是頭上安頭;迦葉微笑,無異穿靴戴帽。就實相般若而言,統統都已是落二落三的多餘之舉。那麼,如何才不是多此一舉呢?達磨不來東土,唐僧不去西天,會么?不要你會,本地風光,一切現成!這個說起來容易,但要我們每一個人當下承擔,這個就得有大英雄氣了。實相般若在哪裡?就在各位的鼻頭上,就是現在,就是當下!還有會的嗎?錯過當下這一刻,就又越轉越遠了。這就叫「轉解而縛轉堅,轉辯而義轉淵」啊!凡有言說,皆是虛妄。就如同有人問,什麼是道?老子云:「道可道,非常道」。這個能說得出來嗎?說出來的都不是。這個實相般若,必須要親證、要體悟。你真見到了,才知道這個東西的親切,但知道也說不出,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啊!從文字般若到觀照般若實相般若是沒有辦法說的,不可說怎麼辦呢?佛還是要度眾生嘛,不可說也要說啊!因為這個不可說的東西,對一切眾生來說,是最要命的,是性命根本。不說這個事,修行成佛做什麼?成佛了,就是要幫助眾生都成佛嘛,就是要讓眾生都體會到這個實相般若嘛。那麼,實相之體既不可說,就只好就退而求其次,從觀照之用和文字之相上來說。觀照般若,即是由實相之體所生髮出來的作用。實相說不清楚,但是,人的眼耳鼻舌身意,隨時都在起用啊!眼所見、耳所聞、手執捉、足運奔,都是實相般若的具體作用。如果我們能夠觀照自己的一言一行,觀注自己的一舉一動,說個不嚴格的話,這也可以說成是一種觀照般若嘛。所以,實相般若雖了不可得,但卻可以從它的用上,即從觀照般若之處出發,返觀自照、反聞聞自性,從而了達實相之體。觀照般若,就是要為了證達實相而觀修。這是功夫層面的事情。我們學習《般若心經》,真正的功夫,就體現在觀照般若上。我們看《般若心經》的第一句話:「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這就是講觀照的方法。後面我們講到正文時,再細談如何做觀照功夫。大家現在只需要知道的是,由實相般若起用,尤其是起修行之用,就是要在觀照般若上做功夫。那麼,對觀照般若的體會,又怎麼傳達和交流呢?我現在用嘴在說話,說出來的都是語言文字,這就是文字般若;我們讀的佛經也是語言文字,也是文字般若;看歷代祖師的論著、禪門的歷代公案,這些都是文字般若。對一般人來說,要想悟入這個實相般若,只能先從文字般若上下手。所以,我們一進走寺廟裡,師父們就勸我們要好好念經,要好好念《般若心經》,念《金剛經》,念《阿彌陀經》,因為這個就文字般若,正好是我們這些凡夫眾生修行的下手處。你好好念,天天念,漸漸就念進去了,就把這些文字般若印在自己心裡了。以後不管你在做什麼的時候,經典里的句子隨時都會冒出來,隨時都會警醒你,這就有點觀照的意味了。我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經典里的句子會自動冒出來,噢,這事不能做,為什麼呢?這個是助長貪嗔痴的事,因果歷然,馬上剎車。噢,這件事困難再大我也要做,為什麼?因為經典上說了,這是八正道的事業,是無我利他的事業,所以要義無反顧去做。這就是由文字般若入觀照般若。你觀照到現在做的事情對,或者不對,從而就能為善去惡,這就是觀照般若被激活、起用了。然後,隨著我們的觀照般若日漸深入、精細、綿密,有一天,突然一下子見著諸法實相了,花開見佛悟無生了,實相般若就見到了。佛教隨時都要求我們要放下,要空掉,要修空性,無論行住坐卧,吃飯喝水,都要好好體會三輪體空。在日用事當中要體會空,在馬不停蹄的生命流逝中,要體會那個本來清凈、不生不滅、不動不搖的自心本體。怎麼去體會?就是要用觀照般若來體會。新鮮無比活般若我們修行的目的,是要明心見性,開悟成佛,這就需對實相般若有切實的體悟。以我們現在的程度來說,要談證悟實相般若,恐怕為時尚早,所以,還是「識相」一點好,先對實相般若的概念作一些了解,先解後證。這也是世間人學修佛法的通途。就對實相般若的理解而言,可以試著從兩個方面來體會:一個是從空性之體上來體會,因為你找不到這個般若之體,既看不見,也摸不著,但是它隨時都在起作用,起觀照的作用;另一個是光明的作用,這可不是電筒、燈泡發光,而是我們的智慧之光,觀照般若本身就是我們智慧光明的顯現。我們看一些大乘經典上講自性本體,說自性本體是空性與光明的雙融。什麼叫雙融?就是空性和光明融為一體,無二無別。這實際上是把般若的體用全都說到了。大家要知道,這個空性不是什麼都沒有啊!如果什麼都沒有,就完蛋了。什麼都沒有,怎麼會產生這個大千世界?怎麼會產生我們這一百多斤?大家怎麼可能坐到這裡來?有些人修禪定打坐,成天想著要空,坐在那裡跟一段木頭一樣,壓念不起,且以為自己完全空了。其實,那是入了邪定,不是正定。真空不是這個,真空與妙有不別啊!你入了邪定,完全空進去了,跟一塊石頭、一段木頭有什麼區別呢?你一旦入了頑空的話,就是將來變石頭、變木頭的因啊!因為你還是著空了,執著於有相的空,而不知道什麼是精純無雜的真空。精純無雜的真空,可不是死水一潭啊!其間是要起活潑潑的作用,這個般若是無比鮮活,無時無刻不在大放光明。般若的光明能夠照了諸法啊!所謂的諸法,就是世間的一切法。我在一念不生時,內心是清清靜靜、乾乾淨淨,但是,對一切事物、一切法又都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正所謂「物來則應,物去不留」。在般若光明的覺照下,要動就動,動中也不失這清凈光明之一念;要不動就不動,靜中也不昏沉,也不失去這了了覺知的一念明覺;要做事就做事,做任何事也都同樣處在這個般若光明的觀照之下,發而皆中節,不會失去分寸。這個就體現了空性與光明的雙融。這個就是般若智慧在我們六根門頭放光。單執著於空,沒有光明的起用是不行的。那麼,光明是怎麼被起用的呢?光明的起用,就在於你對真如空性的認識,你認識的程度越深入,這個光明的起用就會越明亮、越廣大、越有力量。這就是對三般若的次第體會。首先通過文字般若,將諸佛妙理融匯入心;然後起觀照般若的作用,在日常行持中觀妙入微,勤除無始以來的煩惱業習;最後證入實相般若,此即是禪宗所謂的明心見性、頓悟成佛。
推薦閱讀:

金剛般若研習報告(116-120集)(重傳)
八、般若的妙用
大般若經綱要(七)
般若心經秘鍵開門訣(大正藏2204部)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第二十二 六度相攝品第六十八

TAG:心經 | 般若 | 摘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