喹諾酮類藥物的不良反應與用藥原則

自從第一代喹諾酮類藥物奈啶酸問世以來,至今已有四十多年歷史了。現廣泛用於臨床的普遍為第三、四代產品。其共同點含4-喹諾酮基本母核,為人工合成,選擇性抑制細菌DNA螺旋酶,阻礙DNA複製,導致細菌DNA不能正常合成與修復而引起殺菌作用。其優點為抗菌譜廣、抗菌作用強,口服注射吸收好、血葯濃度高、組織分布迅速、耐藥性少。近幾年來臨床使用量逐年遞增。但隨著應用的增多及研究的深入,不良反應(ADR)報道呈上升趨勢,尤為第三代最為普遍。本文重點介紹喹諾酮類藥物的不良反應與用藥原則。 1 喹諾酮類藥物的不良反應(ADR) 1.1 消化系統反應 主要表現為胃腸道紊亂,平均發生率為10%~13.4%,癥狀有噁心、嘔吐、腹痛、腹部不適、消化不良、胃腸脹氣、流涎、便秘等。口服藥居多,一般停葯後可自行恢復。 1.2 中樞神經系統(CNS)反應 平均發生率2.1%~3%,主要表現為頭暈、失眠、不安、眩暈、耳鳴、視覺異常、疲倦、噩夢等。嚴重可引起妄想、昏迷、痙攣、驚厥發作。原理是藥物分子具一定的脂溶性,能透過血腦屏障進入腦組織,使中樞神經系統興奮性升高。 1.3 變態反應 常見為皮疹、急性蕁麻疹、藥物熱、固定性葯疹。嚴重的剝脫性皮炎、肢端大皰表皮壞死鬆懈型葯疹、喉頭水腫伴胸悶及過敏性休克。 1.4 光敏反應、光毒性 常為急性發病,以光敏性皮炎最多,表現為紅斑、水腫、脫屑、丘疹、小水泡。嚴重者可致疼痛性大皰。用藥期間保持避光狀態有利於減少ADR發生。 1.5 肌肉、骨骼系統 有少量患者使用時可發生關節紅腫、疼痛、關節僵硬和肌肉疼痛,停葯後癥狀均減退或消失。嬰幼兒可損害關節軟骨。 1.6 肝臟毒性 表現為生化指標異常(如谷丙、穀草轉氨酶升高)、鞏膜及皮膚黃染。 1.7 泌尿系毒性 在鹼性尿中易形成結晶尿、尿素氮升高、血尿、腎功能低下等,甚至可發生急性腎衰。 1.8 心臟毒性 主要發生於老年人和女性患者,表現為心律不齊、室性心動過速等。 1.9 肌腱病變 報道最多的是培氟沙星和環丙沙星,發生極為罕見。 1.10 其他 極少有報道發生球後視神經炎、溶血性貧血、顱內壓升高等。 2 喹諾酮類藥物的用藥原則 2.1 嚴格控制用藥指征 應嚴格掌握其適應證,合理選用藥物、劑量、給葯途徑,防止濫用。有過敏史者應慎用,高敏體質者禁用。基於某些特定ADR,18歲以下的禁用。 2.2 預防為主 臨床使用中嚴格掌握適應證,療程不宜過長,用藥過程中應嚴密監視,發現ADR後要儘快採取措施,及時停換藥及對症治療。 2.3 老年人用藥慎重 要適應減少劑量,因喹諾酮類藥物有45%~60%以原型經尿液排出。老年人腎血流量明顯下降,對藥物排泄也相應減少,同樣的劑量會造成體內藥物濃度增高。 2.4 不容忽視光敏反應 用藥期間應儘可能避免長時間日光照射。 最近,衛生部已下文除泌尿、消化系統感染應用外,應有葯敏試驗參照方可應用於臨床。除泌尿系統外,不得作為其他系統的外科圍手術期用藥。 3 結語 喹諾酮類藥物以其廣譜、高效、安全、使用方便的特點廣泛應用於臨床。然而ADR也不容忽視,新葯雖在上市前做了大量系統的藥理、毒理、病例等研究,但對考察其潛在的ADR還是遠不夠的。因此只有密切關注其安全性,科學、合理、規範地應用,才能更好地發揮其優越性。
推薦閱讀:

八字日主弱極取用原則
人際交往: 如何溝通的15條經典原則
八字取用神扶抑、通關、調候三原則
符咒施用的一般原則
擇吉日,擇吉日原則

TAG:藥物 | 原則 | 用藥 | 反應 | 不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