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空海法師開示(二十九)

空海法師開示(二十九)2010-08-04 10:46

(第廿八節)「愚痴無聞凡夫於色集、色滅,色味、色患、色離不如實知;不如實知故,愛樂於色,言色是我、是我所,而取攝受。彼色若壞、若異,心識隨轉,惱苦生」這一經有一個重點,這一節的最後一句話「是名身心苦患」注意這四個字,「身心苦患」身與心是分開的,所謂「是名身苦患,心不苦患」一般眾生是身苦、心也苦,解脫者是身苦不能免,但是他的心是不苦的。為什麼會有這些差別呢?因為一般眾生在對色、受、想,行、識,對身心內外方面不能夠了解、不能夠透視,於是在抓取,不知道「無常法印」,因此它必然一定會變。當它變異、變化時,你的內心就惶恐、不安,因為你的抓取、你的要,要失去了、要變化了,於是你的內心就會被境界捲入,而形成身苦、心也苦,你的心成為境界的奴隸。  一個人有實際去透視身心內外、宇宙人生的實相,對於「色集、色滅、色味、色患、色離如實知」,了悟這些實相,從各個層面都能夠去透視到「三法印」,這時候「如實知已,不生愛樂,見色是我、是我所;彼色若變、若異,心不隨轉惱苦生」因為他透視之後,放下過去的顛倒夢想,放下他過去的種種執取,因為你不執取我、我所,因此當這些境界變化時,你不會成為境界的奴隸。  一個身苦、心不苦,一個是身、心受苦,原因在哪裡?這裡都有告訴我們原因,「心不隨轉,惱苦不會生」於是就不會「恐怖、障礙,顧念、結戀。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是名身苦患、心不苦患」一個人能夠透視實相真理之後,放下他的種種執取,此時因為沒有得、沒有失,沒有得失心,因此境界再怎麼變化,都能夠不受境界所捲入,就是《心經》提到的「以無所得故,心無掛礙,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就是這裡的意思。所以,你要做到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一定要對身心、宇宙的這些實相,有正確深入的透視了解。當你透視了解之後,放下那些執取,沒有得失心,沒有迎、沒有拒,因緣產生之時,你不會逃避,會善待每一個因緣,但是又不會去抓取,因此就不會成為境界的奴隸。  遇到同樣的逆境考驗,凡夫是心慌意亂,身苦、心也苦;有正知正見的修行人是內心平靜,身苦不能免,但內心卻安祥不受境界影響。前者用我慢、我欲在與「無常法則」抗爭,身、心會痛苦,就是因為用我慢、我欲,在與無常法則對抗;後者了知「無常法則」而全然接受,當你接受,境界就會穿流而過。為什麼呢?如果一件事情已經發生了,你卻不接受,這樣只有苦上加苦。  舉例來講,幾年前台北市有一位很有名的肛門痔瘡外科雷醫師,因為他兒子在服役時死在軍中,他是認為兒子是冤枉死的,因此一直要為兒子洗刷冤屈,要把委曲的實相找出來,於是一直在奔波,結果還是沒辦法達到他的願望,因此他已經曾經自殺過一次,但是事情還是沒有水落石出。他本來就是很有名的直腸外科醫師,但是為了已經發生的事情,沒辦法接受實,於是他的整個人生、整個生命,都被這件事情籠罩著,到最後呢?真的也讓大家感到滿惋惜的。這樣做,對自己跟你兒子的苦,有減少嗎?你認為兒子受到這些冤枉,能不能站在比較冷靜、比較理智的立場?該做的、我們去做,已經死了,我們接受這個事實,但是該做的、我們去做,但是有些因緣不是你所能夠掌控的。當你這樣做了之後,也沒辦法挽救兒子的生命,而且自己的生命也賠上去了,於是你的家人又是更苦。  所以,遇到一些境界,已經發生的事情,我們接受它,然後面對當下,該怎麼樣去做,該爭的、該去證明的,我們還是冷靜理智的去處理,而不是走上以生命來抗爭,這樣到後來引起家人更多的苦,並不是你走了之後,事情全部都解決。因此我們要有智慧去面對一切境界的現前考驗。  (第廿九節)「佛告火種居士:正以此法,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粗、若細,若好、若丑,若遠、若近,彼一切如實知非我、非異我(非我所)、不相在;」一切都能夠去體證到它,無我、無我所、不相在,受、想、行、識也都是如此。「彼於爾時成就三種無上:智無上、解脫無上、解脫知見無上。成就三種無上已,於大師所恭敬、尊重、供養如佛。世尊覺一切法,即以此法調伏弟子,令得安穩、令得無畏、調伏寂靜、究竟涅槃。世尊為彼涅槃故,為弟子說法」。  這一經有講出滿重要的關鍵重點。修行者要成就「無上正等正覺」的重點都已經告訴我們了,不管從五陰、六界、六入處,從身心內外的過去、現在、未來,或是所有的這些遠、近、大、小、粗、細、好、壞……這些,都要去如實去看到,如實去體證到,如實去求知求證,體證到真正就是無我、無我所、不相在。如果你真正能夠去體證到這些,就能夠成就「無上智、解脫無上、解脫知見無上」。  何謂「無上」?以前當我在學佛、聞思法義的過程,因為人家跟我們講「無上」就是佛陀成就「無上正等正覺」,成就在所有世間、在眾生裡面,他是地位最高、最高的,沒有人能夠再超越過他,一般人所理解「無上」就是這樣,都認為他的智慧各方面是最高的,沒有人比他再更高了,沒有人超過他。因此,也曾經想說以後也要成就「無上正等正覺」,所謂「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想要到達同樣最高的位子,後來慢慢地體會覺得「無上」不是這樣解釋,現在大家能不能想出它深層的含意?所謂「無上」就是沒有大、小、高、低的區別,也就是超越二元對立,更深的含意就是沒有自卑、也沒有我慢。  所謂「無上」的深義,事實上就是超越一切的二元對立,已經沒有那些上下之分,如果你還在認為「我今天修行境界很高,成就『無上正等正覺』,我是世間的智慧第一、我最高……」要去看到裡面「我」成就什麼樣的那一種影子,都還有二元對立的心態。佛陀成就「無上正等正覺」,到最後就是超越那些二元對立。所以,「無上」是解脫無上,如果你還在認為「我修行境界很高,我現在已經達到智慧最高、最上……」還有那種對立,所謂「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當你體證到一切眾生平等、超越二元對立,這時候所有的二元對立全部都消失,就是真正究竟智,亦即「智無上、解脫無上,解脫知見無上」含意很深!成就這三種「無上」。  為什麼你能夠成就這三種「無上」呢?前面經文內容要慢慢去求證,不管你從哪裡一個角度去求證,都體證到「無我、無我所,不相在」,這樣才能夠真正超越自卑、卑慢與我慢。「成就三種無上已,於大師所恭敬、尊重、供養如佛」因為經過實修實證之後,我們就會感恩,感恩的心自然流露出來的。「世尊覺一切法,即以此法調伏弟子,令得安穩、令得無畏、調伏寂靜、究竟涅槃」世尊就是了悟這些宇宙人生的實相真理,然後真正到達究竟涅槃解脫,於是佛陀就把他所走過來的心路歷程,實際的解脫道來「調伏弟子,令得安穩」供養這些有緣人,讓他們也逐步這樣走上來。「令得無畏、調伏寂靜」為什麼無畏呢?就是泯除那些二元對立,沒有大、沒有小,沒有大小、高低之分。  「令得無畏、調伏寂靜」因為一切眾生是平等,這樣才能夠真正契入無為、無上,「調伏寂靜、究竟涅槃。世尊為涅槃故,為弟子們說法」世尊是為了「涅槃故」,為弟子們說法。所謂「涅槃」,不要把它解釋跟「死亡」相等,不是那個「死亡」,不是坐到好像「植物人」、「入深定」這樣才像「涅槃」。所謂「涅槃」就是苦的止息,貪、嗔、痴的止息,煩惱的止息,他的這些苦消失了,他是解脫自在,一個很快樂、很自由、自在的人。就像過去還有那些顛倒夢想,過去還有這些「神經病」,還有不正常的那種心態,今天把這些病醫好了,讓他恢復成為很正常、健康的人,就是契入「涅槃」,於是過著健康正確人生觀的人。  佛陀是為了引導眾生契入涅槃,也就是遠離顛倒夢想。【法義分享】「世尊為涅槃故,為弟子說法」這是如來出現於世間的主要目的--引導眾生了知宇宙人生的實相而出離苦海,到達究竟涅槃的彼岸。但「涅槃」甚深極甚深,很容易被扭曲、被誤解。眾生不了解涅槃的深義,導致後世佛教徒才有「不斷煩惱、不入涅槃」的謬論,這如同勸人「不要把精神錯亂治療好」一樣荒謬。所以,佛陀是為了協助眾生契入涅槃、出離苦海、遠離顛倒夢想,而在為弟子們說法,因此不要怕涅槃,不要不契入,這是佛陀示現於世的主要目的。  (第三十節)「佛告羅陀:於色染著纏綿,名曰眾生」這裡告訴我們什麼叫做「眾生」?定義很簡短,「於色」就是對所有境界,「色」只是一個代表而已,對身心、內外所有一切境界,於色染著纏綿,這就是「眾生」。「於受、想、行、識染著纏綿,名曰眾生。」「佛告羅陀:我說於色境界當散壞消滅,於受、想、行、識境界當散壞消滅,斷除愛欲,愛盡則苦盡,苦盡者我說作苦邊」要去看到所有的現象界,包括我們的身心內外,都是「散壞消滅」,也就是說緣生一定是緣滅,緣生的現象界一切,它一定是生、住、異、滅、成、住、壞、空,而且每個剎那都是不斷在流動變化變化。  如果你去抓取,就是抓個夢幻泡影,去抓一個空殼子、抓一個死的,因為活的東西是在每一個當下,要去抓住那個活的,你要全然放下,才能夠抓住那個活的。只要你有所抓取,都是在抓那個死的、抓那個泡影,這樣就是在苦海裡面繞。所以,當一個人能夠了悟無常生滅法印,當你不抓、全然放開,「斷除愛欲,愛盡則苦盡」那個苦就是來自我們的貪愛,「苦盡者我說作苦邊」所謂「作苦邊」就是已經到達苦海的邊,因此苦海是有邊,我們一般講說「苦海無邊」,因為你不了解「出世間法」,不了解解脫道,當然在茫茫苦海裡面,不知道「邊」在哪裡,所以你要到達苦海的邊,只要你按照解脫道去實修實證,就能夠「作苦邊」,出離苦海。  「譬如聚落中諸小男小女嬉戲,聚土作城郭宅舍,心愛樂著,愛未盡、欲未盡、念未盡、渴未盡,心常愛樂、手護,言:我城郭,我舍宅。若於彼土聚愛盡、欲盡、念盡、渴盡,則以手撥足蹴,令其消散。如是,羅陀!於色散壞消滅愛盡,愛盡故苦盡,苦盡我說作苦邊」。  【法義分享】大人看小孩子玩家家酒,會覺得可愛又好笑,對那些假的玩具,小孩是如此當真,如此著迷。眾生對五蘊身、心、內、外的迷執,就如同小孩對玩具的迷執。如果心智漸成長、智慧漸成熟,反觀到自己的愚痴,他就會哈哈大笑而放掉。這個比喻很有意思、也很好,我們要去反觀不要以為「那只是小孩子,我現在大人啊!我沒有這回事啊!」你有沒有在玩那個玩具、玩那些遊戲?有啊!所以,你要去看到,不同的差別就在於小孩子執著他們的玩具,跟大人的執著與大人的玩具是什麼樣的不同,只是外相上不同、目標上不同,但是本質呢?一樣啊!本質是一樣的。  當我們看小孩子在玩家家酒,覺得這是假的東西,你們在那裡玩得這麼認真、這麼著迷,大人認為說我們是大人不玩這些,這些是哄騙這些小孩的……,你能不能從這個境界去看到,大人也是在執著、在玩那些玩具,只是方法、外相不同而已。你在玩金錢遊戲,就跟小孩子在大富翁遊戲的紙鈔那些,本質相同啊!你一直玩金錢遊戲玩到最後,還是一場空啊!所以,要去看到小孩子這樣,提供給我們一個境界,讓我們去看到彼此只是外相不同而已,事實上本質是相同的。佛陀就是要我們慢慢有智慧,你的智慧越來越提升,就可以照見到我們往昔的顛倒夢想,這樣你就會放下種種執取,你的束縛就漸漸減少。當束縛減少,你的解脫就增加一分,解脫就是來自於看到我們對顛倒夢想的抓取,而能夠放下。  (第三十一節)「為我略說法要」、「我當獨一靜處」獨自一個人到寧靜的地方去專心思維,也就是止觀雙運。所謂「禪修」,雖然有幾十位來參加,但是大家要以獨處、獨修的心來參加,當你在實際禪修時,不管任何人,你的內心、你的身心,就像單獨一個人獨處,在實際禪修的階段,都只有收攝六根,回來看你當下的身、口、意,回來見法、體證法。讓我們去看到有身集、有身滅、有身滅道跡,對五陰各方面的苦、集、滅、道,我們要知道。這裡提出的一個重點,對這個苦,我們要知,對這個「集」是要斷,「滅諦」要去證,「道諦」要去修。這幾個字都很簡短,但是都有講到重要核心。如果實修上面是如此,但是在聞思的時候,因為你要進入「斷」,必須要先知苦。  事實上,是先有「集」,才會有「苦」,但是沒有清楚了解種種苦相,你很難去探討苦的原因。真正的原因是有「集」,才會有苦,然而在理解、修行的過程裡面,你是要先了知這個苦啊!種種苦的天使,不斷地在刺激你、在告訴你,然後要清楚知道,才會進一步去看到那個「苦」的原因,你才會對這個原因斷除。進一步知道有這個苦海止息的時候,也就是有解脫涅槃彼岸,於是就有信心透過你的實修,就可以出離苦海而到達涅槃彼岸。所以,是「道」然後到達「滅」,透過「修」,然後到達證果解脫自在。但是,你要老老實實的修,確定我這樣做是有意義的,我這樣做是能夠出離苦海。  所以,你要清楚知道有「滅諦」可到、可達,這樣才會老實一步一腳印的修行,再辛苦也沒關係!就是再颳風下雨,你也要聞法、要實修、要實證。像玄奘大師以生命去求法之心,因為他覺得有一個「滅」、有一個「證」,希望能夠到達,才會有這麼大的魄力決心。  (第卅二節)「何所有故,何所起?何所系著,何所見我?令眾生無名所蓋,愛系我首,長道驅馳,生死輪迴,生死流轉,不知本際」這裡一樣在探討,為什麼眾生會在苦海裡面頭出頭沒、生死輪迴呢?長夜在苦海中輪迴不已、輪轉不已?佛陀就回答「色有故,色事起,色系著,色見我,令眾生無明所蓋,愛系其首,長道驅馳,生死輪迴,生死流轉」因為「色有故」,「色」當然都只是一個代表,因為緣起緣聚而生現象界的這些萬事萬物。當這些現象界形成之後,眾生卻沒有了悟實相,而被幻相所迷住了,有了身體之後,不了悟身心是一個緣起,它是「無我」,結果你這個身,以為這是我、我的,看到外面的境界就抓取,認為這是我的、我的,這是我的所有權、我的財產、我的地盤、我的土地、我的……,我的太太、我的房子、我的兒女、我的父母,都會抓得很緊。  事實上,這些都是緣起緣聚而生,而且他們也都是無常生滅變化,所以你會去抗拒無常,你會去一直抓著不放。「色有故,色事起」現象界的種種生起,你就會貪著、系著,然後產生我見、色見我,這是「眾生無明所蓋」,很難去了悟到實相,「無明」就是沒有去了解呈現在眼前的實相真理,才會顛倒夢想的抓取。「愛系其首,長道驅馳」這樣才會生死輪迴、生死流轉,其他的就可以類推反轉回來。所謂「不知本際」就是不知本來面目,對生死大事仍然是茫然無知。  (第卅三節)「何所有故,何所起,何所系著,何所見我,令諸眾生作如是見、如是說」後面經文所謂的「世間常、世間無常」,就是屬於「十四無記」。佛陀就問:是什麼原因導致大家在「十四無記」裡面鑽研、爭辯?因為眾生不了悟這些實相,然後對自己身心所受的這些苦,沒有如實去探討根本原因,然後又向心外去求法,於是才見不到法。所以佛陀不談「十四無記」,因為不希望修行人成為哲學家、玄學家、辯論家、大學問家,因為空談理論而不實修實證,對解脫是沒有益助的。當我們被箭射到之後,要設法將箭去除、把病治好,而不是禁止開刀,卻去追問一百個為什麼,因為在還沒有弄清楚為什麼之前,早就已經死掉了。  像有時候在其他地方上課,有的人也很喜歡問一些哲學式的問題,我就跟他講問這些問題不是很重要,重要是你要回來現觀你的苦,回來在歷緣對境中,去看到那些我是、我能、我慢,看到你內心的不安,才是重要啊!不是一直在問我佛陀解脫之後,到底佛陀到哪裡去?佛陀在哪裡?解脫者又在哪裡?這就是屬於「十四無記」裡面的問題。「如來死後有」還是死後沒有,「如來死後有無,如來死後非有非無」,或是「命即是身,命異身異」都是在哲學式的思辯,頭腦裡面的一種推論,然後在那裡做見諍,沒完沒了!佛陀希望你要回來看看自己,當下有沒有苦?內心有沒有不安?如實回來面對自己。在歷緣對境的時候,能不能去如實看到我是、我能、我慢?你對這些苦、內心不安,要清楚去知道,這樣才能夠找出它的病根原因,針對這些病因斷除,生命七、八十年很快就會消失,你還花那麼多時間在做哲學思辯、諍辯,都沒有對症治療,你什麼時候才解脫啊?!佛脫希望我們要把生命力集中在知道苦、不安的實相,找出原因,再來對症治療。  (第卅四節)「猶如有人火燒頭衣,當云何救?」「世尊!當起增上欲,殷勤方便時救令滅」佛陀就舉個比喻,因為印度人有一個習慣,頭部會纏裹一個頭巾,於是佛陀比喻我們頭部算是很重要的一個中樞地區,當火燃燒頭部的頭巾時,佛陀問大家這時候先後次序,要怎麼樣去做呢?比丘就回答:這時候我們應該要趕快設法要滅頭巾的火啊!佛陀就回答:不是這樣啊!這還是次要的,還有更重要的。  「佛告比丘:『頭衣燒燃尚可暫忘』」這時候它還都不是排在第一順位,「無常盛火應盡除斷滅;為斷無常火故,勤求大師。斷何等無常故勤求大師?謂斷色無常故勤求大師;斷受、想、行、識無常故勤求大師」」這裡的經文是很簡短,但是含意很深。以前當我在讀研究所,它那個深義都還沒有看出來,現在仔細再去看,裡面真的含意都很深。佛陀講:就算說你在燒頭衣,這時候都還不是在第一順位,你第一順位是怎麼樣呢?「無常盛火應盡除斷滅」因為頭巾的燃燒,頂多是燒掉你的身體,當一個解脫者緣盡,所謂「心的解脫」才是最重要。如果你光著重在身方面,雖然保有這個身,但是你內心的苦、內心的不安,都還存在啊!  所以,身體方面再怎麼樣,它都是次要,最重要就是心要能夠真正解脫,才是第一順位。你的心要解脫,最重要是怎麼樣呢?你要體證「無常法印」,因此第一順位要體證「無常法印」,禪修的第一順位就是要讓大家去實際體證「無常法印」。「無常盛火應盡除斷滅,為斷無常火故勤求大師」無常是一個法印,是真理實相,我怎麼樣斷無常火呢?有人回答「勤求大師」是不錯,是這裡的答案,但是當我們實際要做的時候,怎麼斷?「斷何等無常故勤求大師?謂斷色無常」斷受、想、行、識無常,怎麼樣才能夠斷無常火、斷無明?無常是實相、是真理,怎麼樣才能夠斷無常火?答案就暫時保留著,讓大家要去消化、去思惟,要怎麼樣才能夠斷無常火,為什麼無常火竟然這麼重要?要擺在第一順位去斷?怎麼樣才能夠斷無常火?大家慢慢去體悟、要去參,下一回來再公布答案。  (第卅五節)「以一法成就,不復堪任知色無常」「貪慾一法成就;不堪能知色無常」「何等一法成就?謂無貪慾成就;無貪慾法者,堪能知色無常」你只要有這樣的心態存在,就沒辦法真正了悟「無常法印」。如果你有貪、有嗔痴、恨,所謂「呰」是一種毀謗、批評、攻擊的心態,「無慚、無愧、慢、慢慢、增慢、我慢、增上慢、邪慢,卑慢、驕慢、放逸、矜高,曲偽相規、利誘……」如果有這些心態,你沒辦法真正體證無常。  【法義分享】一般對「無常、無我」,往往只是知道個名相或只少分淺嘗、或只看到粗相。當你真正用心靈去體驗無常之流,那是「言語道斷」沒有思惟、沒有想像。「慢慢」就是你本來就有我慢,然後又再增上慢,我慢、增上慢都是增慢,它就是從不同的角度告訴我們,只要你有貪、嗔、痴、我慢這些,就是還在二元對立的世界裡面,你還用頭腦去思惟,還用頭腦去想像無常,這樣還沒有真正去體證「無常法印」。當你真正體證「無常法印」,無常法流是每一個當下、每一個剎那,都是法相、實相的存在,如果你有起那些貪、嗔、痴、我慢,就是落入「自我」的意識,落入「自我」的影子,「自我」的陰影裡面,於是你「自我」的形象、「我相」出來,就跟實相脫節了,這是滿微細的,大家要去體會到。  真正要體證無常法印,一開始就要用「無為法」,才能夠真正體證到「無常法印」,這個比較深!我們在這一次實際禪修的時候,會協助大家逐步去體證到,如果你有「自我」我是、我能、我慢,你的心跟境界還是分開的,主、客還是分離的,這是很微細、很深層的心態,你要能夠去看得到,如果你的心跟境界分開,主、客還分開,就沒辦法溶入無常法流。就像無為法方面,如果你用頭腦的角度去思惟,認為「無為法」,是什麼都不要做,這樣容易落入消極悲觀,但是其實不是那回事。  就像你要去體證禪宗的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一定要有很多的文字。如果你的因緣夠高、智慧夠高,可以跟你講不立文字;如果你的因緣、根基還不成熟,跟你講不立文字方面,你聽不懂、也看不懂,像「鴨子聽雷」。所以,一開始我們要用無為法方面,但是如果你沒有慢慢的調整過來,很難去掌握到「無為法」的精髓,最初還是要透過這些聞思,然後實際跳下去去做,才能夠慢慢地去切磋,掌握到什麼叫做無為法,但是所謂「無為」,絕對不是消極悲觀的什麼都不要做,認為這樣就是無為、無修、無證、無所得。所謂的自欺欺人,也會認為說無為、無修、無證、無得,因此你要慢慢去體會,就像說要走在中道上,你要經歷過很多的錯誤,兩邊的碰碰撞撞,慢慢的調、慢慢的調,最後才會真正知道什麼叫做「中道」?你還是會慢慢碰撞碰撞,從有為的世界裡面慢慢碰撞、慢慢的調,到最後才會真正體證到什麼叫做「無為」。如果你越用功、心越柔軟,你要契入「無為」就越快。  【幻燈片】  今天最主要一方面先來看無常法印,因為我們現在已經要從蘊、界、處(五蘊、六根、六界),從不同的角度、任何角度,都要去體證、要去看到無常法印。包括我們的身心內外這些都是,先看到無常法印,怎麼樣超越無常法印,去看到中道。這裡是士林官邸,曾經是寫下中國近代史的幾位偉人居住的地方,今天一些時空已經不斷改變了,這就是無常法流,你不走、也不行啊!不放、也不行啊!任憑你再五星上將,也是一樣要走、要放啊!無常法流是任何人都無法去改變的,它就是不斷地在變化流動。這也是士林官邸裡面的一個角落,讓我們去看看這些無常法流,我們並沒有講說是非、對錯、好壞這些,而是讓我們去感受這一種,它就是不斷地不斷地在流變,任何在政治上多高的成就,你的官位再多高,不管封到五星或是七個星,老蔣及麥克阿瑟是五星,五星是屬於國際級的。  不管你再五星上將也好,都沒辦法抵擋得無常法印,大家要慢慢去思索。這是凱歌堂,這已經是過去了,現在提供出來,因為有無常的演變,這裡以前是皇宮花園,現在成為市民的花園,讓市民也可以來這裡休息、觀光。無常的演變,不斷地在替換、在替變,能夠提供給市民一個很好的空間,就是生命如朝露。如果沒有好好珍惜每一個當下,很快就消失了,所以佛陀希望大家要珍惜生命,不要認為它很長、很久,不要認為可以慢慢來,很快就會消失啊!大家要好好把握時間,把握精神、把握精力,集中在「出世間法」解脫道上,這樣就很快。  這就是無常的法印,就像一個年輕貌美的亂世佳人,然後戴個大帽子、斗篷,這像一個帽子,沒多久就是這樣,剛才亂世佳人就形成這樣,都是在示現無常、無常,他們生命也許只是幾天而已,但是你的七、八十年壽命,跟這個幾天比較,你只是稍微長一點而已,然而在這個時空裡面,還只是一個剎那,因此要好好珍惜我們的生命,好好珍惜聞思修的機緣,要去看到無常。  這是九二一大地震,東勢地區整個橋都斷落,再來要去看到生命的無常,「古今將相今何在,荒冢一堆草沒了」。有人問到現代工商業社會,大部份的人腳步都那麼快,你教我們要慢下來,這樣怎麼趕得上呢?這樣會輸人家……。因為介紹到「三妙行」--身、口、意,希望把你的身、口、意的衝動相續,要能夠緩慢下來,才能夠更清楚看到那個空間,以及背後我是、我能、我慢,當時就有學員提問:現在工商業社會,大家腳步都很快,我們這樣慢下來,不是競爭不過別人了嗎?我們不是處處都吃虧了嗎?如果你的腳步跟人家一樣,一直快快在趕著、趕著、沖、沖、沖,到最後他們走到這裡來,你知道嗎?如果沒有停下來,去思考一下生命的方向、生命的意義,你跟著人家在沖、在走、一直走,急急忙忙的走,你的人生也很快急急忙忙的走,走到後來就是走到墳墓堆。  所以,有時候要停下來、慢下來思考,要靜下來去探討、去思惟,就是荒冢一堆草沒了,不要逃避這些實相,他們都在見證無常生滅變化,他們默默在這裡看著世間的無常生滅變化,他們本身也在示現無常變化,九二一大地震的無常生滅變化,大地一樣在變動變動變動,我們要處處去體會無常生滅變化。  一夕之間空難、颱風,這些死亡的人在前一天、前一個小時,不會想到他下一個小時也會死亡,像今天有聽一位朋友講,他公司裡面的一個同事,滿年輕的,現在才二十幾歲而已,在幾個月前離職,然後到另外一個公司去上班,結果好像前幾天摔死了,很年輕啊!二十幾歲而已。所以,一方面要珍惜我們每一個當下、每一個生命,要去體會無常法印。  這是屬於基督教的一個告別式的處理方式,我是建議大家,如果你有親戚朋友的因緣,如果可以,有時候不妨去參觀一下,看看基督教、天主教他們對告別式的處理方式、整個過程,上一次剛好有一位朋友,他們以基督教的方式處理他的雙親,所以我全程去看、去了解他們裡面的一些作為,也值得我們參考。當他們面對死亡方面,是怎麼樣來處理,值得我們參考。這一位朋友住在美國,他的父母親一樣在美國居住,在去年的雙十節,回來參加歸國僑胞雙十國慶,在十月卅一號那一天要回美國去,結果就搭上新航那一班飛機,結果在新航的空難裡面,雙親都變成一堆一堆的焦炭,於是讓這位朋友他很驚訝、很震驚,體會到「啊!真正無常的衝擊」讓他很震撼啊!  雙親回來、結果就在中正機場,成為兩堆的焦屍。所以,他們在處理的時候,我們也有過去參加告別式,這位朋友是佛教,但是他的父母親是基督教徒,他的姊姊也是基督教徒,他們就是選擇用基督教的方式來處理,他也是尊重家人的處理。他們在這整個全程的處理過程,就只有兩位牧師,讓我感到滿驚訝就是在這個過程裡面,沒有哀傷的氣氛,當然大家有那種追悼的儀式,但是他們很坦然的接受現在的因緣。  新航空難,一堆一堆的焦屍,很多都沒辦法辨別,還要透過DNA的比對,當你面對到自己的家人,竟然外相方面都沒辦法辨別,還要透過你的血去做DNA的比對,還要一堆一堆去看,真是慘不忍睹。所以,我們要去看看、去體會,都是世間無常的實相。基督教、天主教他們面對這些的時候,認為一個人死亡,就是回歸上帝的懷抱,是一種安息主懷,當然我現在再去看,覺得這裡面有很深的含意,以後我們再分享。當然,我們都是完全站在超越宗派、宗教立場來看,沒有宗教、宗派立場之分,而是真正以佛法、真理、實相來論。  當晚他們前往基督教墓園時,已經是晚上六、七點了,天黑了,墓園管理人來了,他講一句話很有意思,講說我們信奉主的人最好、最有福報,我們不必去在乎看什麼日子、看時間、看時辰、怕沖犯到,我們都不用去顧慮那些,他講這一句話多麼的洒脫,也給我很深的體會與啟示,每一個當下都是很洒脫的面對每一個當下,不必怕沖犯到什麼,也不用怕什麼好時辰、壞時辰,不用顧慮那些。雙親死亡燒成骨灰,骨灰罈放到裡面,這位朋友在面對時,還面帶笑容,這裡面是父母親的骨灰,他們面對這些的時候,就是以坦然的心來面對,因為每一個當下已經成為事實,你不面對又能夠怎麼樣。所以,我覺得他們在處理的整個過程裡面,如實面對每一個當下,所謂「安息主懷」,也有很深的含意。  事實上,如果佛法慢慢修行,真正能體證到生死結打開、了悟生死大事,真的能夠很瀟洒的面對,就是生死大事已了,當然他們有一些值得我們參考,有一些值得我們去思惟,並不是說這樣做,他們是不是有究竟解脫,我們不討論這方面,不是做這方面的爭論,而是說他們一些在處理的過程,裡面沒有哀傷,而且喪禮之後,回到台北已經將近八點,是到餐廳去吃飯,因為那一天是星期六,因此又有人在結婚辦喜事,他們這些家屬也是好像說把事情辦完,然後大家也是一種歡欣的心來接受。所以,有一些值得我們去參考、去思惟。  當你面對大自然的無常法印,你又能夠怎麼樣?!就像年輕力壯的竹子,現在已經年老了,低垂下來了,就像一個人如果沒有了悟實相真理,面對無常法則,你就是無力感,懼怕啊!恐懼啊!這些都是在告訴我們無常的法印、無常的實相。所謂要斷無常火,怎麼樣才能斷無常火?大家要去參啊!去體會啊!去找尋啊!這都是實相,都在告訴我們無常法印、無常的實相,無我、無我,任憑你的那個「我」再多麼厲害,都沒辦法超越這些黑洞的,所以要去找尋出來。這是大德都是以身作則在告訴我們無常、無我的實相真理,我們有沒有靜下來去體會、去觀察,還是在逃避呢?所以,這些都是天使在告訴我們,要從一切境界裡面,去體證到無常、無我,你看任何東西都無法脫離黑洞的引力,只要你抓取、認為有所得、很厲害,有什麼、有什麼,只要任何你所抓的、有的這些東西,都沒辦法超越黑洞的引力。  只有「空」才能夠超越黑洞,只有「空」才能夠包容黑洞,含意很深!佛教所講的,當你真正到達涅槃、體證「空」,了脫生死、超越生死的深義。只要還有我慢、我是、我能,你都脫離不了,因此不要怕「空」,不要怕「無我」,只要你有「我」、不空,就沒辦法超越這一關的,阿羅漢講「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就是超越生死輪迴,唯有你真正體證到「無我」、體證「空」。  一場九二一大地震,對我來講,有非常非常深的體悟,以後有因緣再說。大家要知道無常法印,你要先體證到無常法印,然後再慢慢上來,又有去看到深層的我是、我能、我慢,這樣我們來分享,才能夠體會到我從這裡面所得到的啟示,以後還會有一連串九二一大地震的一些啟示跟大家分享。  這就是世紀末的煉獄,埔裡屋毀人亡、哀鴻遍野,一方面這裡都是告訴我們無常,都是在告訴我們真理實相,所以我們要去體會,當我們最初面對這些無常的時候,當然會抗拒、會怕,會去看到深層在怕無常、怕無我,但是到後來當真正如實去面對這些法界實相真理,到後來你會去體會到,原來「無常」跟「無我」是中性的,它是超越二元對立的,這時候才從懼怕的情況超脫出來。如果一個人能夠去了悟「無常」、「無我」是中性,就能夠觀看整個世間的變化。  這是東部佳洛水海岸,它是透過地震的擠壓,原來的海平面是到這裡,透過地震的擠壓,然後陸地一直上升、上升,相對的海水漸漸地退下去,這裡也讓我們慢慢去體會到,無常是實相,它有破壞、也有建設。這裡一方面讓我們去看到「空」跟「緣起」,看到無常法印,一種微妙的緣起甚深,另一方面要去了解「無常」有生、住、異、滅,它有衰滅變化,但是它也會有生,也就是有破壞的一面,也有建設的一面。  無常的法印,讓我這個樹葉掉落,讓我樹葉變黃,但是也因為有這些掉落,新的樹葉它又會長出來,所以在無常的變化,它又能夠不斷的替換、不斷的成長,要慢慢去體會無常的法則,一方面能夠在這裡生長,然後加上雲起的變化,都在告訴我們無常。再來,要去看到「空」,看到緣起甚深、無常變化。前面所講的無常,是負面的比較多,現在後面所講的無常,是正面的比較多,如果講太多負面的無常,大家又容易落入負面的情緒,這樣又不對,因此我們一樣要去看到,就是有無常的變化。  種這些稻子下去,然後會慢慢成長,一樣它們也都是每天每分每秒,然後地、水、火、風,種種因素不斷一直在形成、形成,然後緣起緣聚,慢慢的就有這些成果出來。它們一樣在告訴我們無常真理,如果它是恆常不變,好像說運轉到這裡,它就「常」、就定住了,就不再變了,這樣後面的稻米,就沒辦法出來了。所以,事實上整個都是不斷地在變,有負面的、也有正面的,就是因為有無常變化,有地、水、火、風,不斷地一直在每一個剎那,都在調整、調劑,然後不斷地在變化,才會有這些的產生,我們要去看到無常的正面,慢慢去體會無常、無我,然後我們的我慢、我是、我能,才會真正降服。  深層的我慢,一定是要看到大自然活生生的佛法,要去看到「無字天書」,要去看到「大地風雲經」,深層的「我慢」才會斷,再來你要完全能夠接受無常法印,要去看到無常的「味」、「患」,它的反面、負面跟正面,這樣你才能夠「離」,才能夠走在中道上。我們平常看這個,覺得好像沒什麼,但是這都在告訴我們緣起甚深,它們就是因緣聚集而成,也是地、水、火、風變化而來,同樣一些地、水、火、風的元素,但是能夠演變出萬事萬物,要去看到緣起甚深,以後慢慢去觸、吃這些的時候,你要去看到緣起的甚深,再來要問我們自己修行境界再怎麼高,能夠無中生有產生這些出來嗎?這是很重要的問題。  這些稻米、這些果實,你能夠無中生有?如果你可以不靠大地,不靠地、水、火、風的這些元素,然後說我的修行境界很高、很厲害,我現在神通第一,可以這樣無中生有,變化出一大堆的稻米、一大堆的果實,來長養眾生,如果你能夠這樣,你再顯現我慢還可以。我問自己是不可能,我沒辦法這樣,所以我不敢有我慢,因為我覺得這些我做不到。一切眾生生命的存續,你生命能夠活著,我們無時無刻都是需要靠大自然的支撐;你所吃的這些,都是由大自然的因緣,緣聚而生,所以要去看到緣起甚深、緣起的微妙,學佛一定要看到正反、兩面,要如實觀,兩極都要看到,這樣才能夠真正走在中道上,不抓取、不迎不拒。  平常你看這個沒什麼,如果你慢慢體會緣起甚深,都在告訴我們「無上甚深微妙法」,一個絲瓜開花,然後會結成果實,我們平常不覺得它很深,不覺得它怎麼樣,但這都是無上甚深微妙法,都在告訴我們緣起,告訴我們無常法印,告訴我們無我法印,大家要慢慢去看,這不是用想像、用猜測,不是憑個人想的,不覺得那神秘、奧妙,因為我們沒有去靜下來深度去觀看。所以,我們就是要停下腳步,然後慢慢靜下來去看眼前,所謂「一葉一世界」「一花一天堂」,從一粒沙、一個樹葉、一朵花裡面,都有含著整個世界的奧妙,都含著天堂。  因為它都具體在告訴我們無常、無我,還有緣起甚深。你看這棵樹不大,但是能夠長出這樣大的波羅蜜,你要慢慢去看到那個微妙、奧妙,然後心靜下來,問自己:我能夠嗎?如果「我慢」生起來,問自己:我能夠造出這個嗎?所以,要慢慢去看這些微妙,看這裡面深藏著這些奧妙變化,七玄竹裡面都是深藏著奧妙,緣起甚深、變化無窮。平常都不覺得它有什麼特殊,你的心慢慢靜下來,去看到活生生的佛法,因此「溪聲儘是廣長舌」、「大地風雲經」,都在告訴我們實相真理,要停下來、靜下來、慢下來去體會,當你體會越深,「我慢」就會降服得越快。  這是瑪瑙石,生命演化的本身,就是一連串的奧妙,從生物轉變成化石,更是一連串的意外與偶然,佛教是講「緣起甚深」,當因緣條件形成的時候,就是很奧妙的變化出來。眼前這些細化木,乃是古老針葉林,在大自然環境中,歷經巧妙的作用、埋藏、置換,然後接續誘因、版塊飄移,造山運動而堆擠下,然後又暴露出來。奧秘的大自然,終於將木頭變成五彩繽紛的石頭,大自然所看的這些,我覺得是最偉大的魔術師,問我自己:我不可能啊!我沒辦法啊!我連一個絲瓜花要變成一條絲瓜,都沒辦法、變不出來,慢慢去看到最偉大的魔術師,竟然能夠變出實質的東西,讓眾生來養育眾生、去看到奧妙,這就是木化石,這是瑪瑙,很奧妙!  一方面要去看到「空」,一方面要去看到生、死,兩頭都要去看。大家慢慢去看、去體悟生死,當你慢慢地去看到無常的中性,無常有破壞的一面,也有建設的一面,緣起甚深,然後慢慢從大自然去見到法,你的心花會朵朵開。這是木棉花,心花朵朵開這樣,從你平常不在意的地方去看到,哇!欣賞每一個當下,但你要全然的放開,才能夠欣賞到眼前無上甚深微妙法。這是真正的樹葉,這不是假的、不是製造的,是真正的葉子,為什麼它的構造會這麼精巧?為什麼會這麼細密?慢慢去看到緣起甚深,這是白鶴靈芝草,有沒有看到鶴?大自然的奧妙,很像!好像這棵大樹裡面,停了許多白鶴,這像鶴的頭、身子、翅膀,好像一隻鶴停駐在樹上,當你能夠靜下來去看,路邊的一朵小花,它都在跟你微笑,都在告訴你法,都在告訴你緣起甚深,也在告訴你無常、無我的法印。  這個花在告訴我們活生生的佛法,蝴蝶都在告訴我們活生生的佛法,我們要慢慢去體會無常、無我,從我們的身心內外、一切境界裡面,都要去體證無常、無我法印,去看到緣起甚深。


推薦閱讀:

凈空法師:若中國居士有斯里蘭卡居士那樣的覺悟,三、五年佛法絕對復興
太上感應篇  (第十三集)凈空法師講解
大安法師開示:如如不動,修善何為?
六祖壇經(1) 慧律法師

TAG:法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