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及佛祖釋迦牟尼
06-05
佛是掌握著絕對真理、來到世上說法以普渡眾生的聖者。 一、佛的稱號 「如來」即是「佛」,「佛」和「如來」實際是同一個意思。比如,稱釋迦牟尼為「釋迦牟尼佛」或「釋迦牟尼如來」,實際上是一樣的。 但是,稱釋迦牟尼為「如來佛」就錯了。因為「如來」和「佛」同是「佛」的稱呼,「如來佛」並不能說明是「某某佛」——就像稱某「人」為「先生」或「閣下」,而「先生閣下」卻不能說明就是「某『人』」的道理是一樣的。 (【注】「如來」的實際意義為:乘如實之道而來,成正覺。「如」在佛經中稱為「真如」,就是絕對真理。「如來」,是說「佛是掌握著絕對真理、來到世上說法以普渡眾生的聖者」。) 佛有十種稱號,「如來」只是其中之一。 但雖稱十號,一般皆列舉十一號。如《妙法蓮花經》云:「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佛說十號經》云:「如來、應供、正等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舉出十一號,而僅雲「如來十號」,故諸經論便多將其中某兩號合作一個,即:或將「世間解」、「無上士」合為一號(如《佛說如來十號經》);或將「佛」、「世尊」合為一號;或將「無上士」、「調御丈夫」合為一號(《成實論》);或將「應供」、「正等覺」合為一號;或將「善逝」、「世間解」合而為一……如是等,有種種異說。 實際上,若翻閱過藏經里有關佛教音義書,這個問題倒是可以解決的。 如《慧琳音義》卷一《大般若經》: 薄伽梵:五印度梵語也。《大智度》云:如來尊號有無量名。略而言之,有六種,薄伽梵是總稱也。義曰眾德之美,尊敬之極也。古譯為「世尊」,世出世間咸尊重故。《佛地論》頌曰:自在、熾盛與端嚴,名稱、吉祥及尊貴,如是六種義差別,應知總號薄伽梵。 此為文含多義,譯經者故存梵言。後有梵語及陀羅尼句,准此應知。 《玄應音義·摩訶般若波羅蜜多第一卷》 婆伽婆: 舊譯雲「有大功德」,至聖之名也。下言薄伽梵。「薄伽」,此譯雲「德」;「梵」,此言「成就」。義眾德成滿,名「薄伽梵」。又此一名,總攝眾德,余即不爾,故諸經首,皆置此名也。 這裡所釋的「薄伽梵」和「婆伽婆」,就是一般如來十號里的「世尊」。如玄奘所譯之《藥師經》里便作: 「佛號藥師琉璃光如來、應、正等覺、明行圓滿、善逝、世間解、無上丈夫、調御士、天人師、佛、薄伽梵。」 依《慧琳音義》和《玄應音義》則可以知道,這裡,「十一號」的最後一個名號——「薄伽梵」,是「總稱」,「總攝眾德」。 如此,便可以明白「如來、應、正等覺、明行圓滿、善逝、世間解、無上丈夫、調御士、天人師、佛」就是「如來十號」,而最後一個「薄伽梵」則是「總稱」,以「總攝眾德」。 二、佛的三身 佛有三身,分別是:毗盧遮那佛、盧舍那佛和釋迦牟尼佛。 法身佛:毗盧遮那佛(即大日如來),為即是中道之理體也,佛以法為身,故稱法身,法身處於常寂光凈土。 報身佛:盧舍那佛,義曰:光明遍照,又作「凈滿」。報身佛是表示證得了絕對真理獲得佛果而顯示了佛的智慧的佛身。是行六度萬行功德而顯佛之實智也。對於初地以上菩薩應現之報身,報身處於實報莊嚴土。 應身佛:釋迦牟尼佛,是表示隨緣教化,度脫世間眾生而現的佛身,特指釋迦牟尼的生身。 【法身佛:大日如來】 大日如來,梵音名號Maha^vairocana,是佛教密宗至高無上的本尊,是密宗最高階層的佛,為佛教密宗所尊奉最高神明。密宗所有佛和菩薩皆自大日如來所出,在金剛界和胎藏界的兩部曼荼羅中,大日如來都是居於中央位置,他統率著全部佛和菩薩,他是佛教密宗世界的根本佛。 大日如來依梵音可譯成毗盧遮那佛,「如來」即是「佛」的意思。大日如來名稱出現在公元七世紀善無畏三藏翻譯的《大日經》里。「大日」是除一切暗遍照宇宙萬物,能利養世間一切生物,大日之光為不生不滅。「大日」之意勝於太陽。摩柯「為大,毗盧遮那」是光明遍照之意;又譯大光明遍照,亦稱遍照如來。大日如來是遍照一切世間萬物而無任何阻礙的法體,眾德圓滿,智慧之光遍照一切處,無晝夜之分,世間與出世間的一切有情無情,都能受到恩惠,啟動萌生佛心,獲不可思議之成就。《大日輕疏》記載:「如來日光遍照法界,亦能開發眾生善根,乃至世間事業由之成辦。」 其名有三義,即:(一)除暗遍明義,謂如來智慧日光遍一切處,作大照明,無有內外、晝夜之別。(二)眾務成辦義,謂如來日光遍照法界,能平等開發無量眾生之善根,乃至成就世、出世間種種殊勝事業。(三)光無生滅義,謂佛心之日雖為無明所覆障,而無所減;究竟如法實相三昧圓明,而無所增。以如此諸種原因,故世間之日不可為喻,但取其少分相似處,故加以『大』字。 大日如來是光明理智的象徵,佩戴供奉者能夠保護您,給您帶來光明理智,除妖避邪,能使您通天地之靈氣,取萬物之精華,勇往直前,光明快樂。 佛教密宗記載,大日如來是屬羊和屬猴人的本命佛,是光明理智的象徵,佩戴者能夠保護您,給您帶來光明理智,除妖避邪,能使您通天地之靈氣,取萬物之精華,勇往直前,光明快樂。因此羊年、猴年生人,若能虔誠佩戴或供奉大日如來之本命佛法像,必獲如來光明開啟智慧,成就一切事業,使貴人來助,鴻圖大展。 大日如來真言:唵-縛日羅-馱傻 【報身佛:盧舍那佛】 盧舍那佛,梵文Locanabuddha,即報身佛,是表示證得了絕對真理,獲得佛果而顯示佛智的佛身。「盧舍那」的意思就是智慧廣大,光明普照。 盧舍那這個名字其實就是法身「毗盧遮那」(漢譯:大日如來)的簡稱,釋迦牟尼佛在立名時,把他的報身和法身立在同一個名中,表示法、報不二。 佛有三身,法身即是最本質、最圓滿的智慧,是無相可言的。法身佛就是宇宙的人格化,一切佛的智慧和宇宙本身平等不二,所以一切佛的法身根本無分別,都是摩訶毗盧遮那佛(漢譯為大日如來)。 報身是佛的修行依因果感召而來的報應身,是修行圓滿、大徹大悟的表現。阿彌陀佛、藥師佛等都屬於報身佛,盧舍那佛也是。釋迦牟尼佛原本是蓮華藏世界中,盧舍那座下的十地菩薩,也是盧舍那的化身、分身之一,他來到娑婆世界,依照法門修行而成就了盧舍那的報身。 三、佛祖釋伽牟尼——應身佛 佛祖釋迦牟尼就是應身佛,釋教本師——本師者,根本教師。西方阿彌陀佛、東方阿閦鞞佛、十方三世一切諸佛,都是釋迦佛說出來的。釋迦佛不說,則眾生連一尊佛亦不會知道。眾弟子在稱念釋迦佛名號時,特加「本師」二字,稱曰:「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以表感念佛恩,特別尊重! 梵語「釋迦牟尼」,華言能仁寂默。「能仁」者,能以仁慈一切眾生;「寂默」者,不著相。「寂」是不著身相:所謂「不離菩提場,而至鹿野苑」——終日出入往返,著衣吃飯,及至赤足走遍全印度,悉皆寂無身相。「默」是不著語相:所謂「終日說法,無法可說」——乃至說法四十九年,不曾說出一字,是皆默無語相。 茲再詳解其義:能仁者,是大悲;寂默者,是大智。凡夫有悲無智,二乘有智無悲,菩薩雖具悲智,而未能究竟。佛是大乘極果聖人;大乘者,即是大白牛車(比喻)。這輛大白牛車,有兩個輪子,一個是悲輪,一個是智輪。釋迦佛駕著這輛大白牛車,悲智二輪,一齊雙運,普載一切眾生,由凡夫地越過化城,直抵寶所。唯佛一人,悲智雙運,究竟圓滿,故號為能仁寂默。一切萬法,悉皆含攝於悲智二法之中,故稱為萬德洪名。又,能仁是事,寂默是理,理事無礙故號能仁寂默。又,能仁是相,寂默是性,性相圓融故號能仁寂默。又,能仁是俗諦,寂默是真諦,真俗一如故號能仁寂默。 廣而言之,三藏十二部,一切功德莫不具足於釋迦牟尼四個字中,故稱為萬德洪名。 1、簡介 釋迦牟尼(Sakyamuni,公元前565年至公元前486年),本名悉達多(意為「義的成就者」,舊譯「義成」),姓喬達摩(瞿曇),古印度北部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的王子,屬剎帝利種姓。 2、太子降生 三千年前的古印度靠近雪山南麓森林繁茂的地方,有一個很富裕的國家名叫迦毗羅衛國。國王名首圖馱那,漢譯凈飯王。王后名摩訶摩耶,是與迦毗羅衛城隔河相對的天臂城善覺王的長女。 經典記載,釋迦牟尼佛降生前,為一生補處菩薩,住在兜率天內院,以因緣(時間、地點、國家、家庭、父母)成熟,便降生人間,以摩耶夫人為母。釋迦化乘六牙白象,象口含白色蓮花,下降北天竺迦毗羅衛國,從摩耶夫人的左肋入胎,住胎十月,根據當時的風俗,摩耶夫人回娘家分娩,途經藍毗尼花園,即今尼泊爾南部波陀利耶村的羅美德寺院處,生下了太子悉達多。 經典記載四月八日,太子自摩耶夫人右肋出胎,誕生於蘭毗尼園的無憂樹下,太子下地能走,周行7步,步步生蓮花,並且舉目四顧,自謂:「天上地下,唯我獨尊。」這時,有二條龍,一吐溫水,一吐涼水,給他洗浴。此日即為浴佛日。 摩耶夫人在太子出生後的第七天去世。幼年時代的太子,是由他的姨母波闍波提養育的。他從小學習當時教養王族應具備的一切學問和技藝(即五明等)。太子相貌英偉,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無人能級。17歲時,娶表妹耶輸陀羅為妃,生下兒子羅睺羅。 三、出家、成道 太子的貴族生活是優裕舒適的。《中阿含經》卷二十九記載他的回憶說,他擁有適合不同季節居住的三座宮殿(三時殿),有冬天禦寒的,夏天避暑的,雨季防潮的;衣著華貴,飲食豐盛;歌舞於庭,極盡享受之樂。他的父親凈飯王也對他寄予厚望,希望他能繼承王位,成為統一天下的「轉輪聖王」。 但是,悉達多太子卻在19歲時出家修行。因觀察到社會貧富懸殊,四姓階級的不平等,又有眾生之間的弱肉強食,尤其有感於生老病死的逼迫,人生的無常,而產生修道之念,終於捨棄王位,出家修行。 出家後,太子先到跋伽仙人的苦行林。那裡有很多修行者,他們以種種苦行折磨肉體,以求得解脫。太子不滿意這種做法,滯留一宿便離去。他的父親聽到他出家的消息,甚為悲傷,經派人勸說無效,便在親族中選派了阿若憍陳如、阿說示、跋提、十力迦葉、摩訶男拘利等五人伴隨他。 太子南渡恆河,到摩揭陀國的首都王舍城,國王頻婆娑羅王會見了他。爾後,他尋訪隱棲於王舍城附近山林的數論派信奉者阿羅邏·迦羅摩和郁羅迦·羅摩子,修習禪定。然而,在釋迦看來,他們的教義仍然不是真正的人生解脫之道。於是,他又來到伽闍山苦行林,在尼連禪河邊靜坐思維,實行苦行。經過6年,形體枯瘦,仍未見道。後來,體會到真正的修行是離開苦樂二邊的中道修行,於是捨棄無謂的苦行,走過尼連禪河,接受牧女乳糜之供。恢復了健康後,來到伽耶山菩提樹下,以吉祥草敷設金剛座,東向端身正坐,發誓:「我今若不證無上大菩提,寧可碎此身,終不起此座!」 他在樹下靜坐49天,克服了內外的種種「魔障」,徹見自己本來面目,止息一切妄想無明,終於在十二月初八日,夜睹明星,正觀緣起法而成就「無上正等正覺」。世人尊稱他為「佛陀」(意為覺者),聖號「釋迦牟尼」,時年35歲。 「釋迦」是其種族名,意思是能,「牟尼」意思是「仁」、「儒」、「忍」、「寂」,合起來「釋迦牟尼」就是「能仁」、「能儒」、「能忍」、「能寂」等,也就是「釋迦族的聖人」的意思。 佛陀成道時說:「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不能證得。」指出一切眾生皆具佛性。 四、傳教 釋迦牟尼佛成無上正等正覺後,為令眾生入佛知見,以無量的善巧和方便開始了49年的說法(詳見一乘三乘)。 在49年的弘化生涯中,最初佛陀直暢本懷,宣演《華嚴經》21日,後因觀機逗教,又說《阿含經》12年、《方等經》8年、《般若經》22年,《法華經》和《涅盤經》共8年。這是大會的宣講,而於個別的教化,則已多得數不清。慈悲的佛陀因才施教,點化迷萌,感化無數的人求皈受戒,改惡修善,得大解脫,乃至了悟無上菩提。 如佛陀在波羅奈斯城外的鹿野苑,向阿若憍陳如等五人,宣說四諦、十二因緣、三十七菩提分、五蘊、四禪等,五人聽後當即皈依了佛陀,成為最初的佛弟子。這次說法,佛教稱為初轉法輪。與此同時,又度波羅奈斯長者之子耶舍及其親友出家。此外,化度了原先祀火的婆羅門迦葉三兄弟以及沙門「六師」之一的懷疑論者散惹夷(刪闍耶)的學生舍利弗和目犍連,還有大迦葉,堂弟提婆達多、阿難、兒子羅睺羅等無數的眾生。 因為佛陀的傳教方式是隨機的施設,不拘一格。他用偈頌、散文、故事、譬喻、直敘、問答等各種形式,在不同的場合針對不同的對象宣說不同的內容,對僧眾開示菩提心、出離生死等,令證無上正覺,對俗人談論道德的行善。他准許弟子可不用規範化的梵語,而用地區方言進行說教,這就使得他的思想學說在社會上得到廣泛的傳播。 五、僧伽 佛陀在傳教過程中建立了僧伽(僧團)。一般認為,釋迦牟尼佛在鹿野苑初次演教,阿若憍陳如等五人皈依佛教,便是佛教僧伽之始。 這個僧團在傳教過程中逐漸擴大,開始只收男弟子(比丘),以後,他的姨母波闍波提入教後,才開始接納女弟子(比丘尼)。 在佛陀的弟子群中,有種種賢聖不肖的分別。佛陀的教化越廣,新皈依的弟子就越多,尤以僧團中的份子複雜,自也是意料中的事,故而佛陀制定了戒律,並向大家說明持戒的意義與功德。 正是戒,維繫了僧團的清凈,個人遵照戒律而行,過著法制的生活,僧團就是自治民主的象徵,佛陀又規定每半月布薩誦戒一次,集合說戒,使諸比丘都能在清凈戒法中長養善心,長行梵行。 僧團創立後,也產生了大量的在家信徒。凡是遵守不殺生等「五戒」及佛陀教化的俗人,均可以成為佛弟子,他們在修行中同樣可以證得菩提。相傳,最初的在家弟子(優婆塞·優婆夷)是耶舍的父母。此後,在家信徒人數不斷增多,成為與僧團並行的擁護佛教的社會力量。 六、涅盤 到了晚年,佛陀仍然孜孜不倦,帶著弟子四處行化傳教,並開示弟子們要「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智不依識,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臨入涅盤之際,仍然不舍任何眾生,接受一位一百餘歲的外道須跋陀羅成為最後的弟子。 佛陀的即將入滅,雖然令弟子們悲痛不已,但是誠如佛陀的教言所說:「要佛陀永久住於世間,這是違背法性的自然規則。佛陀是宇宙真理的示現者,不能違背法性。」佛陀開示弟子說:「如果你們不能依照我的教言而行,即使我活了千萬年,於汝何用?如果你們能依教奉行,亦如我永久住世。你們要堅定信仰,皈依法,依法而行,不皈依其他;你們要精進修學聖道,解脫煩惱,住心不亂,這才是我真正的弟子。」佛陀明示弟子不要傷心,因為天地萬物有生就會有死,合會必然有別離,這是無常真理的定律。 佛陀最後針對阿難所提出的四個關鍵問題,開示弟子們在佛入滅後要以戒為師、以四念處安住、以默擯置之調伏惡人、在一切經首安立「如是我聞」令人起信。並再次叮嚀弟子,要常常思慕佛陀的生處、悟處、說法處、涅盤處。最要緊的是,要身常行慈、口常行慈、意常行慈。 佛陀入涅盤,遺體荼毗後,留下舍利八斛四斗,被分成八份為摩羯陀王阿闍世、吠舍離的離車毗族、迦毗羅衛的釋迦族、阿摩羅迦波的布利族、羅摩伽摩的俱利耶族、波伐的末羅族(南末羅國)、拘屍那迦的末羅族(北末羅國)和吠多底波的婆羅門分得,各建舍利塔供養。 七、史料 有關釋迦牟尼生平的史料,除了佛教經典的記載以外,還有文物資料。 近代,印度和其他國家的考古學家、佛學家,根據法顯的《佛國記》和玄奘的《大唐西域記》的記載以及印度保存的不完整史料,在佛陀的誕生、成道、初轉法輪、涅審處等陸續發掘出一些古建築的遺址和文物,並以此證明了佛陀是一個歷史性的人物。 相傳釋迦牟尼是古印度吠陀時期著名的王族懿師摩王(義鳩王),即漢譯「甘蔗王」的後裔,迦毗羅衛(劫比羅伐窣堵)國的太子,屬剎帝利種姓。 迦毗羅衛是釋迦族集居的小城,位於喜馬拉雅山腳下,今尼泊爾南部與印度毗鄰的提羅拉科附近,當時是拘薩羅國的屬國。在4世紀法顯遊歷印度時,這個國家已日見衰落。19世紀末,考古家在這裡發掘出一個藏有遺骨的石壺,上面刻有公元前數世紀流行的婆羅謎文字,意為釋迦族供奉的佛骨。另外,在迦毗羅衛發現有阿育王巡幸時所建的石刻,從而證實了它大概的地理位置。以後,尼泊爾政府一直在進行考古發掘。 有關釋迦牟尼的生年,由於古印度典籍沒有明確的記載,各國所傳和學者研究,一般都是從佛教本身的史籍去考證,並從卒年推算的。因此,說法不一,竟有60種之多。最早一說和最晚一說之間,相距達數百年。 斯里蘭卡、印度、緬甸、泰國、寮國、柬埔寨等南傳佛教國家,一般認為釋迦牟尼生於公元前624年,卒於公元前544年,並以此為依據,在1956~1957年舉行紀念釋迦牟尼涅盤2500周年的盛大活動。 西方學者根據南傳史料,對佛滅年代有公元前489、487、486、484、483、482、478、477諸說。 日本宇井伯壽根據北傳史料,從阿育王即位年代公元前271年上溯116年,推定為公元前466生、386年卒。中村元又據阿育王即位年為公元前286年,推定佛陀的生卒年為公元前463~前383年。 中國近代學者依南齊僧伽跋陀羅所譯《善見律毗婆沙》師資相傳的「眾聖點記」,即釋迦牟尼逝世的當年,優波離結集律藏,並在是年七月十五日,在書後記下一點,以後每年添加一點,至南齊永明七年(489),共計得975點。由此上推,則釋迦牟尼生於公元前565年,滅於公元前486年,而比孔子早逝七年。此說也為日本、印度等國的佛教學者所採用。中國藏傳佛教格魯派,又傳有公元前1041年生、前961年滅之說。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我們必須認識釋迦牟尼佛,學佛才不會走錯路
※釋迦牟尼佛節日,功德九億倍——聆聽索達吉堪布的7條感人語露
※《釋迦牟尼佛廣傳·白蓮花論》13
※釋迦牟尼佛根據眾生的根基而三轉法輪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聖誕祈願文
TAG:釋迦牟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