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疏肝清胃合劑治療胃痛(肝胃鬱熱證)

胃痛(肝胃鬱熱證)是臨床常見病證.主要表現為 胃脘灼痛,痛勢急迫,泛酸噪雜,煩躁易怒,口乾口苦。 舌紅苔黃,脈弦數。由於本病疼痛發生於近心窩處.故 古人又稱為「心痛」、「心下痛」。

《靈樞·邪氣臟腑病形》 篇雲「胃病者,腹膜脹,胃脘當心而痛」,《靈樞.厥病》說 「腹脹胸滿,心尤痛甚,胃心痛也」。胃痛部位雖在胃.但 與肝的關係至為密切,如《沈氏尊生書·胃痛》所云「胃 痛,邪干胃脘病也……唯肝氣相乘為尤甚,以木性暴. 且正克也」。肝為剛臟,性喜條達,主疏泄,若憂思惱怒, 則氣鬱傷肝,肝氣橫逆犯胃,致氣機阻滯,而發胃脘痛。

《素問·六元正紀大論》雲「木郁之發……故民病胃脘當 心而痛」,說明肝氣鬱結是引起胃脘氣機不通而痛的原 由。肝氣鬱結,日久化火犯胃,則胃脘灼痛,痛勢急迫; 肝胃鬱熱,逆而上沖,故泛酸噪雜,煩躁易怒;肝膽互為 表裡.肝熱則膽火上乘,故口乾口苦。治療以疏肝理氣, 健脾和胃,清熱化濕,斂酸止痛立法。方中柴胡辛散苦 泄.功善條達肝氣而解郁;枳殼為理氣要葯,長於行氣 寬中除脹;白芍平抑肝陽,緩急止痛;黃連清熱燥濕,瀉 火解毒,具有較強的清胃熱作用;梔子苦寒,具有瀉火 除煩,清利濕熱的作用,能通泄三焦之火,尤以心、肝、 胃經為主,善治肝胃鬱熱,心胸煩悶之證;蒼朮、厚朴苦 溫辛香,既能芳化濕濁,苦燥脾濕,以除中焦穢濁之氣, 又能健運脾胃.促進運化,二者相須為用,既能增強化 濕之效,又能行氣消除脹滿之證;浙貝母苦寒,善開郁 結,止疼痛,消脹滿,清肝火,治胃痛吐酸;陳皮作用溫 和,長於行脾胃之氣,調中快膈,兼能降逆止嘔,燥濕健 脾;延胡索辛散溫通,作用溫和,尤長於止痛,《本草綱 目》中有以本品為末,溫酒調服,治胃脘痛不可忍者的 記載:炒麥芽性偏溫而氣香具有消食、疏肝、消胃寬膈、 止吐酸吞酸之功:甘草具有緩急止痛,調和藥性之功 效。全方共奏疏肝理氣,健脾和胃,清熱化濕,斂酸止 痛之功,使肝氣舒、濕熱化、脾健胃和,諸證皆除。


推薦閱讀:

喜歡的男生胃痛,我該不該去照顧他?
寒濕胃痛 飲藿香水
一到晚上就胃痛,到底是為什麼?
治療急性胃痛的首選穴 中醫健康|胃痛|治療急性胃痛

TAG:治療 | 胃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