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剩女也會被催婚嗎? | 壹讀百科
在電影《西雅圖不眠夜》中,一位男編輯告訴梅格·瑞恩扮演的安妮:「40歲女人結婚的概率,還不如在路上遭恐怖分子襲擊的概率高。」
「那個數字不是真的!」安妮抗議道。
最後,主編貝基用一句話結束了辯論:「你說得對,這不是真的。但感覺上像真的。」
今天,壹讀君(微信:yiduiread)就帶你們看看美國剩女的糟心日子,心理平衡一下。
特約值班壹讀君 | 江意
30歲以後的婚姻更幸福嗎?
電影中的說法來自1986年《新聞周刊》6月的封面故事《等王子,白了頭?》。記者根據當年一則哈佛和耶魯兩所大學三位學者做的人口婚姻狀況調查,描繪出當時美國30歲女性的「愁嫁」狀態。雜誌的封面可以用危言聳聽來形容:在年齡和結婚的概率曲線圖上,醒目的紅色曲線表明隨著年齡增加,結婚的概率直線下降。
文章認為,35歲女人遇到白馬王子的概率低於5%,而40歲女人結婚的概率是2.6%,「還不如在路上遭恐怖分子的概率高」。要知道,那時美國還未發生「9·11」,「恐怖分子襲擊」恐怕和天上掉隕石的幾率差不多。《新聞周刊》藉此比喻40歲女人出嫁的概率,嚇壞了一大批單身母親和超齡熟女。
女人在30歲之後能找到幸福的婚姻嗎?耽誤了30歲前的「黃金時間」,是否意味著她們將吞咽終生嫁不掉的惡果?是否高薪、高智商、高學歷的女人比普通女人更難嫁?這也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美國社會學者普遍關心的問題。
《新聞周刊》的這一調查後來被學者們證明是錯誤的。這篇影響深遠的文章發表20年後,社會學家對新一輪人口婚姻的調查,給出了截然不同的結果:80年代末的30+女人如今只有10%未婚,實際上,許多人在30歲後才找到真愛。換句話說,女人30歲之後比30歲前更容易找到合適的男人。
《新聞周刊》在2006年的回顧文章中,重新尋找到當年接受採訪的14位女子,驚奇地發現其中有11人在35歲之後找到了自己的「真命天子」,剩下的3個則樂享逍遙的單身生活。
雖然結論最終被撤回了,但對於大多數女人來說,這篇文章如達摩克里斯之劍,永遠懸掛在頭上。
一篇禍害了30年的文章
1986年的那篇文章既是時代的產物,也是對社會面貌的反映。當時,美國戰後嬰兒潮的一代開始嶄露頭角,同時,婦女解放、性革命的文化推動、節育葯的出現都影響著人們的戀愛婚姻觀,經濟衰退與繁榮的交替又讓七八十年代的美國人焦慮萬分。
△圖文無關,不許聯想
如今,30年過去了,這篇文章依舊觸目驚心,焦慮與緊迫感依舊,其反映的核心恐慌仍徘徊在美國社會中:女性如果追求職業目標,個人生活就會不幸、就會嫁不出去。如今,講述知識女性、高薪女性在「婚姻市場」上面臨困境的文章中,都會提到「生物時鐘」,並根據年華易逝提出某種年齡決定論。
《新聞周刊》的故事,背後是有關婚姻和「生物時鐘」的深遠焦慮。當時剛從哈佛畢業的卡羅爾·歐文斯,回憶起全社會關注剩女的盛況時說道:「我媽一聽說美國女人超過30歲,嫁人的概率就不足20%,頓時緊張起來。她在飯桌上命令我,『你不能老呆在家裡,必須出去約會見男人,立刻,現在!』說完就把我趕出了家門。」
文章的影響不僅僅停留在1986年。在電影《當哈利遇到莎莉》中,莎莉剛剛結束了與男友漫長的交往,發現40歲「就等在那裡,像末日一樣」。其實,她當時只有32歲。《西雅圖不眠夜》表現的是1993年,雖然提出《新聞周刊》的結論是錯誤的,但仍有不少人信以為真。
《慾望都市》的作者坎迪斯·布希內爾在2006年寫道:「《新聞周刊》的封面,擊中了所有單身女人心中的恐怖。」
最不可思議的是,在文章發表30多年之後,如今還有人感覺文章說的是真的。不僅結論和統計數字依然鮮活,文章中採訪的女性的生活困境以及對單身女性隱約指責的語氣、把婚姻和事業當對立面的立論、暗示單身女性因為專註於事業個人問題才會失敗的基調,在今天的社會更為盛行。
這篇文章曾警告女性,婚姻不僅是一種社會制度、經濟安排、家庭的核心聯繫,它更是社會成功的標誌。而在今天的新聞和流行文化中,結婚不僅是愛上一個人或擁有伴侶這麼簡單,還意味著你在生命的階梯上更上一層樓。
而在壹讀君(微信:yiduiread)看來,結婚是選擇,也是被選擇。婚姻,首先是一個人心甘情願把自己的生活與他的生活編織在一起的社會儀式。
女人終究還是要找個丈夫
其實,今天的美國已經有了進步,婚姻和兩性關係更加多樣化。例如麗貝卡·崔斯特在2016年的新書《所有單身女士們》中,雖然無意讚頌單身比有伴侶的生活更好,但她承認女性未婚和晚婚的趨勢帶來了經濟影響,而單身女性也許將改變美國競選的政治版圖。
在2015出版的《未婚女人:自力更生》一書中,作者凱特·伯里克告訴讀者一個女人怎樣獨自在世界上生活。網路上還有無數第一人稱的文章,宣布自己很愉快,而且會永久作一個單身女性。這一切都是社會進步和發展的標誌:人們越來越把婚姻當做一種選擇,而不是生活的真理。
可這些都不能抵過1986年《新聞周刊》上的封面,因為該文章認為,儘管社會不同了,儘管女權主義和性別平等運動發揚光大,但從生物學分析,女性還是想結婚,而隨著年齡增長,婚姻概率卻越來越低。這篇文章假定白馬王子不只是陳舊的童話,而是女人們的生活現實。
2008年,《大西洋月刊》上的文章《嫁給他!》與1986年的文章一脈相承,告誡女性不僅為了緩解社交壓力、減輕經濟壓力去結婚,還要為了不讓孩子出生太晚而結婚。
在2006年的電影《戀戀假期》里,阿曼達說:還記得他們曾經說,35歲以上單身女性的結婚幾率比被恐怖分子殺死還低嗎?但現在我們還沒結婚,恐怖分子已經成了生活的一部分。所以,這一切的壓力使我們像個黃臉婆!
於是,想找個丈夫就更難了。
推薦閱讀:
※被催婚的女同胞們是如何解決與父母之間的矛盾的。?
※催婚的中國親戚們,三觀有多可怕
※單身還要被逼婚?
※被親戚說自己年紀大了還不結婚很自私,要怎麼簡短而且巧妙的回應讓他們以後別多管閑事?
※關於被催婚,如何跟父母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