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十年中國式離婚現象緣何高發

近三十年中國式離婚現象緣何高發

文/沈慕文

日前公布的全國民政事業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我國共有46.5萬對夫妻辦理了離婚登記,較去年同期增長17.1%,平均每天有5000多個家庭解體。中國離婚率已連續7年遞增。統計數據顯示,從上世紀70年代末開始,我國離婚人數和離婚率持續上升,近5年來增速明顯,增幅高達7.65%。去年,全國120多萬對夫妻喜結連理的同時,196萬多對夫婦勞燕分飛。目前,北京、上海的離婚率已超過1/3。(來源:人民日報)

對現時中國離婚高發的態勢中,用「改革開放」四個字來形容婚姻或許更為貼切,即「改革」了經濟,「開放」了婚姻。在人們的錢包鼓起來後,婚姻本該是一個句號,卻變成了無數的省略號。從上世紀70年代末的改革開放口號提出後,人們已經在經濟、文化、思想觀念上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中國式離婚是這樣走過來的,前三十年是以傳統為標準的穩定婚姻,後三十年學西方所謂的家庭革命,向西方國家的性自由,性開放等看齊。婚姻自由是西方人提出,最終卻因為中國幾千年形成的固有的傳統觀念與西方社會所提倡的現代觀念水火不容,一段段中國式的離婚不幸的成了中國人在婚姻內苦苦掙扎的微標本。

彷彿整個社會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因家庭婚姻問題而引發的一種不安感。我們身邊認識的人裡面,越來越多的人們不能白頭到老。這種情形類似於多米諾骨牌效應,家庭作為社會的最小組成部分,當越來越多的家庭因婚姻產生問題,牽一髮而動全身,家庭的不穩定引發了更多的社會問題,社會問題又促使了家庭問題的再次產生。簡而言之,國人的婚姻正陷入困境,一種互為因果的噁心循環。

當有人不解西方國家的婚姻難題未能在所謂的家庭革命中得到解決的同時,反而被這種所謂的性自由,未婚同居、不結婚、不生育、離婚文化等帶來了更多的婚姻問題。這是一種以「我」出發的自私行為而不是從作為夫妻孩子,作為一個家庭的整體「我們」出發後所造成的失敗。或許這種行為的本身就是一種為性而性,不負責任表現。中國卻照搬西方婚姻性自由性開放的模式,而西方人至少有宗教信仰的內心約束,不幸的是中國人內心沒有信仰,社會又沒有一個完善健全的婚姻法律制度來制衡,更不能無動於衷指望那所謂的道德,因道德滑坡已成現實。

西方國家的經濟發展在先,理所當然地在探索和解決婚姻矛盾問題上走在了前面,但他們的家庭革命模式並不成功,隨之社會上出現了諸多解決家庭婚姻問題的公立或私人機構,甚至還有義工專門負責調解家庭矛盾的機構。這是他們在認識到了鼓吹家庭革命,性開放性自由後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社會危機後做出挽救措施。

價值觀、經濟、文化差異等因素是造成婚姻破裂的主要原因。近三成的離婚個案因配偶一方的婚外情而引起,而學歷與離婚的比率成反比,即學歷越高離婚率越小。這是因為在實行改革開放政策後,某些人從農民到企業家,在暴富暴發之後,配偶也成了手機一樣的部件,需要升級換代,這種行為的本身理應引起人們的深思,可說財富與幸福並不是一對孿生兒。相關調查指出,22歲—35歲人群是離婚主力軍,36歲—50歲婚姻相對平穩,50歲以上離婚率迅速上揚。現代年輕人的閃婚閃離現象頻繁,若說現代年輕人是因為接受了西方的性自由和開放的影響,更不能排除這是一種年輕人在巨大的生活壓力下做出的一種保護自身的做法,而父母輩們未必能妥善地處理兒女的婚姻危機,有的甚至是兩代人的觀念不同而引發的家庭矛盾,他們的離婚體現了離婚要趁早的特色。中老年人在離婚潮流的沖刷下,正在完成從固守傳統婚姻到現代婚姻的蛻變,等孩子們成年後,他們終於可以從為了孩子的湊合婚姻種解脫出來,他們的離婚特色是離婚須趁老。

可見,中國式離婚的高發現象正是由於社會和經濟的急劇變化,人們的婚姻觀念出現了從保守到開放的過渡時期,內心的婚姻觀念卻存在著一種相對脫節和方向的迷失。當越來越多人認識到愛情是一種夢想,婚姻是一種信仰,同樣的兩性關係,卻造成了迥然不同的結果,關鍵在於兩個人的態度決定了婚姻是否能幸福。

無可否認的是,愛情是結婚前最該考慮的元素,而責任感才是婚姻里的基石,婚姻道路更像是一場兩個人的修行。能否圓滿,在於兩個人的目標是否一致,是否在對的地點和對的時間遇見了對的人。

推薦閱讀:

這一種夫妻在一起毫無幸福可言,趁早離婚吧!
鼻子代表二十歲至四十五歲的運氣,鼻樑有節中年時會轉業或離婚
離婚後,四種生活方式,讓你逆襲人生
女人離婚還是系婚離婚後掉價還是升值
做了這些事兒,鐵定會離婚!

TAG:中國 | 中國式 | 離婚 | 現象 | 十年 | 中國式離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