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情不似春情薄,守定花枝,不放花零落。南宋 管鑒《醉落魄·正月二十日張園賞海棠作》
人情不似春情薄,守定花枝,不放花零落。
【譯文】我們賞花的人不像那春天情意淡薄,守在海棠花枝旁,不讓東風把海棠花吹落。
【出典】南宋 管鑒 《醉落魄·正月二十日張園賞海棠作》
註:
1、 《醉落魄》 管鑒
春陰漠漠,海棠花底東風惡。人情不似春情薄,守定花枝,不放花零落。
綠尊細細供春酌,酒醒無奈愁如昨。殷勤待與東風約,莫苦吹花,何以吹愁卻?
2、注釋:
惡:狂。
卻:去,走。
3、譯文:
陰陰的春日春情漠漠,在海棠花的下面,東風在不停地吹著。可我們賞花的人不像那春天情意淡薄,守在海棠花枝旁,不讓東風把海棠花吹落。
我端起酒杯,細細地品著酒,酒醒了,愁思卻還和昨天一樣。東風啊,我能不能和你商量商量:不要再苦苦地要吹落海棠花了,不如把我的愁思吹走吧!
4、管鑒,生卒年不詳,南宋文學家,字明仲,龍泉(今屬浙江)人,徙臨川(今江西撫州)。1173年(乾道九年),范成大制置四川後東歸,道經峽州,當時管鑒為峽州太守(見范成大《吳船錄》)。1186年(淳熙十三年)任廣東提刑,改轉運判官,官至權知廣州經略安撫使。有《養拙堂詞》一卷。
5、《醉落魄·正月二十日張園賞海棠作》雖為「賞海棠作」,但不以描寫海棠為主,而是托物言志,借海棠抒寫作者的憂思。寫景不難於詞藻華麗,而難於不落俗套。這首詞以「賞海棠」為題,實則是借海棠抒寫愁緒,通篇沉著平穩,章法嚴謹有序,運用擬人手法合理自然,是一首耐人品味的小令
「春陰漠漠,海棠花底東風惡。」「漠漠」,是寂靜無聲之意;「惡」,在這裡是「猛烈」之意,是由「狠、厲害」的意思引申而來,此義至今在某些地區的方言中還保留著(如魯西南和豫東)。首二句說,春天的時光萬籟俱寂,但從海棠花穿過的東風卻吹得強勁猛烈。標題中說「賞海棠作」,卻不寫海棠花的艷麗,而突出了「東風惡」。寫春風、春光一般是喜悅、溫暖、吹拂、和煦,縱使風大天寒,也不過用「料峭」之類的詞來形容。詞人別出心裁,一方面是「寫實」,另一方面,也只有這樣寫,才與下文協調。
「人情不似春情薄」一句,緊承「東風惡」,意思是說,人對花是有情的,春天、春風對花是薄情的,因此「東風」對花猛吹乃至摧殘。正因為人有情春薄情,所以「人」或者就是作者自己,才「守定花枝,不放花零落」。上片不寫海棠花如何美麗嬌艷,側重寫人對花的態度,對海棠的愛憐和保護,反襯海棠花的艷麗,是脫俗之筆。
過片之後,寫以酒澆愁,雖然憂愁無法排解,但酒醉酒醒不忘海棠花,進一步說明了它在詞人心目中的地位,使全詞主旨更為鮮明。
「綠尊細細供春酌,酒醒無奈愁如昨。」詞人沒有說是因為什麼發愁,酒只能暫時麻醉神經,卻不能從根本上排解憂愁,酒醒後「愁如昨」也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古來寫「酒」與「愁」的詩詞很多,如柳永有「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飲還無味」(《鳳棲梧》),又有「黯然情緒,未飲先如醉,愁無際」(《訴衷情近》)。意境與該詞相近,這說明管鑒在某些方面受過他以前的一些詞人的影響。
但「殷勤」以下三句,則屬作者創新。「殷勤待與東風約」一句,與上片「海棠」句相呼應,他要與那吹得迅猛異常的「東風」「約定」,「規勸」它:「莫苦吹花,何以吹愁卻?」前句說,你不要苦苦地去吹那海棠花了;後句說,你用什麼辦法把我的「愁」吹跑呢?這裡的寫法頗為微妙,一是把「東風」人格化了,一是把作者的感情完全融合在客觀事物中。把內心活動包含於客觀景物之中,在我國古典詩詞中歷來有之,所謂「神與詩者妙合無垠」(《夕堂永日緒論》),自然和諧而恰到好處,這首詞便是一個很好的例證。
6、「人情不似春情薄,守定花枝,不放花零落」見宋·管鑒《醉落魄》[春陰漠漠]。這兩句大意是:人心不像春風那樣薄情,守好花枝,不讓花凋零。
這是作者在園中賞海棠時即興而作的一首詞,上闕是:「春陰漠漠,海棠花底東風惡。~。」原來,這一天陰雲密布,東風勁烈,海棠花面臨著被東風吹落的危險,難怪作者惱恨這可惡的東風,埋怨這薄倖的春情。他決心挺身而出,死守花枝,護住花朵,不讓東風把它吹落。作者對花可謂一往情深,而且頗有男子漢護衛弱女子的氣概。這幾句詞以奇想痴語見勝,雖明知其不可能,但作者愛花護花的一片至誠,卻令人久久難忘。從歐陽修的掩門留春、淚眼問花,到黃庭堅要喚春歸來同住;從朱淑真讓柳絲系住青春,到管鑒決心「守定花枝,不放花零落」,古代文人為挽留春光真是絞盡腦汁,各種方案爭新出奇,不落俗套,這才為作品贏得了不朽的生命,給讀者留下了強烈的印象。這對學習寫作者來說,是一個十分有益的啟示。
7、東風是古典詩詞的常見意象,但因作者經歷不同,性情 不同,心境不同,東風承載的感情也千差萬別。下面分類作一說明:
一、東風惡 陸遊對東風深惡痛絕。他在《釵頭風》巾直言「東風 惡,歡情薄」。東風本可使人地復甦,給萬物帶來勃勃生 機,但它狂吹橫掃,使「桃花落,閑池閣」;使「山盟雖 在,錦書難托」;使「人空瘦,淚痕紅混鮫綃透」。東風 惡,惡得讓人切齒,讓人恐懼。春花被它摧殘,池閣被它冷 落,美滿婚姻被它拆散,恩愛夫妻被它分離,伉儷不能相 得,琴瑟不能和諧。 周邦彥在《瑞鶴仙》中也曾「扶殘醉,繞紅葯」,淚眼 問花,有感時光無情,青春難再,發出「嘆西園已是,花深 無地,東風何事又惡?」的深沉感喟。 宋代管罄,在《醉落魄正月二十同張園賞海棠作》中將人情與春情對舉,指出「人情不似春情薄,守定花枝,不 放花零落」。崗為愛花、惜花,所以痛斥「春陰漠漠,海棠 花底東風惡」,並異想天開與東風約定「莫苦吹花,何似吹 愁卻」,可憐、可嘆、又可愛. 宋代王庭筠《謁金門》中的東風更可惡:「瘦雪一痕牆 角,青子已妝殘萼。不道枝頭無可落,東風猶作惡。」眼前已 是繁花凋零,凄慘不堪入目,但是東風無情,仍然繼續肆虐。 更有甚者是宋代張元斡《蘭陵王春恨》中的東風,因 為嫉妒花兒的芳香艷麗,連剛剛長出的嫩萼都不放過。詞中 寫道:「東風妒花惡,吹落,枝頭嫩萼。」無需多言,儀此 一幕,已讓人恨之入骨了。
二、東風無情 晏幾道在《玉樓春》中說:「東風又作無情計,艷粉嬌 紅吹滿地。」詩人破空起筆,沉重有力,直怨東風無情,而 且指出這種無情並非偶然,完全出丁.有意算計,年年如此。 下旬「艷粉嬌紅吹滿地」承接上旬而來,進一步寫滿目繁 華,在東風中轉瞬即逝,讓人觸目驚心,以此表明詩人怨恨 之深,東風無情。 賈至在唐肅宗時因事貶為岳州司馬,愁重難遣,寄希望 於東風,然而東風無情,不為他遣愁,反而春日惹恨,把恨 引得更長,使詩人更加痛苦。寫卜.了「東風不為吹愁去,春 同偏能惹恨長」的千古名句。〔《春思j二酋》(其~)〕 史達祖《三姝媚》「可惜東風,將恨與、閑花俱謝」也 指責東風無情,摧殘百花剝蝕容顏,使他的心}:人隨閑花的 調謝而消逝。 歐陽修《青.毛案一年春事都來幾》也怨恨東風無情, 將他的離淚吹落。不過他清楚,即使吹走再多的淚水,也吹 不走他的離情別恨,因此用「不枉東風吹客淚」原諒東風, 寬慰自己。 宋代的周密怨恨東風雖不真心,但也真情。他在《疏 影梅影》中說:「暗裡東風,可慣無情,攪碎一簾香月。」說東風暗地罩常常無情,吹動簾幕,使映照在簾上 的月影梅影都被攪碎。這實際上是描寫梅影在簾卜搖動的 情形。 宋代鄧剡《酹江月驛中言別》中「水天空闊,恨東風 不惜世間英物。」「世間英物」是指文天祥。面對長江,詞人不禁想到:同是一。道水天空闊的長江天險,當年周瑜能在 這裡將曹操打得一敗塗地,而現在,像文天祥這樣的人英 雄,為什麼就不能憑藉它拒敵於國門之外呢?東風如此不 公,如此無情,怎能不叫人怨恨呢? 宋代汪莘《杏花天有感》:「美人家在江南住,每惆 帳江南n暮。白菠洲畔花無數,還憶瀟湘風度。幸自是斷腸 無處,怎強作鶯聲燕語?東風占斷秦箏柱,也逐落花歸 去。」東風無情,吹送著落花,「美人」也無心去彈弄秦 箏,便隨者匕花緩緩歸去。詞人不說罷理秦箏,而說「東風 佔盡」,用意婉曲之至。
三、東風有情 史達祖《留春令詠梅花》:「故人溪E,掛愁無奈, 煙梢月樹。一涓春月點黃昏,便沿頓、相思處。曾把芳心深 相許。故夢勞詩苦。聞說東風亦多情,被竹外,香留住。」 史達祖對梅花愛得深沉,愛得忘情。他本盼望多情的東風能 把他的相思帶給梅花。可是聽說多情的東風就被竹外的梅 花留住,迷戀著梅花沁人的幽香,竟自不來了。詞人滿腹衷 腸,無限哀傷,幽怨地喊出:聞說東風亦多情,被竹外,香 留住。 吳文英「殘日東風,不放歲華去」(《祝英台近 除夜 也春》)是對東風多情的最好詮釋。在歲暮的最後幾天,西墜的夕陽欲下未下,仍在空中留戀:多情的東風緩緩吹拂,既送 來新春的氣息,又好像在挽留將近的年華,不想讓它溜走。 宋代趙令疇《浣溪沙》巾的東風同樣風情萬種,她「輕 輕弄簾幃」,柔柔地撫掠著女主人公的鬢髮,撞擊著她愛的 萬方數據 心扉,在「水滿池塘花滿枝,亂香深里語黃鸝」的愛情季 節,把她的心引向愛情的嚮往…… 宋代張先《一從花令傷高懷遠幾時窮》「沉恨細思, 不如桃杏,猶解嫁東風」,翻用李賀《南園》「可憐日暮嫣 香落,嫁用東風不用媒」之意,說女主人公懷著深深的怨 恨,細細地想自己的身世,甚至不如嫣香飄零的桃杏,在青 春快要調零的時候嫁給東風與情郎相依相隨,而自己只能在 形影相弔中消逝青春。 宋代秦湛迷戀東風,更忠情於東風。 《卜運算元 春情》 要擬情東風浣此情(春情),何等的浪漫感人!歐陽修與東風同樣情意深濃,他在《春日西湖寄謝法曹歌》中說:「異 鄉物態與人殊,惟有東風舊相識。」在《玉樓春尊前擬把歸 期說》中說:「直須看盡洛陽花,始共東風容易別。」在《浪淘沙把酒共祝東風》巾說: 「把酒共祝東風,且共從容。」
四、東風無力 要說東風無力麻首推李商隱《無題》。李商隱錯誤地愛 』:~個宮女,相見本已很難,故而離別更難。何況他時運不 濟,種種打擊接踵而蠆,力盡筋疲,無法享受愛情的甜蜜, 猶如東風力盡,百花只有凋零。「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 力百花殘」並非傷別適逢春晚這~層淺意,實為李商隱身世 遭逢,人生命運的深深嘆惋。 陳克《謁金門》:「愁脈脈,目斷江南江北。煙樹重重 芳信隔,小樓山幾尺。細草孤雲斜日,一向弄晴天色。簾外落花不得,東風無氣力。」「落花飛不得,東風無氣力」,明說春天將盡,暗寓主人公流年虛度,青春不再的無 奈悲哀。這茸詩在閨情的背後寄託國家之慨。「目斷江南江 北」,「東風無氣力」也寓「山河破碎,恢復無力」之意。 宋代王令《春晚》「子規夜半猶啼血,不信東風喚不 回」。悲壯豪邁,信心卜足。細細思量實為一種無奈哀傷的 自欺。 宋代范成大《眼兒媚 萍鄉道中乍晴,卧輿中凼甚,小 憩柳塘》:「春慵恰似春塘水,一片毅紋愁。溶溶泄泄,東風無力,欲皺還休。」詞人用東風無力吹皺水波來形容春慵 的不可捉摸,恍恍惚惚,浮浮沉沉的狀態,形象生動,令人 嘆服。與馮延巳《謁金門》 「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蘇 軾《臨江仙》「風靜毅紋平」同出一轍。 秦觀《減字木蘭花》:「天涯舊恨,獨自凄涼人不問。 欲見迴腸,斷盡金爐小篆香。黛蛾長斂,任是東風吹不展。 困倚危樓,過盡飛鴻字字愁。」在人們的意念中,和煦的東 風給萬物帶來生機,它能吹開含苞的花朵,展開細眉般的柳 葉,似乎也應該吹展人的愁眉,但這&斂的黛蛾,卻是怎麼 也吹不展,究竟是愁太濃太霞,還是東風沒有氣力? 五、東風有力 辛棄疾「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青玉 案元夕》),原詞形容元夕的燈火光彩奪目而眾多,說東 風不但吹開地上的燈花,而且還從天上吹落了如雨的彩星。 今人多按字面意思來解釋:由於東風的到來,使得百花在一 夜之間全部開放,處處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不管怎麼說我 們都能感到東風的有力。 《紅樓夢》薛寶釵《臨江仙》有「白玉堂前春解舞,東風卷得均勻」的句子。這是說白玉堂前的春光,懂得柳絮怎 樣飛舞得動人,東風有力啊,讓它把柳絮吹得1{l揚,均勻地 撒向天地之間。《臨江仙》中還有「韶華休笑本無根,好風 憑藉力,送我上青雲」的詩句。這是說柳絮想憑藉東風的有 力,達到九滅之上,這也道出了薛宅釵「送我上青雲」的野 心,但終因她「本無根」,最後還是被賈宋玉拋棄了。 宋代趙鼎《點絳唇春怨》中說:「清明近,杏花吹 盡,薄暮東風緊。」東風帶來了春意,催開百花,東風又吹老 園林,送走春色。「薄暮東風緊」既寫出了東風緊吹的力度, 又寫出了作者「…任歲農貼體寒」,守住春色不放的深情。 蘇軾《洞仙歌》有這樣的句子:「義莫是東風逐君來, 便吹散眉間,一點春皺。」東風有力的吹拂,可以消愁釋 怨,使蛾眉般的彎彎柳葉,得以應時舒展。正如詩人辛夤遜 《柳》詩所說:「既待和風始展眉。」然而,這微茫希卓的 霞光在哪罩?「又莫是」就是嚴峻而無情的網答。 自居易《楊柳枝》中的東風則風致翩翩,溫情有力。他 說:「一樹東風千萬枝,嫩予金色軟丁絲。」蘇軾《梅花》 中東風則沒有白詩中的浪漫動人,變得嚴酷冷峻,他說: 「一夜東風吹石裂,半隨飛雪度關山。」
六、東風有意 唐杜牧《赤壁》說:「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杜牧認為赤壁大戰中東風有意給周郎方便,火攻才僥 幸成功,否則東吳大敗,連一j喬也會被曹操擄走鎖進銅雀 台。其實杜牧臼負有將彳『而不為所用,故借周瑜的事慨嘆自己懷才不遇,生不逢時。 蘇軾《新城道中》頌揚「東風知我欲行,吹斷檐問積 雨聲」。東風是蘇軾善解人意的知己。蘇軾要進山,東風馬 上吹散陰霾,為進山創造條件,使蘇軾心想事成。蘇軾《南鄉子》也有「春雨暗陽台,亂涌歌樓濕粉腮。。『陣東風來卷 地,吹回,落照江天-。半開」的動人詞句。 李自在《勞勞亭》巾道:「天下傷心處,勞勞送客亭。 東風知別苦,不遣柳條青。」東風深知離別的痛苦,不忍心 看到人們折柳相送的場面,有意不吹綠柳條。東風的苦心多 么感人。 唐代錢翊《未展芭蕉》:「冷燭無煙綠蠟干,芳心猶卷 怯春寒。一緘書札藏何事,會被東風暗拆看。」在詩人的想 象之中,未展的芭蕉是深藏著美好輕鬆情素的密封的少女書 札,嚴守內心的秘密,然而隨著春寒的消逝,芳春的到來, 和煦的東風總會有意的暗暗拆開「書札」,使美好的情素呈 現在無邊的春色之中。 唐代鄭谷《海棠》:「東風用意勻顏色,銷得攜觴與賦 詩。乖茛麗最宜新著酒,嬌嬈傘在欲開時。」在大自然的百花 園裡,海棠花素以嬌美著稱。東風彷彿特意用『種鮮艷的顏 色染紅她,打扮她。難怪詩人為之傾倒,為之銷魂,以為太 值得攜酒對賞,賦詩吟詠了。
中國占典詩詞浩如煙海,詩詞中的東風也是千姿百態, 它們有怨有恨,有情有愛,它們再現一段段真實的歷史,演 繹個個感人的故事。
8、「長恨春歸無覓處」,春去杳然,無處尋覓。惜春的遺憾是人之常情,「春風堪賞還堪恨,才見開花又落花。」唐人雍陶的慨嘆,正是對春光匆匆的惋惜。於是,「人情不似春情薄,守定花枝,不放花零落。」宋人管鑒在《醉落魄》中,表達了人情堅貞,不忍花落的一廂深情。惜春無奈,挽留無方,於是百計尋春。黃庭堅詩云:「春歸何處?寂寞無行路。若有人知春去處,喚取歸來同住。」落想天真,情深意切,表達了對春天的無限眷戀之情。
9、我們通過宋詞作品,從愛情、閑情、性情、濟世之志、人生體驗、羈旅行役、流落之悲,以及節序活動與相關民俗、詠物等方面,對宋人的社會生活和思想感情,匆匆作了一番巡禮。過去,人們常說文學是社會生活的反映,後來,又說文學就是人學。持「反映論」的強調客觀,持「人學論」的強調主觀。其實,文學史既應是人類的心靈史,也應是人類的社會生活史,宋詞就很全面地將生活史與心靈史融為一體。在文學史的流程中,宋詞成為了「一代之文學」,又在其流傳過程中,一直給人以感動,直到千年之後,我們還可以在閱讀中感受當年的生活,和古人的心靈悸動,彷彿可以看到一幕幕生活場景和男男女女的音容笑貌。
西方從工業革命以來,社會結構和人的生活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尤其是進入到信息時代以後,生存狀態與思想觀念的變化更是前人難以想像的,「地球村」與「世界經濟一體化」概念的提出,就是最好的證明。我們國家在結束了「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之後,重新打開了關閉已久的國門,此時又一次痛苦地發現,我們比起先進的國家,竟然落後了那麼多年!中國人不得不再一次睜開眼睛看世界,並奮起直追,以求儘快地縮短與先進國家的差距。新時期以來的三十多年,我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鄧小平理論的指引下,各項事業都有很大發展,經歷了這一段歷史變化的人們,在回首前塵時,恐怕都會毫無例外地發出驚嘆。是啊,三十多年前,誰能想像出今天到處高樓林立、高速公路貫通南北東西的情景,在樣樣都要票證的時代,能設想今天的買方市場嗎?物質生活的巨大變化是有目共睹的,同樣,精神生活的變化也是顯著的。在無畏實為無知的「紅衛兵」向「封資修」「宣戰」,大破「四舊」之時,有多少優秀的文化遺產被付之一炬!「八億人民八個戲」的日子持續了十年,全國統一、別無分店的新華書店裡,除了革命導師的著作外,大概只有「樣板戲」劇本、劇照和少量作家的「革命小說」了。在那個時代,「手抄本」小說以「地下工作」的方式流傳,僥倖未毀於「秦火」的唐詩宋詞選本,同樣也是採取「地下」方式閱讀。是啊,當時還真沒有過勇敢的設想,會想到竟然有大量出版物擺滿書店的一天。
不過,經歷了巨變的中國人也會發現,隨著改革開放、打開國門,也的確帶進來一些蒼蠅蚊子,在階級鬥爭、「鬥私批修」的「革命」煉獄中走出來以後,我們不必為了想一睹《天鵝湖》的優美舞姿,而反覆觀看革命影片《列寧在一九一八》,但是,在外國電影紛紛進入已久,不少人感興趣的往往不再是崇高和美,而是娛樂性,是拳頭和枕頭。相關的書籍閱讀也往往與之類似,除了功利性、實用性的閱讀外,審美被降到了極其次要的地位,而文學的功能似乎大部分轉移到了娛樂性、遊戲性一側。當年的一切,早已成為過去,青年人對於三十多年前發生的事情,幾乎看成是天方夜譚。
文藝不應是純然的崇高,老是讓人肅然挺立或正襟危坐,是難以接受的,也是無法做到的。人類普遍具有兒童般的天性,需要娛樂、遊戲、放鬆、休閑,但是,人類在物質文明不斷進步的同時,也不應在精神上沉淪。走出了中世紀黑暗的歐洲人,在喊出博愛、平等、自由的口號同時,也知道真善美的追求是人類的共同目標,甚至是終極目標。世界變得愈來愈小,經濟在很快地一體化,也有人開始對文化的民族性與世界性的關係提出了新看法。但是,正如政治上不應是單極世界一樣,文化更不應是單一的,強調民族性並沒有成為過時的話題。在我國經濟與社會迅速發展的今天,我們不應忘卻自己民族曾有過的輝煌,不應在迅猛的發展中割斷與歷史的聯繫,未來的文化發展並不意味著在「全新」基礎上的新生。我們雖不必再對「老牛車水慢悠悠」的農業文化緬懷不已,但也不能忘卻曾有過的精神家園……
沒有名氣的南宋詞人管鎰在其《醉落魄》詞中寫道:
春陰瀵漠,海棠花底東風惡,人情不似春情薄,守定花枚,不放花零落。
宋代眾多的詞人曾以滿腔深情關注過身邊的生活、事情、人物,曾袒露出自己的心靈和感情。千年之後,依然給我們以感動。我們也不應冷落古人,我們還可以同他們進行靈魂的對話。對宋詞這筆文化遺產,我們很可以本著「人情不似春情薄,守定花枝,不放花零落」的態度,珍視她,愛惜她,理解她。儘管她實際上已隨著歷史而零落了,但我們至少還應將她看成是護花的春泥。
讓我們滿懷感情,貼近古人,走進他們的生活和內心世界……
10、中華文化傳統源遠流長,奔騰不息。古代眾多的詩詞人曾滿腔深 情關注生活,關注身邊的事物,在詩詞作中袒露出自己的心靈和 感情,隱約地表達自己對人生的態度。作為我國古代文學寶庫中 的珍品——詩詞,至今仍活在現實中,並且不斷延伸,它同我們的生活依然息息相關。對詩詞這筆非常寶貴的文化遺產,我們可以本著「人情不似春情薄,守定花枝,不放花零落」的態度,愛惜 她,揚棄她。作為一種瀰漫於我們現世生活的方方面面,籠罩、 制約著我們思維、言行的精神氛圍和文化環境,一種無言的滲透 和烙印,我們是無法迴避、更無法完全超越的。我們應該同古人 進行超時空的對話,從中獲得感動和教益。 儘管中華傳統文化是包羅萬象、極其紛繁複雜的精神現象,其時 空跨度與內蘊深度猶如大海浩淼無際、深不可測而又變化萬千, 但決不是毫無脈絡可尋、毫無規律可依的。中華傳統文化的深層內涵,總是在追求、執著於自然宇宙與社會人生、自然與人工的 親和、合一境界。
11、春天來了,一個浪漫情懷的時節。
春色惱人,眠不得。花園看花,桃花依舊笑春風。落花迎面,遊人醉,似少女的紅唇,輕吻那相思的人兒,卻嫣然一笑和風去。
初春的相思,如曇花一現,惹人愛。
一春幽事有誰知?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風和雨。春夜夢醒時,卻淡淡的,沒了深秋的哀思,寄託著嫦娥的無奈。
人情不似春情薄,守定花枝,不放花零落。
12、賞桃花也未必非在萬樹千枝雲聚的地方。誠然花開如雲如霞的桃園讓人流連,但在山石林莽間突生一兩枝的場景也別有一番媚趣。如「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如「東風二月蘇堤路,樹樹桃花間柳花」。在竹或柳或茅屋或溪流的陪襯下,桃花越發嬌艷可人。能在國畫中見到的桃花,總不是成片的桃林,而是一兩枝三五朵,寥寥數就勾畫出春色無限來。這是一個審美上的意趣。在山澗溝畔,在村人房前屋後,總有那麼些獨自盛開的單株桃花,以寂寥的姿態傳遞著詩畫般的美。而這種美,攝魂奪魄。
花開明媚,花謝寂寥。世人賞桃花偏愛花開之時,惟獨那些善感的靈魂偏愛花謝之時的寂寥冷清。花落,無非自然的新陳代謝,卻容易讓人反思人生的倉促易逝。寫即此處,我亦感傷無限,恍如立在漫天飛花之中,神思飄渺。忽想起宋人管鑒在《醉落魄》中雲:「人情不似春情薄,守定花枝,不放花零落。」,想告訴這痴人:也許世間唯一能留駐的春色,只在心靈深處。
桃花落,春色濃。
13、曾經幻想過,在我最美的時刻,遇見你。
是的,在某個夜晚。鉛華淺淺妝成,青絲鬆鬆挽就。兩杯水酒。一句一句的詩,用醉押韻。
或許會醉出這樣的詩句:人間如夢,一樽還酹江月……或許會醉出:一春芳意,三月和風,牽繫人情……
也或許會醉出:人情不似春情薄,守定花枝,不放花零落……
更或許會醉出:心若垂楊千萬縷,水闊花飛,夢赴巫山路……
14、青春,是人生旋律里最燦爛的一個音符。擁有青春,就擁有一種無與倫比的絢麗從天而降,滿心喜悅滿眼祝福地與太陽同步,把腳下的峰巔當成新的起點,對更高的遠山下一次青春的賭注,澎湃的大潮燃亮了心中的希翼,輕盈的腳步款款地划進無怨無悔的生命旋途。
「人情不似春情薄,守定花枝,不放花零落。」然而,今天我們不難看到,一些人將青春作為代價,置換愛情、地位、金錢;一些人以青春為由到處播撒著「愛」的種子,更有的人高唱「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遊戲人間。漸漸地漸漸地,我們的生存空間,迷茫了和辜負了花樣青春。
迷失了視線和心靈,我們也迷失了青春,如過客一般,青春一去不復返,儘管我們用流行歌曲表達青春,用精美賀卡包裝青春......等等來填補我們關於青春的空白,青春啊,已何時被我們放逐得太遠太遠!
因此,不如讓我們一起早日放飛青春。
因為放飛,所以擁有,事業從此一帆風順,愛情才能繾綣不渝。那將是一些多美麗的日子呵,因此青春。
推薦閱讀:
※梅花、櫻花、杏花、海棠…...你分得清嗎?
※十月·短篇小說|舊海棠:天黑以後
※紅葉海棠樹的小果子能吃嗎?
※櫻花、海棠、桃花、杏花、梨花、梅花的區別
※傅海棠投資心法 @ alovec8888的部落格 :: 痞客邦 PIX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