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於棘冠海星大量繁殖,世界最大的珊瑚礁群將被破壞——人類正對珊瑚殺手下毒手

棘冠海星覆蓋在珊瑚之上進食

潛水員正以「注射法」毒殺棘冠海星

水下機器人 COTSBot

大法螺正在吃掉一隻棘冠海星

□克莉斯汀

近日有報道稱,澳大利亞剛出動了25名潛水員出身的志願者,專門潛入水下,用毒針去毒殺一種名為棘冠海星的生物,初步目標是整個行動為期9天,每人每日毒死1000隻這種海星。在人人都喊著「環保」、「保護野生動物」的大環境下,為何人類還會集體對這些自然生物下此「毒手」?

原來,棘冠海星近來在澳大利亞大堡礁南端數量驟增,並吃掉大量珊瑚,有可能會威脅到大堡礁這一片「世界最大珊瑚礁群」並使之消失。而棘冠海星數量暴增的原因,除了氣候變化,也有一部分原因是人類大量捕撈了它們的天敵——大法螺之類的生物。如今,人類還發明了水下機器人專門毒殺棘冠海星——真正可畏的還是人類啊。

A

棘冠海星繁殖迅速,食量驚人

說起來,棘冠海星也是一種神奇的生物。它們是肉食動物,以珊瑚為食,當然,它們吃掉的只是珊瑚礁表面的珊瑚蟲,留下珊瑚的「白骨」。它們長著像章魚一樣可彎曲的腕,管足上也具有吸盤,取食時,它們會吸附在食物之上,利用管足末端吸盤的真空作用,翻出自己的胃,覆蓋在珊瑚礁表面,同時分泌消化酶,開始消化珊瑚的組織層,用胃壁吸收養分,最後再用胃包裹住消化到的食物一同收進口內。這種進食方式,決定了它們對珊瑚的破壞程度之大。而且一隻棘冠海星一天平均要吃掉約兩平方米的珊瑚,可謂食量驚人。

最可怕的是,棘冠海星繁殖迅速,有時會突然數百萬隻大量出現,幾天之內就將一大片珊瑚礁吃得面目全非。繁殖得如此迅速,緣於它們的繁殖方式的特殊性。棘冠海星是有性繁殖,它們通過體外受精繁殖,但卻不需要交配——雄性海星的每個腕上都有一對睾丸,它們將大量精子排到水中,而雌性同樣通過長在腕兩側的卵巢排出成千上萬的卵子。精子和卵子在水中相遇,就能完成受精,形成新的生命。從受精的卵子到小海星,45天左右它們就可以開始吃珊瑚上的珊瑚藻類,到4-6個月大即可以開始捕食珊瑚蟲。而一隻棘冠海星正常的壽命是15-17年,妊娠期的雌性每次可產1.2千萬到2.4千萬粒卵,在整個繁殖季最多可產達6千萬粒卵。這個數量也是相當驚人的。

B

天敵減少是海星成災的原因之一

其實,作為食物鏈的一環,棘冠海星本就是珊瑚礁上的原住民之一。它們已存在了無數年,為什麼如今卻泛濫成災,需要人類干涉去消滅它們呢?

這要從它們的天敵說起。珊瑚礁生態系統擁有豐富的海產資源,比如大法螺、油彩蠟膜蝦、花斑擬鱗魨等,它們都是棘冠海星的天敵。如果大家一起共同繁榮,棘冠海星自然也不會「獨霸天下」,吃光所有珊瑚蟲。但因為大法螺等的「美貌」,要不被抓去做寵物,要不就被捕撈做美食或裝飾,一個個都數量銳減,所以無法對大量繁殖的棘冠海星起到「一物剋一物」的作用。

此外,科學家們還發現,棘冠海星大約是以三年為一個周期大量出現的。這個周期可能跟暴風雨的周期有關。暴風雨將大量的陸地營養鹽沖刷到珊瑚礁海域,造成水中浮游生物突然間大量繁殖,這些浮游生物正好是棘冠海星幼蟲的食物。有了這些充足食物的保證,又沒有了天敵的威脅,棘冠海星的幼蟲便能大量存活。兩到三年後,幼蟲長大,就開始大量進食珊瑚蟲。

機器人將替代人類 執行毒殺任務

奇趣 生物

1962年時,大堡礁國立公園裡的一個珊瑚島便出現了一次棘冠海星數量暴增。當時的珊瑚受災以及潛水受傷事件,已引起了政府的關注。但直到1979年棘冠海星再次爆發,當地政府仍認為這是自然現象,一直堅持採取「自然現象不加干涉」的基本方針,只是對棘冠海星加緊監視調查。直到1992年,當棘冠海星的爆發已嚴重影響到珊瑚的生存情況,人們才不得不開始進行干預。

可是棘冠海星是一種生命力極頑強的生物,普通的方法無法輕易置它們於死地。曾有漁民將一隻棘冠海星肢解成四五塊,但它們仍能繼續生存,所以專家們才不得不出此下策——毒殺棘冠海星。

目前看來,毒殺棘冠海星也許是最好的辦法。比如這次澳大利亞海洋公園派出的25名潛水員,他們就是採取用針頭向海星注射膽鹽的方法。一次性注射10毫升膽鹽即可毒死一隻棘冠海星,令它們皮膚潰爛、內臟爆裂而亡,但這種毒素又不會污染到海洋生態環境。

鑒於可潛水毒殺海星的潛水員數量有限,如今,澳大利亞昆士蘭科技大學的科學家們還研究出一種自主水下機器人COTSBot,可代替人們下水進行這種注射毒藥的重複工作。COTSBot配備了水下攝像頭,能夠自動在珊瑚種識別出棘冠海星,然後自動注射。而且它能在水下以2米/秒的速度連續工作6個小時。


推薦閱讀:

《你笑了,世界就笑了》
法國女人眼中的中國丈夫勤勞負責,堪稱全世界最優秀
西班牙人有多懶?
最熱的「冰雪世界」在哪裡?
皮鞋教父王振滔 世界是蹚平的

TAG:人類 | 海星 | 珊瑚 | 世界 | 繁殖 | 破壞 | 殺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