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2012:聲光電上演意外,影視人還在囧途

特稿2012:聲光電上演意外,影視人還在囧途本報記者 張黎姣 蔣肖斌 《 中國青年報 》( 2013年01月08日 09 版)

2012年,你一定被這三個詞「轟炸」過:「舌尖」、「好聲音」、「泰囧」。

累計票房超過11.5億元(截至1月7日記者發稿前),觀影人次超3500萬,年末橫空出世的《泰囧》成為華語電影票房之最。儘管有人批其「三俗」,但如今多數觀眾的關注點已不在探討它究竟有多高的藝術水準,而是它能否超越《阿凡達》在中國內地創下的13.9億元的票房紀錄。

儘管最終靠一部商業喜劇扳回一局,但中國電影在進口分賬大片的擠壓下,困境仍在。文藝片在這一年倒是出鏡頻頻,屢有驚喜。《桃姐》、《萬箭穿心》……這些影片沒法用票房與商業電影抗衡,卻以優良的口碑屢獲電影獎項,成為影迷圈中的傳說。

在電視熒屏上,一檔《中國好聲音》讓其他選秀節目黯然,造星之勢勢不可擋,但選秀節目熱潮常有,一部紀錄片引發全民關注卻不常見。在電視劇一味扎堆表現婆媳矛盾、嬪妃宮斗,反覆講「80後」的戀愛結婚,不斷回鍋經典的同時,一部叫做《舌尖上的中國》的紀錄片卻讓大家的視覺和味蕾都有了興奮的理由,守著電視機,怎一個「饞」字了得。

2012年的大銀幕、小熒屏有著不同的風景,我們總能找到刺激人眼球和心緒的關鍵詞。關掉花樣翻新、不斷製造噱頭的屏幕,我們試圖猜想,2013年,又將有什麼驚喜在等著我們?

紀錄片,贏得觀眾還差錢

看膩了兩代人的家長里短、後宮嬪妃爭寵、結婚與離婚那點事,挑剔的觀眾竟在一部僅有7集的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中,找到真正與生活對接的樂趣。

平均收視率0.48%,最高收視率0.75%,收視份額超過以往同時段電視劇30%,這部被戲稱為「深夜報復社會最佳利器」的紀錄片,把年輕人重新拉回到電視機前,並引起「舌尖效應」。該片發行至27個國家和地區,單片首輪海外銷售達到35萬美元,創造了近年來中國紀錄片海外發行的最好成績。

在影院銀幕上,也有一趟「列車」為紀錄片贏得了讚譽。2012年年初,一部關於春運的紀錄片《歸途列車》在國內影院展映,一些影院的上座率甚至超過80%,這是國產紀錄片少有的禮遇。一時間,「歸途列車」成為網路上的熱門詞條,該片獲獎無數,包括第33屆新聞及紀錄片艾美獎最佳紀錄片獎和最佳長篇商業報道獎。

對於紀錄片,2012似乎是驚喜之年。除了《舌尖上的中國》引發的收視熱潮,《歸途列車》讓2.5億農民工「登上」艾美獎的舞台外,紀錄片《我的抗戰》開創了網路首播,紀錄片、微紀錄片開始在新媒體上走紅。此外,紀錄片評選、頒獎、研討活動也十分頻繁。

一組數據也可看出紀錄片的強勢回歸:據統計,2012年,紀錄片生產總量達到3000小時,相關頻道首播國產紀錄片總時長達到1萬小時。在中國廣播電影電視節目交易中心的海外銷售總額中,紀錄片的比重更是達到17%,創歷史最佳,較2011年同比上升40.6%。國產紀錄片可能正迎來最好的發展時期。

事實上,早在20世紀80年代,《絲綢之路》、《話說長江》等紀錄片就曾引起強烈反響;2005年播出的紀錄片《故宮》,平均收視率曾達到0.6%。但是,近年來觀眾對紀錄片的熱情有些降溫,質量上乘的國產紀錄片並不多見。

2010年末,國家出台《關於加快國產紀錄片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2011年1月,中央電視台紀錄頻道開播;國家專門撥款500萬元人民幣用於獎勵扶持國產紀錄片發展;各大電視台也在設立不同的專業紀錄類頻道。據悉,央視紀錄頻道開播第一年的觀眾規模為4億人次,2012年增長了45%。

國產紀錄片在2012年的發展,打破了大家對它「沒人看、不掙錢、沒有競爭力」的刻板印象,但還不能斷言紀錄片已迎來春天。

目前,紀錄片的播放渠道仍有限,紀錄片的專業電視頻道較少,能成為影院「座上賓」的紀錄片更是罕見,即使有,也難以成為觀眾的第一選擇。新媒體是個出口,但仍需發展。

其次,紀錄片的受眾主要集中在高學歷、高收入人群,長期處在「小眾需要,大眾缺席」的狀態,如何能被更多觀眾接受,依然值得探討。

另外,商業回報是紀錄片亟待解決的一個問題。很少有人願意投資紀錄片,以至於因缺錢拍不出高品質紀錄片,而觀眾拒絕粗製濫造,形成惡性循環。有人認為「向錢看」會讓紀錄片失去「獨立性」,但也有反駁的聲音說「談掙錢並不罪惡」。

擺在國產紀錄片面前的問題還很多,但至少,我們看到了觀眾對它的認可。紀錄片想讓小眾滿足,讓大眾回歸,2012年的「試驗田」還是有所收穫的。

近日,觀眾期待已久的《舌尖上的中國2》被曝出一個預告片,後經核實並非新一季的宣傳片。但就是這不足一分鐘的視頻,仍喚起網友的熱情。並且因為第一季的火爆,目前《舌尖2》還未開播就已提前預售,單集價格超過4萬美元。

既然在2012年已有了成功範例,那麼,在2013年,紀錄片的春天可能並不遙遠。

藝術電影,大獎之下票房難求

問:什麼是藝術電影,與商業電影有什麼區別?

答:大家都罵但還是去看的是商業電影,大家都誇但沒人去看的是藝術電影。

在口碑和票房之間,藝術電影總面臨著顧此失彼的困境。在普通青年湧進影院觀看大片獲得視聽之娛和飯後談資的同時,文藝青年看文藝片卻更多是一種個人或者小群體的私人活動。不過,2012年的藝術電影,在拿獎拿到手軟的固有姿態之外,也偶有驚喜地獲得普通觀眾的認可。

2012年的藝術電影佳作由港台帶頭推出。1月初一部《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在台灣和大陸都颳起了一陣祭奠青春的風潮。該片最終在大陸票房超過7000萬元,創下台灣電影在大陸的最高紀錄。而之後引發的大範圍關注和討論也遠遠超過了電影本身,很長一段時間內,「那些年,我們一起……」成為時髦句式。據悉,內地許多製片公司已經開始籌拍跟風之作,但鑒於之前青春電影在國產電影中幾近絕跡,這些模仿秀能否有所突破,只能拭目以待2013年的暑期檔。

2012年3月,許鞍華的一部《桃姐》成為香港藝術電影的代表之作,獲得獎項之多讓人一口氣念完都略感困難。電影繼承了許鞍華的一貫風格,有著接近紀錄片的平實和細膩。有影評說,許鞍華保持著關注社會現實的氣節,頂著「票房毒藥」的帽子堅持做自己的電影——「買不起房子的導演才是好導演」。但投資約合1200萬元人民幣的《桃姐》最終票房約合人民幣近億元,讓人驚訝地發現:原來觀眾也願意在電影院里坐兩個小時,看普通人的生老病死。

《桃姐》的鏡頭對準了香港的老人院,而《飛越老人院》則邁出了內地藝術電影在2012年的第一步。這部參演演員加起來年齡超過3000歲的電影,關注「空巢家庭」。電影中老人院門口牆上的紅色大字「有一天我們也會變老的」的細節,的確戳中無數觀眾淚點。可惜好口碑之下,該片全國票房僅為350萬元,離2000萬元的成本收回還差得很遠。

值得一提的是,與《桃姐》同檔期的還有台灣導演魏德聖十年磨一劍的《賽德克·巴萊》,這部投資約合1.7億元人民幣、被譽為「史詩大片」的電影在大陸僅收穫1500萬元票房,也由此引發了關於電影宣傳的討論。在業內「四分電影,六分宣發」的默認規則下,藝術電影被認為在宣傳營銷環節上不及商業電影給力,從而缺失吸引觀眾走進影院的能量。

除了《賽德克·巴萊》、《飛越老人院》,遭遇同樣困境的還有王小帥的《我11》。該片充滿了跳躍的邏輯和隱晦的細節,但有幾個觀眾能去耐心解讀?這部電影幾乎未見大規模宣傳,媒體在報道其票房時用了「慘不忍睹」這樣情緒濃烈的詞語。而由婁燁執導、唯一一部入圍第65屆戛納國際電影節的電影《浮城謎事》,在內地上映時,也被宣傳方認為由於「宣傳力度不夠」,而遭遇因票房不佳上映3天就下線的窘境。

如果說藝術電影輸在宣傳上,那麼《神探亨特張》的叫好不叫座,則反映了藝術電影的更多困境。這部打著「微博紅人主演」噱頭的電影,由寧財神、孔二狗、作業本等30位微博名人主演,僅電影海報上出現的10位微博名人,其粉絲總數就超過400萬,每人發條微博,宣傳受眾就大了去了。觀眾戲稱:「觀看此片的一大樂趣就是尋找裡邊你認識的人物,當然前提是你要擅長玩微博。」

該片獲得第49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劇情片獎。既然宣傳沒出問題,於是討論就又回歸到了藝術電影的老問題上——觀眾是否具有藝術片的品鑒能力、電影院線是否能夠承擔藝術片的排片,這些老生常談的問題,在2012年里依然找不到答案。

2012年上映的最後一部國產文藝片《萬箭穿心》,講述的是這個城市中每天都有可能與你擦肩而過的中年婦女的生活。但對拿著爆米花進影院的青年男女來說,這樣的生活似乎離他們還有一段距離。電影入圍第25屆東京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最終收穫的是「優秀評價,慘淡票房」。

很多人質疑,同為文藝片、同為講述中老年婦女的瑣碎生活,為什麼《桃姐》能夠口碑和票房雙贏,而《萬箭穿心》卻只能收穫其一?是因為港台藝術電影的明星效應、宣傳力度?還是因為大陸電影觀眾素養、觀影氛圍?這些暫時無解的問題沉寂後,就又有評論跳出來說「不該只關注票房」。

國家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管理委員會最近公布一系列新政,意在扶持國產電影,但其中「唯票房論」的獎勵標準卻讓文藝片高興不起來。比如,對票房在5000萬到1億元之間的電影,獎勵100萬;票房在1億到3億元,獎勵200萬……5億以上則重獎1000萬。如此邏輯,本就票房堪憂的藝術電影未來之路將更加艱險。

誠然,藝術電影的價值絕對不僅僅在於票房,但藝術電影能否不僅僅被小部分人私藏、而更有助於提高整個觀影群體的素養,票房的確能反映問題一二。不過,在2012年,能有多部藝術電影得到公開、大範圍地討論,已經是一種進步;而其中若干雙贏佳作,也反映了「玄之又玄」不該是藝術電影的追求,普通人能看懂的人文和現實關懷,才是持久的魅力所在。

商業電影,驚喜與陣痛並存

2012年年末,當觀眾以為華語電影要以《畫皮2》的7.02億元為最高票房收官之時,《泰囧》竟打破這一局面,成為去年表現平平的華語電影的年末彩蛋。

儘管這部創造了多項華語電影記錄的商業喜劇片足以讓中國電影人亢奮,但這一年,華語電影的日子並不好過。

2012年2月,中美雙方就解決WTO電影相關問題的諒解備忘錄達成協議,美國進口分賬大片將從20部增加到34部,分賬比例從13%漲至25%。面對「好萊虎」的強勢入侵,不少中國電影人認為2012年他們只能「過冬」,甚至表示,這樣的衝擊可能不亞於1994年進口分賬大片首次登陸中國內地。

回顧這34部電影,自2012年首部引進的分賬大片《大偵探福爾摩斯2:詭影遊戲》的上映到最後一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口碑與票房雙贏,它們對華語電影確有影響。從年末的票房統計數字來看,在收入最高的前10部電影中,華語電影僅佔三席,分別是《泰囧》、《十二生肖》和《畫皮2》。而用3D技術重新包裝過的「大船」駛入中國仍滿載而歸,《泰坦尼克號3D》最終票房為9.7億元,湯姆·克魯斯的第4次「間諜任務」仍能讓中國觀眾貢獻6.79億元。可見,進口分賬片在中國內地電影市場並沒有遭遇「2012」。

2012年全國累計電影票房168億元,其中,國產電影票房總收入88億元,不到50%,多年來國產影片佔市場主導地位的局面被動搖。

其實,這一年,我們本該有更多驚喜。馮小剛、陳凱歌、寧浩、王全安等一眾知名導演的歸來,強大的演員陣容,號稱寫殘多個編劇的劇本,經典名作的「打底」,愈加華麗的視覺特效,不少華語商業電影都有強大的製作班底,但最終只有少數能收回成本。

觀眾真對我們自己的電影不買賬嗎?2011年,一部《失戀33天》讓無數年輕人追捧,其中的經典橋段至今仍在流傳;2012年年末的《泰囧》引發的觀影熱潮,儘管有些人「看不慣」,但其高票房收益卻是實實在在的。那麼,中國觀眾到底需要什麼樣的電影?

有影評人認為,中國觀眾不喜歡「有營養的電影」,只喜歡看「人和機器人打」或「人和外星人打」的電影,但立馬有人駁斥:中國觀眾其實不傻,他們只是太累。

累了的觀眾,不想捧著爆米花在電影院中找尋現實的「痛症」,疲於為歷史故事找漏洞,當然也不希望電影毫無營養。雖眾口難調,但票房與口碑雙贏的電影總有相似之處:讓觀眾能準確找到契合點進入電影,無關特定題材、表現手法或某種「主義」。

有業內人士稱,2012年,好萊塢大片對華語電影的衝擊很大,有些被看好的影片成績並不好。這樣的「頹勢」被認為是華語電影的「陣痛」,並非壞事,反而可以讓電影人更了解觀眾,並對自己有更清醒的認識。

電影之門大開,華語電影與國外引進分賬大片相爭,日子的確不好過,但一味保護和自吹毫無意義。既然電影是一種文化產品,導演就別擔心與商業靠攏,做好定位、擺正心態。所謂的「國產電影保護月」還是應該少之又少,畢竟,國產電影不能靠保護成長。

據悉,在2013年,《007:大破天幕危機》又要來耍酷,范·迪塞爾將繼續《速度與激情6》,《卑鄙的我2》仍舊賣萌……這些「洋對手」不容小覷。而華語電影陣營中,馮小剛、陳凱歌、姜文等大導演都準備再發力,大概2013年的華語電影不用「囧途」來救駕了。只是,面對進口分賬影片的咄咄逼人,面對觀眾挑剔的眼神,嬌弱的華語電影一旦失去「保護」,又當如何處理自己的「陣痛」?


推薦閱讀:

[轉載]2012年10月09日?上博古玉圖(二)
盤點:2012年的「世界之最」大全(組圖)
老年人頸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診治中國專家建議(2012)
蛇2012龍年運勢
2012龍年運勢——生肖蛇

TAG:影視 | 意外 | 20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