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腰椎正骨手法小得
第五腰椎正骨手法小得提示:非我原創,轉載論壇,拋磚引玉,僅供專業人士參考 . 以前,在處理第五腰椎小關節移位時,多採用兩種手法,一種是馮天有老師的坐姿定點旋轉複位法,一種是側卧位通過調整兩側髂骨帶動第五腰椎,這個側卧位的手法有一個缺點,就是不精確,無法肯定確實調整的是第五腰椎,前段時間在處理一個腰椎間盤突出症的老病人時,靈光一閃,如果將拇指頂推在偏歪棘突側效果如何?手隨心動,依法施術,OK,成功了,接著用此方法處理了十餘例病人,收效尚可,記錄下來,送給做手法的同道,大家共同驗證,將這個手法不斷完善,感謝 具體操作如下:1、患者取側卧位,偏歪棘突側在下,醫者選用弓箭步態,面對患者。2、依照美式脊椎矯正腰椎調姿方法,將第五腰椎置於上下力線轉折中心點處。 B、雙手協調,推肩膀的手可以稍微加一點斜向上的牽引力,拇指頂推力度不要太大,否則用力不當會傷到自己的拇指關節。C、拇指發力方向可以根據棘突的偏歪來選用向內、內上或者內下的力,具體情況,具體對待。6、運用馮天有老師的腰椎定點旋轉複位法時,有時會遇到調整不動的患者,這個手法可以考慮一用。火功推拿學員,不必採用此法,採用開三筋及火衝擊也可幫助複位。被忽略的骶髂關節痛 1、臨床表現 骶髂關節急性損傷的患者骨盆向健側傾斜,脊柱側凸,有保護性的「歪臀跛行」步態出現,不能挺胸直腰。由於軀幹旋轉主要發生於胸段脊柱,因而軀幹的旋轉功能受影響較小;兩側的下肢可以出現不等長(長短腿),和不對稱的內旋或外翻(陰陽腳);兩側的髂後上棘、髂後下棘等骨性標誌可出現不對稱,局部可有壓痛,叩擊痛。有時可以觸摸到條索狀物。對於慢性損傷的患者,其保護性的步態可能不明顯。但上述體征仍可在體檢中被發現,其慢性損傷的患者,時常會有關節休息痛的主訴。.
2、病理機制 女性發生骶髂疼痛的幾率是男性的8-10倍,這主要是兩性的生理結構和荷爾蒙的差異造成的。還有一點,就是女性寬大的臀部在日常活動中亦增加了骶髂的不穩定因素。可以說,臀部越大,骶髂關節的扭矩就越大。
3、與腰突症的區別 骶髂關節痛的臀部痛大多有共同的自覺疼痛範圍,即從髂後上棘向外約75px並且向頭尾方向擴散。注意這個疼痛範圍便可與主要由腰椎病變引起的腰臀部痛相區別。而且,疼痛來源於關節腔外後部韌帶區的要比來源於關節腔內的多。 腰椎間盤突出症與骶髂關節勞損的典型區別 ①骶髂關節勞損與腰椎間盤突出症相比,沒有明顯放射性疼痛,無感覺、肌力及反射的改變。
②骶髂關節勞損的壓痛處在骶髂關節,不在棘突旁。 ③腰椎間盤突出症的疼痛癥狀在休息後可緩解,骶髂關節勞損的疼痛癥狀在休息後無明顯緩解。 |
推薦閱讀:
※拇指外翻戴矯正器3個月真會把腳矯正好嗎?拇指外翻導致的腳底老繭也會逐漸消失嗎?
※正骨推拿複位法
※ 文件夾【正骨調脊療法(原創)】
※整脊正骨術
※胸椎複位後又錯位是姿勢問題嗎?
TAG:正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