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瘙癢一定是過敏嗎?

瘙癢是皮膚病患者最常見的癥狀。過敏性皮膚病,如濕疹、蕁麻疹、接觸性皮炎、丘疹性蕁麻疹、藥物過敏等,常常伴有瘙癢。

那麼,皮膚瘙癢一定是過敏嗎?

不一定,皮膚瘙癢的成因較複雜,患有肝膽疾病、腎功能不全、糖尿病、甲狀腺疾病等內臟疾病,甚至一些惡性腫瘤,都有可能出現皮膚瘙癢;進食某些食物,服用某種藥物,接觸某種肥皂、染料、衣物、羽毛等物質,或被蚊蟲叮咬,或受乾燥氣候環境的影響,也有可能引起皮膚瘙癢。

所以,當皮膚出現瘙癢時,應全面分析,尋找病因,明確診斷,避免誤診誤治。

常見的伴有瘙癢的疾病有哪些呢?

我們分為三個部分了解一下可引起瘙癢的疾病。

1伴有瘙癢的過敏性皮膚病

1.濕疹:是皮膚科最常見的疾病之一,是由多種內、外因素引起的皮膚炎症。與過敏有關,病因複雜。臨床上瘙癢明顯,急性期有小紅疹、小水皰,可有黃色滲液;慢性期常以皮膚肥厚為主,易反覆發作。但應注意與其他皮膚病,特別是體癬、手足癬鑒別,可進行真菌檢查,癬可查見真菌,而濕疹查不到真菌。另外,對濕疹應積極尋找病因,去除可能的誘發因素,才能避免複發。

2.接觸性皮炎:接觸性皮炎是皮膚粘膜由於接觸外界物質所引起的皮膚炎症,其臨床特點為在接觸部位發生邊緣鮮明的損害,輕者為水腫性紅斑,較重者有丘疹、水皰甚至大皰,更嚴重者可引起皮膚壞死。可引起接觸性皮炎的物質很多,按其性質可分為動物性、植物性及化學性。常見的是金屬、塑料、橡膠、香料等。可做過敏原檢測,避免接觸,經恰當的治療,容易痊癒。

3.蕁麻疹:俗稱風丹,風疙瘩。以皮膚的局限性、暫時性、瘙癢性潮紅斑和風團為特徵。常突然發生,成批出現,數小時後又迅速消退,消退後不留痕迹,但可反覆發作。蕁麻疹病因複雜,致敏源廣泛。明確病因是避免複發的關鍵,慢性蕁麻疹必要時可作過敏原檢測,對無法避免的過敏源,可進行脫敏治療或預防性服藥。

4.丘疹性蕁麻疹:大多數由昆蟲叮咬後引起。常在春秋季節發病,主要發生於兒童及青少年。表現為風團樣丘疹,呈紡錘形,中央可有水皰。有劇烈瘙癢。皮疹一般1~2周消退,但病因未去除易複發。然而,本病隨著年齡的增加或發病次數的增多,病情可逐漸緩解,直至不再發病。

5.葯疹:又稱藥物性皮炎,是藥物通過口服、外用和注射等途徑進入人體而引起的皮膚粘膜炎症。幾乎所有的藥物都有可能引起皮炎,有人認為中藥是安全的,其實中藥也可引起葯疹。葯疹輕者主要表現為皮膚粘膜損害,重者可危及生命。重症葯疹死亡率很高,應及早進行搶救。患過葯疹的病人,要在醫生的指導下,將過敏藥物記錄下來,以後避免再使用類似藥物,這樣才能杜絕再次發生葯疹。

2伴有瘙癢的非過敏性皮膚病

1.老年性皮膚瘙癢症:最常見,一到冬季,不少老年人晚上脫衣上床時,皮膚就會癢起來,而且越抓越癢,越癢越抓,直至被抓破,才能稍稍止癢、入睡。這就是老年皮膚瘙癢症。老年皮膚瘙癢症在我國老年人口中,患病率達10%以上。這是因為老年人一般都皮膚萎縮、變薄、汗少、乾燥,又缺乏皮脂潤滑,使皮內神經末梢更容易受周圍環境冷熱變化的刺激,誘發瘙癢。老年人的皮膚瘙癢症一般是全身性瘙癢,多以四肢和軀幹為主,尤以雙下肢、特別是小腿前面為重。

老年皮膚瘙癢症的產生,還與一些生活習慣有關,如愛用很燙的熱水洗澡,洗澡次數過於頻繁,使用鹼性大的肥皂或藥皂,使本來就乾燥的皮膚失去了皮脂的滋潤。因此,老人洗澡次數不要過多;水溫應保持在50℃左右;不要使用鹼性大的肥皂或藥皂,應選擇中性浴皂或沐浴液;如果皮膚乾燥,應使用潤膚霜。

衣服對皮膚的保護也很重要。首先要穿純棉的衣服,尤其是內衣,不要穿化纖材料的衣服,因為化纖材料容易引起靜電和瘙癢;其次衣服要穿得寬鬆,不要緊繃在身上。

許多老人在飲食方面,害怕吃高脂肪食物。其實,這樣對健康是不利的。脂肪能產生熱量幫助人們抵禦寒冷,並能使皮膚得到滋潤。適量攝入高脂肪食物可以預防老人皮膚瘙癢症的發生。脂肪食物還有利於維生素A和維生素E的攝入,它們有防治皮膚乾燥和老化的作用。

2.妊娠期瘙癢:孕期皮膚瘙癢不一定是皮膚過敏,體內膽酸過高也會引發劇烈瘙癢。因此,在妊娠期出現皮膚瘙癢時,不要簡單地認為是皮膚過敏,必須到醫院做檢查,通過驗血就能確定是否為「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千萬不能亂抓亂撓或是亂抹葯,不然會造成不良後果。在沒有任何治療的情況下,妊娠期膽汁淤積引起的瘙癢癥狀通常會持續到分娩,嚴重時還會影響胎兒健康,所以,一定要配合醫生積極治療。

3.疥瘡:又稱「干瘡」,是由疥蟲寄生於人體皮膚表層所引起的一種慢性瘙癢性皮膚病。疥蟲易侵犯皮膚柔嫩的部位,如手指縫、腹部、大腿內側等。可在這些部位出現小紅疹、小水皰,在男性的陰囊、陰莖部位出現硬結,瘙癢劇烈。疥瘡通過兩種途徑傳染:(1).直接感染:直接與疥瘡病人接觸傳染,這是疥瘡傳染的重要途徑。(2).間接感染:接觸疥瘡病人的衣物及床上用品等。疥瘡一旦確診,治療相對容易,可使用硫黃軟膏或林丹軟膏外用治療,但應注意家庭或集體宿舍中的患者應同時治療。

4.體癬、股癬及手足癬:是由真菌引起的皮膚病,體癬和股癬常呈環狀,邊緣有小紅疹、小水皰及脫屑。真菌檢查可明確診斷。

3伴有皮膚瘙癢的內臟疾病

人們常說「皮膚是人體健康的一面鏡子」,一些內臟疾病可伴發皮膚瘙癢,甚至瘙癢可能成為這些疾病最早出現的癥狀。

1.肝膽疾病:當黃疸不明顯時,瘙癢往往是其先兆,當發生黃疸後皮膚瘙癢可加重,這是因為膽鹽在皮膚中沉積,刺激神經末梢所致。

2.糖尿病:由於體內血糖增高,機體防禦病菌能力降低,皮膚易發生細菌、真菌感染,引起瘙癢。另外,糖尿病患者皮膚乾燥,皮膚末梢神經易受到刺激,也會產生瘙癢。

3.甲狀腺功能亢進症:表現為睡眠時皮膚瘙癢加重,其原因是皮膚血液循環加快,溫度升高所致。

4.尿毒症:腎功能不全使體內某些蛋白質代謝產物不能排出體外,刺激皮膚,引起瘙癢。

5.惡性腫瘤:患有胃癌、食道癌、肺癌、卵巢癌、前列腺癌及白血病的患者,有時瘙癢是其先兆。經治療腫瘤消失後瘙癢也會消失,但腫瘤複發時瘙癢又會隨之而來。

總之,瘙癢是過敏性皮膚病的常見癥狀,但在一些非過敏性皮膚病,如老年性瘙癢症、疥瘡及體股癬等,也有明顯的瘙癢。另外,一些內臟疾病也可出現皮膚瘙癢,如肝膽疾病,糖尿病,甲狀腺功能亢進症,尿毒症,甚至一些惡性腫瘤也可出現瘙癢,這些應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

我們應像「福爾摩斯」一樣,絕不放過任何線索,提高對瘙癢性皮膚病的認識,及時診斷,儘早採取治療及預防措施。

視頻鏈接http://v.ku6.com/film/show_130068/8qGzUJGPPMyD1EzX.html

楊希川教授 簡介

醫學博士,教授,主任醫師。任中國醫師協會皮膚性病學分會皮膚病理學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及疑難少見病研究組組長、中華醫學會皮膚性病學分會皮膚病理學組委員、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皮膚性病專委會毛髮學組委員、重慶市醫師協會皮膚科醫師分會委員會常委、重慶市皮膚性病學專委會委員等,為《中國皮膚性病學雜誌》、《國際皮膚性病學雜誌》、《實用皮膚病雜誌》及《皮膚病與性病》雜誌編委。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5項。副主編專著2部,參編專著5部,以第一和通信作者發表論文73篇,其中SCI收錄14篇。榮立個人三等功2次。

推薦閱讀:

小滿 | 健脾化濕防過敏,艾灸養生正當時!
蕁麻疹是過敏那麼簡單?
過敏性皮炎
急性藥物過敏性間質性腎炎臨床路徑

TAG:過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