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思物慾過患獲得佛法的真諦
生命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很寶貴的。人的生命究竟從哪裡來?到哪裡去?如何認識人生的真相?在現代文明社會中,怎樣看待人生的苦樂?怎樣讓人生過得有意義?怎樣充分發揮生命的價值?這些既是世間法的問題,同樣也是佛法的內容。它關係到一生的大事因緣,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很重要的問題。
一、人生真相觀清明,學佛悲智利眾生
人生的真相究竟是怎樣的呢?首先,我們看一個《佛說譬喻經》里的故事:
一時薄伽梵,在室羅伐城逝多林給孤獨園。爾時世尊,於大眾中,告勝光王曰:大王,我今為王略說譬喻,諸有生死味著過患,王今諦聽,善思念之。乃往過去,於無量劫,時有一人游於曠野,為惡象所逐,怖走無依,見一空井,傍有樹根,即尋根下,潛身井中。有黑白二鼠,互嚙樹根;於井四邊,有四毒蛇,欲螫其人;下有毒龍。心畏龍蛇,恐樹根斷。樹根蜂蜜,五滴墮口,樹搖蜂散,下螫斯人,野火復來,燒然此樹。王曰:是人云何受無量苦,貪彼少味?爾時世尊告言:大王,曠野者,喻於無明長夜曠遠;言彼人者,喻於異生;象喻無常;井喻生死;險岸樹根喻命;黑白二鼠以喻晝夜;嚙樹根者,喻念念滅;其四毒蛇,喻於四大;蜜喻五欲;蜂喻邪思;火喻老、病;毒龍喻死。是故大王,當知生、老、病、死,甚可怖畏,常應思念,勿被五欲之所吞迫。爾時世尊重說頌曰:曠野無明路,人走喻凡夫,大象比無常,井喻生死岸,樹根喻於命,二鼠晝夜同,嚙根念念衰,四蛇同四大,蜜滴喻五欲,蜂螫比邪思,火同於老病,毒龍方死苦。智者觀斯事,象可厭生津,五欲心無著,方名解脫人。鎮處無明海,常為死王驅,寧知戀聲色,不樂離凡夫。爾時勝光大王聞佛為說生死過患,得未曾有,深生厭離,合掌恭敬,一心瞻仰,白佛言:世尊,如來大慈,為說如是微妙法義,我今頂戴!佛言:善哉善哉!大王,當如說行,勿為放逸。
經中講的這個譬喻,用白話文來描述就是這樣的:在廣闊無垠的荒野中,有一個旅行者在趕路。忽然間,一頭兇惡的大象向他賓士而來,他拔腿就跑,大象在後追逐。正在驚慌失措、走投無路的時候,看到前方有一口井,剛好在井旁有一棵樹,垂下一條長長的樹根伸到井裡面。他毫不猶豫地抓著這條樹根爬了下去。眼看大象就要得逞的時候,被他驚險萬分地逃掉了。大象並未善罷甘休,還在井邊一直狂吼,想要把他勾上來。當他剛覺得可以緩一口氣的時候,眼睛朝下一看,在井底有一條毒龍,正張著大口窺伺,如果掉下去馬上就會被吃掉。井邊還有四條毒蛇,吐著舌頭想要咬他。這時他不禁汗毛直豎、全身發抖。更恐怖的是,這條樹根的根部,有一白一黑兩隻老鼠在拚命地嚙咬。他使勁搖動樹根,想把老鼠趕走,可那兩隻老鼠一點都沒有要走的意思,咬得還更起勁。從樹根上淌下五滴水,他用舌頭去舔一下,發現是甜的,原來樹上有個蜂窩,滴下來的是蜂蜜。他就在那裡慢慢舔食蜂蜜,暫時忘記了危險。蜂窩被他一搖,蜜蜂就飛下來要螫他,不知又從哪裡燃起了野火,燒著了大樹……大家想一想後果將如何?這是不言而喻的。
這個故事說明了什麼問題呢?在這裡,廣闊無垠的荒野比喻無始無終的無明長夜;我們在生死輪迴當中頭出頭沒,無有出期。旅行者比喻我們每一個凡人;一個人走在曠野中是非常寂寞的,這實際上就是人生的寫照,每個人雖然都有家庭、朋友、同事,但是內心的貪慾、瞋恚、嫉妒、懷疑、怯弱的想法,以及身心的苦惱、外在的困難,一般不敢或者不願完全向別人傾訴,甚至對最親密的人都不敢。我們的心靈是不是非常孤獨?大象比喻無常;無常大鬼正在一步步地逼近,我們只是暫時還沒有被它抓到而已。井比喻生死,井邊的樹根比喻我們的命根;人人都想求生存,但我們的命根是非常脆弱的,任何人的生命都不能長久,終究要死亡。白黑兩隻老鼠比喻白天和黑夜;老鼠一刻不停地嚙咬樹根,比喻我們的生命在一念一念地損減;世間有句話叫「天增歲月人增壽」,實際上這是很顛倒的說法,與其說人的壽命天天在增長,不如說天天在減少,無情的歲月正在不斷地銷蝕著我們的生命。井邊的四條毒蛇,比喻地、水、火、風四大;我們的身體是由四大假合而成,四大不調時就會生病,若四大分離人就會死亡。火比喻老、病,就像火燒掉樹一樣,衰老和疾病最終會摧毀我們的命根。蜂蜜比喻五欲,蜂螫比喻邪思;我們對於五欲的追求最終都會產生痛苦,就像被蜂螫一樣。凡人一天到晚的所思所想,無非都是要滿足財、色、名、食、睡等所有這些世俗有漏的慾望。如果不斷貪食這些「蜂蜜」,不知不覺地就會往下墮落,墜入痛苦的深淵。可是我們都不去覺察這種危險,不會認為死亡很快到來,以為時間還很充裕。但事實上死是不分年齡大小,也不管你是否願意的,說不準哪一天脆弱的生命就完結了。井底的毒龍比喻死亡的結局,這是我們最終無法逃脫的。
人生不僅是無常的,而且充滿了無盡的憂愁和苦惱,古往今來都免不掉。這些憂苦的體現是人們身心的不安穩、不和諧,人與人之間、種族與種族之間、國家與國家之間關係的不和諧。曾經有位大學者,對一位從印度來的高僧說:「我們中國的歷史非常悠久,上下幾千年。」然後就拿著很多史書給他看。這位高僧聞了一下,說:「儘是血腥氣!」說的不好聽,就是一部戰爭史。不僅中國如此,世界其它地方也是如此。據有關資料顯示,在有記載的5500多年的人類歷史上,共發生過大小戰爭14500餘次,平均每年2次多。戰爭是人類根本煩惱的極端表現。特別是在二十世紀上半葉爆發的兩次世界大戰,多少生靈慘遭塗炭!近60年來雖然沒有再發生世界性的戰爭,但是地區衝突和局部戰爭依然不斷,中東一帶的局勢就一直不穩定。那些天天被戰爭陰雲籠罩的人們,日子會有多難過!
即使在和平的年代,人生還是少不了種種的苦惱。現代社會比起古代,物質生活是豐富多了,但是人們所承受的壓力也大大增加了。大家工作很忙,壓力也很大,整個時代潮流是提倡競爭、鼓勵競爭,全世界都是這樣的發展趨勢。我們活在這個世界上,你如果不去競爭,就很難生存。因為這樣的緣故,人就活得越來越累,內心充滿了緊張、無奈,人際關係變得越來越冷淡,人生的痛苦不僅沒有因為物質生活的豐富而減少,反而在以不同的面貌出現在人類面前!
事實上,人們追求的目標,如果都只在物質方面定位,而心靈方面僅僅滿足於自己的貪慾、瞋恚、愚痴、寂寞、恐懼等各種煩惱情緒的發泄,那麼一個人的生命價值就非常有限,甚至會對社會產生很大的負面作用,比老虎鬧市吃人還嚴重。老虎吃人是有限的,人若是害人,受其害的可能就不只是一個兩個,而是百個、千個,甚至千萬人。例如1937年侵華日軍發動的南京大屠-殺中,就有30萬中國人遇難。現在人類又發明了導彈、生化武器、核武器等現代化的戰爭工具,其力量足以毀滅整個地球。科技文明片面、畸形發展下去,難保最終的結局不是人類的自我毀滅!
那麼佛法如何看待人生這些問題呢?佛經告訴我們:人的生命是無常的,但生命也是無限相續的!在地獄、餓鬼、旁生、人、阿修羅、天等六道中不斷頭出頭沒。在六道輪迴的無限生命中,得到人身是非常希有和珍貴的,應該讓人生過得有意義,充分發揮生命的價值,這就要學習佛法!如同一個偈頌所說:「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
佛教告訴我們世間上所有的問題都源自人心,人生有這麼多的憂苦、困惑,其原因是人們內心被無明所迷惑,充滿了煩惱,使內在的靈性不能得到解放,使智慧之光不能發揮。佛法的信仰正是幫助我們從內心的源頭上解決問題,無明煩惱去掉了,所有的痛苦、困惑就解決了。
具體該怎麼辦呢?佛經裡面講:以智慧劍,破煩惱賊。智慧的核心是通達緣起性空的道理。只有將人自身身心的關係、人與人的關係、人與社會的關係、人與自然的關係等這些重重緣起觀察清楚、洞達無餘,我們的邪見才會破除,正知正見才能建立。反過來說,人之所以有邪見,就是因為不能深入緣起性空,僅僅看眼前的表象,不能看到背後更寬廣的因緣。實際上我們往往不想去看,也不想去了解、接受和面對,而計較的都是些非常渺小的、甚至是毫無意義、毫無價值的事情。只有智慧才能解決自己內在的三毒。有了智慧才不會做損人損己的惡事、錯事,才容易做利國利民的好事。
孫中山曾說:「佛法是救世之仁。」佛教慈悲為懷,慈能與樂,能夠給眾生快樂;悲能拔苦,去除眾生的痛苦,所以救世濟人就是以慈悲心普度眾生!要讓自己的生命有價值、讓人性的尊嚴得到體現,那就要承擔責任——普度眾生。所謂普度眾生,就是要把我們的心跟一切有情的心相聯繫,把我們的生命跟所有眾生的生命相聯繫,去實踐人溺己溺的精神: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佛教里常說「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大慈是沒有條件的,不依賴於人為設立的種種關係,平等地對待眾生;大悲是視自他為一體,沒有遠近親疏之分,愛護任何眾生都是與自己無二無別的。這些不僅僅是口號,而是我們學佛的人可以隨順實踐、必應達到的精神境界。
二、了解理解除誤解,體驗佛法辨真偽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之一。世界上三大宗教都是發源於亞洲,但在全世界廣泛傳播,其中基督教、天主教成了西方盛行的宗教,伊斯蘭教、佛教也在西方有所弘傳。佛教流傳到中國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佛教傳入後,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儒家和道家深受佛教的影響,佛教成為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中華民族安頓心靈、涵養道德、濟世利人的信仰中心。一個真正信仰佛法的人,或者說有佛教信仰的人,肯定是一個對社會有幫助、有利益的人。佛教非常注重自我完善、斷惡修善、調伏煩惱、發菩提心、普度眾生、利樂有情等等,這些思想觀念和行為,不僅能夠讓個人得以道德完善、心靈提升和生活幸福,而且對社會國家都是非常有好處的。遺憾的是,現在社會上有許多人對佛教很陌生,同時又有很多誤解,不知道佛教是怎麼一回事,乃至於把佛教和迷信混為一談。因此我們很有必要對佛教增加了解和理解,消除誤解,進一步再去學習、體驗佛法,得到真實的受用,並將佛教在中華大地重新發揚光大。
佛教創立於2500多年前的古印度。「佛」也稱「佛陀」,意思是覺悟者,「自覺覺他,覺行圓滿」。教主釋迦牟尼佛出家前是迦毗羅衛國的王子。釋迦牟尼為了尋求宇宙人生的真諦,放棄了世間五欲出家修行,並最終在菩提樹下覺悟真理而成為萬眾敬仰的佛陀。釋迦牟尼佛有很多弟子,其中象舍利弗、目犍連等經常跟隨在佛身邊的出家弟子就有一千二百五十人,另外還有很多出家、在家的弟子們遍布在恆河兩岸。佛陀及其弟子們視一切眾生如同自己的父母,用慈悲和智慧幫助了許許多多生活在苦難中的人們,帶給他們無比的溫暖和無限的光明。佛陀游化的足跡遍布古印度,講經說法四十九年,度完有緣眾生之後,於八十歲時示現涅槃。佛涅槃後,弟子們將佛所說的經典結集起來,並繼續依法修行,代代傳承著佛陀的教法。
佛教最初傳入中國是在公元67年,漢明帝派人從印度請來佛像、經典及高僧二人,並在洛陽興建了中國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馬寺。如《歷代法寶記》記述:「後漢明帝永平三年,夜夢見金人身長一丈六尺,項背圓光,飛行殿庭,於晨旦問朝臣是何瑞應?太史傅毅奏曰:西方有大聖人號曰佛,是其像也。明帝曰:何以知之?太史傅毅對曰:《周書異記》曰:昭王甲寅歲佛生,穆王壬申歲佛滅度,一千年後教法流於漢地。今時是也。明帝遣郎中蔡愔、博士秦景等使於天竺國,請得佛像菩薩形像,經《四十二章》;得法師二人:迦葉摩騰、竺法蘭。明帝請升殿,(為)供養故,洛陽城西創置白馬寺。」
從此以後,佛教經典就源源不斷地從印度傳到中國。在古代,因為交通不便,西行取經必經九死一生,若沒有堅定的信念和超強的毅力是無法做到的。法顯大師、玄奘大師、義凈大師等就是為後人敬仰的西行取經、譯經高僧。由於翻譯梵文佛經的難度極高,加上印刷術不發達等原因,取來的佛經往往不能普遍流通,因此學習佛經需要有相當大的福報。譯經工作大多由帝王護持,第一個有福報看到漢譯佛經的人往往是當時的皇帝。經過歷代高僧大德的艱辛努力和無數佛弟子的默默付出,飽含著佛陀無量悲智的佛教種子不僅在中華大地紮下根來,而且與中國傳統文化進行了很好的融合,結出了豐碩的果實,創立了具有中國特色的佛教宗派,實現了佛教的中國化,而且還進一步遠播朝鮮半島、日本、菲律賓、新加坡等國。
在中國歷史上,從東漢以後直到清代的大部分時間裡,佛教都有很高的社會地位,很多高僧會被尊為國師、帝師,從帝王、士大夫到普通百姓,都願意信佛學佛。如《歸元直指集》說:「空谷曰:若說古今學佛者,不可勝數,今以簡略言之。唐太宗篤志尚佛,迨無加矣!玄奘法師沒世之日,高宗顧左右曰:朕失國寶矣!輟朝三日。若謂二帝泥於佛法,然則房玄齡、杜如晦、魏徵、虞世南、褚遂良、李靖、董常諸公何不力諫?蓋為君聖臣賢,咸知佛法正大之道,其有補於政化,善利於人,所以同遵尚也。凡造寺譯經,所有記序,若非御制,則系房、杜、魏、虞、褚作,其文章之謹嚴、敬佛之誠篤,可謂至矣!玄宗、肅宗、代宗、宣宗,尚佛尤甚,代宗指南陽忠國師曰:國中無寶,此僧乃國寶也!宋朝太祖、太宗、真宗、仁宗諸帝,尚佛其尤甚焉。上古歷代明君,敬佛尤甚於此:隋文稽顙曇延,梁武投誠寶志,姚秦拜首羅什,齊主師崇上統,苻堅禮敬道安,晉主虔恭慧遠。嗚呼!古今聖主尚乃誠信歸佛,況吾輩乎?相國韓公琦,侍郎歐陽修、張端明,秘書關彥長、章表民,員外郎陳舜俞等,未讀佛書,未知敬佛,逮乎明教嵩禪師並《鐔津集》一出,無不斂衽,迭稱讚曰:不意僧中有此郎,非唯空宗通,亦乃文格高。良史之筆,大公之道也!諸公自此敬佛。後有好佛之甚者禮曰: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豈不其然乎?自晉以來,謝安石才德之量,經綸之手,孰能加焉?王羲之識量高古,才思逸群,孰能加焉?陶淵明性情之正,去住之高,孰能加焉?謝靈運風規瀟洒,文章之精,孰能加焉?崔公群相天下,而天下賢之,孰能加焉?衡陽龐蘊識見之高,道學之勝,孰能加焉?裴晉公樹大勛業,著於盛唐,孰能加焉?顏魯公具大節義,文章書法,孰能加焉?相國裴公文章之古,道學之至,孰能加焉?二蘇子、黃山谷儒學之至,禪學之勝,孰能加焉?陳忠肅公道學致事,高識美德,孰能加焉?學士王日休博學智識,高明正大,孰能加焉?未暇廣而論之,略言此諸名賢,篤志尚佛,天下孰不知之!此諸名賢道德明敏,豈不逮於晦庵乎?豈不逮於後世排佛之人乎?蓋為意誠心正,公而無私,重於佛聖,人之至道也。晦庵多注書故,後學敬之,矧不識其心病,故不擇其言、皆從其說也。」(卷下)
佛教傳到中國以後,為什麼會如此地興盛?這是因為與中國傳統的思想文化做了很好的融合。
中國過去的傳統文化以儒家為主,有不少與佛法相通之處,諸如提倡孝、悌、忠、信等美德,就與佛法的十善相通。另外,古代中國的社會非常注重祭祀,祭祀天地、祖先,甚至還祭祀一些民族英雄。祭祀就是祈求保佑,不僅保佑自己、保佑家人,還要保佑整個國家和人民,過去的帝王都很注重這些。佛教傳到中國以後,講普度眾生、利樂有情,寺院里每天做功課、放蒙山,每天早齋、午齋前上供,供養諸佛菩薩,就會把這所有的功德都迴向給眾生,迴向國泰民安、世界和平等等,就像在早課里念的「三途八難俱離苦,四恩三有盡沾恩,國界安寧兵革銷,風調雨順民安樂」。這些都是非常偉大、非常崇高的志向,與中國的傳統文化水乳交融,人們很容易接受。
佛教傳入中國以後,作為一個博大精深的思想理論體系,對我們中國人來說,是非常受歡迎的。佛教的思想跟其它宗教的思想一樣,是由許許多多的觀念構成的。佛教里很多觀念,都是原來我們中國傳統文化里所沒有的,諸如因緣、報應、平等、慈悲、中道、圓融……,它們傳入中國後,普為眾人喜好,便慢慢為大家所接受,並且促使大家根據這樣的一套佛法觀念去思惟,使這些佛法觀念逐步融入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現在很多的概念、辭彙都來源於佛教,如宇宙、覺悟、實際、法寶等等。
但是到了近代以後,佛教漸漸式微,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個重要因素是中國佛教徒出家考試製度在清朝被廢除了。其實中國早在唐朝就開始設立了「試經度僧」的制度,如《佛祖統紀》記載:「唐中宗始詔天下試經度僧,是猶漢家以科舉取士,最可尚也。」(卷第四十五)要出家的人首先要經過官方的考試,通過後由朝廷給牒,才可以剃度出家。歷史上「試經度僧」的一些情況,如《佛祖統紀》記載:「唐中宗景龍初,詔天下試經度僧。山陰靈隱僧童大義,誦法華試中第一。肅宗勅白衣誦經五百紙,賜明經出身為僧,時僧標試中第一。代宗勅童行策試經律論三科,給牒放度。敬宗勅僧背經百五十紙,尼百紙,許剃度。宣宗勅每歲度僧,依戒定慧三學,擇有道性、通法門者。梁末,帝勅天下僧尼,入京城比試經業。唐末,帝誕節度僧,立講經、禪定、持念、文章議論為四科。周世宗勅男子十五誦經百紙、女子七十紙,郡考試,聞祠部給牒。宋太祖詔沙門殿試經律論義十條,全中者賜紫衣。太宗雍熙詔天下系帳童行並與剃度,今後讀經及三百紙,方許系帳。至道(至道年間)詔兩浙、福建路,每寺三百人,歲度一人,尼百人度一人,誦經百紙,讀經五百紙,為合格。真宗詔釋、道歲度十人,特放一人不試經業。詔天下童行,試經業剃度。仁宗詔試天下童行誦《法華經》,中選者得度,參政宋綬、夏竦監試。孝宗,上竺(地名)訥僧錄乞行試經度僧。」(卷第五十一)
當然在歷史上也曾有過一些濫度出家的情況,但是總體上講,因為有考試的制度,出家人的素質是很高的,進止威儀堪為人天師表,自然就能夠住持正法,化導眾生。如《勅修百丈清規》說:「程明道先生一日過定林寺,偶見齋堂儀,喟然嘆曰:三代禮樂盡在是矣!」(卷第八)
自從英國工業革命以後,西方一些資本主義國家迅速崛起,不斷對外侵略擴張,他們的軍事、經濟和文化都強有力地衝擊著亞洲一些封閉的國家。清末,當中國面對這種壓力的時候,開始是閉關自守,抵制、反抗,但由於朝廷腐敗無能,最終都難以奏效,反而壓力越來越大。最後怎麼辦?只好打開國門跟西方學。經過一百多年的社會、文化等各方面的變革,到了今天,學校裡面中文程度好、古文水平高、漢字寫得漂亮的學生,寥寥無幾。之所以出現這種狀況,是因為我們現在學的大多是西方的知識,很少是中國固有的傳統文化。
舉個例子:中醫中藥,過去西方人是不承認的,說這不是科學。中醫說我們人生病是因為陰陽、五行不調,弄些草藥來,用水煮一煮,吃下去就能治病。西方人認為這是不可能的,他們不相信中醫的這一套理論。中國人本來千百年來看病吃藥都是靠中醫,但中醫大夫良莠不齊,一些良醫妙手回春,一些庸醫欺世害人。自從西醫傳進來以後,醫藥有一套明細的技術標準,很多人對中醫輕視、否定,中醫就漸漸地沒落了。直到改革開放以後,經過二十多年的努力,我國的綜合國力不斷提高,慢慢地世界上許多國家才承認中醫跟中藥是科學的、有效的。在過去,中醫在西方不能行醫,現在已經得到了承認。東方的宗教也是一樣,在我們的綜合國力、文化力量很衰弱的時候,會被人家看不起。不僅是外國人看不起,就連我們自己也沒有信心,所以都跟著西方學。現在很多中國人對西方文化的了解遠遠超過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了解,對基督教文化的了解遠遠超過對佛教文化的了解。因為大家已經形成一種觀念:國力強表明文化也先進,國力弱表明文化也落後,所以就否定中國傳統文化和佛教。而事實上並不是那麼一回事。
過去一些人反對佛教的理由,是說佛教拜佛、拜菩薩是偶像崇拜。其實這是一種誤解。舉一個例子,當我們看到父母、長輩或者一些偉人的照片時,就會肅然起敬,乃至於引發很多的回憶和思念之情,因為它有見證意義,見像如見其人。佛像也具有同樣的意義和功用。其實佛教並不是所謂的偶像崇拜,在禪宗里有著名的丹霞燒佛的公案。丹霞禪師冬天把佛像劈來烤火,寺里住持呵斥他說:你怎麼能把佛像拿來烤火呢?他說:燒舍利。住持說:你怎麼這麼荒唐,佛像里怎麼會有舍利?他回答說:既然燒不出舍利,它就不是佛。所以佛教真的是不崇拜偶像的,但也不是說就可以隨便毀壞佛像,就像國旗也不能隨便燒毀。丹霞禪師是在示現逆行,破除一些人的著相偏執。舉這個公案的目的也並不是比較哪個宗教崇不崇拜偶像,而是說雖然佛教里有很多好的東西,但是因為晚近以來我們國力比較弱的原因,慢慢地很多人就誤會、誤解了佛教。
總的來講,現在社會上不少人對佛教了解極少而誤會卻很多的原因,在於人們所接受的佛教方面的信息大部分都是負面的、似是而非的。為什麼會這樣呢?道理也很簡單,比如明末抗清大將袁崇煥被崇禎皇帝猜疑記恨,以「咐托不效,專恃欺隱」等罪名處死,當時京城百姓聽說後,對袁崇煥恨之入骨,用錢買他的肉生吃,明朝的很多書籍罵袁崇煥是誤國之臣,直到一百多年後清朝乾隆皇帝才給他平反,說:「袁崇煥督師薊遼,雖與我朝為難,但尚能忠於所事。彼時主暗政昏,不能罄其忱悃,以致身罹重辟,深可憫惻。」(《清高宗實錄》)乾隆帝修訂《明史·列傳一百四十七·袁崇煥》說:「兄弟妻子流三千里,籍其家。崇煥無子,家亦無餘貲,天下冤之。」普通人對佛法的誤解也是一樣,絕大多數是接受了一些先入為主的錯誤觀念,自己沒有親身去了解和驗證,就人云亦云,所以誤解就越來越深。其實佛法是有它的理論體系和實踐方法的,我們該如何驗證、判斷佛法的真實性呢?如同科學是通過具體的實驗來驗證,佛法是通過身心的體驗,讓大家去感受到佛法是正確的、是真實的。
如何去體驗佛法呢?有一個重要的原則,就是「信為能入,智為能度」。如《大般若波羅蜜多經般若理趣分述贊》說:「信為能入,智為能度。信為入法之初基,智為究竟之玄術。」(卷第一)也就是說要想真正體驗到佛法的真實性,必須首先有一定的信心,這樣的話我們才能夠學得進去,然後再步步深入。如《梵網經心地品菩薩戒義疏發隱》說:「是知放下屠刀,千佛一數,為有信故。毀訾不輕,千劫墮落,為無信故。信為入道之門,豈虛言哉!」(卷第二)
《大智度論》說:「若人心中有信清凈,是人能入佛法;若無信,是人不能入佛法。不信者言:是事不如是。是不信相。信者言:是事如是。譬如牛皮未柔,不可屈折,無信人亦如是;譬如牛皮已柔,隨用可作,有信人亦如是。複次,經中說信如手,如人有手入寶山中,自在取寶;有信亦如是,入佛法無漏根力覺道禪定寶山中,自在所取。無信如無手,無手人入寶山中,則不能有所取;無信亦如是,入佛法寶山,都無所得。佛言:若人有信,是人能入我大法海中,能得沙門果,不空剃頭、染袈裟。若無信,是人不能入我法海中,如枯樹不生華實,不得沙門果,雖剃頭染衣,讀種種經,能難能答,於佛法中空無所得。」(卷第一)
有人會說,你必須先把佛教的道理都講清楚,我才會信,否則我就不信。其實這種邏輯是不成立的。我們可以仔細看一下,世出世間的事情,哪一樣是你把道理全都搞清楚了才去做、才去學的?小孩子大多是吃媽媽的奶長大的,你是先搞清楚媽媽的奶有營養才去吃的嗎?等到上學以後,老師、家長就會教育我們:今後要想有出息,就要上大學!我們就會努力地學習,拚命地去考大學。你是等到把大學裡是怎麼回事都搞清楚後才去考大學的嗎?沒有一樣例外,你想要學一樣東西或者做一件事情,總歸要有一定的信心,你才會去學、去做,否則一開始一點信心都沒有的話,你就肯定會排斥它,那就一切免談了。為什麼小學生學東西比較快,老師也容易教,因為小孩子單純,對人容易有信心,老師怎麼說就怎麼學;越大就越不容易教,因為隨著年齡的增加,接觸到各方面的信息也就越多,人的煩惱越來越多,疑惑、慢心越來越重,自己的見解也越來越強,就不容易產生信心。所以有句話叫「教育要從娃娃抓起」,踢足球、學電腦都要從小孩子抓起。學佛也是一樣,越早越好,越單純越好。
學佛決不是只讓我們相信就可以了,由信入門以後,就要不斷地學習,通過聞思修、戒定慧的用功做身心的試驗,慢慢地增長智慧,開啟心性,破除對佛法的迷信和邪見,所以叫「智為能度」。因此佛法絕不是迷信,而是講求正信,即要由初始的敬信趣向覺悟的智信。佛法不是不準有疑問,恰恰相反,在學佛的過程中,鼓勵自己去思考,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禪宗的修行講要對自己的生命起疑情,才能最終破迷開悟。如《百丈叢林清規證義記》說:「參話頭,不外起疑情,所謂小疑小悟,大疑大悟,不疑不悟。疑,即參也。夫疑之之念,固為覺體之障,而因其勢而善用之,則反可假之以為破障之術。蓋以疑之與悟,其機相待,其勢相因,故求悟者,必貴疑也。夫人心之機不凝結,必不能開豁。如隆冬閉塞,實釀泰元,若氣泄而不完,則其發生也必無力。故貴疑者,疑則凝結也。法界之源不深研,必不能遠到,故凡疑者必深研也。是知疑為悟因,悟為疑果。殆若暗必有明,吸必有呼矣。可無疑乎!」(卷第八)
佛教是非常注重實證的宗教,經典中所描述的心靈境界,都是我們可以親身體驗、證得的。不管是學佛教的哪一個宗派、法門,只要依照佛陀、祖師大德、善知識的教誨去實踐,就能得到真實的利益。如《歸元直指集》說:「太原曰:師謂佛法利益世人,不知有何利益?空谷曰:參禪悟道者,得明心見姓之益;窮究經教者,得明通玄旨之益;依法修行者,得漸入菩提之益;持戒念佛者,得生凈土之益;持戒禪定者,得生天上之益;歸依信受者,得善根福慧之益;善心敬佛者,得善因福果之益;依信不作惡者,得不煩刑法之益。佛法行於世間得陰翊。」(卷下)
學佛能給我們帶來這麼多的利益,但是由於心靈的世界是無形無相的,看不見、摸不著,因此佛法的體驗對於現代人而言是有相當難度的,因為現代西方化的教育都是物化的、實際的,時代的潮流都是引導人們向外馳求。要想轉變方向向內求,在佛法「內明」之學上做功夫,對物質文明的偏失做一個深入的省思就顯得非常必要了。
三、物質文明片面化,人心靈性難啟發
近代科學和工業文明,非常注重文化———物質化的文化,專門研究物質,並且過度、片面!這種過度重視物質化文化的發展過程,剛開始是創造可以節省能源、替代體力勞動的工具,比如自行車、汽車、飛機等交通工具,縫紉機等幫助人提高勞動效率的工具;後來慢慢影響到人的感官,如收音機、錄音機、CD、VCD、電視、電影等;發展到今天,電腦、網路的出現,大量替代了人們的體力和腦力勞動,比如靠電腦來做設計、處理信息等等。所計較、追逐的都是物質的層面,跟我們的心靈沒什麼關係,只是一味刺激人的感官、滿足物慾,不能解決我們身心的苦樂問題。正因為這樣,人心才越來越苦悶,越來越躁動,不得安寧。
現在做科學研究的人,幾乎沒有不依靠電腦的。電腦也普遍運用於交通、通訊、商業、辦公、學習、娛樂等各個領域。電腦比人工便捷,就好比一個是走路,一個是坐飛機。但電腦用得多了,生活也就跟著機械化了;生活機械化了,心靈也就變得機械化了,人慢慢就變成會使用電腦的機器了。其實中國古代一些有遠見的人,就曾經批評過這個問題,不贊成把人心搞成機械化。中國春秋時期的大寓言家莊子,他甚至連轆轤這樣一個很簡單的、用來打水的機械裝置都反對。因為用機械容易讓人培養機心,人就會向心外去求,追求物質方面的方便、享受等等,所以他就不贊成。
當然我們也不可能完全復古,人類社會的發展有種種的緣起,也有它的必然性,關鍵是要全面地認識這些問題,看清楚物質文化過度發展的負面影響,並想辦法去改善。在當今亞洲國家中,日本人受西方物質文化的影響和毒害最為突出。日本經濟非常發達,科技也很先進,並且有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趨勢,至少不輸於歐美。日本人的時間觀念非常強,真的是用分秒來計算。早晨上班前,地鐵車站裡滿是奔跑著趕點上班的人。他們的工作是非常程序化、機械化的,不能亂來,連開會都必須走固定的程序。因此日本人的工作壓力非常大,很多人整天陷在苦惱當中,自殺率很高。在機械化的時代,一個人如果越接近機器人,有可能生產效率就越高,但是接踵而來的苦惱也越多,內心的孤獨感也就越深,這是成正比的。這些苦就是現代物質文明片面發展所帶來的。
中國也不例外,中國社會在近代一百多年的時間裡也經歷了深刻的變革,無論是社會經濟結構還是人們的生活方式、價值觀念等都與傳統的農業社會有很大的不同。最近二十幾年中國的經濟發展非常迅速,物質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但是也伴隨出現了許多副作用,人們在精神方面需要更多的關懷。現在社會上出現了一個新名詞,叫作「職業枯竭」。什麼叫職業枯竭呢?不是說找不到工作,而是說現代人的工作壓力非常大,身心非常疲倦,長期下來,人變得越來越不想動,沒有了理想,也沒有了生活的樂趣,只是天天在硬耗,對人的熱情、慈悲、智慧等慢慢地都枯竭了。
幾年前,北京師範大學的心理學教授許燕曾對此作過調查,結果發表在2004年8月15日《中國青年報》上,調查顯示這種病的發病率越來越高。這些人大部分是教師、新聞工作者、警察、醫護人員,甚至包括心理諮詢師。其中北京中關村地區的知識分子平均死亡年齡為53.34歲,比十年前縮短了5.18歲。這說明他們長期超負荷工作,承受的壓力太重。這些人表現出的癥狀是:身體疲勞、情緒低落、創造力衰減、價值觀降低、人性化淡薄;甚至出現精力不濟、極度疲倦,乃至失眠、頭痛、背痛、腸胃不適等等。另外,不久前北京安貞醫院公布了其歷時10年在70萬人中進行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腦梗塞、腦出血等急性腦猝死,35歲年齡組的男女發病率分別增加了136%和220%;急性冠心病,45~49歲年齡組的男性增加了50%,55~59歲年齡組的女性增加了32%。
所有這些都說明社會壓力對人身心健康的影響越來越大。現在要在社會上生存立足,得到一席之地,絕對要承受這麼多壓力,否則不會有一點點成就。這種現實狀況誰也沒有辦法否認,因為大家也沒有辦法不去工作,但是你干著也沒有意思,你的生活沒有熱情,沒有希望,這樣就造成職業枯竭,身心的能源枯竭掉了。
這些狀況都是人為造成的。整個世界的潮流都在往這方面發展,因為不可能不用電腦、網路、手機,不用它們是不現實的。只要人們的心中希求方便、快捷的工具,類似的東西就會被發明出來,並不斷地更新換代。電腦、網路、手機的普及,也就是短短十到二十年間的事情,現在世界上哪裡有一舉一動、一點點小事情,就會影響到全球,真的成了「地球村」。而這些新的傳媒、通訊工具在給人們帶來方便、快捷的同時,也讓人們變得越來越忙,一天到晚都被各種信息所包圍。
現代社會上的信息量不知比古代要大多少倍,每個人每天都會接觸到大量的信息,無形當中,我們人的智慧,反而顯得越來越不夠用。社會的變化很快,人的思想、觀念也常常會發生問題,變得錯亂、混亂,自己主宰不了自己。這樣下去,就會非常迷茫、困惑,不知所措了。很多年輕人在遇到問題時,常常不知道怎樣抉擇,更進一步來講,就是對自己的人生觀如何來認識、如何來詮釋,人活在世上的意義究竟何在等搞不清楚。在這樣一個市場經濟的時代,追逐功利的價值取向愈演愈烈,整個世界的潮流都是如此,無疑會把人塑造成機械化、物質化的人。所有這些,對我們心靈的影響乃至摧殘實在是太大了。
現在社會的問題、心理的問題、家庭的問題等等,層出不窮,這當中包含了大量的痛苦。為什麼科學技術越來越發達,人類的痛苦卻越來越多?這些痛苦的來源,就是因為人性裡頭有一部分不是機械性的東西,屬於靈性的方面,被埋沒掉了。人雖然有機械的一面,就象我們腦神經當中的組織,以及生理上的種種反應,這和物質有關;但還有另外一種不屬於物質的,屬於心靈方面、靈性方面、悟性方面的層次,這方面懂的人就不多了。而中國傳統文化,無論是佛教、儒家還是道教,都非常重視在心性上做功夫,從中開發智慧的寶藏。如《佛祖歷代通載》說:「是故誠者,聖人之性也。寂然不動,廣大清明,照乎天地,感而遂通天下之故,行止語默無不處極也。復其性者,賢人循之而不已者也,不已則能歸其源矣。聖人知人之性皆可以循之其不息而至於聖也,故制禮以節之,作樂以和之。安於仁樂之本也,動而中禮之本也。故在車則聞和鸞之聲,行步則聞佩玉之音,無故不廢琴瑟,視言行循禮法而動,所以教人忘嗜欲而歸性命之道也。道者至誠而不息也,至誠而不息則虛,虛而不息則明,明而不息則照天地而無遺。非他也,此盡性命之道也。哀哉!人人可以及於此,莫之止而不為也,不亦惑耶!」(卷第十六)
不幸的是,在一味塑造物質的機械文明裡頭,什麼都是物化的,連人際關係也是物化管理,就是把人當成機器、物質來管理,不講什麼人情,更不講什麼人心、人性,把人的各種行為都變成物化的指標來計量。當人被這樣來計算和管理的時候,還有什麼靈性可言?還能有什麼快樂呢?人的靈性怎樣來計算呢?沒辦法計算。比如我們現在考試里的選擇題填A、B、C、D就行,可以用電腦來快速地判卷;但是如果你寫一篇文章,讓電腦去閱卷、去評判,它哪裡會知道你寫得好不好?文章雖然由文字組成,卻是人靈性的一種展現,所以電腦是判不了的,人靈性的部分是沒辦法用物質的概念來規範化、標準化的。不要說宗教,中國文學也是很了不起的,過去有唐詩、宋詞、元曲,比如「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等等,這些境界,你要電腦怎麼評判呢?這是一種感悟、一種境界、一種心靈的美,一種對大自然、對人生的熱愛,以及人與人之間真情的流露啊!其實人的心靈是非常敏銳的,有時候即使不用說話,甚至不在一起,都可以感受到別人的心。孔子的弟子曾參是有名的孝子,一次他外出時,他的母親想他,就咬自己的手指,曾參馬上就感覺到了,知道是母親在思念他,就趕快返回家中。如《大般若波羅蜜多經般若理趣分述贊》說:「如曾參之母嚙指,曾參心痛,知母喚而還。母實無言,但有念子之意,風雲相感,其子心疼變似母喚之相,急歸,果如所說。」(卷第一)這個公案對現代人來說,可能只是當作故事來看一看,能夠相信的人是不多的,因為現在人的心越來越麻木了,不僅對於自然界、對別人不敏感,連對自己的身心都麻木了。人靈性的部分越來越被壓抑埋沒,有靈性的人越來越少了。
但事實上,人們又很喜歡靈性,覺得它很美、很真摯,很有這種需要。比較一下小學、中學、大學生,小學生就顯得天真無邪,活潑可愛,很有靈性;書越是讀得多,中學、大學一路往上,人就變得越發獃滯,越來越不能真誠地待人,而小朋友對人就可以很真誠,有什麼就講什麼。為什麼書讀得越多,人的靈性越埋沒,心靈反而變得枯燥、機械,對外封閉、不接納呢?這是因為社會環境造成的,在高度機械化的社會裡,我們接受、熏習的概念都是物化的,關於心靈、靈性方面的東西很難學得到。
一般的人,如何面對和解決這個問題呢?無非是麻痹自己。所謂麻痹,就是不承認有靈性的存在,誤認為人的本性就是物質的,只是一堆原子的排列組合,死了以後就什麼都沒有了。用什麼方法來麻痹自己呢?首先,拿一套理論、說詞把自己蒙蔽掉;其次呢,追逐種種的功名利祿、榮華富貴、物質享受;第三,用小說、電視、電影、唱歌、跳舞等聲光色來陶醉自己;再下面,就是用種種迷幻的工具了,抽煙、喝酒、吸毒等,高度地麻醉自己。輕一點的就吃安眠藥,吃了就什麼也不知道了,吃多了也就吃死了。現在吃安眠藥的人越來越多,為什麼?要麻醉自己呀!工作、生活的壓力太大了,需要短時的麻痹、麻醉,不然就支撐不下去。這種糊裡糊塗過一生的狀況,只要稍微清醒地認識一下,就會覺得非常可笑———我們整天拚命地工作,到頭來為了什麼?為了去吃安眠藥?
這種物質文明的過度發展,不僅對個人的身心造成了摧殘,而且對整個人類的生存環境也造成了巨大的破壞。比如我們現在農業生產中大量使用的化肥和農藥,就造成了對土壤的破壞和水資源的污染;大量溫室氣體的排放,導致全球氣候變暖,引發了極地冰山融化、海平面上升等種種對地球、對生態、對人類生存環境的破壞性的影響,而且非常嚴重,如果不加以節制,地球很快就會被人類自己永不滿足的慾望所摧毀。
四、無限人生有宗旨,為利有情願成佛
既然物質文明的誤區這麼大,那什麼才是人生真正應該追求的?人生的意義究竟何在呢?前面已經談到了人生是無常的,每個人都無法避免死亡的結局,那人死了以後會去哪裡呢?人又是從哪裡來的呢?既然終歸要死,那活著的時候所作的一切又有什麼意義呢?這是值得每個人去認真思考的問題。佛教,或者說所有的宗教,就是要說明和解決生前死後的問題。生從何來?死歸何去?人生何去何從?一般來講有三種說法。
第一種說法:生命是自然的。也就是認為我們人,生也好,老也好,病也好,死也好,就這樣來到世間,就這樣一天一天過日子,死了以後也不知道會去什麼地方?反正順其自然。這是比較多人的一種認識。
第二種說法:生命是靠非自然力而存在的。也就是認為我們生命的來源,是靠神創造的,死後的歸宿也是神來給我們安排的。
第三種說法:每一個人的生命都是一個主體,它的來去靠一種力量來推動,用佛教的觀點來講是「業」。我們常常講:業感緣起。生命的推動力量就是業力,業是我們自己造作的,我們無限生命一生一生相續的過程,都是業的力量在起作用。業的力量有世間業的力量,還有出世間業的力量。隨順世間輪轉的業力,都是從無明出發,所有的造作都是生死輪迴的推動力,我們就在無明長夜當中不斷地輪迴,流轉不息。如《毗婆尸佛經》說:「如是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憂、悲、苦、惱。如是集成一大苦蘊。」(卷上)
如果我們不想在世間當中輪迴,就要反其道而行之———逆生死流。就是用智慧來觀照我們的生命,指導我們的行為。智慧推動力所產生的結果跟無明推動力所產生的結果是完全不一樣的。佛法講「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痴」,通過戒定慧的修習,逐步凈化我們的煩惱,最終破除無明,就可以從生死輪迴中解脫出來。如《毗婆尸佛經》說:「如是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入滅,六入滅則觸滅,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憂、悲、苦、惱滅。如是一大苦蘊而自不生。」(卷上)
這是對生命的來源以及何去何從的三種說法。
知道了關於生命的三種說法以後,我們要從哪一種層次上認識自己的生命,我們要追求什麼樣的人生,就是很重要的了。我們是得過且過、隨波逐流地生活,還是要為自己的生命,不僅是今生,而且是為無限生命負責任地生活?我們是僅僅為了自己的幸福快樂而生活,還是要為幫助更多的人離苦得樂而生活?在這方面,佛法可以給予我們很好的指導,因為釋迦牟尼佛是覺悟了真理的聖者,他把宇宙人生的真理告訴了大家:我們的生命既不是無因而生,也不是由超自然的力量支配的,我們的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裡,只要我們有信心,照著佛法去實踐,每個人都能夠走向覺悟,得到生命的解脫。
過去很多人認為佛教講因果是宿命論,讓人聽天由命、逆來順受、不思進取,是消極的,這是在因果、業力的概念上產生了錯解。佛教講因果的目的本來是為了幫助改善我們的生命。如果學習了業果,認為自己今天的生命呈現這樣一種狀態,是業果決定的,沒辦法改變,那反而被束縛住了。因為你不知道因果的話還會拚命去努力,了解業果反而認命了,這是對因果一種消極的誤讀。真正學好了業果就會知道一切都是業感緣起的,就會不斷去調整人生的目標,去追求人生的覺悟。
其實人類本來就有覺悟的能力,不能覺悟的原因,就是被無明所迷惑。當初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開悟時的第一句話就講:「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我們內在本來就有佛性,就有靈性,它需要慢慢地來啟發。
如《注華嚴法界觀門序》說:「法界者,一切眾生身心之本體也。從本已來,靈明廓徹,廣大虛寂,唯一真之境而已。無有形貌而森羅大千,無有邊際而含容萬有,昭昭於心目之間,而相不可睹;晃晃於色塵之內,而理不可分。非徹法之慧目,離念之明智,不能見自心如此之靈通也。甚矣!眾生之迷也,身反在於心中,若大海之一漚爾,而不自知;有廣大之威神,而不能用;觳觫而自投於籠檻,而不自悲也。故世尊初成正覺,嘆曰:奇哉!我今普見一切眾生,具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證得。於是稱法界性,說《華嚴經》,令一切眾生,自於身中得見如來廣大智慧,而證法界也。」
當我們自身的靈性得到完全解放時,就能擺脫煩惱和業力的束縛,超越生死的苦海。這就要靠我們自己發心去修行,不僅今生要修,而且下一生、再下一生……生生世世都要去不斷修行,直至到達解脫的彼岸。
修行所要得到的結果,就是我們無限生命的宗旨,大小乘佛法有不同之處。小乘的聲聞乘、緣覺乘,修到阿羅漢、辟支佛這個程度就好了,只管自己解脫生死輪迴,不管其他的眾生。大乘的菩薩就不一樣了,他在世間修行,累劫修六度萬行,做了無量無邊的善事、功德去利益眾生,最後福慧圓滿成佛。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別呢?這是由於人的根基和認識的差異造成的。
如憨山大師說:「佛初出世,只是教人了悟此心而已。以迷之既久,不能了悟,故佛設方便,先教人知此身是苦本,其苦因貪、瞋、痴、愛煩惱所集而生,故要人先斷煩惱,其苦可出。有中下根人,依之修行,斷了煩惱,果然得出生死之苦,是稱聲聞、緣覺,為下、中二乘。因他但能自度,不能度人,不知同體之意,只得一半,故名小乘。及有大心眾生,既能自度,又能度人,自利利他,廣修六度,謂能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有此六行,其心廣大,是名菩薩,故名大乘,又雲上乘。」
修行大乘道的菩薩成了佛以後做什麼呢?因為有菩提心的力量,所以還是一樣來做利益眾生的事情。這就是菩薩的願心:回入娑婆度眾生。所以佛就有很多人真心去供養、禮拜。佛指舍利2004年四月初八赴香港供奉十天,超過一百萬人去瞻拜。為什麼會影響那麼大呢?原因就是:釋迦牟尼佛累劫修行,不但給眾生帶來很多的利益,還留下了可以讓我們得到真正解脫的佛法。所以聽聞佛的真身舍利來到香港,信仰佛教的人、不信的人,甚至信仰其它宗教的人都去瞻禮。為什麼呢?因為這是千載難逢的好機遇,如果不去,以後可能沒有機會看得到。為什麼佛有這麼大的力量呢?二乘的阿羅漢拜的人就很少,就沒有聽說阿羅漢的舍利有影響很大的。因為阿羅漢只管自己,不管別人,而佛菩薩大悲遍轉,普度一切眾生,拜的人就非常多。比如救苦救難、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三歲小孩都知道。據統計,整個亞洲有一半以上的人信仰觀世音菩薩。當遇到苦難的時候,很多人雖然不信佛教,但是他信觀音,求觀音菩薩來護祐。許多人並不一定曉得觀世音菩薩是怎麼一回事,但是佛菩薩的名號就有這種功德,一聽到這個名號,他內心裡就起信、安寧、清凈,就覺得比較安穩、有保障,這本身就是一種力量。
因此我們要想讓自己的生命究竟圓滿,就要立志成佛。二乘的阿羅漢果是不究竟的,阿羅漢最終還是要在佛的加持下回小向大,去發菩提心,修六度萬行,究竟成佛。因此我們要想不走彎路,在修行的一開始就要發願成佛。成佛不僅是讓自己得到徹底的解脫,還要去幫助所有的眾生都能解脫。成佛的內涵就是我們常常念的四弘誓願,如紫栢大師說:「凡菩薩欲成佛者,必以四弘誓為椎論。舍是而修,則小道矣。」憨山大師說:「四願者,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此四者,乃吾佛弟子修菩薩行者之所發也。然菩薩非別人,乃大心凡夫,於塵勞中有志上求作佛者。承教有言,若要上求佛果,必須下化眾生;欲化眾生,必先志斷煩惱;欲斷煩惱,必先廣學法門;故此四事相與而有。眾生乃佛之對也;煩惱者,眾生之本也;法門者,治煩惱之葯也。以眾生無邊者,因煩惱無盡也,以煩惱無盡,故法門亦無量也。難度者願度,難斷者願斷,難學者願學,三者既能,則佛道雖無上,亦可成矣。」
我們佛教徒發四弘誓願,為利有情願成佛,這就是我們應該確立的無限生命的宗旨。有了宗旨以後,如何去實現它?還得要有正確的次第和方法。什麼是次第和方法呢?比如我們要完成一項科學實驗任務:發射月球探測衛星,首先要確定實驗的目標,要將衛星發射到距離月球多遠的地方,它的軌道是什麼樣的;其次就是要規劃好實驗過程中的具體步驟,一步一步有條不紊地做,這就是次第。次第步驟不能有絲毫的紊亂,一般必須上一步完成了才能進行下一步,有一點差錯就可能導致整個實驗的失敗。有了次第之後,每一步具體如何去操作,還要有正確的方法,如衛星怎樣發射、怎樣進入軌道等等,方法也不能有錯,否則實驗同樣也會失敗。
其實世間做任何一樣事情都不例外,目標確立好之後,就要按照次第,用正確的方法去逐步地實現。我們要實現成佛的宗旨,就要依著佛道次第修學。宗喀巴大師在《菩提道次第廣論》中,將成佛的道次第分成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三個層次,每個層次修行的內容都不一樣:下士道是求後世安樂,講念死無常、三惡趣苦、皈依三寶和業果;中士道是發出離心求解脫,講苦、集、滅、道四諦和十二因緣;上士道是發菩提心,求成佛利眾生,講六度萬行等。
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的每個階段都是一個個具體的指標。在不同的階段,就有不同的修行方法。如何依照這些方法去修行,層層上進、步步踏實,最終成就佛道呢?這就必須依靠有經驗的人———善知識來指導。因為佛陀已經滅度了,雖然佛經、祖師大德的論著一代代地流傳下來,我們也看到了,但是看到了文字並不代表就能懂得裡面的內涵,也不一定能夠依照這些內涵去修行用功。現代社會跟古代畢竟不同,佛世的時候,沒有現代文明的這些問題,人心都很淳樸,學佛修行比較容易。現在我們受物質文化的影響已經很深了,人的價值觀念、思維模式都是物化的,對於接受和理解佛法就有很多負面的影響。那怎麼辦呢?這就要靠現代有修行、有智慧的出家人作引導和指導,我們才能弄清楚、搞明白怎麼學佛、怎麼修行,才能知道如何用功、如何去對治自己的煩惱,以及如何解決修行過程中遇到的具體問題。如《注華嚴法界觀門序》說:「夫求道者必資于慧目,慧目不能自開,必求師以抉其膜也。若情膜未抉,雖有其門,亦焉能入之哉?」在佛法上真正有修證的人,都曾經親身經歷過這個歷程,因此是完全可以指導後學者的。作為後學的人,要有希求善知識的心,善知識能夠根據我們的根性和因緣去引導我們,慢慢地把我們從凡夫帶到佛地。
我們真正去修行的時候,除了要有善知識的指導以外,修行的環境也是很重要的,就是要有個好的道場。不要認為道場可有可無,道場很重要。對於出家人而言,道場就是安心辦道的家園,在一個好的道場里會遇到很多的修行人,這樣依眾靠眾,修行才容易進步。若沒有一個能夠安住的道場,在這個廟裡住幾天,又到那個廟裡呆幾天,人的心就不安,心不安就沒辦法很好地修行。
對於在家居士而言,要想保持學習佛法的歡喜心、好樂心,乃至於步步深入,也必須要常常來到寺廟裡。因為在社會上,在單位裡面,那種氛圍跟寺廟裡的氛圍不一樣。在社會上,它受社會種種業力的影響,大都很雜染,在寺廟裡面,業是清凈的,才容易用功修行,不容易退心。大家都有這樣的經驗,在寺院里用功、做事都比較容易提得起精神來,可是一回去就不行了,很容易放逸懈怠,學到的佛法也往往不容易用得上。因此,居士們要常常到寺廟裡來學一學佛法,自己的思想就跟佛菩薩的思想接上軌了,然後慢慢地、一天一天地來熏陶。這樣,我們自己身上也就會有佛菩薩、聖賢的一些氣質,慢慢自己也就成了聖人,至少我們能夠信仰佛教,願意做佛菩薩、聖人的弟子、學生,那也是非常幸運、非常有福報的!值得好好地隨喜自己的善根。
從個人放眼看世界人類,做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教的信仰對世界的穩定與和諧起著不可估量的積極作用。在亞洲,佛教信仰已經成為人們信仰的主體。我國改革開放三十年來,伴隨著物質文明的迅猛發展,人們對心靈的充實更加渴求,佛教的信仰在未來必將更加普遍,佛教必將幫助更多的人走出生活的誤區、樹立健康的生活態度,走出人生的失敗,邁向人生真正的成功,走出生命的迷茫、找到正確的生命方向。
在物慾蒙蔽人心的現代物化世界中,我們能夠遇到佛法、信受佛法,是很有佛緣、很有善根的,我們應當好好珍惜現有的因緣,積極創造將來的因緣,以我們有限的人生,來實現無限的生命價值,這樣就一定能夠擁有福慧日增的快樂人生!
+114
推薦閱讀:
※「菩薩」是一個果位嗎?嚴格來說「菩薩」可以作為一種榮譽稱號嗎?
※見道以下,是否不應與人解說空性?
※無記和禪定的區別?無記和禪定的感受?
※1,於四念處起手修行
※學佛學的是不是放下對物的依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