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抗將使俄羅斯與西方雙輸   來自FT中文網

西方懷疑俄羅斯正在烏克蘭東部沿用「克里米亞策略」,這種懷疑遠不是事實。首先,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Vladimir Putin)從來沒把克里米亞視為烏克蘭的一部分。他認為,他在該地區的使命是重新統一俄羅斯,並糾正兩個歷史性錯誤:一是1954年尼基塔·赫魯曉夫(Nikita Khrushchev)將克里米亞半島從俄羅斯劃歸烏克蘭,二是1991年蘇聯解體——這導致克里米亞留在如今獨立的烏克蘭手中。現在,他的這一使命已經完成。

烏克蘭東部與南部不同。俄羅斯人在當地不佔多數,那裡完全沒有對俄羅斯政府的擁護感和歸屬感——而這種感覺在塞瓦斯托波爾之類的城市(塞瓦斯托波爾位於克里米亞,是俄羅斯黑海艦隊總部所在地——譯者注)是如此強烈。而且與黑海艦隊隨時駐紮在克里米亞不同,烏克蘭東部並未駐紮俄羅斯軍隊。要理解普京的動機,必須站在他的角度看待這個世界。對這位俄羅斯總統來說,文明才是全球政治的主要單位。各種文明間有時候會結盟,有時候會發生衝突。對他來說,俄羅斯政府與俄羅斯文明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此外,他還把俄羅斯人、白俄羅斯人和烏克蘭人視為一家人。

一個世紀以前,這正是聖彼得堡(沙皇俄國的首都——譯者注)的官方看法。對普京來說,俄羅斯文明與西歐文明間的天然界線,是白俄羅斯和俄羅斯聯邦的西部邊界組成的這條線。而烏克蘭卻是一個「裂縫國家」,俄羅斯文明和歐洲文明將該國分成了兩半。出於這個原因,烏克蘭可能呈現分裂狀態,或者更好的情況是該國會走向中立,成為俄羅斯和西方之間的緩衝地帶或溝通橋樑。

美國也在通過類似的透鏡看待整個世界。在美國眼中,坐視烏克蘭政府滑入俄羅斯政府的軌道,可能意味著俄羅斯帝國的復興。一個親西方並且在經濟上較為成功的烏克蘭,會使俄羅斯無法恢復歷史上的版圖,並能削弱俄羅斯的獨裁政治。理論上說,歐盟(EU)並不會從地緣政治的角度考慮問題。不過,出於在其東部建立安全區域的要求,歐盟始終在尋求與烏克蘭簽署入盟協議,並始終支持烏克蘭的「親歐盟示威運動(Euromaidan)」。以上舉動都正中美國政府下懷。在維克多·亞努科維奇(Viktor Yanukovich)被罷免之後,歐盟顯然無法應對由此引發的一系列後果,這種無能為力致使歐盟落到末席。於是俄羅斯和美國成為舞台中央的主角。

直至周二,當烏克蘭政府開始在烏克蘭東部採取軍事行動時,克里姆林宮既沒有在該地區動武的必要,也沒有這種意願。俄羅斯軍隊在邊境集結,是為了震懾烏克蘭政府,阻止它向親俄活動人士動用自身武力,並阻止美國和北約(Nato)的干涉。而一旦烏克蘭全面爆發內戰,俄羅斯採取干涉行為的可能性就會變得更大。

人們經常指責俄羅斯政府,為找到入侵借口而煽動烏克蘭的不穩定局面。事實上,俄羅斯的主要目標是幫助烏克蘭親俄的東南部發出自己的聲音,並在烏克蘭內部創造新的政治平衡。俄羅斯希望烏克蘭接受目前講俄語的地區把俄語作為官方語言;希望實現地方長官的直接選舉,這樣就能產生一批對講俄語的選民負責的地區上層人士,並形成對烏克蘭政府中親西方人士的制衡;希望烏克蘭能夠延續與俄羅斯的經濟往來,尤其是在國防工業領域;最後,俄羅斯還希望烏克蘭保持與北約間的中立關係。

烏克蘭是一個情況複雜的大國。普京將不得不承認的一點是,烏克蘭人不是俄羅斯人。烏克蘭人和俄羅斯人,即使是他們自己,也不認為彼此是「一家人」。不過,與此同理,並非所有拒絕烏克蘭狹隘民族主義的人都是俄國間諜。

自克里米亞事件以來,俄羅斯的種種舉動把東歐過去的妄想症又引發出來了。在其他地區,這些舉動更讓一些意識形態方面的陳詞濫調死灰復燃,它們可以上溯到與蘇維埃共產主義對抗的時期。此外,這些舉動還激起了一種歷史更久遠的恐懼感:西方將會永不停息地試圖壓制俄羅斯。而烏克蘭則是一次考驗。

如果坐視烏克蘭分裂——或直接促成烏克蘭分裂,俄羅斯與西方將捲入一場對抗,雙方都會成為輸家。因此,雙方都有必要保持烏克蘭的完整。他們不能任由一場文明之間的衝突演變成一種自我實現的幻想。

註:作者是莫斯科卡內基中心(Carnegie Moscow Center)主任。

譯者/何黎

推薦閱讀:

艾波·羅斯有過怎樣的經歷?
當年執意娶俄羅斯姑娘的小伙,如今竟成為了人生贏家
俄羅斯烏克蘭千年恩怨史:在戰爭中分分合合|烏克蘭|俄羅斯|東正教
視頻:斯諾登希望獲得俄羅斯庇護
俄羅斯美女畫家Maria Kreyn

TAG:俄羅斯 | 西方 | FT中文網 | 中文 | 羅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