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武術如何發展 火鳳文化....

民間武術如何發展火鳳文化

武術是中華民族勇敢與智慧的結晶。它產生於我國古代人們的搏鬥,是人與人,人與自然界生物鬥爭求生存的技術。同時還具有強身保健和表演娛樂等功效。它的靈魂是自強不息、英勇無畏、探求宇宙人生之大道。它是華夏古老文化寶庫中一塊璀燦的國粹珍璧。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武術以她不朽的生命力,不斷地傳播發展、豐富壯大,深深地植根於廣袤的民間沃土之中。在不同的年代、區域、民族、人群中,湧現出了各具神功妙招絕技的千門百派,燦若星辰。其中,蘊含中國傳統哲理之奧妙,玄機秘法、深邃莫測。武藝除了我國古代軍隊兵將必練之外(軍旅武術),在城鄉各民族、各行各業都有愛好與精通武術之人。尤其在冷兵器時代,從事於武藝的劍客俠客、鏢師教頭、僧尼道士及各門各派的宗師大師、隱士奇人,他們苦練武功,精熟拳械,或研易理而發明拳種、或參醫經而更具健身、或究兵法而精技擊搏鬥,或趨舞美而增表演娛樂。有的以武藝為生計,有的身懷絕技隱藏不露,他們散布在祖國的山野市井,藏龍卧虎。從原始部落至今,星移斗轉,年復一年,一代傳一代,武術在我國民間不斷演變、不斷充實提高,在人類體育事業上,猶如杲日當空,光芒萬丈。一、民間武術的興衰起伏武術的本質是技擊。在歷史上一些戰亂年代,人們為了「保衛身家,防禦盜賊」,而紛紛習武。如在宋代,曾有北方匈奴、契丹、女真等各族南下侵犯中原,使黃河流域的廣大人民居安思危而習武自奮,民間的抗侵略鬥爭不斷興起。明嘉靖三十一年後,倭寇在東南沿海一帶大肆焚燒搶掠,江蘇、浙江、福建、廣東沿海軍民死於倭寇者達數十萬人,特別是閩浙沿海;據史料記載當時「許多村鎮、民眾紛紛自衛、竟築碉堡,習技擊,練鄉兵……,發揚了愛國精神」,起義軍為了組織隊伍,增強戰鬥力,在民間廣設壇、館、場教民習武。在清代,國難當頭,英國侵略軍攻佔定海,浙江沿海人民、民間武術團體黑水黨等與定海駐軍聯合禦敵。又如廣東三元里抗英鬥爭的頭領多是練武之人,而鬥爭又推動人民練武。清代義和團光在天津就有二、三百處壇口,五萬多人習練武藝,準備殺敵。還有太平天國、小刀會、白蓮教、天理教等民間政治組織也開展武術活動,壯大自己力量。這真是「太平文字貴,亂年武藝強」。近代武術家張桐說得很確切:「技擊是武術的靈魂,沒有技擊的內容,武術就不能生存和發展。」亞武聯主席徐才也說:「有搏擊才有武術」。在新的朝廷政權剛建立時,有些統計者害怕敵對勢力的破壞、顛覆,對民間武術持抑制的禁武,限制真功夫的傳播,嚴禁民間宗教和秘密結社等活動,並採取了各種鎮壓措施。往往在這種時候,民間練武出現了低潮,武術的練習、傳播轉入秘密、小規模。這些武術傳人不怕嫌疑,冒著殺頭坐牢的危險,把武術這一國粹保留下來,但授徒之嚴,不是得意門生,難以得到真傳。這裡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一是「真功、絕招」有關拳家的勝負、甚至生死存亡;二是許多武人靠武藝為生,以「真功夫」為本;三是為了技壓本門本派,保持掌門人的至高威望;四是防止傳給匪人,影響本門本派的聲譽和社會安定。因而傳藝時往往留一手,難怪人們說武術到現在是「碩果僅存,失傳極多」。但在整個武術長河中,也有那些武術奇才,他們退出江湖,改名隱居,潛心研究武術真謗,創造出新的拳種、絕技,為中華武術的完整發展增光添彩。如陳旺廷解甲歸田後,閑來無事時,依《易經》陰陽之理而創造太極拳。明末武舉於七,因起義失敗遁入華嚴寺,總結實戰中的技擊成敗得失,外師造化內加領悟,創立了螳螂拳,等等。總之,武術的興衰與時代的需要有密切關係,她給了人民幫助,人民是不會忘記她、拋棄她的。二、民間武術豐富多彩人們為了克敵制勝,經過無數歲月,無數的武師竭盡畢生的智慧和精力,創造了許多行之有效的拳械招式和練功方法。到現在儘管失傳了許多,還是萬紫千紅、百花爭艷。據《浙江省武術拳械錄》統計,我浙江省有六十四個拳種,一千二百六十三個套路。從馬來西亞精武會現存的資料來看,有黃河流域派、長江流域派、珠江流域派的二百九十七個套路的拳械。在一九八三年起的三年全國武術挖掘整理活動中,山西省就挖掘整理出六十五個拳種,三千多個套路,錄製了二十六個小時的老拳師和稀有拳種。可想而見全國民間流傳的武術門派、拳種和套路之多。民間武術不同風格的形成與當地地理、氣候、風俗、文化有密切關係。如:大劈大掛、吞吐伸縮、長刁遠擊、脆如鞭打、運動激烈、布局開闊的通備拳流行在北方。架式縮小、以手為主、原地轉動、以求適應在狹小的船板上活動的船拳——浙江南拳,傳播在浙江水鄉。在古代哲學思想為指導的內家拳八卦掌,其招如同行雲流水、周身一致、剛柔相濟、一氣貫串、姿勢連綿,取義於《周易》中「剛柔相摩、八卦相盪」運動不息、變化不止之理。出自山區的梅山拳,套路短小精悍,手法剛烈多變,有「來如暴風驟雨,去如風捲殘雲」之喻。苗家山寨在高山峽谷,古代猛獸成群,苗族的蚩尤拳架勢兇猛,套用禽獸爭鬥的動作為技擊手段。含有宗教哲學思想的通背拳,以巧取勝、身手靈活、隨意而進、隨力而走,取之以力、用之以力,空而不空、不空真空、動而不動、不動則動,有剛柔進退之妙,虛實閃躲之法。八門拳即以三國時諸葛亮的《八陣圖》為依據而創造的拳法,亦即「開、休、生、傷、杜、景、死、驚」八門。具有動物形象的蛇拳,主要特點是:柔、快、冷。六合拳要求做到動如游龍,定如卧虎,迅如狡兔,靈如猿猴,輕如雲鶴。發源於武當山,具有道家思想的自然門,重擊打,重「精、氣、神」的訓練,它施以利用,動哪有哪,無中生有、任意所為、既有長腿出擊,又寓短手自保,無一處不可打擊,無一處不可防守,練功即是練氣,意到氣到、剛柔相濟,一任自然,出自道家的「道法自然」。還有如同陀螺一般卷地而來的「螺旋拳」,以跌、撲、滾、翻動作為主,擅長各種卧地進攻、倒地反擊的地躺拳,以醉漢的形態迷惑敵人暗藏打法的醉拳……。民間慣用的武術器械往往是就地取材,使許多日常的生活、生產用具變成健身禦敵的武器,如竹桿、木棍、長凳、煙桿、笛子、筆桿、銅鈿、鐵扇、鋼針、鐵鍬、扁擔、鋼叉、馬架,甚至柴棒、石頭等。許多拳的來歷往往附有神奇色彩的故事。如:內家拳,據《寧波府志》記載:「……起於宋之張三峰,三峰為武當丹士,徽宗召之,道梗不前,夜夢元帝,授之拳法,厥明以單丁殺賊百餘,遂以絕技名於世。」八卦掌,據翁同和說:「八卦掌師祖董海川力大過人,曾在九華山遇道指點,創立八卦掌,他力克群雄,為人坦直,堪稱武林雄傑和師表」、「他有弟子五十六人,個個武功卓絕……」。內八卦,傳說開山祖師為和尚、道士、儒士,即僧道儒傳藝,和尚傳的是翻掌鐵襠功,道士、儒士分別傳授武功與散手。戧拳,由明末戰將曹登寅所創。據傳曹在作戰時負傷,乘舟渡長江時,老船公一手掌舵,一手持繩索,帆順風轉,帆隨桅繞,船隨浪進,時而順浪,時而逆浪,船桅三折戧,船身三轉向,順利安抵彼岸後,曹登寅依據武術原理,採用「舟旋而進浪,折戧而避浪,依浪而轉向,乘浪而前進的方位創出戧拳。傘拳為清朝康熙年間嘉興竹里太平寺禪師隱 然和尚所創,他原是農民起義義兵,身懷絕技,武術高強。起義失敗後隱姓埋名,在太平寺落腳。一日出外化緣,行至海鹽錢徑,見一群匪徒光天化日搶掠百姓,隱然毅然單身與匪徒搏鬥,用雨傘為械,所向披靡,眾徒不敵,四散逃亡。隱然歸來後,創造傘拳。龍虎爭巢拳,相傳晉代丞相葛洪辭官後曾在幕阜山煉丹,此地岩壁千仞,奇峰聳立,樹木參天,一次葛洪面對深澗靜坐養神,猛見崖腳下有一猛虎正注視一個洞穴,穴中突然簾出一條巨蟒,頭大如斗,身軀似大樹,同猛虎展開一場惡鬥,巨蟒的蜿蜒升騰,猛虎的跳躍翻撲,使葛洪悟出了其中的奧秘。葛洪經過了許多個通宵達旦的揣摩,將平生習練的精湛武功與所觀「龍虎鬥」的動作融為一體,創造了「龍虎爭巢拳」。據傳說,自然門是有一「散人」在峨嵋山金頂教人猴武術,根據「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結合人猴學武極高的天賦而創造的。而後人猴復人後萬里訪賢徒,傳與杜心五,由杜心五發揚光大,故事出奇感人。白鶴拳是福建福寧寧方七娘所創。方七娘自幼隨父習武,盡得其技,成年後,見白鶴振翼有力,走跳輕盈。遂模仿白鶴引啄銜毛、伸頸覓食、經脖歇息」等形態,揉入少林拳法中創編而成。等等,傳說往往帶有趣味性、哲理性、吸引力。我國的少數民族有許多是喜愛武術的,突出的有:德昂族的左拳出奇制勝、靈活多變。景頗族人說:「男人一把刀」、「不會練刀就不是男人」,「文蚌拳」一類刀術是花樣刀術,姿勢優美大方,主要是作表演,對身心健康,強壯體質很有好處,另一類是「彪贊拳」刀術,攻防性強,步伐變化多,速度快,剛柔相濟,身姿是全蹲、半蹲或跳蹲,刀禿頭,沒有刺刀動作。水族武術文娛性較突出,很多武術動作驚險、嫻熟。傣族的傣拳約有一百多個套路,早在唐朝時就有「白衣沒命軍」,已是南詔最精銳的作戰軍隊。據《滇略》說「……男女勇健,走險如飛。」注重基本功訓練,要求手步靈敏、判斷準確,有兔子般的聽力,鷹一般的眼力。象形拳豐富,有白象舞拳、孔雀拳、喜鵲拳、卧虎翻樁、象牙拳、花鷹搓腳拳、抓灰拳、金雞拳、馬鹿拳、鴨形拳、跳蚤拳、虎拳、貓拳、打狗拳等。福建的畲族在春秋戰國時就學練武術,世代相傳,有出色的拳械和神奇的傳統,明嘉慶初年,雙華雷烏龍,拳技高超,百人莫敵,有力地保護了本民族的權益,其妻功法也不低,有石磨當扇搖的功夫。每逢農閑,全村男子拜師練拳,經三個師傅,才算出師。畲族拳特點是步型穩固、緊湊樸實,進攻多用肘,守用臂和掌,幅度小,少用腿,少跳躍,發勁以勁催力,常發聲助威。土家族人民歷來尚武,大都生活在崇山峻岭,今土家族的「十二埋伏拳」,就是設卡捕獵的一套古老拳術,現今練的指功「一著膠」功就是當年戰國時楚人鬼谷子的「鬼穀神功」,功成二指如鋼鏟。史載自乾隆光緒年間,永順縣土家族中武舉者達廿三人。土家族武術多短打近攻,動作迅速,拳勢猛烈、剛勁有力、以聲助力。聲有「嘿、哈、噫、咦、噠」五音,五音通五臟,以音練功。湘西山高林密,習武者要求在狹路,絕壁、險峰之處克敵制勝,故土家族武術樁功紮實,落地生根,有拳打卧牛之地的特點。現統計有一百六十二個套路。練功方法系統完整。特色器械有八角拐、宮天梳、吊腳針、小鐵環等。苗族的「舞吉保」,尊重祖師,注重禮節,善用粘勁,崇拜「神打」,它反映了苗族人民謙虛謹慎的優良作風和多種崇拜的風俗特點。獨特的器械有:棒棒煙、鉤鉤刀、連架棒、竹條鏢等。防多於攻、防先於攻、防中有攻,注重樁功,動作嚴密,拳型緊湊、活動面小,反映了苗族人民長期生活在高山深谷的地區特點。壯族的壯拳動作驃悍粗獷,形象樸實、功架清楚正確,沉實穩健、拳勢剛烈,多短打、擅標掌,少跳躍,行拳時使用壯語發言,借聲、氣摧力。蒙古族的摔跤盛行在北方大草原已有千餘年的歷史,它要求運動員手腰腿部動作協調配合,在對抗中充分顯示自己的力量和技巧。回族多出武術家,拳種也是豐富非常,有十路彈腿、回民七勢、回回十八肘、護身拳、通備拳、白猿通背拳、八極拳、八門拳、八門駟拳、陰把槍、查拳、心意六合拳、環子捶、湯瓶拳、十三太寶氣功等。總之,少數民族的武術富有特色,創造性強,注重基本功和內功的訓練,是我國武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搏鬥直接影響人的生死存亡,為了實施技法而產生了眾多的威力巨大的功法。在攻擊為主的有鐵沙掌、珠沙掌、鐵頭功、鐵腿功、鐵膝功、推山掌、龍抓功、拈花手……;以抗打擊為主的有鐵布衫、金鐘罩、排打功、蛤蟆功、鐵襠功等;還有練輕功的跑簸籮功、跳坑功、跑板功、跑弓房等;練身法步法的滑步辨招功、空手入白刃、梅花樁功、穿廉功等;專練眼的夜視功、觀目功、不瞬功;專練耳的聞錢鳴功、閃沙包功、聽彩條功、鳴天鼓功等,練內功的多種樁功、靜功、易筋經等,其他還有柔骨功、翻騰術、斂陰功、布袋功、井拳功、揉球功、木人功等。武諺有云:「拳無功,一場空」、「功夫為根本,拳械以致用」。所以民間各拳種都非常注重武功,不同的門派拳術往往還有自己獨特的練功方法,如:鷲拳的鑽長凳,土家族拳的「一著膠」,背牛功,心鶴拳的彈臂,地術犬法則有八磅錘擊脛骨,三十六閑手要求初學者注重練十二纏絲,盛氏武功的功法有「健身三式」、「四把勁」、「壯勁功」等。有的拳種功法比較系統,如「土拳,首先練樁法,提氣練功;再練箭樁與柔韌;第三練輕功與吐納術;最後練拳功與掌功以及策手與散打格鬥。練功的方法也比較多,腿功有拔腿鏟樹、踢磉、腿上綁鉛瓦等;練上肢力有卧虎伸筋、卧牛啃草、舉石擔石鎖等;練腹部力有倒掛金鉤等;練樁功有抱岩執子等;練爪功有水裡抓瓢法、提樁等。土家族練拳頭功、指功、抗打功、頭功等均有獨到之處。攔手門的打樁、靠臂、打沙袋、捏罈子、抖大杆子、甩鐵鏈子,主要目的是使手、臂、胸、肋、胯、腿等各部位能經受得住衝擊。少林五祖拳的主要練功方法有舉石擔、拋石錘、踢石球、鐵沙掌、鐵臂功、對擊法等。龍尊拳功法、特技和技擊訓練有:站樁、打千層紙、鐵沙指、「三戰」訓練法、鐵肚功、梅花針、百戥錘等。巫家拳傳統練功方法為爪功、羅漢功、輕功。特點是:氣功與武術相結合,以意上氣,以氣上力,使功勁上於手足或手足之外。巫必達能在十步之內,手指銅鑼而銅鑼嗡嗡作響,這便是手外之功勁。自然門的練功方法較多,擇其要者有:1、矮襠走圈,一步一手,手成虎爪,自胸內圈出,是練氣法門;2、子母球,鐵制大小兩球,活步制敵步法配合手法;3、沙包,四層帆布園形沙包,內裝二十多斤綠豆大鐵沙,習五指抓扣之勁;4、虎口棒,木質,長四寸六分,直徑一寸九分,兩虎口轉動糾捏,練虎口勁;5、三角樁,在樁上以步法竄穿遊走,配合腿法掛掃鉤撒,習臨戰制敵之功;6、走籮筐,內裝石塊百十斤,習者短襠沿籮筐邊緣緩行,石塊漸減,步法漸快,至空籮快走,轉換自如功成;7、上樁功,為練內膜之氣的重要法門,胸承木樁上,身體懸空,四腳張開功成時背上置重物,仍談笑自若。八寶拳練功方法有:丹田功、周天搬運功等藏精蓄氣的養身功;有鐵肚桶子功、大力鷹爪功、羅漢鐵頭功、混元一氣陰腿功等硬氣功之法,還有五行追魂奪命手,點打三十六秘法和閉穴解穴四春十二手等氣功特技,八寶門還有練功秘方、迷悶香、迷魂散等秘傳藥方。有些拳種注重練氣養氣。如:文聖拳以調息入靜,養氣練意為功法、拳法的根本,以意行拳、引氣,以氣催力,氣到力到,意氣力結合。形意拳要求「心意誠於中,肢體形於外」,內意和外形高度統一,「形隨意轉」、「意自形生」,養氣練氣並重,橫直勁並重,剛硬與柔化並重,以內練氣血,外練形體,內外相結合的方法來增強健身和內功的作用。萇家拳,在徐霞的《萇氏武技書·序》中云:「然其書言,拳技主於養氣,務使氣藏於腹,精神合一,氣力乃成。」清拳出自佛門,因而講究禪功,以禪定調心法、內心靜化法、氣斂入骨法、靜修內運法、大力千斤法、睡功調身法等來達到「動以練形,坐以養心」的目的。五童氣功拳以練功、練氣、練意、練心、練神、練力、練精、練德、練陰陽、練剛柔、練周身、強筋骨、壯筋骨、壯氣健神等內練為主,外練為輔,內外兼修。自然門不重一招一式而重「精、氣、神」,它練功即是練氣,練氣亦是練功,以意導氣,以氣為歸,意到氣到,意止手止,一任自然,輕而有根,軟而有硬,隨意所加,無所不適。還有些拳種甚至只練功而沒有套路和固定的招式。如內八卦就是練功不練拳、拳功不重套,以練功為主,以氣力為基礎,以泄為輔;有防、躲、閃為主,後發制人,不招不架,身法靈活自然的特點。意拳也沒有套路和固定的招式,重在實踐,練功方法有站樁、試力、走步、發力、推手、散手、打沙袋、劈刺、長桿練習等。各拳種的招式結合自己特點的練功方法,就使得該門武術的威力如虎添翼;特別是許多優秀拳種,往往是內外勁都練,功靜功兼修,軟硬功兼備,技擊養生並存。三、民間武術培育英才振奮民族民間的武術流傳,不但強化了中華民族的機智、勇敢、勤奮、樸實、吃苦、耐勞的精神,同時在我國歷史上,人民通過練武還哺育出了許多英雄人物和國家的有用之材。他們在建功立業、保家衛國、聲張正義和反黑暗勢力的鬥爭中起到了重大作用。如家奴出身的霍去病,少年時練武十分刻苦,長大後在抗擊匈奴的戰爭中表現出智勇雙全的軍事天才,貧苦出身的岳飛從小練武,精通十八般武藝,在抗金戰爭中他的「背嵬騎」部隊,因受過特殊的武術訓練,特別英勇善戰。東晉時期傑出的軍事家祖逖,在青年時和好友劉琨聞雞起舞,一同練武,後來在出兵北伐中愛護百姓,愛護部下,作戰機智勇敢,常打勝仗。明代餘姚的民間武人邊城,力量神奇,武藝精熟,懲大盜還人妻女財產,後隨軍西征立大功,而後不當官不領賞而不知下落。在春秋戰國時期,男女老少廣泛習武,劍術普及民間,如《管子》記載,因吳王好劍,吳國許多百姓身上留有斗劍的傷痕或瘡疤,人們甚至把生死置於度外。在《吳越春秋》中就生動地記述了一位著名女劍術家高超的劍術和劍術理論。為越王勾踐的強國之策和短兵相接的戰術作了很大的啟示。許多農民起義的領袖如:竇建德、黃巢、唐賽幾、劉六、劉七、李自成……,他們都深得民間武術之精華,為反壓迫的正義鬥爭作出了卓越的貢獻。金末農民起義軍紅襖軍女將領楊妙真,自稱:「二十年梨花槍,天下無敵手」。在《太平天國野史》中記載:「洪宣嬌『解衣從馬,出入清軍,刀術妙速,一軍駭目』」。在《上海小刀會起義》里記載著「女中英雄周秀美,大紅褲子小緊身,手拿大刀百廿斤,塘灣橋上殺四門」的歌謠。元朝浙江餘姚有一個叫阮來成的起義軍首領,武舉出身,身懷絕技,武藝高強,一面為「強頭」,一面又考取進武士,引出「前門報進士,後門捉強盜」的故事。在中國共產黨的軍事家中精熟武藝的也不少,如劉伯承、粟裕、羅瑞卿、劉伯堅、肖勁光等,特別是賀龍,從小苦練武藝,兩把菜刀起家革命;許志友自幼習練少林武功,苦學飛檐走壁,練就鋼筋鐵骨,一身武藝,曾手握鋼刀,五入敢死隊,帶領勇士,殺得敵人聞風喪膽,為建立新中國立下了汗馬功勞。周恩來在南開學校讀書時對武術興趣很濃,他不但在學校學武,還跟八卦大師韓慕俠學武。……,在我國歷史上,為正義事業而英勇鬥爭的習武之人多不勝數,是民族精神的體現,武術造就了人不怕艱難困苦、敢於鬥爭,善於勝利的精神。當一個朝庭的政治穩定,人民安居樂業時,武術的作用則重於健身強體,保健療疾、修身養性和表演娛樂。我國曆來就有崇文尚武的風俗,認為學文習武是可以相互促進的。如孔子授業的「六藝」中就有「射、御」二藝是屬武藝,而「禮」中的射禮,「樂」中的武舞更接近體育。古訓云:「有文事者必有武備」,一貫超脫世俗,返歸自然的莊周愛好劍術近於發瘋。清初顏習齋不僅是傑出的文人、教育家、思想家,而且又是一位注重武藝、精通技擊的武術家,他曾遠跋千里之外,學擊劍之術於塞北,與勇士角斗而勝焉,他大聲疾吁:「文武缺一豈道乎!」又說:「常動則筋骨竦,氣脈舒」。唐代大詩人李白好學劍術,也好學仙修真,因而他的詩歌充滿豪氣,富有浪漫主義色彩,被人們稱為「詩仙」。宋代科學家沈括練劍著書,通宵達旦振精神,他的《夢溪筆談》被稱之為我國科學史上的里程碑。元代小說家施耐庵精通武藝,功力深厚,寫出了我國文學史上的不朽的經典小說《水滸傳》。又如近代朱鴻壽業醫習武留心得,鄭玉昆精畫又好武,范亦光書法之餘操龍形劍,相聲大師侯寶林每天練太極拳、舞劍幾十年如一日。這正如毛澤東在《體育之研究》中說的:「體者,載智識之車而寓道德之舍也」。由於在武術搏鬥中難免有損傷需要醫治;中醫有「上醫醫未病」之說,武術可起到防病強身;又由於在一些拳種的練功時常用中藥內壯增力和湯、酒劑外洗舒筋活血,更有些門派用「迷魂藥」之類的中藥,或是毒藥克敵取勝,還有在打擊和抓拿要害部位的成功,促使一些武術家研究穴位經絡、筋骨關節、中藥性味;所以出現了不少精通中醫骨傷科的武術家,近代有王子平、沙國政、鄭懷賢、狄兆龍、魏金山、朱國富、費隱濤等。武醫結合,亦為苗拳的重要特色,眾多武林高手,同時又是名醫,清末鳳凰廳的苗族拳師麻老苗,就以治傷科而馳名,古大苗族拳師石老三,也以治顱骨骨折、服挫傷、腦震蕩及其後遺症而享有盛譽。由於眾多武術家的世代鑽研,創造出了有神奇效果的治傷妙方、推拿方法和內功治病等,促進和豐富了中醫學。可謂文武之道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民間武術哺育出無數俠士武英,而他們又開拓了廣闊的武術天地,是中華武術的精魂。其中有戴龍幫的心意拳,陳旺廷的太極拳,郭雲深「半步崩拳打天下」的形意拳,「楊無敵」楊露禪的楊式太極拳,劉百川的「江南第一腳」,董海川的八卦掌,「賽活猴」孫祿堂的孫式太極拳,「花蝴蝶」常東升的摔跤,「津門大俠」霍元甲的迷蹤藝,「神腿」杜心五的自然門,馬仰元的「醉八仙」,米連科的青萍劍,李樹文的神槍,李景林的武當劍,「燕子」李三的輕功,王薌齋的大成拳……,群星璨燦,枚不勝舉,還有更多的武林人物,他們默默無聞地為武術增光添色、充實發展獻出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四、中華文化對民間武術的影響和武術在人們的生活中由於我國古代愛好武術者廣泛存在於社會各階層,大家為了提高武藝,都在結合自己的知識和智慧,所以武術中融會了哲、佛、道、醫、儒、文、藝、德、美等中國文化的各種成分和要素,在武術的內部結構和外部形態上進行著「形」和「意」的交融,使中華武術變得絢麗多彩、充實完善,她那豐富的內涵和千變萬化的招勢足以陶冶人的情操。中華武學並非膚淺的賣弄拳頭,而是確有深厚功底的文化傳統。綿延數千年而不衰的中華傳統美德養育和熏陶了一代代中華民族的優秀兒女,同時也主導了練武大眾的志向和風氣。中華民族歷來就有愛國愛人民、真誠友誼、敬老愛幼、尊師重道、言行一致、謙虛好學、勤儉樸實、有志氣有恆心、臨大難而不懼、自強不息,英勇無畏的優秀道德。武術界也是歷來尚武重德,要求「欲練武,先修德」。如《武德小吟》說:「武旨端,積精健體,衛國防身;武風正,謙虛謹慎,練武練心,武志堅,從善抑惡,永向光明;武學勤,拳不離手,朝演夕練;武藝精,熟能生巧,藝高膽大;武紀嚴,不鬥兇狠,遵規守紀;武師慈,愛徒授藝,循循善誘;武德良,尊師重道,敬長愛幼。」又如《授拳十戒》:「狂;賭;橫;滿;盜者不授;不誠,不義;貪財;好色,欺弱者不教。」精武體育會提出:「智、仁、勇」三育並存,訂有「會員守則十條」,愛國武術家霍元甲把「愛國修身、正義助人」作為行動的準則。明代內家拳的「五不傳」,「少林寺習武武約「十條,以及各門派、各拳種幾乎都有自己的道德規範、守則戒律。我國是非常重德的國家,道有道德、釋有功德、儒有品德、醫有醫德、社會有公道、家庭有倫理道德、武也講武德,無德不立;因而武術界提出「尚德不尚力」、「恃德者昌,恃力者亡」、「藝高不壓人,功硬不欺人」、「寧可先挨打,絕不先打人」。在武技上講究「守主從攻」、「捨己從人」、「以柔克剛」。在相遇時「言必稱三,手必成圈」、「勿恃拳,多恭謙」。在師徒關係上講「徒弟技藝高,莫忘師父勞」、「嚴師出高徒,重道得真諦」。言行要求「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己諾必誠」。學武目的明確,「大雁高飛,不是為了炫耀翅膀,英雄學武,不是為了他人讚揚」、「練武不為逞強,目的在於健身」。同時還提倡「尚俠取義」、「路見不平,拔刀相助」、「除貪卻妄,劫富濟貧,為民除害」,具有正義感。在二十年代,不做「東亞病夫」,提倡國術禦侮,強種強國的呼聲很高,全國各地開辦國術社甚多,助剿槍匪,保衛桑梓,使後來許多得力於練武之人走向愛國抗敵的前線。現在有些地方,把練武場上的頑強拼搏精神與學習文化知識的刻苦勤奮結合起來,把武德教育與《小學生行為規範》、《小學生守則》相結合,促進了少年兒童德、智、體、美、勞五育全面健康地發展。各家各派的拳名和各式各樣招式的名稱豐富多彩。如:太極、八卦、陰陽、五形源於中國古代哲學。八仙、羅漢、金剛、韋陀來自宗教傳說。閉脈、點穴、卸骨、擒拿必究醫學。攻防、虛實、引誘、奇正的戰略戰術有關軍事韜略。虎、猴、蛇、鶴、犬、鴨、雞、狐、鷺鷥、螳螂象形於動物。冠以武當、峨嵋、連城、趙堡、梅山、鳳陽、青田、括蒼的拳名出自祖國一方地名。岳家、巫家、萇家、祁家、陳式、楊式、燕青、武松為紀念創始人之功跡。菊花、桃花、梅花、荷花象形取意。壯拳、苗拳、傣拳、瑤拳、侗拳、畲族拳為一個民族的代表拳種。古代有不少拳譜,文字簡潔,形象生動,念起來長精神,用起來增氣力,每個動作名稱都用四個字的如:雷雞拳、六雲鶴、雙匹馬、中山戰、小練拳、大黑虎瓣、蛇拳、斧劈老君堂拳、八仙劍、宋江拳、鷺鷥拳、蟒形拳、龍虎梅花拳、蠍子短打拳、武當太乙五行擒撲拳等,特別是小翻子拳(二)的拳譜里每個招工名稱都用一種動物的動作名之,如:猿猴洗臉、雄雞報曉、青龍鬧海、狸貓上樹、餓虎撲羊、鷂子鑽雲、鯉魚擺尾、雄獅抖毛、大蟒盤柳、餓狼掏心、喜鵲登枝等五十四個各種動物象形的名稱。以七言詩句為動作名稱的有:楊家選手、小羅漢、大羅漢、十路查拳、霍家迷蹤藝、十路查拳的前三路、金裝鐧,尤其是傘拳更是別具一格,每一招式都用兩句七言,既有動作形態的概括又有作用意義的解說,使習者易明易精,如:……4、龍飛鶴立點西門,傘似蛟龍猛飛騰。5、純陽背劍傘刺斜,馬步高坐力不歪。6、青龍探爪刺中盤,刺點胸腹敵膽寒。7、伏虎藏龍刺下隱,終然不死閻王請……」,共有四十六個招式。還有用岳飛的「滿江紅」作拳譜的套路。民間許多流傳的拳譜給人以文學的享受、知識的充實、愛國思想的感染。拳名的數字也很豐富。如:一路連環拳、二翼四項拳、三路眉毛棒、四門板凳花、五虎下山拳、六合鷹爪瓣、七星螳螂拳、八卦游身拳、九龍滾水拳、十打四門拳、十二路潭腿、十三太保、十八板凳、二十八宿、三十隻扣手、三十六跌打法、四十八打少林拳、五十四式梅花螳螂拳、六十四掌、七十二招追魂拳、百花錯拳、千家打等;在岳家拳里套路名稱都以數字冠之,如:一字拳、二連拳、三門樁、四門架、五法、六合、七星捶、八法、九連環、十字樁、十二宮、十八錘、四十八連折手。這樣不但招數清楚,含義突出,而且富有趣味。武術的技擊和健身還具有生物力學原理,如:四兩撥千斤、順手牽羊、以橫破直、螺旋勁等。武術動作的舒展緊湊、迅捷緩慢、剛猛柔順、起伏曲折、動靜交替,結合內在的象形寓意、蓄勁運氣、意氣力合等內外高度統一協調,使身心全面得到鍛煉、趣味性強、知識面廣,學武使人多面受益。古人云:「劍舞書畫,技藝相通」,又云:「拳起於易而成於醫」。武術中「精氣神」的思想及「剛柔相濟、動靜結合」辯證關係廣為文學、藝術、戲曲、雜技、舞蹈、書畫、雕刻等多門藝術所吸收。如:唐代大書法家張旭觀公孫大娘舞劍器而得其中,因而書法大進。武術套路表演時的形神兼備、氣韻生動、意境深遠在中國的繪畫中也同樣追求,如宋代袁文說:「作畫易而神難,形者其形體也,神者其神采也」,近代黃賓虹也說:「畫者能奪得神韻,才是真畫,徒取形影如案頭盆景,非真畫也」;南齊謝赫的「六法」中第一法就是氣韻生動;現代美術家姜今在《畫境》中說:「中國傳統的構圖學,它不是從抽象的形的概念出發,而是從『意境』出發,它講究『情』,著重於事物的內在聯繫,從而獲得優美的藝術形式」。「大武舞」是武王克商後的大型舞蹈,它把戰鬥中一些成功的武打招式表演在歡快的慶祝活動中。宋代盛行賣藝及表演性的花套武術,有記載說:「百折連腰盡無首,一撒通手皆是手」,儘管「雖是只好看,上陣無用」,同樣深受人們的歡迎。近代有江湖藝人表演釘床破石、腹壓雙噸、胸腹斷鋼絲、鐵鏈,刀砍不入、劍指斷石,手摸煨紅的鐵鏈等絕技。雜技中有扛鼎、走索、蹬技、躥圈等武功。許多少數民族在節日里以表演武術為娛樂節目,於是便產生了「花刀」,它動作輕快舒展,這種花刀可演化成刀舞,賦予勞動、戰鬥、歡慶等生活內容,從而使刀舞成為表達思想感情的藝術手段。民間許多地方盛行舞獅、舞龍、走高蹺。在福建泉州民間甚至連喪葬也有武技表演。武術運用到戲曲中,開拓了武打戲;民間藝人不斷地吸取武術中的招式、功夫,如京劇宗師楊小樓就具有八卦、形意、通臂拳的功底;戲曲藝人號稱「活武松」的蓋叫天,老生馬連良的武功也是很深的。在我國許多地方的廟會上有武術活動,在浙東一帶祖輩的時候也盛行迎神賽會,當時民謠道出蘆城廟廟會盛況:「二月十九蘆城廟,黃花閨女都趕到,光棍老漢雙腳跳,勤力媳婦飯勿燒,若有一個勿趕到,頭痛癆髮腳筋吊」,突出的是烏山、崔陳兩大拳派在廟會期內比武,當地俗話叫:「放賡場」,稱為「拳、腿、摔、拿都上,棍、刀、槍、耙齊使」;通過廟會比武,勝者可以分別獲得二級拳師,一級拳師及最高級的「拔尖子」的稱號。比武有規則,死傷無怨言,比者勇躍,武風甚盛。這種英勇無畏、敢於鬥爭的精神,在抗日戰爭期間使這裡產生了四明山抗日革命根據地、浙東抗日游擊隊。「習拳的主要目的首先是健身,其次是為尋求理趣,再次為自衛」,這是大成拳宗師王薌齋對練武的認識。武術的強身保健不但是通過外練筋骨皮,使筋骨強健,而且是結合心意,運化內氣,導引經絡,使內臟機能增強、體質得到改善。拳諺說:「丹田是氣海,能吞銷百病」。太極、形意、八卦等內家拳尤重「內練精氣神」。螳螂拳里的六字訣,結合「吸」字發聲,具有吐納治病的作用。少林五拳說:「各有其妙用,龍拳練精,蛇拳練氣,虎拳練力,豹拳練骨,鶴拳練神」,健身目的明確,針對性強。近來有人介紹練太極拳時結合意領小指治癒老年耳鳴效好。武術運動中的攻防意識和動中求靜,使人的精神處于振奮與寧靜的統一之中,從而增加了大腦活動的有序化。拳諺總結說:「呆坐氣血衰,運動精神來」。現代武術家費玉俠也說:「練武術是為了鍛煉身體,建設祖國,保衛祖國,切不可把練功和打架混為一談」;徐紀先先生也認為:「運動可以天天做,而武術卻不能用來天天格鬥」;徐谷鳴認為:「練武目的一是健身長壽無疾病,二是防身制敵;三是練武的藝術性與科學性的研究探索」。在我國漫長的封建社會裡,武術上至政治、軍事的最上層,下至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都在直接或間接的起作用,以至我國的文學藝術作品裡不斷地出現,在近些年更受人們的喜愛。如:武俠小說,數學家華羅庚說它是「成人童話」,像過去的《遊俠列傳》、《搜神記》、《虯髯客傳》、《水滸傳》、《七俠五義》、《史公案》、《彭公案》、《七劍十三俠》、《蜀山劍俠傳》等,現代港台著名武打小說家,金庸、梁羽生、古龍、陳青雲、溫瑞安等,他們的武俠小說深受人們的喜愛,其中有不少還翻譯到國外。在近代的影視片中,武打功夫片也占很大比例,它有很高的賣座率。武俠傳奇式故事早在我國民間廣為流傳。武俠文化除了有生動的故事情節、神奇的武藝展現、驚心動魄的鬥打外,還由於它體現了光明正大、抑強扶弱、匡扶正義、守信重諾、捨己為人的中華美德,體現了中華民族的英勇無畏、百折不撓、吃大苦耐大勞、大智大勇的精神,使讀者、觀眾大飽眼福、舒展心胸、豪情萬丈。我黨的領袖和許多軍事家從小就喜歡聽武俠故事、看武俠書籍,也許由於這些英雄形象鼓舞著他們不怕犧牲、不怕千難萬險,經歷幾十年艱苦卓絕的鬥爭,迎來了光明的新中國。千百年來武俠英豪的光輝形象一直在激勵著炎黃子孫奮鬥不息。五、推廣武術,造福人類所以,我國各地有許多人,把傳統的武術視為珍寶,終生習之、舉家習之、世代相傳,甚至還秘不外傳;有的門派傳武門規森嚴,如梅花樁拳的傳授,必須經過三年的考驗,有些地方練武習慣於晚上。在河北滄州、福建泉州、安徽淮陽、湖南新化、浙江溫州等許多地方習武成風,充滿豪氣,「在武術之鄉」新化縣,當地人嗜武入迷,素有「不會梅山功,愧為新化人」之說,不會武藝認為是一種恥辱。當前練太極拳者遍及國內外,只因它老少咸宜,強弱均適,溶健身技擊修心於一體,有人預言二十一世紀是太極健身的世紀。武術是中華民族的「土體育」,魯迅先生說過:「土的東西,正是國粹,武術就是國粹」。在一九零九年愛國武術家霍元甲先生赴上海嚇走英國大力士奧皮音,成立精武體育會,積極實行「以武救國」,決心振民疲,甩掉「東亞病夫」的帽子,實現「強種強國」的願望。二、三十年代,張之江先生棄官不做,倡導國術,和一批有識之士一起成立中央國術館,提出「強族救國,禦侮圖存」的口號;他常講:「國術是中國的國粹,中國獨有,它具有體用兼備的特點,是強身、強族、強國的手段之一……」,中央國術成立後,全國許多省縣也紛紛成立,破除了幾千年流傳下來的一些妨礙國術發展的門戶之間的陳規陋習,幾年之內,中央國術館為全國各地機關單位和各級學校輸送了大批全能的國術師資人才。為中華兒女興起了一項有益身心健康的體育運動。在此同時,精武體育會也在國內外成立精武分會,使精武會會員多達四十幾萬。辛亥革命後的幾十年,中國內患外憂,軍閥混戰,帝國主義列強侵略、人民受欺受侮,這個時候除上述兩大武術組織外,民間還紛紛學武,還有天津中華武士會、北京體育研究社、成都四川武士會等民間武術社團蔓生,武術在民間大普及,民族精神重新振作。一九五三年朱德委員長看了全國武術精英的精采表演後說:「……我就喜歡武術,武術有一種向上的精神,能長中國人的志氣」。中華武術豐富的內涵已越來越被世界各國人們所認識,國際奧委會副主席何振梁說:「奧林匹克運動的重要宗旨是促進人的身體素質和精神意志的協調發展,積極主張體育與文化的結合,武術是完全符合這一宗旨的。」被評為「美國功夫十傑」之一的徐紀認為:「西式體育項目只有『動』而無『運』,有商業價值,而無真正體育價位,而中國功夫卻是『動』與『運』的平衡發展,既可健身強體,也可修心調氣,所以中國功夫才稱得上精湛宏遠、博大深奧。『動』是指外形動,如動跳奔跑扭動等,而『運』指體內的運轉功法。至於『動』與『運』平衡協調,只有中華武術才具備。「當前武術發展較快的有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澳大利亞、加拿大、美國、英國、俄羅斯等國家,這與國內武術的再一度興起,國家的開放政策、影視書刊等文化宣傳,各國人民的友好往來有關。特別是近十幾年來,不但有全國性的武術比賽,亞運會也增加了武術比賽項目,而且各地有不少有特色的武術比賽和交流表演活動,有河南少林武術節、有武當的武術表演大會,有不少國際性的武術邀請杯賽、散打擂台邀請賽、全國軍警散打擂台邀請賽、全國革命老區武術比賽、精武體育會二年一屆的國際精武武術比賽,有些大的拳種也有自己的武術比賽或交流。繁多的比賽與表演活動促進了相互間的交流、普及與提高。建國後有隨黨和國家領導人出國武術表演,及單獨組團出國的武術表演,同時還不斷地派出武術名家出國傳藝,國外也有許多武術愛好者來華進修深造,武術專著及刊物的紛紛出版,武打影視的頻頻上映,全國各地民間武館、武校如雨後春筍,最近十大武術名師、中國武術百傑及武術段位制的評選,不但使武術推廣普及,而且使武術走向世界,造福人類邁出了可喜的步子。從歷史的觀點看,凡是民間練武興旺的地方,武林人物和傑出人材產生也多。正象孟子說的:「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易經》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艱難困苦,玉汝於成。古人云:「自古英雄多磨難,紈胯弟子少偉男。」我國的湖北黃梅縣,在岳家拳流傳至清朝光緒年間已湧現出武舉人、武進士多達三百餘人,其中有大元帥、大都督、大將軍、千總督等。湖南流傳這樣一句話:「無湘不成政,無湘不成軍」,從湖南這塊土地上誕生的那些著名的政界和軍界人物,幾乎都與武術活動有關。據地方志記載,溫州從宋朝開始到清朝為止,就湧現了武進士三百四十八人,其中有武狀元十三人(都出在平陽縣)。看來民間武術的振興有利於民族的強盛,人才輩出才能使國家富強。青少年通過練武強壯筋骨,養成機智靈活,促進身體健康成長,調節文化學習;更是磨勵意志,造就不怕艱難困苦,自強不息,奮發向上的精神。練武也有利於中老年人的健康和社會的安定。武術家費隱濤曾總結說:「武術可以幫助小孩糾正姿勢,使發育正常,幫助中年人增加勞動能力,使老年人延年益壽、松柏長青。」從現在的武術活動來看,武術還是溝通各國人民的橄欖枝。振興民間武風,振奮民族精神,發揚民族文化,把民間武術當作「現代競技武術」或是「校園武術」的母本,把民間武術當作武術走向世界的根據地。把「真功」、「絕招」發掘出來,把武術中的精華提煉出來,去掉盲目蠻練、體力勞動式的練武,找出規律性的東西,上升到理論,指導人們科學地練武,造福人類。
推薦閱讀:

人類文明是不是真的在進步?
太極拳是清朝的陳家溝人發明的,武當山怎麼不發聲?
中國有「政治正確」這種文化現象嗎?
竹子一般可以長到多高?
為什麼佔便宜會俗稱吃豆腐?

TAG:文化 | 武術 | 發展 | 民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