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 | 職場里什麼才叫「會溝通」
一個人必須具備清晰的思考能力與邏輯架構,才能駕馭語言、精準表達自己。「言之有物」的人,大家都喜歡;反之,很容易被判定為腦筋不清楚的人。
專欄作家 陳嫦芬 (資深國際投資銀行家,現任教於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我在課堂上喜歡問學生:「假設今天有十位不同領域的成功人士受邀來參加校園論壇,氣氛非常熱絡。你想這些大人物彼此間會聊些什麼話題?」幾次測試下來,大部分學生無外乎:「喔,您等會兒要談些什麼呀?」「您公司產業最近動向如何?」「您怎麼會來這論壇呢?」「您平日里習慣參加公開活動嗎?」這些回答充分反映了學生經驗匱乏及涉世不深,不清楚老道者如何開始「溝通」。其實,這個例子里的「溝通」就是簡單的寒暄。寒暄是人際溝通的第一步,是與陌生人對話時留下的第一印象,其中的分寸拿捏與個人平常的溝通素養相關,與自信心也大有關聯。學生問:「那老師在那樣的場合說些什麼呢?」我會直截了當地說:「我是第一次來這所學校,您呢?」「昨晚在音樂會遠遠見到您,來不及打招呼,昨天的演奏真是很好。」「最近看到貴公司的研究有新突破,真是恭喜!」這些談話都很得當,也暗示談話雙方均有不錯的素養。一個人必須具備清晰的思考能力與邏輯架構,才能駕馭語言、精準表達自己。「言之有物」的人,大家都喜歡;反之,很容易被判定為腦筋不清楚的人。「言之有物」,不僅指說話人能以清晰、易懂的方式傳達不俗的見解,同時也能使信息接受方輕鬆理解其想要傳達的內容,這樣才算完成了一個完整且豐富的「溝通」。有時我們常說某人「很會說話」,「會說話」是否等同「溝通能力很好」?若不是,兩者之間差異為何?「會說話」是指單方面夸夸其談、口若懸河。「好的溝通」是指發出信息及接收信息的人,透過不斷觀測、修正對信息的理解,再借著反覆回饋,確保彼此認知接近信息發出者預期的結果。所以,「好的溝通」包含表達、傾聽、觀察、解讀、準確分析信息並及時反饋意見。我們談過,職場是由人與事交互衍伸所形塑成的動態互動場域。有人的地方,就會有事;有事,就需要有人溝通、處理、化解雙方的誤解或歧見。換言之,事因人而生,人因溝通而聯結,溝通則因「表達」與「接收」而完成。雙方向的溝通最有效率。要想保證溝通質量,當事人必須負責把話講清楚,讓對方清楚他的意思,不產生任何誤解;同時也要負責聽明白對方話里的意思,不發生任何差錯。如果溝通一方把話說完即斷定對方已經明白,那便低估了溝通的複雜性;而聽的一方任由對方滔滔不絕地說,不適時給予反饋,也是在浪費雙方的時間與心力,甚至可能在事後種下更深的誤解。有效的溝通能縮小彼此間的認知差距,消弭可能產生的誤會。相較於辯論或談判,溝通更可以促進各方的相互理解;辯論是借著事理的清明與結構的嚴謹,讓對方服輸;談判則是綜合各方的利弊得失與優弱態勢,讓對方接受我方所設的協議條件。辯論與談判的成功,都要奠基於紮實的溝通技巧。讓我們仔細看看溝通的完整流程:一方腦中出現一個意念(念頭),將其轉化成信息,再通過表達,讓另一方接收信息,並在腦中轉化成自己的理解;這還沒結束,好的溝通需要接收的這一方通過複述或是其他方式,將所理解的信息回饋給信息的發出方。這時候接收方可能會說:「喔,我懂了,你的意思是……」根據回饋,發出方才有機會修訂被誤解的部分,補充、校準、再修正表達。這一段「複述回饋、修訂、複述回饋…」的循環機制,需要雙方重複數次,直到發、收信息的兩方都確認無誤,溝通的流程才算完整。「溝通」的過程其實很不簡單。從發出方意念的出現,到接收方意念的建構,期間至少執行了兩次信息在腦中轉化的程序。其中,信息發出方第一次的信息轉化過程(將意念轉成語言)誤差越小,就越能正確表達;接收方的轉化過程(將聽到的語言轉化為自己的意念)越是精確,便越能重現原意,溝通效果與質量更好。有時候我們說「我跟某某人講話很搭、很有默契」,就是指這整個溝通過程順暢完整,有具體收穫且讓人感覺愉悅。這樣,我們得出一個結論:「溝通」是雙方「動態傳遞與接收信息」的過程,透過互動校準,讓信息在對方意識中精確重現。雙方應該共同承擔溝通結果和質量是否優良的責任,也應透過良性的互動,爭取達成原定的溝通成果。回想一下:記憶里溝通不良的經歷,是不是因為忽略或是簡化了「溝通」的細緻步驟而造成的呢?照著「溝通」的完整流程做,可以減少各說各話、莽撞插嘴、胡塗錯聽、打斷他人講話、吵鬧不休甚至心口不一的情境。多數人都是理性的,我們要學會通過反覆校準,確保信息的真義精確傳達。溝通切忌輕率臆測。我們常說「眼見為實(Seeing is believing)」,其實不然。我來舉個「眼見不足為憑,真相可能不只一個」的例子。
(一半圖檔浮現)你看到了什麼?一堆散放的字母塊?
(另一半圖檔浮現)現在看到什麼?
是不是跟原先以為自己看到的差距很大?通過這個例子,你是否意識到了在沒看到全貌前,過早做出判定很有風險呢?所以,見到旁人做事,不要隨意評斷或議論,應靜心探查原委。這是溝通的基本紀律,以開放的心接收進一步的信息,直到了解全貌。我們把這個實驗應用到職場情境,得到幾個心得:首先,在尚未認知事情全貌之前,切勿過早判斷,避免誤己、誤人、誤組織!這是初入職場的上班族易犯的毛病。其次,向主管報告或與同事討論時,最好專註在描述自己所知的事實;即使對特定內容有自己的觀點,我也建議等到主管問起任務相關信息時,再闡述個人觀點,避免恣意發揮議題外的個人意見。我剛入職場時,曾因急於表現,把查知的事實與自己的論點攪和在一起,彙報給主管與同仁,在溝通中也未清楚說明,以致團隊信息流動時造成了混亂。其實,應該把「已知事實」與「個人意見」分開表述,才能清晰論理,供主管參考,以做出優質判斷。另外一種忽略「完整溝通流程」的情況,是不知該當如何校準自己對信息的理解。在工作中,你是否曾經閃過這樣的念頭:「我是這麼想的,不曉得主管是怎麼想?」然後心底編寫諸多情境,猜測主管意見最可能的風向。我們在工作上,難免會而且有時需要揣摩上意,這是人之常情;然而,這種心態很可能就是「溝通失准」的開始,應予謹慎。對照前面圖檔的例子就會發現,過早下判定存有不小的風險,何況輕率揣摩上意呢?經驗較少的上班族,應當尋找機會向主管求證,試著校準彼此間的認知差異,以減低誤解發生的可能性。主管或許會因為你看似緊張兮兮的樣子而嫌煩;但是禮多人不怪,多探詢幾次,估計你也可以逐漸理解主管做判斷的邏輯,這是有利於彼此溝通的方法。本文節選自作者所著《「芬」解上班族──全相職場素養課》。
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如需轉載,請通過向本公眾號後台申請並獲得授權。
推薦閱讀:
※職場上怎麼防止自己被別人欺負,保護自己有妙招!
※與相親對象、長輩、老闆怎麼聊天才能避免尷尬?
※從武則天的故事看職場生涯規劃的一個最重要方面
※職場,誰不是從打雜開始的?
※對職場女性而言,強勢比親和力更重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