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祿禪的太極拳到底什麼樣子?真有張三丰太極拳譜?都是祿禪親傳,他們對他說:你們是奴才,不配與主子做師...

楊家太極,高氏蹴鞠

武術,無論是哪一種,都要往明白了去練。不知道怎麼去用,就不知道練了有什麼用,練了也就沒用。又要往能力去練,往殺傷力上去練。不然總是不能徹底的解決實戰問題,一鐵鍬拍下去便現了原形,什麼招式都不好使了。

有時候不是教師教壞了人,而是學生選擇了某種他認為好卻根本就不明白的形式。他強加了許多的期待於自己的猜想中,等他教人的時候,這一門拳便早不是原先的了。

太極拳,早就是這般局面的。它的成功不過是滿足了投機者「以弱勝強」的幻想。最初的太極拳,只傳八旗貴胄,一種是在王府傳授,一種是在旗營教場。

綿拳勝剛,以靜制動,太極拳的神奇,給提籠架鳥的羸弱貴族與毫無鬥志的旗營兵士帶來了希望。善撲營的還好,別的就難說了。那時的旗營,每日也都有操練,但教場附近各衚衕口都早被兵士用帳幔遮掩,每操練一回合,兵士便迅速入帳,而後各持煙具,拚命呼吸,候令再出,潦草敷衍。

鴉片是一種流行,不光八旗子弟,許多的拳師也都有此癖。一些武術名家壽命不長,並非拳不養人,與這頹廢的習慣有大關係,好底子也在這吞吐中間被掏空了。

是拳家,必然有門戶之別,貴族以炫耀奇珍異寶、能人異士為樂,各府各營勢不想讓,但卻是爭議多,實戰少,盼著高手對決,各自並不距離。而行業之中有著默契,或結為兄弟,或避不談拳。楊祿禪武藝精絕,可以做到點到為止,所以敗者心悅誠服,傳有美名。楊班侯時便要守住名譽,勝負不讓,並不討好。楊健侯時,根基穩固,他寬厚和氣,便合了潮流。

當時流行說手破手。拳師玩耍,極少談及真功,多以拳勢哄人,叫做說手;弟子受教叫做給手;而與人對比叫做搭手。哪一手輸了,求教師父,給破解了,叫做破手。所以拳術之間,也多是低手搭手破手,與現在的公園情況一般。然後覺著哪一手巧妙,就拆出來歸到自己的套路之中,如此各類手法多如牛毛,技擊真髓鮮有感悟。對於內勁也必然是技巧性思考,於是太極、陰陽、虛實等等,也不過是歸納修飾罷了。

有好經營者,則沖著名氣,不細分辨,多方求學,集合形式,而後編撰成冊,雖身居人下,但名為通家,如此賺了好口碑。真正鑽研武學者古時即少,多是附庸流行謀個營生。拳的好處不在實戰而在學問,是更換門庭的一條捷徑,跟高俅擅於蹴鞠都是一類。

筆記:太極 ,武譜、宋譜、三豐譜【北洋鏢師】OO六下中

時間:民國三年 地點:北京

感言:楊祿禪,一個寄託罷了

楊氏太極拳憑什麼京師無敵

別人的煩心事,在外人的眼裡也許就是個熱鬧,且盼著趕緊進行。遇著老好,給我提了個醒,他說你知道京城太極門的小祖宗是誰?我說大輩分也就剩下楊健侯了吧?

順著武術界的名氣找,楊祿禪的大弟子王蘭亭,後來入山求道去了,他教過一個李瑞東,但二人是兄弟相稱,李已經自立門戶了。王蘭亭同時期有個師兄弟富周,但拳法沒有外傳。老好說,不是他倆。

然後有一位大槍劉,原與班侯對營教拳,後投師過楊祿禪,不過他的身份是八卦門董海川八大弟子。他的徒弟多習岳氏散手,研究社那一班子多是吳式太極與岳氏散手兩系傳承。

楊祿禪教過很多人,但真下心血練的沒有幾個,純功而言就更少了。王與富周之外,有一位貝勒時紹南,以及武狀元出身的將軍岳柱臣得了真傳,也是正式拜師,但可惜一位急症病死,一位邊境戰死,沒聽說有弟子傳人。楊祿禪名下,餘外多是帶藝投師,從學多家。雖說博學,但對內家拳來說,傳承不會太深。落入形式,便會有種種發明。

親傳名手再就是凌山、萬春與全佑了,這些老徒弟也都不在人世了。班侯傳拳較早,但中年離京,沒傳承開。難道舊日貴族裡還有高手?如今流落民間成了人物?老好說,這就扯遠了,他們原本就不真練。

我猜不著,老好跟我說:是袁大總統的二公子袁寒雲。

我感覺這才扯遠了。清朝時,楊健侯還在神機營上班一般地教著,民國後他也退了,只是幫著楊澄甫的拳場帶帶徒孫。寒雲拜了他?

老好說,要論起來,吳鑒泉叫袁寒雲得是師叔呢!知道那宋閣老高明在哪裡么?他就跟那天降石猴一樣,不受輩分約束。他自稱宋遠橋十七代孫,你要跟他論輩,那就得去陳家溝翻老譜,到底能不能翻到張三丰還兩說。吳氏一門在師承上受過侮辱,自然願意拜他。可這事又不怪楊家,此一時,彼一時,能怎麼做?

這又從何說起?

老好說,你不知道了吧?我從頭給你說說。

我趕緊給他打了兩個荷包蛋。

(以下為緊湊文章,信息匯總,並非筆記中一次說就。)

太極拳出自陳家溝的長拳炮錘,而陳家長拳又是老祖宗陳王廷參照戚繼光拳經改良創編。戚繼光長拳又傳承自宋太祖長拳,這是亂世群雄爭衡天下兵戰搏殺技法總結而成,流入民間回歸軍營,而後又流入民間。

兵技中,拳術並非主流,卻是搏命的最後一道防線。到了民間之後,它又與械鬥緊密結合,是維護宗族利益的保障。所以帶有鮮明的「解脫」與「巧拿」的技法,用以解脫糾纏,突出重圍。打擊部分則較為簡單,是以弓馬步沖拳為核心。

高低蹬腿、左右擺腿、翻身跺腿……都是很樸素很實惠的擊技,而當頭炮、護心錘、撇身錘、指襠錘、擊地錘……也都非常直白,根本訓練也並不神秘,依然是弓馬步十字撐,里合外擺掃堂腿,二起蹦子旋風腳這些。然後落成套路,則是在拳架中盤練這些,而且趨向慢練,以求動作精準。

如果這些直接拿出來用,卻不像是聞名京師以柔克剛的太極綿拳了。現在太極拳強調了松、柔、意、氣,這些都是法不是功,你再求鬆柔,哪怕把自己變成一個化力的機械,你這個機械也是要很結實才行,才經得起來回的撥弄。就好比那算盤的連桿,不可能是麥秸草棍。但如今大多人都入了迷,以為這樣緩緩做了,自然就成就著了。成就的,不過是皮毛感受而已。總歸膚淺。

太極拳還在陳家溝的時候,特別注重械鬥與纏鬥,楊祿禪進入京城之後,捨棄了民間拳械的風格,純以拳法對拳法,可謂是拳術發展的一個創舉。所以楊式太極已經不是手自腰際而出的械鬥式發力了,而直接自額角出拳,以高打高,就斜打低。前手的撐勁化勁破壞對手防線,後手的重拳循著空隙攻擊。這在摟膝拗步變化的栽錘與指襠錘里十分明顯。而披身錘,也演化出了撇身錘與披身伏虎兩勢,披身伏虎有左右摜拳連貫摟打……比武與混戰不同,沒有後顧之憂,所以楊家拳姿趨向了專門敵對的正面窄勢,而陳家原傳還是八面禦敵的架勢。

楊祿禪以擒打為根基,創出純以拳腳為用的立身搏打,周身有松沉而來的撐勁,出拳迅捷集中,拳勁透徹深入,這在當時確實先進。又有腰腿撐勁隨後,肩胛骨壓著渾身的分量,挨上就是重傷;回手勁卷肱梢打,弧直交錯,運轉起來勢退勁撐,攻擊突然。而與形意拳一樣,看著是直趟往來,但卻周轉照應,任何一勢都不失圓中,閃折上步,左右調換。有這些為根基,確實比緊張激烈的更顯風範。

楊祿禪學的陳氏太極拳是什麼樣子

那時的武術入手多是套路,尋常套路招式直白,自然不如楊氏專練的勁活。而訓練兵士,都是擒拿與摔跤,摔跤注重牽引借勢,楊祿禪本來就擅於破壞重心,所以可想而已,知己知彼的他完全可以輕鬆面對強悍對手。他是新人,手到擒來制服名手,很容易成為偶像。

瀟洒是果不是因,你以瀟洒練瀟洒,也就是做做樣子,當不得真。

太極拳上數幾代也有發明,陳氏拳門有三位明師:陳有本、陳長興、陳清平,分別定型了各自的拳架,並逐一完善。其中陳長興創編了大架,同輩的陳有本革新了小架。

大架因為外傳京城,對比楊拳被稱為老架,但實則小架更老。小架動作嚴謹緊湊,纏絲含蓄,初走大圈,逐漸縮小,名小而實大,以技為本。大架為革新之法,外觀舒展大方,收蓄兼并,實是為了成就筋骨,於是發勁剛勁,纏絲明顯,似大而實小,以勁為本。

陳家溝屬溫縣趙堡鎮,鎮上有一位陳清平,師承陳有本,早年有成,深悟太極拳理法精髓,也得到了長輩陳長興的嘉許。後來隨父行商,居趙堡村照看生意。趙堡村也有古傳太極拳,拳架與陳式小架相仿,是與創拳人陳王廷同時期,且參與創拳的高手蔣發傳下來的,功用強調上略有差異,非常注重圓圈。實際都是一個大漩渦,順著深陷,逆著飛旋,順逆之間,發勁驚彈。陳清平天性聰慧,他把拳架重新整合,自成一家。此架為小架一種,其拳動作圈小而快,發勁凌厲,後開設武場,教出了一批徒弟。

陳家拳不傳外姓。楊祿禪三下陳家溝,是住在懷慶藥商陳德瑚的家裡,跟著護院教師陳長興學的拳。陳德瑚在永年有個老字號的太和堂藥店,經營已經有四代人了。廣平府的太和堂,與京津的同仁堂、達仁堂齊名,祁州葯市開張,三堂缺一不開市。楊祿禪家貧,少時在藥店幫工,伶俐勤謹,陳德瑚中年無子,經人撮合收楊為義子,後來帶他回了陳家溝,這麼著不算外人。

陳清平為人開明,擅於啟發,有八大弟子,每個人都有新架發明。其中有個武禹襄(武清河),是楊祿禪的同鄉,出身望族,數代為官,據說太和堂是租用的武家房產。武家世代習武,原本武禹襄也跟著太和堂藥店這邊的陳師學習,後來楊祿禪去陳家溝學拳回來,他見著厲害,又跟楊露禪學。但幾番交手,武禹襄感覺沒有掌握精髓,有心前往趙堡。

武禹襄有兩個哥哥,都是進士出身,二兄武汝清為刑部院外郎,長兄武澄清在河南舞陽任知縣,他利用探望兄長之行順路去找求訪陳長興。陳長興已經年邁收山,就把他推薦給了陳清平。武禹襄從陳清平處深造拳術月余,而後與兄長一起研習拳法。武澄清素有武力,入山剿匪戰功顯著,實戰經驗豐富,他給了武禹襄不少的幫助。他二哥文采飛揚,擅於總結編修,理論上又給他許多的幫助。

後來就從武禹襄手上傳出一篇又一篇的拳譜,有稱是兄長於某處偶得,有稱是師陳清平所傳,也有是自己總結創作。拳譜離奇,陳家都沒有。後來武氏兄弟不斷研究拳術,且找鄉勇試手,反覆筆錄修訂,創出了武式太極拳。太極講究拳論是從武氏開始的,拳論也由武家傳出。但是由於拳論細膩,偏向推手,以後太極拳的發展方向也就偏向了細膩推手。

武氏雖然歷代習武,但是名門大家,後來吳汝清利用京城便利,推薦了楊祿禪進京傳拳,打開了太極拳的興盛局面。自後京城太極有拳有譜,始傳是趙堡陳清平所傳王宗岳拳論,太極祖師為張三丰。

若真是張三丰所傳,那拳勢、拳譜必然不會是太祖長拳模樣。然後兩脈拳法同出一路,除演練剛柔有別,本質還是長拳。奇怪的是,這一簡單道理,歷來卻沒有探討,門人只在祖師身份上爭論不休,可見拳學失真之嚴重。

袁克文的太極拳老師是陳延熙

陳長興以保鏢為業,經常來往河南、山東一帶,他的兒子陳耕耘繼承事業,負有名氣。光緒年間,在膠東萊州府遇著強賊,他隻身闖巢,力戰賊魁,一舉全殲,百姓商賈感恩戴德,傳出美名英雄虎膽,武功蓋世。

光緒二十六(1900)年,袁世凱任山東巡撫,抵萊州縣界,看見當地為陳耕耘立的碑記,讚歎罕見,想齊魯英雄豪傑之地,能為異鄉人立碑頌其武藝,肯定是個高手。遂派人到陳家溝訪邀耕耘公,到了才知已作古多年,遂邀請其子陳延熙入府授藝,教給幾個兒子太極拳。

老好說,你信不信?袁寒雲風流倜儻,好與妓女、戲子玩樂,你若有機會見他扮上,走上那麼兩步,一踢腳一甩袖,雲手一拉,背旗一涮……嘿!你就知道他的武功是很好的了。說的好似看過一般。

我問他,老好說,咱哪裡有那個福分。他流露出極其羨慕的表情:能讓我過一過二公子的日子,有這麼三年,這輩子我都值了。後又改口:不!三個月就成!人生在世,撐著你活到最後的,不就是這麼個念想么?

袁氏尚武,時正值山東義和團鬧亂,袁府招募各派武師眾多,跟陳延熙都有交往。《辛丑條約》簽訂後,清政施行新政,袁世凱兼任練兵大臣,在保定編練北洋軍。次年,清政府在北京設立練兵處,袁世凱任會辦大臣,掌握實權,創辦各種武備學堂,聘請軍官、武士教習。這其間,陳延熙還有隨往天津,與形意門都有過來往,但他沒有往外傳拳,期滿後回了山東。宋書銘很早就看出袁世凱前途無量,甘受驅使,與袁府門客也多有結交,陳延熙喜好醫理,二人有過探討。

這啟發了我。白鹿廳一事之後,二公子說我可以隨時找他。項城的事就是公子的事,太極推手本來平常,但掌門動手有所牽連,甚至會壞了布局。張老師回河南,即是護衛張府大人處理收編軍隊事宜。那位六爺在京享福,是個榜樣,若老海真殺了他,買槍的銀子都是我給出的!想到這裡,不禁出了一身冷汗。

武術無論內家外家,都需要將一個拳勢反覆練習到一定的量,才能練出其中能力,然而最怕練拳走形,又將走形的拳架練成習慣。為求正確,最好就是放慢動作,一邊檢查一邊練習,甚至站成定勢。其根本是為練成嚴密的攻防線路,以及驟然發動的拳勁。所以練拳也就分了階段,關鍵階段需要老師看著。僅僅學幾個招式,或者借鑒一下理論,自然不用太下心思,但要練成獨到功力,那是十分艱辛的過程,必須從一而終。

同樣慢練,有人帶著張弛,有人卻只是松著,外觀都差不多,效果卻大不一樣。而天真者以為,這麼慢慢弄著,功力就會越積越深,有一天突然就成了高手。簡直就是痴人說夢,然而門人一代一代的都是這麼做夢的。

天賦之外,重要就是苦練,楊家以自己的刻苦,成就了門人的虛榮,教的其實都是一樣,並沒什麼秘法。楊祿禪對三個兒子的監督已經一個松過一個,到了楊健侯時則越發不忍管教。楊少侯還能靠著理念正確與人動手,而楊澄甫此時,卻只能說教的都是真東西,可就是身上沒東西。

以上,大概就是太極拳的歷史了。

亂拳打死老師傅

我自作主張找了寒雲,託辭求教太極。寒雲好玩樂,說你還挺能打聽的,請出一人與我對話,竟然是太極散手,但江湖無名。

道法自然,順著昌,逆者亡。自楊無敵京城揚名,世人皆知太極拳柔能克剛。太極拳是吸納之拳,納百川而匯海,而無論怎麼演變,就勁路來講,總括三類。

一類是小架快勢,合了周身要領,以鑽打勢強攻,破壞重心,控制距離,以用沖拳,此類為以動制動,往往被看做是外家拳。雖是小快勢,但練功卻多走仆步低架勢。二一類是纏絲運化,引進落空,追求敵背我順,以柔克剛,以摔拿為主,是為以靜制動。練功方正,劃圈明顯。

三一類有暗勁,纏絲以防禦,得機即力攻,但因為糾纏限制了身形,往往拳勁殺傷性不夠,功架抻展,強調功力。如果是輕柔搭手那態度,發力也不過是個哆嗦,僅能夠嚇人一跳,看個稀罕。

楊式太極拳有披身伏虎一勢,原本陳式太極難度較高,是翻身二起腳接上護心錘。楊式套路這一路全是腿法,而這個披身伏虎卻單單簡化了腿法,變成了一套兇猛連拳。劈頭蓋臉的一頓快打,拳走弧線,貼身壓住胳膊往耳門、太陽上招呼。這是武術中比較實惠的打法。披身伏虎走迎面直掄,還有一手側面放長,是三環套月,大凡拳法,以這兩勢為母法。

楊氏太極拳的編排很好,進步栽捶之後接著翻身撇身錘,腳下不停又是進步搬攔錘,右蹬腳接上了左右連環打虎勢,連著又是回身右蹬腳,貫耳膝撞,腳一沾地又里合後踹連環腿……先前老海搭手起手,並不違背太極之道。不要說什麼用力即錯,你管好你自己不用就是了,能克住人是你的本事,你防備不住,說什麼都是假的。

打虎勢的正常用法是封閉劃拉抄,能劃拉上就手摜拳鑿太陽穴,管打沒打上亂環回手,壓住對手雙臂又是摜拳上頭。手分上下,掏肋順手則掏肋。這裡邊有個身法叫做「狗閃」。帶著狗閃也就自然保全了自己,帶起來的慣性也可以充分利用,亂拳打死老師傅。亂拳之中比較實惠的腿法是穿樁腿。穿樁腿因練腿踢踹柏木樁而得名,用意在抓住間隙突襲一腿。原本有名抄襠腿。如此太極,不似太極。

這位跟我都明說了,如果為了融入京城一些圈子,求個辦事便利,則必須會太極拳。且要知進知退,懂得什麼時候贏,也懂得什麼時候輸,能拿捏住輸贏分寸,想辦不成事都難了。這是真正高手。如果為人保鏢,防身應敵,最好還是一拳一腳的練好攻擊。

然後他說,在二公子身邊,已經沒有什麼難事了,百無禁忌,就是個打。你要想試試,咱們就試試。我說你是不是誤會我了。他反問,那我還得恭維著你?

有點無趣。太極拳,本就無趣。

正值立春,尚且寒冷,這人體魄魁偉,身披大衣,想起老好的話,必然有配槍、兵器藏在暗處。做扶保柱的與刺客不同,刺客要隱藏自己,悄悄接近,而他們卻是不讓危險近主人身。但無論刺客還是保鏢,都需要精通這兩門技能。這人說話很橫,面無表情,看待什麼都好似無趣,就這麼冰冷且警覺著,與人保持著距離與向背。

生死,比的就是瞬間的拿捏,沒什麼說的。寒雲並不關心什麼太極與幕賓,反而問我大公子的消息。我身份低微,並沒資格見他。

寒雲告訴我:你有心,我領情。這二人比武已經有結果了。我看的到。問我要不要留在他這裡幫閑?我吃驚,難道真有未卜先知之術?不甚明白。那侍衛徑直過來,沖著我大腿就是一腳。我撐得住,但退了半步,不知是哪裡失禮了。

寒雲叫住了他,對我道:就是這麼回事。勝負已分。

我道受教,感到一股的屈辱與壓抑,卻也無奈。王茂齋傳拳有一規矩:不教清廷親貴。其先師全佑與萬春、凌山為神機營侍衛,本是楊祿禪嫡傳名手,然而因為身份低微而飽受王公貝勒歧視。同為旗人,他們識認為三人是奴才,不配與主子爺們稱兄道弟,故三人不得不轉拜小自己三歲的班侯為師。

全佑酷愛太極,對楊祿禪十分孝敬,楊祿禪告老回鄉,全佑尾隨不舍,楊祿禪對他說:我當天發誓,全部功夫都已教你,沒有一招留下,總之你記住「圈內打人,圈外推人」便是。

辛亥革命後,全佑同王爺們一起被趕出王府,他除了武術之外一無所能,王茂齋收留他在家中,服侍壽終。王茂齋公開對弟子說:我師父是全佑,師爺是楊祿禪。凡是滿清皇親國戚這些人前來投師拜門,一概不教。

亂了輩分,必然分家。我也大概理解了老海,老海的世界在山林,他最好的歸宿,即是回歸山林。

都說窮文富武,生活都過不上,哪裡有精力練拳?然而練功強度又不是富貴人家所能承受,京城太極,玩玩而已,發展如此之大,只是閑人太多。原本無趣,因為這圈內圈外的勝負期待,反而有了趣味。

一門一代出一兩個能打的頂著門戶也就夠了,有武夫頂著,名士可以暢談高論,且堅信著,練不成的時候,怎麼都不行,一旦某日開悟,便會厲害得不行。

城市中人,用武的地方,除了治病健體,也就是個買賣糾紛,體會不到綠林的殘酷。結一班子師兄弟,遇著忙時好有個幫襯,打打太極,舒活筋骨多用幾年,老了盡量不拖累人,也就是莫大好處了。安定,祥和,總是好的,項城所願。

然而,新年一過,北洋系統的應天梁被毒殺了。

新年剛過,北洋系統的應天梁被毒殺了

我被踹了一腳沒有還手的事對二墩說了,二墩說我的做對,但是我少說了一句話。如果有這句話,袁寒雲會對我另眼相看,往後說話也就有分量了。他即入了青幫,便是江湖中人,同樣是需要江湖的庇護。

也如實告訴了宋先生,宋先生並沒有怪我,我的含蓄,竟然適合斡旋官場。按著新曆,已經是新一年了,按著新曆,則是新年。新年一過,就再也沒了邱老道(參考丐幫清理門戶一篇,對日期有隱瞞,此處有對應,參照當事人的情況,也就對上了年代),我忙他的事,耽擱了幾天。

元宵節後沒幾天,那個殺宋教仁的應桂馨被刺死了,在宋教仁的忌日前一個月。動手的人一開始很保密,後來我還是知道了,是軍政執法處的偵探長郝佔一。軍政執法處的處長,就是年前與邱老道飲宴那一次,他們反覆提到的那個兼總統府警衛軍統領職的陸建章。軍政執法處行處決的時候,用的竟是江湖手法。

而在同一天,被媒體質疑是幕後主謀嫌疑人的內閣總理的趙秉鈞,轉職直隸總督,正赴任上。但也就半個月工夫,他竟也莫名中毒,橫死家中。趙秉鈞死後,袁世凱得知消息,立即下令按照陸軍上將例從優議恤,特派直隸民政長兼朱家寶及其次子袁克文赴天津治喪,並發給治喪銀一萬元。先後派陸軍上將蔭昌和秘書長梁士詒前往致祭,並送去一幅祭幛,上題「愴懷良佐」四個大字。袁氏稱帝後,追封趙為一等忠襄公。

很快,因為白朗率軍入陝,陸建章所部京衛軍被編為陸軍第七師,陸建章任師長兼西路剿匪總督辦,開赴山西,成為一方軍閥。陸建章是北洋武備學堂畢業的人,袁世凱一手提拔的。他調離後,同樣武備學堂畢業的河南護軍使兼河南護軍統領雷震春,擔任了京畿軍政執法處處長。

陸建章點兵時,袁世凱責令他必須帶上那幾個刺客,後來這幾人下場很慘。而據說,派遣他們行動的並非陸建章,卻是後來的處長雷震春。都是總統府侍衛屬性,雷震春的出身與陸建章卻很不同。光緒八年(1882年),雷震春隨吳長慶赴朝鮮鎮壓「壬午兵變」,即結識了袁世凱。光緒十二年,雷震春入天津北洋武備學堂,畢業後擔任嵩武軍總教習。

吳長慶為武官極榮耀者,受封輕車都尉(世襲),也是剿捻大臣出身,與袁世凱的祖父袁甲三(漕運總督兼江南河道總督,提督八省軍門,因為功勞卓越,其曾祖、祖父、父親被朝廷追封為一品,母親、妻室被追封為一品誥命夫人)為世交,嗣父袁保慶為兄弟。崇武軍則是捻軍起義的時候,剿捻團練總兵張曜創立的軍隊,時袁保慶為道員,崇武軍被稱為豫軍,班底是袁甲三的舊部。

雷震春與陸建章,就好比大當家左右的扶保柱與應天梁。說起來,趙秉鈞是張曜舊部出身,隨左宗棠楚軍進駐新疆平定阿古柏之亂,東征西討,作戰勇敢,以馬術建長,屢建奇功。收復伊犁時,趙秉鈞又參加了中俄邊界的勘察談判。鑒於在新疆平亂的出色表現,趙秉鈞被任命為新樂縣典史。此間,他以"長於緝捕"而聞名官場。趙秉鈞專攻偵探警察兩門,機智殊眾。袁世凱小站練兵,慧眼識人,將趙拔於草莽,頗受重用,之後留在身邊,執行機密。趙秉鈞為北洋警察系統創始之人,對應的也是應天梁。然而還是扶保柱更親近一些。

能管好山寨,就能管好軍隊,能管好軍隊,就能管好國家,這是項城治軍選拔人才的理念。他管理軍政,用的也還是四梁八柱、十三太保這一套,這也是經過歷史考驗最為實惠的一套。孫中山理念很好,但實施起來太難,二人一者為王,一者為聖。項城身邊,搬舵是徐世昌,糧台是張鎮芳,之外多是掩人耳目,還是自家人用著隨便,宋書銘這種,歸在字匠。

趙秉鈞橫死,就好比是北洋系統的應天梁被殺了。民國軍政,已經不是滿清時候了。但以武入仕,還得是平定匪患的老路,戰場上較量的才真正的兵技。無論營中傳拳,還是府邸傳拳,終究是個受雇於人,能指使動的,也就是一兩個親近徒弟。老海真要報仇,應該學學老八、老十,身處亂世,只有自己的武裝強大的,才是真正的安全保障。

總理被刺,前線叫急,府院的事務一忙,一些武術界的事便忽略了。武術,終究是業餘的事。楊祿禪如果在世,沖著實戰,大概也要摸摸槍械,弄些新鮮玩意了。對於槍械,張三丰譜,又怎麼說?

相關文章

如虎兇猛?心意拳到底厲害在哪裡(深度好文,首次公開)

新店開張遇著流氓敲詐,一刀捅死他們值不值當【江湖中人】OO一

民國秘聞,劍仙清理丐幫,和尚當時死了,道士未出百日【江湖中人】OO五

日殺數十人後,形意門的創立與戴家鏢的退出【江湖中人】oo六上

天降猿仙怪拳挑戰上位,連傷數人直逼太極掌門【北洋鏢師】OO六中

他們說有個老道,能把眼珠子拿出來又裝回去;他們半夜看到猿仙過路,胳膊腿跟掛在身上似的,甩著圓跑【北洋鏢師】OO六下中

推薦閱讀:

太極土 張義阜 無意風水
經典吳式太極拳講義
三十二式太極劍劍譜
潘詠周:太極拳內和外的行功要訣
朱天才大師講太極

TAG:太極拳 | 張三丰 | 太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