豈有此理 山西石樓:商代文物流失之困

珍貴文物,在盜掘後才被人們發現山西石樓:商代文物流失之困
------------------------------------------www.jfdaily.com2008-4-18稿件來源:解放網-報刊文摘
  山西省石樓縣地處黃河中游,郭沫若用甲骨文考證,認為該地可能就是商代的鬼方。當地屬國家扶貧工作重點縣,可豐富的青銅器文物和大量地上文物遺址卻向世人展示著這裡曾經的輝煌。而如此珍貴的文物,卻是由於被盜墓者盜掘才被人們發現的。「誇張地說,我們這裡隨便刨開一塊黃土就能發現商代的青銅器」,石樓縣文化和旅遊管理局局長曹哲元說,「我們去年到現在修了很多路,發現了很多青銅劍、鼎等物品,但這些文物都被工地的人據為己有,聽說一個鼎賣了數百萬。我們這裡的文物太多太珍貴了,我們實在沒有能力保護,如果再不保護,以後會有更多的民族遺產流失。」  記者在採訪中得知一件頗為離奇的事件:石樓縣要修一段公路,施工方早已設計完成工程圖紙,並且已經中標,在施工進行不到一半的時候,前一天工人們還忙得熱火朝天,第二天整個工地居然靜悄悄的,一些施工用的工具凌亂地隨地堆砌著,而施工人員一夜之間竟集體失蹤!  原來,這些人在施工過程中,偶然挖掘出地下一個小規模的商周時代古墓群,裡面陪葬品非常豐富,所有施工人員立刻停止手中的活兒,瘋狂爭搶,不僅墓內文物被洗劫一空,古墓群也被翻得一片狼藉。拿了這些文物,施工人員擔心政府發現後沒收,所以集體「大逃亡」。  由於當地村民文物保護意識相對較差,而縣裡由於經費問題對文物保護方面的投入極為有限,當地盜墓活動一度極為猖獗。當地警方說,盜墓的每天都有,警察根本忙不過來。  石樓縣文化和旅遊管理局局長曹哲元介紹:當地的盜墓者頗為專業,一個「專業」的盜墓群體,首先要有一個好的風水先生,因為古人的墓地選址是遵循一定的天時和地利選定的,因此,懂得風水的人,對墓葬的地點大多了如指掌,經他們指點的地區,多半會有「大魚」。墓地選定,盜墓者先用一種名為「洛陽鏟」的盜墓工具往地下深處打洞。「洛陽鏟」形同一隻巨大的鋼筆,能夠將泥土按照土層結構剷出,然後供盜墓者觀察土層變化以確認地下是否存在古墓。一般情況下,有經驗的盜墓者都會有收穫。  2005年11月,一個十餘人的盜墓團伙,因其中一人嫌分到的贓款少,便向公安局報案。有傳言說,這個團伙從地下挖出一個盛滿水的金盆,能賣幾千萬,但因不懂只賣了幾百萬。還有的說,他們從放在硃砂上的墓主人遺體中盜出了巨寶……後據考古專家鑒定,這個墓的主人就是姜子牙本人!經過審訊,盜墓者招供稱,墓葬位於石樓縣義牒鎮,墓穴內遍地鋪有硃砂,墓中有53件商周青銅器,其中編鐘一套13件、大鼎7個和零散青銅器33件。而這套編鐘和  零散的青銅器已不知下落。盜墓者沒有來得及倒手的文物被悉數追回,其中包括姜子牙和其妻子桃花女的青銅雕像以及一部分商周時期的重要青銅器文物。然而,由於墓地現場遭到嚴重破壞,當時的下葬習俗以及能顯示當時風土人情的重要見證已不復存在。著名考古學家白禮昌先生痛心地說:「墓地破壞造成的損失,遠遠大於流失文物造成的損失!」以貧窮聞名的石樓,因為不斷發掘出重量級的地下文物,還成為眾多文物販子和文物收藏家覬覦的對象。地下文物交易市場異常猖獗,當地公安機關防不勝防。  據曹哲元介紹:為了保證縣文物館保存文物的安全,只好把價值較高的一批青銅器文物送到呂梁市博物館借展。根據相關規定:文物一般借展3年以後就應該收回原處。但如今借展8年多了,那批文物仍在呂梁市博物館陳列。「因為拿回來怕不安全。而這些文物並不能給石樓帶來絲毫的經濟效益,政府不可能把這些文物拿去賣掉,所以這些文物對於貧窮的石樓來說,實在是一種負擔。但是負擔也好,財政空耗也罷,總不能不管吧,只能盡我們最大的能力保護文物了。」曹哲元最後說。(摘自4月2日《記者觀察》 作者 聶風)

推薦閱讀:

油糊茄子
山西特色美食—【熬菜】
山西特色主食—【過油肉】
太原哪裡的麵館最正宗,可口?
這些城市,默默在為全國「輸血」,看看有沒有你的家鄉!

TAG:文物 | 物流 | 山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