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愛因斯坦相對論成立的前提是錯的,那會怎樣?

宇宙最奇怪的事情之一是,無論你在什麼條件下進行測試,它的一些基本常數數值都是恆定的,比如真空中的光速。

19世紀時,很多物理學家都測量了真空光速,發現它始終都有相同的數值(每秒299,792,458米,不過到20世紀70年代才達到這種精確度)。物理學家無法解釋這一現象,直至愛因斯坦提出相對論。

高中物理告訴我們,光以電磁波和粒子(光子)的形式傳播。愛因斯坦假設,如果物體的運動速度超過光速,那麼它會打破基本物理定律,相對來說,就呈現出靜止的電磁波。因此,為了使他的相對論能夠成立,他假設光速是恆定不變的。

愛因斯坦提出相對論之後的100年里,他做出的每個推論都被證明是正確的。但如果他對真空光速恆定不變的假設從一開始就是錯的呢?倫敦帝國學院的喬奧·馬古悠(Jo?o Magueijo)在1998年提出了這個假設。

馬古悠認為,想要解決「視界問題」這個最重要的物理學問題之一,或許就要向光速恆定不變的想法發起挑戰。視界問題是指,早在攜帶能量的光子能夠以恆定速度到達膨脹宇宙的各個角落之前,宇宙就達到了相同的溫度。

對於視界問題,最被認可的解釋是暴脹理論。該理論認為,宇宙大爆炸發生後,在宇宙經歷快速膨脹階段之前,宇宙溫度就已經均衡了。但很多物理學家並不十分認可暴脹理論,主要是因為沒有人能解釋暴脹為何開始,又為何結束。

馬古悠在探索另一種解釋的過程中,對光速恆定不變的觀點提出了質疑。雖然拋棄物理學基石來解決其他問題的做法很是誘人,但如果沒有建立可經檢驗的假設,這種做法是不明智的。因此到目前為止,馬古悠的假設在物理學界的接受度並不高。

但這種情況即將改變,這得益於近日發表在期刊《物理評論》上的一篇文章。馬古悠和圓周理論物理研究所的天體物理學家尼亞耶·阿肖迪(Niayesh Afshordi)一起,提出了一個可檢驗的假設。他們認為,在宇宙誕生初期,光和引力以不同的速度傳播。如果光子的傳播速度超過引力,那麼光子就有時間到達宇宙的所有角落,從而有助於實現溫度均衡。

其他物理學家可以通過測量宇宙微波背景(CMB)輻射來驗證上述假設。CMB可以說是留存至今的早期宇宙「自畫像」。上述假設認為,CMB可以反映出光速和引力速度隨著宇宙溫度的變化而變化。

他們預測光譜指數為0.96478。根據衛星對CMB的測量,最新計算出的光譜指數為0.968。二者非常接近。但如果之後對CMB的測量顯示二者不匹配,則意味著光速確實恆定不變。那麼,馬古悠和阿肖迪的理論可以被掃進垃圾堆了。

要是對光譜指數的測量與馬古悠和阿肖迪的預測不符,那會怎樣?「那太好了,我就不必再去想這些理論了。」馬古悠說。

有一點需要我們明白,我們目前所接受的物理理論依然能解釋宇宙中的大多數現象,儘管並非全部。

翻譯:于波

來源:QUARTZ

推薦閱讀:

養心哲理篇 —— 欣賞《斷章》相對的美
五臟和五行怎麼相對應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推翻牛頓力學了嗎?
(1)引力波,廣義相對論的最後一塊「拼圖」
[探討]相對刑事責任年齡人攜兇器搶奪不宜定搶劫

TAG:相對論 | 愛因斯坦 | 會怎樣 | 相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