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誰知我心?——王陽明(六十三·附錄)

(二十八)

友:經典讀多了就通了,我想,讀王陽明也應該是這樣的。

我:是的,經典讀多了自然就通了。我說過,古今中外的經典到了最高處都是相通的,都是一回事,是一不是二。這個世界的真相只有一個,人們爭論的原因就是沒有發現這個真相。正是因為真相只有一個,所以聖人們的思想都是一致的。你看,孔子讚美老子,莊子讚美顏回,王通和王陽明集儒釋道於一身。當代的南懷瑾也是一樣。所以,我們要做的就是打通古今中外的最高學問,找到那個「一」,心領神會,然後「一以貫之」,一通百通。

讀王陽明,如果你有儒釋道的學問基礎,讀起來就非常輕鬆。他的世界觀來自佛家,心體的狀態和認知來自道家,價值觀來自儒家,人生的追求是三家的綜合——致良知,覓真我,得本體之樂。

這個世界很公平,現代雜七雜八的知識雖然好懂但用處不大;王陽明百戰百勝的故事好玩卻丟失學問的根本;電視劇和言情小說好看,獲得的卻是一時之樂。而經典難懂卻是智慧所在,它帶來的是真正的智慧和快樂。

友:我看今天的中國就是一個沒有經典、沒有智慧、沒有文化的時代。

我:是的,這是物質文明發展帶來的必然結果。往後會更加嚴重。這就是佛家說的,為什麼韋陀菩薩只是三洲響應,而北俱蘆洲不響應的緣故。因為北俱蘆洲的科技水平已經登峰造極,人們已經徹底了解了物質的本質,沒有疾病,沒有夭折,沒有國家和家庭概念,他們肉體享受著徹底的自由,所以他們認為人生不苦,故不需要佛教智慧。

我們地球所在的南瞻部洲是最落後的一個州,人們依然有疾病的困擾,物質還遠遠沒有達到按需供應,但是,我們也正在向北俱蘆洲的物質文明靠近,所以釋迦摩尼說今天是末法時代,一萬年後佛法消失殆盡。末法時代的特徵就是人沒有智慧,「邪師說法如恆河沙數」,人類處在對物慾的追求之中,是一種無明的狀態,包括北俱蘆洲。不苦的本身就意味著未來最大的苦。

友:為了更好地理解王陽明,我特地去借了《王陽明全集》。

我:這是一種認真做學問的態度,看原文好。王陽明思想的精華主要在《傳習錄》里,其次是《大學問》,《答顧東橋書》、《答友人問》、《語錄》等等。

友:結合原著讀你寫的王陽明更好。的確,王陽明的學問是活潑靈動的,是心靈的聲音,是發自肺腑的聲音,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動腦筋是無法理解的,必須用心去悟,要實實在在地修行。

我:是的,把王陽明當成朱熹來讀就完了,朱熹是一加一等於二,王陽明是一等於無窮。

(二十九)

友:我根據你的建議在讀儒釋道的經典,以便更好地理解王陽明思想。但剛讀儒家的東西就遇到了很多障礙。如,宰我問曰:"仁者雖告之曰井有仁焉,其從之也?"子曰:"何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岡也。",請教您這句話的真正意思。

我:我的解釋可能和別人不一樣,你自己判斷。

這是宰我與老師在狡辯。宰我問:「有人告訴你井裡面有仁,你是否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跳進去?」。

孔子說:「怎麼會這樣呢?君子又不是白痴,他可以隱逝,但不可能被俗世功名利祿所困。你可以欺騙君子,但君子是有良知的,通過致良知的功夫,所以最後還是不會被欺騙愚弄的。」。宰我是孔子的弟子,聰明懶散,白天睡懶覺,被孔子曾罵「朽木不可雕也」,但他好學善思,能言善辯,孔子認為他比子貢還要善說。

友: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這句話我也不明白。求助。

我:孔子說:「我只是敘述而不會落實於文字,古人的學問我不僅信而且喜歡,私下裡我總是以老子和彭祖作為榜樣。」。述而不作是因為真相是非語言對待。釋迦摩尼、孔子、孟子、墨子、王陽明也是一個字不留;蘇格拉底一天到晚「述」,但也是一個字不留。老子和彭祖都是道家。

友:我認為您說得是對的。還有,"學如不及,猶恐失之。"是何意?

我:沒有學到聖人學問本質的人就會擔心忘記。這就是王陽明批評有些人因為沒有掌握精髓所以擔心記不住聖人教誨一樣,這就是「不及」帶來的毛病。僅僅是大腦理解沒有用,很容易「失之」,心裡一旦明白就自然記住了,就不會擔憂丟失了。

友:"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弄不清楚?

我:到了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樹和柏樹是最後凋零的。意思是有些事情到了最後才能明白,類似於「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疾風知勁草,板蕩識忠臣。」。

友:知道了,剛才看了您過去寫的,關於偉人毛澤東的結尾這一篇,如急風暴雨,蕩滌一切物泥濁水,正本清源,令我拍案叫絕!

我:謝謝!

友:還有,子張問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義,崇德也。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誠不以富,亦祗以異』。"您給我解釋一下吧!

我:這段文字,前面一部分很簡單,意思是:子張問如何提高道德修養水平從而在是非面前不迷惑呢?孔子說:「心中存忠信,從善如流就不迷惑了。如果對一個人愛起來就希望他長命百歲,厭惡起來就恨不得他立刻去死,一會兒要他活,一會兒要他死,那麼到底你希望的是什麼呢?這就是迷惑。

這句話的後面一句「誠不以富,亦祗以異」(意思是:誠非因為她富,恰是你已變心。)是《詩經·小雅·我行其野篇》詩句,放在這裡似乎有點突兀,所以程頤說是「錯簡」,就是這句話放錯了地方。錢穆也支持這個觀點,幾乎成了定論。

那麼,程頤說的對不對呢?我認為不一定正確。首先,我們應該注意「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的「欲」字。正是因為有「欲」才會好惡,人之惑,主要從其心之好惡來,有了好惡就沒有了忠信,沒有忠信就沒有了是非標準,沒有是非標準就不能辨惑了。如果我們細讀該詩,就會發現一個因「情慾」生「迷惑」的女子,她內心愛恨交織,忽喜忽怒,正是惑的表現。其次,論語至宋·程頤已歷近兩千年,出現「錯簡」可能性不大。

詩曰:「我行其野,言采其葍。不思舊姻,求爾新特。誠不以富,亦祗以異。」意思是:獨自行走郊野,採摘葍草細莖。不念結髮妻子,卻把新歡找尋。誠非因為她富,恰是你已變心。你看,一個走在郊野的女子,面對男人的變心,糾結迷惑,這不是正是切入主題嗎?前面子張問如何辨惑,這裡就告訴你什麼是惑及惑從何來。前後珠聯璧合,怎麼是「錯簡」呢?

另外,《朱子集注》中說:「愛惡,人之常情也。然人之生死有命,非可得而欲也。以愛惡而欲其生死,則惑矣。既欲其生,又欲其死,則惑之甚也。」。「生死有命」是真理,並非人的慾望可以決定,既然生死註定,那麼你欲生欲死豈不是迷惑?這句話本身沒問題,但作為解釋這句話是不恰當的。孔子的本意是告訴人們什麼是迷惑,不是談生死本身。

友:還有,子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我:孔子認為,君子的志向就是求道,對於那些斤斤計較個人的吃穿住行,追求虛榮的世俗之人,君子是恥於與他們為伍的。一句話:免談!。

孔子這裡提到的道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既是老子的「道」,也是王陽明的心之本體或天理良知。孔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這與釋迦摩尼菩提樹下發願,此一坐,不悟道將永不起來是一樣的。《易經》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就是讓人在領悟真理的道路上永不停歇。

孔子一生都在求道,追求真理,追求真相,雖千難萬險仍百折不撓。他認為物質生活的境遇影響不了精神生活的追求,子曰:「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憂道不憂貧。」,君子不會去追求功名富貴,而是追求領悟大道;君子憂慮能否悟道,而不擔心生活的貧窮。

子曰:「飯疏食(飯,這裡是「吃」的意思,作動詞。疏食即粗糧。)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粗茶淡飯,彎曲手臂當枕頭,樂在其中,這就是顏回的陋巷之樂、孔顏之樂,也是王陽明的本體之樂。孔子視不義之財如同天上漂浮的雲。

孔子在陳絕糧,從者病,莫能興。子路慍見曰:「君子亦有窮乎?」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孔子一行沒飯吃了,有的人病了,有點窮途末路的感覺。魯莽的子路不樂意了,說道:「君子怎麼會被困住呢?」,孔子說:「君子安守窮困,小人一窮什麼違背天理的事都幹得出來。」。孔子認為,君子無論貧富都一樣,平靜安詳。這裡窮既有貧窮的意思,也有被困的意思。一個人如果沒有自己明確的價值觀和天命觀是很難「固窮」的。

友:請教您《論語》中"…;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含義我搞不清楚。還有,"攻乎異端,斯害也已。"。

我:第一句,聯繫前面的話「信近於義,言可復也。恭近於禮,遠恥辱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大概的意思是:說話算數,講信用,則接近於義之理;對別人恭敬,謙和,則接近於禮的要求。做到與別人不失親近感,也就可以了。因:憑藉的意思。宗:遵從,效法。

第二句,「攻乎異端,斯害也已。」的意思是:看問題做學問不要偏於一端,要全面,否則是有危害的。整個句子的意思是要堅持中庸之道。「已」是虛詞,強調一下而已。

以上都是我個人的見解,正確與否你自己判斷。

友:要是身邊有一本您對"四書五經"的詮釋,隨時隨地可以解惑那我就無憂無慮了!

我:這大概是我遇到的最大的謬讚了,下不為例。

推薦閱讀:

紫微斗數精成 附錄二
龍舒凈土文卷第十二(附錄)(王日休)
昌言(漢)仲長統撰附錄
附錄四 林子傑《命理隨筆》(二) - 青雲道者的日誌 - 網易博客
風水實學 第十九章:附錄

TAG:王陽明 | 附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