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太極內功的學理 王大勇 史紹安

太極內功的學理王大勇史紹安

太極內功的理論基礎主要有三個:一是中國古典物主義哲學的「元氣論」;二是中華醫學基礎理論和經絡學;三是中華養生學和道家修鍊學。

李經梧先生的太極內功(以下簡稱內功)集武、醫、道於一體,具有深厚的理論基礎。它創編於20世紀40年代末50年代初,公諸於1960年,因為受當時社會環境的限制,沒有機會深入闡發其理論根源,只能是就練法講練法。這對於後學者來說,無疑是一個很大的缺憾。即使練了多年內功的人有時也不知內功所從何來,其指導理論是什麼,因此不免在鍛煉中產生一些模糊的看法。加之一些過「左」人士的謬批和個別人所進行的神秘化解釋,就更使初學者對於內功修為如霧裡看花,難見其本真面目。這對於內功訓練水平的提高,功力的增強,進而推動太極拳技向上層攀升,是個很大的障礙。

太極拳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一部分,它與本民族的哲學、文學、藝術、兵法的發生髮展有著不可割裂的依存關係。就太極拳來說,它的基礎是華夏民族傳統的大系統論哲學觀;而就太極拳的重要內核———內功來說,其理論基礎主要有三個:一是中國古典唯物主義哲學的「元氣論」;二是中華醫學基礎理論和經絡學;三是中華養生學和道家修鍊學。

一、中華古典唯物主義的「元氣論」是內功的哲學基礎

李經梧先生生前在講述太極內功時,反覆強調過:「我所說的練就的"氣』古代典籍中寫作"炁』,即指先天之氣、元氣或真氣,而不同於後天之氣(即呼吸往來於口鼻的空氣)。」「炁」在中國古代哲學史上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範疇,通常是指一種極細微的物質,是構成世界萬物的本源。這一學說由我國戰國中期的唯物主義哲學家宋、尹文創立(以下稱宋、尹),在先秦哲學史上有著承前啟後的作用,是由老子到荀子、韓非發展過程中的過渡環節。在春秋戰國時期的唯物主義學派中,有的哲學家認為「水、火、木、金、土」五種元素是構成宇宙萬物的本源;有的則用陰、陽兩儀來解釋一切自然現象的生成變化;還有的認為只有「水」才是萬物的根源。宋、尹則提出「精氣」是構成萬物的本源。他們的理論把哲學上最具根本性的問題,即物質世界的本源問題,由「原素論」(即五行說)發展到了「元氣論」的高度。這一學說較之五行說更有利於解釋宇宙萬物的物質性及其統一性。所以,被後來的唯物主義哲學家們所繼承。

宋、尹的學說是在老子唯物主義思想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老子已經有了「道」即是氣的思想,但是對於「道」和「氣」的關係還沒有講得十分明確。宋、尹則明確認為「道」就是「氣」。他們把「天」看成「自然」(古文中自然二字與現代不同,意為「原來就這樣」),而把「氣」看得比「天」更根本,是構成「天」的原始物質。他們在《內業》篇中說:「精也者,氣之精者也。」精也是氣,它是氣的精粹、精緻的部分。又說:「人之生也,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為人。」就是說「精」也是氣,「形」也是氣(即形氣),兩者配合得好就產生人。「元氣論」的內容用今天的話來表述就是:氣是一種至精至微的物質,是構成宇宙和天地萬物的最基本的元素(當然人也不能例外);運動是氣的根本屬性,氣的作用,即氣的陰陽對立統一,是物質世界變化的根源。

中華道家養生學和中醫最早把「元氣論」作為研究人類自身的指導理論,並給予了進一步的發展。把樸素的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作為手段,指導生命科學的研究,既探討了人的潛能,又研究了人的健康長壽之道,亦即老子所說的「長生久視之法」。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中醫學從「天地大宇宙,人身小宇宙」的天人合一觀出發,從「氣」這一範疇出發,闡述了天地自然和人的生命運動規律。它認為「氣」也是構成人體的最基本物質,其他構成生命體的血、津液、精等,都是由「氣」化生出來的,如醫學名著《類經·臟象類》中所說:「精、氣、津、液、血、脈,無非氣之所化也。」這就是我們今天進行內功訓練的基本理論依據。太極內功練的就是人體之氣,更進一步說就是鍛煉人體內部的真元之氣,即練氣功。如果我們沒有建立起人是由「氣」構成的這個概念,還錯把口鼻呼吸的自然界的空氣當成內功要練就的「氣」,就謬以千里了。因此說,中華古典唯物主義的「元氣論」是太極內功的哲學基礎。

二、中華醫學對「元氣論」的拓展成果是內功訓練的實際指導理論

拳諺說:醫武同源。這是指它們有共同的理論基礎。就武術的產生髮展來說,在時間上,其形態的成熟上都大大晚於中醫。尤其是以太極拳為代表的內家拳術,它們的發端要比中醫晚上幾千年。因此,中醫的理論和實踐之成為武術、乃至內功訓練的指導和途徑,其因果關係是再明顯不過了。中醫是對人類自身的生存、繁衍、生老病死等課題進行研究的學科;而武術則是人類研究防身、健身、搏擊技能的學科。它們研究的對象都是人類自身,因之,這兩個學科(古代稱為「術」)就不能不發生聯繫。中醫學在「天人合一論」的基礎上,確立了人就是由「氣」構成的理論,並進一步拓展了該領域,研究了人體之「氣」的來源、生成過程、功能、運動規律,以及「氣」的分類等科學命題。

就生命形成而論,「生之來謂之精」,有了「精」才能產生不斷發生升降、出入氣化作用的機體。即「精」在「氣」先,「氣」由「精」化。前面談過,「精」也是「氣」,是其精粹、精緻的部分,它是先天之氣的來源。「夫精者,身之本也」(《素問·金匱真言論》)。人之始生,秉精血以成,借陰陽以賦命。父主陽施,猶天雨露;母主陰受,若地資生。此即受之於父母而構成臟腑組織的原始生命物質。這一物質加上從母體所獲得的各種營養物質,主要秘藏於腎,是為先天之精。此「精」所化之「氣」即為先天之氣,亦稱元氣、真氣、真元之氣。「命門者……原氣之所系也」(《難經·三十六難》),「命門為元氣根」(《景岳全書·傳忠錄·命門余義》)。這個元氣對於人體是非常重要的。它是人體一切生命活動的原動力,故人之所生,全賴此氣。元氣的存亡即生命的存亡,人體的生、長、壯、老、已(死亡)與元氣的盛衰密切相關。李經梧先生的太極內功區別於其他武術內功的獨創性,正在於此。一般武術內功重視的是下丹田,而經梧先生的內功認為命門是其重要的氣源。所謂內氣的「開」,是指元氣由命門沖達四梢(手、腳指、趾末端);而內氣的「合」,是指元氣由四梢復歸命門。我們練太極內功正是對這種人體之氣的開合進行有效運行的鍛煉,使真元之氣練得充盈、旺盛,聽命於人的意識,以達到固本培元,強化筋骨,激發人體潛能,增強技擊動作的爆發力和增強身體各部位抗禦外力打擊的能力。

元氣始於腎間(命門),經下、中、上三焦,由手太陰肺經進入十二正經之中,而佈於周身,蓄於奇經,溢於三百六十五穴,然後再經腠理和大小絡脈,匯聚於四肢末端的各經井穴,入本經至經別,直接深入臟腑,繼而淺出於頭項部經穴、胸腹部募穴和脊背部俞穴,自奇經總集於任、督二脈,下歸於腎間(命門)。

就人體之氣的分類而言,除元氣外,還有宗氣、營氣、衛氣之說。現簡述如下:

宗氣:

又名大氣。「膻中者,大氣之所在也」。(《靖盦說醫》),即由肺吸入的清氣(空氣)與脾胃化生的水谷精氣結合而成,其形成於肺,聚於胸中者,謂之宗氣。宗氣在胸中積聚之處,稱作上氣海,又名膻中。它是後天之氣。它的功能一是走息道司呼吸(即外呼吸,而非內呼吸);二是貫心脈而行氣血;三是人體的視、聽、言、動等機能與之相關。過去有人曾寫過《宗氣論》,試圖以宗氣為武術內功鍛煉的人體之氣,其理論大謬。內功鍛煉的是元氣而非宗氣,是內呼吸,是「胎息」和「踵息」,而非口鼻所司之外呼吸。習武者不可不明。

營氣:

是血脈中具營養作用之氣,因其富於營養,故稱營氣。它是由脾胃運化的水谷精氣中的精粹部分和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氣結合所化生的,也是後天之氣。它運行在脈內,屬性為陰。其主要功能,一是化生血液,二是營養全身。

衛氣:

有護衛,保衛之義。即人體的護衛之氣。它行於脈外,與營氣相對而言,屬性為陽,故又稱衛陽。它的功能是溫分肉,充毛髮,肥腠理,司開合(即毛汗孔的開合)。其性懍疾滑利,活動力強,流動極迅速。所以說「衛者,水谷之悍也」(《素問·痹論》)。它的作用是防禦(防護),溫煦和調節。衛氣是太極內功鍛煉的重要方面,它在元氣的推動下,可以迅速地完成人的意識所指揮的內氣開合之使命。

綜上所述,宗、營、衛氣均為後天之氣。沒有先天元氣的化生、推動,它們是無法運行的。先天之氣為本,後天之氣為標;先天之氣為「主帥」,而後天之氣為各司職分的「將軍」。當然,先天之氣也要依靠後天之氣的滋養和輔助,才能便利從心地行使「權力」。太極內功之所以需要訓練、修為,就是要使人體中各具規律的「氣」在一定時間內相對集中起來,按著人的意志(意識力)聚集在身體的某一方向上或某一點上,使能量聚合,從而達到增強技擊能力和抗禦外力衝擊能力的目的。這就是調動人體潛能的一個過程。沒有科學理解、概念模糊的所謂練內功是達不到預期效果的。所以「以意行氣,以氣運身」是我們所要追求的內功鍛煉效果。

三、中醫經絡學是內功訓練的具體途徑太極內功是氣功的一種,是對人體之氣進行鍛煉的具體方法之一。這種鍛煉絕不可在模糊概念指導下進行,而必須按著人體經絡、重要穴位,以及太極拳對內氣陰陽開合的要求來進行。否則,不僅起不到健身和提高拳技的作用,反而對人體有害。中醫經絡學為內功鍛煉提供了可遵循的路徑。

經絡,是經和絡的總稱。經,即經脈,它貫通人身上下,溝通人體內外,是經絡系統中縱行的主幹。絡,即絡脈,是經脈別出的分支和再分支,它縱橫交錯,網路全身,無處不至。人身有正經十二條,即手三陰經,足三陰經,手三陽經,足三陽經,共四組,每組有三條經脈,合計十二正經。在十二正經上又別出十二條正經,它們分別起於四肢,循行體內,聯繫臟腑,上出頸項淺部,稱為十二經別。而十二經脈之氣「結、聚、散、絡」於筋肉、關節的體系稱之為十二經筋。它們起於四梢而結於脊背和下腹內部,聯綴百骸,維絡周身,主司關節運動。因此,內功的練氣,就是讓人體之氣按人的意志循行(即非自然循經)經絡,主要是循行十二正經和經別,運用經氣指揮十二經筋運動。而這種

產生於經筋拉伸、收縮、螺旋等運動的彈性力,就是我們所要練就的「太極勁」。那麼,我們就有必要首先搞清楚十二正經是如何自然循行的,這是內功鍛煉的物質基礎。

十二正經的循行規律,中醫學高度概括為:「手三陰,從胸走手;手三陽,從手走頭;足三陽,從頭走足;足三陰,從足走腹胸。」十二經脈的位置關係是:手三陰在手臂內側,從前向後排列著太陰(前線)、厥陰(居中)、少陰(後線);手三陽在手臂外側,從前向後排列著陽明(前線)、少陽(居中)、太陽(後線);足三陽在足至大腿正面和外側,從前向後排列著陽明(前中線過膝蓋)、少陽(外側線)、太陽(後線);足三陰由腳底到腳、腿內側,從前向後排列著太陰(前線)、厥陰(中線)、少陰(後線)。

由於太極拳要求內氣應由內到外,力由脊發,起於命門,達於四梢,所以十二經脈的井穴(四肢末端)就格外重要,鍛煉中(尤其是初練相當長一段時間裡,至少一年)不僅要記住它們的名稱,而且要記清其位置,這樣才不至於概念模糊。這些井穴是:

手太陰井穴「少商」,位於大拇指指甲蓋內上角旁;

手陽明井穴「商陽」,位於食指指甲蓋內上角旁;

手厥陰井穴「中沖」,位於中指指端正中;

手少陽井穴「關沖」,位於無名指指甲蓋外上角旁;

手少陰井穴「少澤」,位於小指指甲蓋內上角旁;

手太陽井穴「少沖」,位於小指指甲蓋外上角旁;

足太陰井穴「隱白」,位於大趾甲蓋內上角旁;

足厥陰井穴「大敦」,位於大趾甲蓋外上角旁;

足陽明井穴「歷兌」,位於二趾甲蓋外上角旁;

足少陰井穴「湧泉」,位於足心;

足少陽井穴「竅陰」,位於足四趾甲蓋外上角旁;

足太陽井穴「至陰」,位於足小趾甲蓋外上角旁。

鍛煉內功時,內氣由命門發出,經脊背(經筋結點———勁源),由大椎穴向四肢末梢催去,達於上述幾個穴位,並在意念上,把內氣(實是內勁)由此發出去,此即為開。與此同時,命門發出之

氣,有一股真氣橫壓向神闕穴,即灌向下丹田(在命門與神闕二穴連線的中點處),此即為氣沉丹田;與此相反,由上述井穴吸氣,順原路返回命門,即為內氣之合,此時前後丹田(後丹田即命門)

充滿內氣,亦為氣沉丹田。總之,無論是吸還是呼,都要保持氣不上浮,即不要氣沖胸膈。以此觀之,太極拳要求的內勁節節貫穿,從大的方面可以理解為各關節的節節貫穿,而細化之後則不然,它

是內勁(內氣的滋生物)在經脈上各個穴位之間節節貫穿,進行著信息的傳遞、感測,直達各經脈井穴。不然的話,經梧先生經過實踐檢驗所斷言的內功發人在1/4秒之內即可完成,用機械運動、

肢體運動是無論如何都解釋不了的。這隻能是意識流動感測的結果,即腦電波反應的結果。是至精、至微物質———氣的反應結果,亦即「意到氣到勁也到」。

太極內功,除了要訓練十二正經之氣外,還不可忽視奇經的經氣訓練。按中醫經絡理論,正經是河流,而奇經是連接在河流上的湖泊。經氣、精血充盈溢滿的時候,正經中的經氣就存於奇經,而

經氣、精血不足時,奇經中的精、氣、血、津液就會注入正經。奇經八脈中的任、督二脈是最重要的奇經,它們分別是陰脈之海和陽脈之海。太極內功的循經,一刻也離不開任、督二脈。任脈上有重

要的穴位氣海(即膻中穴)、氣街(即氣沖穴)、神闕(即肚臍)和海底(即會陰穴),督脈上有命門、夾脊(即脊中穴)、大椎、百會,它們均是內功訓練的要穴。太極拳要求的氣沉丹田和力由脊發都同任、督二脈息息相關。另外奇經八脈中的陰蹺脈、陽蹺脈的訓練則與勁起於腳跟和下盤的虛實關係重大;而帶脈的訓練則與內氣鼓盪,主宰於腰關係重大,均不可忽視。

四、中華道家養生學對內功訓練有很強的指導作用

中華道家養生學是與中華醫學同根同源,且早期曾與其一同發展的中國古典人體生命科學。這一學科,過去長時間被謬稱為偽科學或封建迷信,也有的認為它是發源於道教的一種玄學、神學。其實不然,它也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由中國古典唯物主義哲學學派衍生出來的一個學術分支。若從《莊子》一書傳載的「軒轅黃帝問道於廣成子」算起,也有五六千年以上的歷史,比發軔於東漢的道教要早上千年。道家養生學,包括它的修鍊學不是宗教迷信,而是學問、學術。這一學術在《黃帝內經》中已有記載。是當時以至後來幾千年延續下來的(當然後來有一部分依附於道教)生命科學研究。它研究的課題是如何保健、養生以延長人類的壽命。即通過對人體進行修鍊,對人體真元之氣的導引、吐納、行氣,通過聽息、胎息、踵息、守靜、內丹等方法,逐步達到煉精化氣、鍊氣化神、煉神還虛、煉虛合道的境界,以追求長生住世,我命由我不由天的目的。

太極內功引入了中華道家養生學、修鍊學的一些重要訓練方法,以達到調動人體潛能,增強人體素質,增強技擊能力和身體抗禦外力衝擊的能力。這種學術方法的引進,可以從陳式太極拳創始人陳王廷留下的長短句中得到印證。他說:「……只落得《黃庭》一卷隨身伴,閑來時造拳,忙來時耕田,教下些弟子兒孫,成龍成虎任方便……」詩句中的《黃庭》即為道家修鍊學中的經典著作《上清黃庭內景經》和《上清黃庭外景經》的合稱。這一著作的作者是西晉時期的道家修鍊大家魏華存,她本人不是

道士,而是一位貴婦人。她在這部著作中提出非常有意義的「仙人道士非有神,積精累氣以為真」(《黃庭經》二十八)的著名格言。《黃庭經》的內容用韻文寫成。可大致歸納為對人體各臟腑

及其與外界聯繫的認識,道家修鍊的基本路徑和個人對修鍊的切身體會等幾個方面。由此可見,《黃庭經》是陳王廷創編太極拳時依據的重要指導理論書籍。

所謂「黃庭」,就是指的丹田。「黃」是土色,代表的是土。在五行中土居中,相應指人體中部,即為人身之中土的腹內部(頭、胸部為上,臀、下肢為下,軀幹兩側為左右,腹、背部為後)。「庭」為台階下的空地兒,即道家用來煉就內丹的田地,即丹田。所以說,太極拳的基本要求中經常提到的氣沉丹田就是來自於道家修鍊學而非自創。丹田不是中醫經絡學說中的一個穴位,它表示的是人體中(而非經脈上)的一個區域,是道家養生學中的專有名稱,即「種下靈根求結丹的田地」。這裡所說的丹田通常指位於腹部的下丹田。那麼,下丹田到底在身體的什麼部位呢?絕大多數太極拳或其他武術書籍都說它在臍下三寸,有的說就是任脈上的關元穴或氣海穴。這種說法是不正確的。《上清黃庭內景經》第二章中說:「上有靈魂下關元,左為少陽右太陰,後有密戶前生門,出日入月呼吸存。」《上清黃庭外景經》第一章里又說:「上有黃庭下關元,前有幽闕後命門。」涵虛子云:合上下前後左右,暗藏一個「中」字,此「中」乃「虛無竅」也。這個位置的描述非常清楚,即在心(靈魂)之下,關元穴之上,後邊是命門(密戶)穴,前面是肚臍(生門)。「幽闕」亦即神闕穴,也是指的肚臍。至於左為少陽右太陰,正是圍繞這一位置畫的一張太極圖,且此圖上白魚在左尾朝上(少陰),而黑魚在右頭在上(太陰)。「出日入月呼吸存」,正是講的內氣的開合。「出」和「呼」為開,「入」和「吸」為合,「日」為陽,而「月」為陰,即陰陽開合的過程中,真氣存於丹田。因此說「下丹田」不在任脈上,而是在臍內深入腹里一寸三分(中醫學的同身寸,下同)處,亦即在神闕穴與命門穴連線的中點處,此「虛無一竅」才是真正的下丹田。也就是說它在

人體的中軸線上,而不是在經絡上。

道家所說的上、中、下三丹田都是在這條軸線上:上丹田又稱泥丸宮,位於督脈百會穴與任脈會陰穴所連縱軸線同兩眉間印堂穴向內的橫軸線的交點上;中丹田(又稱絳宮)也在這條縱軸線上,上距心三寸六分,下距下丹田三寸六分處(田成陽《道家修鍊學》中語)。李經梧先生所創內功的初、中、高級三個階段,即丹田內轉,神通於背和靈機於頂分別意守的就是下、中、上丹田。所以,太極拳強調的立身中正,虛領頂勁,始終保持上身(軀幹部)豎直,不偏不斜,都是要保證這條縱軸線不變形、不扭曲,以使上、中、下三丹田對正,並使人體重心投影垂直向下,落於兩腳中間,處於運動底盤範圍內。同理,氣沉丹田,也是讓人體重心只在這條豎直軸線上上下運動,而不產生或少產生重心的平動。而氣沉下丹田則是為了使人體重心始終保持較低位置,從而保證身體在受到外力衝擊時,能夠處在更加穩定和平衡的狀態。

總之,李經梧先生所創太極內功,其學理博大精深。他採擷中國古典唯物主義哲學為基礎理論,依靠中醫經絡學說為技術支柱,借鑒中華道家養生、修鍊學為訓練手段,積二十餘年的自我修為和潛心研究、試驗,終鑄成這一集武術技擊與醫療保健於一體的有效功法。其學術成果惠澤後人,可謂功莫大焉。

http://218.87.30.233:90/resource/data%5C011%5C009%5C239209.pdf


推薦閱讀:

內功四經
親身體驗到的武功高手的內力!
內功
披露張鴻慶傳形意拳內功練法 第2頁
內功養氣培元練氣之丹田內轉和氣聚丹田

TAG:太極 | 內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