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凈界法師:佛說阿彌陀經要解 第二十八卷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四十九頁,「丙初、揭示無上因緣」

  丙一、揭示無上因緣

  這個是佛陀勸勉我們往生的第一個理由,看經文:

  又舍利弗,極樂國土,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補處,其數甚多,非是算數所能知之,但可以無量無邊阿僧祇說。

  佛陀又招呼了一聲「舍利弗」說:「極樂國土,眾生生者」,這個往生的眾生有一種情況,就是說「皆是阿鞞跋致」,這個「阿鞞跋致」翻成中文叫不退轉。這個不退轉的情況是怎麼回事呢?是「皆是」,這個地方「皆是」要特別注意了。這當中包括了文殊、普賢等諸大菩薩,也包括五逆、十惡帶業往生的眾生,這個「皆」就是沒有一個是例外的。在這麼多的「阿鞞跋致」菩薩當中,「其中有」很多很多「一生補處」的菩薩。這個「一生補處」的菩薩,就是等覺菩薩。這個等覺菩薩的「數」目還很「多」的,「非是算數所能知之」。這二個,包括「阿鞞跋致」的菩薩,也包括「一生補處」的菩薩,數量都很多,只能夠「以無量無邊阿僧祇」來解釋。這個「阿鞞跋致」跟「一生補處」菩薩,窺基大師在《阿彌陀經通贊疏》解釋說:「阿鞞跋致」是約新生,新往生的菩薩;「一生補處」是約舊生,就是到了極樂世界一個時間以後,你慢慢慢慢的能夠成就「一生補處」。就是說極樂世界它所攝受的眾生,能夠一直攝受你,一直到讓你安住到等覺菩薩為止,是這個意思,這個是舊生。當然我們不可以在極樂世界成佛,起碼能夠攝受你到等覺菩薩為止,有這麼多不退轉的菩薩。這一段是強調自功德深,自己的內心所成就的不退轉功德。下面一段是強調他賢聖遍,「諸上善人聚會一處」。這一段我們看蕅益大師的開示,蕅益大師先解釋「阿鞞跋致」,先解釋新生;再解釋一生補處,再解釋舊生。他這個不退轉分成二部分:先解釋新生的情況,再解釋舊生的情況。新生當中,先一段「正明」:

  釋跋致三

  正明

  ┌一位不退,入聖流,不墮凡地。

  │

  阿鞞跋致,此雲不退┼二行不退,恆度生,不墮二乘地

  │

  └三念不退,心心流入薩婆若海。

  這個「阿鞞跋致」翻成中文叫「不退」轉。我們娑婆世界的生死流轉,有二種情況是會退轉的:第一個是色身的退轉,就是說你現在年輕、健康、莊嚴,這件事情會退轉。就是說老病死出現的時候,你就會從莊嚴變成醜陋,乃至死亡。死亡以後,你下輩子到天上去,就得到一個更莊嚴的色身。等你把天福享完了以後,就變做一隻螞蟻,這個卑賤的相貌。所以我們在娑婆世界的流轉,我們的色身有退轉的問題,由莊嚴退轉為醜陋,由尊貴的人身退轉為卑賤的果報,這是第一個問題。第二個更嚴重的就是內心的退轉,就是你內心當中,在三寶當中的聞思修所栽培的一點善根、一點信、進、念、定、慧的善根,它也會退轉。你今生相信三寶,你下輩子不一定相信三寶,就是你內心的善根會退轉。這個地方的「不退轉」,包括你色身的不退轉,包括你內心的不退轉。這當中有三種不退,它的程度由淺至深,有三種不退。

  先看第一個「位不退」,這個「位」指的是無漏的聖位。說這個「入聖流、不墮凡地」,這個是約初果以上的聖人。我們凡夫的內心當中,有一股很強大的妄想之流,這當中也包括了生死之流。這個初果聖人,他修習我空觀,在內心當中出現了第一道光明,在無量無邊的妄想之流當中,出現了一道清凈的法性之流。這個時候,他內心當中有二道水流:第一道是雜染的生死流,第二個是清凈的法性之流,在內心當中同時存在。他那個清凈的我空智慧所表現的法性之流,他不退轉,這水再怎麼臟,不能破壞他。而且所謂不退轉就是說,我們的心是不斷的變化,他不退轉,就是他會不斷的進步,他的法性之流會慢慢慢慢的擴充,慢慢的擴充,直到把內心的這種雜染水流完全清凈為止。所以你證得初果以後,你內心聖道的力量,你對三寶的信、進、念、定、慧的信心,永遠不退轉。經典上說:一個初果的聖人,在饑荒的時代,他只有一碗飯,他把這碗飯吃下去,他能夠維持他生命的相續;他看到佛陀來托缽,他可以把他唯一的這碗飯布施出去,讓自己死掉。他對佛陀的信心,那個歸依的心是不退轉的。這飢餓、死亡不能障礙他對佛陀的歸依心,不可以。他對這個佛、法、僧、戒有不壞信,四不壞信。這是第一個,是約他內心的善根。

  其次,這個初果的聖人,他永遠不到三惡道去了。雖然他內心當中攝持了無量無邊的罪業,但是這個罪業不能得果報。這個我空智慧的現前,光明照射,這些業力不能得果報,他的色身永遠不會再去承受這種卑賤的三惡道果報,不可能。所以到了初果,他的身心有一部分的不退轉,包括他的聖道力量,包括他的色身,他永遠保持人天的莊嚴色身,這個我們安立做位不退,還有這樣一部分的不退。

  第二個「行不退,恆度生、不墮二乘地。」這個「行」指的是菩薩之行。前面的位不退,強調在自利的功德,他自受用的功德,這個地方是強調他受用的功德。就是這個斷了見思惑的菩薩,我們講這個界外菩薩,他已經沒有三界的業力。他那一念的大悲心,不會退轉。經典上說:三千大千世界起火了,充滿了熾然猛火,這個界外菩薩,他那個大悲心,他還是願意來到這個三千大千世界度化眾生。他那個大悲心,任何的逆境不能障礙他,他永遠不會退到二乘的境界去。所以他這個「行不退」,不但是自受用的功德不退,連他受用的大悲心也不退,這個是「行不退」,那這更深一層。

  第三個「念不退,心心流入薩婆若海。」這個「薩婆若海」就是一切種智,是一種智慧,這個智慧深廣如大海。我們在修學佛法有三種智慧,《般若經》說有三種智慧:第一個叫一切智,觀察一切法的總相,一切法有各式各樣的差別,但是它的共同相貌就是我空、法空,空性的智慧叫一切智。道種智就是分別一切法的差別因果,他到三惡道去了,他什麼因緣到三惡道去?他到人天去了、他到極樂世界去了,分別諸法的差別因緣,這叫道種智。一切種智就是中觀,就是這個空有無礙的一種中觀。這一切種智就是真俗雙照、二諦圓融的中觀,套一句智者大師的話說就是:即空、即假、即中,觀一切法即空、即假、即中,中道的實相。這個念不退指的是中道的正念。前面的位不退、行不退是成就自利利他的功德;這個地方念不退,是強調一種佛性的功德,他念念跟中道的佛性相應,這個地方不退了,這個不退就更加微細、更加的深入。我們一般的不退轉,由淺至深有三層的差別,這個叫做「阿鞞跋致」,就具足這三種功德。成就這個「阿鞞跋致」當中,我們看「點示」,這當中的差別:

  點示二

  點示勝異二

  示此土難證之劣

  ┌藏初果,通見地,別初住,圓初信─名位不退。

  若約│

  ┼通菩薩,別十行,圓十信─────名行不退。

  此土│

  └別初地,圓初住─────────名念不退。

  我們在「此土」,這個「此土」是一個污穢的國土,娑婆世界這個穢土。我們成就三不退是怎麼個成就法呢?是「藏」教的「初果」,「通」教的「見地」(通教有十地、有見地),「別」教的「初住」,「圓」教的「初信」,斷了見惑叫「位不退」,這是第一個。第二個「通」教的「菩薩」(通教的菩薩地),「別」教的「十」回「向」,「圓」教的「十信」,叫「行不退」。「別」教的「初地」,「圓」教的「初住,名念不退」。換句話說,你今天斷什麼煩惱,就證到什麼不退的情況。

  示彼土圓證之勝

  ┌五逆十惡十念成就─帶業往生

  今凈土┤

  └居下下品者────皆得三不退。

  我們在極樂世界,乃至你是「五逆、十惡」的眾生,臨終仰仗「十念成就,帶業往生」,你當然是「下下品」,但是「皆得三不退」,都能夠成就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我們娑婆世界的功德要出現,那完全要靠自己的本事,就是你內心當中,你必須從你這一念擾動的心、顛倒的心當中,去修止觀,在這麼一種動蕩不安的心性當中,讓它寂靜下來。在寂靜當中,修習種種的觀行,然後點點滴滴的去栽培你的功德,完全要靠自己的力量。

  所以宗喀巴大師講一個偈誦說:「佛非水洗眾生罪,亦非手拔有情苦,非將己德移於余,唯為說法令解脫。」這個地方道出了釋迦牟尼佛,來到娑婆世界度化眾生的情況。說佛陀來到我們眾生的世界做什麼事呢?「佛非水洗眾生罪」,佛陀不是以他清凈的大悲法水,來洗滌我們眾生的罪,這個罪不能被佛陀洗掉的。那我們內心當中有痛苦,佛陀可不可以救拔我們呢?「亦非手拔有情苦」,佛陀不是以他那個無量自在的手,伸到我們心中,把我們心中的痛苦拔除,不是。佛陀你有無量無邊的神通三昧,送我幾個吧?「非將己德移於余」,佛陀的三昧是自受用,一個功德也不可以送給我們。那你佛陀出世,對我們眾生有什麼幫助呢?「唯為說法令解脫」。說出釋迦牟尼佛在穢土,他心中的無奈。佛陀在穢土成佛,唯一能做的就是說出很多很多修行的法門規則,讓你的內心自己去操作,只有這件事情。所以在娑婆世界裡面,你要成就一種功德,你所依止的原則,就是憑你自己的本事,人一定要靠自己。極樂世界的三種不退,為什麼會有三種不退呢?這當中是環境的關係。我們一路讀過來,我們知道極樂世界的不退轉是怎麼回事呢?比如說我們到極樂世界得一個果報體,我們眼睛看到極樂世界的宮殿、樓閣的造形,誒!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耳朵聽聽鳥類的唱歌、鼻子聞一下寶樹的花香、嘴巴去喝喝八功德水的甘露味,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是這樣的境界不退的。它五塵的那種力量,跟你的身心一接觸的時候,它會使令你內心當中,成就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是這樣的一種情況,是依報環境的攝持。再看下一段「點示超絕」,這種情況,是不是有很多的情況呢?

  點示超絕二

  示此土難超

  ┌若是凡夫,則非初果等─┐

  │           │

  ┌┼若是二乘,則非菩薩等 ├┐

  ││           ││

  然據│└若是異生,則非同生性等┘│┌躐等則成大妄

  ┤             ├┤

  教道│ ┌念不退,非復異生──┐│└進步則舍故稱

  │ │          ││

  └又┼行不退,非僅見道  ├┘

  │          │

  └位不退,非是人民──┘

  在一般的穢土修行當中,我們根據這個教理,不管是根據唯識、天台、中觀的判教,你是「凡夫」就不是「初果」,初果有初果的功德,凡夫有凡夫的障礙。你「是二乘」就不是「菩薩」,二乘的功德只能夠自受用,菩薩的功德還能夠他受用。你「是異生」就不是「同生性」。這個「異生」指的是無明,「同生性」指的是真如。因為我們凡夫的妄想各式各樣,你打你的妄想,他打他的妄想;你今天打的妄想,跟明天也不一樣;前一剎那的妄想,跟下一剎那的妄想都不一樣。我們內心當中的無明是「異」的,是無量無邊的差別。但是一切法身的聖人內心當中,安住在一個如的境界,一如無二如。你的心是如,我的心也是如,一如無二如,這是「同生性」,真如的境界是沒有差別的。「念不退,非復異生。行不退,非僅見道。位不退,非是人民。」就是說我們穢土的修行,每一個人的努力不同,有各式各樣的功德相貌,所以說「躐等則成大妄,進步則舍故稱」。你今天講出超越你功德的話,變成了大妄語。你進步了以後,就舍掉了你過去的名稱,這功德的成就,完全是你內心戒定慧的栽培。極樂世界:

  示彼土超絕

  ┌一切俱非

  唯極樂同居┤

  └一切俱是。

  這個地方是特別的。「一切俱非」,這個地方指的是一種受用的功德,每一個人都受用三不退,這個強調極樂世界的「差即無差」,無差別性。因為極樂世界的人民,每一個人都在受用在極樂世界這麼廣大的正報莊嚴當中,所以「一切俱非」就把差別相給消滅了,每一個人都三不退。但是可也是「一切俱是」,「無差成差」。因為每一個人斷惑證真不同,這個三不退的內涵,也會有淺深的差異,它也有差異的。雖然是「一切俱是」,有它的差異相,但是可也是每一個人都成就三不退。這就是極樂國土它超絕的地方。「一切俱非」就是「差即無差」,他們的身心世界都表現了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的功德。就著斷惑證真來說,可也是「無差成差」,「一切俱是」。這個名稱: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實報莊嚴土、常寂光凈土,可也是有它的差別相。這「一切俱是」就是肯定,「一切俱非」是否定的差別,「一切俱是」把這個差別又肯定下來。這樣的一種情況,我們會想:這樣子的一種情況是很特別的。蕅益大師就把這個特別因緣講出來:

  結歸

  ┌無此名相┐ ┌心性之極致┐

  │    │ │     │

  十方佛土┼無此階位├非┼持名之奇勛├何以有此!

  │    │ │     │

  └無此法門┘ └彌陀之大願┘

  「十方佛土無此名相」,任何的自力法門當中,不管是天台、唯識、三論宗,沒有這樣的名相,也沒有這樣的「階位」、也沒有這種修持「法門」。極樂世界這種三不退是怎麼來的呢?「非心性之極致」,就是我們的心力不可思議,能念的心不可思議;「持名之奇勛」,法力不可思議;「彌陀之大願」,佛力不可思議。「何以有此?」是三力所成。不退轉,在蕅祖的這段開示當中,把它分成二類,說佛陀度化眾生,他採取二個辦法:第一個是佛陀來到我們眾生的世界來度化我們。換句話說,我們每一個人的國土是業感緣起,佛陀對我們的業感,不作任何的調整。就是每一個人,也就是循業發現,你個人的業力、你個人的果報,佛陀是一點辦法也沒有,「唯為說法令解脫」,你必須去承受你的果報。我們看《阿含經》,釋迦牟尼佛的時代,跟佛陀同樣的時間出世的正法時代,跟佛陀出家,都有人還俗。說你在無量劫當中,遇到佛陀的出世,親眼看到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放大光明的境界,親耳聽到佛陀的說法,還是還俗了,釋迦牟尼佛實在是沒有辦法。就說你在這個自力法門,你要起顛倒,誰也沒有辦法,這是第一個方式,就是佛陀來到我們凡夫這種雜染的境界,來度化我們。其次,佛陀以他的本願功德創造了一個清凈的國土,這個國土裡面沒有一點的業力成分在裡面,完全沒有個人的業力,是彌陀的法身所變現的,然後把眾生接到這個地方來修行。就是說這個國土不是業力所成,是彌陀事先創造好的,然後把你接過來這個地方,讓你的這一念心,跟外在的色聲香味觸法一接觸的時候,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這二個地方就有差別。一個是你的業感,你自己業感的世界;一個是佛的本願功德力所創造的一個清凈的國土。所以這個地方就會有退轉、不退轉的差別在這個地方。所以蕅益大師強調:「非心性之極致、持名之奇勛、彌陀之大願,何以有此?」假設不是彌陀本願功德的創造,誰能夠成就不退呢?是這三種力量所成就的。

  釋補處三

  正釋

  ┌只一生補佛位─┐

  一生補處者┤       ├極樂人民─

  └如彌勒、觀音等┘

  ┌普皆一生成佛─┐

  ┤       ├故其中多有此等上善,不可數知也

  └人人必實證補處┘

  「一生補處」菩薩,指的是「彌勒、觀音」這種等覺菩薩。「極樂人民普皆一生成佛,人人必實證補處」,所以這個地方很多。這個地方我們解釋一下。極樂世界它是三根普被,它也攝受文殊、普賢,也攝受五逆、十惡的眾生。極樂世界的人民,他的壽命是無量無邊阿僧祇劫,他的情況是一種意生身,隨你的心意自在。就是說你到極樂世界,你的壽命,你願意成就法身菩薩,就回入娑婆,也可以。有些人悲心重,他一成就法身菩薩以後,他那個大悲心就受不了,就推動他不忍眾生苦,不願聖教衰,馬上回入娑婆,這個也可以。你的心情願意待到等覺菩薩,彌陀也沒有意見,你繼續住下去。所以說在極樂世界的等覺菩薩,「其中多有此等上善」人,「不可數知」,有無量無邊的等覺菩薩,是這樣子來的。

  點示

  ┌釋迦一代時教──┐

  複次┤        ├而一生圓滿之因,則末後

  └唯華嚴明一生圓滿┘

  ┌十大願王┐

  〈普賢行願品〉中┤    ├且以此勸進華藏海眾

  └導歸安養┘

  在「釋迦」牟尼佛「一代時教」當中,《華嚴經》「明一生圓滿」,就是你這一期生命當中就成佛,不必經過死亡的階段。我現在下定決心:我這一生就要成佛。就從我現在的身心開始,我不要經過死亡的階段就成佛。那可以。怎麼辦呢?就是以「十大願王導歸」極樂,你修十大願王,修這個禮敬諸佛、稱讚如來、廣修供養、懺悔業障、隨喜功德、請轉*輪、請佛住世,乃至普皆迴向,十大願王導歸極樂世界,這是一個方式。

  嗟嘆

  凡夫例登補處,奇倡極談,不可測度。

  ┌

  │《華嚴》所稟,卻在此經!

  嗟乎┤

  │     ┌信鮮疑多┐

  └而天下古今┤    ├余唯有剖心瀝血而已!

  └辭繁義蝕┘

  極樂世界的人民在不退轉當中,「例登補處」,遲早一定會登到補處菩薩。這麼一個特別殊勝的法門,的確不是我們凡夫的心情所能夠去思量的。而想不到「《華嚴經》一生成佛的關鍵卻在這個地方。因為什麼叫做一生成佛呢?說穿了就是要你往生極樂世界,只是你不是用信、願、持名的方式,你是用十大願王的方式,導歸極樂。原來所謂的一生成佛,還是要往生極樂世界才能夠成就的。但是「天下古今」對凈土法門,「信鮮疑多」,懷疑的多,相信的少。這個義理講得多,真正能夠體會的也是少。蕅益大師說:我「唯有剖心瀝血而已!」表達蕅祖對於凈土法門那一念很誠懇護法的心情。

  這個地方我們把它說明一下。我們一路學過來,我們看到佛陀在啟信的時候的口氣,他介紹極樂世界是偏重在有為的功德。你看他講這個依正二報,這極樂世界它這個生處的莊嚴,你這個受生的處所,不是在我們凡夫這種污穢的胎內,而是在七寶池、八功德水微妙香潔的蓮華受生。受生以後,你的居住環境在哪裡呢?在黃金鋪地、這個寶樹、樓閣放大光明、四寶所成的樓閣。你在極樂世界當中,你經常聽到鳥語花香,喝到的八功德水特別甘美,心情不好的時候要去散步,供養他方十萬億佛,這種自在的境界。佛陀在前面啟信的角度當中,佛陀是詳細的說明極樂世界這種有為的功德。但是他勸我們發願的時候,他強調不退轉。換句話說,因為有為的功德是共於諸天的,就是佛陀真正勸我們往生的理由,還不是前面的那種有為的境界,真正的理由是你到極樂世界以後,你在那種安樂的境界當中,你能夠念念之間,成就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你那一念心,就是不斷的往聖道的方向趨進,永遠不再回頭。就是根據這個理由,他勸我們往生。而這樣的理由之所以成立,是因為環境的關係。

  佛在世的時候,佛在世的時候,有一個獵人他抓到一隻六牙白象(象王),力量很大,就把這個象王送給國王,國王很高興就送給他很多珍寶。國王就好好的養這六牙白象,它的力量很大,每次跟敵人戰爭的時候,六牙白象就沖在前面,一下子就把敵人的車隊給破壞掉。國王當然就好好的招呼這六牙白象。平常要是有犯罪的人,就把罪人丟到六牙白象的前面,這個白象一過去,一腳就把罪人給踩死。有這麼一天,白象的住處起火,僕人很緊張,趕快把白象救出來,就重新蓋一個新宮殿給白象住。但是暫時把它放在僧團旁邊的房子裡面住。這個白象整天聽比丘誦經,哦!它的個性改變了。改變以後怎麼知道呢?這麼一天,有一個死罪犯,就把犯死罪的人丟給白象,它過去用鼻子聞一聞就走了。養象的人看到以後,就報告給國王知道。國王聽了以後很緊張:唉呀!這個白象過去的凶性到哪裡去了呢?它現在不殺人,這件事情要是讓敵國知道,我們這個白象失去了凶性,那不得了,國家會有危險。怎麼辦呢?有智慧的大臣說:這個白象過去的時候凶性很大,現在沒有凶性了,可能是它住在出家人的旁邊,整天聽經,所以啟發了它的善心。應該怎麼辦呢?有辦法。把這個白象移到屠夫的旁邊去,它的凶性馬上恢復。國王就照這麼做,就把這個白象移到殺豬殺羊的旁邊去,它整天通到殺豬殺羊那個哀嚎的聲音,它的凶性又發作起來。你把死刑犯丟給白象,白象也是一過去,一腳就踩死他。這個地方,從這個白象內心的變化,我們知道:我們凡夫這一念心是有所住,就是我們這一念心會受環境的影響。你在娑婆世界流轉,你這一心就容易受到娑婆世界雜染因緣的影響,使令你退轉。你選擇到極樂世界,你這一念心就容易受到這種功德莊嚴的攝受,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所以釋迦牟尼佛很誠懇的勸我們所有的凡夫菩薩往生的道理,就在這個地方,蕅益大師的心情也是這個意思,「余唯有剖心瀝血而已」!就是說你在選擇娑婆世界跟選擇極樂世界,你要好好的想一想這個退轉的問題。雖然你內心有善業,是的;但是這個會退轉,這件事情我們應該想一想。所以在本經當中,佛陀特彆強調「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來勸我們發願往生,這是第一個理由。再看第二個理由:

  丙二、特勸凈土殊

  這個是講他賢聖遍。

  舍利弗,眾生聞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所以者何?得與如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

  佛陀提出第二個理由說:「眾生聞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說一切的凡夫菩薩,你聽到前面極樂世界的依正二報以後,你應該做一件事情。做什麼事情呢?「應當發願,願生彼國。」這是什麼道理呢?「得與如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我們選擇一個國土,我們不但考慮外在環境的莊嚴美妙,這個國土裡面的人也很重要。這個世間上的災難,當然也有一些是天災不可避免,但是人禍的因素最多。一個國土災難的發生,都是跟人有關係的。所以我們在抉擇一個國土,我們會考慮那個國土的人民善良不善良?這也是一個很重要的考慮因素。所以說「諸上善人俱會一處」,這也是我們往生的第二個理由。看蕅益大師的註解:

  釋上善

  ┌前羅漢、菩薩,但可雲善人┐

  ┤            ├其數甚多,故云諸。

  └唯補處居因位之極,故云上┘

  這個「諸」表示很多。什麼叫「上善人」呢?就是等覺菩薩,才能夠叫「上」,加一個「上」字。就是我們能夠跟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彌勒菩薩等這麼多的等覺菩薩在一起,這叫「諸上善人俱會一處」。再看蕅益大師穢土與凈土的比較,說我們在穢土跟菩薩俱會的情況:

  釋一處三

  詳示此土粗劣二

  示尋常

  ┌凡┐

  ┌俱會一處,猶言┤ ├同居。

  │       └聖┘

  凡夫跟聖人住在同一個地方,互相的見聞。先看「尋常」:

  │     ┌實聖過去有漏業┐故凡夫得與

  │   ┌由┤       ├     ┐

  ┤   │ └權聖大慈悲願─┘聖人同居 │

  │┌尋常┤               ├

  ││  │ ┌實聖灰身┐便升沈碩異,  │

  ││  └至┤    ├      ──┘

  ││    └權聖機盡┘苦樂懸殊

  └┤

  │    ┌暫同

  │  ─乃┤

  │    └非究竟同也

  │

  └又天壤之間,見聞者少。幸獲見聞,親近步趨者少

  如果我們生長在沒有佛出世的時候,叫「尋常」。我們有二種情況,會跟聖人暫時在一起:第一「實聖」,就是他是一種真實的情況,他還有一點「有漏業」力,我們一般說「有餘依涅槃」。他已經準備要入涅槃,但是因為「過去」的「業力」還在,所以我們也可能會跟聖人接觸,這是第一種情況。第二個是「權聖」,說這個菩薩他來到這個娑婆世界,他已經沒有業力了,他是「大慈悲願」力,大權示現,因為這種情況,所以我們也可以跟聖人暫時在一起。但是墮「實聖灰身,權聖機盡」,等到聖人他的業力結束了、他灰身泯智了、或者菩薩示現的機緣成熟了,大家就各奔前程了,「升沉碩異,苦樂懸殊」。當然佛菩薩是超升了,我們就墮落了,這個「碩異」,就是有很大的差異,「苦樂懸殊」。我們在娑婆世界跟聖人在一起是「暫同」,暫時的聚會,不能夠經常在一起。「又天壤之間,見聞者少,幸獲見聞,親近步趨者少。」在這個「天壤之間,見聞者少」,在這個世間上,惡人多、凡夫多,而聖人這個寶啊,還是少。所以我們能夠「親近步趨」,「步趨」就是不相遠離,跟在旁邊的時間也非常少,這種是非常難得的一個因緣。前面是約佛陀沒有出世的情況,再看佛世:

  示佛世

  ┌如珍如瑞

  ┌又佛世,聖人縱多┤

  ┤        └不能遍滿國土,如眾星微塵。

  │

  └又居雖同,而所作所辦,則迥不同。

  「佛」在「世」的時候,「聖人縱多,如珍如瑞」,一佛出世,千佛護持故。釋迦牟尼佛他扮演佛身的機會到了的時候,十方諸佛菩薩就會示現做他的弟子、做阿羅漢、做居士,來護持他、幫助他教化眾生。這個時候聖人是比較多,但是畢竟還是「如珍如瑞」,如珍寶之稀有,如祥瑞之無常,「不能遍滿國土」,就像「眾星微塵」這麼多。「又居雖同,而所作所辦,則迥不同。」雖然大家在一起,但是在一起又能怎麼樣呢?各人有各人的業力。唯識學上說一水世界,我們看到一缽水,鬼神看到的是火,佛菩薩看到的是七寶的實報莊嚴土,就是每一個人還是在受著自己的業力。這個業感緣起,就是說各人去承受各人的業力,所以「所作所辦,則迥不同」。這個是講穢土的情況,再看凈土:

  點示彼土超勝二

  示勝異

  ┌以無漏不思議業┐ ┌師┐┌如塤┐┌同盡無明

  今同┤       ├為┤ ├┤  ├┤

  └感生俱會一處─┘ └友┘└如篪┘└同登妙覺

  【伯塤仲篪】

  塤,樂器名。多平底卵形,吹孔在頂端,音孔或一或六,相傳為伏羲所創。

  篪,樂器名。形狀似笛,橫吹,有八孔。

  伯塤仲篪指哥哥吹塤,弟弟吹篪,合奏出旋律優美的音樂。語本詩經·小雅·何人斯:「伯氏吹塤,仲氏吹篪。」後比喻兄弟相親相愛。

  我們在凈土當中,「同以無漏不思議業,感生俱會一處」,這個「無漏不思議業」是信、願、持名。「為師」為友,同參道友;「如塤、如篪」,這個「塤、篪」都是樂器,這二個樂器它彈奏的時候,要同時彈奏的,缺一不可。表示說我們凡夫跟聖人在極樂世界的修行,大家在那個地方,「同盡無明,同登妙覺。」我們在娑婆世界,我們渴望聖人的出現,我們念觀世音菩薩、念地藏王菩薩,哦!一時的感應,觀世音菩薩會現身,現出一個賣魚的色身、現出一個國王身、現出各式各樣的色身;但是因為這種感應都是時間很短,所以我們看《感應錄》,凡夫跟聖人接觸的時候,在娑婆世界,大部分都是破除一時的障礙。你現在有災難,把你破除;你現在有什麼樣的困難,就把這個困難去掉。很少說看到聖人成就聖道的,很少,因為時間太短了。要成就無漏的聖道,那你要跟在聖人的旁邊長時間的親近,不斷不斷的栽培善根,使令這個善根由生轉熟,由熟脫落。所以在極樂世界它的一個特色,因為他長時間跟聖人在一起,所以能夠「同盡無明,同登妙覺」,成就無漏的功德。

  示超絕

  是則下凡眾生於念不退中,超盡四十一因位─

  若謂是凡夫,卻不歷異生,必

  ┌             ┐

  │補佛職,與觀音、勢至無別 │  ┌教網所不能收

  ┤             ├此皆┤

  │若謂是一生補處─卻可名凡夫│  └剎網所不能例

  └             ┘

  ,不可名等覺菩薩

  「超絕」的情況是說:「下凡眾生」,乃至五逆、十惡眾生,在三「不退」當「中」,他能夠「超盡四十一」個「因位」。為什麼呢?你說他是「凡夫」,但是他「不歷異生,必補佛職,與觀音、勢至無別」。雖然就著斷惑證真來說他是「凡夫」,但是他所受用的功德,他也是一生成佛,他也是圓證三不退。就著他內心當中所受用的功德來說,他跟「觀音、勢至」沒有什麼多大的差別,也是三不退,也是一生成佛。你如果說他「是一生補處」,但是「卻可名凡夫,不可名等覺菩薩」。就是說雖然他受用的功德是三不退,但是約著斷德來說,他的確是煩惱還沒有斷,他還有一段努力的時間,所以你還不能說他是「一生補處」菩薩,你也可以說他是「凡夫」。就是說他的斷德是凡夫,但是他受用的卻是受用三不退。這種情況是,「教網所不能收,剎網所不能例」,一切的教法所不能收攝,十方的國土絕對沒有這樣的情況。沒有這種的情況,這種情況是怎麼來的呢?

  結三不思議

  ┌吾人大事因緣,同居一關,最難透脫┐

  當知┤                ├

  └唯極樂同居,超出十方同居之外──┘

  ┌了 此─方能深信彌陀願力┐

  │            │

  ─┼信佛力─方能深信名號功德┼本不可思議也。

  │            │

  └信持名─方能深信吾人心性┘

  這個地方,蕅益大師提醒我們一個很重要的觀念說:我們這個「大事因緣」,我們每一個人的生命當中,沒有一件事情是很重要的,從無常敗壞的角度,你的功名、你的富貴、眷屬,隨時會破壞。但是成佛這件事情是非常重要的「大事因緣」。在成佛的過程當中,凡聖「同居」土分段生死這「一關,最難透脫」,這一關最難衝過去。雖然說我們通過了凡聖同居土,後面還有二大阿僧祇劫的時間,但至少那個時候就不容易退轉了。不像凡夫退的那麼厲害,會從一種廣大的功德退到地獄去,造五逆、十惡,沒那麼離譜了。就是我們在學佛的過程當中,我們可也不是今生才學佛,我們在學佛的舞台當中,進進退退的,也經歷了很多的時間,現在還在那邊流浪,就是容易退轉。所以蕅益大師就講出一個感嘆的話說:「宗乘教義兩融通,所悟與佛無異同,惑業未斷猶壞器,經雨則化棄前功。」就講出這麼一段感言說:我內心的境界,「宗乘教義兩融通」;我所悟的境界,「所悟與佛無異同」,一個言教名字位的無奈;但是我雖然悟到了真如佛性,但是「惑業未斷猶壞器,經雨則化棄前功。」我要斷除煩惱,可是我的壽命太短了,壽並不允許,沒有時間,讓我在未斷煩惱,就死掉了。好象這個「壞器」(泥土捏好還沒有燒,這叫壞。),這個雨一下以後,又變成了泥土。你好不容易把我們要做的藝術品的造形捏出來了,一場雨下來,又恢復成泥土了;你把它捏好了,又下一場雨,又變成泥土了,「經雨則化棄前功」。所以蕅益大師講:「從此專修念佛行,決欲現生出樊籠。」下定決心,這個生生世世流轉這個生死疲勞,這個功德一次一次被死亡破壞,所以他這個地方才正式的覺悟。所以蕅益大師提出說:「吾人大事因緣」凡聖「同居一關,最難透脫」,就是退轉。煩惱會障礙你,煩惱障;你過去造的殺盜淫妄的業力會障礙你,業障;老病死也會障礙你,報障。你薄弱的善根當中,經不起這三種障礙,所以「極樂同居」土,「超出十方同居之外」。彌陀的慈悲,知道我們凡夫修行有這個問題,就安排了這麼一個殊勝的同居土。我們從這個地方,理解到生死透脫的困難,在凡夫的世界成就善根的困難,我們才能夠感受到彌陀的願力不可思議,也能感受到名號的功德不可思議,也能夠感受到我們的心性功德不可思議,三力不可思議。那麼這個地方是講到「諸上善人俱會一處」。

  問:

  答:「異生」就是凡夫,就是初地以前,具有無明的都叫異生,有很多的差異。這無明所創造的惑業苦,每一個人有各式各樣的煩惱、每一個人有各式各樣的業力、每一個人有各式各樣的果報,沒有一個人是一樣的,這叫異生。

  問:

  答:有什麼差別?從因地來說,是沒差別的,都是三力所成,這是因。果地上來說,就有差別。因為在「廣陳彼土依正妙果以啟信」當中有四段的經文:「彼佛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是四段經文,依報就佔了三段。生處、住處莊嚴就一個,這個功德莊嚴是約著生處、住處來說。這個地方的「彼佛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這個地方的果地莊嚴,是約著正報,就是說果報不同,把它分成四部分來說明。但是它成就的因,都是三力不可思議。但是你所成就的果報,是分在四段當中,都是再解釋前面的功德。依報有三個,我們可以看一下,比如說:

  第一個出現在第三十二頁:「舍利弗,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這個地方是講前面的生處、住處所成就的功德,這個是三力所成。

  第二個出現在第三十五頁,「舍利弗,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這個地方是約著五根五塵明受用,廣泛的約五根五塵來結示這個功德莊嚴。這個地方的功德是指著五根五塵的受用。後面是講這個耳根聲塵的情況。

  第三段出現在第四十三頁:「舍利弗,其佛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這個地方是講到有情無情同宣妙法,這個法音宣流。為什麼為有這些鳥的音聲?為什麼會有寶樹的音聲?這個是三力所成。

  所以這個極樂世界的依正二報,它有四段的結示。依報佔了三段,正報佔了一段。因地都是一樣,但是果地有這種差別。

  問:

  答:極樂世界就可以成佛了,成什麼佛?成應化生佛?

  你跟阿彌陀佛搶生意。(訶──)這個法身報身的佛當然是成就了,因為到了極樂世界慢慢慢慢的,在依正二報的攝持之下,你自受用的法身功德可以成就。但是應化身,其實一個應化身的成就,要很多準備的:你要發願、你要跟眾生結緣,否則沒有一個眾生願意到你的國土去,那你怎麼成就功德莊嚴?對不對?你一個人在那個地方待著,也不莊嚴,對不對?所以你要創造一期的應化身,你讀讀《無量壽經》。當然我們相信阿彌陀佛無量劫來早就成佛了,事實上他也在整個成佛利益眾生的事業當中,他肯定創造很多的國土;但是他這個國土特別的重要,特別的為十方諸佛所讚歎。所以他這很認真的做他這一期的應化身,他把這應化身做得非常好,包括他的發願非常圓滿,他因地的時候也很認的積功累德,成就這麼一期應化身的國土,也是十方世界的佛所沒有的。當然這個也會過去,過去以後,我們就必須期待下一個人,這麼用心的去成就應化身。那你在極樂世界,你不可能成就應化身的,一個國土不可能二尊佛。你在那個地方要準備一下,想一想:誒,我希望我的國土當中,我的水要很乾凈,你對這個水很重視,就發願:我的國土當中,我的水有什麼樣的境界;我的空氣的品質是什麼境界。那你一定要發很多的願,然後再開始去積功累德,「成熟眾生,莊嚴凈土」,讓眾生跟你的善根成熟,做他的兒子、做他的父親、做他的師長,然後慢慢慢慢跟他結緣,他們善根成熟,跟你有緣:哦,他以後念你的名號,到你的國土去受用。然後這個國土結束了,你再創造另外一個國土。所以成佛以後,成佛以後沒有什麼上求佛道這件事情,看到阿彌陀佛做這個定課,沒有這件事情。佛陀就是下化眾生,他的事業就是一次一次的去創造國土,他出現佛身。或者他現在暫時沒有因緣,有人成就佛土了,他做他的弟子,一佛出世,千佛護持,他護持別人,佛陀沒有我執。他做你的弟子、做你的阿羅漢、做你的菩薩,護持別人,幫助你教化。等到我因緣成熟,該我現佛身的時候,你來幫助我,以我為主。比如說你做方丈的時候,別人做你的當家師;你做完的時候,別人做方丈,你做當家師。所以要成就一個應化身的因緣,不容易的。成就法身是容易的,初地就有法身、就有報身;但是要成就應化身,這不是你個人的問題,這牽涉到眾生的因緣,那要一段時間準備的工作,是這樣子的。好,我們今天講到這裡。向下文長,付在來日,迴向。


推薦閱讀:

心觀何處— 本性法師
【持教法師准提隨談錄】
《大方廣佛華嚴經》講記(凈空法師)第五八一卷——第五九0卷
凈空法師:沒有一樣不是佛,用這個心來持名念佛()
慧律法師《茅蓬語錄》15

TAG:法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