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問題出發尋找溝通智慧
|
|||
|
|||
珍珍 目前,家庭教育類書籍品種繁多,但很少有人從父母和老師「協同作戰」的角度提供一個比較切實可行的方案。何賢桂的《陪孩子一起快樂成長——父母與老師的溝通之道》一書針對孩子成長中遇到的問題,論及家長與教師增進溝通與協作的方法、作用及影響,為讀者帶來了許多有益的教育智慧。 只有協作溝通才能解決問題 在《陪孩子一起快樂成長》一書中,作者列舉了孩子成長過程中眾多常見問題,比如孩子被欺負、不愛勞動、抄作業、寫說謊作文、單親孩子的成長、青春期問題,等等。這些情況如果處理不好,還會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 孩子說謊和抄作業是比較常見的棘手問題,都涉及孩子的誠信教育。在書中《孩子老抄作業》一文中,作者指出孩子抄作業有這樣幾種新方式:和同學互抄作業、上網抄作業、僱人寫作業等,可謂五花八門,防不勝防。 具體而言,孩子抄作業行為大部分是由於作業量過多。在學校,老師布置作業時面對的是全體學生,有時沒有考慮到每個孩子的學習程度。作者指出,假如家長發現孩子作業多,寫不完,最好能及時與老師溝通,建議老師按照孩子的學習程度布置作業,「設計『必寫作業』和『選寫作業』,讓孩子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有選擇性地寫作業」。這樣既能讓孩子避免抄襲作業,又能培養孩子獨立學習的習慣。孩子寫說謊作文也不是天生的。何賢桂認為,孩子說謊多半是被迫的,迫於某種壓力。可能此前出現過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寫作文,結果被老師批為不及格的現象,於是他不得不模仿一些所謂優秀作文的寫法,甚至編造一些令人感動的故事。 孩子的快樂成長離不開家長和老師的共同影響。在何賢桂看來,家長與老師之間應當是同盟協作關係。 做一個會和老師溝通的好家長 這本書的副標題是「父母與老師的溝通之道」,作者在書中通過很多實例,總結出一些規律,比如「不讓情緒成為你的主宰」、「停止爭論,學會傾聽」、「細節決定成敗」等,在「貼心提示」中還對這些方法進行了歸納總結。 在現代社會裡,溝通是必不可少的人際交往方式。溝通者雙方都需要良好的素質,不做穿西裝的野蠻人。何賢桂認為:「好的溝通需要禮貌、修養,給人以如沐春風的感覺。如果出現暴力要挾的溝通,則給人粗野的感覺,即便你身著西裝。」所以,溝通最需要相互尊重,好的溝通還要從尊重孩子開始,不向孩子隱瞞教師與家長溝通的內容。 孩子上學後,大人比較關心的是孩子的學習問題。儘管學習問題非常重要,但作者建議家長和老師應少談孩子的學習問題,過多關注相關問題,反而會增加孩子的負擔,導致孩子出現一些心理問題。作者在後記中寫道:「假如家長和老師的溝通僅僅為了強化孩子的學習生活,束縛孩子的自由,不管多麼高尚的溝通,終究是一種失敗的溝通。」 家長與老師在溝通過程中由於存在認知偏差、相互不了解、偏見等因素,容易出現矛盾和摩擦。書中告訴我們一些方法,可以避免家長與教師的衝突:換位思考、不對老師進行預設、學會傾聽、理智並管理好自己的情緒,等等。在《別讓情緒成為你的主宰》一文中,作者說:「要明白,家長和老師溝通不是發泄情緒,而是來探討問題,想出解決問題的途徑。如果家長只想著以情緒化手段壓倒對方,最終將會硝煙四起……」學會傾聽,不僅是溝通者素質的體現,也是溝通的良好開端。 家長和老師因為孩子而成為朋友或協作者,溝通拉近了彼此的距離,同時是家校合作的基礎。只有父母熱情參與學校的教育,與老師親密合作,才可能教育好孩子。在書中,作者提出了這樣一些新的思路,如組建家長聯合會、巧用家長會等等。特別是在《家長能為老師做些什麼》一文中,作者還鼓勵家長發揮自身的特長或工作優勢,多參與學校的教育活動,比如到學校開講座、做義工、搞教育捐贈等。 家長和老師都要成為有心人 教育無小事。有這樣一種現象:孩子在成長中,經常被大人貼上標籤,例如「小笨蛋」、「調皮鬼」、「沒出息」等。很多時候,孩子被這些角色壓得喘不過氣來,並且越來越自卑。不論孩子的這些問題出現在家裡還是在學校里,父母和老師都要做一個有心人,及時發現並解決孩子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當父母或老師發現這些問題時,應該互相溝通,而不是將孩子的問題扼殺在搖籃中。 該書作者是一名普通的教師。多年來,他一直利用業餘時間為家長解答一些教育困惑和疑難問題,他在書中呼籲父母和老師回歸教育常識,在《原來教育可以這樣美麗》一文中,他指出:「教育應當給孩子留下美麗的背影,而不是恐怖的夢魘。如果我們的教育是建立在敵視和殘忍的基礎上,留給孩子的將是永恆的傷痛。時間在無聲無息地流淌,但洗刷不了教育帶給人的傷害。」 好的教育是一種快樂教育,是家長和老師智慧的體現。只有讓家長和老師回歸教育常識,回歸「人」的教育,將一切教育行為從尊重孩子的成長開始,把孩子身心健康放在第一位,才會讓孩子體會到成長的樂趣。 |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