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共下士道修心次第 第三節 皈依三寶
菩提大道·菩提道次第略論
濟群法師
第三章 共下士道修心次第
第三節 皈依三寶
通過念死無常和念惡道苦,我們會發現,世間一切都是危脆不實的。無論家庭、事業、財富,還是我們的色身,都只具有暫時的意義,不足以成為真正依賴。在死亡面前,這一切顯得如此無力。
什麼才是究竟的皈依?那就是佛、法、僧三寶。
皈依三寶,大家似乎並不陌生,但多數人只是將皈依作為走入佛門的手續,真正透徹其中深意者少之又少。事實上,皈依本身就蘊涵著重要的修行。因為三寶代表著佛法的全體,皈依既是學佛的開始,也貫穿著整個修學過程,幫助我們完成觀念到心行的轉變。或許有人會覺得:我們皈依前後並沒有發生多大的改變呵。問題正在於此,我們現在的皈依往往只有表面形式而沒有實質內容。我們不妨反省一下:是否將三寶作為唯一依賴?比起親人、名利、地位,究竟什麼在我們心目中有更為重要的地位?唯有真切意識到三寶是究竟皈依,才能走上解脫之道、菩提之道。所以,皈依絕不僅僅是儀式,其中也包含重要的修行。
關於皈依的修學,本論從四個部分進行闡述。一是皈依之因,即為什麼要皈依;二是思惟皈依境的殊勝,包括應皈依之境和可皈依之相;三是如何修習皈依,包括知三寶功德、知三寶差別、自誓皈依三寶、不皈依余處;四是皈依後應學之次第,包括各別學處和共同學處。
一、皈依之因
總論皈依之因,雖有多種,然此中則據上所述,今世不能久住須速死,死後隨業流轉,不能自在。
如《入行論》云:「如於昏夜黑雲中,電光剎那才一現。如是設以佛陀力,世間福慧少許生。以是唯有微弱善,常時罪力極暴惡。」白業力弱,黑業力強,思惟由是墮入惡趣之理。既於惡趣生起怖畏,又唯深信三寶能救,以是二心而行皈依。但若徒有言者,則皈依之效亦僅爾。若彼二種發心殷重堅固者,則其皈依必能變更心境,故應勵力修此二因。
不同根機者,尋求皈依的原因也大相徑庭。下士道學人,是出於對生死輪迴的恐怖而發心皈依;中士道學人,是為了尋求解脫而發心皈依;上士道學人,則是為了幫助一切眾生成就佛道而發心皈依。發心不同,所獲的皈依體也有上中下三種不同的層次。
「總論皈依之因,雖有多種,然此中則據上所述,今世不能久住須速死,死後隨業流轉,不能自在。」總的來說,尋求皈依的原因雖然有很多,但根據以上念死無常和念惡道苦的修學,我們已經認識到:今生不能久住世間,即將死去,死後又將隨業流轉,無力自主,這就必須尋求依賴。
「如《入行論》云:如於昏夜黑雲中,電光剎那才一現。如是設以佛陀力,世間福慧少許生。以是唯有微弱善,常時罪力極暴惡。」《入菩薩行論》說:佛陀出現於世,就像長劫暗夜中的電火石光,轉瞬即逝。因為有佛陀出世說法,我們才能由聞法修道而生起少分的福德智慧。儘管這樣,也只有微弱的善行而已,更多的時間,我們的身口意都在不斷造作罪業。
「白業力弱,黑業力強,思惟由是墮入惡趣之理。既於惡趣生起怖畏,又唯深信三寶能救,以是二心而行皈依。」因為善業力量太弱,而不善勢力無比強大,這就是我們墮落惡道的原因。既然我們已經對惡道心生恐懼,而且深信三寶才是我們在世間唯一的拯救,基於這兩種原因,就會生起求救護之心而決定皈依。
「但若徒有言者,則皈依之效亦僅爾。若彼二種發心殷重堅固者,則其皈依必能變更心境,故應勵力修此二因。」如果對以上兩種必須皈依的原因只是說說而已,皈依的效果也就不過爾爾了。反之,如果對此深信不疑,皈依必定能夠改變生命的重心,從而建立與解脫相應的心行。所以,我們對這兩種皈依之因必須努力修習,務必令之生起並得到強化。
這裡,宗大師也為我們指出了多數人修學中都存在的一個問題,那就是說說而已,不能真正落實於心行。佛法是以信為能入,其實,信的作用還不僅僅是在能入。很多高深的修行法門,直接就是從信入手。如凈宗、禪宗等,都是通過信來契入。在信的過程中承當,然後保任。所以說,信也貫穿著整個佛法的修行。當然,在不同修行階段,信的程度會有所不同。如果對皈依之因堅信不疑,必將對我們的觀念和心行起到重大改變。
二、思惟皈依境的殊勝
1、抉擇應皈依之境
如(功德君)《百五十頌》贊云:「誰於一切惡,從本悉皆無,誰於一切中,住一切功德。設若有心(智)者,於彼應皈依,贊彼恭敬彼,住彼教應理。」謂若自有能分別可皈、非可皈之慧者,理應於佛薄伽梵前而行無欺誑之皈依。法及僧眾,比例類推。
《皈依七十頌》云:「佛法及僧伽,求解脫所依。」
世間有許多宗教。現存於世的,除佛教外,還有天主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猶太教、道教等,此外還有各種民間宗教甚至邪教。至於那些宣稱沒有任何信仰的人,我們仔細觀察一下就會發現,他們雖然沒有宗教信仰,卻在皈依財富、皈依權力、皈依地位。那麼,我們為什麼選擇三寶作為皈依?這就要對皈依對象作一番審視和考察。
「如《百五十頌》贊云:誰於一切惡,從本悉皆無,誰於一切中,住一切功德。設若有心者,於彼應皈依,贊彼恭敬彼,住彼教應理。」《百五十頌》中,有一讚歎三寶的偈頌:是誰斷除了一切惡行,從根本上去除不善行為,不僅沒有絲毫過失,還圓滿成就了一切功德?凡是有智慧的人,都應該以此作為皈依,讚歎並恭敬他們,依照他們教導的方式修行。
「謂若自有能分別可皈、非可皈之慧者,理應於佛薄伽梵前而行無欺誑之皈依。法及僧眾,比例類推。」薄伽梵,佛陀十大名號之一,意為有德而為世人所尊。接著對這一偈頌進行解釋:如果自己具有分辨什麼可皈依和什麼不可皈依的智慧,就應該在佛陀前受持真實無偽的皈依。對於佛法和僧眾,也應同樣如此。因為佛、法、僧三寶是一體的,如果僅僅皈依其中的一部分,是無法使我們成就解脫,成就菩提的。
「《皈依七十頌》云:佛法及僧伽,求解脫所依。」《皈依七十頌》說:佛、法、僧三寶是我們追求解脫的依怙。因為佛是解脫的榜樣,法是解脫的方法,僧是修習解脫的導師。
皈依是人生最為重大的選擇,是對人生未來的選擇。這就需要進行審視,明白三寶為什麼值得我們皈依,值得我們作為究竟歸宿。如果對這一點不明確的話,所謂的皈依往往是沒有力量的,不能成為改變人生的轉折點。
2、明可皈依之相
須自己解脫一切怖畏,又有令他解脫怖畏之方便善巧,對一切行大悲無親疏之分,於一切有恩無恩作義利者,是則所應皈依。然此唯佛為能,自在天等皆無斯德,故唯佛是所皈依處。又彼教法及聲聞僧眾,亦是應皈依者。
(依《戒經》)《攝抉擇(分)》云:「於此等引生決定專一之心,而能求(凡求)作依怙者,無不救護,是故應起決定之心。」於二因中,雖外因無缺,然以內因至誠皈依之心不生,則唯是其苦矣。
皈依之相,說明了皈依對象所應具備的條件。我們選擇三寶為皈依處,正是因為他們具備了以下四個條件:
一、「須自己解脫一切怖畏。」第一點,自己已經超越一切恐懼。對於解脫自在的聖者而言,已徹底放下世間的生死、財物、地位,所以這一切都無法對他構成任何影響或傷害。而世人則有種種牽掛,牽掛事業,牽掛感情,牽掛生死。因為有牽掛,就會害怕失去,整日患得患失。
二、「又有令他解脫怖畏之方便善巧。」第二點,不僅自己能夠解脫,還具有令他人遠離恐懼的能力,能夠引導他人走向解脫。僅有解脫能力而沒有方便善巧,也是無法令眾生從中獲益的。所謂方便善巧,是針對眾生的不同根機給予引導,未入聖教者令其趣入,已趣入者令其成熟,已成熟者令其解脫,令諸有情皆得利益。
三、「對一切行大悲無親疏之分。」第三點,對一切有情具足圓滿大悲,沒有任何親疏之分。其他宗教也提倡博愛,卻排斥異教徒,也不能對動物生起博愛之心。而在佛菩薩的境界中,因為斷除了我執和我所執,才能將所有眾生和自己視為一體,成就無緣大慈和同體大悲。
四、「於一切有恩無恩作義利者。」第四點,對於一切有恩或無恩於自己的眾生都能平等利益。《略論釋》中,講到善知識「不重財供,唯重法供」。佛菩薩對我們的度化,不會因弟子供養多少而有分別,只重視我們能否依法修行。
「是則所應皈依。然此唯佛為能,自在天等皆無斯德,故唯佛是所皈依處。」自在天,原為婆羅門教主神濕婆,此派以天為世界本體,謂此天乃萬物主宰者。任何具備這四項條件者,皆可作為皈依對象。但唯有佛陀才能真正圓滿,即使大自在天等神祇都不具備這些德行。所以,佛陀才是我們真正的皈依對象。從佛教觀點來看,天人尚有愛嗔之心,未能了脫生死,天福享盡仍要墮落。
「又彼教法及聲聞僧眾,亦是應皈依者。」不僅佛陀是我們的皈依處,他所施設的教法,以及追隨他修行的聲聞僧眾,也是我們的皈依處。關於法的內涵,從究竟意義上說,是法爾如是的。不論是否有佛出世,都沒有任何增減。但通常所說的法,是指釋迦佛證道後宣說的三學、八正道等種種法要,這是眾生解脫和成佛的所依,為正皈依處。至於此處所說的僧,嚴格地說,是特指賢聖僧成就的清凈無漏的品質。
「《攝抉擇》云:於此等引生決定專一之心,而能求作依怙者,無不救護,是故應起決定之心。」此等,以上所說的四種功德。《瑜伽師地論·攝抉擇分》說:由於認識到以上所說的四點功德,對三寶生起精誠專一之心。凡是祈求三寶為人生依賴者,沒有一個不得到救度的。所以我們要以至誠心皈依,不作他求。三皈頌文為:「盡形壽皈依佛,如來至尊等正覺為我所尊,終不皈依邪魔外道。盡形壽皈依法,三藏十二部典籍為我所尊,終不皈依外道典籍。盡形壽皈依僧,清凈僧團為我所尊,終不皈依外道邪眾。」既有皈依的部分,也有不皈依的部分。
「於二因中,雖外因無缺,然以內因至誠皈依之心不生,則唯是其苦矣。」皈依需要具足內外各種條件,外因為如法的皈依儀軌等,內因為強烈的皈依之心。在內外兩種因緣中,雖然能夠具足外因,但如果內心未能生起至誠皈依的願望,仍是有名無實的皈依,仍將因此長劫受苦。
皈依是我們對三寶的莊嚴承諾,但如果不曾認識到皈依的意義,所謂的承諾,不過是用來表演的台詞,無法在內心留下多少痕迹。當我們面對三寶宣誓時,是否想到,今後將以生命來實踐這一承諾?即使宣誓的那一刻是真誠的,又如何長久保持這份真誠呢?這就需要不斷念輪迴苦,念三寶功德。以下給大家介紹的《心匙》,就是一首震撼心靈並能引發皈依之心的長詩。作者為帕綳喀仁波切,曾被譽為民國西藏三大高僧之一。他不僅攝受了大批藏地僧俗,早期入藏求法的能海上師和《菩提道次第廣論》的譯者法尊法師等也都從其受教,所以在漢地也廣為人知。帕綳喀仁波切曾於1921年為數千人開講《道次第》,共24天,後結集為著名的《掌中解脫——菩提道次第二十四天教授》。
心匙
仁慈的上師,請垂顧這個可憐憫者——
我這一生的作為,是如何地自欺!
請您慈悲,垂視這個愚痴凡夫!
這是給你自己的至要忠告
──心匙──
謹記在內心深處。
切莫掉以輕心!切莫掉以輕心!
打從內心最深處,慎重地省思這一生的境況。
無始以來的輪迴,直到現在還沒有終止,
雖然流轉生死無數次,
多生多劫經歷種種苦樂,
你卻始終沒有從中獲得絲毫利益。
雖然現在你獲得這麼難得的閑暇和幸運,
可是,直到目前都是這樣,
空洞而無意義地虛擲生命。
善業才是盡未來世安樂之本。
你看起來很精明能幹,
不過,只要還執迷現世表相的兒戲,
就是傻瓜。
你會束手無策地,突然被恐怖的死神吞沒,
毫無希望,無法苟延殘喘。
這將發生在你身上!
雖然你一直都安排著明天、明天,
就在那時,突然間你必須馬上走了。
這將發生在你身上。
你雜亂無章地拋下工作,剩餘的飲食,
毫無選擇地,必須離開這個世界。
這將發生在你身上。
從今以後,你再也沒有時間鋪床、睡覺了。
你像老樹般倒在最後的床上。
別人沒有辦法用他們最柔軟的手為你翻身,
只能用力拉你的衣服和毯子。
這將發生在你身上。
雖然最後的內外衣把你的身體全部包起來,
從今以後,就由不得你穿這些衣服了。
當那具軀殼僵硬得像土石,
你第一次注視自己的屍體。
這將發生在你身上。
雖然你掙扎著,要說最後的遺言,
並表示哀傷,
可惜舌頭乾燥,講不清楚,
你深陷在強烈的哀痛中。
這將發生在你身上。
雖然別人把最後的食物、聖物、舍利子,
和著水滴,送進你的口中,
你卻連一滴都吞不進去,
水從屍體的口中溢出來。
這將發生在你身上。
雖然四周圍繞著近親、知友以及貼心的人,
他們懷著慈愛、眷戀,
為這最後的相聚傷痛、哭泣,
就在那時,你必須永遠別離。
這將發生在你身上。
雖然經歷像浪潮洶湧般的恐怖幻相,
飽受不堪忍受的劇苦,
你卻無計可施。
今生的景象,像太陽一樣隱沒。
這將發生在你身上。
雖然上師和金剛道友,
出於忍無可忍的大悲心,
在你耳邊祈求,以期喚起一絲關鍵的善念,
雖然他們滿懷慈心地這麼做,
可惜無濟於事,
你就是提不起善念。
這將發生在你身上。
死時,你的呼吸愈來愈急促,
發出刺耳的嗦嗦聲,
最後像琴斷了弦,
走到人生的盡頭。
這將發生在你身上。
時候到了,
往昔你珍惜的可愛身軀,
而今可悲地喪失了,
被稱為死屍,
腐壞而令人作嘔。
這將發生在你身上。
時候到了,
那連一根刺都忍受不了的身軀,
會被剁成碎片,骨肉被撕開。
到時候,那連虱子、跳蚤都忍受不了的身軀,
會被鳥、狗吞食,直到一點都不剩。
這將發生在你身上。
雖然你噗…噗…地費力吹著,
穿上最好的衣服。
時候到了,
那個軀體會被放入火化室。
那連一支香的星星之火都受不了的軀體,
勢必要在熊熊烈火中焚燒。
這將發生在你身上。
時候到了,
那連粗糙的衣服都無法忍受的軀體,
所有的骨肉都會在烈焰中燒成一堆灰,
或者被緊緊楔入土中的一個洞。
這將發生在你身上。
時候到了,
宣說你甜蜜的名字時,
首尾會冠上已故的某某,他或她。
這將發生在你身上。
到時候,
到處充滿你摯愛、親密的伴侶以及僕從的嗚咽聲。
這將發生在你身上。
時候到了,
你會面臨恐怖的四大敵:
陷在滿是岩石、瓦礫的土堆,
及埋在爆裂的崩土中,
這樣的景象出現時,你怎麼辦?
漂流在海面上,被強烈的旋浪捲走,
這樣的景象出現時,你怎麼辦?
心和耳被嘶嘶劈拍作響的熾火震裂,
那時,你怎麼辦?
被劫末的黑旋風捲起、掃蕩,
這樣恐怖的經驗出現時,
該怎麼辦?
當你被強大的紅色業風吹襲,
被恐怖的黑暗吞沒時,
該怎麼辦?
當牛頭、蠍頭的獄卒,
以種種可惡的方式折磨你時,
該怎麼辦?
當你在死神閻羅王面前,
被估量善惡的黑白業時,
該怎麼辦?
當閻羅王揭穿你的謊言,
說你把生命虛耗在貪、嗔、虛偽中,
那時,該怎麼辦?
在閻羅王的法庭上,
惡業成熟的果報被判決,遭受處分,
那時,你該怎麼辦?
當你光著身體,
被攤放在熱地獄熾熱、燒紅的鐵板地上,
那時,你該怎麼辦?
雖然身體被如雨的兵器切碎,
卻仍然活著受罪,
那時,你該怎麼辦?
雖然被放在熔鐵中煮,
直到肌肉剝落,骨頭散開,
你依然要活著受罪,
那時,你該怎麼辦?
雖然身體和燃燒的烈火難以分辨,
你依然要活著受罪,
那時,你該怎麼辦?
當身體被凍人的寒風刺骨,
裂成千萬片,
那時,你該怎麼辦?
一旦墮落到餓鬼的慘境,
饑渴交迫,必須挨餓好多年,
那時,你該怎麼辦?
當你變成愚蠢、痴呆、不幸的畜生,
活生生地互相吞食,
那時,該怎麼辦?
當惡趣難以忍受的諸多苦難,
實際降臨到你身上,
那時,該怎麼辦?
現在,切莫掉以輕心!
拉─烏─拉─烏─
快一點!現在是你立下遺囑的時候了。
不但時候到了,
簡直已經太遲了!
就在當下!就在當下!
拉─烏─拉─烏─
好自為之吧!
這是上師——慈父的聖誡,
勝者羅桑權威教說的心要,
清凈、圓滿的經續道法門。
這是在你的心流中注入實際經驗的時候了!
死神閻羅王,
或者你每天儘力地修行心要,
實現永恆之夢——自他的福祉,
哪一個會先到呢?
結合身語意三門,
傾全力修行吧!
經常念一念,很有警策意義,能夠提醒我們不斷思惟無常,思惟惡道苦,從而強化對三寶的皈依之心。我們關心什麼,心就會和什麼相應。不斷思惟法義,才能以佛法改變原有觀念,否則就很難從凡夫心走出。
皈依是《道次第》的學習重點,也是整個佛法的修學重點。學佛就是從皈依開始,最終成就三寶所具備的無限慈悲和智慧。我們對佛法能否信受奉行,正取決於這種皈依之心的純度和強度。從這個意義上說,八萬四千法門都是皈依三寶的延伸。有些是建立在念佛的基礎上;有些是建立在念法的基礎上,如深信因果、憶念無常等。遺憾的是,很多人對皈依的認識都流於表面,僅僅將此作為一道入門手續。那樣的話,我們就無法對三寶生起強烈的歸宿感。即使皈依,心依然是漂泊無依的。如果三寶不能成為生命核心,我們的生活仍會沿著慣有串習進行。
很多人皈依之後還是找不到感覺,這就需要不斷憶念三寶功德。皈依修行是可深可淺的,從淺的方面來說,是強化三寶在內心的地位,生起真誠皈依之心;從深的方面來說,則是以三寶功德為觀修對象,將心安住並念念融入其中。因其淺,人人可以修習;因其深,可以直抵佛果。凈宗的「自性彌陀、唯心凈土」,為實相念佛;禪宗的「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仍屬念佛和念法的範疇。所以說,如果將皈依作為重點,就能為我們的修行打下紮實基礎。
三、如何修習皈依
修習皈依,包括知三寶功德、知三寶差別、自誓皈依三寶、不皈依余處四個部分。其中,又以知三寶功德為重點。為什麼很多人將佛教視同迷信?這一觀點雖然是錯誤的,但也反映了一個事實,那就是很多佛教徒的信仰是沒有深度的。原因何在?因為他們皈依後,對三寶同樣仍缺乏認識。
按照《道次第》的架構,在認識三寶功德前,還需要具備幾個基本認知:
第一、認識到暇滿人身的意義。這個意義究竟有多大?應該說,整個宇宙的財富都無法與這一身份所蘊含的潛能相比。因為再多的財富都是有為、有漏和有限的,而暇滿人身卻能使我們成就佛果的無量功德。皈依,正是開發人身價值的起點。
第二、念死無常。生命如此脆弱,死亡是一定的,死期是不定的。面對死亡,一切親人和財富都無法挽救我們,唯有佛法才是唯一的護佑。從這個意義上說,皈依才是人生真正的保險。世間任何保險,最多只能在我們死後給家屬一點補償,或是料理一下後事,能保證我們不墮落惡道嗎?能保證我們投生善趣嗎?顯然不能。能夠給予我們這些保障的,正是皈依而不是其他。
第三、念三惡道苦。當我們活著時,總覺得惡道苦離我們似乎很遙遠,甚至和我們沒有任何關係。但佛陀告訴我們,死亡離我們不過是悠悠一息!一口氣不來,轉息便是來生。而這個來生,很可能是在惡道備受煎熬。即使有幸得生為人,也未必有現在這種聽聞佛法的機緣。看看世間,人們或是被煩惱折磨,或遭受病痛折磨,對這些微不足道的小苦尚且難以忍受,何況是如此慘烈的惡道之苦。認清這一點,自然會生起強烈的皈投之心。
具備這些認知基礎,就會看到自身處境是多麼危脆。無盡輪迴中,我們始終在苦海漂泊沉淪。就像流落汪洋的遇難者,好不容易遇到一艘救命之舟可以倚靠,如果不趕緊登上船去,就會在水中繼續沉淪。我們現在生而為人,又能聽聞佛法,就像漂泊中遇到的救命之舟,所以要趕快尋求拯救!
那麼,我們為什麼要尋找三寶拯救,而不是其他呢?這就需要認識到三寶的功德。
1、知三寶功德
憶念三寶的內容,在聲聞乘和菩薩乘的經典中都有很多記載。如《阿含經》的六念法門,及《普賢行願品》的禮敬諸佛、稱讚如來、廣修供養等,都是在幫助我們憶念三寶功德。世人選擇任何一種依賴,都是因為看到它的利益,選擇職業或婚姻對象,也是認識到對方的好處。同樣,我們唯有認識到三寶功德,才能義無反顧地皈投依靠。
① 佛功德
首先,是憶念佛的功德。其中又包括四個方面:一是憶念佛陀的身功德,二是憶念佛陀的語功德,三是憶念佛陀的意功德,四是憶念佛陀的事業功德。
【身功德】
念佛相好,如《譬喻贊》(《相好贊》)云:「佛身相莊嚴,端妙眼甘露,如秋空無雲,眾星而嚴飾。能仁具金色,法衣以嚴身,似於金山頂,彩雲而圍繞。佛雖不庄飾,面輪自圓滿,彼滿月離雲,亦所不能及。佛口如蓮花,日照而開敷,蜂見以為蓮,不猶豫而住。佛面具金色,珂白齒端姝,猶如金山峽,無垢月光入。應供右手中,輪相妙嚴飾,於世恐怖者,以手拔令出。能仁遊行時,雙足如妙蓮,印畫於地上,真蓮無此美。」
略贊如是,當憶念之。
這是憶念佛陀的身功德。佛陀有法、報、化三身。法身,是不生不滅的空性;報身,是由佛陀智慧功德所成,包括自受用報身和他受用報身,分別是佛陀自己受用的內證法樂之身和為十地菩薩說法變現的身相;應身,又名應化身或變化身,是應眾生機緣而化現的佛身,也就是在人間說法布教的釋迦牟尼佛。
「念佛相好,如《譬喻贊》云:佛身相莊嚴,端妙眼甘露,如秋空無雲,眾星而嚴飾。」端,正大莊嚴。妙,妙目流盼,從任何角度瞻仰,都像是望著自己。首先,讚歎佛陀的相好莊嚴,尤其是眼睛,端莊美妙,如甘露般清澈無暇。又像在秋夜無雲的晴空中,有數不清的星星點綴其間,星羅棋布,閃閃發光。佛典記載,佛陀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這也是印度人所認為的圓滿相貌。除佛陀外,轉輪聖王也具備三十二種相,如《金剛經》所說:「若以三十二相觀如來者,轉輪聖王則是如來。」同樣是三十二相,佛陀和轉輪王是否無二無別呢?當然,還存在是否圓滿的問題。
「能仁具金色,法衣以嚴身,似於金山頂,彩雲而圍繞。」能仁,指佛陀。佛陀的身體為紫磨金色,披著莊嚴法衣,彷彿金山頂上有彩雲圍繞一般。紫磨金,指帶有紫色的黃金,為金中極品。磨,又有無垢濁之意。經中常以此讚歎佛陀的膚色高貴純凈,所謂「巍巍丈六紫金容」。
「佛雖不庄飾,面輪自圓滿,彼滿月離雲,亦所不能及。」佛陀雖不以世間的各種飾品莊嚴其身,卻自然顯現圓滿莊嚴的面容。即使沒有雲彩遮蔽的月輪,其光明和圓滿也無法與之比擬。
「佛口如蓮花,日照而開敷,蜂見以為蓮,不猶豫而住。」佛陀的口型有如蓮花,在陽光照耀下綻放。蜜蜂看到後都誤以為是蓮花,毫不猶豫地停留其上。這是說明佛陀口型的完美。
「佛面具金色,珂白齒端姝,猶如金山峽,無垢月光入。」珂,玉名,形容潔白。姝,美好。佛陀的臉和身體一樣,也是紫金色的,而牙齒則如美玉般潔白美好,猶如金色的峽谷,無垢月光映照其中。
「應供右手中,輪相妙嚴飾,於世恐怖者,以手拔令出。」應供,佛陀十大名號之一,因圓滿悲智二德,應受人天的供養和尊敬。輪相,即千輻輪相,為三十二相之一,象徵佛陀廣轉*輪。佛陀應供時,右手托缽,掌中有千輻輪相。對於在生死苦海中恐懼不安的有情,佛陀以他的雙手一一撫慰,救度眾生脫離輪迴。比喻佛陀以慈悲、智慧引導眾生,令得解脫。
「能仁遊行時,雙足如妙蓮,印畫於地上,真蓮無此美。」遊行,游化四方,說法度眾。佛陀在各地遊行時,腳印如同蓮花般顯現在大地上。彷彿是以模具印上的,又彷彿是用畫筆精心描繪的,真正的蓮花也不如它美妙莊嚴。
「略贊如是,當憶念之。」此處只是引用一個簡單的偈頌而行禮讚,學人可以據此憶念佛陀功德。
此外,我們還可以學習馬鳴菩薩所造的《佛所行贊》,及佛典中有關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的內容。因為這種相好並不是憑空得來,其中的每一種,都是經過漫長而艱難的修行所感得,是佛陀功德的顯現。所以,憶念佛陀的身相不是像追星族那樣,對偶像的俊美外形生起歡喜或執著,而是由此憶念佛陀功德,生起真切皈依之心,起到見賢思齊的效果。
【語功德】
盡世界中所有有情,於一時中,各以異義而見質問。佛以一剎那心相應之慧而領攝已,即以一音答一切問,彼等亦各領知為答自語。於茲甚奇希有之德,當思念之。
如《諦者品》云:「此諸有情了義語,多種一時來問難,心一剎那遍了知,即以一音各答覆。如是當知佛於世,以妙梵音而宣演,度出人天諸苦厄,極善轉於妙*輪。」
接著,講述佛陀語言的功德。
「盡世界中所有有情,於一時中,各以異義而見質問。」十方世界所有眾生,在同一時間,各以不同觀點向佛陀提出問題。
「佛以一剎那心相應之慧而領攝已,即以一音答一切問,彼等亦各領知為答自語。」相應之慧,是佛陀所具有的遍知能力。雖然問題各不相同而又同時發問,但佛陀在剎那間已遍知一切並領納攝受,以一種音聲回答一切疑問。而聽法者也都得到了自己需要的回答,覺得佛陀是單獨針對自己所作的開示。這也就是《維摩詰經》所說的「佛以一音演說,眾生隨類各得解,皆謂世尊同其語,斯則神力不共法」。雖然佛陀只是以一音說法,但眾生卻能隨類得解,疑惑冰釋。
「於茲甚奇希有之德,當思念之。」對於這一甚深稀有的功德,我們要反覆憶念。決不能以凡夫有限的經驗輕易否定,或將信將疑。
「如《諦者品》云:此諸有情了義語,多種一時來問難,心一剎那遍了知,即以一音各答覆。如是當知佛於世,以妙梵音而宣演,度出人天諸苦厄,極善轉於妙*輪。」正如《諦者品》所說:諸多有情同時向佛陀提出艱深費解的疑問,而佛陀能在一剎那間全面了解,遍知無餘,並以一種聲音回答所有問題。因為佛陀出世的主要目的,就是以微妙之音演說正法,救度眾生走出輪迴,所以要用無量的善巧方便廣轉*輪。
通常,我們只能聽一個人說話,勉強可以同時聽兩三個人說話,如果有更多人同時說話,還能聽得歷歷分明嗎?因為凡夫心有所住,故作用狹窄,只能做一件事或了解一個對象,一旦兼顧其他,注意力就會受到影響。而佛陀所具備的遍知功能,則是心的本然狀態,是無所住而生其心。這些作用是建立於遍知而非念頭之上,是以佛陀才能同時聆聽所有提問,以一音解答一切。
【意功德】
有智德、悲德二種。智德者,於一切所知境,如所有性、盡所有性,如觀掌中庵摩羅果,悉能了知,無礙而轉。一切所知,佛智能遍。除佛而外,余者則所知寬廣,智狹而莫能遍也。
如彼贊(麻的止遮《贊應贊》)云:「唯有以佛智,遍一切所知(佛智遍所知),除佛餘一切,唯所知增上。」又云:「三時所攝法,一切種相者(於一切種相),如持庵摩羅,佛心所行境。諸法動非動,一及種種別(謂一與異),如風行空中,佛心無滯礙。」
悲德者,如諸有情為煩惱縛,則無自在。能仁為大悲系縛,亦無自在。若見眾生有苦惱者,大悲無間相續而生。
《百五十頌》云:「一切眾生類,惑縛無差別,為解眾生縛,常為大悲系。雖知世過患,悲願處生死,為當先禮佛,亦先禮大悲。」
又如《諦者品》云:「眾生處痴暗,無明常覆心,繫世間牢獄,佛見生悲憫。」應如是思惟之。
這一段是講述佛陀意業的功德。
「有智德、悲德二種。」佛陀意業的功德,有智慧和慈悲兩種。雖然佛陀具有無量功德,但無不含攝於悲智兩大品質。因為智慧,故能不住三有,解脫自在;因為慈悲,故能不住涅槃,廣度眾生。
「智德者,於一切所知境,如所有性、盡所有性,如觀掌中庵摩羅果。」如所有性,為一切現象的如實性,即空性。盡所有性,指緣起的顯現,即俗諦的差別。庵摩羅果,產於印度的一種水果。因為佛陀具有圓滿的智慧,故能徹見所認識的一切境界,無論是它們的實質還是顯現,都像觀看掌上庵摩羅果那麼一目了然。本質和顯現代表法的兩個層面,並不是兩個東西,因為顯現不曾離開空性,空性也不曾離開顯現。佛教正是據此建立真俗二諦,正如龍樹菩薩在《中論》所說:「諸佛依二諦,為眾生說法,一以世俗諦,二第一義諦。若人不能知,分別於二諦,則於深佛法,不知真實義。」
「悉能了知,無礙而轉。一切所知,佛智能遍。」因為智慧圓滿,所以對於一切法的實質和顯現都能如實認知,沒有絲毫障礙。換言之,對於所觀察的一切境界,佛陀以他證得的智慧,都能了了分明。
「除佛而外,余者則所知寬廣,智狹而莫能遍也。」除佛陀以外,世間其他聖賢即使知識再淵博,終歸是狹隘而有限的,無法遍知一切。因為常人的認知是建立在意識基礎上,已經過我執的設定和處理,這種經驗再豐富,也無法了知無限的宇宙,因為有限是不能認識無限的。而佛陀已將這一設定徹底去除,呈現出心本具的遍知能力。一旦開發這種能力,一切所知境界對我們來說就不算什麼了。因為宇宙也是心所幻化的,是內心的一種顯現。
「如彼贊云:唯有以佛智,遍一切所知,除佛餘一切,唯所知增上。」在《贊應贊》中所說:唯有佛陀的智慧才能遍知一切。除佛以外的一切哲人、宗教師乃至聲聞、緣覺、菩薩,只了解他們所知道的那一部分,卻不能如實遍知。
「又云:三時所攝法,一切種相者,如持庵摩羅,佛心所行境。」三時,從時間上說明一切法。《贊應贊》又說:過去、現在、未來所有時空所攝的法,即一切緣起顯現的幻相,在佛陀的境界中,就如觀看掌中庵摩羅果一般分明。《楞嚴經》也告訴我們:宇宙的山河大地,不論多麼複雜,總歸是有限而非無限。在我們心靈世界中,這些不過是呈現於虛空的一片雲彩。
「諸法動非動,一及種種別,如風行空中,佛心無滯礙。」動,指有情。非動,指無情。一切有情和無情,一切法和法與法之間的各種差別,在佛陀的境界中,有如風兒吹行於虛空,不會產生絲毫的染著和掛礙。
以上,讚歎佛陀無礙的智慧。接著讚歎佛陀無限的慈悲。
「悲德者,如諸有情為煩惱縛,則無自在。能仁為大悲系縛,亦無自在。」佛陀的慈悲是怎樣的呢?就像眾生被煩惱所縛而不得自在那樣,佛陀被大悲所縛,也會不得自在。但我們要知道,佛菩薩的大悲所縛和凡夫的煩惱所縛是不同的。因為凡夫心是有我、有限、有所得的,當我們被煩惱所縛,這種不得自在是痛苦而糾結的。但佛陀的悲心是無我、無限、無所得的,這種品質無論對自身或是有情,唯有利益而沒有損害,唯有快樂而沒有痛苦。所以,「能仁為大悲系縛」只是比喻佛菩薩時時處於無盡悲願之中,並不是說悲心使佛菩薩過得不自在。
「若見眾生有苦惱者,大悲無間相續而生。」對於佛陀來說,只要看到眾生苦惱,悲心就自然產生作用,而且連續不斷地產生作用。那麼,眾生能否接收到這一悲心?這要看我們是否已經做好準備。如果我們的心不能與之相應,那麼,佛陀的顯現對我們也是雖有若無的。就像在封閉的室內,再燦爛的陽光也無法照射進來。所以,我們不要覺得佛菩薩沒有做到「千處有求千處應」,還要檢查一下自身是否敞開心扉,是否具備接收的條件。
「《百五十頌》云:一切眾生類,惑縛無差別,為解眾生縛,常為大悲系。」《百五十頌》說:六道一切眾生都被我法二執和無明惑業所縛,這種迷惑和束縛是沒有多少差別的。為了解除眾生的這一束縛,佛陀時時安住於大悲心中,不斷地隨類化現,尋聲救苦。
「雖知世過患,悲願處生死。」雖然佛陀知道世間的過患,但不忍有情處於三界火宅,而發心在輪迴中救度他們。實事求是地說,度眾生的確是一樁苦差。因為他們都是活在自己的無明中,活在自己的感覺中,即使為之傳授各種法門,也未必有信心接受。很多出家人也是如此,整天跑來跑去,最後只跑出了一身習氣。對於弘法者來說,如果沒有無所得的心,沒有強大的願力作為支撐,弘法熱情很快就會退失。
「為當先禮佛,亦先禮大悲。」因為大悲是佛陀不共聲聞緣覺的特有品質,所以,當我們準備禮佛的時候,首先就要禮敬這種大慈大悲的品質。在漢地,觀音信仰極為普及,但多數人只是祈求觀音菩薩保佑,卻不曾想到,成就觀音菩薩那樣的大悲,才是憶念觀音的意義所在。觀音菩薩的慈悲,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但對一般人來說,是很難做到這種「無緣」和「同體」的,這就必須對空性有所體悟。因為凡夫還有我執,內心是二元對立的,我是我,他是他,怎麼可能對他人感同身受?唯有將我們附加其上的所有設定撤掉,才能真正體悟到同體的體性。
「又如《諦者品》云:眾生處痴暗,無明常覆心,繫世間牢獄,佛見生悲憫。」又如《諦者品》所說:眾生處在愚痴的黑暗中,無始以來,時時被無明遮蔽內心,不見天日,不得自在。佛陀見到這些之後,生起深深的悲憫之心。
「應如是思惟之。」我們要這樣思惟佛陀的慈悲,由此強化對三寶的景仰和崇敬之心。我們雖是佛弟子,但對佛陀的景仰甚至比不上那些追星族,這是特別需要加強的。憶念佛,一方面是強化佛菩薩在我們內心的地位,但更重要的是幫助我們成就某種心行。稱念地藏菩薩,是念大願力;稱念文殊菩薩,是念大智慧;稱念觀音菩薩,是念大慈悲。這些品質每增長一點,我們就離佛菩薩更近了一點。
【事業功德】
以身語意業(任運)無間而饒益一切有情,此亦就所化方面堪引度者,能仁無不令其得樂離苦,凡所應作,決定為之。
如博多瓦云:「若數數思惟(常念三寶),信心漸增長,身心漸清凈,能得加持。」故得定見(後,再)誠意皈依修學學處者,其一切所作,皆成佛法。
然我等對佛之智,(通常人對佛信念,每)不及信一靈驗卜卦者。卦者若云:「某知汝今年無忌。」則心安而去。若云:「今年有大災禍,此當作,此莫作者。」則必勵力而為。倘未能辦,則思彼說我未能作,心必憂鬱。
佛雲「此及此應行,此及此不應作」之制,其心依耶?若未能作,心生不安否?而反云:「法中雖如彼說,但以今日地方、時代之關係,彼不能作,當須如是如是作。」輕舍佛語,盡自所知而為前行耳。反心內察,可知上言洵非誣也。
以是於佛功德數數思惟,必須勵力令心引起決定。彼若生起,則於法及僧亦起如彼之決定,是為皈依之要處。彼若無者,況雲余道(否則不但其餘之出離心,菩提心等生不起),即(最初)能改變意念之皈依,亦必無來處矣。
這一段說明佛陀事業的功德,也即佛陀給予眾生的無量利益。
「以身語意業無間而饒益一切有情。」佛陀的事業,就是以身語意三業,從不間斷地利益眾生。這一悲願不是自然而有的,如果因地沒有發起願菩提心,證得空性後就會入般涅槃,獨自解脫。所以說,十方諸佛的成就都離不開因地的願力。因為具有願力,才會廣行六度。雖然佛陀的事業是任運無間的,但這種任運是從作意開始,訓練到一定程度才會任運自如。
「此亦就所化方面堪引度者,能仁無不令其得樂離苦,凡所應作,決定為之。」如果所化對象的因緣成熟了,能夠接受教化和救度,佛菩薩將令他們離苦得樂。凡是應該做的,都會一一做到。之所以要強調因緣,因為度眾生是緣起法,雖然佛菩薩悲願無盡,但眾生也要有被度的因緣,否則也是難以見效的。
「如博多瓦云:若數數思惟,信心漸增長,身心漸清凈,能得加持。」正如博多瓦所說:如果能夠時時思惟三寶功德,信心將不斷增長。身心逐漸清凈之後,方能感得三寶加持。俗話說:「學佛一年,佛在眼前;學佛三年,佛在大殿;學佛五年,佛回西天。」為什麼信心會逐漸退失?如何才能解決這一問題?關鍵是以思惟進行強化。三寶代表著無限的智慧和慈悲,這些內涵不是短時間就能了解的,必須通過不斷觀修,生起由衷的嚮往之心,進而依法行持,凈化身心。只有當我們成為合格法器後,才能完整領納法義和加持。
「故得定見誠意皈依修學學處者,其一切所作,皆成佛法。」如果能以決定勝解修習皈依學處,那麼,我們所做的一切都將為佛法所攝。我修學多年,接觸的法門也不少,最後發現:皈依才是最根本的,也是佛教所有法門的依止。有人說,我現在的弘法是每況愈下,早期是講唯識,接著提倡發心,現在強調皈依,看起來似乎是由深至淺,而不是通常的由淺至深。為什麼會這樣?因為越學越覺得基礎必不可少——如果不重視皈依,將失去佛法之本;如果不重視發心,則將失去修行之本。不少行者樂於談玄說妙,卻不重視基礎建設,這是無法與修行相應的。就像一棵樹,如果不注意根部養護,樹又豈能成活?
「然我等對佛之智,不及信一靈驗卜卦者。卦者若云:『某知汝今年無忌。』則心安而去。若云:『今年有大災禍,此當作,此莫作者。』則必勵力而為。倘未能辦,則思彼說我未能作,心必憂鬱。」在此,宗大師指出了一個至今仍很普遍的現象。很多人雖然聲稱信佛,但對佛陀智慧的信任,甚至比不上對一個算卦者的信任。如果某個算卦者說:你今年運氣極好,平安無事,聽者就會心安理得地離去。如果算卦者說:你今年將有大難臨頭,為了消災免難,應該做哪些事情,不能做哪些事情,聽者必然竭力照辦。如果未能按算卦者所言行事,就會暗自尋思:我沒有完全按他所說的去做,只怕後果堪憂。於是乎,就為此悶悶不樂。這種現象看似可笑,在現實中卻屢見不鮮。事實上,我們自己做得又如何呢?
「佛雲『此及此應行,此及此不應作』之制,其心依耶?若未能作,心生不安否?」如果是佛陀告誡我們,這些和這些是應該做的,那些和那些是不應該做的,對於這些規範和教誡,我們是否發自內心地甘願依從?倘若未能做到,內心是否也會感到不安?
「而反云:『法中雖如彼說,但以今日地方、時代之關係,彼不能作,當須如是如是作。』輕舍佛語,盡自所知而為前行耳。反心內察,可知上言洵非誣也。」洵,實在。遺憾的是,人們非但沒有感到不安,反而說:經中雖然這麼說,但以當今的社會環境和時代背景,佛陀所制已無法實施,應當按現有的實際情況來做。輕易捨棄佛陀言教,師心自用,以自己粗淺甚至錯誤的認識作為前行。如果我們認真反省一下,可知以上所說並非污衊不實之辭。凡夫心是非常善於自我保護的,當我們不能依教奉行時,會立刻為自己找到開脫的借口。這種做法,只能說明我們對三寶尚未具有足夠的信心。
「以是於佛功德數數思惟,必須勵力令心引起決定。彼若生起,則於法及僧亦起如彼之決定,是為皈依之要處。彼若無者,況雲余道,即能改變意念之皈依,亦必無來處矣。」彼,此處指對佛陀的信心。所以,我們應該經常思惟佛陀所成就的種種功德,令心生起決定勝解。當我們對佛陀具足信心之後,對法和僧也要具足對佛陀那樣的信心,這是皈依的關鍵所在。如果做不到這一點,哪裡還談得上其他?能夠令我們的觀念和心行為之改變的皈依,也必然無從生起。換言之,那樣的皈依只是流於形式,並不具有相應的內涵和力量。
以上,從身、口、意、事業四方面介紹了佛陀所成就的功德。因為佛陀出世,才會演說教法,建立僧團,才能使眾生「依止善知識,依法得解脫」,這也正是憶念佛陀的意義所在。我們皈依三寶,就要對三寶生起強烈的依賴感,就像身處險境期盼救護那樣急切,這樣才會完成人生重心的調整。修行的第一步,就是將原有的以自我為中心轉變為以三寶為中心。如果只是隨便轉換一個生活重心,比如孩子,比如事業,那仍是我執的延伸,仍將調動原有的串習。唯有以三寶為人生重心,才能從自我的建構中跳出。做到這一步,修行也就成功了百分之五十。
學佛,無非是舍凡夫心,成就佛菩薩品質。其中,最難的是舍凡夫心。古人講:大事未明,如喪考妣。事實上,大事已明也是如喪考妣。因為見性只是修行的重要開始,之後還要修道,還要經過初地到十地的不斷提純,才能完成凡夫到聖賢的蛻變。轉移人生重心,正是對治凡夫心的捷徑。這樣,三寶才能逐漸在內心佔據主導地位。我們對三寶的信任有幾分,佛法在心中的地位就有幾分,修行才能有幾分相應。如果對三寶沒有充分信心,即使皈依,觀念和心態也不會發生改變。所謂的修行,也將成為串習的延續。
② 法功德
法功德者(思惟法功德),應敬佛之因相(當從佛功德之因相著想)。此具有無邊功德之佛者,從教證之法(皆由教證之法)、滅道之諦,斷除過失,修行功德,由修及現證而出生也。當如是念,此《攝正法經》之義也。
在憶念佛陀功德之後,還要思惟法的功德。
「法功德者,應敬佛之因相。」憶念法的功德,主要是為了恭敬成佛之因。
「此具有無邊功德之佛者,從教證之法、滅道之諦,斷除過失,修行功德,由修及現證而出生也。」滅諦,指證得涅槃。道諦,指證得涅槃的方法。佛陀所具有的無量功德都是從教證二法而來,通過滅道二諦的實踐,斷除一切無明煩惱,成就種種修行功德,由漸修乃至現量證得諸法實相,最終成就佛果。其中,教法主要是幫助我們樹立正見,偏向於理論層面;證法主要是引導我們調整心行,偏向於技術層面。
「當如是念,此《攝正法經》之義也。」所以我們要不斷思惟法的作用,這也是《攝正法經》所說的。唯有認識到法的作用,我們才能提起修法的意樂,否則是很難持之以恆的。
我們要認識到,佛陀不是由出身或種族決定,也不是由誰賜予的身份和地位,而是由親證諸法實相所成就。所以說,法就是成佛之因。或許有人會說:如果那樣的話,佛陀未出世之前,法又從何而來?須知,法是代表著宇宙人生的真相和規律,如無常、因果、緣起等,不論佛陀出世與否,這種規律是亘古不變、法爾如是的。從這個意義上說,佛陀並不是真理的開創者,而是真理的發現者。而法在世間的流傳,又有賴於佛陀的開演和弘傳,兩者是互為因果的。佛因法而成就,法因佛而傳世。我們敬法,就是對成佛之因表示恭敬。
③ 僧功德
主要者,是諸聖補特伽羅,彼亦由念法功德(而生,應)於彼如理修習門中而為憶念,是《攝正法經》義。
僧,意為和合眾。從廣義上說,包括賢聖僧和凡夫僧,此處特指前者。
「主要者,是諸聖補特伽羅,彼亦由念法功德於彼如理修習門中而為憶念,是《攝正法經》義。」這裡所說的主要是指賢聖僧,他們也是因為依法修行而成就。我們憶念僧,就是要憶念他們的如理修學、依教奉行,這是《攝正法經》所說的。
賢聖僧的體性,就是解脫和空性慧。所以,念僧不是為了憶念某個僧人,不是為了和他們搞好關係,而是要以他們為榜樣,聽聞正法,如理思惟,法隨法行。
2、知三寶差別
如《攝抉擇》中所言,由知三寶互差別已而皈依之。
我們不僅要認識到三寶的功德,還要了知三寶的差別,如佛和法的差別,法和僧的差別。
「如《攝抉擇》中所言,由知三寶互差別已而皈依之。」正如《瑜伽師地論·攝抉擇分》所說:我們要認識到三寶之間的差別,從而生起皈依之心。
關於三寶差別,《瑜伽師地論》分為六點,宗大師曾在《菩提道次第廣論》中加以引用。分別是:
一、因相差別:即佛、法、僧之間的因果關係。如佛與法是互為因果的,諸佛因證得法性而成佛,故法是因,佛是果;又因佛陀宣說教義而有法的流布,故佛是因,法是果。法和僧的關係也是如此,僧依法修行而證果,故法是因,僧是果;僧修學、繼承並弘揚佛法,故僧是因,法是果。
二、事業差別:諸佛出世的唯一目的就是宣說正法,引領眾生走向解脫。法的作用,是幫助我們認識宇宙真相,斷煩惱、開智慧。僧的作用,則是住持正法,教導眾生依法修行。
三、信解差別:對佛的信解,主要是建立在恭敬供養的基礎上;對法的信解,是建立在真實修行的基礎上;對僧的信解,則應了知僧是佛和法的統一體,既具備佛的內涵,也具備法的內涵。
四、修行差別:對佛要恭敬承事,對法要依教奉行,對僧也還是要恭敬承事。
五、隨念差別:根據佛、法、僧所特有的功德,時時隨念,勿令忘失。
六、生福差別:了知佛、法、僧三寶所成就的不同福德。
三寶中,佛和僧是有情,法是無情。對佛和僧的恭敬供養是依有情生,對法的恭敬供養是依無情生。大乘佛教的很多觀修法門,都是通過對佛菩薩功德的觀修來調整心行。如《普賢菩薩行願品》,就是以佛菩薩的悲智二德為所緣境。在憶念過程中,念念將自己融入其中,由此完成舍凡夫心、成就佛菩薩品質的修行。了知三寶功德的差別,能令我們對三寶有更全面的認識,有助於我們更好地修學皈依。
3、自誓皈依三寶
誓以佛為所皈依之大師,法之涅槃為正修行,僧則為皈依之行伴。
認識到三寶功德後,就要發願以三寶作為皈依對象和生命目標。
「誓以佛為所皈依之大師,法之涅槃為正修行,僧則為皈依之行伴。」這一誓言包括三項內容,一是發誓以佛陀作為我們皈依的對象,二是發誓以佛法作為解脫的途徑,三是發誓以僧人作為修行的引導。我們以佛為皈依對象,但諸佛也是依法得解脫,所以,依法才是「正修行」。如果把佛比做醫生的話,那麼法就是令我們恢復健康的藥方,僧則是照看我們並隨時給予幫助的護理人員。
皈依需要通過一定的儀式來完成,但儀式是為內容服務的。有時,過分隆重會使人僅僅被儀式吸引,忽略一些實質內容,反而不容易得到皈依體。皈依的核心,就是在十方三寶前宣誓:「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佛世時,通常由弟子們在佛前自誓。因為他們對佛陀有絕對的信心,所以,自稱三皈即可成為佛子,相關記載在《阿含經》中時常可見。其後,由於學人根機轉劣,信心不堅,僅依自誓皈依就顯得力量不足了。所以,皈依儀軌也逐漸增加了更多內容,幫助學人獲得皈依體。如道宣律師在《四分律行事鈔》中制訂的皈依儀軌,就包括了懺悔、發願、皈依等內容。
首先是懺悔。皈依之前,須懺悔無始以來所造惡業,通常是念誦「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痴。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發起真誠懺悔之心。
其次是發願。皈依體的高下就取決於皈依的動機。如果為求人天善果而皈依,所得為下等皈依體;如果為解脫輪迴而皈依,所得為中等皈依體;如果為自利利他、救度眾生而皈依,所得為上等皈依體。漢傳佛教為大乘,故發願部分是念誦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
第三是正授皈依,這是儀式的核心內容。皈依之前,首先要思考皈依的意義,思考皈依和未皈依的區別。我覺得,受持皈依就像給佛像裝藏一樣,是給我們自己裝進解脫的種子、菩提的種子。這些種子是由佛陀及歷代祖師代代傳承而來,也是修行的根本力量。
心是皈依的載體,以什麼心宣誓皈依,就會得到什麼樣的皈依體。此外,皈依時是否有清凈心,是否聽清皈依師的開示,也是得到皈依體的關鍵。在皈依過程中,對三皈的誓言必須一字一句地聽清楚,令心與和尚所言相應,是為心境相當。如果沒有聽懂或答非所問,是不得皈依的。所以,那些只填一張皈依證,甚至只起一個名字的所謂皈依,都是不如法的。
關於皈依,還有兩點需要特別注意的。第一,我們皈依的是十方三世一切僧寶,而不是某個師父。第二,三寶是統一的整體。現在佛教界有一些二寶居士,認為某些出家人素質還不如自己,覺得只要皈依佛和法即可解脫。民國年間的支那內學院就有這一傾向,認為出家人多是自了漢,故居士也可傳授皈依。關於這個問題,太虛大師曾撰文予以批駁。須知,佛法僧是不可分割的整體。佛陀入滅後,佛法還能延續至今,正是仰賴僧寶的住持和弘傳。如果不皈依僧,皈依體尚且不得,就談不上進一步的修行了。
4、不皈依余處
了知內外之大師、教法、學徒等之勝劣已,唯皈依三寶,不皈依於與此不順之大師等。此內外差別中,大師之差別者,佛垢凈而德圓,余教之師則與是反。
如《勝出贊》(如土頓尊者所著《殊勝贊》)云:「我舍余大師,而皈佛世尊。何為皈依佛,無過具德故。」(彼贊)又云:「於諸外道教,如如而思惟,各各細較量,我心愈信佛。其非遍智宗(謂外道非一切種智宗),以過壞其心。彼心既壞亂,不見無過佛。」
皈依的本身,也包含著不皈依。我們確認以三寶為皈依對象,也就意味著不皈依三寶以外的一切,這是需要作出明確抉擇的。往往聽到有人說,所有宗教都是差不多的,都是教人為善的,信什麼都是可以的。如果對一個非佛教徒來說,這種觀點只能說明他的認識還很粗淺,有待深入。但對一個佛弟子來說,這種觀點就會使他失去皈依體了。
「了知內外之大師、教法、學徒等之勝劣已,唯皈依三寶,不皈依於與此不順之大師等。」當我們通過思考,將佛法和其他宗教作了種種比較,如教主、教法和弟子的優劣,認定唯有三寶才是人生盡未來際的依賴,不再皈依三寶以外的、與之不相應的各種宗教和教主。選擇信仰,就是選擇生命的歸宿。既然是歸宿,必定是唯一的。所以皈依也是一種承諾,既是對自己的承諾,也是對十方諸佛的承諾,那就是「皈依佛,終不皈依天魔外道;皈依法,終不皈依外道典籍;皈依僧,終不皈依外道邪眾」。
「此內外差別中,大師之差別者,佛垢凈而德圓,余教之師則與是反。」內,指佛教,自對於他教而曰內。外,指佛法以外的其他宗教。在佛教和其他宗教的差別中,各自的教主就存在差別。相比之下,佛陀已徹底斷除一切無明煩惱,究竟圓滿斷德、智德和悲德,世間一切功德莫不涵蓋其中。而其他宗教的領袖並不具備這樣完美的人格。
「如《勝出贊》云:我舍余大師,而皈佛世尊。何為皈依佛,無過具德故。」世尊,佛具萬德,世所尊重。正如《勝出贊》所說的那樣:我捨棄其他宗教的教主,一心皈依佛陀。為什麼選擇佛陀為皈依處呢?因為他已斷除人格中的所有過失,而且具足一切功德。修行,無非是舍凡夫心,成就佛菩薩品質。舍凡夫心,即能無過;成就佛菩薩品質,即能具德。
「又云:於諸外道教,如如而思惟,各各細較量,我心愈信佛。其非遍智宗,以過壞其心。彼心既壞亂,不見無過佛。」《勝出贊》又說:對於各種外道教法進行客觀思考和反覆細緻的比較之後,我的向佛之心更為堅定。那些未能遍知一切的宗教,被錯誤思想和先入為主的成見擾亂了心智。因為心智受到干擾,就不能有如實的認識,也就不能發現一切宗教皆未超乎佛法之上。換言之,就是被已有的狹隘認識所障礙,這也是現代人接受佛法的最大困擾。從佛教角度來看,是屬於八難之一的「世智辯聰」。看似很聰明,實際卻是一葉蔽目,不見真相。
所以說,這種抉擇需要有相當的辨別能力。隨著聞思的增廣,隨著修學的深入,才能在上下求索的過程中,真正了知佛法的究竟圓滿。
四、皈依後應學之次第
皈依後,應如何深入修學?在《菩提道次第廣論》中,這一部分是依據《瑜伽師地論》的「行四依法」,即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如理作意、法隨法行,以此幫助我們護持皈依之心。本論則是通過各別學處和共同學處進行闡述。
1、各別學處
各別學處,根據佛、法、僧三寶分別建立相應學處。其中又有遮止學處和奉行學處之分,前者是不應做的,後者是應該做的,如敬佛像、敬佛經、敬僧寶。
① 遮止學處
《涅槃經》云:「若皈依三寶,彼即正近事。則於余天等,終非所皈依。若皈依正法,應斷殺害心。又皈依僧者,不共外道住。」即不皈依余諸天神,及不損害有情,不與外道共住也。
此中初者,縱世間威光熾盛之天及遍入等,猶非究竟之所皈依者,何況鬼類之地神及龍等哉。然此乃指於三寶舍信,於彼等依賴者謂為不可,非謂於彼等覓為現前如法事務之助伴亦不可也。蓋可如對施主乞作資生具之助伴,於醫師希求療病然。次,謂於人畜等,以意樂或加行作打縛、禁閉、穿鼻,及不堪負重、強與運載諸損害事,悉應斷之。第三,對於三寶不信或且誹謗者,不應隨順也。
遮止學處,即皈依後不該做哪些事情,否則就可能破失皈依體。
「《涅槃經》云:若皈依三寶,彼即正近事。則於余天等,終非所皈依。若皈依正法,應斷殺害心。又皈依僧者,不共外道住。」近事,即皈依三寶、親近三寶修學佛法的在家眾。《涅槃經》說:如果皈依三寶,就成為在家居士了,不能再皈依其他天神或教主等。皈依正法之後,對一切有情都不能起絲毫的殺害損惱之心。皈依僧寶之後,不再隨順和依賴外道的信仰,尤其對他們毀謗三寶的言論,不能表示認同。
「即不皈依余諸天神,及不損害有情,不與外道共住也。」這是對《涅槃經》偈頌的總結,將其歸納為三點:一是不再皈依其他諸天,二是不損害一切有情,三是不與外道共住。
「此中初者,縱世間威光熾盛之天及遍入等,猶非究竟之所皈依者,何況鬼類之地神及龍等哉。」以下進一步作詳細解釋。初者,指前面講到的第一點,即不皈依其他諸天。佛教認為天有很多層次,僅欲界就有六重天,每重天又分若干層次。所以小世界中就有很多天帝,而在無量世界中,天帝更是數不勝數。但從佛教觀點來看,他們仍處於三界,仍未脫離生死輪迴。所以,即使是其他宗教尊崇的大自在天、遍入天(即毗濕努天)等威光熾盛的天神,也不是究竟的皈依處,何況屬於鬼道的那些地神或龍王之類,更是不足掛齒了。
「然此乃指於三寶舍信,於彼等依賴者謂為不可,非謂於彼等覓為現前如法事務之助伴亦不可也。蓋可如對施主乞作資生具之助伴,於醫師希求療病然。」資生具,衣食住之具,以資助生命。接著,宗大師又對此作進一步解釋,以免引起誤解。以上所說的,是指捨棄三寶而以其他諸天鬼神作為究竟皈依,這是絕對不允許的。如果只是請他們共同參與一些如法的事務性工作,作為工作助伴,並非不可。就像出家人向施主乞食,或病人向醫生求助治病那樣,都是可以的。
「次,謂於人畜等,以意樂或加行作打縛、禁閉、穿鼻,及不堪負重、強與運載諸損害事,悉應斷之。」次,指皈依正法之後不能對有情加以損惱。其次,對於他人或動物的損惱之心及行為,如施以鞭打、束縛、穿鼻等,或是對沒有能力負重的動物強行令其馱運,所有這些令對方受到損害的虐待行為,應該徹底斷除。
「第三,對於三寶不信或且誹謗者,不應隨順也。」第三,對於不信三寶甚至誹謗者,不應當隨順他們的行為。對於他人的信仰,我們應該尊重,但對於不信三寶及誹謗三寶的行為,決不能隨順,更不能表示認同。
以上,說明了皈依後應該禁止的行為,如皈依其他天神或教主,對有情加以損惱,隨順不信三寶及誹謗三寶的行為。如果詳細解說,還有很多注意事項,但主要可歸納於以上三類。
② 奉行學處
奉行學處,即皈依後應該奉行的各個方面。
三寶有不同類型。住持三寶,是以佛陀造像為佛寶,三藏典籍為法寶,現前僧伽為僧寶。化相三寶,以應化於世、說法度眾的釋迦牟尼為佛寶,以三轉*輪所說四諦十二因緣等一切教理為法寶,以羅漢、緣覺及比丘等為僧寶。此外,禪宗格外重視自性三寶。佛,覺也;法,正也;僧,凈也。這是依覺性具有覺悟、正道、清凈的特點,建立了自性三寶。皈依三寶,正是為了開啟這些眾生本具的覺性,最終於自身成就三寶品質。但認識自性三寶必須從恭敬住持三寶開始,包括敬佛像、敬佛經、敬僧寶,通過這種外在恭敬,強化三寶在我們內心的地位。
【敬佛像】
佛之塑畫形像,隨為何種,美惡不應譏彈,置不凈處及質當等。凡不敬重及輕毀等方便,悉當斷除,應視同真佛,為可敬之田。
《親友書》云:「隨何等木雕佛像,諸有智者咸供養。」
又如《戒經》及《雜事》所說,劫毗羅變十八頭摩竭陀魚及善和尊者貌陋聲雅,各宿世因緣等。
又如大瑜伽者(貢巴瓦曾以四錢金請文殊像一尊),持以文殊像問阿底峽尊者曰:「此像好惡如何?」答云:「文殊像無不好者,工稍次耳。」語畢置頂。
首先是對佛像的恭敬。從修觀的角度看,佛像是很好的修行助緣,若能視同佛陀真身,可由此引發恭敬,凈化內心。反之,若將佛像視為普通畫像,對修行是有害無益的。所以說,並非佛菩薩需要我們恭敬,而是我們需要通過這種方式來調整心行。
「佛之塑畫形像,隨為何種,美惡不應譏彈,置不凈處及質當等。凡不敬重及輕毀等方便,悉當斷除,應視同真佛,為可敬之田。」譏彈,譏諷並抨擊。質當,典當。佛陀造像,不論是雕塑還是繪畫,也不論是以什麼形式進行表現,都不能妄加評判,談論其好壞美醜。也不能將佛像隨意放置在不凈之處,或當做財物進行典當等交易。凡是不敬重或輕毀佛像等行為,我們必須全部斷除,並將佛像視為佛陀真身,建立虔誠、恭敬之心。
「《親友書》云:隨何等木雕佛像,諸有智者咸供養。」咸,全部。龍樹菩薩在《親友書》中說:不論以什麼木料雕刻的佛像,一切有智慧的人都會生起恭敬供養之心。當然,這主要是對修學者的要求,不能一概而論。畢竟凡夫容易心隨境轉,一些塑工極粗或已破損的像,很可能會影響到他們對佛教的觀感。是否也不加處理,要求人們視之為佛陀真身呢?顯然是不太可能做到的。佛菩薩像也是莊嚴的壇場,如果確實做工太粗或已破損,律中規定,可以拿到山上焚燒後,將灰燼放入乾淨的山洞或海中。關鍵是以恭敬心進行處理,本著不讓佛像被人輕毀的心態,希望佛菩薩都以莊嚴而令人歡喜的形象出現,讓更多眾生培植福田。
「又如《戒經》及《雜事》所說,劫毗羅變十八頭摩竭陀魚及善和尊者貌陋聲雅,各宿世因緣等。」《雜事》,《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雜事》,律典之一。此處引《戒經》和《雜事》,列舉幾個不敬三寶的實例。劫毗羅生於迦葉佛時代,非常好辯,時常找迦葉佛弟子辯論,卻始終未能得勝。他母親就對他說:你要在氣勢上壓倒他們。劫毗羅看到迦葉佛弟子中有幾人形象特殊,就以十八種魚進行諷刺。由此因緣,他長劫以來都墮落為有十八個頭的摩竭陀魚。另一位善和尊者,則是長相奇醜而聲音和雅。因為當年他曾在別人造塔時說塔基如何不好,待塔造好後,他很後悔過去所造的口業,就發心製作了許多風鈴掛在塔檐。他因妄議塔基而感得相貌醜陋,又因造鈴功德而感得和美音聲。所有這些業報,都是由宿世業緣所感。
「又如大瑜伽者,持以文殊像問阿底峽尊者曰:『此像好惡如何?』答云:『文殊像無不好者,工稍次耳。』語畢置頂。」這是介紹阿底峽尊者對有關問題的善巧處理。有位大瑜伽士捧著文殊菩薩的像詢問阿底峽尊者:「您看這尊像怎麼樣,好還是不好?」尊者回答說:「文殊菩薩的像沒有不好的,只是這尊像的做工稍次了一些。」說完,將文殊像頂戴頭上,以示恭敬。
對佛像妄加評論,是很多人容易違犯的問題。表面看只是在評論像的本身,但這種評論會削弱我們對佛像的恭敬心。因為我們將之視為作品而非佛陀真身,所以才會評頭論足。習慣於這樣的評論,勢必會影響佛菩薩在我們內心的地位,影響皈依乃至一切法門的修行,是我們特別需要加以注意的。
【敬佛經】
凡於四句偈以上之法皆當恭敬,不應質當經典,作為貨物。擱置露地及污穢處,或與鞋合持及跨越等,悉當斷除,如法寶而敬焉。
如善知識井拿瓦,但見佛經,必合掌起立。後年老不能起立,亦必合掌。又如阿底峽尊者初抵藏衛時,有一持密咒者不從彼聽法。一日,見一寫經人以齒垢補經,尊者意良不忍曰:「噫,不可,不可。」其持咒者嘆為希有,因生信心,即從尊者聞法。
又夏惹瓦云:「吾等於法,任何遊戲亦作。然對佛法及說法人不生恭敬,是壞智慧之因。以今之愚,亦云足矣。若較此尤愚,當何至哉(以今之愚已屬至極,再愚增上,其何以堪)。」
恭敬佛經,就是恭敬於法。唯有當法在內心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時,我們才能依教奉行。恭敬從哪裡來?是從培養而來。
「凡於四句偈以上之法皆當恭敬,不應質當經典,作為貨物。擱置露地及污穢處,或與鞋合持及跨越等,悉當斷除,如法寶而敬焉。」四句偈,經中時常出現的有韻文辭,類似於詩,多以四句為一偈。怎麼才是恭敬佛經呢?凡是對於四句偈以上的經文,我們都應該發自內心地恭敬。不能將經典當做貨物販賣或典當,也不能放置露地及骯髒不凈的處所,或是與鞋等物品拿在一起,或是從經典上跨越而過,這些都是應當斷除的不敬行為。對四句偈以上的經文,都要當做法寶那樣至誠恭敬。培養對法寶的恭敬,能幫助我們更好地實踐佛法。這裡指出的問題和敬佛像注意事項類似,可參照實行。
「如善知識井拿瓦,但見佛經,必合掌起立。後年老不能起立,亦必合掌。」如大善知識井拿瓦,凡是見到佛經,必定起立合掌,以示尊崇。後來因為年老而無法站立,也會合掌表示恭敬。
「又如阿底峽尊者初抵藏衛時,有一持密咒者不從彼聽法。一日,見一寫經人以齒垢補經,尊者意良不忍曰:『噫,不可,不可。』其持咒者嘆為希有,因生信心,即從尊者聞法。」阿底峽尊者剛到達衛藏地區時,有一個修密法的行者,起初並未追隨尊者聞法。有一天,尊者見到一位寫經者以牙垢補經,深為不忍,急忙勸阻說:「哎,不可以,不可以!」持密咒者見到尊者對佛經的恭敬態度,嘆為希有,從此開始追隨尊者聞法修學。可見,表率作用非常重要。如果我們自己對三寶尚且不夠恭敬,怎麼指望社會民眾恭敬三寶呢?
「又夏惹瓦云:吾等於法,任何遊戲亦作。然對佛法及說法人不生恭敬,是壞智慧之因。以今之愚,亦云足矣。若較此尤愚,當何至哉。」夏若瓦說:我們總是對佛法抱著玩耍的態度,但要知道,如果對佛法及說法者不生恭敬,正是毀壞智慧之因。以我們今世的愚痴,已經夠蠢的了。如果因為不敬法而感得比現在更蠢的果報,又該怎麼辦啊?
我們現在有緣親近善士、聽聞佛法,正是過去種下的福德因緣所致。反之,不敬師長,將生生世世無法得遇善知識;不敬佛法,則將生生世世無緣聞法,即使聽聞也不知如何修行,這是需要特別引起重視的。
【敬僧寶】
或是僧眾,或僅具出家相,亦不應呵毀及妄分彼我派別而興仇視,應敬僧如寶焉。
如《勸發增上意樂經》云:「樂功德者住林下,他人過失不須視,亦不生心計我勝,及念自己為第一。此憍是諸放逸本,慎勿輕視劣比丘,一劫不能得解脫,斯乃聖教之次第。」
又格西登巴(仲登巴)及大瑜伽者,但見黃布碎片於所行地,則不跨越,拾取抖凈,置之凈處。如此行儀,應當隨學。自能於三寶有爾許恭敬,則當感得眾生對己亦起爾許恭敬故。
《三昧王經》云:「造作如是業,當得如是果。」
這一段是關於禮敬僧寶的內容。事實上,這也是禮敬三寶中最容易出現問題的一個環節。因為現實中的僧團是良莠不齊的,面對這些,我們又該如何自處,如何調整心態?
「或是僧眾,或僅具出家相,亦不應呵毀及妄分彼我派別而興仇視,應敬僧如寶焉。」宗大師告訴我們:對於一切僧眾,哪怕僅僅現出家相者,都要恭敬有加,決不能呵斥毀謗,更不應以法門或宗派之別而相互敵視,對於僧眾應該像稀世珍寶那樣看待。
「如《勸發增上意樂經》云:樂功德者住林下,他人過失不須視,亦不生心計我勝,及念自己為第一。此憍是諸放逸本,慎勿輕視劣比丘,一劫不能得解脫,斯乃聖教之次第。」功德,指無漏、無為的解脫功德。《勸發增上意樂經》說:嚮往解脫功德的行者,都喜歡住在水邊林下等寂靜處,而不願把精力放在檢查他人的過失上,也不會認為自己很了不起,認為自己什麼都是第一。因為驕傲正是放逸之本,所以千萬不要輕視那些威儀不足的比丘,否則將長達一劫不得解脫。我們不要輕視這些問題,事實上,這正是佛法修學的次第所在。因為修行是從恭敬開始,有一分恭敬,才能得一分佛法利益。
「又格西登巴及大瑜伽者,但見黃布碎片於所行地,則不跨越,拾取抖凈,置之凈處。如此行儀,應當隨學。自能於三寶有爾許恭敬,則當感得眾生對己亦起爾許恭敬故。」又如登巴格西和大瑜伽士,只要看見地上有黃布的碎片(黃布為僧衣顏色,代表出家人),從來不會從上面跨越而過。一定會撿起來拍打幹凈,放置在乾淨處所。自己能夠對三寶生起多少恭敬之心,就能感得眾生對自己生起多少恭敬之心,這也是因果之道。可見,這些大善知識從不放過任何一個修行機會。
「《三昧王經》云:造作如是業,當得如是果。」正如《三昧王經》所說:造作什麼樣的因,就會感得什麼樣的果。
修行有三千威儀、八萬細行,有些雖看似微細,但同樣蘊含著修行原理,能夠幫助我們調整心態。如果對黃布都能如此恭敬,更何況對於僧寶?對照一下,我們又能做到多少?以上是皈依後的各別學處,分別從如何敬佛、如何敬法、如何敬僧三方面進行解說。
2、共同學處
以下,為皈依後的共同學處。這一部分內容,宗大師是從隨念三寶功德、勤行供養、隨念大悲、啟白三寶、既知勝利勤修皈依、守護不舍六個方面進行闡述。
① 隨念三寶功德
隨念三寶功德者,如前所說內外及三寶相互之差別,與彼等之功德,數數思之。
第一,時時憶念三寶功德,時時生起皈依之心。
「隨念三寶功德者,如前所說內外及三寶相互之差別,與彼等之功德,數數思之。」所謂隨念三寶功德,就是對於前面所說的,佛法和外道的功德差別,如各自教主、教法、徒眾的差別,以及佛法僧三寶的功德差別等,反覆憶念思惟。在思惟過程中,強化對三寶的嚮往和歸宿感,從而生起皈依之心。
皈依不是一次儀式就可以大功告成的,還需要在修行過程中逐漸完成。所以,要將皈依修習列為常課,反覆溫習,不斷強化。
② 勤行供養
隨念三寶大恩者,隨自所生樂善,當知皆是三寶之恩,故當以報恩意樂而行供養。若供飲食而不間斷者,則少用功力而圓滿眾多資糧。於水以上者,任何受用之先,悉應至心而供養之。
夏惹瓦云:「非以糕之青者、葉之黃者,當擇精美者供之,茶亦不宜彈指灑空而供。」喻如有田肥美,常應播種時而不播種,任其荒廢。於此能生現後一切利樂之勝田,四季一切時無有間斷,常可播利樂之種,當以信犁耕種福田,如經所說。若不作者,殊為可惜。於殊勝田,反不如農田之見貴,此乃我輩之不智。
故於三寶供養,一切時中當精進行之。如是作者,由勝妙田生長善根之力,於諸道之次第,心力漸能開廣。故於聞不能持其文,思不能解其義,修於身心不能生起,心力最微之時,但依田力,是即教授口訣也。
又供不拘物,唯在自之信心。若有信者,即以壇供及水與無主物供之亦得。無餘財物,當如是作。倘自有物而不能舍,但云:「我以無福極貧窮,余可供物我悉無。」則將如博多瓦云:「若以有垢螺碗,稍置草香,而雲旃檀冰片之香水者,乃以盲欺明也。」
如普穹瓦云:「我初時唯有辣味之香草供養,次有四種香甜之香和合而供,今則有紫丁香、兜羅脂等上妙薰香可供矣。若嫌微而不供者,則一生之中終無精進之時。若先由微細,殷重引發,漸臻勝妙。」如彼所行,當修學之。後彼配香,每次以二十兩金辦之。
於資具獲得自在諸大菩薩,猶化身多億,一一身中化百千手等,往一切剎,於諸佛所經歷多劫而行供養。則諸略有相似功德,便生喜足,而雲我不求如是菩提者,是乃於法無知之漫言耳。
《寶雲經》云:「於諸嗉怛羅中(經部)聞其所說廣大供養承事,生決定後,當以殊勝增上意樂,於諸佛菩薩而迴向之。」
第二,因為時時憶念三寶恩德而勤行供養。
「隨念三寶大恩者,隨自所生樂善,當知皆是三寶之恩,故當以報恩意樂而行供養。」所謂隨念三寶恩德,必須了知,所有的快樂和善行都源於三寶的無上恩德。因為有三寶加持,我們才能由行善感得樂果。所以,應以報恩之心作為供養。
「若供飲食而不間斷者,則少用功力而圓滿眾多資糧。於水以上者,任何受用之先,悉應至心而供養之。」如果能供養飲食而不間斷,將以少分之力圓滿眾多資糧,事半而功倍。所以,只要受用清水以上的任何東西,都應該以虔誠心先行供養,之後才能食用或使用。在這個世間,無論學佛還是生活,都要以福報為基礎,否則將處處碰壁。所以,《普賢行願品》的第三大願就是「廣修供養」,以此積累資糧,培植福田。
「夏惹瓦云:非以糕之青者、葉之黃者,當擇精美者供之,茶亦不宜彈指灑空而供。」夏惹瓦說:作為供品,不能使用發霉的糕點、發黃的菜蔬,應當選擇最為精美的物品作為供養。飲茶時,以指彈灑空中作供也是不如法的。當然,這並不是要我們一味追求昂貴奢華。因為供養重在誠意,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選擇最佳供品即可,在供養培福的同時,也幫助我們捨棄貪著之心。
「喻如有田肥美,常應播種時而不播種,任其荒廢。於此能生現後一切利樂之勝田,四季一切時無有間斷,常可播利樂之種,當以信犁耕種福田,如經所說。」關於供養之理,論中比喻說:有如肥美的田地,在應當播種的季節不播種,卻任其荒廢,秋天自然不會獲得豐收。三寶是能給我們帶來現世及後世一切利益安樂的殊勝福田,而且一年四季都可以播種耕耘,我們應當像經中所說的那樣,以信心之犁耕耘福田。
「若不作者,殊為可惜。於殊勝田,反不如農田之見貴,此乃我輩之不智。」如果不這麼做,是非常可惜的。對於如此殊勝的功德福田,我們反而不如普通農田那麼珍愛,這都是因為目光短淺、缺乏智慧的緣故。
「故於三寶供養,一切時中當精進行之。如是作者,由勝妙田生長善根之力,於諸道之次第,心力漸能開廣。」供養三寶,要在一切時中精進而行。如果能夠這樣做的話,必能在三寶這一勝妙田中增長善根,對於佛法修行的次第,內心也能逐漸與之相應。
「故於聞不能持其文,思不能解其義,修於身心不能生起,心力最微之時,但依田力,是即教授口決也。」如果聞法後不能對經文留下記憶,思考法義而不能理解其中內涵,修行時不知如何正確用心,心力微弱而無法提起正念,所有這些問題的解決,都必須依靠三寶福田之力,這就是教授的口訣。
「又供不拘物,唯在自之信心。若有信者,即以壇供及水與無主物供之亦得。無餘財物,當如是作。」雖說供養不在於供品如何,關鍵在於自身信心。如果具足信心,即使供曼扎、凈水或無主物,也能達到供養的效果。但必須在沒有財物的前提下,才能這麼做。
「倘自有物而不能舍,但云:『我以無福極貧窮,余可供物我悉無。』則將如博多瓦云:『若以有垢螺碗,稍置草香,而雲旃檀冰片之香水者,乃以盲欺明也。』」如果有財物而不願供養,卻說自己沒有福報,非常貧窮,其他供品一概沒有。就像博多瓦所說的那樣:如果以有污垢的劣質供碗,稍微放上幾根香草,卻說是檀香、冰片合成的勝妙香水,簡直像盲人要欺騙明眼人那麼可笑。
「如普穹瓦云:我初時唯有辣味之香草供養,次有四種香甜之香和合而供,今則有紫丁香兜羅脂等上妙薰香可供矣。若嫌微而不供者,則一生之中終無精進之時。若先由微細,殷重引發,漸臻勝妙。」臻,達到。此處,普穹瓦又以自身經歷告訴大家:我最初供佛時,只有氣味不純正的普通香草作為供品;後來福報漸增,能有四種氣味香甜的香草和合作為供品;現在則有紫丁香、兜羅脂等精妙熏香作為供品。如果沒錢時嫌供品微少而不作供養,那麼,今生福報就沒有進一步增長的機會。如果開始隨自身能力作微細供養,然後以殷重心逐漸引發,便有能力成辦勝妙供品。可見,供養能使福報與日俱增。
「如彼所行,當修學之。後彼配香,每次以二十兩金辦之。」普穹瓦的這一做法,值得後人效仿學習。最後,他每次配香都要花費二十兩黃金置辦。這一方面說明他對佛菩薩的供養心,一方面也說明他的福報與起初不可同日而語了。
「於資具獲得自在諸大菩薩,猶化身多億,一一身中化百千手等,往一切剎,於諸佛所經歷多劫而行供養。則諸略有相似功德,便生喜足,而雲我不求如是菩提者,是乃於法無知之漫言耳。」即使那些隨意化現任何資生用具的地上菩薩,也化身千百億,一一身化現百千手等,前往十方剎土,在每位佛陀所在處持續不斷地廣行供養,歷經多劫。諸大菩薩尚且如此,但有些修行人稍具相似功德,便得少為足,說什麼我不求取這類功德,這是由於對佛法無知而說的話。他們認為自己修的是無相法門,就不太重視發心、供養等有相法門的修習。達摩當年與梁武帝的對話,也使不少人誤以為,修福是沒有意義的。梁武帝一生修了很多供養,但達摩卻告之「並無功德」。其實,達摩所否定的主要是著相,而不是修福本身,不住相的供養仍是與空性相應的,仍是修學的重要助緣。
「《寶雲經》云:於諸嗉怛羅中聞其所說廣大供養承事,生決定後,當以殊勝增上意樂,於諸佛菩薩而迴向之。」嗉怛羅,經典。《寶雲經》說,我們聽聞佛陀在各種經典中宣說的廣修供養的法門後,就要生堅定不移的勝解。以殊勝的願力,對十方三世諸佛菩薩而行迴向。
以上,引夏惹瓦、普穹瓦等大德的開示和切身體驗,說明供養對修行的重要意義。「人天路上,修福為先」,修行同樣離不開福報。如果沒有福報,可能整天需要為生存奔波,為家庭操勞,根本沒有時間用於聞思,用於修法。即使出家修行,也往往會面臨資具匱乏的窘境,所謂「修慧不修福,羅漢托空缽」,故福慧不可偏廢。
③ 隨念大悲
隨念大悲者,應以悲心安立諸餘有情,各令隨其所能,令受皈依。
第三是隨念大悲。諸佛菩薩之所以成為皈依處,正是因為他們成就了大悲。我們皈依三寶,也要成就他們那樣的圓滿悲心。
「隨念大悲者,應以悲心安立諸餘有情,各令隨其所能,令受皈依。」憶念佛菩薩的悲心,就應該以佛菩薩那樣的悲心來安立其他有情,以他們最能接受的方式來度化他們,令他們受持皈依,獲得人生歸宿。這也是報答三寶之恩的最好方式。
④ 啟白三寶
啟白三寶者,凡所作事及有所需,皆應仰賴三寶,以行其與彼等相合之供養。而於與彼不順之黑教等,及其他世俗法,則不當依從。惟宜一切時中,心依三寶耳。
第四是啟白三寶,即事事向三寶祈求加持。
「啟白三寶者,凡所作事及有所需,皆應仰賴三寶,以行其與彼等相合之供養。而於與彼不順之黑教等,及其他世俗法,則不當依從。惟宜一切時中,心依三寶耳。」所謂啟白三寶,就是做任何一件事,或是有困難需要幫助時,都應該祈求三寶加持,並準備與此相應的供養。對於和三寶相違的其他宗教及邪教、鬼神等,則不應當依賴或聽從。總之,要在一切時中全身心地依賴三寶。
這麼做的目的,也是為了強化三寶在我們內心的地位。三寶代表宇宙中最強大的正面力量,只要信心達到相應高度,便能切身感受這一加持。所以關鍵在於信心堅定,這樣,我們的生活就能以三寶為中心。
⑤ 既知勝利,勤修皈依
既知勝利,勤修皈依,復有八聚。
一、入佛子數。總建立內外道之理雖有多種,然依阿底峽及馨底巴等,則以皈依為判別,是當屬於得皈依體而未舍未失者也。若爾,則最初入佛子數者,是以三寶以至誠心認為大師、正法、良伴。此心若無,則任作何種善業,皆非佛弟子也。
二、諸戒之本。《俱舍論注》云:「諸皈依者,乃進受一切律儀之門是也。」(月稱)《皈依七十頌》云:「近事皈依於三寶,彼是八種戒之根。」意謂以皈依而堅固涅槃之心,從此感發戒體也。
三、減滅諸障。《集學論》中,為示皈依能凈罪垢故,曾引一豬之緣起為喻。謂昔有將轉生為豬之天子,由皈依故,未生豬中。頌曰:「若皈依佛陀,則不墮惡趣。舍此人身後,彼當獲天身。」於法及僧亦如是說。
四、集廣大福。如《攝波羅密多論》云:「皈依福有色,三界器嫌小,如大海水藏,瓢所不能量。」
五、不墮惡趣。
六、人與非人不能為災,均如前應知。
七、隨願皆成。隨作何種如法之事,若能先於三寶供養、皈依、請白者,當易得成辦。
八、速得成佛。如《獅子請問經》云:「以信斷無暇。」由得閑暇,遇皈依境,入殊勝道,不久便當作佛。以念如是等勝利,須於晝三夜三而行皈依。
前面從四個方面介紹了皈依的學處,以下說明皈依的殊勝利益。凡夫做事,往往需要利益驅動。宗大師深知這一心態,所以《道次第》在講述每個修法時,都會說明修習的利益和不修的過患。了知利弊,才能激發修行動力。
那麼,皈依三寶有哪些利益呢?本論主要歸納為八點:
「一、入佛子數。總建立內外道之理雖有多種,然依阿底峽及馨底巴等,則以皈依為判別,是當屬於得皈依體而未舍未失者也。若爾,則最初入佛子數者,是以三寶以至誠心認為大師、正法、良伴。此心若無,則任作何種善業,皆非佛弟子也。」第一,皈依三寶才能成為正式的佛弟子。區分佛教和外道的標準雖然很多,如緣起、無我等。按阿底峽尊者和馨底巴等大師們的觀點,都以是否皈依作為基本判別標準——以得到皈依體,並且沒有捨棄、沒有破失為標準。所以最初發願成為佛子時,對於三寶,必須以至誠懇切之心,確認佛是至尊導師,法是解脫正道,僧是修行良伴。如果沒有這一認識和誓言,無論做多少善行,都不能算做佛子。因為這些善行並不是以三寶為核心,也不是以成就三寶功德為目的,只能是人天善法而已。
「二、諸戒之本。《俱舍論注》云:『諸皈依者,乃進受一切律儀之門是也。』《皈依七十頌》云:『近事皈依於三寶,彼是八種戒之根。』意謂以皈依而堅固涅槃之心,從此感發戒體也。」第二,皈依三寶是一切戒律的根本。《俱舍論注》說:皈依,是進一步受持一切律儀的大門,因為受戒都是要從皈依納體。《皈依七十頌》也說:近事皈依三寶,是受持八種戒(七眾別解脫戒和菩薩戒)的根本。也就是說,皈依能堅定我們希求涅槃的心,由此作為成就戒體的增上緣。戒律之所以能產生作用,正是源於對三寶的信心。因為信仰,才能自覺而非被動地受持戒律。如果僅僅靠戒條作為約束,力量是很有限的。
「三、減滅諸障。《集學論》中,為示皈依能凈罪垢故,曾引一豬之緣起為喻。謂昔有將轉生為豬之天子,由皈依故,未生豬中。頌曰:『若皈依佛陀,則不墮惡趣,舍此人身後,彼當獲天身。』於法及僧亦如是說。」第三,能夠減少乃至滅除罪障。《集學論》中,為了說明皈依可以凈除罪障,特別引用一個故事加以說明:過去世有一天子,天福將盡時,五衰相現。他以神通觀察,發現自己將要投生到王舍城當豬。這位天子悲傷失落,求救於其他天子,得知皈依三寶才能避免。天子皈依後,果然沒有墮落。其他天人想看看他投生何趣,但怎麼也看不到,就去請教佛陀。佛陀告訴他們說:這位天子因為皈依的功德,已生到更高的天上。所以有個偈頌說:如果皈依佛陀,就不會墮落惡趣。失去這個人身之後,將會上生天道。
「四、集廣大福。如《攝波羅密多論》云:皈依福有色,三界器嫌小,如大海水藏,瓢所不能量。」第四,皈依三寶可積累廣大福報。《攝波羅密多論》說:如果皈依三寶所獲得福報有形相的話,即使以三千大千世界作為容器來裝載都嫌太小了。因為三寶是世間最大的福田,其功德是無限的,就像大海水一樣,怎麼可能以瓢來衡量?
「五、不墮惡趣。」第五,皈依三寶便不會墮落惡道。皈依時,必須生起強烈的依賴感,深信這是生命的究竟歸宿。很多人的皈依都是輕飄飄的,這對生命改變不會有太大作用。如果平日對三寶沒有百分百的歸投之心,臨命終時就很難與之相應。所以,這種依賴的意願非常重要,它能指引我們念念歸投三寶懷抱,念念融入三寶功德,那就必定不會墮落惡道了。
「六、人與非人不能為災,均如前應知。」第六,皈依三寶之後,人和非人便不可能加害於我們,原因和前面是同樣的。憶念三寶,我們就能具備強大的精神力量。就像武功蓋世的力士,其他人是很難加害的。即使我們自己尚未具備多少力量,但只要依附於三寶,就像有了強大的靠山,又有誰能構成危害呢?
「七、隨願皆成。隨作何種如法之事,若能先於三寶供養、皈依、請白者,當易得成辦。」第七,不論做什麼,只要是如法的事,在做之前對三寶供養、皈依並說明所做之事,會很容易完成任務。因為三寶的加持力量不可思議,我們真切祈求,自能如願成辦。
「八、速得成佛。如《獅子請問經》云:『以信斷無暇。』由得閑暇,遇皈依境,入殊勝道,不久便當作佛。以念如是等勝利,須於晝三夜三而行皈依。」第八,可以迅速成就佛道。正如《獅子請問經》所說:因為對三寶的信心,使我們能夠斷除八種無暇。又因為感得有暇之身,並皈依佛法僧三寶,進入殊勝的修行道路,不久之後也能成就佛果。認識到皈依的殊勝利益,所以,我們必須白天三次、晚上三次不間斷地修習皈依。
如果不加修習,我們對三寶的皈依之心就會逐漸淡化,逐漸被其他心行取而代之,對生命改善產生不了多少作用。不少人學佛多年,仍感彷徨無助,正是因為三寶並未在他們內心紮根,這就很難擺脫以自我為中心的生命狀態。數數皈依,既能幫助我們轉移生命重心,找到安身立命的所在,還能由三寶加持獲得安全感。更重要的,是在化解凡夫心的同時,念念成就三寶功德。所以,這一修行是貫穿整個學佛過程的。
⑥ 守護不舍
身命受用,終須舍離,若因彼故而舍三寶者,則一切生中常為苦逼。故當立誓自決,任遇何緣,乃至失命,皆不舍離皈依。雖為戲笑,亦不說舍三寶之言也。或謂行趣何方,便當皈依何方之佛。此學處出自何經,未見其所據也。
第六點,是守護我們的皈依體。一旦失去,將不再是三寶弟子。
「身命受用,終須舍離,若因彼故而舍三寶者,則一切生中常為苦逼。」我們的生命,以及在世間受用的一切,最終都將毀壞離棄。如果因為這些而舍離三寶,那麼生生世世都將被痛苦所逼迫。在無盡輪迴中,我們不知經過多少次的捨生或受生,來來去去,無法解脫。究其根源,就是因為皈依之心不夠堅定。所以,皈依體比生命更為重要。生命終歸是要捨棄的,如果因此捨棄三寶,未來將無法出離生死。
「故當立誓自決,任遇何緣,乃至失命,皆不舍離皈依。雖為戲笑,亦不說舍三寶之言也。」所以,我們要立下堅定的誓言,不管遇到什麼情況,甚至失去生命,也不放棄對三寶的皈依之心。即使只是開開玩笑,也決不能說:我要捨棄三寶,捨棄皈依。也就是說,我們要把皈依看得比生命更為重要。如果做到這樣,我們一定能得到救護。
「或謂行趣何方,便當皈依何方之佛。此學處出自何經,未見其所據也。」此處,宗大師批判當時在藏地流行的一種說法。有人認為:到什麼地方,就要皈依什麼地方的佛菩薩。比如到五台山就要皈依文殊菩薩,到峨嵋山就要皈依普賢菩薩。這一觀點出自哪本經論呢?宗大師認為,是找不到根據的。
當然,在實際修行中,我們可以選擇某位佛菩薩作為本尊,依他的修行法門而修行,依他所成就的德行為目標。但我們也要認識到,這只是一種修學的方便。雖然每位佛菩薩都可作為修行的模範,但在總體上,還是以三寶為整體,為總的皈依處。
上述共同學處六條,出《道炬論注釋》。其各別學處中,初之三條出自經藏,後之三者則為《六支皈依》所說。
違越學處,遂成退失皈依之因者,謂違於雖遇命難亦不舍離三寶一條,以是正舍皈依故。又於三寶雖未作棄捨,然若妄執與三寶相背之外道大師等與三寶功德無異者,亦即違犯不說有餘皈依處一條。既於皈依不能堅決信解,故亦成棄捨。除此二事,若犯余條,則但違越學處,非舍離三寶之因也。
皈依者(如是所講皈依因、皈依境、皈依學處),是入佛法之勝門。若有非僅口頭皈依之真誠心,以依止如是最勝力故,內外災障皆不能侵。諸勝功德易生難壞,輾轉向上增長。故當如前所說畏苦及念德門中努力皈依,並不違越所受學處,斯為最要也。
這一段,是對共同學處的總結。
「上述共同學處六條,出《道炬論注釋》。其各別學處中,初之三條出自經藏,後之三者則為《六支皈依》所說。」以上六條共同學處,主要出自《道炬論注釋》。而各別學處部分,前三條出自經藏,後三條出自印度大阿闍黎畢麻禮所著《六支皈依》。
「違越學處,遂成退失皈依之因者,謂違於雖遇命難亦不舍離三寶一條,以是正舍皈依故。」對皈依的守護主要在於兩方面,一是不主動捨棄,一是不違背學處。違背皈依學處將成為退失皈依的原因,在於違背了「雖然遇到命難也不捨棄三寶」這一條,這就意味著正式捨棄了皈依。當然,這一點或許還不容易違犯,但下面這點就很容易違犯了。
「又於三寶雖未作棄捨,然若妄執與三寶相背之外道大師等與三寶功德無異者,亦即違犯不說有餘皈依處一條。既於皈依不能堅決信解,故亦成棄捨。」還有些人雖然沒有公然棄捨三寶,卻總是認為佛教和道教、伊斯蘭教、基督教差不多,認為佛陀和老子、真主、耶穌的功德也差不多,這也違犯了「除三寶外,不認為有其他皈依處」一條。既然對皈依三寶不能堅定地深信不移,也會成為捨棄皈依之因。雖然皈依了,但並沒有將三寶作為唯一歸宿,這樣的皈依和不皈依也沒什麼太大差別。因為皈依是對人生歸宿的抉擇,既然是歸宿,必定是唯一的。
「除此二事,若犯余條,則但違越學處,非舍離三寶之因也。」除了以上所說的兩條,如果違犯其他方面,那就僅僅屬於違背學處,並不會成為捨棄三寶之因。
「皈依者,是入佛法之勝門。若有非僅口頭皈依之真誠心,以依止如是最勝力故,內外災障皆不能侵。諸勝功德易生難壞,輾轉向上增長。」皈依是進入佛法修行最殊勝的基礎。如果不是停留於口頭,而是真誠地生起皈依之心,依託於這一殊勝的心行力量,那麼,一切內在和外在的災難都無法對我們構成侵犯。此外,各種功德容易生起且難以損壞,並能輾轉不斷地向上增長。
「故當如前所說畏苦及念德門中努力皈依,並不違越所受學處,斯為最要也。」所以,應當像前面所說的那樣,從畏懼三惡道苦及憶念三寶功德兩方面努力修習皈依,決不違背皈依學處,這是最為重要的。
皈依,不僅是走入佛門的基礎,也包含著最終成就。因為整個佛法都沒有離開念佛、念法、念僧。南傳地區的在家居士皈依後,每逢月半要到寺院修習皈依。藏傳地區的佛子們皈依後,則須完成幾十萬甚至數百萬的皈依念誦。在漢傳的早晚功課中,每天也要稱念三皈偈頌。但若認識不到皈依的意義,念的時候往往有口無心,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其實,二堂功課中也有發願懺悔、憶念佛菩薩功德等內容,如果能在念誦時隨文入觀,作用必定不同。
【附:皈依共修】
通過多年修學,我深深認識到:皈依是佛法的根本,不重視皈依,將失去佛法根本;發心是修行的根本,不重視發心,將失去修行根本。修行,關鍵就在於心行的調整,所以用什麼心修非常重要。如果心沒有調整到位,最後成就的很可能就是凡夫心。為什麼很多人修不上去?其中的大多數,在皈依這個階段就已出現問題了。雖然皈依了,但並沒有將三寶作為人生歸宿,作為修學方向,然後就只能跟著感覺走,那會走到哪裡呢?
這一點,基督教比我們做得好。他們每周都要作禮拜,以此作為常規的宗教生活。對許多佛弟子來說,卻很少有機會到寺院參加宗教生活。即使有活動,也多偏向於說理。但人是活在感覺而非理性中,修行固然需要學習教理,但同時也需要能激發宗教情感的共修氛圍。如果能以皈依為核心開展常規的宗教生活,既能滿足普通信眾的信仰需求,也會使佛教更具有凝聚力。
為此,我特別編寫了《周日皈依共修儀軌》,希望今後大家一起參與推廣。每一個佛教徒,包括出家眾,都需要不斷修習皈依,培養對三寶的依賴感,其重要性絕不亞於「五年學戒,不離依止」。佛世時的出家人,對三寶的信心極其堅定,向道之心也很迫切,不需要特別修習皈依。但在今天這個浮躁而充滿誘惑的時代,很多人雖已皈依,對三寶的信心卻未必堅定,很容易被各種妄想邊緣化。如何令這一信心回歸核心位置,使三寶成為人生的絕對中心?都是需要不斷修習的。
皈依本身,包含著佛法的全部修行。不論皈依多久,只要內心尚未形成對三寶的依附感,就有必要將強化皈依之心作為當務之急。現在,我們一起來修習皈依:
首先是發心和皈依,大家合掌(隨法師念):
諸佛正法賢聖僧,直至菩提永皈依。我以聞思修功德,為利有情願成佛。
接著思考為什麼要皈依?主要原因有四:
一、思惟暇滿人身的重大意義。唯有皈依,才能令我們實現人身的最高價值。
二、思惟死亡一定而死期不定。當我們臨命終時,除佛法外,世間一切財富、地位、親友、感情都無法挽救我們。唯有皈依三寶,才能對生命具有永久意義。
三、念三惡道苦。沒有脫離輪迴之前,隨時都將面臨三惡道苦。唯有皈依三寶,修學佛法,才能令我們出離輪迴,出離惡道。
四、憶念三寶功德,也就是憶念無限的慈悲、智慧、解脫。這些才是人生的真正依賴,才是我們需要成就的。
通過以上觀修,對三寶生起極大信心。接著,念誦三皈依,並觀想自己帶領六道一切眾生共同念誦,帶領他們一起投歸三寶懷抱,融入三寶的無盡功德中。在心行上,始終以無限為所緣境。眾生是無限的,三寶功德也是無限的:
(唱誦)「南無布達耶,南無達摩耶,南無僧伽耶;南無布達耶,南無達摩耶,南無僧伽耶……」
然後,觀想三寶的無盡功德如虛空般周遍法界,令心融入其中,並以強烈意願將心投射於十方……
佛教導航
推薦閱讀:
※在家居士不得不吃非「三凈肉」,如何解決此矛盾?
※頂禮、供養、皈依金剛手菩薩(大勢至菩薩)
※【嘎瑪仁波切】新皈依的弟子每天應該如何做功課
※皈依佛門能拯救心靈嗎?
※皈依的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