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法事儀軌
佛教法事儀軌(二)
發布時間:2009年06月07日
來源:不詳 作者:不詳
2581 人關注列印轉發投稿
(五)
開光、放生、剃度儀軌
開光儀式(1)
一:灑凈儀式,到心經止
二:念偈:
佛面猶如凈滿月,亦如千日放光明,圓光普照於十方,入於此會現佛座,一切塵中悉如是,佛身無來亦無去,所有國土皆明現,蕩滌塵垢光燦爛,洗凈人間萬慮憂,皆令眾生增福慧。
點眼眼通圓照法界,點耳耳通妙聞十方,點鼻鼻通遍嗅諸香,點舌舌通善說妙法,點身身通分身塵剎,點意意通普潤群機。
三:佛心我心心心相印,心光佛光光光互照,我與諸眾同入如來大光明藏。
四:開光咒:
唵 珂慕伽 缽頭摩 遜那隸 陀羅陀羅 曼那隸吽。
唵 拶克芻 拶克芻 薩滿怛拶克芻 尾刷達尼娑訶。
請永住咒:
唵 蘇巴拉 底思茶 跋舍羅耶 娑訶。
開光儀軌(2)
一:灑凈
二:剪綵,在院進行,請法師,施主頭,宗教部門致詞。
三:開光:
1:維那呼:迎請和尚或主法(鐘鼓齊鳴)
2:維那舉「戒定真香」或「佛寶贊」,主法拈香,禮佛畢。
3:維那擊大磬三聲。
4:主法向佛合掌云:萬德莊嚴相,法性清凈身,湛然應一切,普利濟眾生。蓋聞:妙應本虛,唯至虛而能應,真空無相,乃假相而顯真,極大難名,圓光普照。(應開啟頭上蓋布)
5:維那舉唱迎請佛菩薩,各三稱。
香花迎,香花請,弟子眾等,一心奉請娑婆教主本師釋迦牟尼佛,消災延壽藥師如來,西方接引阿彌陀佛,當來下生彌勒尊佛,盡虛空遍法界一切諸佛,唯願不違本誓,哀憫有情,居慈蓮座,降臨道場。
香花迎,香花請,弟子眾等,一心奉請幽冥教主本尊地藏王菩薩,觀音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大勢至菩薩,藥王菩薩,盡虛空遍法界一切諸大菩薩,唯願不違本誓,哀愍有情,居慈蓮位,降臨道場。
香花迎,香花請,弟子眾等一心奉請,護法韋馱菩薩,伽藍菩薩,四大天王,盡虛空遍法界一切護法藏菩薩,護持聖教,光臨道場。
6:主法向佛合掌白云:佛身充遍於法界,普現一切眾生前,隨緣赴感糜不周,而恆處此菩提座。
伏以:紺月金容,現四八之妙相,眉間玉毫放百億之寶光,諸佛菩薩,依正莊嚴,何待弟子為之開啟,然而,實際理體一法不存,度人化世,須仗事顯,理應如是,事應為之。
7:維那舉:佛面猶如凈滿月,亦如千日放光明,圓光普照於十方,喜舍慈悲皆具足。如於此會見佛坐。一切塵中亦如是,佛身無來亦無去,所有國土皆明現。
8:主法云:今者某某寺院,某某佛菩薩塑裝金身功德圓滿,將為開點靈光,利益有情。
主法用毛巾擦佛面云:拂去塵埃真性顯,洗凈人間萬慮憂,主法以筆於鏡面畫(梵語吽字)後云:圓光普照於十方,咸令眾生增福慧。
或:佛面猶如凈滿月,亦如千日放光明,圓光普照於十方,入於此會現佛座,一切塵中悉如是,佛身無來亦無去,所有國土皆明現,蕩滌塵垢光燦爛,洗凈人間萬慮憂,皆令眾生增福慧。
主法呼:開!
點眼眼通圓照法界,點耳耳通妙聞十方,點鼻鼻通遍嗅諸香,點舌舌通善說妙法,點身身通分身塵剎,點意意通普潤群機。
三:佛心我心心心相印,心光佛光光光互照,我與諸眾同入如來大光明藏。
9:維那舉開光咒七遍。唵,珂暮伽,缽頭摩,遜那隸,馱羅馱羅妮,漫拏隸吽。
唵 拶克芻 拶克芻 薩滿怛拶克芻 尾刷達尼娑訶。
請永住咒:
唵 蘇巴拉 底思茶 跋舍羅耶 娑訶。
10:維那舉「佛寶贊」,偈後,大眾念佛號(給某某佛開光念某某佛號)。
11:維那舉吉祥偈頌,大眾同念。
佛身充遍於法界,普現一切眾生前,隨緣赴感糜不周,而恆此處菩提座,皈依世尊無有上,諸佛菩薩共垂慈,我今依教安聖位,唯願慈悲哀納受。
迦葉如來具大悲,諸吉祥中最無上,彼佛曾來入此殿,是故此處最吉祥。
迦羅鳩陀如金山,諸吉祥中最無上,彼佛曾來入此殿,是故此處最吉祥。
毗舍浮佛無三垢,諸吉祥中最無上,彼佛曾來入此殿,是故此處最吉祥。
毗婆尸佛如滿月,諸吉祥中最無上,彼佛曾來入此殿,是故此處最吉祥。
弗沙明達第一義,諸吉祥中最無上,彼佛曾來入此殿,是故此處最吉祥。
提舍如來辯無礙,諸吉祥中最無上,彼佛曾來入此殿,是故此處最吉祥。
摩頭摩佛凈無垢,諸吉祥中最無上,彼佛曾來入此殿,是故此處最吉祥。
燃光如來大光明,諸吉祥中最無上,彼佛曾來入此殿,是故此處最吉祥。
願晝吉祥夜吉祥,晝夜六時恆吉祥,一切時中吉祥者,願諸上師哀攝受。願諸三寶哀攝受。願諸護法常擁護。
12:三皈依。
13:迴向:開光功德殊勝行----
放生儀軌
一:楊枝凈水贊。
二: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三稱。
三:法師說水文:菩薩柳頭甘露水,能令一滴遍十方,腥膻垢穢盡蠲除,令此壇場悉清凈。接教有真言謹當持誦。
四:大悲咒繞生靈灑凈若干遍,接心經,一遍,往生咒三遍。
五:唱「南無甘露王菩薩摩訶薩」三稱。
六:請聖:法師白云:十方三寶,釋迦本師,彌陀慈父,寶勝如來,觀音菩薩,流水長者子,天台永明諸大士等,惟願慈悲,證知護念,今有水陸飛行諸眾生,為他網捕,將入死門,弟子某甲等發慈悲心,學菩薩行,贖其身命,放使逍遙,承順大乘經典,代為懺悔,授與三皈,稱揚十號,及說十二因緣,但以此類罪障深重,神識昏迷,不能了知,方等深法,仰乞十方三寶,威德冥加,令其開悟,早得解脫。佛子,念汝多生業重,墮在畜生,今為汝等,對三寶前,發露罪愆。汝當志誠,隨我懺悔。
七:懺悔:法師唱一句,大眾唱一句。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痴,從身語意之所生,今對佛前求懺悔,一切罪障皆懺悔,一切罪根皆懺悔。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心亦亡,心亡罪滅兩俱空,是則名為真懺悔。接南無求懺悔菩薩摩訶薩(三稱)。
八:唱「南無清涼地菩薩摩訶薩」三稱,接念七佛滅罪真言(三遍)接:唵,薩斡巴缽,月斯普吒,怛賀啰,斡資啰耶娑訶。(七遍)。
九:傳授皈依:諸佛子,汝等不聞三寶,不解皈依,所以輪迴三有。汝今諦聽!諸佛子等: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三說。法師說一遍,眾答一遍。皈依佛兩足尊,皈依法離欲尊,皈依僧眾中尊。三說如前。皈依佛不墮地獄,皈依法不墮餓鬼,皈依僧不墮傍生。三說如前。汝等佛子,皈依佛竟,皈依法竟,皈依僧竟,從今以往稱佛為師,更不皈依邪魔外道。三說如前。從今以往稱法為師,更不皈依外道典藉。三說如前。從今以往稱僧為師,更不皈依外道邪眾。三說如前。諸佛子等,皈依三寶已,我今更為汝說十二因緣生相滅相,令汝等了知生滅之法,悟不生滅之法,當處究竟,當處清凈,當處自在,一究竟一切究竟,一清凈一切清凈,一自在一切自在,同於諸佛,證大涅盤。所謂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憂悲苦惱。所謂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入滅,六入滅則觸滅,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憂悲苦惱滅。無明無性,本是諸佛不動之體。汝等執著,妄起無明,譬如病目見空中花。既知是已,無明即滅。佛子,再為汝等稱四宏誓願,令汝得聞,依佛發願,依願修行,汝今諦聽。
十:發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三遍,自性眾生誓願度,自性煩惱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三遍。
十一:稱讚如來名號:諸佛子,我更為汝稱讚如來吉祥名號,能令汝等永離三途,八難之苦,常為如來真凈佛子。南無多寶如來,南無寶勝如來,南無妙色身如來,南無廣博身如來,南無離怖畏如來,南無甘露王如來,南無阿彌陀如來。三遍。
十二:放生:諸佛子等,此七如來以誓願力拔濟眾生,三稱其名,千生離苦,證無上道。惟願汝等既放以後,永不遭遇惡魔吞啖,網捕相加,獲盡天年,命終之後,承三寶力,隨緣往生西方凈土,持戒修行,見佛聞法,授菩薩記,轉化眾生,更願放生。弟子某甲等菩提行願,念念增明,救護眾生常如己想,得生安養,見阿彌陀佛,證無生忍,分身塵剎,盡未來際,廣度眾生,並願捕生人等,回心向善,同得解脫,共證真常。
十三:唱贊:胎卵濕化,多劫沉迷,皈依三寶發菩提,籠網捕免離,海闊天飛,隨佛生西天,南無生佛界菩薩摩訶薩,摩訶般若波羅蜜。
十四:念佛:南無西方極樂世界大慈大悲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繞生靈處三匝,南無觀世音菩薩,南無大勢至菩薩,南無清凈大海眾菩薩。(各三稱)。
十五:迴向:願以此功德---放生功德殊勝行---。
剃度儀規
一:選處設座,據律,令在露地灑以香水,周匝七尺,四角懸幡等,今時多在大殿,或在法堂,亦無不可。和尚及舍梨二師之座,當須左右相對,今多背佛而坐,大乖尊敬,罪過匪輕。南山律中屢痛戒之,諸有智者幸宜改悛。應預以縵衣一件,置於和尚座前,眾僧座處隨宜鋪設。行者應預先洗浴,著俗人凈衣,頂鬢留少發,立於殿堂門外。彼之父母尊長等應立於階庭之下。被剃髮人,事先洗浴,換凈衣(除白衣世俗氣),剃髮以後,預以五、七兩頂縵衣、具、缽用具等。
二:師僧入堂,打鐘集僧,入禮佛三拜竟,至佛前拈香禮佛。二師禮佛時,大眾同唱供養偈雲(或依常例改唱爐香贊亦可,須上供):
戒香定香解脫香,光明雲台遍十方
供養十方無量佛,見聞普熏證寂滅。
(若拈香時,只當木頭塊,那功德很小)
觀「此一瓣香不從天降,豈從地生,兩乂未判之前根源出在三界,一氣裁分之後,想其遍法界,非木非火非煙,即戒、即定、即慧,收來在一微塵,灑去在一法界。唱完,二師登座,大眾隨坐。
三:白眾招入,向大眾僧作白,招要剃髮的人入,作白前,舍梨云:敬白大眾,今有某寺行者某甲,厭世出家,將從和尚乞求剃髮,今令教授座主引入道場與其披剃,教授座主(今時謂之引請師或引禮師)即從座起,至眾前,合掌白僧竟,即出去引彼行者。
(五法入眾):
1,以慈心入眾,重法尊人,端正態度(把每位人看成聖賢之人,有分別錯誤見聖賢人機會。
2,入眾應自卑下,如拭塵巾,離貢高過,推舉與他,引屈向己,常思己過,不尋彼短,願法師開示師父:出家人不要起分別心,選悲智師父,不挑人毛病,不傳人是非,抱著一個目的學習。蓮老法師說,學習在大廳廣眾中學,找善知識,不離善知識。
3,應知坐起,若見上應安坐,若見下應起立。於眾中舉動合適,俯仰合時,離亂大眾過失。
4,不應雜話,於中只能說法,或己說,或請別人說,可說四種:
a:不傳惡言,不挑拔離間。
b:指導愚人,使他向善。
c:遇人謗佛,為其解說糾正。
d:說善言愛語,使聽者發心學佛道,於眾中護口業,護身業最為重要。
慈:視人之善,如己之善。
悲:視人之惡,如己之惡,勿令愧作。
喜:視人之樂,猶己之樂,視己之樂,猶人之樂,除嫉妒心,所遇與樂,分享大眾。
舍:善惡性空,無可喜,無可樂。
5,於眾遇不可說事,若無人替你解說,己不善說,應默然離觸惱。
開示:高潔尊嚴人天師,如來親子不自棄,出家應珍惜。
四:入眾請師,和尚開示:
四威儀:行如風,住如松,坐如鐘,卧如弓。
五分法身: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
憑和尚的力量完成法身慧命,視己如木,讓師父來雕刻,不可怕痛,方可成器。
阿舍梨開示:你想出家,因厭世流,欣參寶位 要去世俗形相(剃除鬚髮)理應警誡,策勵自己。
引請師前引,行者後隨至佛前,教行者作禮已,復引至和尚前。行者作禮已,長跪合掌,引請師云:
夫以儒敦事父,唯重於成身,釋制依師,務存於學道,庶使四儀軌度,藉此以琢磨,五分法身,因茲而成立,理須竭誠事奉,克志陳詞,恐汝未能,我今教汝:
大德一心念,我某甲今請大德為和尚,願大德為我作和尚,我依大德故,得剃髮出家,慈愍故(三說)。
和尚告云:可爾為汝作剃髮和尚。次引至舍梨前,行者作禮已,長跪合掌,引請師云:
夫以厭處凡流,欣參寶位,將欲剪除於俗態,理宜警策於蒙心,矧在中人,必由名匠,今為汝請某人作剃髮阿舍梨。此師誨人無倦,接物有方。故須專秉一心,恭陳三請。恐汝未能,我今教汝:
大德一心念,我某甲今請大德為剃髮阿舍梨,願大德為我作剃髮阿舍梨,我依大德故,得剃髮出家,慈愍故(三說)。
舍梨告云:可爾為汝作剃髮阿舍梨,所有教示,須當諦聽。
五:辭親脫俗,
舍梨云:出家之人高超俗表,為世福田,君不得而臣,父不得而子,應受人天恭敬供養。是故剃髮著袈裟已,至於君父尚無設禮之義,況餘人乎?然父母生汝,養育恩深,當往顯處拜辭父母尊長竟,卻入道場,為汝剃髮。言訖,行者即起,引請師引至階庭之下,於彼父母尊長前,行者作禮已,長跪合掌,引請師教唱辭親偈云:
流轉三界中,恩愛不能脫,棄恩入無為,真實報恩者。
唱偈訖,行者即起,除俗衣,著僧服,但不著袈裟。
家有二意:1:俗家,2:三界家。出家人尊貴,王不敢以臣對待你,父不敢以子對待之。為報恩故,一方面學,為以後行菩薩道奠定基礎。一方面紮實用功,從懺悔入手,不放棄分秒時間。
六:策導禮佛:人道有智慧,人形能用功辦道。出家人生厭離心,思無常苦空無我。
丈夫:
1:智大:能上求下化,志向遠大,超一切人。
2:潔操高尚:不流世俗,修清凈無為法。
3:行有始終:所行始終如一。
4:心不輕動:如不被境轉,認準一條路,堅持走下去。
四怨:煩惱魔,五陰魔,死魔,天魔。
煩惱魔:指貪嗔痴等習氣能惱害身心。
五陰魔:指色受想行識等五蘊能生一切之苦。
死魔:指死能斷人之生存命根。
天魔:指能壞人善事的天魔外道。如欲界自在天的魔王是。
引請師復引入眾,至舍梨前,行者長跪合掌。舍梨云:
善男子善女人諦聽,六道之中,人身難得。人倫之中 出家者難。汝今生處人道,值佛出家,自非宿植素深,何由至此,當須達出家心,立丈夫志,誓勤學道,以求解脫。南山律師云:真誠出家者,怖四怨之多苦,厭三界之無常,辭六親之至愛,舍五欲之深著,戀著於三界,情纏於六親,心耽於五欲。由是流轉生死,經百千劫捨身受身,無由解脫。汝當舍諸虛妄,迴向真實,持戒修定習慧,行六度萬行,學無量法門,於未世中建立法幢,續佛慧命,令三寶不斷,使眾生獲益。若能如是,是名真出家,可以為六道福田,作三乘因種,堪受信施,不負四恩。是以佛言,若人以四事供養四天下滿中羅漢,盡於百年,不如有人一日一夜發心出家功德。又云:若人起七寶塔高三十三天,亦不如出家功德最勝。廣在大藏,不復繁引。即知己身如此尊勝,彌生珍敬,勿得自輕。(如是隨機勸誘,臨時自述,不必誦語)
舍梨說已,即取香湯以指滴少許,灌於行者頂上,說偈云:
善哉大丈夫,能了世無常,舍俗趣泥洹,希有難思議。(此偈舍梨一人直聲白說)。 資持記云:
(六)
動土、上樑儀軌
動土灑凈儀規(初動工)
一:1,楊枝凈水贊;
2,大悲咒繞念灑凈;
3,歸位念十小咒,心經;
4,安土地真言三遍;接三真言各三遍;
5,土地神贊:當山土地,護教伽蘭,一十八位併合堂,義勇武安王,蓋世無雙,永鎮大安幫,南無護法藏菩薩摩訶薩,摩訶般若波羅蜜。
二:師父開示;
三:誦無常經;
佛說無常經(亦名三啟經):
大唐三藏法師義靜奉 制譯
稽首歸依無上士 常起弘誓大悲心
為濟有情生死流 令得涅盤安穩處
大舍防非忍無倦 一心方便正慧力
自利利他悉圓滿 故號調御天人師
稽首歸依妙法藏 三四二五理圓明
七八能開四諦門 修者咸到無為岸
法雲法雨潤群生 能除熱惱蠲眾病
難化之徒使調順 隨機引導非強力
稽首歸依真聖眾 八輩上人能離染
金剛智杵破邪山 永斷無始相纏縛
始從鹿苑至雙林 隨佛一代弘真教
各稱本緣行化已 灰身滅智寂無生
稽首總敬三寶尊 是謂正因能普濟
生死迷愚鎮沉溺 咸令出離至菩提
生者皆歸死 容顏盡變衰
強力病所侵 無能免斯者
假使妙高山 劫盡皆壞散
大海深無底 亦復皆枯竭
大地及日月 時至皆歸盡
未曾有一事 不被無常吞
上至非想處 下至轉輪王
七寶鎮隨身 千子常圍繞
如其壽命盡 須臾不暫停
還漂死海中 隨緣受眾苦
循環三界內 猶如汲井輪
亦如蠶作繭 吐絲還自纏
無上諸世尊 獨覺聲聞眾
尚舍無常身 何況於凡夫
父母及妻子 兄弟並眷屬
目觀生死隔 云何不愁嘆
是故勸諸人 諦聽真實法
共舍無常處 當行不死門
佛法如甘露 除熱得清涼
一心應善聽 能滅諸煩惱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室羅伐城逝多林給孤獨園。爾時佛告諸比丘。有三種法。於諸世間。是不可愛。是不光澤。是不可念。是不稱意。何者為三。謂老病死。汝諸比丘。此老病死。於諸世間。實不可愛。實不光澤。實不可念。實不稱意。若老病死。世間無者。如來應正等覺。不出於世。為諸眾生說所證法及調伏事。是故應知。此老病死。於諸世間。是不可愛。是不光澤。是不可念。是不稱意。由此三事。如來應正等覺。出現於世為諸眾生。說所證法及調伏事。爾時世尊。重說頌曰:
外事庄彩咸歸壞 內身衰變亦同然
唯有勝法不滅亡 諸有智人應善察
此老病死皆共嫌 形儀醜惡極可厭
少年容貌暫時住 不久咸悉見枯羸
假使壽命滿百年 終歸不免無常逼
老病死苦常隨逐 恆與眾生作無利
爾時世尊。說是經已。諸比丘眾。天龍葯叉健達婆阿修羅等。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常求諸欲境,不行於善事
云何保形命,不見死來侵
命根氣欲盡,支節悉分離
眾苦與死俱,此時徒嘆恨
兩目俱翻上,死刀隨業下
意想並章惶,無能相救濟
長喘連胸急,短氣喉中干
死王催伺命,親屬徒相守
諸識皆昏昧,行入險城中
親知咸棄捨,任彼繩牽去
將至閻魔王,隨業而受報
勝因生善道,惡業墮泥犁
明眼無過慧,黑暗不過痴
病不越怨家,大怖無過死
有生皆必死,造罪苦切身
當勤策三業,恆修於福智
眷屬皆捨去,財貨任他將
但持自善根,險道充糧食
譬如路傍樹,暫息非久停
車馬及妻兒,不久皆如是
譬如群宿鳥,夜聚旦隨飛
死去別親知,乖離亦如是
唯有佛菩提,是真歸仗處
依經我略說,智者善應思
天阿修羅葯叉等 來聽法者應至心
擁護佛法使長存 各各勤行世尊教
諸有聽徒來至此 或在地上或居空
常於人世起慈心 晝夜自身依法住
願諸世界常安穩 無邊福智益群生
所有罪業並消除 遠離眾苦歸圓寂
恆用戒香塗瑩體 常持定服以資身
菩提妙花遍莊嚴 隨所住處常安樂
四:念偈迴向:願消三障諸煩惱--
破土儀式
前方便:破土處設供桌,供釋迦佛像,觀世音菩薩,地藏菩薩像,供果香花羅列,凈水楊枝,大眾齊集,法師中間作白:
僧人福地建法堂,供奉三寶法運昌,
是日舉行破土儀,天龍護持降吉祥
仿有某寺於此處興建法堂,持擇吉日良辰,施行開工破土儀式,請眾僧依法灑凈,動工期中,恐有斬伐草木,墾掘土地,觸擾諸神,傷害蟲類,乞諸神含識,歸依三寶,移居他處,助成盛舉,三寶得以興隆,僧眾籍於閱法修道,功德無量矣;三寶依斯久住,有情賴此得度,拉腔:如法灑凈(前四與動工灑凈同)
五:三歸,
六:禮謝法師三拜,送法師回寮,
七:大眾師向上排班,向佛三問訊。
上樑儀式
一:寶頂贊,
二:本師三稱,
三:普庵咒三遍:
南無佛陀耶,南無達摩耶,南無僧伽耶,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南無普庵祖師菩薩,南無百萬火首金剛王菩薩。
唵 迦迦迦研界,遮遮遮神惹,吒吒吒達那,多多多檀那,波波波梵摩。摩梵波波波,那檀多多多,那達吒吒吒,惹神遮遮遮,界研迦迦迦。
迦迦迦研界,迦迦雞雞俱俱雞,俱雞俱,兼喬雞,喬雞兼,迦研迦迦迦。迦迦迦研界,遮遮支支朱朱知,朱支朱,占召支,召支占,惹神遮遮遮。遮遮遮神惹,吒吒知知都都知,都知都,擔多知,多知擔,那怛吒吒吒。吒吒吒怛那,多多諦諦多多諦,多諦多,談多諦,多諦談,那檀多多多。多多多檀那,波波悲悲波波悲,波悲波,梵波悲,波悲梵,摩梵波波波。波波波梵摩。摩梵波波波,那檀多多多,那怛吒吒吒,惹神遮遮遮,界研迦迦迦。
迦迦迦研界,迦迦雞雞俱俱雞喬兼,兼兼兼兼兼,驗堯倪,堯倪驗,界研迦迦迦。迦迦迦研界,遮遮支支朱朱支召占,佔佔佔佔占,驗堯倪,堯倪驗,惹神遮遮遮。遮遮遮神惹,吒吒知知都都知多擔,擔擔擔擔擔,喃那呢,那呢喃,那怛吒吒吒。吒吒吒怛那,多多諦諦多多諦多談,談談談談談,喃那呢,那呢喃,那檀多多多。多多多檀那,波波悲悲波波悲波梵,梵梵梵梵梵,梵摩迷,摩迷梵,摩梵波波波。波波波梵摩。摩梵波波波,那檀多多多,那怛吒吒吒,惹神遮遮遮,界研迦迦迦。
迦迦迦研界,迦迦雞雞俱俱耶,喻喻喻喻,喻喻喻喻喻,迦研迦迦迦。迦迦迦研界,遮遮支支朱朱耶,喻喻喻喻,喻喻喻喻喻,惹神遮遮遮。遮遮遮神惹,吒吒知知都都耶,奴奴奴奴,奴奴奴奴奴,那怛吒吒吒。吒吒吒怛那。多多諦諦多多耶,奴奴奴奴,奴奴奴奴奴,那檀多多多。多多多檀那,波波悲悲波波耶,母母母母,母母母母母,摩梵波波波。波波波梵摩。摩梵波波波,那檀多多多,那怛吒吒吒,惹神遮遮遮,界研迦迦迦。
迦迦迦研界。唵 波多吒,遮迦耶,夜蘭訶,阿瑟吒,薩海吒,漏盧漏盧吒,遮迦耶,娑訶。無數天龍八部,百萬火首金剛,昨日方遇,今日佛地,普庵到此,百無禁忌。
四:接三真言,
五:普庵贊:普庵大德,慈化弘通,神咒方隅妙無窮,邪魔化真宗, 惡煞歸崇,嚴護法王宮,南無普庵祖師菩薩摩訶薩,
六:迴向,願以此功德---
七:三歸依。
樑上對聯
前門:橫批:吉祥如意,
豎聯:三寶加被常平安,立柱喜逢黃道日;
上樑正遇紫微星,四海歸敬修佛殿。
後門:橫批:福祿常安,
豎聯:佛助眾聖立功德,紫微星降萬事興;
黃道立柱萬年吉,眾聖奮力修化殿。
合龍上樑實物
古建築屋頂正脊中央與建築物中軸線相交位置
俗稱「龍口」傳統做法是在屋面施工即將完成時,往往要鄭重其事地在龍口內放入一個金屬或木製的盒子(俗稱寶匣,內裝「鎮物」,然後把正脊筒上的脊瓦蓋上,這一做法稱為「合龍」或「龍口」;
講究的工程在合龍時敲鑼打鼓,舉行祭祀儀式,選童男(實為未婚的瓦作工人)放置寶匣,扣好脊瓦;
裝在寶匣內的鎮物,一般為五金元寶(用金銀銅鐵錫五種金屬各制一個小元寶,五穀雜糧(常用稻麥,粟豆),五彩絲線(紅黃蘭白黑)絲線各一縷,有的還放入貴重藥材,銅錢(十二或二十四枚)珠寶彩石,以至經書弄物,故也有人把盒子叫「寶匣藥味」,民宅正房有的也在龍口內放吉祥物,一般是紅紙包的銅錢,放置寶匣和這些鎮物,顯然有祈求吉祥喜慶,財物豐盛,避邪消災的寓意。
上樑實物清單
萬年吉地大殿合龍所用寶匣內有金銀銅鐵錫各一錠,五色緞丁,寺色線,既五經,五香,五葯,五穀弄物;
五色緞丁:蘭綠紅黃白五色緞各一尺,
五色線:蘭綠紅黃白五色線各一兩,
五香:芸香,降香,檀香,合香,沉香,各三兩 五葯:鶴風,生地,木香,防風,党參各三錢;
五穀:高梁,粳米,白姜豆,麥子,紅穀子各一撮
(七)
初一、十五禮祖儀軌
禮祖
註:維那呼:展具,若先已拜願展開具,此處不呼展具,而呼:不勞展具。先擊三下大磬,壓大磬,再壓引磬。
1:頂禮西天東土歷代祖師。一下大磬。
2:頂禮天下弘揚佛法諸大善知識。
3:頂禮初祖廬山東林遠公大師。
4:頂禮二祖長安光明導公大師。
5:頂禮三祖南嶽般舟遠公大師。
6:頂禮四祖五台竹林照公大師。
7:頂禮五祖新定烏龍康公大師。
8:頂禮六祖杭州永明壽公大師。
9:頂禮七祖杭州昭慶常公大師。
10:頂禮八祖杭州雲棲宏公大師。
11:頂禮九祖北天目靈峰旭公大師。
12:頂禮十祖虞山普仁策公大師。
13:頂禮十一祖杭州梵天賢公大師。
14:頂禮十二祖紅螺資福醒公大師。
15:頂禮十三祖蘇州靈岩量公大師。
16:頂禮古今蓮社一切祖師。一下大磬。
17:頂禮華嚴宗諸大祖師。
18:頂禮啟教阿難陀尊者。
19:頂禮律藏會上優波離尊者。
20:頂禮終南山道宣律祖。
21:頂禮弘一大師。
22:頂禮大愛道尊者。
23:頂禮鐵薩羅尼和尚。
24:頂禮弘揚戒律上通下願老和尚。一下大磬。
25:頂禮各人得戒壇上十師及剃度受歸恩師。
26:壓磬,各人代為父母師長及歷劫冤親禮佛三拜,現在者增福延壽,過去者求生凈土,一下大磬。眾答:阿彌陀佛。二,求生凈土,一下大磬。再答:阿彌陀佛。三,求生西方凈土,一下大磬。再答:阿彌陀佛。
27:維那呼:對面展具。敲三下大磬,壓磬,壓引磬。時維佛歷二千五百五十一年,歲次丁亥年,正月初一朔(十五望)旦良辰諸師雲集,普禮三拜。起具,問訊,次第出堂。
佛七大迴向文
一:維那敲一大磬,大眾一齊長跪,舉唱「弟子」,眾和唱下文云:(二引磬間敲)
眾等,現是生死凡夫,罪障深重,輪迴六道,苦不堪言,今遇知識,得聞彌陀名號,本願功德,一心稱念,求願往生,願佛慈悲不舍,哀憐攝受。
弟子眾等,不識佛身,相好光明,願佛示現,令我得見,及見觀音勢至,諸菩薩眾。彼世界中,清凈莊嚴,光明妙相等,令我了了,得見阿彌陀佛。
二:起立繞念三聖號各三匝,歸位跪下。
三:舉唱:
願我臨終無障礙,阿彌陀佛遠相迎,觀音甘露灑吾頭,勢至金台安我足,一剎那中離五濁,屈伸臂頃到蓮池,蓮花開後見慈尊,親聽法音可了了,聞已即悟無生忍,不違安養入娑婆,善知方便度眾生,巧把塵勞為佛事,我願如斯佛自知,畢竟當來得成就。
四:就地一拜起立,維那舉云:一心,眾接頂禮。
1:弘揚凈樂土,釋迦如來,千百億化身,遍法界諸佛。
2:常寂光凈土,阿彌陀如來,清凈妙法身,遍法界諸佛。
3:實報莊嚴土,阿彌陀如來,微塵相嚴身,遍法界諸佛。
4:方便聖居土,阿彌陀如來,解脫相嚴身,遍法界諸佛。
5: 西方安樂土,阿彌陀如來,大乘根界身,遍法界諸佛。
6:西方安樂土,阿彌陀如來,十方化往身,遍法界諸佛。
7:西方安樂土,教行理三經,極依正莊嚴,遍法界諸佛。
8:西方安樂土,觀世音菩薩,萬億紫金身,遍法界菩薩摩訶薩。
9:西方安樂土,大勢至菩薩,無邊光熾身,遍法界菩薩摩訶薩。
10:西方安樂土,清凈大海眾,滿分二嚴身,遍法界菩薩摩訶薩。
五:禮佛三拜,接九鍾十五鼓,三自歸依。
六:最後一天圓滿迴向,要禮祖:
1:頂禮西天東土歷代祖師。
2:頂禮天下弘揚佛法諸大善知識。
3:頂禮初祖廬山東林遠公大師。
4:頂禮二祖長安光明導公大師。
5:頂禮三祖南嶽般舟遠公大師。
6:頂禮四祖五台竹林照公大師。
7:頂禮五祖新定烏龍康公大師。
8:頂禮六祖杭州永明壽公大師。
9:頂禮七祖杭州昭慶常公大師。
10:頂禮八祖杭州雲棲宏公大師。
11:頂禮九祖北天目靈峰旭公大師。
12:頂禮十祖虞山普仁策公大師。
13:頂禮十一祖杭州梵天賢公大師。
14:頂禮十二祖紅螺資福醒公大師。
15:頂禮十三祖蘇州靈岩量公大師。
16:頂禮古今蓮社一切祖師。
17:頂禮主七和尚。
18:各人代為父母師長及歷劫冤親禮佛三拜,現在者增福延壽,過去者求生凈土,眾答:阿彌陀佛。二句:求生凈土,再答:阿彌陀佛。三句:求生西方凈土,再答:阿彌陀佛。
八: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懺悔 當勤精進,如救頭然,但念無常,慎勿放逸。
九:念佛出堂。
衣葯受凈
一:受衣法分六:
1:受安陀會法:下衣有四種:割截,褋葉,褋葉,襵葉,縵作。有二:
a:正衣:若如法衣,應云:大姊一心念,我比丘尼某甲,此安陀會,五條衣受,一長一短,割截衣持。三說。
b:從衣:若從衣受持,應云:大姊一心念,我某甲比丘尼,此安陀會,二十五條衣受,四長一短,割截衣持。三說。若加縵安陀會,應云:大姊一心念,我某甲比丘尼,此縵安陀會,受持。三說。
2:受郁多羅僧法:大姊一心念,我某甲比丘尼,此郁多羅僧,七條衣受,兩長一短,割截衣持。三說。
3:受僧伽梨法:大姊一心念,我某甲比丘尼,是僧伽梨,若干條衣受,若干長若干短,割截,褋葉衣持。三說。
4:受僧祗支法:大姊一心念,我比丘尼某甲,此僧祗支如法作,今受持。三說。
5:受覆肩衣法:大姊一心念,我比丘尼某甲,此覆肩衣如法作,我受持。三說。
6:受縵衣法:下三眾應受持。大姊一心念,我沙彌尼某甲,此縵安陀會受持。三說。
二:舍衣法:大姊一心念,我比丘尼某甲,此僧伽梨是我三衣數,先受持,今舍。一說。余衣須舍亦爾。
三:受尼屍壇法:大姊一心念,我比丘尼某甲,此尼屍壇應量作,今受持。三說。
四:受缽多羅法:大姊一心念,我比丘尼某甲,此缽多羅應量受,常用故。三說。
五:受葯法分四:
1:受時葯法先知葯體,後知如法授受。
2:受非時葯法:大姊一心念,我比丘尼某甲,今為渴病因緣,此是蜜漿,為欲經非時服故,今於大姊邊受。三說。
3:受七日葯法:大姊一心念,我比丘尼某甲,今為熱病因緣,此酥七日葯,為欲經宿服故,今於大姊邊受。三說。
4:受盡形壽葯法:大姊一心念,我比丘尼某甲,今為病因緣,此薑椒盡形壽葯,為欲共宿長服故,今於大姊邊受。三說。
六:衣說凈法有二:
1:請施主法:大姊一心念,我比丘尼某甲,今請大姊為衣葯缽展轉凈施主,願大姊為我作衣葯缽展轉凈施主,慈愍故。三說。
2:正說凈法: 大姊一心念,此是我某甲長衣,未作凈,今為凈故,施與大姊,為展轉凈故。彼受凈者言:大姊一心念,汝有是長衣, 未作凈,為凈故與我,我今受之,汝施與誰?彼當言:施與某甲比丘尼。受凈者言:大姊一心念,汝有是長衣,未作凈,為凈故與我,我已受之,汝與某甲比丘尼是衣,某甲已有,汝為某甲故,善護持,著用隨因緣。
七:金粟凈法:對可信優婆夷言:此是我所不應,汝當知之。
供牌位法
往生西方
佛光接引:某某老和尚 之位
蓮增上品
拔無始以來父母師長 往生西方
佛光接引:六親眷屬,有緣無緣 之位
及所殺的一切眾生 蓮增上品
普天下遭受天災
人禍遇難孤魂, 出苦得樂
佛力超拔:為抗洪救災英勇 之位
獻身的解放軍將 往生西方
士及全體民眾
某某寺修建所傷亡一切孤魂
某某寺境內一切無忌孤魂
十方
佛力超拔: 六道群靈十類孤魂 往生蓮位
法界
某某境內歷代陣亡三軍將士
某某境內一切災難夭折亡靈
天下各氏門中累劫父母
師長六親眷屬冤緣債主
及故誤啖殺之眾生
九幽二類法界含靈水陸空行眾生
諸師累劫父母師長六親眷屬冤緣
佛力超拔: 債主善惡知識及無知所故誤殺之 往生蓮位
一切生靈解惡為善
諸師累劫所觸惱之一切眾生無始劫
來故誤殺害之一切孤魂亡靈及所有
超拔人 對不起的眾生解冤釋結求生凈土
某某寺大眾師父宿業消除道業
佛光普照: 精進學業有成修有所證世界 延生祿位
和平人心向善國基鞏固風調雨
順一切災難消除失業者就業
天下所有一切父母師長知識
佛光普照:檀越六親眷屬十方檀那福慧 吉祥之位
增長隨願成就正信佛教
早晚撞鐘偈
註:先具足威儀,至鍾前頂禮三拜,念云:「我今鳴此槌,為招十方賢聖來集,共同合利,為拔三惡道苦眾生,共同出離苦趣。」
早鍾:接三下鍾後,先撞十八下唱云:
1:妙湛總持不動尊,首楞嚴王世稀有。
2:消我億劫顛倒想,不歷僧祇獲法身。
3:願今得果成寶王,還度如是恆沙眾。
4:將此深心奉塵剎,是則名為報佛恩。
5:伏請世尊為證明,五濁惡世誓先入。
|佛學論文|因明|五明|
------------------------------ 權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導航轉載的第三方來源稿件,均符合國家相關法律/政策、各級佛教主管部門規定以及和諧社會公序良俗,除了註明其來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導航會高度重視和尊重其原始來源的知識產權和著作權訴求。但是,佛教導航不對其關鍵事實的真實性負責,讀者如有疑問請自行核實。另外,佛教導航對其觀點的正確性持有審慎和保留態度,同時歡迎讀者對第三方來源稿件的觀點正確性提出批評;2.佛教導航歡迎廣大讀者踴躍投稿,佛教導航將優先發布高質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壞關鍵事實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導航將會對原始稿件做適當潤色和修飾,並主動聯繫作者確認修改稿後,才會正式發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聯繫方式和個人簡單背景資料,佛教導航會盡量滿足您的需求;3.文章來源註明「佛教導航」的文章,為本站編輯組原創文章,其版權歸佛教導航所有。歡迎非營利性電子刊物、網站轉載,但須清楚註明來源「佛教導航」或作者「佛教導航」。
上一篇:佛教法事儀軌(一)下一篇:佛教中的象徵、觀想
推薦閱讀:
※敦珠朗巴新伏藏派放生儀軌?迦那伽羅仁波切
※大毗盧遮那經廣大儀軌(3卷)
※蒙山施食儀軌(標準本)
※首愚詳解南懷瑾准提法儀軌
※簡易助念儀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