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中國經濟學的邏輯起點 - 邱海平的日誌 - 網易博客

一、關於要不要創立「中國經濟學」的問題

關於這一問題,不是什麼新鮮話題,我國經濟學界已經提出了很多看法了,從研究對象,到核心範疇,從理論主線,到邏輯體系,都進行過研究,並且,也有一些學者嘗試性地寫出了專著。不過,總體來說,到目前為止還遠沒有解決,不僅如此,甚至在一些基本問題上都沒有能夠形成共識。中國的經濟學界,現在幾乎處在一個春秋戰國時代,處在一種諸子百家的狀態。

首先,在要不要創立中國自己的經濟學,也就是「中國經濟學」或者「中國特色的經濟學」這一問題上,是存在不同看法的。有許多人,特別是信仰西方主流經濟學的人,根本就反對這樣的提法和觀點。他們認為,經濟學就是經濟學,沒有什麼美國的經濟學和英國的經濟學,當然也就不應該有什麼中國的經濟學。這些人的進一步的主張是,經濟學也就是西方主流經濟學已經非常成熟了,中國人根本不必要,也不可能另起爐灶,去建立一套什麼中國經濟學。中國經濟學界的任務,就是研究如何在中國應用西方主流經濟學,凡是現實不符合這套理論的地方,就要去改革,讓現實符合這個理論,只要這樣做了,中國也就必然會像美國、歐洲國家一樣,成為世界上發達的、先進的國家。再進一步的觀點就是,中國的改革,最終就是走上一條美國式的發展道路,在經濟上,全面私有化,在政治上,實行三權分離多黨輪流執政。

顯然,假如這種觀點是成立的,那麼,再來討論建立中國經濟學的問題顯然就是多此一舉了。然而,事情並沒有這麼簡單。

即使有這樣一個假設,也並不能得出中國不需要創設中國經濟學的結論。為什麼?因為我們假設西方主流經濟學是完美的,一是僅指其形式上可能是完美的,二是指其對於歐美髮達國家而言可能是完美的。然而,金融危機的爆發表明,即使就這兩點而論,我們的這個假設純粹只是一個假設。西方主流經濟學無論是在邏輯上,還是在實際運用上,並不是完美的,其矛盾與缺陷是很多很多的。

如果我們進一步考慮到,中國31年來的改革開放是西方主流經濟學所解釋不了的,那麼,西方主流經濟學對於中國來說,就更不可能是完美的了,更不可能只是一個運用的問題了。我們說西方主流經濟學解釋不了中國31年來的改革開放,主要依據就在於,中國改革開放以來,既沒有全盤私有化,也沒有實行政治上的西方民主化,但是,中國的經濟發展是這31年里全世界最好的(連張五常也承認這一點,甚至認為中國經濟制度也是全世界最好的)。關於如何評價中國這31年來的經濟發展是另一個複雜的問題,這裡我們不必展開討論,我們只要承認一個事實就行了,這個事實就是,這31年來中國的經濟發展是全世界最好的。當然,這並不意味著中國經濟沒有問題,我們當然知道,中國經濟的有些問題還比較嚴重,例如收入分配的兩極分化就比較嚴重。但是,我們不能只見樹木不見森林,我們必須看到事情的主要方面。不然,我們的討論就無從展開了。

簡單地說,中國31年來的經濟發展與西方主流經濟學理論是存在矛盾的。

當然,我們這樣說,並不意味著中國的經濟發展完全不符合西方主流經濟學的某些理論,其中,特別是關於市場的理論,應當實事求是地說,西方經濟學關於市場經濟的理論對於中國的經濟改革是有一定貢獻的。相比傳統的政治經濟學理論在這方面的觀點來說,西方主流經濟學確實在一定程度上推進了中國的經濟體制改革。傳統的政治經濟學理論是反市場的,很久以來,傳統政治經濟學理論充當了經濟改革的思想觀念上的障礙。雖然在我國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中,有像孫冶方、卓烱這樣的主張社會主義經濟是商品經濟的經濟學家,但是,在改革過程中,這種觀點在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者中不是主流觀點。直到1992年鄧小平南方談話之後,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才異口同聲地說,社會主義經濟是市場經濟,然後將研究的重點轉向社會主義的公有制如何與市場經濟相結合的問題上來了。這就是說,我們中國的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理論研究和水平,從總體上來說,相對於我國蓬勃發展的經濟改革開放而言是滯後的。

但是,我國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有一點是非常可貴的,一旦認識到問題之後,就會去深刻地反省,就會去謀求突破與發展。創立中國經濟學或中國特色的經濟學這一提法,正是首先由中國的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們提出來的。現在,不管關於這一問題有多少不同的看法,有一點,幾乎已經成為中國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的共識,那就是:中國經濟學家必須大力進行理論創新,通過創設既符合人類社會經濟發展一般規律,又符合中國特殊的歷史和現實發展規律和需要的中國經濟學,以更好地服務於中國經濟與社會的發展。在這個共識裡面,還包含著對於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理論的基本看法,這個看法就是,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理論本身需要發展,再也不能教條主義地對待經典的或原本意義上的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可以說,近二十多年來,中國的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們為此進行了不懈的探索,並且仍然在探索之中。現在有一個基本的事實,在中國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陣營里,恐怕已經很少有人不承認馬克思經濟學本身需要發展與創新了。這就是巨大的思想進步,非常值得肯定。

發展與創新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與創設中國經濟學,雖然這兩者之間有密切的聯繫,但並不是一回事。一定意義上可以說,「創新馬克思經濟學」是「創設中國經濟學」的理論準備和前提。而創設中國經濟學,才是中國經濟學研究與發展的目標。

歸納以上的看法,無論是從西方主流經濟學的角度看,還是從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角度看,創設中國經濟學是完全必要的。因為這兩大理論本身雖然都為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經濟發展提供了某些理論解釋的要素,但是,它們都無法全面解釋中國的經濟制度、經濟體制與經濟發展。

當我們能夠確立這樣一個看法的時候,那麼,無論是迷信西方主流經濟學的人,還是信仰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人,是否可以不再那麼固執與偏見,是否應該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中國經濟學的創設之中,惟其如此,中國經濟學的研究才會在世界上佔有一席之地,也惟其如此,我們才有條件與前提去考慮拿什麼經濟學諾獎的問題。不然,如果我們永遠只是西方經濟學,包括馬克思經濟學的小學生,就像現在一樣,那麼,去奢談什麼獲得諾獎的話題就完全是一個笑話了。(今年經濟學諾獎頒布之後,有人說中國經濟學仍然處在小學生的水平。現在不僅外行看不起經濟學家,而且經濟學家自己也看不起經濟學家,這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二、關於怎樣創設中國經濟學的問題

提出創設中國經濟學的命題,雖然在眼下看還是一個非常遠大的事情,但是,卻有著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它的重大意義在於,有了這樣一個意識,有了這樣一個價值觀(應該說,這是一種理論上的價值觀),那麼,我們就不會偏信現有的所有經濟學理論,我們就不會再執迷於從書本到現實,而是會更加自覺地走向中國經濟的現實,從而使我們的認識更加貼近實際,學會從中國經濟發展的實際去進行理論上的概括與總結,從而使我們更具有理論創新的源泉。從書本到書本,是不可能實現任何理論創新的。理論創新的根本源泉,一定是活生生的現實經濟與社會生活。

那麼,如何創設中國經濟學呢?顯然不可能是拋開現有的所有理論去創新了。那是不可能的。而眼下,能夠給我們提供理論養料的,當然首先是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和西方主流經濟學。我想,在這一點上,是不應該有分歧的。所有的理論創新,必須以既有的各種理論為前提與批判的對象,這是理論發展的規律。所以,中國經濟學的創設,必須以全面地借鑒與吸收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與西方主流經濟學中的部分現有成果,這是不言而喻的事情。

當然,這中間又出現了一個問題,就是所謂指導思想的問題。關於這一問題,我想不應該是一個大的問題,「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指導」是不需要討論的。為什麼?因為從理論上解釋中國的發展問題,只有從馬克思的理論範式中吸取最根本的方法論。我後面的看法也正是運用並在此基礎上改進馬克思的理論範式所得到的結果。

那麼,馬克思主義理論給我們提供的指導是什麼呢?

我不認為是什麼實事求事的原則。把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方法簡化為一個實事求是的原則,並沒有反映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真正的精髓。我們想一想,難道西方主流經濟學就沒有實事求是嗎?難道西方主流經濟學家們只知道坐在書房裡杜撰各式各樣的理論嗎?顯然不是啊。人家一樣也是在搞各種調查研究的,甚至比我們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做得一點也不差啊。所以,光講實事求是,太抽象了,不能反映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精髓。

所謂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指導,一定是離不開馬克思主義的具體理論的。而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精髓,而且是西方主流經濟學所沒有的東西是什麼呢?概括起來說,就是關於社會發展規律的理論。唯物史觀也好,馬克思的剩餘價值理論也就是他的全部經濟學理論也好,它們的核心,都在於構建社會發展規律的理論。只不過,唯物史觀構建的是關於人類社會歷史發展一般規律的理論,而馬克思的經濟學理論所構建的是關於資本主義發展規律的理論。我曾經撰文提出,馬克思經濟學的核心就是揭示資本主義的經濟發展規律。現在我要進一步指出,全部馬克思主義理論,其核心就是關於社會結構及其發展規律的理論。雖然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仍然有許多問題值得進一步研究與創新,但是,馬克思主義理論所提供的這樣一種分析社會歷史與經濟的整體框架,這樣一個理論構思及其核心,是西方經濟學所沒有的東西。西方經濟學以資本主義為前提,並且以此為限,它既沒有科學地說明資本主義從何而來,也從來不從歷史的角度出發去討論資本主義向何處去。

然而,中國社會的最大的問題恰好在於,它從何而來,為何這樣來,它究竟要向什麼方向去發展。具體來說,中國經濟學面臨的頭號理論問題是:中國為什麼要搞初級階段的社會主義?中國為什麼在發達國家都沒有搞社會主義的前提下搞社會主義?中國為什麼要在生產力還很落後的條件下搞社會主義?中國為什麼要全世界大多數國家都不搞國有制經濟的背景下仍然要搞以公有制經濟為主體?中國為什麼在蘇聯都解體了,東歐國家都劇變了的條件下仍然要搞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而且中國這樣搞為什麼是成功的?

這些問題,不僅西方主流經濟學沒有提供科學的答案,而且現有的馬克思主義經濟學也沒有回答或者沒有很好地回答。信仰西方經濟學的人的結論非常簡單,那就是根本否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他們不承認中國還是社會主義,至少是初級階級的社會主義。他們也不主張中國搞社會主義。可是,前面已經指出,他們的觀點,與中國改革開放31年來的事實相矛盾。

我說中國現有的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同樣也沒有很好地回答我上面提出的問題,可以以現有的各種各樣的政治經濟學教科書為證。我們去翻一翻所有的這些教科書,社會主義部分基本上先講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然後是按照中央文件所論及的內容進行羅列。這樣的內容,說不上是一個真正的理論體系。相對過去計劃經濟時代的社會主義經濟學而言,現有的關於社會主義經濟的理論更加缺乏邏輯性和理論性。最重要的問題被省略掉了,沒有從理論上真正回答上述問題。這些問題不回答,下面的內容根本就是建立在沙漠上的。而要回答這一問題,當然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但是顯然,這個問題不回答了,後面的內容的展開就根本沒有理論基礎。

因此,要解釋中國的現有經濟制度與體制,必須重新構建一個關於社會制度的理論,特別是關於落後國家經濟制度與經濟體制的理論。之所以要重新構建,是因為原來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提供的關於制度的理論(歷史唯物主義)是以西方國家的歷史為背景構建出來的,並不能直接用來解釋中國社會獨特的發展條件和道路。相反,如果機械地照搬馬克思的歷史唯物主義理論,只能得出在中國只能搞資本主義的結論。因為馬克思的歷史唯物主義理論確實表明,社會主義,只能以發達的資本主義為前提。鄧小平的這樣一個觀點是完全正確的:貧窮不是社會主義。而中國的社會主義,恰好是建立在貧窮的基礎之上的。而這一點,正是一些人主張走資本主義道路的重要依據。鄧小平還說過,發展生產力是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這個觀點,與馬克思的關於社會主義的理念是很不相同的。在馬克思那裡,社會主義是人的全面發展和徹底解放的社會,它以生產力的高度發展為前提,因而,在馬克思的社會主義里,雖然仍然要發展生產力,但肯定已經不再是「根本任務」。當社會主義還要把「發展生產力」 當作根本任務,並且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時候,那麼,它就必然在許多方面與資本主義具有相似性了。在馬克思的理論中,發展生產力和經濟建設,那恰好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客觀歷史使命。

我這裡還要指出,雖然馬克思也有一些關於落後國家發展道路的論述,但是,它是以發達國家首先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為前提的。馬克思從來沒有認為,在發達國家的工人階級沒有奪取政權之前,落後國家的工人階級何以能夠取得社會主義革命的最終勝利。這正是為什麼馬克思自始至終都主張「全世界的無產階級聯合起來」的根本原因。在馬克思看來,工人階級的解放決不是一個民族或國家的事情,因為資本主義和資產階級從來就不是一個國家的現象。而現實的中國,恰好是在世界資本主義的汪洋大海中走社會主義道路,而且在蘇聯解體東歐劇變之後仍然堅持這一道路,並且到目前為止是成功的。那麼,中國這樣的道路為什麼成功?現在的政治經濟學理論都沒有徹底地加以解釋。而這個問題,又是所有人都最關心的問題,也是很多人感到困惑的問題,也是很多人感到迷茫的原因。怎麼樣從理論上給予中國獨特的發展道路提供一個完備的理論解釋與分析框架,這正是創設中國經濟學的核心任務和遠大目標。

三、關於中國經濟學的核心問題與邏輯起點問題

在構建新的政治經濟學體系中,曾經有一些學人提出過這個問題,例如有人提出把「勞動」作為邏輯起點。我這裡不予詳細地評論,只是結合上面的思路,談談我個人的認識。

我認為,中國經濟學最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就是中國現有的經濟制度為什麼是這個樣子,而不是別的樣子。如上所述,要解釋這個問題,既不能沿襲馬克思經濟學理論原來的邏輯,也不能照搬西方主流經濟學的範式。

因為如果沿襲馬克思理論的邏輯,只能得出中國只能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結論。也許許多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也沒有想到過這一點。只要我們想一想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里講過的那句話就知道了,馬克思說:「無論哪一個社會形態,在它所能容納的全部生產力發揮出來以前,是決不會滅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產關係,在它存在的物質條件在舊社會的胞胎里成熟以前,是決不會出現的。」如果我們想一想中國在1956年那個時候的生產力水平,毫無疑問,是根本不具備建立社會主義的物質生產力條件的。假如我們把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聯繫起來考慮,那麼,在中國為什麼要搞社會主義就更加成為問題了。試想,連生產力水平比我們發達多了的歐美國家都沒有搞社會主義,為什麼一個落後的國家要搞社會主義?這樣一個問題,是沿襲馬克思的既有理論的人很難回答的問題。顯然,要正確地回答這個問題,必須用發展和創新的眼光來看待馬克思的理論,並且用這種眼光來分析和回答這個問題。我想,這也許是在中國為什麼那麼多人不相信馬克思主義的一個原因。因為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來解釋這個問題的時候,可以說是捉襟見肘,顧此失彼的。這不是辦法,必須換思路,換理論。我認為,根本的出路在於,不要把馬克思關於社會發展的理論當作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而是要認識到它主要是基於西歐國家的歷史,這一點,馬克思晚年的時候自己也講過的。中國近代以來特別是現代歷史的演變,必須創立一個新的理論來加以解釋。在這方面,其實過去毛澤東創立的新民主主義論已經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典範。可是,毛澤東的理論及其寶貴的獨創精神早已被人遺忘了。

其次,沿襲西方主流經濟學的理論邏輯更是無法解釋中國道路的問題。可以在一定意義上把西方主流經濟學歸結為一種「政府與企業分工理論」,微觀經濟學的核心在於證明市場如何實現資源的最優配置,也就是德姆塞茨講的,無非是證明亞當·斯密的「看不見的手的原理」,而實踐表明,市場是有缺陷的,於是,出現了宏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的核心任務就是如何通過政府來實現市場糾偏,或者叫對市場進行較正,所以,現在西方經濟學的政府理論與自由競爭時代有所不同。以前,政府只是守夜人,而現在,政府還是市場的裁判員。可見,西方經濟學也是與時俱進的。既有微觀經濟學,又有宏觀經濟學,在市場機制充分發揮作用的同時,又有政府的強大的宏觀調控職能,於是,不僅資源可以實現最優配置,而且也可以實現社會福利的公平分配。表面上看起來萬事大吉,天衣無縫了。這套理論,對於解釋西方發達國家為什麼發達,也只是提供了部分的真理。因為這套理論里,沒有了資本的原始積累,沒有了販賣黑奴,沒有了歐洲人征服美洲土著印地安人,當然也沒有當年對華的鴉片戰爭。這套理論里,也沒有經濟危機和金融危機,沒有了工人階級運動,而所有這些,都是實實在在的歷史實際。所以我們說,它既是一種經濟學理論,同時也是一種意識形態。當然,我們也必須承認,這套理論反映了一部分的歷史的真實,那就是,西方國家在全世界最先建立了市場經濟制度,在全世界發展出最發達的國家宏觀調控體系。

但是,這一套理論,對於解釋中國的歷史與現實並不是完全適用的。為什麼?因為它解釋不了,為什麼在中國,即使進行了改革,中央和地方政府仍然保持了對經濟和社會的強大控制,包括中國還存在佔主導地位的100多家大型國有企業,中國的經濟仍然保持了全世界同期的最好記錄?當然,有人會說,如果按西方的模式改革了或者進一步這樣改革了,那麼,中國的經濟發展會更好。假如果真如此,當然也不錯。問題在於,一方面歷史不能假設,另一方面,俄羅斯和東歐國家的例子已經否定了這一看法。

中國經濟學的研究,必須從中國的國情出發,並且為中國的發展服務,而中國最大的國情是什麼?不僅是人口數量世界第一,不僅是中國還有8億農民,更重要的是,中國是G.C.D(不讓輸入,莫名其妙!)執政的國家。而G.C.D,有著自己一脈相承的理念與追求。這個理念和追求,就是實現中國的現代化,把中國建設成世界上強大的先進的國家,用現在的提法就是,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毛也好,鄧也好,江也好,胡也好,雖然他們的具體執政方略有所不同,但是,在這個目標上,卻是完全一致的。建國以來,雖然中國經歷過挫折,但是,正是這一目標,使得中國的發展始終保持著自己的個性,走著一條獨特的發展道路。

一句話,中國現代以來的歷史,無論是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理論,還是西方主流經濟學理論,都沒有提供一個完備的解釋。所以,我們才需要創立中國經濟學,用以解釋這個偉大的歷史。

如果我們不照搬馬克思關於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的既有理論,也不用西方主流經濟學的政府與企業分工論,那麼,我們應該用一個什麼「論」來解釋中國的發展呢?

根據世界近代以來的歷史給予中國發展所提供的外部約束條件,同時根據中國社會自身的歷史條件與現代史的事實,我認為,應該以「國家」作為中國經濟學的邏輯起點。

當然,要完整地論證這一點,需要做許多研究工作。我這裡只能進行一些粗略的說明。

為什麼要以國家作為中國經濟學的起點,而不是像現在的政治經濟學社會主義部分那樣以社會主義制度為起點,也不像西方主流經濟學那樣以供求關係為起點,主要的原因在於,中國現有的全部制度,一開始就是以國家的形成為前提的。而且,中國的所有現象離開了國家,幾乎都無法得到合理的解釋。可以說,國家的影響無所不在。即使是現在實行市場經濟體制,承認了市場機制在配置資源方面的基礎作用,這一點也沒有根本的改變。正像馬克思認為資本是資本主義所有經濟範疇中的「普照的光」一樣,國家在中國也是一種「普照的光」。而中國現代國家的建立,根本無法用原來的馬克思理論來加以解釋。因為中國現代的國家形態,並不是簡單地由經濟基礎決定的,相反,正是建立了國家,才去建立那個經濟基礎。中國的公有制,不是源於發達的社會生產力,而是源於國家發展的需要。在中國,社會主義不僅是一種目標,更是一種手段。國家領導人曾經不止一次地、非常樸素地指出過這一真理:社會主義可以集中力量辦大事。

以20世紀的世界體系為背景,以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和新的國家建立為前提,從國家發展戰略出發,我們就可以解釋中國為什麼是一個落後國家,但是必須建立社會主義的基本制度,並且為什麼這種社會主義制度只是這個樣子,而不完全是馬克思理論上的那個樣子。

在中國,國家,就像馬克思講的「普照的光」。我們不應該僅僅從國家的內部要素出發來解釋中國的國家,而應該從近代以來的世界體系出發,從這個角度說,把國家作為一個整體當作出發點,在邏輯上應該是可以說得通的。相對於世界體系來說,國家就是一個基本單元了。在全球化的時代,國家更應該成為新的經濟學分析的起點與基本單位。事實上,也只有從世界體系的角度,才可以解釋中國的革命與社會主義道路問題。

對於中國而言,近現代以來的全部歷史,其主旋律就是實現國家的現代化。革命也好,建設也好,實行計劃經濟體制也好,實行市場經濟體制也好,建立龐大的國有經濟也好,允許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也好,都是服從於這一任務和目標的。因而,在理論上,我們就應該把國家的現代化作為創設中國經濟學的核心問題來對待。所以,為了貫徹以國家為中國經濟學的邏輯起點這一點,我們需要重新構建關於近代以來的關於世界體系的理論,重新構建新的國家及其發展的理論。有了這兩個方面的理論,我們才能夠解釋為什麼中國的制度既不像馬克思理論所主張的那樣,也不像西方主流經濟學主張的那樣,但是,它卻取得了成功,並且它還有可能將進一步走向成功。當然,圍繞以上觀點,可以展開許多新的理論研究,創設「中國經濟學」。


推薦閱讀:

陰陽師動畫版pv曝光,動畫版陰陽師必將引起新一輪式神風暴!
河圖洛書與五行八卦、干支 - 茅草屋的日誌 - 網易博客
聽說網易告了4399,是真的嗎?
觀念決定命運 - 真光的日誌 - 網易博客

TAG:經濟學 | 中國 | 經濟 | 中國經濟 | 邏輯 | 網易 | 博客 | 網易博客 | 日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