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人無權感嘆「張藝謀已死」嗎?
本報記者袁雲兒
一句「張藝謀已死」,把已是負面評價不斷的《長城》推到了更激烈的輿論位置。影評人因以「張藝謀已死」點評電影《長城》,與該片投資方樂視影業在微博上打起了口水戰。罵戰背後,折射出製片方商業利益和影評人批評表達之間的矛盾。
16日,張藝謀新作《長城》正式公映,影評人「褻瀆電影」當日發出一條「張藝謀已死」的微博,並配上點蠟燭的圖標。這一微博隨後引起該片投資方之一樂視影業的不滿。樂視影業CEO張昭轉發該微博並評論:「躲在陰溝里詛咒中國電影的你已經腐爛!電影勞作者永生!(沒有人給你點蠟燭)。」
16日晚10點多鐘,「褻瀆電影」又補充發表一篇微博長文,詳細解釋了為何他不認為《長城》是一部好電影:「它最大的問題是尿點太多,人設蒼白,故事弱智,毫無想像力。張國師首次進入好萊塢工業體系的流水線,但他在敘事方面就像一個三流的新手,拍起文戲全是尿點,拍起動作戲更是毫無趣味,毫無想像力,更別提什麼情懷和致敬了。」
不久後,樂視影業官微加入這場口水戰,發布微博並@張昭:「老闆,別跟他啰嗦了,呈上律師函」。樂視影業發布的「警告函稱,」《張藝謀已死》的文章嚴重侵犯了張藝謀的名譽權,「人身攻擊主觀故意十分明顯,近乎於誹謗及詛咒,手段低劣」,要求「褻瀆電影」刪除相關所有文章並公開道歉,否則將考慮法律追責。
罵戰發生後,網友分化成兩派。根據知乎網站上網友對這一問題的回答和表態,大部分網友支持「褻瀆電影」,表示「……已死」是常見的文藝批評術語,該微博並非針對張藝謀本人,而是感慨他曾經的藝術才華在《長城》中已消失殆盡。還有網友諷刺,《長城》「拍得爛還不讓說」。然而,也有一部分網友認為,即使電影再不好,也不應該使用這樣的表達,更不應該「點蠟燭」。
影評人關雅荻分析,世界電影史上,但凡有讓「影評人閉嘴」「觀眾閉嘴」行為的電影,大多難得善終。這種公開罵戰的宣傳手法「很容易引起大眾反感」,搞大了,對影片本身只會起反作用,此前《我不是潘金蓮》馮小剛與萬達的互懟就是前車之鑒,「發律師函可以直接給當事人發,不用公告天下」。
影評人韓浩月則表示,《長城》當然可以批評,尤其因為其導演是張藝謀,更應該得到審視,「但批評應該從娛樂、審美、思想的角度切入,如果能有一點兒學術的色彩,或許更能讓讀者、觀眾了解張藝謀的變化,以及他拍攝《長城》的立足點、終極願望」。
還有一種觀點認為,《長城》是目前投資最大的中國電影,也是中國電影與文化走向好萊塢的第一次嘗試,理應得到保護和鼓勵。但電影產業專家蔣勇卻直言,所謂走向好萊塢,不過是一個在宣傳上比較「高大上」的借口,「《長城》明顯是圈國內觀眾尤其是『小鮮肉』粉絲的錢的電影,怎麼可能走向好萊塢?」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