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銀行易主在即

2007-01-05 12:19:54來源: 21世紀經濟報道 作者: 周炳林匯金或佔2/3股權「這實際上是想對原大股東的不當行為做一次清算和了結。」一位香港證券界從業人士的話完全推翻了市場對光大銀行重組的一般見解。近月以來,光大銀行將獲得中央匯金公司(下稱「匯金」)注資的傳聞,曾被視為其二股東光大控股(0165.HK)的重大「利好」,引發股價連連大漲。上述證券界人士也表示,因為有重組概念,其所在機構也很關注「165」這隻股票。「但是,我們發現重組的不是它本身,而是其下屬子公司,而且這次注資還不是簡單的給錢,而是控股股東的變化。按照傳聞的匯金注資200億元取得2/3股權的方案,原光大集團及其下屬光大控股聯合持有的45.55%股權將減為15.18%,這意味著它將喪失對光大銀行的控制權,而且大股東佔用貸款的歸還問題也將被提上議事日程。」上述人士稱。1月1日,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匯金權威人士也證實了這一看法。他同時證實了匯金注資200億元獲得2/3股權的傳聞。「股東大會和董事會是肯定要改組的,」上述匯金人士表示,「匯金進入之後,將大力推動其財務重組和上市,通過上市後嚴格的信息披露機制,遏制關聯貸款,加強公司治理。」小股東喜上眉梢小股東則可能是本次注資的受益者,光大銀行的股東相對分散,除了佔24.16%的光大集團和佔21.39%的光大控股之外,還有其他200多個小股東,其中股份比重位列第三的玉溪紅塔煙草(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控股比例也僅有3.24%。「我們是歡迎匯金進入的。」光大銀行的一位小股東1月1日表示,光大銀行已經連續三年沒有給股東分紅,匯金的進入給了他們分紅的希望。他表示,他們在光大銀行和另一家股份制銀行都有投資,而且與這兩家銀行都有業務上的往來,「二者比較起來,光大銀行在人員素質、辦事效率上都比另一家要好,但就是不賺錢,另一家每年卻能給我們穩定的回報」。實際上,在小股東們的心中,光大銀行本身的業務經營並不差,問題出在大股東的關聯貸款上。「每次股東大會上大股東提出的議案都能高票通過。」這位股東苦笑著表示,他很希望匯金能切實改變光大銀行在公司治理中存在的問題。光大銀行2005年度報告初審稿顯示,2005年末,光大銀行的核心資本為負30.42億元,核心資本充足率為-1.49%,遠低於4%的監管要求。與此同時,截至2005年12月31日,光大銀行未彌補虧損為139.11億元。儲戶利益穩定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所所長夏斌看來,為了保障儲戶利益,政府注資是勢在必行。夏的另一個身份是光大銀行的獨立董事。「不注資,老百姓的存款咋辦?」夏斌反問道。他認為,對於光大銀行來說,除了注資之外,很難有其他解決的辦法。雖然在東南亞一些國家允許銀行破產,但夏認為這種辦法不適合中國,「我國銀行規模比較大,而且沒有存款保險制度,對問題銀行不進行拯救,就有非常大的金融危險。」通過政府注資,使一家「壞銀行」轉變成一家「好銀行」,這是基於金融業的特徵,在國際上也是有很多先例。而對於有人提出採取資產證券化的辦法解決問題銀行的不良資產,夏斌表示並不認同,因為這部分不良資產的規模太大了。「這麼大規模的不良資產,發什麼證券來實現證券化?賣給誰?怎麼定價?這些都是問題。窟窿太大,這個辦法很難行得通。而如果要折價出售,也是要有人拿錢的!總之,已經輸掉的錢要認。」北京大學經濟學院金融系主任何小鋒的一項研究支持了夏斌的這一觀點。1989年,美國為解決儲貸協會危機,設立了Resolution Trust Corporation(RTC)處理問題資產取得巨大成功,總體回收率高達90%。但是,中國的不良資產回收率卻只有約20%。這一巨大的懸殊源自資產問題的性質不同。在美國的案例中,儲貸協會的問題主要在於流動性;而中國則是實實在在的大窟窿,很多所謂應收賬款的資產早已失去價值。這種情況下,資產證券化的作用相當有限。匯金:對價不是最關鍵的對於匯金本次注資的對價高低,上述匯金人士表示難以論斷,「以匯金注資工、中、建三大國有銀行為例,當時一些人認為對價是貴了,但是現在看很便宜,匯金獲得了巨大的賬面溢利,所以說對價是一個動態的過程。伴隨著這一過程會有金融機制的轉變,由此帶來的市場價值的提高也要涵蓋到對價中。」「而且,本次注資是一項政府的安排,還不是完全的市場行為,主要的著眼點在於問題的解決(需要多少資金),這會產生金融穩定的社會效益,因此,簡單對價問題是很難說清楚的。」不過該人士強調,這並不意味著匯金公司注資金融機構就沒有邊界,「匯金一直以來注資的金融機構都僅限於中央財政範疇之內。本次注資也不例外。為此,本次匯金注資還未突破原有邊界,也未對隸屬地方的中小城市商業銀行有注資的行動。」責任編輯:范海東、歐陽瀟瀟
推薦閱讀:

光大銀行:匯金所持90億股股份已過戶至光大集團
工商銀行跟光大銀行怎麼分期?

TAG:銀行 | 光大銀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