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歷史十大名將:鄭成功收復台灣

鄭成功收復台灣

鄭成功;於公元1661年3月,中國明末清初的民族英雄鄭成功率兵25000人、戰艦近500艘,從金門料羅灣出發,經澎湖直抵台灣西海岸,在台灣人民的支持下,經過九個月激戰,擊敗荷蘭殖民者,迫使荷蘭侵略者掛起了白旗投降,被侵佔了三十八年之久的台灣,終於回到了祖國的懷抱。

1. 基本簡介

明天啟四年(公元1624年),荷蘭殖民主義者侵佔中國台灣。清初,鄭成功下決心趕走侵略軍。清朝順治十八年(南明永曆十五年,公元1661年)三月,鄭成功親率2萬名兵將,分乘百艘戰船,從金門出發。他們冒著風浪,越過台灣海峽,在澎湖休整幾天準備直取台灣。荷蘭侵略軍聽說鄭成功要進攻台灣,十分驚恐。他們把軍隊集中在台灣(今台灣東平地區)、赤嵌(今台南)兩座城堡,還在港口沉破船阻止鄭成功船隊登岸。鄭軍乘海水漲潮將船隊駛進鹿耳門內海,主力從禾寮港登陸,從側背進攻赤嵌城,並切斷了與台灣城的聯繫。戰鬥中,侵略軍以「赫克托」號戰艦攻擊,鄭成功一聲令下,把敵軍緊緊圍住,60多隻戰船一齊發炮,把「赫克托」號擊沉。與此同時,又擊潰了台灣城的援軍。赤嵌的荷蘭軍在水源被切斷,外援無望的情況下,向鄭軍投降。盤踞台灣城的侵略軍企圖負隅頑抗,鄭成功在該城周圍修築土台,圍困敵軍8個月之後,下令向台灣城發起強攻。康熙元年初(南明永曆十六年,公元1662年),侵略軍頭目被迫到鄭成功大營,在投降書上籤了字。至此,鄭成功從荷蘭侵略者手裡收復了淪陷38年的我國神聖領土台灣。

清順治十八年(南明永曆十五年,1661),民族英雄鄭成功率軍驅逐荷蘭殖民者、收復中國領土台灣的大規模渡海登陸作戰。

台灣,東漢、三國時稱夷洲,隋稱流求,歷來是中國領土。三國時吳國和隋朝都曾派官員到台灣。南宋時台灣歸福建泉州晉江縣管轄,元朝設澎湖巡檢司統管,明萬曆年間改稱台灣。長期以來,高山族和漢族民眾對開發台灣都作出了貢獻。

明天啟二年(1622),荷蘭殖民機構東印度公司(駐印度尼西亞)派軍艦到台灣窺察港口。次年荷艦復至,並派兵50人在島上築堡,遭當地民眾襲擊退走。四年,荷軍指揮官宋克率艦13艘,侵佔台灣西南部。後築台灣城(荷稱熱蘭遮城,今台南市西安平鎮)與赤嵌城(荷稱普羅文查城,今台南市)。崇禎十五年(1642),荷軍擊敗侵佔雞籠(今基隆)、淡水等地的西班牙殖民軍,又奪佔台灣北部。荷蘭殖民者在台灣實行軍事鎮壓、政治分治、經濟掠奪,並以台灣為基地在沿海劫商掠貨,俘獲華人為奴。台灣人民不堪殖民統治,以各種形式進行反抗。清順治九年(1652),台灣人郭懷一領導起義群眾1.6萬人抗荷,歷時15天遭鎮壓,郭懷一及部眾1800餘人被荷軍殺戮。殖民者的暴行,激起台灣人民的仇恨和反抗。

十四年,鄭芝龍舊部、充當荷蘭翻譯的何廷斌(又名何斌)從台灣到廈門,勸鄭成功收復台灣。十六年,何廷斌向鄭成功獻台灣地圖。鄭軍因忙於休整和抵禦清軍南下,未定進軍台灣之事。十八年正月,鄭成功在廈門召開軍事會議,決計收復台灣,作為抗清的根本之地。鄭軍抓緊檢修戰船,籌措軍火軍糧;派人前導引港,探測航道,偵察敵情,對外封鎖消息。鄭成功命部將洪旭、黃廷等輔佐長子鄭經留守金門、廈門;將渡海登陸官兵集結在船,嚴加管束,聽令待發。

三月廿三,鄭成功乘侵台荷軍兵力薄弱(千餘人)及其援軍受季風影響難以赴台之機,親率將士2.5萬人、戰船數百艘為第一批,在何廷斌和熟悉航路的漁民引導下,由金門料羅灣出發,次日至澎湖,遇風待機。三十日夜,鄭軍由澎湖啟航,四月初二晨抵荷軍疏於防守的鹿耳門港(今台南市安平港北)外。鄭成功乘中午滿潮,率師通過道紆水淺的北航道,駛入鹿耳門港,令水兵4000搶佔北線尾島,全殲荷軍守兵;自率主力通過大海灣,直插禾寮港,在島上數千同胞接應下上岸。荷蘭殖民總督揆一多次組織反撲。在海上,荷艦四艘攻擊北線尾島外鄭軍。鄭成功遣部將陳廣、陳冲等率戰船60艘包圍荷艦,以炮火擊沉荷主艦赫克托號,以火船燒毀荷船格拉斯蘭號。在陸上,揆一遣湯馬斯·貝德爾上尉率鳥銃兵240人,襲擊登上北線尾島的鄭軍。鄭軍將領陳澤以兵800迂迴側後,重創上島之荷兵。

四月初三,鄭成功乘勝擴大戰果,集兵1.2萬包圍赤嵌城,斷城內水源,在城周布設火器,對荷軍形成軍事威懾。遣送俘獲的赤嵌守軍頭目描難實叮之弟夫婦回城勸降。初四,描難實叮因勢窮率眾出降。鄭成功予以厚待,又派描難實叮去荷蘭總督及評議會所在地台灣城招降揆一。初六,揆一遣描難實叮見鄭成功,許以賠款換鄭軍撤走,被嚴詞拒絕。次日,鄭軍主力移師一鯤身,威逼台灣城。揆一憑藉堅城利炮和守兵千人,拒絕投降。廿四日,鄭成功以台灣城孤,遂改攻城為圍困待降;同時分兵收復島上其他失地。五月,改赤嵌為東都明京,設承天府和天興、萬年兩縣,改台灣城為安平鎮。又下屯墾令解決軍需,嚴肅軍紀,懲辦不法官兵,還到高山族同胞居住區察訪、慰問。在鄭成功優俘政策感召下,荷軍中黑人士兵亦倒戈降附助戰。鄭軍未到之雞籠、淡水等地,台灣同胞自動拿起武器驅逐荷軍。

荷蘭東印度公司為挽回敗局 ,派海軍統領雅科布·卡宇率艦船12艘、士兵720人增援台灣,於閏七月廿三與揆一合兵攻鄭軍。雙方激戰半個時辰,鄭軍將領陳澤、陳繼美等率部擊毀荷船2艘,俘荷船艇5隻,擊殺艇長以下130餘人,卡宇敗逃,台灣城荷軍遂處糧盡援絕的困境。十月初一,揆一再次向巴達維亞求援。荷蘭殖民者復命卡宇為司令、康斯丁·諾貝爾為副司令率兵救援,又被鄭軍擊退。

台灣城被圍困八個月後,第二批鄭軍登陸。十二月初六,鄭成功下令炮轟台灣城外重要據點烏德勒支堡,發射炮彈2500餘發,當晚破城。龜縮台灣城內的荷軍殘餘600餘人,由於傷殘、飢病,幾乎喪失戰鬥力。荷蘭殖民評議會召開緊急會議,決定願在優惠條件下交出城堡。十二月十三(1662年2月1日),揆一代表荷方在投降書上簽字。至此,被荷蘭殖民者侵佔達38年之久的台灣回歸中國。

鄭成功收復中國領土台灣 ,得到台灣同胞的支持;在作戰指導上,能正確選擇戰機和打擊方向,利用季風、潮汐出敵不意登陸;同時,以軍事打擊與政治瓦解相配合,終獲全勝。它是中國歷史上大規模渡海登陸作戰的成功範例,在中華民族反抗外來侵略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1.1 明鄭成功

英雄鄭成功,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一生最大的功績就是以武力收復台灣,結束了荷蘭人在台灣38年的殖民統治。

鄭成功,是我國明末清初著名的民族英雄,原名福松、森,號大木,福建南安縣石井村人。其父鄭芝龍,是南明隆武朝"建安伯",曾組織向台灣移民,積極開發台灣島。1645年(南明弘光元年),21歲的鄭成功在福州受到隆武帝朱韋健的召見,頗多賞識,被認為本家,賜他國姓(朱),改名成功,因此中外尊稱之為"國姓爺"。1653年(南明永曆七年),南明永曆帝(朱由榔)又封他為"延平郡王"。

南明隆武二年,1646,鄭芝龍降清。鄭成功曾苦苦勸阻,未能阻止,遂率部至南澳(今屬廣東),起兵抗清。鄭成功感到,收復台灣已不容躊躇,於是召集文武官員,討論進軍台灣問題。他認為,形勢緊迫,「附近無可措足,惟台灣一地離此不遠,暫取之,並可以連金、廈而撫諸島」。然後,「廣通外國,訓練士卒,進則可戰而復中原之地,退則可守而無內顧之憂」。於是,鄭成功作出「親征」台灣的重大決策。這是鄭成功戰略上的一次根本性轉變,也是一個十分英明而大膽的決策。這對結束祖國的分裂局面,維護祖國的神聖主權和領土完整,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鄭成功在醞釀、討論收復台灣的過程中,儲備糧餉,練兵造船,偵察敵情,在物資上、精神上作了周密充分的準備。其作戰方針是:首先收復澎湖,作為前進基地,然後乘漲潮之機,通過鹿耳門港,於台江實施登陸作戰,並切斷台灣城與赤嵌城兩地荷軍的聯繫,分別予以圍殲,再收復台灣全島。

1662年2月1日,我國明末清初的民族英雄鄭成功率領軍隊驅逐荷蘭侵略者,收復了台灣。鄭成功是福建南安縣人,他自幼善於思考,英勇有為。父親鄭芝龍是明末福建總兵官。他的少年時代正處於中國的大動亂時期,所以,救國救民的思想在心底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1646年,清軍渡過了錢塘江,佔領浙江。掌握隆武朝政大權的鄭芝龍降清。鄭成功痛心於國破家亡和人民苦難,拒父勸降,焚衣招賢,募兵抗清。經過浴血奮戰,取得了廈門作為抗清根據地。鄭成功第三次北伐失敗後,兵力大傷。他考慮了全局形勢,感到只靠廈門和金門作為根據地,勢單力孤,不可能實現恢復中原的大業。如果趕走荷蘭侵略者,收復國土台灣,擴大抗清根據地,壯大自己的力量,形勢就會好得多。而且台灣人民不堪忍受荷蘭侵略者的暴行,切盼解放。於是鄭成功決定揮戈東征,收復台灣。

台灣自古以來就是我國的神聖領土。「台灣者,中國之土地也,……今余即來索,則地當歸我。」這是鄭成功正告荷蘭殖民者的莊嚴誓詞,也是他「十年始克複先基」的意願。

荷蘭殖民者於1624年侵佔了台灣,對台灣人民進行了長達38年殖民統治與掠奪,台灣人民災難深重,盼望祖國收復台灣。1661年4月21日鄭成功披甲執劍,率領大軍浩浩蕩蕩從金門料邏灣揚帆出發,凌波越海去收復台灣。

鄭成功的軍隊在進軍中遇東南逆風,白浪滔天,船隊不能行進,只得返回,停泊在澎湖36嶼中間,一連幾天不能行進。軍糧告急,必須採取緊急行動。鄭成功發布了一道命令,莊嚴宣告:我率領大軍,冒著風險東征,是為了收復被侵佔的國土,決不是為了到海外去貪圖安逸。他激勵將士們,不要怕驚濤駭浪,不要怕敵人的大船大炮,只要聽從指揮,萬眾一心,就一定能夠戰勝困難,奪回台灣。於是全軍將士齊心協力,頂逆風,冒急雨,排巨浪,船隊繼續向東南進發。4月29日黎明直抵台灣海岸線外。船隊避開了赤嵌城海岸,繞道從鹿耳門登陸。登陸後,立即包圍了軍事據點赤嵌城(今台南),與荷蘭殖民軍展開了激戰,打得侵略軍潰不成軍,收復了赤嵌城。荷蘭總督揆一見勢不妙,便玩弄緩兵之計,表示願意年年納貢。鄭成功斬釘截鐵地對來使說,除非你們投降,把台灣交還中國,別的沒有第二條路好走。鄭成功下令立即進攻,攻打揆一盤踞的台灣城(今安平)。經過9個月的圍攻,荷蘭人彈盡糧絕,最後不得不掛白旗投降,派人送出了投降書。1662年2月1日,舉行了受降儀式。這一天,荷蘭侵略者在中國人民面前低下了頭。

鄭成功收復台灣5個月後,因戎馬倥傯,操勞成疾,不幸逝世,時年只有38歲。

2. 收復經過2.1 橫渡台灣海峽,佔領澎湖群島

1661年陰曆二月,鄭成功率領眾將士在金門「祭天」禮地「「祭江」,舉行隆重的誓師儀式。一切準備就緒,船艦將士集結於料羅灣,候風進發。二十三日,鄭成功親自率領第一梯隊自金門料羅灣放洋,向東挺進。

二十四日晨,部隊橫越台灣海峽,陸續到達澎湖群島。次日。鄭成功到各島巡視,認為澎湖在軍事上很重要,遂令四位將領留守,自己率軍繼續東征。澎湖到台灣雖然只有52海里,但如遇逆風,就十分困難。二十七日,鄭成功率軍駛抵柑橘嶼(今東吉嶼、西吉嶼)海面時,突然颳起暴風,只好返回澎湖。因大風不止,鄭軍攜帶的糧食已所剩無幾。如果無限期停駐澎湖候風,不僅會影響軍心,更重要的是不能按預定日期開進鹿耳門港。

根據鄭成功事先的調查,要順利進入鹿耳門,必須利用每月初一日和十六日的大潮,如錯過時機,就要向後推遲半個月。在這種情況下,鄭成功當機立斷,決定進行強渡。一些將領鑒於風大浪險,力勸鄭成功不要貿然從事,要求暫緩開航。鄭成功果斷地說:「冰堅可渡,天意有在。……不然,官兵豈堪坐困斯島受餓也。」於是,他下令立即起碇開船。

三十日晚,鄭成功親自率船隊冒著暴風雨橫渡海峽。他們同風浪搏鬥了半夜,於四月一日拂曉航行到鹿耳門港外。鄭成功先換乘小船,由鹿耳門登上北線尾,踏看地形,並派出精良的潛水健兒進入台江內海,偵察荷軍情況。

2.2 巧渡鹿耳門,登陸禾寮港

荷軍的據點台灣城、赤嵌城位於台南市。這裡海岸曲折,兩城之間有一個內港,叫做台江。台江西南面有七座山嶼相連,叫做七鯤(魚+身)。每座山嶼相距1里多,彼此「毗連環護」。一鯤(魚+身)北面隔 海有北線尾小島,其間海面叫大員港(又稱安平港)。北線尾北側為鹿耳門港。荷蘭人修築的城堡台灣城在台江西側的一鯤(魚+身),赤嵌城在台江的東側,互為犄角。

從外海進入台江有兩條航路:一條是大員港,叫南航道,在北線尾與一鯤(魚+身)之間;一條是北航道,在北線尾與鹿耳門嶼之間,即「鹿耳門航道」。南航道口寬水深,船容易駛入,但港口有敵艦防守,陸上有重炮瞰制,必須經過戰鬥才能通過。北航道水淺道窄,只能通過小舟,大船必須在漲潮時才能通過。

1627年荷軍曾在北線尾島北端建有熱堡,1656年在一次颱風中倒塌後便不再派軍防守。荷軍認為,憑此「天險」,只要用艦船封鎖南航道海口,與台灣城、赤嵌城的炮台相配合,就可阻止鄭軍登陸。

鄭成功之所以選擇在鹿耳門港突入,一是掌握了該地的潮汛規律,即每月初一、十六兩日大潮時,水位要比平時高五六尺,大小船隻均可駛入。鄭成功從澎湖冒風浪而進,正是為了在初一大潮時渡鹿耳門,二是鄭成功早已探測了從鹿耳門到赤嵌城的港路。所以,鄭成功實施登陸作戰的路線、地點的確都是正確的。

四月初一中午,鹿耳門海潮果然大漲,鄭成功命令眾將士按圖迂迴而進。鄭軍大小戰艦順利通過鹿耳門後,立即兵分兩路:一路登上北線尾,一路駛入台江,準備在禾寮港(今台南市禾寮港街)登陸。

台灣城上的荷軍原以為中國船隊必從南航道駛入,忙於用大炮攔截,未料到鄭成功卻躲開了火力,船隊從鹿耳門駛入台江,在大炮射程之外。荷蘭侵略者面對浩浩蕩蕩的鄭軍船隊,「駭為兵自天降」,頓時束手無策。鄭軍船隊沿著預先測度好的港路魚貫而人,切斷了台灣城與赤嵌城荷軍的聯繫,迅速於禾寮港登陸,並立即在台江沿岸建立起灘頭陣地,準備從側背進攻赤嵌城。在北線尾登陸的一支鄭軍,駐紮於鹿耳門,以牽制荷蘭侵略軍兵船,兼防北線尾。

台灣的漢族和高山族人民見祖國的大軍到達,爭先恐後地「出來迎接他們,用貨車和其他工具幫助他們登陸」。

根據荷蘭方面記載,鄭成功的登陸行動得到中國居民中2.5萬名壯士的幫助。南北路土社高山族群眾聞訊接踵而至,表現了台灣人民熱烈歡迎祖國軍隊收復台灣的愛國熱情。正是由於台灣人民的大力支援,鄭軍不但順利登陸,而且為分隔包圍盤踞台灣的荷軍創造了條件。

2.3 水陸戰台江,迫降赤嵌城

赤嵌城軍隊勝登陸,包圍了赤嵌城荷軍,並割斷了赤嵌城與台灣城之間的聯繫。當時,坐鎮赤嵌城的荷軍司令官描難實叮屬下兵力約400人,龜縮在台灣城中的荷蘭侵略軍長官揆一屬下兵力約有1100人,戰艦和小船各兩隻。荷軍兵力雖弱,但氣焰囂張侵略者狂妄叫囂「二十五個中國人合在一起還比不上一個荷蘭兵」,「只要放一陣排槍,打中其中幾個人,他們便會嚇得四散逃跑,全部瓦解」。

揆一妄圖憑藉其船堅炮利和城堡堅固,分三路向鄭軍實施反撲:一路分戰艦向停泊在台江的中國船隻進攻,一路由貝德爾上尉(又名拔鬼子)率兵240人抵抗從北線尾登陸的鄭軍,一路由阿爾多普上尉率兵力200名乘船增援赤嵌城。

鄭軍從禾寮港登陸紮營後,即遭到赤嵌城荷軍的炮擊。同時,荷軍又放火焚燒馬廄、粟倉。鄭成功「恐被焚燒糧粟」,派楊英等率軍前往看守堵御。接著,鄭成功調整了部署:命令左虎衛王大雄、右虎衛陳蟒率領統船控制鹿耳門海口,以便接應第二梯隊登陸;令宣教前鎮陳澤率兵防守北線尾一帶,以保障主力側後安全,並置台灣城荷軍於腹背受敵的境地,另派兵一部監視台江江面,切斷赤嵌城與台灣城的聯繫,為從海、陸兩面打敗荷蘭侵略軍的反撲作好了準備。

四月初三,在北路發生了北線尾陸戰。北線尾是一個不到一平方公里的沙洲,南端與台灣城相對,北端臨鹿耳門航道。荷軍貝德爾上尉趁鄭軍剛剛登陸,率領240名士兵,乘船沿台江岸邊急駛北線尾,上岸後即分兩路向鄭軍反撲。

貝德爾指揮荷軍以12人為一排,疏開戰鬥隊形放排槍,逼近鄭軍。陳澤率大部兵力從正面迎擊,另派一部分兵力迂迴到敵軍側後,夾擊荷軍。荷蘭文獻記載:鄭軍「箭如驟雨,連天空似乎都昏黑起來」。

貝德爾發現自己腹背受敵,手足無措。他所指揮的荷軍士兵的勇氣,這時則完全為恐懼所代替,許多人甚至還沒有開火便把槍丟掉了。他們抱頭鼠竄,落荒而逃。鄭軍乘勝猛攻,將荷軍「一鼓而殲」,「夷將拔鬼子戰死陣中,余夷被殺殆盡」。

南路增援赤嵌城的荷軍,也被鄭軍戰敗。這支200人組成的援軍由阿爾多普上尉率領,乘船沿台江南岸駛往赤嵌城,企圖為描難實叮解圍。鄭成功發現後,立即出動「鐵人」軍還擊。他們雙手揮舞大刀(荷蘭人稱為「豆腐刀」),奮勇向荷軍砍去。200名荷軍士兵只有60名爬上岸,當即被「鐵人」軍消滅。阿爾多普率殘部逃回台灣城。

阿爾多普出援失敗,赤嵌城守敵越發著急。描難實叮派人前往台灣城,要求揆一再派百餘人救援赤嵌城。評議會研究,台灣城的處境危險,兵力不足,「如果再派出一支援軍,則用以保衛熱蘭遮城堡及其周圍地區的全部後備軍將不足500名。而這支隊伍又是戰鬥力最弱、最缺乏作戰經驗的士兵所組成的,所以決定拒絕普羅文查要塞司令的請求」。

荷蘭海軍以僅有的兩艘戰艦和兩艘小艇阻擊鄭軍。荷軍戰艦船體很大,設備先進。鄭成功以60艘大型帆船包圍荷蘭戰艦,荷艦「赫克托」號首先開炮,其他戰艦也跟著開火,鄭軍水師在鎮將陳廣和陳冲的指揮下,個個奮勇爭先。經過激烈戰鬥,「赫克托」號被擊沉。其他戰艦企圖逃跑,又被鄭軍艦船緊緊包圍。鄭軍用五六隻大帆船尾追「格拉弗蘭」號和「白鷺」號,展開接舷戰、肉搏戰。英勇的鄭軍士兵冒著敵人的炮火爬上「格拉弗蘭」號,砍斷船靠,又用鐵鏈扣住敵艦船頭斜桅,放火焚燒。「格拉弗蘭」號和「白鷺」號受重創掙脫逃跑,通信船「伯瑪麗亞」號戰敗後逃往巴達維亞。

荷蘭海、陸作戰均告失敗,赤嵌城和台灣城已成為兩座孤立的城堡,相互間的聯繫完全割斷。荷方承認,當時赤嵌城守軍「力量單薄,處境危急」,「熱蘭遮城堡也由於地勢關係,難以堅守,熱蘭遮市區更是完全處於敵軍的包圍和控制之下」。

鄭成功隨即加緊對赤嵌城的包圍。該城周圍45丈,高3丈6尺,城牆上有4座炮樓。四月三日,鄭軍的士兵在赤嵌城外抓到了描難實叮的弟弟和弟媳。鄭成功對他們講明利害,令其回城,勸說描難實叮投降。接著,又派部將楊朝棟和翻譯吳邁、李仲前往勸降,表示絕對不會加害他們,並允許荷蘭人帶走自己的財產。四月四日,赤嵌城的水源被台灣人民切斷。描難實叮見援兵無望,孤城難守,不得不掛白旗投降。這樣,鄭成功在登陸後第四天,就收復了赤嵌城。

描難實叮投降後,奉鄭成功之命前往台灣城勸揆一無條件投降,遭到揆一拒絕。鄭成功與諸將分析形勢,認為不給侵略者以迎頭痛擊,敵人是不肯投降的,於是命令軍隊從鯤(魚+身)南端登陸,「移扎鯤(魚+身)山即一鯤(魚+身),候令進攻台灣城」。

2.4 圍困海上堡壘,荷軍獻城投降

台灣城是荷蘭殖民者在台灣的統治中心,城堡堅固,防禦設施完整。城周長200多丈,高3丈多,分3層,下層深入地下1丈多,「城垣用糖水調灰壘磚,堅於石」。城四隅向外突出,置炮數十尊。荷軍炮火密集,射程遠,封鎖了周圍每條通道。城內荷軍尚有870人,憑藉城堡繼續頑抗。但是赤嵌城被鄭軍佔領之後,台灣城已是一座孤城,城內缺糧、缺水,荷軍處境十分困難;加之當時南信風季節剛剛開始,要等待6個月進入北信風季節後,才能將台灣的有關情況告知巴達維亞,然後再等6個月才能利用下一次南信風季節取得巴達維亞的援助,防守更加困難。

鄭成功迫降赤嵌城後,為了牽制台灣城荷軍,即派兵前往七鯤(魚+身)設伏。荷軍行至七鯤(魚+身)時,還沒來得及列陣對壘,即被鄭軍埋伏的藤牌軍衝垮,死傷過半,其餘士卒狼狽退回台灣城。鄭成功命令士兵立柵欄、設炮台,加強對七鯤(魚+身)的防守,同時令楊英、何廷斌以粟6000石、糖3000石補給軍隊。

自四月初以來,雙方一直進行著零星戰鬥。鄭成功一方面積極準備攻城,一方面於四月十二日和二十二日,兩次寫信給揆一,令其投降。又調集28門大炮,於二十四日凌晨摧毀了台灣城大部分胸牆。荷軍於城上集中槍炮還擊,並出城搶奪鄭軍大炮,被鄭軍弓箭手擊退。

鄭成功鑒於台灣城城池堅固,強攻一時難以得手,為了減少傷亡,進一步做好準備,決定采既「圍困俟其自降」的方針。他一方面派遣提督馬信率兵紮營台灣街圍困荷軍,一方面把各鎮兵力分駐各地屯墾。同時,鄭成功還到高山族人民聚居的四大社(新港、目加溜灣.肖壠、麻豆,均在今台南縣)進行巡視,受到當地人民的熱烈歡迎。

五月二日,鄭軍第二梯隊6000人在黃安等將領的率領下,乘船20艘抵達台灣。鄭軍的兵力得到加強,供給得到補充後,從五月五日開始,在所有通向城堡的街道上都築起防柵,並挖了一條很寬的壕溝,圍困荷軍。鄭成功又三次寫信勸揆一投降。揆一仍幻想巴達維亞會派兵增援,拒絕投降。

五月二十八日,荷蘭殖民當局得到荷軍在赤嵌城戰敗和台灣城被圍的消息後,匆忙拼湊了700名士兵、10艘軍艦,由雅科布·考烏率領,經過38天航行,於七月十八日到達台灣海面。他們見鄭軍戰船陣容雄壯,躊躇不前,加之風浪很大,在海上停留了將近一個月之後,才有5艘戰船在台灣城附近海面碇泊。其中「厄克」號觸礁沉沒,船上士兵被鄭軍俘虜。鄭成功從俘虜口中得知荷蘭援軍兵力情況後,加緊進行圍城和打援部署。

七月二十一日,駐台灣荷軍當局決定:用增援的艦船和士兵,把鄭軍逐出台灣城市區,並擊毀停泊在赤嵌城附近航道上的鄭軍船隻,以擺脫被圍困境。荷軍分水、陸兩路向鄭軍發起進攻。海上,荷艦企圖迂迴鄭軍側後,焚燒船隻,反被鄭軍包圍。鄭水軍隱蔽岸邊,當敵艦闖入埋伏圈後,立即萬炮齊發。經過一小時激戰,擊毀荷艦兩艘,俘獲小艇三艘,使荷蘭援軍損失了一個艇長,一個尉官,一個護旗軍曹和128名士兵,另有一些人負傷。荷軍其餘艦船逃往巴達維亞。陸上,荷軍的進攻同樣遭到失敗。此後,荷軍再也不敢輕易與鄭軍交戰。

台灣城的荷軍被圍數月,軍糧得不到補給,因而士氣低落,不願再戰。十月,揆一為了挽救行將滅亡的命運,企圖與清軍勾結,夾擊鄭成功軍。揆一的使者到福建後,清軍要求荷蘭人先派戰艦幫助他們攻打廈門,然後再解荷軍之圍,揆一無可奈何,只好派雅科布·考烏率領漂泊在海上的3艘戰艦、2隻小艇前去攻襲廈門。考烏心存畏懼,中途轉舵駛往暹羅(今泰國),以後又逃回巴達維亞。於是,荷軍勾結清軍夾擊鄭軍的企圖完全落空了,士氣更加低落,不少士兵力求活命,陸續向鄭軍投降。

鄭成功從俘虜中了解到荷軍的上述情況後,決定把對荷軍的封鎖戰術轉為進攻,在對方從巴達維亞和中國大陸獲得救兵之前,向熱蘭遮城堡的荷軍發起猛烈攻擊。為此,鄭軍增建了三座炮台,挖了許多壕溝,以遏制荷軍的炮台。

1662年農曆一月二十五日清晨,鄭成功下令炮轟烏特利支圓堡。在兩個小時內,鄭軍發射炮彈2500發,在該堡南部打開了一個缺口,當天即佔領了該堡。鄭軍居高臨下,立即利用此堡改建炮台,向台灣城猛烈轟擊。荷軍團守孤城,岌岌可危,揆一在城上督戰,看到城防已被突破,手足無措。在這種情況下,鄭成功派通事李仲入城勸降。李仲對揆一說:「此地非爾所有,乃前太師練兵之所。今藩主前來,是復其故土。此處離爾國遙遠,安能久乎?藩主動柔遠之念,不忍加害,開爾一面:凡倉庫不許擅用;其餘爾等珍寶珠銀私積,悉聽載歸。如若執迷不悟,明日環山海,悉有油薪磺柴積壘齊攻。船毀城破,悔之莫及。」荷蘭殖民評議會召開緊急會議,討論形勢及對策。台灣城被圍已近9個月,荷軍死傷1600餘人,能參加戰鬥的士兵僅剩600百餘人,且已彈盡糧絕,疾疫流行,形勢已完全絕望。評議會認為:「如果繼續戰鬥下去,可怕的命運將降臨到每一個人頭上,而這樣堅持,對公司也沒有什麼好處。」揆一走投無路,只得同意由評議會出面同鄭成功談判。經過會談,揆一「願罷兵約降,請乞歸國」。

1662年2月1日(農曆十二月十三,即南明永曆十五年),荷蘭駐台灣長官揆一簽字投降。荷軍交出了所有城堡、武器、物資,包括傷病員在內的約900名荷蘭軍民,最後由揆一率領,乘船撤離台灣。

至此,荷蘭侵略者在台灣38年的殖民統治宣告結束,寶島台灣又回到祖國的懷抱。

3. 歷史意義

鄭成功收復台灣的軍事鬥爭,是中華民族反對外來侵略的成功嘗試。通過這一鬥爭,驅逐了荷蘭殖民者,維護了中華民族的利益,捍衛了中國主權和領土的完整,因而具有極其重大的歷史意義。

4. 鄭成功的故事

一、

鄭成功是名震中外的民族英雄。他生活在距我們三百多年前的明末清初。他率領中國人打敗了強佔中國台灣寶島的苛蘭人,把台灣建設得更加美麗和富饒。

鄭成功是中國人,但他卻出生在日本。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他的爸爸很窮,為了養家糊口從中國去了日本。接下來在日本結了婚生下了鄭成功。關於鄭成功的出生有以下幾種傳說:一種說法是鄭成功的媽媽在懷著小鄭成功的時候,一天依在床頭睡著了,睡著睡著突然夢見自己站在大海邊,她眺望著大海可高興了,她一會抓只小魚,一會兒又撿個貝殼,別提多高興了。這時候突然看見一隻大魚朝她游過來,鄭媽媽慌忙之間就要躲閃,誰知道那魚一頭扎進了她的肚子里。

鄭媽媽一下子從睡夢中驚醒了,窗外還沒有天明。這時候睡在媽媽肚子里的鄭成功突然動了起來,難道他也醒了嗎?

另外一種說法是鄭媽媽到海邊玩,撿了好多好多貝殼,天是那樣藍,海也是那樣藍,鄭媽媽可高興了。她用一根線把一隻只貝殼穿了起來,做成了一條美麗的貝殼項鏈,她想用這串美麗的項鏈親手掛在以後出生的鄭成功脖子上。鄭媽媽想,好多人圍著鄭成功說:"你的貝殼項鏈真好看,是誰送你的。"這時候她想鄭成功會驕傲地說:"是我媽媽親手給我做的。

鄭媽媽想著想著就睡著了,但一會鄭媽媽就被痛醒了。原來鄭成功在媽媽肚子里聽見大海的波濤聲,心想那是什麼啊,嘩啦嘩啦地真好玩,就想出去,於是就在媽媽的肚子里使勁地跑使勁地踢嘴裡喊著:"媽媽,媽媽,我要出去,我要出去玩……"

這樣鄭媽媽就在一塊岩石上生下了小鄭成功。這塊石頭現在還在日本的平戶,叫做"兒誕石",意思是指在這塊石頭上生了個小孩的意思。

以上都是兩種傳說,特別是前面說的大魚怎麼能一頭扎進人的肚子里呢,但是這也說明了好多好多人都非常喜歡和尊敬鄭成功,所以把他的出生寫成個故事。下面是幾件鄭成功真正的故事。

二、

在鄭成功很小的時候,他的爸爸決定回中國去做生意,準備一家人都回國。但當時在日本,幕府將軍(解釋:幕府將軍就是當時日本的大官)不讓他們回去,最後鄭成功的爸爸一個人回到了中國。

於是鄭成功就和媽媽還有弟弟七左衛門留在了日本。鄭成功小時候因為不是日本人,所以經常受到日本小朋友的欺負。可是鄭成功卻為自己是一個中國人而自豪,他經常聽媽媽講中國的歷史故事,知道很多很多中國的事。他從小就知道如果不努力學習長大就不能為祖國增光,如果中國不富強就會受外國的期負。所以每天天不亮他就偷偷起床讀書,然後又拿著寶劍在院子里練功,他希望有一天他能夠為中國做很多很多的事,他要使中國強大起來,再也不受外國的期負,他要讓千千萬萬個老百姓都過上幸福的生活。

那時候因為爸爸回了中國,家裡非常窮,有時連一個饅頭也吃不上,弟弟還小,鄭成功就幫媽媽一起給別人洗衣服。冬天的水好冷啊,把小鄭成功的手凍得通紅,他非常非常疼,但每次媽媽一問他,他總是搖頭"不疼不疼"。於是媽媽等他睡著之後偷偷掀開被子一看,鄭成功小小的手掌都起了痂了,媽媽就坐在燈下哭呀哭,鄭成功聽見有人哭,起來一看原來是媽媽,他知道媽媽看了他的手,他也一頭扎進媽媽的懷裡哭了起來:"媽媽,媽媽,你別哭了,長大以後我一定好好學習,做一個對國家有用的人。鄭成功和媽媽哭成了一團。

又過了幾年,鄭成功的爸爸回到中國以後做生意掙了很多很多錢,派人回到日本去接鄭成功和媽媽、弟弟,但是日本的幕府將軍怎麼也不讓他們都回去,最後只把鄭成功接回了中國。

在離開日本的那天,媽媽背著年幼的弟弟站在碼頭上,鄭成功的眼睛都哭腫了,他捨不得離開媽媽呀。船慢慢開去了,鄭成功使勁地對著媽媽哭:"我要媽媽,我不要走……"

船開到了大海上,天已經黑了……,鄭成功站在前面的甲板上眺望著大海心裡說:"媽媽,我長大了一定會回來接你的,我定好好讀書,做一個對中國有用的人。」

三、

回國以後鄭成功的爸爸給他找了最好的老師,又找了好多好小朋友陪他讀書。老師長著長長的鬍子,戴著圓圓的小眼鏡可凶了,成天拿個大板子打不認真讀書的小朋友的屁股。可是鄭成功卻一點也不怕他,因為鄭成功是最努力讀書和最聽話的小朋友,老師還經常當著同學們的面表揚他呢。

放學以後,他經常和小朋友一塊玩,在小朋友當中他最喜歡大龍。大龍長著圓圓的臉,胖乎乎的。吃飯時一次就能吃五個大包子,但是大龍卻不愛學習,所以經常被老師打屁股。每次他都撩開褲子讓鄭成功看他被老師打紅的屁股,鄭成功總是笑著說:"大龍啊大龍,如果你好好學習就不會被老師打屁股了。"~

從此以後,在其他小朋友都在外面玩的時候,鄭成功總是幫助大龍複習功課,很快大龍的學習成績也好了,老師也不打大龍的屁股了,有一次當眾表揚了大龍哩,鄭成功在下面聽見別提有多高興了。後來老師知道了是鄭成功幫助的大龍,對鄭成功更好了,還要小朋友都向他學習哩。

鄭成功不僅學習努力,而且練武術也非常刻苦。冬天練武術時非常冷,但他一想到遠在日本的媽媽和弟弟,就不怕冷了,常常練得滿頭大漢。鄭成功的武術越練越好,但他卻從來不用武術去欺負別的小朋友。還用武術去幫助小朋友呢。

有一個春節,外面特別熱鬧。鞭炮噼噼啪啪響個不停,大街上有很多人,一些小朋友在外面放鞭炮。鄭成功學習完之後,向爸爸請了假然後出去玩,這時他突然看見一個比他個頭大很多的小朋友正從一個小朋友手裡搶鞭炮,那個被搶了鞭炮的小朋友哇哇哭了起來。那個大個子剛想轉身走,就聽後面有人喊道:"不許欺負人,把鞭炮還給他。"大個子剛才被嚇了一跳,因為搶別人東西都是很壞和心虛的事。但他一看,原來卻是比他矮了一半的鄭成功,大個子笑了:"哈哈,你是誰呀,關你什麼事,走開走開。"只見鄭成功小手一動,身子一翻連續做了幾個鷂子翻身,做了一個亮相定住,臉不紅心不跳:"把鞭炮還給別人,要不我就不客氣了。"鄭成功說,大個子被嚇了一大跳說:"你是誰"。鄭成功立住身子大聲說:"我是鄭成功"。大個子說:"原來你就是鄭成功,別打我別打我,我把東西還給他還不行"。說完把鞭炮還給小朋友,一溜煙就跑得沒影了。這時大龍和幾個小朋友聽到動靜都跑了過來,當聽完鄭成功說完之後,大龍問:"你該不會打人吧"。鄭成功笑了 "我們學武術只是為了強身健體,我才不會打他,只是嚇唬嚇唬他,讓他有個教訓,以後別再欺負別的小朋友。"那天鄭成功和所有的小朋友玩得可開心了,他們放了好多好多鞭炮,把他們耳朵震得嗡嗡直叫。他們這個新年過得真好。

四、

冬天下了好多好多的雪,春天開了好多好多的花。很多年過去了,鄭成功長成了個大小夥子,鄭成功的爸爸終於把他媽媽和弟弟從日本接回來了,鄭媽媽頭髮都白了,鄭成功和媽媽抱在一起放聲大哭,他們是想起了在日本小鄭成功幫媽媽給別人洗衣服的情景,想起了這麼多年鄭成功每天躲在被窩裡偷偷喊媽媽的情景。爸爸摟著已經長高的弟弟在一旁看著,眼睛裡也充滿了眼淚。

這一年明朝滅亡了,明朝的最後一個皇帝在一座高山上上弔死了。清朝的軍隊,佔領了北平(解釋:北平為現在的北京)。由於鄭成功的爸爸他們都是明朝人,後來鄭成功的爸爸又當了明朝的大官,所以清朝就派了好多好多軍隊來福建打他們,他們要把福建也佔領讓他成為清朝的地方。

清朝的軍隊在海上派了好多大船,在陸地上又派了好多拿刀的士兵向福建浩浩蕩蕩地殺來。鄭成功的爸爸也和他的"鄭家軍"做好了打仗的準備,他們爬上了好多好多的山頭,偷偷放上大石頭,又偷偷在樹上埋伏了好多拿著弓箭的人,只等清軍一到就開始打仗。清軍的大隊人馬剛走到一個山後,就聽一聲炮響,大石頭象暴雨般地砸了下來,樹上的弓箭手也嗖嗖的直放箭。清朝的軍隊被殺得尖喊成一片,趕緊往回跑。

鄭成功的爸爸和他率領的"鄭家軍"非常高興,他們吃了好多的菜,喝了好多的酒來慶賀。清軍一看打不過鄭家軍,怎麼辦?率領清軍的征南大將軍,貝勒博洛連覺都睡不著,頭髮也搔掉了好幾根,終於想起了一個壞主意。他派人去騙鄭成功的爸爸說,如果鄭爸爸投降,就給他大官做,而且不殺他們性命。鄭爸爸於是就相信了,只帶了幾個人去了清軍大營,誰知道剛進清朝軍隊的大營,只見貝勒博洛兩撇小鬍子向上一翹,惡狠狠的喊:"來人呀,快把他們給我綁起來,別讓他們跑了"。鄭爸爸他們這才知道上了當。

鄭成功一聽說爸爸給清軍抓去了,非常生氣。因為他最恨不講信用的人。他派了好多"鄭家軍"去救爸爸,但鄭爸爸早就被偷偷地給送到北平去了。

五、

鄭成功後來又組織了一支由好多好多人組成的軍隊,去打清朝的軍隊。在出發前他們規定了好多好多紀律,比如說:不準傷害婦女和小朋,還有老人;不許搶別人的東西等等。因為他們的軍隊守紀律,又不搶老百姓的東西,所以很快就從福建打到了南京,他們打了好多好多勝仗。每天鄭成功騎著他的大馬,腰裡掛著寶劍和士兵們一起前進,所以大家打仗都很有勁。"鄭家軍"很快就圍住了南京,南京的城外密密麻麻都是"鄭家軍"的人。但是清朝很快就派了大隊帶著刀的士兵來,那天晚上,鄭成功和他的士兵正在睡覺,就聽見外面殺聲震天,原來清朝的軍隊趁著晚上偷偷來襲擊"鄭家軍"。鄭成功和他的部下們奮勇抵抗,但由於沒有一點準備,他們被殺了好多好多人,沒有辦法只好從南京一直撤退到了福建。

回到福建後鄭成功非常生氣,因為打仗死了好多好多人。不過經過很長時間他才明白,打了很多的仗,死了好多中國人(解釋:清軍也是中國人),不應該讓中國人自相殘殺。

這時,和福建一水相隔的台灣被荷蘭人佔領了,他們在台灣島上橫行霸道,還經常欺負老人和小朋友,他們讓中國人背上大石頭運到很遠的地方,路上還不給飯吃,誰要在地上喘口氣,他們就用大皮鞭抽打中國人。台灣島上的中國人沒有一件好衣服穿,吃不上一頓好飯,就連腳上的鞋也是露出幾個腳趾頭的。小朋友們一個個面黃肌瘦,一個玩具也沒有。

鄭成功聽到這個消息後非常生氣,因為台灣從來就是中國人自己的地方,但在中國人自己的土地上,外國人還能橫行霸道,不給中國人飯吃,還讓中國人給他們幹活。

鄭成功幾天沒睡好覺了,他靠在窗前,眼望著大海,那目光彷彿越過了大海,看到那裡的老人和小朋友手裡拄著小棍拿著小碗,沿街要飯的情景。看到在烈日炎炎的山上中國人幹活時背上被皮鞭抽打出血的情景,究竟怎麼辦?

六、

鄭成功經過認真考慮,決定出兵去解救台灣,讓台灣的人民都有飯吃,都有衣服穿,小朋友都高高興興地去上學。鄭成功好幾天沒睡覺了,他在幹什麼呢?在鄭成功的房裡,他正在地圖上畫出作戰的計劃。他的兩眼通紅,充滿了血絲,充滿了對荷蘭侵略者的仇恨。

鄭成功很快就準備好了幾十艘大船和好多和他一樣仇恨荷蘭侵略者的士兵,士兵們在操場上訓練時沒有一個人偷懶,因為他們的心裡都裝著祖國,都裝著台灣島上的受苦受難的老百姓。

大船終於開了,這些船將要駛向台灣,去趕走荷蘭侵略者。碼頭上站滿了前來歡送的老百姓。鄭成功和士兵們都激動地哭了。

鄭成功他們的大船在晚上悄悄駛向了台灣寶島,但不巧正被個值勤的荷蘭士兵看見了,這個大鼻子老外懷裡抱著槍本想美美地睡上一覺,卻不巧一隻蚊子叮了大紅鼻子,他嘴裡嘰哩咕嚕說著我們聽不懂的外國話,站起來打蚊子,一抬頭卻發現了駛來的幾下艘大船,那幾十艘大船在夜色下就象幾十把扎進敵人胸膛里的利劍。

大鼻子哨兵著急了,一邊往回跑一邊用半生不熟的中國話喊:"不好了,不好了,有軍隊打過來了"。

台灣島上的荷蘭軍隊用火炮去打鄭成功他們的大船,但都在離船很遠的地方炸響了,"轟隆隆,轟隆隆",一點都沒打著船,只在海面上掀起了一陣陣浪花。原來鄭成功早就在地圖上標好了敵人火炮的距離,所以火炮當然就打不著他們了。

鄭成功他們的大船一靠岸,船上的士兵就象天兵天將一般沖了出來,他們把荷蘭鬼子趕得滿山亂跑,最後鑽進一個石頭做的城堡里不敢出來。台灣島上老百姓聽說鄭成功的軍隊到了都拿出自己的一點點糧食和酒跑出來給"鄭家軍",並圍著他們高聲歡呼。老百姓們哭呀喊呀,那都是高興的眼淚。整個台灣島沸騰了。一個荷蘭士兵想看看外面怎麼這麼熱鬧,誰知道剛一伸腦袋,就被一個小朋友用彈弓打在眼珠子上痛得嗷嗷叫,腦袋又縮回去了。逗得大家哈哈直笑。

城堡里的荷蘭人死不投降,但鄭成功也沒有下命令去打城堡,因為那樣要死很多很多中國人。只是叫人把城堡團團圍住。這樣過了幾天城堡里的荷蘭人沒水喝也沒飯吃,餓得走道都象喝醉了酒似的,一扭一扭的,於是就投降了。

從此,寶島台灣又回到了中國母親的懷抱。那裡的人們又過上了幸福的日子。現在台灣為了紀念鄭成功建設了很多他的廟,還把每年的七月十二日作為紀念他的日子。


推薦閱讀:

中華文明的始創者軒轅黃帝
中華命理--巾箱秘術》斷生死關口
中華道藏 10_1---4
中華傳統節日 民俗文化-4

TAG:台灣 | 歷史 | 成功 | 名將 | 中華 | 鄭成功 | 十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