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基礎 | 髖關節置換術後康復指南

本文為作者原創發表,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文 | 小鳳仙

來源 | 骨今中外

康復訓練注意事項

以下動作應盡量避免,否則您的人工髖關節發生鬆動的機率會大大提高。

 ●術後早期禁止「蹺二郎腿」,更不要在蹺二郎腿的同時施壓 ●禁止坐低矮凳(20cm左右),包括蹲便 ●禁止直腿從高處跳落 ●避免做劇烈運動 ●避免摔倒 ●不論平卧位還是行走盡量不要向外旋轉您的髖關節。 ●側卧位時盡量不要向患側側卧

康復計劃

術後72小時內

傷口處放置引流管,避免術後血腫的發生,24~72小時後拔除。

早期應盡量平卧,手術一側腿向外打開30°,膝關節前面和足尖保持向上,雙腿內置入三角枕。避免向手術側翻身。可以側卧後,睡覺時最好在兩腿之間放置一個枕頭。

抬高手術一側腿,主動屈伸踝關節。有條件者使用下肢靜脈泵促進下肢血液循環。

72小時內疼痛將較劇烈,術後早期疼痛多因手術創傷所致,適當服用鎮靜止痛藥或採用病人自控型止痛泵,減少疼痛刺激,以保證患者更好的休息。

術後一般使用抗生素,具體需根據個人情況而定。

全身靜脈麻醉的病人術後常規霧化吸入,鼓勵排痰防止肺部感染。多飲水,多吃粗纖維和多維生素類食物防止便秘。

術後1-3天

此期訓練以恢復肌肉力量和促進下肢血液流動為目的,防止血栓形成。但暫不活動髖關節。

屈伸踝關節:慢慢地將腳尖向上勾起,然後再向遠伸使腳面綳直。每隔5~10分鐘就可以練習數次;手術後立即開始直到您完全康復。

轉動踝關節:由內向外轉動您的踝關節;每天3~4次,每次重複5遍。

術後3天~2周

此期可以開始進行一些卧位髖關節活動,以恢復肌肉力量,逐漸增加髖關節活動度為目的。

1.3~13天使用關節被動活動器(CPM):術後早期CPM的使用既可以使剛剛更換的人工關節提前進入角色,有效地防止周圍軟組織粘連又可以對於下肢深靜脈血栓的預防起到一定的作用。CPM開始活動度:30o~40o,2次/日,每次30~60分鐘,逐日加10o,達到100o~120o止 。

2.每天3~4次,每次重複10遍以下三種練習方式:

1) 屈伸膝關節:如圖所示屈曲膝關節使您的腳跟滑向臀,然後伸直,注意不要讓膝關節向倆側擺動。

2)臀部收縮:平卧位使臀部肌肉繃緊,保持5秒鐘。

3) 外展練習:平卧位伸直腿盡量向兩側分開,然後收回,注意不要完全併攏。

3.肱四頭肌收縮:

繃緊您的大腿前方肌肉(股四頭肌),盡量伸直膝關節,保持5~10秒鐘,每隔10分鐘練習10次或直到您感覺大腿肌肉有點兒疲勞。

直腿抬高:繃緊您的大腿前方肌肉,盡量伸直膝關節,抬高下肢(距床面10cm)保持5~10秒鐘,慢慢放下。重複練習,您會感覺大腿肌肉有點兒疲勞。

手術2周後

此期以恢復正常髖關節活動度和增強肌肉力量為目的。如果人工髖關節是骨水泥型的,那麼此期人工髖關節已經可以負重了,可以逐漸坐起,並開始練習站立和行走。但請您務必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以下康復訓練內容。

1、14~21天起坐,坐床沿,坐椅子。從椅子上站起時,首先身體要挪到椅子邊緣,把患肢放在前面,讓健側腿承受身體大部分重量,主動進行屈髖屈膝、伸髖伸肢運動,可繼續使用關節被動活動器。

2、22天起醫生雙手平舉扶患者雙手,練習平地步行,每次100~300步,2~3次/日。走路不在多,要走正確,同時練習等步上下梯,上樓梯時先邁健腿,下樓梯時先邁患腿。平步時足不要外旋或內旋,不要拖步,跳步,不要跛行,要大膽讓患髖負重。切記避免意外跌倒。一般不用拐杖,以免延晚獨立行走期。第4周起同時練習下蹲,起立和立地踏步。

3、站立練習:手術不久就可以下床站立。開始的時候會感覺頭暈,所以一定要有人在身旁幫助。直到有足夠的力量站立。進行站立練習時一定要扶著床旁或牆上的扶手。每天3~4次,每次10遍。

4、 站立抬腿練習:雙手握住扶手抬起您的患肢,注意抬腿時膝關節不要超過腰部,每日2-3次。

5、站立外展練習:注意保持下肢伸直位向外抬起,慢慢收回。每次2~3遍。

6、站立後伸練習:將患肢慢慢後伸,注意保持上身直立,每次2~3遍。

覺得不錯,請點贊!↓↓↓↓


推薦閱讀:

中醫館【李德新中醫基礎講稿}
棒針基礎----雙層V領的編織方法
玄空大卦風水基礎
玄空學基礎
零基礎學習看面相,面相基礎學之五官

TAG:骨科 | 關節 | 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