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第三部  柴胡法.第一節 卒中前兆。之二

《圓運動的古中醫學》:「易乃陰陽交易。太極者,陰陽交易,相抱而成之一點,中氣是也。由陰陽交易而成生物的中氣,是為先天。既有中氣即成生物,是為後天。上傳所言,即是天地生物,經過陰陽交合成了中氣之後,便成生物個體。太極是由陰陽交合圓運動而成個體的一個起點。一點之中,原已含有陰陽圓運動的整個。由一個太極的旋轉運動起,一個分為兩個,兩個分為四個,以至分為無數個而成一生物整個個體。此太極的義意也。」

「浮沉為陰陽之本體,升降為造化之妙用。沉者再沉則直下,浮者再浮則直上,直上直下,則陰陽之本體發現,圓運動消滅而造化息矣。造化息,中氣亡也。」

「一個生物所在之地,太陽射到此地面之光熱,就是陽。此地面的光熱已過,與光熱未來之間,就是陰(伏羲畫卦,—為陽卦、––為陰卦其義即此)陽性上澎,陰性下壓。陽性直上,陰性直下。陰陽交合,發生愛力,彼此相隨,遂成一個圓運動。陽性動,陰性靜。靜則沉,動則浮。由靜而動則升,由動而靜則降。升浮降沉一周,則生中氣。中氣者,生物之生命也。此大氣的圓運動之所由來,亦即造化個體之所由成就。人秉造化陰陽圓運動之大氣以有生。人的個體,即造化個體的遺傳。先認識造化大氣的陰陽,自能認識人體的陰陽。五行者,陰陽二氣整個升浮降沉中的五種物質。行,即運動也。生物個體,皆有陰性陽性者,大氣中有陰陽故也。此中醫陰陽二字之來源也。造化二字,乃宇宙大氣圓運動時,生育生物之稱,亦即宇宙之稱。」

《素問懸解》:「陰根在上,陽根在下,陰氣封藏,陽根下秘,則精神氣血,保固不失,此乃陰陽之要也。陽強不秘,相火炎升,精血消亡,陰氣乃絕。故曰:陰在內,陽之守也,陽在外,陰之使也。衛護。陽以護陰,陰以抱陽,兩者互根,宜相和也,兩者不和,則若有春而無秋,有冬而無夏。獨陽孤陰,不能生長,因而和之,調濟無偏,是謂聖度。先聖法度。陰不可絕,亦不可盛,但取其收藏陽根而已,唯陰平而陽秘,精神乃交泰而治安也。精根於氣,本自上生,氣根於精,本自下化,陰陽離決,水火不交,則癸水下流,不能溫升而化陽氣,丁火上炎,不能清降而化陰精,精乃絕根於上,氣乃絕根於下。一因風露侵凌,閉其皮毛,里氣鬱發,乃生寒熱。以衛秉金氣,其性清涼,感則外郁,而生表寒,營秉木氣,其性溫暖,感則內郁,而生里熱,此經絡之寒熱也。而陰陽離決,上下分居,陽盛則生其上熱,陰盛則生其下寒,此臟腑之寒熱也。」

「陰陽,天地之大道也,萬物之主,變化之原,生殺之本,神明之府也。五語與天元紀論同。積陽則為天,積陰則為地。陽升陰降,則能生能長,陽降陰升,則能殺能藏。天元紀論:天以陽生陰長,地以陽殺陰藏。生殺之本始在,是以治病必求於本。」

「清陽為天,濁陰為地,地氣上騰則為雲,天氣下降則為雨。雨降於天,而實出地氣,地氣不升,則天無雨也,雲升於地,而實出天氣,天氣不降,則地無雲也。地氣上為雲,以濁陰而化清陽,是清陽上天也,天氣下為雨,以清陽而化濁陰,是濁陰歸地也。人亦如之,故清陽則出上竅,而走五官,濁陰則出下竅,而走二便,清陽則發腠理,而善疏泄,濁陰則走五臟,而司封藏,五臟別論:五臟者,藏精氣而不瀉也。清陽則實四肢而化營衛,陽明脈解:四肢者,諸陽之本也,陽盛則四肢實。濁陰則歸六腑而成糞溺,得乎天者親上,得乎地者親下,自然之性也。」

「重陽之下,化而為陰,陽極生陰也,重陰之下,化而為陽,陰極陽生也,是以寒極則生熱,熱極則生寒,一定之數也。寒氣則生濁,寒則凝泣也,熱氣則生清,熱則散揚也。清氣宜升,清氣在下則生飧泄,肝脾下陷而不升也,濁氣宜降,濁氣在上則生(月真)脹,肺胃上逆而不降也。此陰陽反作,升降倒置,病之逆從也。逆順失常。」

「陰靜陽躁,其性然也,故水靜則為陰,火躁則為陽。陽化為氣,陰化為味。味厚則形充,故味歸形,形充則氣旺,故形歸氣。氣降精生,故氣歸精,精由氣化,故精歸化。精化於氣,故化生精,形生於氣,故氣生形。精根於氣,故精食氣,形成於味,故形食味。氣旺則形充,故形不足者,溫之以氣,味厚則精盈,故精不足者,補之以味。味過則形傷,故味傷形,氣盛則精耗,故氣傷精。精化為氣,則精傷也。精溫而氣化,故精化為氣,味厚而氣滯,故氣傷於味也。」

「氣味辛甘發散之氣為陽,酸苦涌泄之氣為陰。陰味重濁而走下竅,陽味輕清而走上竅。味厚者為陰,薄者為陰中之陽,氣厚者為陽,薄者為陽中之陰,味厚則走泄,薄則流通,氣薄則發泄,發泄皮毛。厚則發熱。熱盛則為壯火,壯火之氣衰,少火之氣壯,以壯火食氣,火盛則氣耗也,氣食少火,火微則氣生也。壯火散氣,故氣敗於壯火,少火生氣,故氣益於少火也。」

「陽化為氣,陰成其形。陰勝則陽敗而病生,陽勝則陰敗而病生,陽勝則為熱,陰勝則生寒。重熱則寒作,重寒則熱生。寒閉其表則傷形,熱蒸其里則傷氣,氣傷則內郁而為痛,形傷則外發而為腫。故先痛而後腫者,氣病而傷形也,先腫而後痛者,形病而傷氣也。」

《四聖心源》:「陰陽未判,一氣混茫。氣含陰陽,則有清濁,清則浮升,濁則沉降,自然之性也。升則為陽,降則為陰,陰陽異位,兩儀分焉。清濁之間,是謂中氣,中氣者,陰陽升降之樞軸,所謂土也。樞軸運動,清氣左旋,升而化火,濁氣右轉,降而化水。化火則熱,化水則寒。方其半升,未成火也,名之曰木。木之氣溫,升而不已,積溫成熱,而化火矣。方其半降,未成水也,名之曰金。金之氣涼,降而不已,積涼成寒,而化水矣。水、火、金、木,是名四象。四象即陰陽之升降,陰陽即中氣之浮沉。分而名之,則曰四象,合而言之,不過陰陽。分而言之,則曰陰陽,合而言之,不過中氣所變化耳。四象輪旋,一年而周。陽升於歲半之前,陰降於歲半之後。陽之半升則為春,全升則為夏;陰之半降則為秋,全降則為冬。春生夏長,木火之氣也,故春溫而夏熱;秋收冬藏,金水之氣也,故秋涼而冬寒。土無專位,寄旺於四季之月,各十八日,而其司令之時,則在六月之間。土合四象,是謂五行也。」

「中氣升降,是生陰陽,陰陽二氣,上下回周。陰位於下,而下自左升,則為清陽;陽位於上,而上自右降,則為濁陰。清陽生髮於木火,則不至於下陷;濁陰收藏於金水,則不至於上逆。清氣之不陷者,陽噓於上也;濁氣之不逆者,陰吸於下也。濁氣不逆,則陽降而化陰,陽根下潛而不上飛;清氣不陷,則陰升而化陽,陰根上秘而不下走。彼此互根,上下環抱,是曰平人。而清氣之左升,賴乎陰中之陽生,陽生則浮動而親上,權在己土;濁陰之右降,賴乎陽中之陰生,陰生則沉靜而親下,權在戊土。戊己升降,全憑中氣,中氣一敗,則己土不升而清陽下陷,戊土不降而濁氣上逆,此陰虛、陽虛所由來也。」

「夫純陽則仙,純陰則鬼。陽盛則壯,陰盛則病。病於陰虛者,千百之一,病於陽虛者,盡人皆是也。後世醫術乖訛,乃開滋陰之門,率以陽虛之人,而投補陰之葯,禍流今古,甚可恨也。」

《醫學衷中參西錄》:「嘗思一陰一陽,互為之根,天地之氣化也。人稟天地之氣化以生,即人身各具一小天地,其氣化何獨不然。是以人之全身,陰陽互相維繫,上焦之陽藏於心中血,中焦之陽涵於胃液,下焦之陽存於腎水,凡心血、胃液、腎水皆陰也。充類言之,凡全身津液脂膏脈腺存在之處,即元陽留蓄之處。陽無陰則飛越,陰無陽則凝滯。陽盛於陰則熱,陰盛於陽則冷。由斯知陰陽偏盛則人病,陰陽平均則人安,陰陽相維則人生,陰陽相離則人死。彼為貴陽抑陰之論者,竟謂陽一分未盡則人不死,陰一分未盡則人不仙,斯何異夢中說夢也。然此則論未病之時,陰陽關於人身之緊要,原無軒也。若論已病,又恆陽常有餘,陰常不足(朱丹溪曾有此論)。醫者當調其陰陽,使之歸於和平,或滋陰以化陽,或瀉陽以保陰,其宜如此治者,又恆居十之八九。倘曰不然,試即諸病徵之。病有內傷外感之殊,而外感實居三分之二。今先以外感言之,傷寒、溫病、疫病皆外感也,而傷寒中於陰經,宜用熱葯者,百中無二三也;溫病則純乎溫熱,已無他議;疫病雖間有寒疫,亦百中之一二也。他如或瘧,或疹,或痧證,或霍亂,亦皆熱者居多,而暑之病更無論矣。試再以內傷言之。內傷之病,虛勞者居其半,而勞字從火,其人大抵皆陰虛陽盛,究之亦非真陽盛,乃陰獨虛致陽偏盛耳。他如或吐衄,或淋痢,或肺病、喉病、眼疾,或黃膽,或水病、腫脹、二便不利,或嗽,或喘,或各種瘡毒,以上諸證,已為內傷之大凡,而陽盛陰虛者實為十之八九也。世之業醫者,能無於臨證之際,以急急保其真陰為先務乎?即其病真屬陽虛,當用補陽之葯者,亦宜少佐以滋陰之品;蓋上焦陰分不虛而後可受參,下焦陰分不虛而後可受桂、附也。」

《醫法圓通》:「用藥一道,關係生死。原不可以執方,亦不可以執葯,貴在認證之有實據耳。實據者何?陰陽虛實而已。陰陽二字,萬變萬化。在上有在上之陰陽實據,在中有在中之陰陽實據,在下有在下之陰陽實據。無奈仲景而後,自唐宋元明以逮本朝,識此者固有,不識此者最多。」

「萬古一陰陽耳。陰盛者,扶陽為急,陽盛者,扶陰為先。此二語實治病金針。救生寶筏,惜乎人之不得其要耳。今人動以水火二字喻天平,水火不可偏盛,偏盛則為病。予謂不然。人自乾坤立命以來,二氣合為一氣,充塞周身,上下四旁,毫無偏奇。火盛則水盛,此火指真火,水指真陰。言火盛、水盛者,即五六月之寸水可知。火衰則水衰,即十冬月雨水可知。此正氣自然之道,不作病論,亦無待於扶。所謂偏盛者何?偏於陰者宜扶陽,是言陰邪之盛,不是言腎中之真陰偏盛也。偏於陽者,宜扶陰,是言邪火之盛,不是言腎中之真陽偏盛也。前賢立陽八味、六味丸,以言治元陰元陽之方。此說一倡,俱言真陰真陽之果有偏盛也。此語害世非淺。今人又不讀聖經,無怪乎六味,八味之盛行,而承氣、四逆之莫講也。」

《醫理真傳》:「醫學一途,不難於用藥,而難於識症。亦不難於識症,而難於識陰陽。陰陽化生五行,其中消長盈虛,發為疾病,萬變萬化,豈易窺測?診候之際,猶多似是而非之處,辨察不明,鮮有不誤人者也。」

「坎為水,屬陰,血也,而真陽寓焉。中一爻,即天也。天一生水,在人身為腎,一點真陽,含於二陰之中,居於至陰之地,乃人立命之根,真種子也。諸書稱為真陽。真陽二字,各處講解字眼不同,恐初學看書,一時領悟不到,以致認症不清,今將各處字眼搜出,以便參究。真陽二字,一名相火,一名命門火,一名龍雷火,一名無根火,一名陰火,一名虛火。發而為病,一名元氣不納,一名元陽外越,一名真火沸騰,一名腎氣不納,一名氣不歸源,一名孤陽上浮,一名虛火上沖,種種名目,皆指坎中之一陽也。一陽本先天干金所化,故有龍之名。一陽落於二陰之中,化而為水,立水之極,水性下流,此後天坎卦定位,不易之理也。須知此際之龍,乃初生之龍,不能飛騰而興雲布雨,惟潛於淵中,以水為家,以水為性,遂安其在下之位,而俯首於下也。若虛火上沖等症,明系水盛,水盛一分,龍亦盛一分,水高一尺,龍亦高一尺,是龍之因水盛而游,非龍之不潛而反其常。故經云:陰盛者,陽必衰,即此可悟用藥之必扶陽抑陰也。乃市醫一見虛火上沖等症,並不察其所以然之要,開口滋陰降火,自謂得其把握,獨不思本原陰盛陽虛,今不扶其陽,而更滋其陰,實不啻雪地加霜,非醫中之庸手乎?余亦每見虛火上沖等症,病人多喜飲熱湯,冷物全不受者,即此更足征滋陰之誤矣。又有稱桂附為引火歸源者,皆未識其指歸,不知桂附乾薑,純是一團烈火,火旺則陰自消,如日烈而片雲無。況桂附二物,力能補坎離中之陽,其性剛烈至極,足以消盡僭上之陰氣。陰氣消盡,太空為之〔廓朗〕,自然上下奠安,無偏盛也,豈真引火歸源哉!歷代注家,俱未將一陽潛於水中底蘊搜出,以致後學懵然無據,滋陰降火,殺人無算,真千古流弊,醫門大憾也。」

「離為火,屬陽,氣也,而真陰寄焉。中二爻,即地也。地二生火,在人為心,一點真陰,藏於二陽之中,居於正南之位,有人君之象,為十二官之尊,萬神之宰,人身之主也。故曰:「心藏神。」坎中真陽,肇自干元,一也;離中真陰,肇自坤元,二也。一而二,二而一,彼此互為其根,有夫婦之義。故子時一陽發動,起真水上交於心,午時一陰初生,降心火下交於腎。一升一降,往來不窮,性命於是乎立。」

《周慎齋遺書》:「人之陰陽,生生之本,俱在於是。但陽能生陰,故一分陽氣不到,此處便有病。然陰所以配陽,若陽到而陰不到,亦不能無病。蓋以陽為本者,知所先也,若單事陽而罔顧陰,且惡陰而多抑陰,則非理矣。先哲用六味以桂附而成其功,所以補其陰中之陽也。用四君用補骨脂、五味子以收其效,所以補其陽中之陰也,故胃陽全賴脾陰之合。又如腎者,陰臟也,而為胃之關,腎津液枯,則關門不利,而胃不能受物,同此理也。醫之道,生道也。其生之道,不過陰陽五行生化之機宜也。得其序而和則生,失其序而離散則死,失其和而紊亂則病。察其所失,求其所和,則上醫也。陽者,天之道也,人之氣也。陰者,地之道也,人之形也。其所以序而和者,人之臟腑經絡皮肉筋骨表裡內外,無不得五行生化之和而相安也。大凡形質之失宜,莫不由氣行之失序,故地之萬物不生,皆天氣寒熱水旱之或過也。人身之陰陽,即天地之形氣,五臟六腑之流通,猶四時之相代,天之陰陽失,為相者燮而理之,則萬物安。人身之陰陽五行失,醫者調而治之,則百病除。良相良醫,總在察陰陽五行生化之機宜而已。凡病不起於先天,即起於後天,是先天後天,皆為人身萬化之本矣。然其真本,又惟在元陽一氣。經雲∶蒼天之氣清凈,清凈之氣者,陰陽五行先天後天之化原也。一陰一陽之謂道,陰陽本是一氣,一而分之,則為二耳。但有質而凝靜者為陰,無質而營運者為陽,無陽則陰無所衛,無陰則陽無所附,陰陽之相需,如天地相交,不得相失也。但其間有輕重之別,蓋陽能生陰,陰不能生陽。《易》曰∶吉凶悔吝生乎動,陽則動而不靜者也。凡陰之病,皆陽動失其和而致之也。故扶陽為治病要訣,然知扶陽而不知顧陰,天生而地不成,亦非治病之全法也。

一陰一陽之謂道,天地得是道,故能長久。人身同一天地也,其氣與天地等,純乎清凈無雜,清凈則一,一者道也。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人得一以靈,得一謂得此天元真一之氣也。若或以七情,或以六氣,稍雜其間,則氣不清凈而病生矣。故經雲∶蒼天之氣清凈,順之而陽氣固。清凈之氣在人,生於肝,行於肺,役於心,養於脾,藏於腎,而流行於五臟六腑,四肢九竅,稍有滯隔,即生病矣。所謂一分陽氣不到,即生病者此也。用藥之補,補此也。用藥之攻,攻乎害此者也。亂則理之,逆則順之,塞則通之,於此無病,病亦不傷,於此有害,雖安亦危。脈中清輕,安和之氣,即此氣也。故脈貴和平,失之則死,傷之則病。胃之養,養此也,胃之行,行此也。先天之根根此,後天之奉奉此,蓋總先後天統氣血而為功者也。此氣動處虛處,則為陽為氣,靜處形處,則為陰為血,為精為液。氣得乎此,則生生不絕,流行百骸。失乎此,則為火為邪。血得乎此,得濡潤百骸,失乎此,則為膿為癤,為瘡疸痞。此氣若失,天地亦否,況凡人生病處,皆為陰為火,總因陽氣不到,陽氣所到之處,斷無生病之理也。人以血為主,胃乃生血之源,陽氣不足,陷於陰分,則血不生長,氣皆化而為火。若陽氣升舉,則血散佈於上下,氣無凝滯,何病之有?大凡一身只陰陽二氣,陽氣生髮,陰氣皆化為血,陽氣不足,陰氣皆化為火。火在丹田之下者,是為少火,少火則生氣。離丹田而上者,是為壯火,壯火則食氣。食氣之火,是為邪火,生氣之火,是為真火。清氣在下,能助命門之火。若陰氣絕,濁氣在上,則填實肺氣,肺氣不能行降下之令,則大便閉。心肺為陽,陽中有陰,故上行極而下。肝腎為陰,陰中有陽,故下行極而上。中氣上升於肺則為氣,從肺回下則化為血,人身胃氣升降,而氣血自然生生不已。」

「陽,天道也;陰,地道也。非天之陽,萬物不生,地亦不凝。非地之陰,萬物不成,天亦不靈。故天主健,無一息之停,使稍有滯,則失其健運之機,而萬物屯矣。地主靜,無一息之動,若稍不靜,則失其凝靜之氣,而萬物否矣。人身之陽,法天者也,苟失其流行之機,則百病生;人身之陰,法地者也,苟失其安養之義,則百害起。故陽生而陰長,陰生而陽旺。陰與陽一身之司命,不得偏廢而或失也。今之醫者,或言陽為重,或言陰為要,均未得要重之故,各執其說而失輕重之機宜者多矣。夫言陽重者,乃天之陽,人身之真陽,而非壯火食氣之亢陽也。

亢陽者,如天之久旱酷暑,不可不急以甘霖清氣以消其亢害,故丹溪有扶陰之義,黃柏、知母等苦寒之味,在所當用,扶陰正所以濟陽也。言陰重者,乃地之陰,人身之真陰,而非堅凝寒結之濁陰也。濁陰者,如重陰凜冽之寒氣,不得不藉皓日晴和之氣以暖和之,先哲有扶陽之義,桂附乾薑,在所當用,扶陽正所以濟陰也。蓋火烈則水干,水盛則火滅,兩相需而不得偏輕偏重者也。若為醫者,重陰而害及真陽,重陽而害及真陰,誤矣!故知天者可以扶陰,知地者可以扶陽,知天地之義,而成位乎中,方是救人之良醫,而非食醫道必欲明天地之道者,蓋人生天地間,無處不與天地合也。即人之有病,猶天之陰陽,不得其宜也。故人因飲食思慮勞碌淫逸而生病者,人中之天,自為病也。因五運六氣外感而成病者,天中之人,外傷而為害也。凡因天而病者實也。雖虛而必先實,因人自病者虛也,雖實而必先虛,虛實明而用藥始無誤矣。」

《塘醫話》:「仲景著書名《傷寒論》,蓋以寒病為諸症之綱也。夫人之一身,陽盛則生,陰盛則死。寒者陰慘之氣,中人則為病,而陽氣衰矣。故仲景立方多主溫劑,除攻下諸方之外,寒邪在表,則溫散以汗之,如麻黃湯、桂枝湯、大青龍湯之類;寒邪在里,則溫熱以祛之,如理中湯、四逆湯之類,此實治寒病之心法,而為後人所宜遵守者也。若四時之邪,或溫、或濕、或暑,亦有似傷寒者,治法大不相同,切勿專用溫熱,以致貽誤。猶中暑中濕諸症,與中風迥別,故隨時制宜,為醫家之要訣焉。」

《重慶堂隨筆》:「蓋人身之精神,不外乎陰陽,陰陽又不外乎剛健柔順,相倚循環,並非分道揚鑣者也。故無形之動,陽之性,即陽之理,有形之靜,陰之性,即陰之理也。張之則為陽,馳之則為陰。陽則剛健中正,陰則柔順利貞。丹書敬勝怠勝,夫人知之,無如氣血精力與時推移,久勞其陽,陽必降而入陰,久敝其陰,陰必無力承陽,必使剛健中正以行之陰,柔順利貞以奉於陽,則陰陽二氣無形體、無疆界,不勞不敝,則自然清明在躬也。」

《證治心傳》:「蓋人身本陰陽二氣化成,二氣平調,人無疾病;二氣一有偏勝,則疾患生矣。自古及今,方治雖多,總不出補偏救弊而已。虛者補之,實者瀉之,矯其偏勝,歸於和平,則疾瘳矣。然陰陽者,天地萬物之源也。天之六淫,人之七情,以藥物性,皆稟乎此。以人身言之,氣為陽,血為陰。衛氣行於外者為陽,營氣榮於中者為陰。六腑為陽,五臟為陰。身半以上屬陽,身半以下屬陰。先天之陰陽,腎命是也;後天之陰陽,脾胃是也。人之所以充身、澤毛、蒸化水谷、溫養營運,皆陽氣之發用也。惟陽氣不能孤立,必賴陰血以濡之,成形、成質,濡潤、流通,皆陰血以維持也。是以臟腑、肢體,雖有陰陽之異,而內外軀殼,無處不具陰陽之氣也。陰陽相合則生,偏勝則病,離散則死。病之發也,大偏則大病,微偏則微病。人之死,非陽盡,則陰竭矣。況人之生也,氣秉各有偏盛∶如蒼赤骨大而瘦者,為陽體;柔白骨小而肥者,為陰體。肥人之病,恐虛其陽;瘦人之病,慮涸其陰。天之六淫,亦乘人身之虛而感化∶陰虛之體,易感風、燥、暑、火;陽虛之質,易感寒、濕、霧、露。陽從火化,陰從水化,水寒火熱。《內經》謂∶陰虛生內熱,陽虛生外寒。陽盛多實,陰盛多虛。明乎陰陽,則表裡、虛實、寒熱之病,一目了然矣。或謂大怒傷陰,大喜傷陽,思慮則脾陽結,恐懼則腎陽消,勞力汗出則衛陽疏,苦思極慮則心陰擾。至於妄下傷陰,妄汗傷陽,大吐傷陽,失血傷陰,辛熱傷陰,苦寒損陽,由是推而至於七情六氣,莫不統馭於陰陽也。臨證者但以審陰陽盈虛、消長之理,雖病狀變化莫測,不外陰陽偏虛之患,治以補偏救弊之法。惟不可以陰虛、陽虛立論,用六味、八味為定法,要在明察致病之由而施治,則思過半矣。譬如傷寒,是表陽傷也,用辛溫以散表寒;若溫熱,是里陰熾也,用苦寒以勝里熱。推而至於陽水、陰水,陽黃、陰黃,陽脫、陰脫,陽暑、陰暑,陽瘧、陰瘧,陽狂、陰癲,陽癰、陰疽,皆不外陰陽偏盛之道也。茲將陽邪為病先言之∶如脈數、身熱、便秘、竅干、煩躁、舌苔黃黑、口渴多飲是也。其陰邪為病,脈遲或緊,舌白滑膩,面色清白,諸竅潤濕,便泄溲清是也。如審其陰邪在表,有麻黃、桂枝之法;若知陰邪之在里,有四逆、理中之法。其治陰實也,有三物白散、附子瀉心等湯;其治陽實也,有白虎、黃連等湯。甚則用承氣陷胸之法、建中扶陽氣之劑,復脈救陰液之方。又有陰盛者,外則惡寒、肢冷,內則濁陰上逆。犯於清陽,為頭痛、喉痹、嘔吐、喘嗽、呃逆、霍亂、胸痹、痰飲、水腫、泄瀉;寒凝不通,為胸脅腹痛;及其陰盛之極,則見鬼、發躁、汗脫而死。若陽亢者,外則身熱、骨蒸;內則火氣上炎。熏灼清道,亦為頭痛、喉腫、嘔惡、消渴、喘咳、霍亂、痰結、迫瀉、斑黃、狂亂;燥結不通,亦有胸脅腹痛,甚則譫妄目盲、昏沉氣絕。又有陽極似陰,陰極似陽,最易惑人。假如外雖面赤、煩躁、惡衣,其脈重按必無力,口雖渴而不多飲,舌苔黃而潤滑,二便不黃赤、不燥結;甚則里熱盛重,往往格陰於外,反覺肢冷、惡寒、戰慄,熱深厥深,按其脈沉數有力,口必燥渴能飲、舌必乾燥不澤,苔多黃黑裂紋,二便黃赤、秘澀等候。要在分虛實以用藥,則無他岐之惑矣。總之,辨症精詳,診脈尋源,則執簡以御煩,扼要尤易;非近世醫書,拘執病名以求治,則望洋生嘆,散而難稽,所以不能見病知源,反滋疑誤。今特約而簡,顯而明,使後進者有所指歸歟。表裡、虛實、標本、陰陽,明此八字,萬病變幻雖多,以此推測,有殊途同歸之妙。經雲∶知其要者,一言而終;不知其要,流散無窮。由是觀之,醫貴博通古今,超越前哲,非學有根柢者,所不能道焉。今先生所論,皆振衣挈領之法,非近代醫書執成方以療治者,所可同日而語也。苟能潛心體察,熟讀深思,自獲左右之妙,則胸有成竹,不致人云亦云,拘執溫補以誤人哉。」

《扁鵲心書》:「諺雲∶「學醫不知經絡,開口動手便錯。」蓋經絡不明,無以識病證之根源,究陰陽之傳變。如傷寒三陰三陽,皆有部署,百病十二經脈可定死生。既講明其經絡,然後用藥徑達其處,方能奏效。」

「經絡不明,何以知陰陽之交接,臟腑之遞更,疾病情因從何審察。夫經絡為識病之要道,尚不肯講求,焉望其宗主《內經》,研究《傷寒》,識血氣之生始,知榮衛之循行。陰陽根中根外之理不明,神機或出或入之道不識,師徒授受唯一《明醫指掌》、《藥性歌括》,以為熟此盡可通行,用藥誤人全然不辨。或遇明醫,枝梧扯拽,更將時事俗情亂其理談,常恐露出馬腳,唯一周旋承奉。彼明理人焉肯作惡,只得挽回數言,以蓋其誤。如此時醫,誠為可恥。」

「道家以消盡陰翳,煉就純陽,方得轉凡成聖,霞舉飛升。故云∶「陽精若壯千年壽,陰氣如強必斃傷。」又雲∶「陰氣未消終是死,陽精若在必長生。」故為醫者,要知保扶陽氣為本。人至晚年陽氣衰,故手足不暖,下元虛憊,動作艱難。蓋人有一息氣在則不死,氣者陽所生也,故陽氣盡必死。人於無病時,常灸關元、氣海、命關、中脘,更服保元丹、保命延壽丹,雖未得長生,亦可保百餘年壽矣。」

《素問要旨論》:「天地之道,生一氣而判清濁,而清者輕而上升為天,濁者重而下降為地。天為陽,地為陰,乃為二儀。陰陽之氣,各分三品,多寡不同,故有三陰三陽之六氣。然天非純陽,而亦有三陰,地非純陰,而亦有三陽,故天地各有三陰三陽,總之以十二矣。然天之陰陽者,寒暑燥濕風火也,地之陰陽者,木火土金水也。金火不同其運,是故五行彰矣。然天地氣運,升降不以,陰陽相感,化生萬物矣。其在天則氣結成象,以為日月星辰也,在地則氣化為形,以生人為萬物也。」

《傷寒直格》:「古聖訓陰陽為表裡,惟仲景深得其旨,厥後朱肱奉議作《活人書》,尚失仲景本意,將陰陽字釋作寒熱,此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而中間誤罹橫夭者蓋不少焉,不可不知也。」

火神派傳人:「扶陽基於重陽,亦即以陽為主導的思想,而這個思想幾乎貫穿了中國文化的始末。為什麼要重陽呢?因為這是生命之所需,社會之所需。《素問·生氣通天論》云:「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故天運當以日光明。是故陽因而上,衛外者也。」陽氣對於人身而言,它是維繫生命的根本,其重要性就如自然的天與日一樣。天之與日,它的特徵是什麼,它的功用是什麼呢?《易》裡面談到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所以天的特徵就是「運行」,而且是剎那不息的運行。這樣一個不息的運行,它所帶來的功用是什麼呢?這個功用在乾卦的卦辭裡面作了總結,就是「干,元亨利貞」。干者天也,日也,亦即《生氣通天論》裡面講的陽氣也。干天雖然剎那不息的運行,但這個運行可以大致概括為四個區域,或四個「所」,這四個「所」就是卦辭裡面談到的「元、亨、利、貞」。運行在「元」之區域或者「元」之所,對應的是春(木)的功用;運行在「亨」之區域或曰「亨」之所,對應的是夏(火)之功用;運行於「利」之區域或曰「利」之所,對應的是秋(金)之功用;運行於「貞」之區域或曰「貞」之所,對應的是冬(水)的功用。所以,陽氣或天與日的運行跨越了四個所在,這四個所在分別是元亨利貞,春夏秋冬,或曰生長收藏。而在元亨利貞,生長收藏各「所」之間有一個過渡區域,稱之為「化」,坤卦卦辭言「元亨利牝馬之貞」,其中的牝馬,實際上隱含有這個「化」的意思。化也就是土的功用。屆此,木火土金水,生長化收藏之功用已全。而為什麼木火土金水稱為五「行」呢?於此亦知端的也。實際上「五行」也就是干天的五個運行區域,由此亦知五行亦即陽氣的五種不同的運行狀態。五行,《素問》「運氣七篇」又稱「五運」,運之與行大抵相類。張仲景於《傷寒雜病論》序中云:「天布五行,以運萬類,人稟五常,以有五藏。」故知萬類也好,五藏也好,究其根本而言,都只是陽氣的不同運行狀態而已。同時也就知道了「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這個「所」並非單一的所,而是包括了生長收藏各「所」。這說明了五藏之中不但心以陽為本,其餘諸藏亦皆以陽為本。心無陽則無以主神明而為君主之官,肺無陽則無以主氣而為相傅之官,肝無陽則無以主罷極而為將軍之官,腎無陽則無以主封藏而為作強之官,脾無陽則無以主倉廩而為諫議之官。此或為力主扶陽者之根本所在,亦為盧氏(鑄之)「人生立命在於以火立極」之關要所在也。由此可知扶陽的思想主張及其連帶的治病法要並不是一種偏執,而是從生命立極的這個層面去思考以後,得出的重要理念。

扶陽理路(一)

實際上我們分析中醫的理論,它的淵源,也就是陰陽理論的淵源,它很明確的強調了陽為主導。有關這個主導問題,大家可以看一看《易》,《易》這門學問主要是談陰陽的,因為《易》,你看它的構造,就是一個陰爻,一個陽爻。所以古人給它的定位是「易以道陰陽」。而且從《易》裡面看,確確實實是陰爻一半,陽爻一半,好像是平衡,各佔50%,沒有人控股。沒有控股怎麼辦?大家的股份都持平,好不好辦事呢?反而不好辦事。那我們可以看一看,易裡面,雖然陰爻和陽爻是一樣的,是相等的,但是它有一個主導,這個主導我們可以從乾卦裡面去認知,乾卦的「彖」裡面講到了「大哉干元,萬物資始,乃統天」。乾卦是什麼呢?大家知道乾卦是六爻皆陽的卦,是一個純陽卦,這樣一個純陽卦有什麼功能呢?它講到了大哉干元,萬物資始,它是統天的。那麼干實際上就是陽,萬物資始,有賴於這個陽,天道的統領也有賴於這個陽,也就是說它是控股的。幹完了以後,接下來就是坤,坤是六爻皆陰的代表,《周易》在描述這個陰的時候,怎麼講的呢?「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坤是六爻皆陰,萬物的資生就有賴於這個坤陰。一個萬物資始,一個萬物資生。雖然萬物生長靠太陽,也就是講「萬物資始」,可是萬物是生長在哪裡的呢?不是生長在太陽上面,是生長在坤陰上面,所以它是萬物資生,乃順承天。一個是統天,一個是順承天,這裡面已經很清楚地告訴了我們「陽主陰從」的思想。所以在《易》裡面,這樣一個主從思想的脈絡是很清楚的。我們再看看《繫辭》:「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陳,貴賤位矣。」它是用貴賤來表達這個主從的關係問題。下面我們再來討論這個陽,這個統天的東西的一些體用問題,以便我們加強對這樣一個思想的認識。干是以天為體的,天體的這個用是什麼呢?《易》裡面也講得很清楚,天體的用為行,為健。所以就有大家很熟悉的一句話,叫「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大家都知道清華的校訓有兩個,一個是自強不息,一個是厚德載物。自強不息實際上就是乾的精神,乾的思想。那麼行講的是什麼呢?天行健,行講的就是動。所以宇宙都是恆動的,包括我們屬於陰的這個地球,剎那剎那,都是在動當中。由此也可以見到,陽是一個主體,陽是一個主導。曰月星辰,無時無刻不在動中,而《素問》很清楚地定位了陽就是動,陽躁陰靜,躁者動也。自強不息就是永遠在動,是恆動,有一天不動了,那就是宇宙結束的時候。只有這樣一個恆動,這樣一個自強不息,那麼才有四時生焉萬物育焉。乾卦的卦辭講到的「干元、亨、利、貞」是什麼意思呢?就講的是春、夏、秋、冬乃由干所生。干天的這樣一個恆動,導致了春夏秋冬四時的產生,所以後來《繫辭》又講到,「曰月運行,一寒一暑」。都是在講這個運行,都是在講動,動才有四時,才有這一切。這樣一個脈絡,我們是看得非常清楚的。另外我們看《說卦》,《說卦》也談到「干健也」,這個「健」是什麼呢?《說文》裡面講到「健者,伉也」,我們現在最常用的一個詞伉儷,也就是講的夫婦,也就是講的陰陽,也就是講的道。而這樣的一個伉,這樣的一個配偶,這樣的一個陰陽是誰來統管的呢?是干來統管的,也就是陽來主導的。所以實際上陰陽的問題就落在了「干者,健也」這一句話上。所以「干者,健也」實乃研易之眼目,乃為醫之眼目,同時也是行事之眼目。我們研究《易》這一門學問,我們行持醫這樣一門學問,我們為人處世,我們要立於不敗之地,實際上都與它有關係,乃至於我們研究更廣闊地學問,都跟它有關係。另外一方面,「健」的延伸意思,就是強有力的意思,那麼這樣一個強有力是說天之行強而有力,也就是說你要想像天之行,你要想強而有力,你必須要夫婦有統,陰陽有統,也就是說必須要有主導,不能夠絕對的平均,這是《易》裡面非常明確的思想,這是講的《易》。下面我們還可以簡單的看一看《內經》。《內經》這樣的思想就更多了,像「陰陽應象大論」裡面談到的「陽生陰長,陽殺陰藏」就很集中的反映了這一點。這個問題劉力紅在《思考中醫》裡面談得比較詳細,我們從一年四季,從春夏秋冬就可以知道,萬物的生長衰老,實際上都是隨陽氣的這樣一個生長衰老,陽氣的這樣一個變化而變化,這樣的主導性是非常明確的。另外一個是《素問·生氣通天論篇》提到的「陽氣者,若天與曰,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故天運當以曰光明」,這裡談得很清楚,陽氣是什麼?像天像曰一樣,世間的萬事萬物都離不開它,而人更加是這樣,它尤其是人的性命所系,所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這裡大家注意一個「所」,為什麼要用一個「所」,陽氣有一個所,這個若天與曰的陽氣有一個所,那麼失其所呢,也就是說陽的這個相對的處所失掉了,人的壽命,人的健康就會受到威脅。這一句話實際上已經向我們透露了扶陽的消息。你要想從思想過渡到理路,這裡面就是一個竅,所以經典的東西往往就是一個字一個手眼,你把它解開了,後面的問題就好辦了。你像「天地之間,=之內,其氣九州島島島島九竅,五臟十二節,皆通乎天氣」。不管你是五臟六腑,十二節都通於天氣,也就是說都由陽氣來主導,來把握。還有《素問﹒生氣通天論》:「凡陰陽之要,陽密乃固,兩者不和,若春無秋,若冬無夏,因而和之,是為聖度」,陽密在哪裡啊?只有密在其所,才能有固。「因而和之」「二者不和」,「和」是什麼呢?和就是有統的意思,也就是有主導那麼有統,有主導,陰陽就會不離不決,這就叫做聖度。所以這同樣還是談的一個問題。」

「扶陽理路(二)上面我們談到了陽氣的重要性,它是一切的主導,在有了這樣一個基本的思想基礎之後,接下來我們就要討論扶陽理念的應用,它的前提是什麼?就是說你用溫熱來扶助陽氣是要有前提的,這個前提就是陽氣少了,你才扶助,假如陽氣很多了,本身就很旺盛了,你還去扶助,會怎麼樣呢?那就要犯虛虛實實之戒。儘管干是統天的,儘管整個中醫講陰陽平衡的基礎或者說根本是陽主陰從,在陽主的前提下,陰陽才可能平衡,否則枉談。但是儘管這樣,還是要有前提,你要扶陽,那麼必定陽是寡的,虛則補之,實則瀉之,這是個不易的法則。那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人身是不是很容易造成陽氣的損傷,是不是很容易形成陽氣寡的局面,要把這個問題弄清楚。前面我們講的是理,現在要把它落實在事上,如果事上仍然是這樣,那我們心裡就更有底了。我們去扶陽,就會理直氣壯,就不至於惶惶不安了。現在我們來看看,導致陽氣寡或者說陽氣損傷,它的共因是什麼呢?最主要的共因就是寒這個因素。中醫的每位學人基本都讀過《傷寒論》,在《傷寒論》序裡面張仲景談到:「建安紀年以來,猶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傷寒十居其七。」過去我們認為「傷寒十居其七」,可能是在建安紀年以後的這樣一段時間裡面,或者說在那樣一個特定的時空裡面,寒邪佔主導。清嘉慶年間有一位著名的醫家叫陸九芝,在他的著作《世補齋醫書》裡面談到了大司天的問題。司天是運氣里的一個特有的概念,司天、在泉,也就是《內經》裡面談到的「年之所加,氣之盛衰」。一個司天、一個在泉,還有主氣、客氣等等,這些概念基本上是指一個干支年裡面的氣運變化,比如說今年是丙戌年,那今年的司天就是太陽寒水,在泉就是太陰濕土,從去歲大寒到今歲大寒,這一年裡面的氣候變化、疾病變化,都會與此相關。那麼除了這個普通的司天之外,還有一個大司天,它掌管整個六十甲子裡面的氣運變化。前三十年司天管,後三十年在泉管。按照大司天來推算,剛好張仲景所講的建安紀年以來的這十年,正好是太陽寒水當令,也就是說正好是寒氣用事的時空區域。當然這僅僅是一個方面,一個與寒能掛上鉤的方面,但是我覺得這裡面還有更深的東西,為什麼張仲景要以寒來立題?要以寒來立論?就是因為考慮到了生命的根本是陽。所以不但是建安紀年以來的十年是傷寒十居其七,乃至於今天、將來,依然是傷寒十居其七,這一點我們要清楚。強調傷寒實際上是強調陽氣,陽損了,人就亡了,這些問題恐怕應該引起每一位有志於研究中醫的同仁的思考。當然這個寒還應分外寒和內寒。寒傷於外,陽用就會受損,因為寒在外,人體的升發生長之機就受到壓抑;如果寒在內,那陽的根本就會受到損害,為什麼呢?因為陰寒在內,陽就無法安身,就要逃「亡」,就要往外跑,這就會導致前面所講到的「失其所」,「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三陰病實際上就是講這個問題,這就是造成陽損的共因。」

《質疑錄》:「二者,陰也,後天之形;一者,陽也,先天之氣。神由氣化,氣本乎天,故生髮吾身者,即真陽之氣也;形以精成,精生於氣,成立吾身者,即真陰之精也。經雲∶女子二七天癸至,男子二八天癸至。又雲∶人年四十而陰氣自半。所謂陰者,即吾之精,造吾之形也。人生全盛之數,惟二八後至四旬外,前後止二十餘年,則形體漸衰。故丹溪引日月之盈虧,以為「陽常有餘,陰常不足」,立補陰丸為神丹。不知天癸未至,本由乎氣,而陰氣自半,亦由乎氣,是形雖屬陰,而氣則從陽也。故人身通體之溫者,陽氣也。及既死,則形存氣去,此陽脫在前,陰留在後。可見生由乎陽,死亦由乎陽。非陽能死物也,陽來則生,陽去則死。故經雲∶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可見人之生,只此一息真陽為營運。孰謂陽常有餘,而以苦寒之味伐此陽氣乎?」

參考:

補陰丸,別名虎潛丸(《景岳全書》)、補陰種子丸(《醫學正印》)。

《丹溪心法》:「黃柏(鹽、酒炒)知母(酒浸,炒) 熟地黃 龜版(酒浸,炙) 白芍(炒) 陳皮牛膝 鎖陽 當歸 虎骨(酒浸,酥炙)上藥為末,酒煮羊肉和丸。每服50丸,鹽湯送下。」

《知醫必辨》:「病之生也,百出不窮,治法總不外乎陰陽五行四字。天以陰陽五行化生萬物,醫以陰陽五行調治百病。要之,五行之生克,仍不外乎陰陽。陰陽即血氣之謂也,氣為陽,血為陰也。氣血即水火之謂也,氣為火,而血為水也。氣無形,而血有形,氣附血以行,血無氣亦不能自行。無陰則陽無以生,無陽則陰無以化,陰陽和而萬物生焉。人生一小天地,陰陽必得其平。醫者偏於用涼,偏於用溫,皆不得其正也。」

《黃帝內經素問》:「黃帝曰∶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於本。故積陽為天,積陰為地。陰靜陽躁,陽生陰長,陽殺陰藏。陽化氣,陰成形。寒極生熱,熱極生寒。寒氣生濁,熱氣生清。清氣在下,則生飧泄;濁氣在上,則生脹。此陰陽反作,病之逆從也。故清陽為天,濁陰為地;地氣上為雲,天氣下為雨;雨出地氣,雲出天氣。故清陽出上竅,濁陰出下竅;清陽發腠理,濁陰走五臟;清陽實四肢,濁陰歸六腑。水為陰,火為陽,陽為氣,陰為味。味歸形,形歸氣,氣歸精,精歸化,精食氣,形食味,化生精,氣生形。味傷形,氣傷精,精化為氣,氣傷於味。陰味出下竅,陽氣出上竅。味濃者為陰,薄為陰之陽。氣濃者為陽,薄為陽之陰。味濃則泄,薄則通。氣薄則發泄,濃則發熱。壯火之氣衰,少火之氣壯。壯火食氣,氣食少火。壯火散氣,少火生氣。氣味,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涌泄為陰。陰勝則陽病,陽勝則陰病。陽勝則熱,陰勝則寒。重寒則熱,重熱則寒。寒傷形,熱傷氣。氣傷痛,形傷腫。故先痛而後腫者,氣傷形也;先腫而後痛者,形傷氣也。風勝則動,熱勝則腫,燥勝則干,寒勝則浮,濕勝則濡瀉。天有四時五行,以生長收藏,以生寒暑燥濕風。人有五臟,化五氣,以生喜怒悲憂恐。故喜怒傷氣,寒暑傷形。暴怒傷陰,暴喜傷陽。厥氣上行,滿脈去形。喜怒不節,寒暑過度,生乃不固。故重陰必陽,重陽必陰。故曰∶冬傷於寒,春必溫病;春傷於風,夏生飧泄;夏傷於暑,秋必瘧;秋傷於濕,冬生咳嗽。帝曰∶余聞上古聖人,論理人形,列別臟腑,端絡經脈,會通六合,各從其經,氣穴所發,各有處名,溪谷屬骨,皆有所起,分部逆從,各有條理,四時陰陽,盡有經紀,外內之應,皆有表裡,其信然乎?岐伯對曰∶東方生風,風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其在天為玄,在人為道,在地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為風,在地為木,在體為筋,在臟為肝,在色為蒼,在音為角,在聲為呼,在變動為握,在竅為目,在味為酸,在志為怒。怒傷肝,悲勝怒,風傷筋,燥勝風;酸傷筋,辛勝酸。南方生熱,熱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其在天為熱,在地為火,在體為脈,在臟為心,在色為赤,在音為征,在聲為笑,在變動為憂,在竅為舌,在味為苦,在志為喜。喜傷心,恐勝喜;熱傷氣,寒勝熱;苦傷氣,咸勝苦。中央生濕,濕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脾主口。其在天為濕,在地為土,在體為肉,在臟為脾,在色為黃,在音為宮,在聲為歌,在變動為噦,在竅為口,在味為甘,在志為思。思傷脾,怒勝思;濕傷肉,風勝濕;甘傷肉,酸勝甘。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腎,肺主鼻。其在天為燥,在地為金,在體為皮毛,在臟為肺,在色為白,在音為商,在聲為哭,在變動為咳,在竅為鼻,在味為辛,在志為憂。憂傷肺,喜勝憂;熱傷皮毛,寒勝熱;辛傷皮毛,苦勝辛。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腎,腎生骨髓,髓生肝,腎主耳。其在天為寒,在地為水,在體為骨,在臟為腎,在色為黑,在音為羽,在聲為呻,在變動為栗,在竅為耳,在味為咸,在志為恐。恐傷腎,思勝恐;寒傷血,燥勝寒;咸傷血,甘勝咸。故曰∶天地者,萬物之上下也;陰陽者,血氣之男女也;左右者,陰陽之道路也;水火者,陰陽之徵兆也;陰陽者,萬物之能始也。故曰∶陰在內,陽之守也;陽在外,陰之使也。帝曰∶法陰陽奈何?岐伯曰∶陽勝則身熱,腠理閉,喘粗為之俯仰,汗不出而熱,齒干以煩冤腹滿死,能冬不能夏。陰勝則身寒汗出,身常清,數栗而寒,寒則厥,厥則腹滿死,能夏不能冬。此陰陽更勝之變,病之形能也。」

「黃帝問曰∶余聞天為陽,地為陰,日為陽,月為陰,大小月三百六十日成一歲,人亦應之。今三陰三陽,不應陰陽,其故何也?岐伯對曰∶陰陽者,數之可十,推之可百,數之可千,推之可萬,萬之大不可勝數,然其要一也。天復地載,萬物方生,未出地者,命曰陰處,名曰陰中之陰;則出地者,命曰陰中之陽。陽予之正,陰為之主。故生因春,長因夏,收因秋,藏因冬,失常則天地四塞。陰陽之變,其在人者,亦數之可數。」

《醫學讀書記》:「陽氣者,精則養神,柔則養筋。蓋陽之精如日,光明洞達,故養神;陽之柔如春景和暢日月之行,不違其道;樞機之運,不離其位;陽氣之動,不失其所。故曰∶欲如運樞,起居如驚,神氣乃浮。又曰∶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陽氣,天氣也;陰氣,地氣也。天氣不治,則地氣上干矣。故曰∶陽氣者閉塞,地氣者。雲霧出於地,而雨露降於天。地氣不治,則天氣不化矣。故曰∶雲霧不精,則上應白露不下。蓋天地陰陽,本出一氣,陽失則陰不能獨成,陰失則陽不能獨化,自然之道也。人與天地參,故肺氣象天,病則多及二陰;大小腸象地,病則多及上竅。仲景以大黃甘草湯,治食已即吐。丹溪用吐法,治小便不通。豈非有見於此歟?」

《吳醫匯講》:「造化一陰陽也,陰陽一太極也,太極本無極也。無極之前,陰含陽也,有象之後,陰分陽也。陰為陽母,陽為陰父。陽生於子,極於已,而一陰來;陰生於午,極於亥,而一陽來複。震為長男屬火,火生於寅,胞胎在已;巽為長女屬水,水生於申,胞胎在亥。巳亥為天地之門戶,陰陽之根本也。人稟健順之德,以生五行之氣,隱於五臟,見於六腑。呼吸,即陰陽運輸也;津液,即雨露灌溉也;光澤,即花木榮繁也;耳目,即日月晦明也,人身一小天地,信哉。善觀脈者,知陰則知陽,知陽則知陰,可以心察,可以指別,可以類求,可以意會,可以萬全,至道淵微,莫逾於此。順而調之,真氣乃安,邪氣乃正,反之則病。實則氣入,虛則氣出;氣實則熱,氣虛則寒。治之若何?溫涼各隨其候,補瀉各有其宜,無虛虛,無實實,無太過,無不及,上應天光、星辰、象緯,下副四時、五行、貴賤,以明三部九候,以察八正、八風、陰陽、升降,配天象地之說,是在神悟靈機,心識微妙者矣。」

「陰陽者,一氣所分,宜平宜合,忌偏忌離。或為對待,或為流行,有會處,有分處,本相生,亦相剋,天地萬物無一可以去之,其理之精微,實非易言者也。考之醫籍,或謂陰易虧而陽易亢,務以益陰為先;或謂陰主殺而陽主生,必以扶陽為重。若此之類,各有至理,而均非定論,何也?以未分常與變耳。試以四時晝夜核之,春夏為陽,秋冬為陰,兩分焉而毫弗參差;夜則為陰,晝則為陽,總計焉而纖無多寡,此陰陽之常也。以大地之變論之,時或亢旱,即陽盛陰虛之象,必有待於甘霖;時或久陰,即陽衰陰盛之徵,是有賴於皎日,此各執其說者,亦有至理也。以人之病論之,水虧火旺,非清涼無以救其燎原,既不可專以陽為重;氣脫神霾,非溫熱無以消其陰翳,亦不可獨以陰為先。非偏執之見,均非定論乎?考之先儒,語其大綱,一動一靜,互為其根,是為流行;分陰、分陽,兩儀立焉,則為定位。

言其體用,天以陽生萬物,以陰成萬物,惟兩故化合而後能遂也。以陽為用則尊陰,以陰為用則尊陽,隨時變易,迭相為用也。陽不能獨立,必得陰而後立,故陽以陰為基;陰不能自見,必待陽而後見,故陰以陽為唱。陰陽相生也,體性相須也,是以陽去則陰竭,陰盡則陽滅。顧陰之為道,利於從陽,不利於抗陽;陽之為性,宜於潛藏,不宜於發泄。若夫陽主進而陰主退,陽主息而陰主消,進而息者其氣強,退而消者其氣弱。陽剛溫濃,居東南,主春夏,而以作長為事;陰柔嚴凝,居西北,主秋冬,而以斂藏為事。作長為生,斂藏為殺,似乎以陽為重,及觀天不地不生,夫不婦不成,又謂元不生於元而生於貞,蓋天地之化,不翕聚則不能發散,故不貞則無以為元,而非生生不窮之道也;又不必以陰為輕,則先儒之說未嘗偏輕偏重也。故陰陽得其正,則平若權衡,陰陽失其和,則反如冰炭。自其變者而觀之,陽主乎熱,陰主乎寒,不可混而為一;自其不變者而觀之,陰氣流行即為陽,陽氣凝聚即為陰,豈可分而為二。且陰陽互藏其宅,故傷其陽即及其陰,傷其陰亦即及其陽。陰陽消長無窮,故陽之退便是陰之生,陰之退便是陽之生,《內經》亦曰∶陰陽之道,如環無端是也。如曰陽能生陰,陰則不能生陽,豈理也耶?且果穀草木,有生於春而成於秋者,亦有生於秋而成於春者,惟獨陽則不生,獨陰則不長耳。要之,論其常,則毫釐不可輕重;如其變,則剛柔大有懸殊。所以寒極則凍而死,暑極則熱而斃,過則主乎殺也;晴明物亦榮,雨露物亦茂,和則主乎生也。惟今人之體,偏勝者多,在乎臨證者,於向來偏執之說,毋低其短,善用其長可也。陰陽之理,非一言可以盡之也。」

「命門真火,藏於兩腎之中,性門真水,藏於一心之內。人但言命門真火,而不參究性門真水何也?因真陽之火,能生真陰之水故也。殊不知性命相生,水火不可以一息不交。天一所生之水,為我生身之始,水中能生真火,人皆未究。況保真陰之水,則真陽之火常存而不散;若真陰一衰,則真陽無附,飛揚上越,變為邪火,能返涸真陰之水,豈不危哉!火性本燥烈發揚,而腎中相火偏職閉藏,水性本柔弱蟄藏,而心精三合,獨主清利。則知性以位變,水火本無二氣。噓氣即有水,陽化陰也,蒸水即有氣,陰化陽也;燈因膏而不滅,陽根據陰也,水因火而不冰,陰根據陽也。相需如此,可以知其情性矣。補心氣,益心精而不見效者,則知命門火衰、腎水不足,何也?命門之火,即心火之根,腎水之精,即心精之源。心無水則孤火上逆,腎無火則寒水下凝。水弱火炎,則肺金受克,陽焰飛揚於上焦,而生咳喘、咯血等病,下虛則上盛也。火弱水剛,則肝木失養,濁陰凝結於下焦,而生癃閉、壅腫、精寒等病,上虛則下實也。水火兩平,陰陽斯無偏勝。」

《景岳全書》:「凡診病施治,必須先審陰陽,乃為醫道之綱領。陰陽無謬,治焉有差?醫道雖繁,而可以一言蔽之者,曰陰陽而已。故證有陰陽,脈有陰陽,葯有陰陽。以證而言,則表為陽,里為陰;熱為陽,寒為陰;上為陽,下為陰;氣為陽,血為陰;動為陽,靜為陰;多言者為陽,無聲者為陰;喜明者為陽,欲暗者為陰。陽微者不能呼,陰微者不能吸;陽病者不能俯,陰病者不能仰。以脈而言,則浮大滑數之類,皆陽也;沉微細澀之類,皆陰也。以葯而言,則升散者為陽,斂降者為陰;辛熱者為陽,苦寒者為陰;行氣分者為陽,行血分者為陰;性動而走者為陽,性靜而守者為陰。此皆醫中之大法。

至於陰中復有陽,陽中復有靜,疑似之間,辨須的確。此而不識,極易差訛,是又最為緊要,然總不離於前之數者。但兩氣相兼,則此少彼多,其中便有變化,一皆以理測之,自有顯然可見者。若陽有餘而更施陽治,則陽愈熾而陰愈消;陽不足而更用陰方,則陰愈盛而陽斯滅矣。設能明徹陰陽,則醫理雖玄,思一、道產陰陽,原同一氣。火為水之主,水即火之源,水火原不相離也。何以見之?如水為陰,火為陽,象分冰炭。何謂同源?蓋火性本熱,使火中無水,其熱必極,熱極則亡陰,而萬物焦枯矣。水性本寒,使水中無火,其寒必極,寒極則亡陽,而萬物寂滅矣。此水火之氣,果可呼吸相離乎?其在人身,是即元陰元陽,所謂先天之元氣也。欲得先天,當思根柢。命門為受生之竅,為水火之家,此即先天之北闕也。舍此他求,如涉海問津矣。學人宜識之。凡人之陰陽,但知以氣血、臟腑、寒熱為言,此特後天有形之陰陽耳。至若先天無形之陰陽,則陽曰元陽,陰曰元陰。元陽者,即無形之火,以生以化,神機是也。性命系之,故亦曰元氣。元陰者,即無形之水,以長以立,天癸是也。強弱系之,故亦曰元精。元精元氣者,即化生精氣之元神也。生氣通天,惟賴乎此。經曰∶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即為之謂。今之人,多以後天勞欲戕及先天,今之醫,只知有形邪氣,不知無形元氣。夫有形者,跡也,盛衰昭著,體認無難;無形者,神也,變幻倏忽,挽回非易。故經曰∶粗守形,上守神。嗟呼!又安得有通神明而見無形者,與之共談斯道哉。天地陰陽之道,本貴和平,則氣令調而萬物生,此造化生成之理也。然陽為生之本,陰實死之基。故道家曰∶分陰未盡則不仙,分陽未盡則不死。華元化曰∶得其陽者生,得其陰者死。故凡欲保生重命者,尤當愛惜陽氣,此即以生以化之元神,不可忽也。曩自劉河間出,以暑火立論,專用寒涼,伐此陽氣,其害已甚。賴東垣先生論脾胃之火必須溫養,然尚未能盡斥一偏之謬,而丹溪復出,又立陰虛火動之論,制補陰、大補等丸,俱以黃柏、知母為君,寒涼之弊又復盛行。夫先受其害者,既去而不返。後習而用者,猶迷而不悟。嗟乎!法高一尺,魔高一丈,若二子者,謂非軒歧之魔乎?余深悼之,故直削於此,實冀夫盡洗積陋,以蘇生命之厄,誠不得不然也。觀者其諒之、察之,勿以誹謗先輩為責也。幸甚!

經曰∶陽虛則外寒,陰虛則內熱,陽盛則外熱,陰盛則內寒。經曰∶陽氣有餘,為身熱無汗。此言表邪之實也。又曰∶陰氣有餘,為多汗身寒。此言陽氣之虛也。仲景曰∶發熱惡寒發於陽,無熱惡寒發於陰。又曰∶極寒反汗出,身必冷如冰。此與經旨義相上下。經曰∶陰盛則陽病,陽盛則陰病。陽勝則熱,陰盛則寒。陰根於陽,陽根於陰。凡病有不可正治者,當從陽以引陰,從陰以引陽,各求其屬而衰之。如求汗於血,生氣於精,從陽引陰也。又如引火歸源,納氣歸腎,從陰引陽也。此即水中取火,火中取水之義。陰之病也,來亦緩而去亦緩;陽之病也,來亦速而去亦速。陽生於熱,熱則舒緩;陰生於寒,寒則拳急。寒邪中於下,熱邪中於上,飲食之邪中於中。考之《中藏經》曰∶陽病則旦靜,陰病則夜寧;陽虛則暮亂,陰虛則朝爭。蓋陽虛喜陽助,所以朝輕而暮重;陰虛喜陰助,所以朝重而暮輕。此言陰陽之虛也。若實邪之候,則與此相反。凡陽邪盛者,必朝重暮輕;陰邪盛者,必朝輕暮重。此陽逢陽王,陰得陰強也。其有或晝或夜,時作時止,不時而動者,以正氣不能主持,則陰陽盛負,交相錯亂,當以培養正氣為主,則陰陽將自和矣。但或水或火,宜因虛實以求之。」

「原天地陰陽之化生,實生民性命之根本,善把握補救之妙用,誠吾道代天之大權,使我於此而見理不真,則加冰用湯,反成戕賊,害有不可勝言者。予自初年,嘗讀朱丹溪陽有餘陰不足論,未嘗不服其高見,自吾漸立以來,則疑信相半矣。又自不惑以來,則始知其大謬矣。」

「人之生也,譬諸草木。草木之初,其生苗也,繼而生枝葉,再而生花實,及其衰也,花實落而枝葉存,以漸而凋也。此草木之盛衰有時,故曰生長化收藏,而候有不同也。人之生也,亦猶是耳,初而生嬰孩,繼而生精血,再而生子女,及其衰也,精血去而形猶存,以漸而終也。此人生之盛衰亦有其時,故曰生長壯老已,而年有不同也。然則自幼至老,凡在生者,無非生氣為之主,而一生之生氣,何莫非陽氣為之主,而但有國中之異耳。若以人之精至為陰至,豈花果之成,亦草木之陰至耶?而枝葉未凋,即草木之陽在耶?且陽氣在人,即人人百歲,亦不過得分內之天年,而今見百人之中,凡盡天年而終者果得其幾?此其夭而不及者,皆非生氣之不及耶,而何以見陽之有餘也?陽強則壽,陽衰則夭,又何以見陽之有餘也?難得而易失者,惟此陽氣,既失而難復者,亦惟此陽氣,又何以見陽之有餘也?

觀天年篇曰∶「人生百歲,五臟皆虛,神氣皆去,形骸獨居而終矣。夫形,陰也;神氣,陽也,神氣去而形猶存,此正陽常不足之結局也。而可謂陽常有餘乎?至若精氣之陰陽,有可分言者,有不可分言者。可分者,如前雲清濁對待之謂也;不可分者,如修鍊家以精氣神為三寶。蓋先天之氣,由神以化氣化精。後天之氣,由精以化氣化神。是三者之化生,互以為根,本同一氣,此所以為不可分也。故有善治精者,能使精中生氣,善治氣者,能使氣中生精。此自有可分不可分之妙用也。再若寒熱之陰陽,則不可不分。蓋寒性如冰,熱性如炭,冰炭不謀,奚堪妄用?予故曰∶精氣之陰陽有不可離,寒熱之陰陽有不可混,此醫家最切之法言也。且精血之陰陽,言稟賦之元氣也;寒熱之陰陽,言病治之藥餌也。今欲以不足之元陽,認作有餘而雲火,則相習以苦寒之劣物,用為補劑以滋陰,嗟嗟!牛山有限之生氣,果能堪此無窮之陰剝否?啞子吃黃連,無容伸訴者,四百年於茲矣。」「夫以有望之丹溪言且若此,而矧其它乎。古人云∶非聖之書不可讀,此其尤甚者也。然天地陰陽之道,本自和平,一有不平,則災害至矣。而余謂陽常不足,豈亦非一偏之見乎?蓋以丹溪補陰之說謬,故不得不為此反言,以救萬世之生氣。夫人之所重者,惟此有生,而何以能生,惟此陽氣,無陽則無生矣。然則欲有生者,可不以此陽氣為寶,即日慮其虧,亦非過也。而余謂陽常不足者,蓋亦惜春之杞人耳。苟誠見下,仍望明賢再駁。」

《醫學真傳》:「經雲∶陰陽者,有名而無形。數之可十,推之可百;數之可千,推之可萬;萬之大,不可勝數。試以大體言之,則陽常有餘,而陰常不足。在天地,則天為陽,地為陰,而天則包乎地之外;在人身,則氣為陽,血為陰,而氣實統乎血之先。一歲三百六十日,天日光明,則三百日而有餘。夫光明者陽也,雨濕者陰也,陽有餘而陰不足,此其征也。人與天地相參,與日月相應,亦當陽氣有餘。蓋陽主氣而陰主血,如人陰血暴脫,陽氣猶存,不致殞命;如陽氣一脫,陰血雖充,難延旦夕。苟能於陰陽之中,而知陽重於陰,則遇病施治,自有生機,涼瀉殺人,吾知免夫!」

《運氣要訣》:「太者,極其至大之謂也;虛者,空虛無物之謂也。蓋極大極虛,無聲無臭之中,具有極大極至之理氣焉。理氣未分,而混沌者,太虛也。太虛曰無極者,是主太虛流行之氣中主宰之理而言也。太虛曰太極者,是主太虛主宰之理中流行之氣而言也。故周子曰∶無極而太極者,亦是以極無而推極有也。蓋極無中無是而非理,極有中無是而非氣。不以極無之理而推極有之氣,何以知有是氣也。不以極有之氣,而推極無之理,何以知有是理也。是則可知理氣以其分殊而言之二也,以其渾合而言之一也。有是理則有是氣,有是氣則有是理,名雖有二,其實則一,本無有無、一二、先後之可言也。乘氣動靜生陰陽者,謂太極乘氣機之動而生陽,乘氣機之靜而生陰,即周子曰∶太極動而生陽,靜而生陰之謂也。然不曰無極動而生陽,靜而生陰,而曰太極動而生陽,靜而生陰者,蓋以無極專主乎理,言理無動靜故也,太極兼主乎氣,言氣有動靜故也。陰陽之分為天地者,謂陰陽流行,相生不已,積陽之清者為天,積陰之濁者為地。故周子曰∶分明分陽,兩儀立焉也。未有天地氣生形者,謂未有天地,惟太虛中之一氣化生天地之形也。已有天地形寓氣者,謂已有天地,而太虛之氣即已寓於天地之形也。是以天得之以資萬物之始,地得之以資萬物之生也。從形究氣曰陰陽者,陰陽即理中流行之氣也。即氣觀理曰太極者,太極即氣中主宰之理也。故周子曰∶陰陽一太極者,是指氣之極者而言也,太極本無極者是指理之極者而言也。」

「太極無動靜,動靜者氣機也,是以太極專主乎理言也。朱子曰∶太極之有動靜,是天命之流行也,是以太極兼主乎氣言也。又曰∶太虛者、本然之妙也。動靜者、所乘之機也。本然之妙即太極,指其本然主宰,是動是靜之妙之理也。所乘之機即動靜,指其天命流行,乘動乘靜之機之氣也。當根據朱子為是。」

《養生導引秘籍》:「《九天秘錄》曰∶一陰一陽謂之道,陰陽不測之謂神。物中神而大者,天得一陽以守幹道,地得一陰以守坤道。物中神而明者,日得一陽魂以道應,月得一陰魂以道致。故夏至一陰自天來,若無真陽,萬物死也,不能焦枯。冬至一陽自地升,若無真陰,萬物生也,不能滋潤也。日有真陽,陽燧感而火出;月無真陰,故方諸取而水絕。此天地日月至大至明,真陰真陽,豈人之不若是乎?

《西山記》曰∶腎,水也。水中生氣,名曰真火。氣中暗藏真一之水,是陰中有陽,陽中有陰也。心,火也。火中生液,名曰真水。液中暗藏正陽之氣,是陽中有陰,陰中有陽也。三華者,三陽。腎氣乃陰中之陽,丹中真氣,則真陽中之陽也,心液之氣,乃陽中之陽。不說三陰也,所貴陰盡陽純矣。

《玉皇聖胎訣》言∶人常降心火於下田,外境不入,泯絕狂慮;一氣不散,委於氣海。腎氣不能上升,其息漸少,縱出之悠悠,然減省也。故後聖有自然胎息矣,及達摩胎息至理,言人之氣升,自有走失,莫若內視諸世界,遊玩自己天宮超清虛妙境。其法貴乎無漏,一念不生,一意不動。無漏,則善果成;不動,而真聖見。而面壁九年,氣無毫髮走失,陰靈自外而身有身。東人不悟,乃擲缽西歸。故聖人曰∶真胎息也!及扁鵲解《靈樞》,以冬至之後,真鉛積之一分,狀如戲蕊而鎮丹田。令人鼻引清氣,閉口不出,以定息二十四數,為火一兩。四十五日,火進一十六兩而煉就陽胎。又以夏至之後,汞積之三分,狀如抱卵而鎮絳唇。亦以鼻引清氣,閉口不出,以定息二十四數,為火一兩。四十五日,火進一十六兩而煉陰息。以陰息投陽胎而生真氣,真氣生元神,神形合為一,與天地齊年。離而為二,身外有身,而為羽客仙子,不在塵世,以返三島十洲者也。及葛洪注《胎息論》,曰∶凡胎息之要,如在母腹中。母呼即呼,母吸即吸。今人不達妙理,縱能閉之少時,隨口出之,喘息不已,非止不能留所閉之息,而又元氣損虛,返為外來陽氣所奪。若氣未急之前,外身自可停步少時,勿使大急。未氣急之際,先鼻引清氣一口,續後便以新取之氣,換出舊閉急者之餘氣也。故得奪住其氣,積而形神清爽,可以除療百病。曲留強住,亦非自然,所以為下等胎息。真仙上聖而有三品之論也。鼻引口吐,可以去浮寒,逐客熱,沖結滯,行經絡。若定息,氣血不交,陰陽自媾。若定萬息,氣住神藏,大乘之功,不可言也。補氣之道,此為上矣。或咽氣救饑渴,行氣以壯肌膚,收氣補下田,養氣以返童顏,運氣以益血脈,雖見小功,終不及胎息之補氣得力,功速且久也。」

「魂者,陽真精也。魄者,陰真精也。二精處乎泥丸宮,以蒂二氣。不相離潰而神明居之,生方著也。老子曰∶萬物負陰抱陽,以成其道。」

「魂者,陽真精也,故陽精是神之金。聖人為之法體,遞相系屬,以通真也。韓子云∶非至精不能變至神。抱朴子云∶老君者,天之魂,感日精而孕,化成兆身,故顯至陽之精也。」

《素問經注節解》:「天地之道,陰陽而已,人則戴天履地,抱陰負陽,其象與天地相應,故以命篇。唯陰陽反戾,則疾病生焉。非獨人也,天有薄蝕之變,地有川穀之移,天地之氣,變易非常,人或感之,亦令氣血潰亂,致生異證。然則人之逆陰陽而疾病者,抑又有內外之殊焉。」

「由是言之,大矣哉陰陽之道也,言綱紀則小大無所不包,言父母則生成是所攸賴,言本始則盛衰之所共由,易曰範圍天地之化而不過,曲成萬物而不遺,神明不測,豈非人之大本乎。人既本於陰陽,則凡人之逆陰陽而致病,與夫醫之治病,分別陰陽,調其逆從,大經大法,舉可例言矣。蓋人之生,戴天履地,抱陰負陽。日陽而動,夜陰而靜。春夏宜養其陽,秋冬宜養其陰。陰者血也,陰藏精;陽者氣也,陽衛外。衛之不固則邪入,六淫之傷人,咎固不在六淫也;藏之不密則氣散,五火之上浮,咎亦不在五火也。知人之所以病,則知所以治病矣。病本於陽治其陽,病本於陰治其陰,治之常也;病似乎陰而實本於陽,則宜舍陰而治陽,病似乎陽而實本於陰,則當緩陽而治陰,治之變也。病之情狀誠不可勝算,而要之必有其本存於其中焉。治病而不求其本,病其可得而治乎。」

「陰盛之極,格陽於外,虛火浮動,躁擾如狂,陰證似陽之類,非真熱也,寒之極也;陽盛於內,火閉不通,四肢厥冷,甚或戰慄,陽證似陰之類,非真寒也,熱之極也。所以者何?物極則變,病似乎異而理則不易,此從治之法所由起也。」

「合而不離,則陰陽之氣閉;離而不合,則陰陽之理乖。有離有合,千變萬化,其至道之宗乎。數以見在言,推以充廣言。」

《內經博議》:「天地陰陽一氣而已,自太虛而有太乙之生氣,由是動靜焉而陰陽分,陰陽分而五行具,是五行之生者,不離陰陽之一氣也。而經曰其氣三,且曰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是三氣者,天地人之本始也。試明之,太極無形,靜則為陰,動則為陽,易曰一陰一陽之謂道。此一陰一陽者,非各一之一,乃道之妙用,而合一之一也。唯其合一,乃能各一,則是其本一而已,有三氣存乎其間矣。是故動與靜各一也,而所以能動靜者又一也,由此觀之,太乙之所施生,造化之所鼓鑄,必得三而成物,氣不得三,則無以布行於五,而五非得三,又不能各合夫一也。三者一之用也。五者三之成也。故三而成天。立天之道,曰陰與陽,天總陰陽,而又積陽以自剛也。三而成地,立地之道,曰柔與剛,地具剛柔,而又積陰以自奠也。三而成人,立人之道,曰仁與義,然理以宰氣,而氣以載理,故人之成也,本乎氣交,稟天之陽動為氣,本地之陰靜為精,而有神存乎其間,以立性命之基。是精氣神三者,合而不離也,此所謂三而成人也。且太極用此三氣以生五行,而五行之生,又莫不各用夫三氣。試就人之五臟言之,心為太陽,而主血脈,是合陰陽而自為陽也。腎為太陰,而涵命門真火,是合水火而本為陰也。肺主治節,而水出高源,是合金木水以行氣也。肝為血海,而生一陽以升太沖,是合水木火而總於厥陰也。脾上承火,而下涵水,以奠乎中,火以腐熟,水以滋灌,而土以歸藏,是合水火土而養四臟也。是知陰陽之功,相待為用,陰陽之根,互藏其宅,而五行之變化,皆非一氣偏至之所成,蓋一有偏至,而合三則無偏,至一無鼓動,而合三則能鼓動。人徒知為三,而不知合三,而後致夫一也。徒知生於一,而不知用三,而後全夫生也。自軒岐指出三氣,而造化之妙用始彰,故三五與一,太上之玄閫,養生之奧關也。」(閫,音捆。1.門檻,門限:「送迎不越~」。2.特指城郭的門檻:「~以內者寡人制之,~以外者將軍制之」。~外。)

《靈素節注類編》:「朱子曰∶天以陰陽五行化生萬物,氣以成形,而理亦賦焉。以其在天名理,賦物名性,同出異名,無非一靈而已。一靈乘氣化以成形質,凡有血氣者,皆有知覺也。惟人為萬物之靈,稟陰陽五行之全氣,故配天地為三才,而羲聖畫卦有奇耦,表天地人之象也。天為陽,陽中有陰;地為陰,陰中有陽;人亦如之,故卦象必有六爻也。所以陽中有陰,陰中有陽者,陰陽互根於太極也。太極動而生陽,靜而生陰,則太極為陰陽之根也。是故陰陽貴平,偏勝則偏害,偏甚則偏絕,其根脫而太極毀矣。

太極者,陰陽環抱,渾元一氣,人之命蒂也。主宰太極者,知覺神明,為天人合一之理,名曰性,故言天命之謂性也。一靈孕乎太極則生,陰陽氣竭而太極毀則死。由是言之,所以生者,得氣化之和也;所以病者,因氣化之乖也;所以死者,由陰陽氣絕也。故聖人詳究天地陰陽五行生化之理,即以斡旋人身陰陽氣血生化之源,以救其病,而保其生。嗚呼!此聖人以天地之心為心,故能操造化之柄,而補天地之缺失,以垂教後世,使民無夭札之苦,其流澤何可窮盡哉。然理之微妙,通乎造化;事之重大,關乎性命。非有聰明特達之資不能悟其理,非有沉潛力學之功不能精其術,非有仁慈惻隱之心不能善其用,非有不忮不求之量不能行其道,然則醫豈易言哉!若無實學而幸竊虛名者,是造孽也,非行道也。」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帝曰∶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其本。故積陽為天,積陰為地,陰靜陽躁,陽生陰長,陽殺陰藏。陽化氣,陰成形。寒極生熱,熱極生寒,寒氣生濁,熱氣生清。清氣在下,則生飧泄;濁氣在上,則生脹,此陰陽反作,病之逆從也。此明天人合一之道也。

陰陽者,天地之氣,天地者,陰陽之形,而大道存乎其中也。萬物稟陰陽之氣以成形,氣盡則形消,故陰陽為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而神為形之主,藉陰陽之氣以存,形消氣盡則神去,故陰陽為神明之府,府猶居宅也,陰陽既為生命之本,則治病必求其本,首當調護陰陽也。將欲調之,必先明其生化之理。故如積陽為天,積陰為地,陰靜陽躁,陽生陰長,陽殺陰藏,陽化氣,陰成形,此皆生化自然之理也。若寒極生熱,熱極生寒,即坤變復,干變,是陰陽進退消長之道也。寒氣為陰,陰性凝滯,故生濁,如積陰成地也;熱氣為陽,陽性流動,故生清,如積陽為天也。故人身之氣,清升濁降,自然之性也,反之則病。故如清氣在下而不升,則下焦疏利而病飧泄,以陽性流動也;濁氣在上而不降,則上焦壅塞而病脹,以陰性凝滯也。如此,則陰陽反其作用而病矣。反則逆,順則從,故必察其逆從而調之,是謂治病必求其本也。」

《醫經原旨》:「道者,陰陽之理也。陰陽者,一分為二也。太極,動而生陽,靜而生陰,天生於動,地生於靜,故陰陽為天地之道。」

「生殺之道,陰陽而已,陽來則物生,陽去則物死。然陽亦能殺,陰亦能長,故生於陽者陰能殺之,生於陰者陽能殺之。萬物死生皆由乎此,故謂之「本始」。本,根本也。始,終始也。」

「太極動而生陽,靜而生陰。陰陽二氣,各有其精。所謂精者,天以一生水,地以六成之,而為五行之最先。故萬物初生,其來皆水,如果核未實皆水也,卵胎未成猶水也,即凡人之有生,以及昆蟲草木,無不皆然。男女媾精,萬物化生,此之謂也。」

「陰陽不和則精氣俱病,氣病則不攝,精病則不守,精氣不相統攝,故液溢於下而流泄於陰竅;精髓皆減,輸泄過度則真陰日虛,故為腰痛脛酸等病,此勞瘵之所由作也。」

《醫原》:「陽,天道也;陰,地道也。非天之陽,地亦不凝,而萬物不生;非地之陰,天亦無根據,而萬物不成。天主動,無一息之靜,使稍不動,則失其健運之機,而萬物屯矣;地主靜,無一息之動,使稍不靜,則失其貞凝之義,而萬物否矣。人身之陽,法天者也,一失其流行之機,則百病起;人身之陰,法地者也,一失其安養之義,則百害生。陰陽二氣,固不可稍偏而或失也。夫所謂陽者,乃人身之真陽。真陽,陰中之陽,非燥烈無濟之亢陽。亢陽無陰則為火,如天之久旱酷暑,不得不藉甘霖以消其亢厲,故丹溪發補陰之論,補陰正所以濟陽也。王太僕謂壯水之主,以制陽光者,此也。所謂陰者,乃人身之真陰。真陰,陽中之陰,非堅凝寒結之濁陰。濁陰無陽則為水,如天之重陰凜冽,不得不藉皓日以致其睛和,故先哲發扶陽之論,扶陽正所以濟陰也。王太僕謂益火之原,以消陰翳者,此也。

夫干為陽,坤為陰,乾坤化為坎離,是天地為陰陽之體,水火為陰陽之用。用傷則體害。水火有過不及之弊,在天地則不能無旱澇之災,在人則不能無燥濕之患,其理一也陰,人之形也;陽,人之氣也。大凡形質之失宜,莫不由氣行之失序。故地之萬物不生,又皆由天之旱澇失節。人身一分陽氣不到之處,則此處便有病;然陰陽互根,凡陽所到之處,皆陰所到之處,若陽到而陰不到,則此處亦有病。

陰陽又當審其虛實。外感實證,先病陽;內傷虛證,先病陰。病陽者,肺主之;病陰者,脾、胃、腎主之。外感上焦陽氣鬱閉,治以開豁,通天氣也;中焦陽氣燥結,治以苦辛攻下、苦辛開化,平地氣也。治實火,要使邪有出路,若純用苦寒,逼邪深入,而無出路,非中焦陽氣下陷,不能上升於肺,治以升補,使地氣上騰乎天也;下焦陽氣外越,不能下歸於腎,治以溫納,使天氣下降於地也。蓋先天真一之氣,自下而上,與後天胃氣,相接而生,而為人身之至寶。若人真陰受傷,致精不能化氣,氣即不能歸精,於是腎中龍火內爍,而見骨蒸等證;龍火外越,而見發熱、顴紅、面赤等證。一火興而五火熾,將見肝之風火雷火,心之離火,胃之燥火,又必相因而起,而見有餘之象。非有餘也,實下元不足所致耳!經曰∶少火生氣,壯火食氣。火在丹田以下為少火,即真火;火離丹田而上為壯火,即虛火。虛火,水中之火,不得再以水滅之固也。奈何世執丹溪法,而用知母、黃柏之苦寒以撲滅之,勢必愈治癒劇,如雨愈大龍愈騰,欲其潛藏也得乎?不獨苦寒不可用也,即甘涼亦當慎投。」

「《易》曰∶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相錯,萬物生焉。太極,陰含陽也;儀象,陽分陰也。陽不能自立,必得陰而後立,故陽以陰為基,而陰為陽之母;陰不能自見,必待陽而後見,故陰以陽為統,而陽為陰之父。根陰根陽,天人一理也。以定位言,則陽在上,陰在下,而對待之體立;以氣化言,則陰上升,陽下降,而流行之用宏。請以卦論∶干為天,干之左為坎水,右為兌水,是水行天上也,而非水也,乃水之陰氣上升於天也;若陰升於天,而氣化之不及,則陰霾四起,而天象變矣。坤為地,坤之左為震之雷火、巽之風火、離之正火,是火出地下也,而非火也,乃火之陽氣下降於地也;若陽降於地,而氣運之不周,則赤鹵不毛,而地象變矣。然論卦象猶虛也,請實征諸時。試觀一歲之間,夏至以後,酷暑炎蒸,若非陰氣潛生,大雨時行,則大地皆成灰燼矣。陰氣上升,其明證也。且陰氣上升於天,得天之布,而陰氣乃彌綸於無際。冬至以後,陰凝寒冱,若非陽氣潛藏,水泉流動,則世人皆成僵凍矣。陽氣下降,其明證也。且陽氣下降於地,得地之醞釀,而陽氣乃發育於無窮。獨是陰氣上升,而非自升,必得陽氣乃升。地之陽,即天下降之陽,以陽助陰升,故不曰陽升,而曰陰升。陽氣下降,而非虛降,必含陰氣以降。天之陰,即地上升之陰,以陰隨陽化,故不曰陰降,而曰陽降。若是陰陽互根,本是一氣,特因升降而為二耳!

以人言之。人之陰升,脾胃水谷精微之氣,上升於肺,如經所謂飲入於胃,游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輸於肺,是即水行天上也。氣中有水,故曰陰升,然水不離乎氣也。若非氣水蒸騰,而為邪水上泛,則水溢高源,而肺脹、喘嗽諸證生矣。然氣水既生於胃,必胃中水谷充滿,而後陰氣乃旺,經故曰∶精氣生於谷氣。若胃氣自病,則生化之源絕,安望得腎之含納,而陽氣乃收藏不越。人之陽降,肺之陽氣下降於腎,如天之陽氣潛藏於地,是即火出地下也。水由氣化,故曰陽降,然氣不離乎水也。若非氣水涵濡,而為燥陽下降,則金枯水竭,而勞咳、骨蒸諸證生矣。然則陽氣不可虛降,必含陰氣以降。肺之真陰,即脾、胃、腎上升之陰。惟脾、胃、腎之陰上升於肺,得肺之敷布,而陰氣乃充周一身。經故曰∶腎上連肺。又曰∶無陽則陰無以生,無陰則陽無以化。

然而陰陽升降,不可得而見也,請借證釜甑。釜中之水谷,水也;釜底之火,火也。釜上之氣,即為陽氣;氣中之水,即為陰氣。然必釜中水谷充滿,又得釜底之火以熏蒸之,釜上之蓋以統束之,而後氣中之水,煦育,上蒸下布。氣中有水,即是陰升;水由氣化,即為陽降。若釜中水谷不充,則無米之炊,將見釜底之火,僅存虛陽,釜上之蓋,亦為虛器。又或釜中雖有水谷,而釜底無火,不獨精氣不能蒸運,即渣滓亦難銷熔;釜上無蓋,不獨統攝無權,亦且漫溢不治。然則陰陽二氣,非相需而不可須臾離者哉?然就二氣而權衡之,陰承陽,陽統陰,陽氣一分不到即病,陽氣一分不盡不死,人自當以陽氣為重。然陽氣固重,陰氣亦重,何也?人事與病,多致陰傷者也,經雲∶靜則神藏,動則消亡。日用操勞,皆動機也,動則所生之少,不敵所耗之多;病亦動機也,動則六氣皆從火化,化火則必傷陰,則又當以陰氣為重。譬如行舟,行者氣也,行之者水也,水足氣始旺也。再譬諸燈∶燈火,火也;油,水也,油足火始明也。氣為血帥,血又為氣航。此陽統陰而基於陰之理也。若無陰,則陽氣亦無根據而亡矣。(陰液脫者死,大肉脫者亦死。)故陰陽二字,不讀曰陽陰,而讀曰陰陽,其亦可以恍然悟矣!」

「《易》曰∶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相錯,萬物生焉。太極,陰含陽也;儀象,陽分陰也。陽不能自立,必得陰而後立,故陽以陰為基,而陰為陽之母;陰不能自見,必待陽而後見,故陰以陽為統,而陽為陰之父。根陰根陽,天人一理也。以定位言,則陽在上,陰在下,而對待之體立;以氣化言,則陰上升,陽下降,而流行之用宏。請以卦論∶干為天,干之左為坎水,右為兌水,是水行天上也,而非水也,乃水之陰氣上升於天也;若陰升於天,而氣化之不及,則陰霾四起,而天象變矣。坤為地,坤之左為震之雷火、巽之風火、離之正火,是火出地下也,而非火也,乃火之陽氣下降於地也;若陽降於地,而氣運之不周,則赤鹵不毛,而地象變矣。然論卦象猶虛也,請實征諸時。試觀一歲之間,夏至以後,酷暑炎蒸,若非陰氣潛生,大雨時行,則大地皆成灰燼矣。陰氣上升,其明證也。

且陰氣上升於天,得天之布,而陰氣乃彌綸於無際。冬至以後,陰凝寒冱,若非陽氣潛藏,水泉流動,則世人皆成僵凍矣。陽氣下降,其明證也。且陽氣下降於地,得地之醞釀,而陽氣乃發育於無窮。獨是陰氣上升,而非自升,必得陽氣乃升。地之陽,即天下降之陽,以陽助陰升,故不曰陽升,而曰陰升。陽氣下降,而非虛降,必含陰氣以降。天之陰,即地上升之陰,以陰隨陽化,故不曰陰降,而曰陽降。若是陰陽互根,本是一氣,特因升降而為二耳!以人言之。人之陰升,脾胃水谷精微之氣,上升於肺,如經所謂飲入於胃,游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輸於肺,是即水行天上也。氣中有水,故曰陰升,然水不離乎氣也。若非氣水蒸騰,而為邪水上泛,則水溢高源,而肺脹、喘嗽諸證生矣。然氣水既生於胃,必胃中水谷充滿,而後陰氣乃旺,經故曰∶精氣生於谷氣。若胃氣自病,則生化之源絕,安望得腎之含納,而陽氣乃收藏不越。人之陽降,肺之陽氣下降於腎,如天之陽氣潛藏於地,是即火出地下也。

水由氣化,故曰陽降,然氣不離乎水也。若非氣水涵濡,而為燥陽下降,則金枯水竭,而勞咳、骨蒸諸證生矣。然則陽氣不可虛降,必含陰氣以降。肺之真陰,即脾、胃、腎上升之陰。惟脾、胃、腎之陰上升於肺,得肺之敷布,而陰氣乃充周一身。經故曰∶腎上連肺。又曰∶無陽則陰無以生,無陰則陽無以化。然而陰陽升降,不可得而見也,請借證釜甑。釜中之水谷,水也;釜底之火,火也。釜上之氣,即為陽氣;氣中之水,即為陰氣。然必釜中水谷充滿,又得釜底之火以熏蒸之,釜上之蓋以統束之,而後氣中之水,煦育,上蒸下布。氣中有水,即是陰升;水由氣化,即為陽降。若釜中水谷不充,則無米之炊,將見釜底之火,僅存虛陽,釜上之蓋,亦為虛器。又或釜中雖有水谷,而釜底無火,不獨精氣不能蒸運,即渣滓亦難銷熔;釜上無蓋,不獨統攝無權,亦且漫溢不治。然則陰陽二氣,非相需而不可須臾離者哉?然就二氣而權衡之,陰承陽,陽統陰,陽氣一分不到即病,陽氣一分不盡不死,人自當以陽氣為重。然陽氣固重,陰氣亦重,何也?人事與病,多致陰傷者也,經雲∶靜則神藏,動則消亡。日用操勞,皆動機也,動則所生之少,不敵所耗之多;病亦動機也,動則六氣皆從火化,化火則必傷陰,則又當以陰氣為重。譬如行舟,行者氣也,行之者水也,水足氣始旺也。再譬諸燈∶燈火,火也;油,水也,油足火始明也。氣為血帥,血又為氣航。此陽統陰而基於陰之理也。若無陰,則陽氣亦無根據而亡矣。(陰液脫者死,大肉脫者亦死。)故陰陽二字,不讀曰陽陰,而讀曰陰陽,其亦可以恍然悟矣!」

「陽,天道也;陰,地道也。非天之陽,地亦不凝,而萬物不生;非地之陰,天亦無根據,而萬物不成。天主動,無一息之靜,使稍不動,則失其健運之機,而萬物屯矣;地主靜,無一息之動,使稍不靜,則失其貞凝之義,而萬物否矣。人身之陽,法天者也,一失其流行之機,則百病起;人身之陰,法地者也,一失其安養之義,則百害生。陰陽二氣,固不可稍偏而或失也。夫所謂陽者,乃人身之真陽。真陽,陰中之陽,非燥烈無濟之亢陽。亢陽無陰則為火,如天之久旱酷暑,不得不藉甘霖以消其亢厲,故丹溪發補陰之論,補陰正所以濟陽也。王太僕謂壯水之主,以制陽光者,此也。所謂陰者,乃人身之真陰。真陰,陽中之陰,非堅凝寒結之濁陰。濁陰無陽則為水,如天之重陰凜冽,不得不藉皓日以致其睛和,故先哲發扶陽之論,扶陽正所以濟陰也。王太僕謂益火之原,以消陰翳者,此也。」

「天地與人,不外陰陽二氣。天之陰陽失,相燮理之;人之陰陽失,醫燮理之。良相、良醫,總在調劑陰陽,使之兩得其平焉已矣。」

推薦閱讀:

人為什麼會中風?中風前有無徵兆?什麼樣的人更易得中風?中風普遍發生的人群年齡段?
什麼人易患腦卒中
2017年國際卒中大會回眸:會議亮點盡收囊中
高血壓的危害與治療不容忽視---病患家屬的告白
腦梗中風偏癱的康復治療?

TAG:卒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