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劉邦當了皇帝以後,韓信彭越會成為收拾的對象?禍端在此
為什麼劉邦當了皇帝以後,韓信彭越會成為收拾的對象?禍端在此
文/晏建懷
漢王劉邦迎回父親太公和妻子呂雉之時,正是秦歷年底,新年將至了,可謂喜上加喜。劉邦命人在營中備下酒席,一來慶賀親人團聚,二來慶賀新年。劉邦先與太公、呂后在內帳宴飲,親人劫後餘生,自然感嘆連連,唏噓不已,酒飲得格外暢快。新年當然得有些禮數,劉邦先向太公祝釐,為他老人家祈福。隨後端坐外帳,接受文臣武將的跪拜祝賀,無非一些禮儀俗套,不過戰局對漢軍越來越有利,所以上下無慮,皆大歡喜。
熱鬧過後,劉邦開始兌現承諾,準備整軍西去,回到關中,與項羽平分天下。在著手安排西歸的當口,張良、陳平拜見漢王,一起進諫說:「大王就這樣西去,不打算繼續統一天下的大業了么?」
劉邦回答說:「我正是聽信了二位的良策,得與項羽議和,如今和議已成,當然西去。」
張良、陳平看出劉邦並未意會到自己的深意,解釋道:「我等請大王向項羽議和,主要目的是救回太公和呂后,現在人已救回,正好一無牽掛,二無障礙,好與項羽決一雌雄。而且,就形勢上來說,我方上下心齊,兵強馬壯,佔地大半,諸侯皆服,欲取天下,正是萬事俱備,只待一聲號令。而項羽連連敗北,心不齊、兵不足、糧不夠,黯然東去,可謂窮途末路,這正是天賜興漢滅楚的良機,此時不滅楚,何時能滅楚?」
劉邦一聽二人之語,瞬間恍然大悟,是啊,要興漢滅楚,哪裡還會再有當下這樣的好時機呢?雖說遵守和約是一種信義,但與吞天下、並諸侯、稱帝而治的偉業相比,信義又算得了什麼呢?因此,劉邦當機立斷,撕毀和約,準備攻楚。
然而,要攻楚滅項,以廣武之軍顯然不夠,廣武澗對峙這麼久,劉邦並未討到多少好果子吃就是例證。所以,要想滅楚,非得韓信大軍,還得加上彭越,三路夾擊,方能奏效。於是,劉邦與張良、陳平商議後,派出特別信使,去齊國約韓信、去梁地約彭越,希望他們發兵擊楚,三路人馬最後勝利會師。隨後,劉邦安置好太公、呂后入關,便率大軍向東追擊項羽。
漢軍追至固陵(今河南太康南),已與楚軍相距不遠了,劉邦因暫未得到韓信、彭越發兵消息,故命部眾安營紮寨,靜待韓、彭二位的佳音。然而,左等右等,就是沒有韓、彭是否派兵的消息。此時的項羽,知道劉邦剛剛訂立和約就反水,恨得牙痒痒,立刻率大軍向漢營殺來,劉邦派將士迎戰。項羽帶著怒火,憑著勇氣,騎著烏騅,挺著楚戟,率大軍風一樣地掃向漢軍,一番不要命的廝殺,竟殺死漢軍數千人,然後安然而退。好一陣暢快的發泄。
漢軍敗陣,劉邦鬱悶。他叫來張良,向張良表達了韓信、彭越召而不至的疑慮。張良是明眼人,他首先安撫了一下劉邦,說楚軍暫時小勝,算不了什麼,只待韓信、彭越一到,勝負自有分曉。如今韓、彭二人召而不至,主要是因為大王雖封韓信為齊王,任彭越為魏相,卻沒有給二人封地,所以沒有及時發兵。劉邦問怎麼辦呢?張良建議,將睢陽以北直至谷城,封給彭越,陳縣以東直至東海,封給韓信,二人感激不已,發兵是遲早的事。
劉邦按照張良的建議,將地封給韓信、彭越二人,命令一下,韓信、彭越隨即發兵而來。後來,劉邦當了皇帝以後,為什麼會誅殺韓信、彭越,禍端估計在此,有令不行,還討價還價嘛。
推薦閱讀:
※崇禎皇帝殉國後,明朝還有多少軍隊?數量讓人難以置信
※一段被掩飾拋棄的歷史《泰景亨策》13
※《清代皇帝傳略》之攝政王多爾袞(3)
※李隆基為什麼能當皇帝
※崇禎皇帝為何不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