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這些可憐的郵票啊,30年後,比一個饅頭價還低》[郵票互動網論壇]

轉貼《這些可憐的郵票啊,30年後,比一個饅頭價還低》

先不提集郵,不談收藏價值。只談物價。

當時的8分錢可以在食堂賣2個足斤足兩的大白饅頭。

30年後的今天,深圳的饅頭2.5元一個,可這些郵票2.5元一張估計不大好賣。

舉例:婦女發750萬;殘疾發1076萬;人口普查發1681萬發行量,當時消耗巨大。

這些可憐的郵票啊,緣何你被時代拋棄。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以下摘引自李先生震撼郵評:

你可憐它,誰可憐你啊?30年前,同樣是8分,為何不去買生肖呢?也是單枚票,忘了買猴,雞狗豬鼠也可以啊。發行量都比這些大,發行量不是決定因素,消耗也不是決定因素。收藏品,唯一的價值規律是,「認知度」。50多年前,同樣是2元,你買認知度最高的梅張,現在就是18萬。你買別的,都是自作聰明。不如留下當時的二版兩元,到現在也相當可觀了。

玩兒大眾收藏,最關鍵的不是找價值低估的東西,而是找高估的。越是高高在上的,知名度越大,越是被低估的,越容易被歲月遺忘。那些自作聰明的人們,經歷85、91、97還是沒明白,永遠手裡都留的是被低估的片子、打折型張、垃圾版票。

那些被套牢的人,不懂玩兒大眾收藏的必然律:那就是,你收藏的品種,必須是不需要註解的東西。信息爆炸的時代,誰有功夫聽你給人家講,這個是多大發行量,什麼題材,消耗了多少年,市存量多少多少啊?老師太多了,學生都不夠用了。大眾收藏品中的黑馬,從來都是心有靈犀一點通的。梅大師,世界知名,生肖華人盡知。再有就是文革,毛主席影響力,不僅限於亞太地區,環球60億人,只要上過學,都知道東方紅都知道有個毛澤東,再其次就是名著、名山、名畫、名人。這些有名之名,不是後人製造的,而是古今中外認可的。四大名著,不是有郵票之後定的吧?黃山、峨眉、五嶽不是集郵的人挖掘的吧?徐悲鴻、齊白石不是集郵總公司聘請的吧?鑒真大師也不是為了炒郵票的才東渡扶桑的吧?無為而得的才是最好的。

那些為了讓你們炒而發行的東西,可以牛逼一個夏天,但是牛頭開始朝東,轉3圈之後,牛逼朝哪兒?還是得朝地吧?

莫去可憐這些不入法眼的郵票吧,樓主有這樣的眼光,說明離大眾收藏的最高境界差的還很遠很遠!您這種眼光,歸根到底就是「找便宜」,不過現在很多人願意叫它「尋找理性回歸之路」。慢慢尋吧,用郭德綱的話:祝你成功!!!

莫生氣,有句老話叫:抬杠長知識。我只是想通過抬杠,從這一貼中長點知識而已。

除了金猴就沒的說了是么?你們這些97以後才參與郵市的後生啊,怎麼說你們好呢?金猴,你們知道怎麼漲起來的么?85年以前,在東華門,只須以票易票的時候:1980年2月,猴年生肖發行,一套1枚,面值8分。當時,本市郵費是4分。因故,除了發外埠信件和各工會組織集郵定年票的,猴票是郵局櫃檯里比較滯銷的品種之一。1981年,建國以來第二次提高郵資,本市郵費8分。猴票在東華門,可以交換8分面值的早期大套票里的某一枚,比如J8里的16-13或者16-16筋票,那時都是有猴票的求人家換。當時,只有集郵的集,這個概念,沒有賺錢的賺這個意識。集郵的人,最初級的是按年份湊齊全套,理論上這些都是業餘愛好者,也就是說這麼集郵的都是棒槌。專業集郵的,都是集專題,自己製作郵冊,參加郵展,寫集郵研究投稿到集郵報,如說能賺錢,有兩項:1、郵展獎金或獎品(後者居多),2、稿費(大概相當於一個月工資,30—40元)

猴票體現其價值,是在85年之後,允許用錢交易。集郵總公司第三次調價目標。人們都在猜測哪個郵票會調上去。都猜大套票,早期JT、文革、老紀特,調價幅度會高,所以,猴票等5套單枚生肖被忽略。結果,價目表出來後,所有生肖都從8分上調至1毛6分。當時人們第一次感受到什麼叫暴漲。於是民間炒作郵票第一波鑄成。後國家為打擊投機倒把,在當年7月,增加發行牛年生肖,從原計劃的1000萬套左右,增發到將近1億枚。同時加印猴票若干萬枚,也就是當今俗稱的粉猴。其實一版猴也不都是正紅,只是人們誤以為再版猴與原版有色差,人為的將紅、粉給劃分為原、再版的標誌了。此後經過86-89年的大蕭條,而且,幾乎不再允許用錢交易郵票,一經發現即拘留並罰沒所有票品和現金。在此期間,猴等生肖票由於單枚成套,體積小,便於攜帶並方便逃跑,漸漸成為黑市交易的主流品種。由於猴票有金粉,在流通中容易氧化,又是長達4-5年內集郵愛好者們的主要交易媒介,所以天然消耗大於後來的雞狗豬鼠等。之所以稱之為媒介,是在當時,人們以一方連猴的價值,換算其它大套票。比如一方猴可以換一套西遊記低值,五方猴可以換全套。而交易時,以元為單位比較方便,通常一方猴就是1元錢。此外還有一個約定俗成,版票比方聯便宜5-10%,小經營戶,一般是到大戶那裡批幾個方聯來零售,賺批零差價。而大戶通常不去月壇(集郵者此時以從東華門被趕到月壇內小旮旯里了)或者東、西區和總公司,為免風險,大戶一般在周日的早上在月壇門口擺攤,並以賣報紙為掩護,最多到8點,無論銷量如何都會自行離去。當時的大戶,通常是企業里工會主席之類,他們負責為企業員工訂年票,所以可利用職務之便。

言歸正傳,猴之所以體現其升值神話,還有另一個因素。因為生肖票是80張每版,正好可以撕成方聯的整數倍。非常便於交易,此前只有愛科學小票有這個方便,但它是大套票,作為批發者,考慮安全性,一般不願帶太多的大套版票出售,只能私下約定。因而,猴在特殊的歷史時期,以特殊的版型,特殊的印刷方式(在此前雕刻版郵票沒有加金粉的,因為技術上不允許,成本有太高),畸形的交易方式等等歷史的唯一,才逐漸成為了郵票市場的最暢銷品種之一。除猴之外,相對暢銷的就是小型張,而小型張中,最暢銷的莫過於梅蘭芳和愛科學。之所以暢銷,一方面是因為好看,另一方面與其面值和印刷方法有關。梅和愛,都是沒有金粉的大畫面影寫版小型張,背膠均勻,無油墨痕迹等優勢,使得人們對拼箱的理解容易統一。這些先天的優勢和歷史的唯一性,早就了它們的升值神話。1991年之後,可以說,不再可能有這樣的故事發生。因為國家在1992年第三次修憲之後,將投機倒把罪徹底取消,郵幣卡等有價票證可以自由買賣,並受國家保護。而且在此前的兩次郵潮,事實上都是郵總調整價目表引發的。此後,直到1997年,郵潮再也不與郵總調價發生任何關聯了。97大潮的促成,是香港回歸大題材大背景決定的,郵總作為受益方之一,頂多是推波助瀾,並沒有起決定性作用。97年的崩盤,也不是金箔張高開低走單方面造成的,決定性因素是改革開放的導師,鄧小平同志的逝世,以及激進派總理朱鎔基的繼任等政治因素。

在一塵,從一塵創辦以來,7-8年間,有太多的人,拿太多的東西,與金猴並列舉例,這些人論證的水平與純外行的媒體相似。其中最可笑的某過於,8分漲到1萬,12.5萬倍的升值,平均每年4000多倍。這真是數學老師死得早,體育老師教的好。你們掰著手指頭數數,從80年到今天,那一年猴票漲過10倍以上?平均每年4000倍,那就是說還有高於4000倍的年頭。知道怎麼算增長率的平均值么?開方,12.5萬倍,開31次方,平均每年不過25%。這與巴菲特的成就基本相似。其實就是基本上年年漲,除了97-99年沒怎麼下跌過而已。沒那麼神奇。

找跟金猴比升值率的東西,不如扛一個鋤頭,去十三陵,有膽你就挖吧。那裡面挖出一件什麼來,都比金猴值錢的多,只要你有膽賣出去。挖掘與金猴升值相似的東西?不如挖掘一下自己的腦細胞激活量,只要你能比愛因斯坦調用的腦細胞多0.0001%,你就能研究出比e=mc2還有價值的理論。那甭說比金猴了,你比集郵總公司都有錢。

最後,郭德綱的話:祝你成功!!!!!!

[此貼子已經被作者於2011/5/3 20:27:44編輯過]
推薦閱讀:

劉國斌著【弈林志】連載[秋雨夜論壇]
我的?妹妹,罵人的?請滾-貓撲貼貼論壇
馬勝利面授要點(轉自武賽網心意論壇) 中國武網--中國武術交流論壇 - powered by phpwind.net
跨越文化的障礙——文學的民族性與世界性論壇綜述
昭明太子年壽不永相關史料之探討 - 文學編年 - 國學論壇

TAG:郵票 | 饅頭 | 互動 | 論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