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世間的事,不動私心,才能做到不煩惱
《世間事,不動心,才能不煩惱》
一、不動心,不煩惱
原句:心之本體,原自不動。心之本體即是性,性即是理。性元不動,理元不動。集義是復其心之本體。
大意:心的本體,原本不動。心的本體即為性,性即理。性原本不動,理原本不動。集義就是恢復心的本體。
感悟:世間的事,紛至沓來,只有做到不動心,才能得到真正超然物外的洒脫。
在生活中,同樣多的事情,有人焦頭爛額,有人卻泰然處之,就是因為生活的智者懂得在忙碌的生活之外,存一顆閑靜淡泊的心,寄寓靈魂,即使因忙碌而身體勞累,仍然能夠洒脫自在。
二、悔悟是人生良方
原句:悔悟是去病之葯,然以改之為貴。若留滯於中,則又因葯發病。
大意:悔悟是去病的良藥,貴在改正。如果把悔恨留在心裡,那又是因葯而生病了。
感悟: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知錯能改,善莫大焉。這就是人生的常態,稀鬆平常得很。
所以第一要懂得悔悟,第二要懂得改正,第三要不把悔恨留在心裡。這就是完整的成長過程。
三、要活得輕快洒脫
原句:吾輩用功,只求日減,不求日增。減得一分人慾,便是復得一分天理,何等輕快脫灑,何等簡易!
大意:我們做事情,但求日減,不求日增。減去一分人慾,便又多得一分天理,如此,何等輕快洒脫,何等簡捷便易啊!
感悟:生活中,很多人往往自尋煩惱,自己給自己套上枷鎖。這是內心裝了太多的慾望、得失和放不下,自然處處受其牽累。
擺脫這些,就是王陽明所說「減」的功夫。減到最後呢?就是回歸自己的本心。本心是簡單的,也是輕快的,洒脫的。
四、慎思之,篤行之
原句: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大意: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的初始,行是知的結果。
感悟:所謂「三思而後行」,要思考在前、行動在後,必須經過多番仔細周密的考慮才能有所行動,如此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避免不必要的錯誤和麻煩。
思考與行動,對於一個正常人而言,是人生至關重要的一件事,小到處理家庭瑣事,大到掌握國家命運,輕率與認真的效果都將立竿見影。
所以要走向王陽明主張的知行合一,使知真能經得住三思的考驗,行真能成為一種功夫,那麼知行就自能成為智慧與功業的完美合一,就像王陽明那樣。
五、人最怕一個傲字
原句:謙者眾善之基,傲者從惡之魁。
大意:謙虛是一切善的基礎,傲慢是一切惡的源頭。
感悟:謙為什麼是眾善之基?因為一個能謙虛的人,他的心必定是寬容的,他的人必定是有涵養的,他的行為必定是有教養的。
那麼他的一舉手一投足、一言一語,必定都是合乎仁義禮儀的,自然都是善的。
而傲慢者恰恰相反,他的心必定狹窄陰鷙、封閉自恃,言行之間充滿私心私慾,從而擠壓和傷害到他人,不惡又會怎樣?一謙一傲,值得深思。
六、天理即是仁心
原句:所謂汝心,亦不專是那一團血肉。若是那一團血肉,如今已死的人,那一團血肉還在,緣何不能視、聽、言、動?所謂汝心,卻是那能視、聽、言、動的,這個便是性,便是天理。有這個性,才能生這性之生理,便謂之仁。
大意:所謂的心,並非專指那一團血肉。如果心專指那團血肉,現在有個人死去了,那團血肉仍在,但為什麼不能視、聽、言、動呢?
所謂真正的心,是那能使你視、聽、言、動的「性」,亦即天理。有了這個「性」,才有了這「性」的生生不息之理,也就是仁。
感悟:人之為人,須有情、動情、重情。《周易》中說:方以類聚,人以群分。你是什麼樣的人,便能感應到什麼樣的人,乃至什麼樣的處境和人生。
比如交朋友,你是有情人,才可能交到真情義的朋友。推而廣之,萬事莫不如此。莫作無情人,天佑有情人。做有情人,才能得有情人生。
七、不開是非之口
原句:以言語謗人,其謗淺。若自己不能身體實踐,而徒入耳出口,呶呶度日,是以身謗也,其謗深矣。
大意:用言論詆毀他人,這種詆毀是膚淺的。若自己不能身體力行,只是夸夸其談,虛度光陰,浪費時日,這是在誹謗自己,這樣就嚴重了。
感悟:禪宗六祖慧能大師說,「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這是因為,「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
你以為所有讓自己不舒服的事,都是由於別人和環境,其實都是源於自己的心太窄,容量太小,修身太淺,德性不深。
所以做人要把向外的眼睛收回來,盯在自己的心上。就算世界我們無能為力,我們的心也可以放開而坦然從容。
八、人人皆可為聖賢
原句:胸中各有個聖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
大意:人心中都有個聖人,人人皆可以為聖人,但由於不相信自己能夠達到聖人的境界,所以都為自身不當的行為、觀念所掩埋了。
感悟:這句話有三個層次的含義。第一層是說,人人心中都有個聖人,人人皆可以為聖人,為堯舜。
第二層是說,人要成為聖人,必須反求諸己,向本心裡致良知,尋求萬事萬物之理。
第三個層次是說,人心中的「聖人」為自身不當的行為、觀念所掩埋、所遮蔽,人若要成聖,則必須除掉這些遮蔽本心的行為和觀念。
九、只求力所能及
原句:凡謀其力之所不及而強其知之所不能者,皆不得為致良知。
大意:大凡謀求力所不及的事,勉強做智力不能完成的事,都不為致良知。
感悟:只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才能不自取志大才疏、好高騖遠的辱,並使自己遠離困頓疲累、痛苦掙扎的境地。這就是自知之明,即使做不了大事,可是心是大的,境界是大的。
十、少一些機心,少一些痛苦
原句:汝若於貨、色、名、利等心,一切皆如不做劫盜之心一般,都消滅了,光光只之本體,看有甚閑思慮?
大意:你如果對色、財、名、利等心,全都像不做盜賊的心一樣,都剷除了,完完全全只是心之本體,還何來閑思雜念?
感悟:每個人的世界都是他自己造成的。一個人心中充滿機心,就會因機心而衍生出困難、恐懼、懷疑、絕望、憂慮等情緒。如果一個人心中充滿了這些,境地怎會不悲愁、痛苦?
人生如白駒過隙,生命在擁有和失去之間很快就流逝了。心靈空間需要自己去經營,機心太多、太重,心靈哪還有空間去承載別的呢?
(來源:極文學)
推薦閱讀:
※KPL偷家套路盤點,偷水晶真的人人都可以做到嗎?
※夫妻相處之道 如何做到老公離不開你|老公|夫妻相處之道|老婆
※小人用這五招害人,你只需做到四點,就可確保相安無事
※魚漂沉浮不定,到底是提竿還是不提?如何做到快准狠!
※際交往中怎樣做到自我調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