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品茶論道(三)

茶道課首進小學校
  沏茶心中樂,品茶口中香」,三義里小學將茶藝課和音樂、英語、語文等學科結合,把茶藝課變成了綜合課程。   昨天,三義里小學一年級的學生們在第三節課時繫上小圍裙,開始調配茶飲料,並有家長旁聽。該小學在本市首次將茶道列入素質教育課程。 該校有專用教材,每周都要教授學生茶道課。記者從該校編排的教材上看到,課程分為茶歷史、茶分類、茶具的介紹、茶葉種植與製作、如何品茶、茶葉的採購,以及少數民族的茶道等內容。「我們一直想開設一門素質教育課。」該校張校長介紹,經過學校校本課程開發小組在假期的調研,最終把目標鎖定在馬連道茶葉一條街。「我校很多學生家長都是茶商,學習這門課程有利於孩子與家長的溝通,還可以培養孩子的實踐能力。」校長說。   昨天,孩子們的課桌上擺著茶壺、茶碗、各式茶葉、糖、鹽、果汁、酸梅品等物,以及一份記錄表。學生預先設定一種口味,依此調配自己的茶飲料,並在記錄表上記錄試驗次數與劑量。試驗結束後,學生們還要上台講述是否調配出最初設定的味道,成功與失敗的原因是什麼
中庸、和諧與茶道
  有人說,中國人性格象茶,總是清醒、理智的看待世界,不卑不亢,執著持久,強調人與人相助相依,在友好、和睦的氣氛中共同進步。這話頗有些道理。   表面看,中國儒、道、佛各家都有自己的茶道流派,其形式與價值取向不盡相同。佛教在茶宴中伴以青燈孤寂,要在明心見性;道家茗飲尋求空靈虛靜,避世超塵;儒家以茶勵志,溝通人際關係,積極入世。無論意境和價值取向不都是很不相同嗎?其實不然。這種表面的區別確實存在,但各家茶文化精神有一個很大的共同點,即:和諧、平靜,實際上是以儒家的中庸為提攜。   在社會生活中,中國人主張有秩序,相攜相依,多些友誼與理解。在與自然的關係中,主張天人合一,五行協調,向大自然索取,但不能無休無盡,破壞平衡。水火本來是對立的,但在一定條件下卻可相容相濟。儒家把這種思想引入中國茶道,主張在飲茶中溝通思想,創造和諧氣氛,增進彼此的友情。飲茶可以更多的審已、自省,清清醒醒地看自己,也清清醒醒地看別人。各自內省的結果,是加強理解,過年過節,各單位舉行「茶話會」,表示團結;有客來敬上一杯香茶,表示友好與尊重。常見酗酒斗歐的,卻不見茶人喝茶打架,那怕品飲終日也不會掄起茶杯翻臉。這種和諧、友誼精神來源於茶道中的中庸思想。   在中國茶文化中,處處貫徹著和諧精神。宋人蘇漢臣有《百子圖》,一大群娃娃,一邊調琴、賞花、歡笑嬉戲,一邊拿了小茶壺、茶杯品茶,宛如中華民族大家庭,大孩子雖多並不去打架,而能和諧共處。至於直接以《同胞一氣》命名的俗飲圖,或把茶壺、茶杯稱為「茶娘」、「茶子」,更直接表達了這種親和態度。清代茶人陳鳴遠,造了一把別緻的茶壺,三個老樹虯根,用一束腰結為一體,左分枝出壺嘴,右出枝為把手,三根與共,同含一壺水,同用一支蓋,不僅立意鮮明,取「眾人捧柴火焰高」、「十支筷子折不斷」、「共飲一江水」等古意,而且造型自然、高雅、樸拙中透著美韻。此壺命名為「束柴三友壺」,主題一下子被點明。   中國歷史上,無論煮茶法、點茶法、泡茶法,都講究「精華均分」。好的東西,共同創造,也共同享受。從自然觀念講,飲茶環境要協和自然,程式、技巧等茶藝手段既要與自然環境協調,也要與人事、茶人個性相符。青燈古剎中,體會茶的苦寂;琴台書房裡體會茶的雅韻;花間月下宜用點花茶之法;民間俗飲要有歡樂與親情。
中華民族茶道之源
  打開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幾乎每一頁都可以嗅到茶香。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由於各兄弟民族的地理環境不同,歷史文化有別,生活習慣也會有差異,就是同一民族也有「千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的現象。但是在飲茶、嗜茶方面卻有共同的愛好,無論茶的飲用方法有什麼不同,都是中華民族共同珍愛的。   如今,茶夷發展成為風靡世界的三大無酒精飲料之一,飲茶嗜好遍及全球。在英國,茶被視為美容、養顏的飲料,從宮廷傳到民間後形成了喝早茶、午後茶的時尚習俗,博學的勃萊迪牧師稱茶為:「健康之液,靈魂之飲。」在法國人眼裡,茶是「最溫柔、最浪漫、最富有詩意的飲品。」在日本,茶不僅被視為是「萬病之葯」,是「原子時代的飲料」,而且在日本人在長期的飲茶實踐中,使飲茶脫離了日常物質生活需要的範圍,發展升華為一種優雅的文化藝能——茶道。   在我國,茶被譽為「國飲」。「文人七件寶,琴棋書畫詩酒茶,」茶通六藝,使我國傳統文化藝術的載體。茶被人們視為生活的享受,健康的良藥,提神的飲料,友誼的紐帶,文明的象徵。中國人為什麼愛茶,因為,喝茶有益,喝茶有禮,喝茶有道。   在博大精深的中國茶文化中,茶道是核心。茶道包括兩個內容:一是備茶品飲之道,即備茶的技藝、規範和品飲方法;二是思想內涵。即通過飲茶陶冶情操、修身養性,把思想升華到富有哲理的境界。也可以說是在一定社會條件下把當時所倡導的道德和行為規範寓於飲茶的活動之中。這兩個基本點,在唐人陸羽《茶經》中都明顯得到體現。   《茶經》共十章。除四章是講茶的性狀起源,制茶工具,造茶方法和產區分布外,其餘六章全部或主要是講煮茶技藝、要領與規範的。「四之器」詳細描述了茶道所需的24種器皿,包括規格、質地、結構、造型、紋飾、用途和使用方法;「五之煮」講烤茶要領,選用燃料,鑒別水質,怎樣掌握火候和培育茶的精華技巧;「六之飲」詳細規定了飲茶應該注意的9個問題,還提出品名貴之茶每次不要超過三盞以及三人飲茶、五人飲茶和七人飲茶各應如何進行;「七之事」例舉歷史上飲茶典故與名人逸事;「九之略」講述在野外松間石上、清泉流水處和登山時在山洞裡等不同場所進行茶道哪些器皿可以省略;「十之圖」要求把《茶經》所寫的茶事活動繪成圖,掛在茶席一角,使參加者能在場看明白。對於茶道的思想內涵,《茶經》寫道:「茶之為用,味至寒,為飲,最宜精行儉德之人。」作者這裡提出了「精行儉德」作為茶道思想內涵。也就是說,通過飲茶活動,陶冶情操,使自己成為具有美好的行為〖和儉樸、高尚道德的人。   與陸羽忘年交的釋皎然在題為《飲茶歌誚崔石使君》寫到:「一飲滌昏寐,情思爽朗滿天地。再飲清我神,忽如飛雨灑輕塵。三飲便得道,何須苦心破煩惱……孰知茶道全爾真,唯有丹丘得如此。」在一首詩中兩次提到了茶道一詞。此後,唐御史中丞封演在《封氏聞見記》「飲茶」一章又寫道:「有常伯熊者因鴻漸之論,廣潤色之,於是茶道大行」。從上述文獻可知:是《茶經》確立了茶道的表現形式與富有哲理的茶道精神;而釋皎然和封演賦予了「茶道」名稱。
中國茶道:美的哲學

  日本茶道是美的宗教,中國茶道可稱之為美的哲學。歸納起來主要基於五個方面的原因。

  其一,中國茶道美學的根可溯源到先秦和魏晉南北朝。奠定中國古典美學理論基礎的宗師們不是佛學大師,而是大哲學家。如老子、孔子、莊子、以及《周易》的作者等等。

  其二、中國茶道美學理論基礎源於一些哲學命題。如「和」、「道」、「氣」、「神」、「氣韻」、「意境」等等。

  其三、中國茶道美學在發展過程中主要吸收了釋、道、儒三教的哲學理念。

  其四、中國茶道美學強調的不是從美學的一般表現形式上去欣賞和理解茶道美而是從「天人合一」的哲學理念出發,要求「滌除玄鑒」、「澄懷味象」從小茶壺中去探求宇宙的玄機,從淡淡的茶湯中去品悟人生百味。

  其五、中國茶道美學不僅僅是茶事活動中追求美感的理論指導,更重要的是從哲學的高度,廣泛而深刻地影響看茶人,特別是知識分子茶人的思維方式、審美情趣,藝術想像力及人格的形成。

  總之,中國茶道中既有佛教圓通空靈之美,又有道教幽玄曠達之美,以及儒家文雅含蓄之美。

推薦閱讀:

大師論道(獨家):步法
有孝心,難盡孝怎麼破?(金台論道·關注傳統文化系列談⑤)
漁樵論道(一)
遠處的燈塔356的文件夾【談武論道】3

TAG:品茶 | 論道 |